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67800000007

第7章

古杭雲棲寺蓮池禪師 袾宏 校正

檇李桐邑淨業弟子 莊廣還 輯

淨土起信章

大阿彌陀經疑城胎生分

佛告彌勒。汝見彼剎有胎生否。對云。見胎生者。何因緣故。彼剎而有胎生。佛言。若有眾生修諸功德。願生彼剎。後有悔心。亦復疑惑。不信有彼佛剎。不信有往生者。亦不信布施作善。後世得福。其人雖爾。續有念心。暫信暫不信。志意猶豫。無所專據。臨命終時。佛乃化現其身。令彼目見。口雖不能言。其心即喜。乃悔。不免作諸善以悔過。故其過差少。亦生彼剎。惟不能前至佛所。方入其剎邊地。見七寶城。即入其中。於蓮華中生。受身自然長大。飲食亦皆自然。其快樂如忉利天人。唯於城中。經五百歲不得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無由供養於佛。修習菩薩功德。以此為苦。示其小謫。是故彼剎名為胎生。當知生疑惑者。失大利益。若有眾生。信受經法。奉持齋戒。作諸功德。至心迴向。命終。即於七寶池蓮華中生。跏趺而坐。須臾之間。身相光明。智慧威神。如諸菩薩。安得名為胎生。他方諸大菩薩。發心欲見阿彌陀佛。及諸菩薩聲聞。恭敬供養。命終。往於極樂世界。七寶池。蓮華中化生。自然即時見佛。安得名為胎生。

(還)謹按淨業之人。自古雖有暫信暫疑者。而末法之中。殆又甚焉。何哉。良以淨土法門。經論昭然。觀者烏得不信。及聞六祖愚人願東願西之說。黃檗黃葉止啼之喻。天衣去則實不去之言。楊次公將錯就錯之頌。又烏得不疑。信於彼而疑於此。二者所以相持而無專據也。殊不知六祖三師。實為得道者。豈一無所為。而直為是謗經背聖之談。以啟萬世之疑乎。故蓮師於六祖之說。詳為之辨。天衣之言。深為之解。於楊次公之頌。則曰蘊藉不少。盖有獨觀其深者。胡今人不逆其志而徒泥其詞。遂以為詆訶淨土。豈其然乎。雖然。六祖三師。可信可疑。姑置弗論。獨永明淨土文。有希從昔賢。恭稟佛勑。定不謬誤之語。旨哉斯言。足為定論。更無可疑者。儻猶未釋然。吾將西向合掌曰。疑城之設。正為是人。

考證

胎生

蓮池疏云。問。下品之外。復有胎生。為實有否。答。表信力不堅故。實無胎生。如剎帝利。其子犯法。幽之內宮。處以華觀。玩好珍奇。服御豐備。但鎻其兩足。不得自在。此胎生喻也。若深自悔責。求離本處。即得往詣無量壽佛所。又菩薩處胎經云。西方去此有懈慢界。國土七寶。其樂無比。發意欲生彌陀佛國。而染著於此。不能前進。亦疑城邊地類也。如是皆由信不切故。

經論昭然

疏云。經之專談淨土者。如觀無量壽佛經。鼓音王經。後出阿彌陀偈經。大小阿彌陀經是也。復有諸經。雖不專談淨土。其中勸讚往生。如華嚴行願品。以此十願導歸極樂。是也。如法華則云。誦斯經者。當生極樂世界。是也。又如觀佛三昧。十住斷結諸經。帶說淨土。層疊非一。是也。其餘讚詠淨土。為論。如十疑寶王等。為文。如龍舒無盡等。為集。如決疑指歸等。為錄。如淨土自信等。為傳。如淨土略傳等。為偈。如徑路修行等。為賦。如神棲安養等。為詩。如諸家懷淨土等。所有言辭。不可勝載。由此觀之。淨土烏得不信哉。

六祖

鈔云。壇經曰。東方人造惡。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惡。念佛求生何國。又云。愚人願東願西。後人執此。遂疑六祖說無西方。故為四辯。一曰為門不同。盖晉宋而下。競以禪觀相高。直指單傳之意。幾於晦塞。於時達磨始倡。諸祖繼興。惟欲大明此道。而此道無佛無眾生。今西方者。正開示眾生趣向佛故。此道舉心即錯。動念即乖。今西方者。正教人起心念佛故。此道心境俱寂。今西方者。正以佛國為境。發心求生故。是雖理無二致。而門庭施設不同。隨時逐机。法自應爾。假使纔弘直指。復讚西方。則直指之意。終無由明矣。故六祖與淨土諸師。易地則皆然也。二曰。似毀實讚。盖六祖東西之說。祇是勸人要須實心為善。空願無益。何曾說無西方。正經中必以多善根得生彼國之謂也。惡得云毀。三曰。不為初機盖六祖自云。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今初心下凡。以秋毫世智藐視西方。妄說般若。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故壇經者。慎勿示之初機。苟投非器。便落狂魔。誠可嘆惜。四曰。記錄有訛。盖壇經又言西方去此十萬八千里。是錯以五天竺為極樂也。五竺震旦。同為娑婆穢土。何須分別願東願西。而極樂自去此娑婆十萬億土。盖壇經皆學人記錄寧保無訛。古謂盡信書。不如無書者。此也。況西方千佛所讚。今乃疑千佛之言。信一祖之語。佛尚不足信。況於祖乎。則智者當為世人決疑起信。弘讚流通。即是報佛深恩。如其違背聖言。故為魔說。其罪可勝言哉。

