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85600000007

第7章 和解之剂

五、和解之剂共九首附四方

凡是具有调和功效来祛除半表半里之邪,或调整脏腑功能偏盛,及上下寒热互结类的方剂,称为和解之剂,属八法中的“和法”。和是“和其不和”之义。和解剂虽然用药平和,但毕竟是祛邪调寒热之剂,若误用或滥用,不仅贻误病机,反致引邪深入,故运用这类方剂时一定要审确病机,有的放矢。

1、小柴胡汤《伤寒论》

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组成:柴胡15克~30克黄芩10克~15克半夏10克~15克生姜10克甘草6克大枣4枚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主治:①伤寒少阳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目眩,脉弦。②妇人热入血室,疟疾、黄疸及内伤杂病兼见少阳症者。

方解:少阳是指足少阳胆和手少阳三焦。少阳居于躯壳之里,脏腑之外,夹于两界半表半里之间,是气血水液的通道,故有“少阳为枢”的说法。邪居少阳,处于人体半表半里。邪正交争于半表半里,正气胜,鼓邪外出,阳气外达则发热。邪气盛,邪欲入内则恶寒,故邪居少阳则寒热往来。少阳胆经起于目锐,会缺盆,下胸中,贯膈循胁。邪居少阳,胆气郁而为热,故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胆木犯胃,故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食。舌苔薄白为邪尚未化热入里。脉弦为邪在肝胆。此为邪居半表半里,汗之不解,下之不可,故用和解少阳之法,外透内清,扶正祛邪。方中柴胡辛凉外透,专入肝胆,解少阳半表之邪。黄芩苦寒泄胆火,清半里之热。半夏苦降,和胃降逆止呕吐。生姜助半夏止呕,配大枣鼓午胃阳生发之气,且可调和营卫。人参(现多用党参)补正气和中,鼓邪外出。诸药相配,共呈外透内清,祛邪扶正,和解少阳之效。本方临证应用广泛,对妇女月经期间的感冒发热,所谓“热入血室”和产后感冒,以及疟疾、黄疸和内科杂病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纳呆的病人也能治疗。

本方原有加减法,今附录于下,供参考:①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全瓜蒌一个。②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天花粉。③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④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⑤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⑥若不渴,身有微热,去人参,加桂枝,温覆微汗。⑦若咳者,去人参、大枣,加五味子、干姜。

2、四逆散《伤寒论》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

此是阳邪成厥逆,阴泄热平剂扶。

组成:甘草6克枳实6克柴胡6克芍药9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少阳热厥,胸胁满痛。或泄利不畅,或里急后重。

方解:本方主治是肝郁气滞,肝脾不和,所现诸证。脾主四肢,肝气郁滞,克伐脾土,阳郁不达四肢,则四肢厥冷。这里的“热厥”是仅仅四肢脚手稍发凉,这是由于阳气郁而不达四肢末,与元阳虚的四肢发冷畏寒的“厥证”证状轻重不同,且病机也不一样。肝郁则气机不利故胸胁满痛。肝郁气滞,克伐脾土,故脘腹作痛,泻利不畅,里急后重。方中柴胡入肝辛散,透热解郁。枳实苦降,下气泄热。二药相合,升清阳,降浊阴,和解表里肝脾。芍药柔肝敛阴,甘草补中益阳,二药相合,缓挛里止痛,调和肝脾。诸药相合除热厥,散郁热,缓挛急,除下利后重。本方临床用途甚广,以此方为基础,加减变化可治:慢性肝炎、肋间神经痛、胆囊炎、胆道蛔虫、急性胃肠炎、胰腺炎、阑尾炎等消化系统疾患。

3、黄连汤《伤寒论》

黄连汤内用干姜,半夏人参甘草藏;

更用桂枝兼大枣,寒热平调呕吐忘。

组成:黄连9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桂枝9克人参6克半夏6克大枣12枚

用法:水煎温服。

主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寒邪,腹中痛,欲呕吐者。

方解:胸中有热,胃中有寒,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中焦不和。方中黄连苦寒,上清胸中之热。干姜、桂枝辛温,下散胃中之寒。三药相合,辛开苦降,寒热并用,上下并治,寒热平调。半夏苦辛燥温,降逆和胃止呕吐。人参、甘草、大枣益胃和中。诸药和用,使寒热平调,中焦升降复常,腹痛呕吐自愈。本方对胃虚寒,因受凉而腹痛呕吐的病人也可用。

4、黄芩汤《伤寒论》

黄芩汤用甘草芍,二阳合利枣加烹;

此方遂为治痢祖,后人加味或更名。

再加生姜与半夏,前症兼呕此能平。

单用芍药与甘草,散逆止痛能和营。

组成:黄芩6克芍药6克甘草6克大枣12枚

服法:水煎温服。

主治:伤寒,太阳与少阳合病,身热口苦,腹痛下利,或热痢脓血,里急后重。

方解:本方主治以太阳表证与少阳半表半里合病,且以少阳证为主。热邪居少阳,故口苦身热。少阳风木克伐脾土,故腹痛下利,甚则下痢脓血。方中黄芩苦寒,清泄少阳胆热。芍药味酸,阴和营止痛。甘草、大枣益脾和中缓挛急。诸药合用,少阳邪热清,里气和,太阳之邪自愈。身热口苦,下利腹痛,诸证自除。

