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93000000005

第5章 莎士比亚:戏剧之王

A

戏剧是对人生的夸张——虽然这种夸张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我们因为它的真实而相信,又因为它的夸张而怀疑,甚至怀疑自己,怀疑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出于错觉。最初的戏剧演员都是一些擅长夸张的人,而最初的戏剧作家绝对是一些热爱真实的人。没有谁否认:戏剧既是一门变形的艺术,更是一门真实的艺术。大师们的精妙之处,在于能掌握这种平衡技巧。从这个意义上说,使生活戏剧化,使戏剧生活化,同样都能上升到艺术的境界。

哈姆雷特是我的兄弟。我对这位戏剧中的王子怀有兄弟般的感情。而莎士比亚堪称人类戏剧的父亲——一位优秀的家长。我个人习惯把他当做戏剧之王来崇拜。

“你们要用刀剑刺我们,我们不是也会出血吗?你们要是搔我们的痒,我们不是也会笑起来吗?你们要是用毒药谋害我们,我们不是也会死的吗?那么你们欺侮了我们,我们难道不会复仇吗?”这是莎士比亚剧作《威尼斯商人》中一段著名的对白。更多的时候,我把它联想为角色对观众的质问,对舞台之外的世界的申诉。如果我坐在观众席上,我同样会扪心自问。角色在情节中的任何状态,都是合理的反应——就像我们置身于自己的生活中一样如鱼得水。鱼永远不敢背叛水的意志,否则意味着形象的苍白与性格的衰亡。成功的角色简直不像是人造的,而像是上帝造的,其轮廓甚至留有上帝的指纹。至少,是人类成功地模仿了上帝的技巧,才捏制出如此逼真的艺术品:自我的化身。莎士比亚无疑是最靠近上帝的一位戏剧大师。人们如此夸奖他:“有一千位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还要说:这一千个哈姆雷特身后,只有一个莎士比亚。就像整个人类只有一个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是惟一的。戏剧是伟大的,它不仅烘托出虚拟的角色,也同样烘托出真实的大师,以及大师的高度。戏剧大师的力量在于:甚至会令我们将其创造的角色视若我们生活中的一员。越是夸张的角色身上,越潜伏着不容我们忽视的真实性。

莎士比亚已经离开我们将近四百年了,可他塑造的人物仍然留在这个世界上。至于他本人,仍然是我们无法超越的,仍然保持着古典主义的王冠。我们至今还在对他俯首称臣。重读莎士比亚,重读他的剧作就等于重读他的传记。他的生命完全熔铸在他的角色身上。莎士比亚使我认识到戏剧的意义:人类通过戏剧而幻想、游戏、反省,直至拉开与自己的距离。这多多少少克服了人们无法摆脱世界的苦恼。戏剧冲突实则是人类千差万别的性格的冲突。戏剧是人类社会性的产物。所谓角色意识,就是社会意识。自从人类建立了社会,也就为自己的种种野心和愿望构筑起最原始的舞台。戏剧是整个人类的变形记。

B

假如莎士比亚还活着,伟大的戏剧仍将是我们文化生活的核心。剧场门庭若市,舞台灯火通明,联袂而来的角色一遍又一遍地解释着陈旧的悬念。我们作为观众而存在,替别人的命运流着眼泪,或者绽开难得的笑容。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剧作家本人率领全体演员走向台前谢幕,他白发苍苍,在鲜花与镁光灯下频频挥手……有几位女士顿时激动得晕过去了。老莎士比亚顺便宣布了一条消息:我又写了一部新的剧本,是关于能源危机与环保问题的,男女主角将由我亲自挑选。假如莎士比亚还活着,肯定比当今的一流电影导演如斯皮尔伯格之类还要风光。遗憾的是,莎士比亚已死去几百年了,戏剧也逐渐失去了灵魂,变成了一具光荣的尸体。经典的剧作离我们越来越远,充斥耳目的是花哨的电影海报和荧光屏上的肥皂剧。英雄的时代结束了,对英雄的怀念也变得无足轻重。伟大的戏剧曾经战胜过平庸的生活,而如今,它已彻底地沦为生活的俘虏。为什么迟迟没有出现第二个莎士比亚呢?

