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2900000001

第1章 卷首絮语

感谢作家出版社,鼓励与督促我编出这五卷本的集来。借此对我将近半个世纪来的文学写作,作一下检阅和小结。

我发表第一篇作品,是1946年,在新四军的刊物《歌与剧》上,鼓励我写与为我发表那篇作品的是戏剧家张拓。这篇作品连同发表它的刊物已经无法找到。但从此引发了我从事写作的志愿,所以对张拓同志和这本刊物都终生难忘。

从那时算起,到今天已经过了43年。

我的写作时间却不能以43年来算,因为从1957年到1978年的22年间,我除了写“检查书”、“思想汇报”、“改造总结”之外没写过别的东西。虽然检讨书中少不了批判自己受外国资产阶级文艺思想、中国文艺黑线的影响,也还是归不到文学门类里边去。所以公平点说,我从事写作的时间应该把前12年和后15年加在一起,只有20多年时间。好在“文化大革命”中我没有参加“大批判组”、“写作班子”之类的荣幸,倒也用不着把一些心爱的产品忍痛烧掉。

当然,我还是作了些选择的。

这次出的五本书,一本短篇小说,两本中篇小说,一本长篇小说,一本散文。

我写小说从短篇入手,头两篇都发表在“说说唱唱”上。是经赵树理同志的手发的。头一篇是参加朝鲜前线慰问团文艺组,在田汉、田间等同志带领下,在大连集中时写出来的。当时参加那组的多是老作家,我在里边是个小催班。跟着人家学习,得到大家的指导。那批人现在剩下的大概不到半数了。田汉同志、安娥同志、田间同志都早已作古。王汶石、黄谷柳、剂盛亚、海默,也已去世。路翎虽然活着,已经不大能动笔;严辰、逯斐同志,老病缠身。倒是草明同志还精力俱佳。年轻的还剩下了我和林斤澜。斤澜功成名就,自成了一家,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满头银发,一面红颜。仍时有新作惊世。前些年在天津还见到过何苦,不知他现在怎样了。

我在年轻这辈人中也是最不成材的。但这头一篇小说得到几位老师的鼓励,就增强了我写小说的信心。树理同志看了这篇小说后,只提了一个意见:“你以后把字写清楚点行不行?别的我还能猜,这人名地名却没法猜。”同时又给我分派了一个任务:“马上就是八一节了,你再写一篇反映八路军生活的小说来”。于是就接着写第二篇。这就是《咱们都是同志》和《成长》。今天来看,实在是连中学生作文水平都没达到。我选这两篇,一是为纪念扶持我起步的几位老前辈,二是想露露自己的丑。提醒自己:别以为你有什么天才、灵气。扯淡!是老一辈人把着、扶着帮你走上这条路的。今天作出来的比前辈们期望的还相差得远。精力好就再努努力,精力不济了就老实呆着。别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作轻薄相!

《我们的军长》是我复出后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写时还没有粉碎“四人帮”,在广播中听到陈毅同志去世的讣告后悲痛不已,偷着写几点回忆抒发一下对老军长的怀念,并没打算发表。我打成右派后曾给陈毅军长写过信,过了不久有个单位就找我去谈话。对我说:“陈毅同志来信了。现在中央对右派没有可以甄别的政策。只要一有,我们马上解决你的问题!”虽然中央这个政策直到“文化大革命”后才发布,但陈毅同志在日理万机之际亲自过问我的事,却给了我在九死一生的境遇中坚持活下来的决心与勇气。听到他去世的消息,那种心情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

这篇写完就密藏起来的作品,“四人帮”刚打倒后,被我儿时的战友,终生的大姐茹志鹃看见,在我还没落实政策的情况下,冒险拿到上海发表出来。他们曾向我退休前单位去信征求意见(我45岁那年曾奉命“自愿退休”),那边保卫科的同志很好,回信说“改造期间没有新的罪行”。但世界变化比人想得更快,待作品发出时,全国已经在批判两个“凡是”,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了。

