登陆注册
14180000000019

第19章 孔子从政的那些事

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周王朝已到末路,诸侯国纷纷拥兵自重,不拿周天子当回事,政局混乱。他出身也很卑贱,生下来却不知道谁是他的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给人家放过羊,喂过牛,打过钟点工,生活很贫困。十四五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邻居看到这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太过可怜,就告诉他是士家叔梁纥的儿子(私生子),具有贵族血统。无助的孔子一听说连孝服都不脱,就要参加人家鲁国宰相季氏的家宴。结果非但没有进门,还遭到季氏家臣阳虎的一通奚落。这很伤孔子的自尊,也让孔子意识到光有贵族的血统是不顶事的,还必须要着手学习做官的本领,从此他“十有五而志于学”。二十岁左右,弄到了给季氏做账房、管牧场的吏差,半工半读。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他还算幸运,有了学习做官的条件。

孔子很快就发现礼教荒废,无人能继,活跃在诸侯间的家臣,以及家臣的家臣一夜间可以攫取权柄,但在礼乐诗教上一窍不通,特别是在重大的外交活动场合上,弄不好很丢面子。于是,孔子开始潜心学礼,在诸侯间谋求自己的仕途。经过大概十二年的苦学,孔子在当时已小有名气。二十七岁时,郯国国君郯子接受了孔子的访学,标志着孔子的学业基本完成。

孔子一生中真正从政的经历满打满算只有五年。大致上从公元前501年到公元前497年,当时的鲁国正处于鲁定公时期。孔子虽然有贵族血统,但是没有贵族势力,委身于执掌鲁国国政的季氏家里当小吏。即便是小吏,在当时也是学习做官的主要平台。促使孔子登上政治舞台的主要有两个贵族势力。一个是鲁国大夫孟僖子,一个就是鲁国国相季桓子。

公元前518年,孔子34岁,孟僖子临终前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拜孔子为师学礼。这是决定孔子政治前途和终生命运的大事件,在当时也算轰动朝野。孟僖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陪鲁昭公出访郑、楚诸国,因不懂礼节而大出洋相,君臣很丢面子。(当时周天子之礼一般不允许诸侯国用,但是诸侯国各各摆谱,竞相使用周礼,却又没几个懂得。)鲁昭公干脆派孔子公费出国到周天子那里深造,还拜见了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孔子从此声名鹊起,颇受诸侯待见,甚至都以待见孔子为时尚为荣耀。

第二年,鲁国发生“斗鸡之变”。这是一件很滑稽的事变,引火绳竟然是季、逅两家的鸡打架。可见世卿大夫们很是无聊,也很无赖,竟然会因为两家的鸡大打出手,直至演变成一桩政治事变。鲁昭公因此流亡到齐国。孔子随后也从周国到齐国发展,投靠齐大夫高昭子为家臣,做了属大夫,挤进了贵族班列。镀过金的孔子,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景公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政在节财”,齐景公便想封他为有采邑的贵族,宰相晏子坚决反对,孔子狼狈离齐。当时诸侯国内的世卿比国公更能左右时局,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这一点恰好就是孔子最看不上的,最痛心疾首的“陪臣执国命”的时弊。齐国受挫,他只好回鲁办学好多年。这期间,鲁昭公死了,没有人纪念他,邻国惊异,孔子沉默。礼坏乐崩竟至于此。鲁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季平子(这个给自家的鸡都要争个高下的主)死了,他的儿子季桓子还能继续执政,可见鲁国公室已成为附庸。更甚者,他的家臣阳虎开始摄政,召孔子出仕为官,孔子应而不行。由此让我想到的是周公创立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本身的历史局限,分封制其实就是把一个西瓜不断地切分,到头来切西瓜的人就会没有西瓜吃。宗法制不过是分封制的一个分配方案而已,宗主国到头来必然成了个光棍蛋。这个阳虎就是当年奚落孔子的那个人。但这不是说孔子记仇,定公八年,阳虎打算给鲁国大夫重新洗牌,也就是历史上的“阳虎去三桓”,给季氏、叔孙氏、孟氏三大家族换人换主。孔子有些心动,准备应阳虎的同党公山不狃的召唤。学生子路进行了坚决地干预和阻止。逼得孔子说出了藏在心里的一句话:“如有用我者,我其为东周乎!”鲁就在山东,可见孔子并不是周王朝的铁杆追随者,而是想把鲁国建立成一个像周王朝一样的王朝。在一个霸主时代里,孔子做着一个宗主时代的梦想,他的政治野心显然要比管仲膨胀很多。