黃檗斷際禪師

黃檗心要曰。如來所說。皆為化人。如將黃葉為金。止小兒啼。決定不實。又云。淨土佛事皆成業。乃名佛障。障汝心故。盖由師傳直指。與六祖同方。正蓮師所謂為門不同。與前壇經均一義也。又何足疑哉。

天衣懷禪師

師語弟子云。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不觀諸淨土或問讚佛偈乎。心包太虗。量周沙界。盖以十方虗空。無量無邊。被我心量都盧包了。看來十萬億國。在我心中。心無界限。去至何所。狀其易穢而淨。似有所往。豈曰從此向彼。如世間經城過邑之往耶。故曰。去則實不去。

楊次公

公將化。有頌云。將錯就錯。西方極樂。盖以唯心淨土。自性阿彌。恐修淨業者。但知西方之有淨土阿彌。而不知吾心之淨土。自性之阿彌。故言此以警之。非謂修淨土之錯也。故蓮師謂次公參禪悟性。而復歸淨土。將錯就錯之言。蘊藉不少。

淨土指歸論十種信心

欲了生死。脩行淨業。當發十種信心。念念不忘。決生淨土。一信佛所說法。金口誠言。真實不虗。二信凡夫在迷。識神不滅。六趣循環不息。三信此土脩行。未得道果。不免輪迴。四信未出輪迴。雖生天上。不免墮落。五信極樂世界眾生生者永無退轉。六信眾生發願。願生淨土。決定往生。七信一稱佛名。能滅八十一刼生死重罪。八信念佛之人。阿彌陀佛神通光明。攝取不捨。九信念佛之人。十方世界恒沙諸佛。同以神力時常護念。十信既生淨土壽命無量。一生當得無上菩提。於此十種。不能深信。生疑惑者。雖念佛而不得往生矣。

攷證

決生淨土

歸元直指曰。昔有明琛能畵蛇。作常山蛇勢。及為蛇論。生身變作蛇。李伯時畵馬。作打輥馬勢。活現馬形。驗此二事。顯明念佛定成佛。一心信淨土。必生淨土矣。

龍舒淨土起信文

佛與菩薩。憫念眾生沉淪苦海。無由得出。故自以誓願威力。招誘人生淨土。人唯恐不信耳。若信心肯往。雖有罪惡。亦無不生。盖不慈悲不足為佛。不濟度眾生。不足為佛。不有大威力。不足為佛。為其慈悲。故見眾生沉於苦海而欲濟度。為其有大威力。故能遂濟度之心。成濟度之功。此所以為佛也。經云。大醫王能治一切病。不能治命盡之人。佛能度一切眾生。不能度不信之人。盖信者一念也。若人在生。時心念要去。身則隨去。心念要住。身則隨住。是身常隨念。然猶有念欲去。而身被牽繫者。身壞時。唯一念而已。一念到處。則無不到。是以一念生淨土。則必生淨土。況佛與菩薩。又招引人往生乎。

考證

不信之人

宗鏡錄曰。不信之人。千佛不能救。如華嚴經中說信為手。如人有手。至於寶所。隨意採取。若當無手。空無所獲。如是入佛去者。有信心手。隨意採取道法之寶。若無信心。空無所得。

招引往生

西資鈔云。得生淨土。是假他力。彌陀願攝。釋迦勸讚。諸佛護念。如彼大海。既得巨舟。仍有良導。加以便風。必速到彼岸也。若無信心。不肯登舟。遲留惡國者。誰之過歟。

人驟聞淨土之景象。多不信之。無足恠也。盖拘於目前所見。遂謂目前所不見者。亦如此而已。故處此娑婆濁世。不信其有清淨佛土。所以生長於胞胎。不知彼有蓮華之化生。壽不過百年。不知彼有河沙之壽數。衣食必由於營作。不知彼有自然之衣食。快樂常襍於憂惱。不知彼有純一之快樂。然則佛之言。不可以目前所不見而不信也。況佛切戒人以妄語。必不自妄語以誑人。世人妄語者。非以規利則以避害。佛無求於世。何規利之有。佛視死生如刀斫虗空。何避害之有。是佛無所用其妄語也。世間中人以上者。猶不肯妄語以喪其行止。況佛乎。故先賢云。佛言不信。何言可信。昔有以忠臣為奸黨者。刻之於石。天雷擊之。今以金寶綵色。鐫刻裝繪。以為輪藏。貯佛之言。供以香華。嚴以神龍。使其言之妄。則又甚於奸黨之碑。何為歷千百歲而天雷不擊之哉。以其言之誠也。是淨土之說。更無可疑者。況自古及今。修此者感應甚多。尤不可以不信者也。