这篇小说就在第一届全国优秀小说评奖中获得一等奖。从此就开始了我第二次以笔耕为业的生活。

20多年我没写小说。整整十年没读小说,重新执笔后就有个“今后小说怎么写法”的问题。20年划入另册的生活,使我对人生,对艺术有了不少新的感悟。虽然我年轻时受的苏联式文学观念教育,在我终生都会留下烙印。但从主观上说我极力追求“变法”。一是更多的注重文化性,可读性;二是对人对事坚持我个人评价。前者的试验是用北京话写北京人;后者则表现在把视点转向一度被排斥在文学描写对象外的凡人小事,芸芸众生。这样就写了《话说陶然亭》、《双猫图》、《那五》、《烟壶》这个系列的作品。同时我也不想放弃我积累了多年的战争生活和域外生活。这就是《据点》和《别了,濑户内海》等几篇。所以我的小说有两套笔墨。写北京的和写京外的。我重视文学对人们精神修养的影响,却不大相信它“干预生活”的作用与能力。我很少写这类东西。我本质上是个守旧的,想赶新潮也赶不上的人。外边世界不管对各种新浪潮,新流派喊得多热闹,我仍照我会用、爱用的方法写。有时偶而弄点新花样,只是为了开个玩笑,试试新潮写法到底有多么神妙,是否就可望而不可即。《荒寺》就是这类东西。

其实我心里更喜欢散文。尤其是年纪进入“老而不死”阶段之后。散文写起来没太重使命感。不拿架子,不装学问,神聊闲侃,自娱娱人。但我这本散文集里并不都是这类东西。究竟我是从四十年代走过来的人。既没有超人、先知,思想家的天分,又曾经很想作个标准而又听话的青年(我曾是北京市的优秀青年团员)。受时代潮流的影响,不论在思想上、观点上、文风上都曾有过错误的,有害的表现。这些文章我也选了一点在集中。一是老实向读者承认自己手脸并不像有的朋友那样天生洁白和一贯不受污染,二是自愿当个反面教员,使别人看到后不再喜欢那样的观点和那样的文风。

最后说说这本“长篇”。这本长篇是偶然的产物。我曾想写一本类似回忆录,记实体长文之类的东西。想得很好,可一动笔发现不行。这要写到许多跟我发生过关系的人。从中央领导级的干部,前辈名家,当代红人,到三教九流的朋友故旧。如果个个都歌功颂德,说他们都完美无缺,就没说实话;如果涉及点不足处,哪怕是小枝小节上有常人都有的弱点,甚至只是别趣,都会惹来麻烦。更不用提有些事连我也觉得该为长者讳,便放弃了整个计划。但五十年代之初,我随中央民族访问团进入凉山一段经历,在我一生中是难以忘怀的一页。那时凉山还原封不动地处在奴隶社会阶段。一般的汉人还很少有像我们深入进去、与奴隶主同吃住生活几个月的。只怕有些情况现在的凉山彝族青年人都不大了解了。前些天我和吉迪马加谈起来,他告诉我,由我们带出来学习的一位彝族小姑娘曲木阿呷后来成了丁佑君式的女烈士。(丁佑君烈士牺牲当时我们也被土匪围困在西昌城内。)有一位和我们合作过的奴隶主出身的干部,还在一次谈话中提到我的名字。这使我有点动情。我就把这段经历加上想象与虚构,改成了一本小说。我不知道这本小说会成功还是会失败。但我想为读者提供一点创业都艰难的画面,这目的总该能达到。

1993.5.18.北京

同类推荐
  • 忆往抒怀

    忆往抒怀

    著名作家程树榛是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重要作家,曾任黑龙江省作协主席和《人民文学》杂志主编。2008年推出汇总其近60年创作精华的十卷《程树榛文集》,文集包括小说、报告文学、电影文学、散文、诗歌及评论。2008年后散文创作成为作家创作的主要题材,近日八十高龄的老作家程树榛将其2008年至2014年间创作的散文结集成册。散文分以追忆旧友、域外感受、生活感悟等分六辑,其中多篇在《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报纸刊发。
  • 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

    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

    豆瓣无数网友盛赞,超过300000次转发推荐,豆瓣人气作者十三的文字温暖通透,打动内心。人生充满未知,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会得到生命最美的馈赠。电影《阿甘正传》里,阿甘憨厚地自言自语:“妈妈告诉我,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电影《大撒把》里有这么一句台词:“你把这事往好了想到头,再往坏了想到头,然后就没什么了。”《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是豆瓣人气作者十三写给世间所有努力生活的人最温暖的疗愈随笔集——关于人情冷暖,关于时光流逝,关于相爱相守,关于亲情绵绵……人世间所谓的运气深不可测,但只要你努力地行走在其中,总会收获自己所期望的礼物。
  • 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下)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下)