这一年他五十岁,他说出了他的政治主张,但是他身在新时代,向往旧王朝,注定了他一生的政治命运都将是不幸的。在他心目中,一直有一个过了时的政治楷模周公,潜移默化地左右着他。他难免犯糊涂。然而,阳虎的阴谋好像一夜间就失败了,逃到晋国赵简子门下,历史没有给孔子这个不光彩的机会,却给了他意想不到的幸运。“赵氏其世有乱乎!”孔子听到阳虎叛逃的消息后,及时发表了他的时政评论,表明了他对阳虎的基本看法。阳虎本来就是一个乱臣贼子,谁收留他谁倒霉。孔子这样说,引起了鲁国贵族们高度关注,也掩盖了他与阳虎企图同谋的心迹,并为自己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幸运终于眷顾了他,也许是让他的失落更加深刻,毕竟幸运降临。几乎是在孔子的话音刚落,连他本人都弄不清是咋回事的时候,鲁国的政界很快达成一个共识,请他出山,收拾阳虎搅乱的残局。鲁定公如他的前辈那样直接授予他中都宰,一年后为司空,再为司寇。连升三级,步步高升,真让人晕,不知当时的孔子是怎样的一种心态。五十一岁的他时来运转,平步青云,究其原委,大概是鲁国这三大家族经阳虎一折腾,都元气大伤,尤其是执政的季氏,已经远不如参政的孟氏。而两家谁也拿不下谁,这时候孔子就成为两家最合适的筹码。因为孔子做过季氏的家吏,又做过孟氏的先生,本人又是当时的社会名流。但是,孔子毕竟是孔子,即便是抓住了一根稻草,在他也是一次不可丢失的机遇。他一上任,烧了很旺的“三把火”,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司马迁说他为中都宰一年,“四方则之”,大概是指他一上任就制定了以“四寸为棺,五寸为椁”为主要内容的丧制,很快在各诸侯国推广开来。他在“夹谷之会”的外交活动中也有非常表现,深得鲁定公与国相季桓子的赏识,五十二岁的孔子取得了“摄相事”的权利,代季桓子行使宰相的权力。身为摄相的孔子全力发动了“堕三都”的重大变革,企图废除家臣执政,恢复国君的权利和尊严。季桓子对孔子深信不疑,他当然同意,这是巴不得的好事。孔子还诛杀了一个一直对他不满的政敌少正卯,利用“堕三都”的机会分别重用两个学生子路为季氏宰、公伯寮为费都宰。孔子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权相”。

“堕三都”是孔子短暂的政治生涯中最为辉煌的一件大事。一开始还算顺利。由子路为帅统兵先灭掉的是逅都,这是叔孙氏家臣把持的城堡。再灭费都,这是季桓子的家臣公山不狃把持的城堡。公山不狃就是密召孔子跟阳虎同谋要给三大家族洗牌的那个家伙,阳虎跑了,他却不跑,可见实力很不一般。公山不狃恶人先下手,直接奔袭国都曲阜,险些灭了鲁国。孔子还真行,不但解了国都之围,而且大败公山不狃,使其逃亡齐国。剩下最后一个城堡叫成都,是孟懿子的家臣公敛处父,这个人恰好又是平定阳虎之乱的功臣,也是孟氏的一支主力。此人很有政治头脑,对孟懿子说:“灭了成,就是给齐国打开了我国的北门。而且成是孟氏的保障,没有成就没有你孟家。只要你假装不知道,我让他们灭不了成。”孟懿子这才发现,目前的实力格局对自己太有利了,干吗还要自己削弱自己呢?同时,他也发现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削弱他们三家,更主要的是削弱他自己,心里很不是个滋味。于是就耍两面派,暗中支持公敛处父。孔子没办法了,因为“堕三都”的主要军事力量就是依靠自己的学生孟懿子的支持。如今,学生不出手,老师急得直抓瞎,甚至不惜挟鲁公亲征也扭转不了局面。这时候,格局明显对孔子不利。军事靠山没有了,政治靠山也跟着靠不住了。再加上费都刚灭,孔子就派自己的学生公伯寮出任费都宰,这样一个重大的人事任免事项看来也没有通过季桓子,引起了季氏的警觉。如此一来,孔子倾其全力“堕三都”的结局是孟氏一家独大。这在季氏看上去是一个比阳虎的阴谋还阴谋的大阴谋,尽管孔子并没有玩一丁点阴谋。孔子就这样自觉不自觉地失去了他所有的资本,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自己的故国,开始了长达十三年的政治流亡生活,这就是历史上孔子周游列国。这一年是公元前497年。