假如莎士比亚还活着,他的票房业绩如何?他会失业吗?我最关心的是:他如何看待戏剧的衰亡?他毕竟曾经独力支撑过一个庞大的帝国,舞台上的帝国,甚至伊丽莎白女王也沾了莎士比亚的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比一位真正的国王更有权威。可他的王冠在几个世纪之后也无法避免地蒙上了尘土,仅仅成为博物馆角落里的道具。他什么时候才能重新戴上它呢?他是否可以恢复那个他所创造的黄金时代?我期待着莎士比亚能从坟墓里走出来。我知道英国著名的西敏司寺里有莎士比亚的石棺——岁月比石头还要沉重。这位高龄老人是否有力气掀开已成定论的棺盖?

假如莎士比亚还活着,我将是最热诚的追星族。当然,我不会请他签名、给他献花或跟他合影什么的,我只想尽快地引领他步人人群中间。给莎士比亚让道,让他走上主席台,听一听他给我们说些什么吧。莎士比亚先生,请问您是否愿意担任奥斯卡金像奖评委会主席?请接受我们的聘书。如果莎士比亚都缺席的话,戏剧的圣殿将显得何其空洞。我们可以远离莎士比亚的肉体,但绝对不能远离他的灵魂。

再说具体点吧。假如莎士比亚还活着,哈姆雷特就不会死去,不会在观众的冷漠中冻死。他曾经死去一千次了,但又一千次地在观众的泪水中复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是观众失去了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失去了观众?总之,再也找不到一位会流泪的观众了,这就等于宣布:哈姆雷特真正地死了。剧情里的哈姆雷特,在莎士比亚之前死了。生活中的哈姆雷特,继莎士比亚之后死了。怎么能忘掉莎士比亚呢?那不就等于忘掉他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这种损失是极其惨重的。必须由莎士比亚来拯救我们一代人的记忆。必须请莎士比亚重新出山,让伟大的戏剧回到我们的生活中。

美国的罗伯特·莱希曼博士,以“生者与死者的对话”的方式,写过一本《莎士比亚显灵记》。他采访的是一位早巳死去的戏剧大师,所以说这是一次臆想中的访谈:“莎士比亚对文学、剧场及文明的贡献,已是众所周知。但他作品中比较深入、奥秘的精华,以及他为后继的戏剧家及作家所树立的典范,反而没有被广泛注意。莎士比亚不光写娱乐性质的剧本,他还确立起个人风格,激发人类的想像力,扩大亿万人的思考范畴,提升许多人的心灵层次,脱离俗世的琐碎,而走向令观众炫目不已的美丽新世界……”莱希曼让莎士比亚发言,是为了发现一个尚未被完全认识的莎士比亚。这本书至少启发我产生了一个玄妙的灵感:假如莎士比亚还活着,世界将是什么模样?

这是一种悲哀: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莎士比亚的时代,一个没有自己的戏剧领袖的时代。

同类推荐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

    本书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含重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总公司)经中央任命担任并主持航空工业工作的部(副部)长、总(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和在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担任过总经理职务的领导干部(共计44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本书内容翔实、生动,实为记录航空系统领导干部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

    由于1928年以后每张百元美钞上都印有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肖像,再加上美元身为世界主要流通货币的重要性,导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形象广为世界各地不少人所熟悉。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这样评价他:“因为善行而受景仰,因为才华而获崇拜,因为爱国而受尊敬,因为仁慈而得到爱戴,这一切将唤起人们对你的亲切爱戴。你可以得到最大的欣慰,就是知道自己没有虚度一生。”
  • 王廷相评传

    王廷相评传

    伟大的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年连绵不断的曲折发展过程中,像滚滚东流的长江那样,以磅礴之势,冲破了重重险阻,奔腾向前,现在更以崭新面貌,雄姿英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 一代兵圣:韩信

    一代兵圣:韩信

    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一代兵圣:韩信》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代兵圣韩信传奇的一生。
  • 盛世囚徒李世民