考證

雷擊石碑

宋徽宗時。蔡京以元祐黨人司馬光等二十餘人。為奸邪。刻於石碑。而禁錮之。立之端門。而天雷擊仆焉。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滅不常。幸而至七十者。古來猶稀。人只見眼前老者。不思不待(老而)去者多矣。況世間無非是苦。但不思省。故不覺知。不稱意時。固為苦矣。如或稱意。亦無多時。或自己大限。忽然而至。平生罪惡。不止於食肉衣絲。不思則已。思之誠可畏也。自少至老。自生至死積累既多。纏綿堅固。無由解脫。閉眼之後。不免隨業(緣去)杳杳冥冥。知在何處。或墮地獄。受諸極苦。或為畜生。受人宰殺。或生餓鬼。饑火燒身。或入脩羅。嗔恨所迫。雖有善業。得生天上人間。受盡福報。依舊輪迴。漂流汩沒。無有出期。唯有西方淨土。冣為超脫輪迴之捷徑。色身難得。趂康徤時。辦此大事。當常作念云。吾曾自無始已來。輪迴六道。不曾知此法門。故不得出離。今日知之。豈可不即時下手。年高者固當勉力。年少者亦不可因循。命終往生極樂世界。迴視死入陰府。見閻王受恐怖者。不可同年而語矣。

攷證

隨業緣去

王居士曰。神者。我也。形者。我所舍也。我有去來。故舍有成壞。且神之來也。何自而來哉。盖隨業緣而來。神之去也。何自而去哉。盖隨業緣而去。業緣者何哉。其所作者。人間之業。神則隨之而生於人間。所作者。天上之業。神則隨之而生於天上。若作阿修羅之業。神則隨之而生於阿脩羅。若作三惡道之業神則隨之。而生於三惡道。是輪迴六趣。無有出期。然則神者。自無始以來。投胎易殼。不得久留於一所。所以然者何哉。以吾所造之業。非久而不盡者。故神之舍於業也。業盡則形壞。形壞。則神無所舍。又隨吾今世所造之業而往矣。譬如人造屋宇。必居其中。人造飲食。必享其味。故造如是業。必受如是報。盖自然之理也。然則吾今世所為。豈可以不慎哉。欲直脫輪迴。永離苦惱者。無如西方淨土。故不可以不修也囗淨土指歸曰。善惡二輪。苦樂二報。皆三業所造。四緣所生。若一念心嗔恚邪婬。即地獄業。慳貪不施。即餓鬼業。愚癡暗蔽。即畜生業。我慢貢高。即修羅業。堅持五戒。即人業。精修十善。即天業。證悟人空。即聲聞業。知緣性離。即緣覺業。六度齊修。即菩薩業。真慈平等。即佛業。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覔安下處。却出幹事。抵暮昏黑。則有投宿之地。覔安下處者。修淨土之謂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來之謂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蓮華中。不落惡趣之謂也。又如春月遠行。先須備雨具。驟雨忽至。則無淋漓狼狽之患。先備雨具者。修淨土之謂也。驟雨忽至者。大命將盡之謂也。無淋漓狼狽之患者。不至沉淪惡趣。受諸苦惱之謂也。且先覔安下處者。不害其幹事。先備雨具者。不害其遠行。是修淨土者。皆不妨一切世務。人何為而不修乎。