如果“堕三都”能如孔子所愿,历史又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孔子又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孔子呢?历史是没有假设的。应该说孔子从政有思路,有胆识,有魄力,敢作为,识时务的。应该说他有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也能够抓住时机实现自己的宏愿和伟业。不管是谁请他做官,他都要这么做。因为在孔子的心目中,有一个像周王朝一样的大一统的国家,至少不能像眼下这个糟糕的政治局面。他一度想成为管仲,成就鲁国的春秋霸业,历史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但他终生都以周公为榜样,矢志不移,成就了一个影响千年的儒圣。

有意思的是孔子在诸国流亡中,几乎还能享受着鲁国曾经给过的政治待遇,比如在卫国也做司寇,“禄之如鲁”,只不过是个虚职,光拿工资不干活。而且卫国一直都很照顾他,以至于孔子几次返卫,都还能如故。但毕竟是寄人篱下,再加上诸侯国政局不稳,孔子多半也是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好在孔子还能以苦为乐,挺了过来。六十岁那年,路过宋国遭人追杀,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尚能自嘲;六十三岁那年,也许是他最倒霉的一年,师生在陈国一度断粮七天,他仍能“弦歌于室”。当时,冉求愤然离去,回到鲁国做官。其间,又引荐子贡等人回国做官。独没有引荐老师回国。一直到六十八岁,孔子才结束了流亡生活,回到了鲁国,这当然还是冉求的功劳。此时,冉求已经做季氏宰五年之多,因为没有早早召回老师,让老师心存怨恨,影响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孔子在他人生的最后五年,仍然关心国政,而且不断推荐学生出去做官,甚至还要求做官的学生要向他汇报工作,接受他到辖区视察。他以“国老”自居,还跟鲁哀公保持亲密,出了不少治国良策。季康子多次向他问政,他都不合时宜地给予批评。但是,冉求已经很不满意他的干政,提醒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竟然大为光火,说自己做过大夫,有问政的资格,骂冉求是陪臣,只配问事。冉求也不在乎孔子的态度,坚决支持季康子推行“用田赋”。孔子甚至宣布要开除冉求的学籍,但没有人去执行。历史也厌倦了家臣的家臣没完没了地干政的游戏,选择了以冉求为代表的新型官僚(拿薪水保乌纱帽的干部)和新型的官僚体制(取消了世袭制和分封制)。

晚年的孔子是在绝望的心境中熬过去的,他给自己设计着一个结局。他以久不梦见周公为征兆预言自己的残年,还以风鸟不至和河图不现预示自己的生命终结。在他最后的岁月里,不幸接踵而来。公元前483年,他69岁,独生子孔鲤死了;第二年,他最钟爱的弟子颜回死了;又一年,四不像的麟出现了,他放声痛哭说“吾道穷矣!”遂搁笔不再编著《春秋》,世称“获麟绝笔”。之后的两年更惨,公元前480年,72岁的孔子对于自己的生命已是惊人的过敏,以至于神经质一般的相信着征兆和编制着预言。这年冬天,卫国执政孔文子死了,国内发生政变,时任孔氏宰的子路是孔子最揪心的弟子。孔子断定子路必死无疑,果然子路被砍为肉酱,消息传来,孔子痛不欲生,接受不了这沉重的最后一击。我们不知道孔子是怎么熬过这个寒冷的冬天的,只知道春天来了,一个早晨他倚门而歌:“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一个七十三岁的老人经受过如此沉重的打击之后,用他那怎样干瘪的喉咙发出如此惨叫悲号?

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揪心的早晨啊!

这是一个无法让人承载的呼唤啊!

他的学生,鲁国新政的外交部长子贡闻讯赶来了(我宁愿相信这是他的心灵感应),坐到孔子的跟前,听他的老师讲他人生的最后一课。

“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七天后,孔子抱憾而逝。

我不知道当时子贡究竟说了些什么,但是我们知道孔子之后发生了什么。孔子的王朝梦一去不复返了,但是他的王道论却得到了发扬光大。

那个春天的早晨,一个老人的歌声穿越了历史的时空,留下了悲悯千年的浩叹。

同类推荐
  • 诗词赏析七讲

    诗词赏析七讲

    本书稿是一本关于古典诗词赏析的指南性读物。本书作者在本社出版有《诗词创作日谈》,本书是其姊妹篇,创作与赏析兼备,对读者更好地体味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好意蕴有着很大的帮助。书稿包括七个部分:识字、知人、论世、诗法、会意吟诵、比较,从赏析一首诗需要了解掌握的七个层面为读者详细解读了如何才能很好地理解感悟一首诗,体会诗歌的艺术美,享受人生的快乐。
  • 世说锋语:子辑