    盛世囚徒李世民

    李世民,是一位“稍逊风骚”的开国皇帝,也是公认的英明君主。他当上皇帝,并非名正言顺,“玄武门之变”是他人生中最大污点。从弑兄夺位,到贞观之治,李世民是如何成为明君的?他是如何打造出一个盛世大唐,从而名垂千古的?本书深入挖掘史料,描述大唐从玄武门之变到去世这一时期的历史,着力刻画了李世民以及诸位贞观名臣,反映了他们治理天下之道。
热门推荐
  • 快穿之你是我的别想逃

    快穿之你是我的别想逃

    为什么你总是看不到我对你的爱呢?呵呵,果然,你的眼里只有他——幕枫从第一眼见到你的时候我就知道你是我的劫,爱上你我心甘情愿——易潋我爱你们,最爱最爱了,不要伤心了好不好——林箬舒
  • 猫的怨恨

    猫的怨恨

    一只白猫死后变成“妖灵”,它虽仇恨人类却没有表现出来。它有极高的修炼天赋。它有个主人或朋友。可以说是在主仆关系下的朋友。它身上渐渐有许多秘密。它是谁?你又是谁?也许,它一直在人类的掌控之下。人类,我……
  •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颜如玉

    女主兰宁在国外旅游时,偶遇一个中国男人,并因迷路其发生争执。回国后,兰宁到新的杂志社工作,发现自己竟然成了自己一直喜爱的作家——幸心老师的编辑,而幸心老师,正是她在国外遇到的那个男人!
  • 拆字谜:老爷爷的故事宝囊

    拆字谜:老爷爷的故事宝囊

    本书所选的谜语故事,内容丰富多彩,有爱国故事、历史故事、民间爱情故事、侠女故事、幽默笑话故事等,在故事中融入谜语,并在故事结尾留有谜题,与读者形成良好互动,在教读者猜字谜、拆字谜的同时,提高读者我国汉字、历史等传统文化的认知,锻炼读者的想象力,同时丰富广大读者的业余生活,使读者增长知识,启迪人们进取向上,并使人读后开心一笑,留有余味。
  • 幕遮玦

    幕遮玦

    一块突然出现的千年古玦,一缕身残心破的千年幽魂。游荡世上千年只为了一个约定,“是人都是有执念的,我不是佛,不需要度化他们放下,我只是要拿走他们的执念。得失,生死,与看戏人何干?”
  • 鹿少的网上小娇妻

    鹿少的网上小娇妻

    她,是刚入网的一个跟在鹿晗身边花痴女孩,经过打击,她开始入黑,开始扣字,渐渐的她变了,变得暴躁具有扣字味了,直到经历过一段欺骗,才慢慢变回最初的模样,一直陪在她身边的那个人,从未离开。他说:芳芳,别去想那么多,你还有我。她软弱的说:我只有你了,很多人都离开了,只有你了。他说:没关系,我一直在。因为有他的陪伴,她感到温暖因为有她的陪伴,他不再孤单。现实相遇,他和她又将何去何从
  • 方言校箋

    方言校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中梦中梦中梦中梦中梦

    梦中梦中梦中梦中梦中梦

    如果你在学习上也有这样那样的烦恼,透过这部作品你或许会领会到些许……
  • 灰迹之旅

    灰迹之旅

    人类最终最后的圣地在逐渐腐朽,曾经的鸢尾花帝国正在没落;铁与血的战士们摩挲着锋刃,高等精灵的血裔们蠢蠢欲动;古老的黑暗缓缓浮出时代的水面,悖德的实验死灰复燃;黑发黄肤的天人们安居乐土,极北冻土的暴风终有停息;天界光辉众神林立,深渊诸恶血战永恒;无数双眼睛窥伺着,渴望着……那个灰色的男孩逐渐成长。
  • 我是灵师

    我是灵师

    李易偶然买了一把的黑剑后,竟然凭此获得了神奇的能力,成为了一名灵师。但随后他发现自己和其他灵师并不一样,在被同道鄙视为伪灵师后,李易奋发图强,让他们看看,谁才是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