    本规划是广州市未来15年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及其相应设施建设的依据和蓝图,共设有6个课题、15个专题。
  • 心灵甘泉:沙与沫

    心灵甘泉:沙与沫

    沙与沫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的格言书,值得反复品读。除了哲理以外,诗集还富于音韵之美,宛如天籁,传达出生命的爱和真谛,让那些困顿彷徨的人们,都能得到慰藉和鼓舞!诗文超越了时空、国界的限制,字句中蕴含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满足了不同心灵的不同需求。
热门推荐
  • 穿越爱上妖
  • 甜宠来袭:青梅竹马不恋爱

    甜宠来袭:青梅竹马不恋爱

    阔别三年,她负伤归来。校园重逢,他左拥右抱。一次次的挑逗与调戏。终于…她再次离家出走!“我凭什么跟你回去!”她拉下脸色,甩开他的手。“就凭我会对你好一辈子!”他信誓旦旦。“哦?”她来了兴趣“我可是什么都不会的呢!”“没关系,你会的我都会,你不会的我也会努力去学会!以后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她瞬间失笑,趴在他耳边低低的问了句“那你会生猴子吗?”谁知他非旦不窘,还邪邪的笑了起来“这个嘛…我是怎么都学不会的,不过…我倒是可以让你会!”微风拂面,她笑靥如花。是谁告诉她青梅竹马就不用恋爱了的!我这是什么?
  • 轻风笑繁花

    轻风笑繁花

    在穿越盛行的年代,还是想写一点东西献给那些在职场辛苦拼搏的女性,本文是根据真实的人物经历改编。一个从小经历家庭离异,青春期叛逆导致高考失败,研究生两次因为政治不及格落榜的女生,是如何在北京竞争激烈的职场中闯出了一番事业,在经历了一段又一段失败的爱情与暧昧后走出了幼年的阴影,寻找到了自己心中的阳光与期待已久的爱情。
  • 《史记》早该这样读

    《史记》早该这样读

    《史记》是中国千年政治与战略智慧之大成者。《史记》记录的历史正是中国主流政治传统的形成时期,其影响乃至今日。《<史记>早该这样读》以创见性的视角解读《史记》,通过启发式的点评战争、政治事件、政策改革、人物奋斗史甚至宫廷阴谋,领悟《史记》的内在价值,从而揭示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政治基因。天下遍读史记,误读却遍天下。国际政治学者、国务院参事、时殷弘教授带你解密史记,厘清误读细节。
  • 世界的连接

    世界的连接

    看,二次元,看,无数属下。我乃王者,我乃罪人。世人都放(犯)了罪……我替我自己收获的罪,什么时候才可以恢复?……boys帮个忙,收藏一下呗,愿上帝祝福你哟……
  • 二十四史在三国

    二十四史在三国

    你有想过携带一本《二十四史》穿越至三国,里面的人物随便你怎么召唤吗?这天,冯瑞经历了这么一件事情,他穿越到了三国,携带了一个叫做二十四史的系统,但是他却还需要慢慢解锁章节来召唤人物。且看冯瑞如何在三国事情壮大自己,成就霸业,且看《二十四史在三国》。
  • 中峰文选

    中峰文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春年少,最美不过是你

    青春年少,最美不过是你

    一场意外,让她穿到另一个人身上,拥有花季年龄,娇好的容貌,惊人的家世背景和高智商。他是人们口中的国民校草,商界奇才,有雄厚的家世。两位高智商的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开启虐狗模式)
  • 水星伏魔剑

    水星伏魔剑

    最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人才最会玩权力,最强大的人也最孤独,他们都像沙子一样飘散在这人间。
  • 纯白爱恋:看不清你的心

    纯白爱恋:看不清你的心

    总感觉你对我和别人不一样...。。半夜被噩梦惊醒,他对我说'没事,我陪你到天亮‘被批评地面红耳赤,他说’没事,至少我不嫌弃你啊‘三年,,不可思议的全分在一个班。这是我俩的缘分吗?呵呵,我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