    世说锋语:子辑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如果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故事集的话, 《世说锋语》则是刘世锋一个人用博客、作品自己记录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夯者脸上开心的笑容,幽默风趣的夯歌,瞎子富才与高平鼓书,心地善良的父亲母亲……作者用朴实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温馨画面。使我们在感受人间真情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作者那颗善良、朴实的心灵。城市化的今天,乡村正远离我们而去。“我确信乡村会永远存在,而且会以一种稳定的姿态坚守着脚下的土地”。多么善良朴实的百灵啊!我深深地为她这份对土地对乡村的执着而感动着。
  • 和圣人一起思考

    和圣人一起思考

    本书是作者最近几年来的随笔集,内容包括学习《论语》《易经》及佛学著作时的深入思考,和社会名流的交往和感触,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体验与体会。作者力求证明,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依然离不开古老文化传统的指导和熏陶;物质世界的高度发展,必须和高质量的精神世界结合起来,才能使人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 唐朝天空:李国文散文集

    唐朝天空:李国文散文集

    本书收有“大浪淘沙”、“马站着睡觉”、“茗余琐记”、“四合院的话题”、“初冬的春意”等散文。
热门推荐
  • 乾坤九极变

    乾坤九极变

    一部经典的天才成神之路。天地乾坤至理共九般极致变化:地魔、天神、时空、地浩、天劫、生死、轮回、苍穹、天穹。一个天才少年,不知为何突然功力尽失,却因此在六年后得到天地之奥秘,从此,强者的大门为他打开了。我本为天,天奈我何!乾坤九极变,变!
  • 太阳是否能找到月亮

    太阳是否能找到月亮

    他一出生就成为朝鲜的傀儡,虽然他是万人之上的王,但是做任何事情都由不得自己;她是一位爱情小说的作者,虽然一切的生活都很平静,但是对于单身的她,希望有位帅哥,能从天而降,于是,在不同年代,同一时刻,他们许下了愿望。。。。。。
  • 折叠时光的她

    折叠时光的她

    初见,符明尧就不可自拔地爱上了向晚;再遇,彼此未尽的爱火得以再度燃烧。怎奈时光匆匆,故人总是欲说还休,这似乎注定了两人的爱情曲折迂回。她插足于他最好朋友的爱情,他要报复这样恬不知耻的女人,然而爱情的魔力让二人放下心结而涅槃重生。岂料,转身的吕承豪欲与“第三者”的她再续前缘,因此造成两人罅隙重重而陌路相向。她终于和他又续前缘,貌似平稳的爱情却夹杂了太多复杂纠结的过往。曾经让她恋恋不忘的校园恋人吕一帆华丽归来,重重逼迫、不肯罢手;而他的背后,也出现了对他不一般感情的人。这一切,让两人的爱情再次不知何去何从……旧人、新人之间,动心、舒心之间,她该如何折叠她的时光与经历?她该如何摆放她的爱情与幸福?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六公主驾到:邪王们快逃

    六公主驾到:邪王们快逃

    “去,把洗脚水给我端过来洗脚按摩。”双腿一蹬,她悠哉哉的指挥着男一号。“你,过来给我锤肩膀。”她潇洒的往椅子上一靠,看着男二号双眼满是幸灾乐祸。“诶,赶紧的,姑奶奶饿了,想吃鲍鱼。”眼见着想要逃走的男三号,她不急不快下达命令。“把那个新鲜的葡萄给我端上来。”男三号主动将葡萄喂进她的嘴里。“你们这群男人,这个月的收入是多少?”双眉一横,想到票票心都痒痒了。“孩子哭了,听见没有,赶紧喂奶去……”突然传来的哭声扰乱了她的静养,双眼不满的看着剩余的一干男人,怒喝一声。……
  • 他给的梦幻天堂

    他给的梦幻天堂

    我永远记得那年,他双手怀胸,居高临下的望着我说:“伊一,你还知道回家?!”虽然语气很差,但是我却能感觉到他的担心,他强装冷静的面容。这些都使我映像深刻,无法忘怀!“艾熙然,遇到你到底是我的有幸还是不幸?”“艾熙然,我舍不得从来没有遇到过你?”
  • 五岳真形序论

    五岳真形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岚战记

    天岚战记

    崛起于微末,屹立于苍穹,萧乾从地府带着一个老头来到了天岚大陆,打老头,树威望,成就一世之尊。老头:我她妈找谁惹谁了?
  • 华晨宇:最美的长情不过是陪伴

    华晨宇:最美的长情不过是陪伴

    华晨宇你用歌声慰寂寥,我拿青睐比天才。华氏星球特有的精神——BeYourself.
  • 时光战神

    时光战神

    上古神器紫电青霜再现,导致七界动乱……十二主神之一时光主神献出时光刃辅助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