世有專於參禪者。云唯心淨土。豈復更有淨土。自性阿彌。不必更見阿彌。此言似是而非也。何則。西方淨土。有理有跡。論其理。則能淨其心。故一切皆淨。誠為唯心淨土矣。論其跡。則實有極樂世界。佛丁寧詳復言之。豈妄語哉。又或信有淨土。而泥唯心之說。乃謂西方不足生者。謂參禪悟性。超越佛祖。阿彌不足見者。皆失之矣。何則。此言其高。竊恐不易到。彼西方淨土。無貪無戀。無嗔無癡。吾心能無貪無戀。無嗔無癡乎。彼西方淨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欲靜則靜。欲去則去。吾思衣而無衣。則寒惱其心。思食而無食。則饑惱其心。欲靜而不得靜。則羣動惱其心。欲去而不得去。則擊累惱其心。是所謂唯心淨土者。誠不易得也。彼阿彌陀佛。福重山海。力挈天地。變地獄為蓮華。易於反掌。觀無盡之世界。如在目前。吾之福力。尚不能自為。常恐宿業深重。墜於地獄。況乃變作蓮華乎。隔壁之事猶不能知。況乃見無盡世界乎。是所謂自性阿彌者。誠不易到也。然則吾心可以為淨土。而猝未能為淨土。吾性可以為阿彌。而猝未能為阿彌。烏得忽淨土而不修。捨阿彌而不欲見乎。故修西方。見佛而得道則甚易。若止在此世界。欲參禪悟性。超越佛祖為甚難。況修淨土者。不礙於參禪。何參禪者。必薄淨土而不為也。由此言之。唯心淨土。自性阿彌者。大而不要。高而不切。修未到者。悞人多矣。不若脚踏實地。持誦修行。則人人必生淨土。徑脫輪迴。與虗言無實者。天地相遠矣。

同类推荐
  • 水窗春呓

    水窗春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木槵经

    佛说木槵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避暑录话

    避暑录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贤首五教断证三觉拣滥图

    贤首五教断证三觉拣滥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ONO-BUNGAY

    TONO-BUNGA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霸道总裁绝版爱丫头别想逃

    霸道总裁绝版爱丫头别想逃

    片段:“死丫头,你是不是找打?”宫熙冥双眼喷火的盯着她。南璃懿儿无辜的捂着脸,委屈的声音从指缝溢出,“又不关我的事,我也不知道谁放进去的,你凶我干嘛?”宫熙冥将手上的情书,撕得五马分尸,将南璃懿儿搂进怀里,“丫头,明天我和你一起去学校,我也是时候去见见你的老师了。”南璃懿儿惊讶的抬起头,伸出小手指无辜的戳了戳宫熙冥的胸透,轻轻的点了点头。如果被她知道宫熙冥去学校的目的,她打死也不会让他去的。
  • exo:少年,等我回来嫁给你

    exo:少年,等我回来嫁给你

    那年,17岁从天而降的少女闯入了他们的视线,懵懵懂懂的少年少女们的相识,相知到相爱由此开始,这是梦吗?没错,但这不代表不会实现。回到原来的世界,物是人非,从零开始,她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重新遇见他们,少年,等我回来,嫁给你!
  • 绝色小妖妃

    绝色小妖妃

    一觉醒来,她成了妖王的和亲新娘,遭人陷害与人私通,她凭借智慧化险为夷,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不,我只会乘法口诀,勾股定理。从兴趣到心仪,猛然发现她居然是来刺杀于他的杀手!更是他的宿仇后裔,她该怎么办?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妈妈讲的鬼故事

    妈妈讲的鬼故事

    听妈妈讲的每一个故事,在我成长的人生道路上,学会了做人的道理,让我更懂得了应该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学会了去尊重别人。处处为别人着想,也学会了让自己更勇敢,更坚强。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懂得去爱别人,才会有丰厚的回报。
  • 地狱王的陪葬妃

    地狱王的陪葬妃

    没有人像她这样倒霉的,居然长着一张跟一个要陪葬的女人一模一样的脸。错误地被抓,错误地认识了黑道上最强势的三兄弟,从此她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
  • 铿锵青春

    铿锵青春

    她吃了她的追求者一年的早餐,禁不住良心的谴责,鼓起勇气向他坦白却意外得知,他送早餐的对象其实是她。确定关系后不久,她的父亲却因病去世,她悲痛欲绝,他却只留下寥寥几字,不见踪影。--她的朋友,不稀罕自家优越环境,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追随混混男友,男友为报其爱,发誓改邪归正。相约领证当天,她独自一人在民政局前站了整整一天也没等到他;而另一个她,规规矩矩,善解人意,凡事以人为先,最后却众叛亲离。她们,只是弱女子,肩膀之瘦小不足以撑起一片天。是什么?让她们脱胎换骨,为爱人,为孩子,为自己的家撑起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片蓝天?
  • 回到古代开产科

    回到古代开产科

    一个是现代产科医生,一个是古代妇科圣手。当科学遭遇国粹,猜猜谁会赢?杜若:不通则痛,痛则不通,你的病只有我能治。刘七巧:谁要你管我通不通痛不痛!杜若:这有什么关系呢?见证从村姑到大国医的中国古代架空版大长今的诞生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空之城记事

    天空之城记事

    暂时不知道,看读者的想象力了,这篇是新人第一次写,风格神马的都不知道呢
  • 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

    一生肩负社稷重任,一生立志号令群雄!为夺旷世神兵凤首箜篌,明圣君主惨遭诬陷,鬼都帝王势欲吞天!侠义之士丧尽天良,江湖魔宫又再掀风浪!【那令天下人为之倾倒的玉阶龙椅,我此生必要坐上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