由于本方能泄热止痛和中,止痢,故作为挟热下痢,里急后重的基础方。除去壅滞中气的大枣,名“黄芩芍药汤”,治痢疾腹痛,里急后重。

附方:①芍药汤:即黄芩芍药汤加木香、槟榔、大黄、黄连、肉桂、当归。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等。方中黄连清热燥湿,大黄泻湿热,祛瘀泻垢。木香、槟榔行气。当归活血调血。即所谓“血调脓自愈,气调后重自除”。肉桂温而行气,兼制芩连苦寒之性。甘草护中益胃。诸药合用治热痢后重之力尤优于黄芩汤。

②黄芩汤再加生姜、半夏,即:“黄芩加生姜半夏汤”。方中姜、夏,降逆止呕和胃,治黄芩汤兼呕吐者。

③本方去黄芩大枣,即有名的“芍药甘草汤”。二药相合有和营散逆,缓挛急止痛的作用,治疗胃气不和,腹中挛痛,和发汗不当而脚挛急不能伸等症。

5、逍遥散《和剂局方》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解郁除蒸功最奇,调经八味丹栀着。

组成: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3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次6克~9克,加生姜一块,薄荷少许,水煎服。现代用法,参照原量酌情加减,水煎温服。也有研细末,炼蜜为丸者。

主治:肝郁脾虚。胁痛乳胀,寒热往来,头目眩晕,食少神疲,月经不调,脉象弦大而虚。

方解:肝喜条达主疏泄,虚实皆易致郁,肝郁则脾土受克,气血生化之源受损,致血虚头晕,食少神疲。胆附于肝,肝郁则少阳受损,寒热往来。肝经布胁肋,肝郁则胁痛乳胀。肝为藏血之脏,肝失疏泄,则血虚月经不调。脉弦为肝郁,虚大为脾虚血亏。方中柴胡辛散,入肝胆,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薄荷少许协助柴胡疏泄肝木,除郁热。茯苓、白术,健脾土。脾未受邪则“见肝实脾”,脾已受邪则“培土营木。”脾健运,气血生化之源足,则头晕神疲食少等可除。草、姜,辛甘温中和脾胃,化生阳气。诸药合用疏肝养血健脾,治肝郁脾虚血亏诸证。本方也可治妇女忧郁所致月经不调,或前或后,痛经乳胀等。

本方加丹皮6克、栀子6克,治肝郁脾虚化热,或日晡潮热,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口干颊赤,或月经不调,少腹作痛,小便涩痛等。方中栀子苦寒清泻肝热;丹皮辛苦微寒,凉血散血清热,名“丹栀逍遥散”,有舒肝健脾,凉血清热之效。

6、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

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

夏曲白芷加姜枣,感伤岚瘴并能驱。

组成:藿香10克紫苏10克白芷10克桔梗6克陈皮10克厚朴12克大腹皮15克半夏12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甘草3克

用法:共为末,每次6克,姜三片,枣一枚,水煎热服。或作细末,姜枣汤送冲服,或作汤剂水煎服。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霍乱吐泻,头痛,恶寒发热,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舌苔白腻,及山岚瘴疟等。

方解:外感风寒,卫阳被遏郁,故恶寒发热头痛。湿邪内伤,阻滞气机,清浊不分,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上吐下泻,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苔白腻为内伤湿邪尚未化热。方中藿香辛温芳香,外散风寒表邪,内化湿浊,理气和中,辟秽浊,止呕吐,外内并治,为主药。紫苏、白芷、桔梗,散风寒,升清阳,利胸膈,佐助藿香解表,化浊醒脾。陈皮、半夏,健脾燥湿,和胃止呕吐。厚朴、大腹皮行气宽中,利水湿,除满。茯苓、白术、甘草,健脾和中渗湿,培补中州正气。诸药合用,解表寒,除里湿,升清阳,降浊气,开宣上焦,芳燥中焦,渗利下焦水湿,芳香醒脾,共治霍乱吐泻,及触冒一切秽浊之气。此方临床加减可变为几个治疗湿浊阻滞中焦的“正气散”方。

7、六和汤《医方考》

六和藿朴杏砂呈,半夏木瓜赤茯苓;

术参扁豆同甘草,姜枣煎之六气平。

或益香薷或苏叶,伤寒伤暑用须明。

组成:人参6克白术9克赤茯苓9克甘草2克扁豆9克藿香9克砂仁6克杏仁6克半夏12克厚朴12克木瓜1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夏月饮食不调,湿伤脾胃,霍乱吐泻,倦怠嗜卧,胸膈痞满,舌苔白滑等。

方解:长夏湿胜,若恣食生冷不洁,更易损伤脾胃阳气,脾不健运,水湿不化,升降失司,清阳不升则泻下,浊阴不降则呕吐。脾虚湿困,水湿不化则倦怠嗜卧。湿邪阻滞气机,故胸膈满闷。湿邪内胜故舌苔白滑。

方中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培补中州。藿香、砂仁,芳香化浊醒脾,和胃理气止呕吐。半夏、厚朴,辛开苦降,行气燥湿,宽中运脾,与砂仁、藿香合用,理气化湿浊,振奋脾阳。扁豆甘微温,入脾胃,健脾化湿,通利三焦,升清降浊,止呕吐腹泻。杏仁苦平,宣肺气以开启上闸,通调水道。木瓜酸温,入肝脾,和胃化湿,舒筋脉,止腹痛吐泻,霍乱转筋。诸药合用,和中健脾理气,升清阳,降浊阴,治湿阻中焦吐泻转筋。若长夏伤湿受寒,恶寒发热,无汗头疼,呕吐泄下,胸腹胀满,则加香薷6克。方中香薷辛温,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湿,有夏令麻黄之称。冬秋见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时,则在六和汤中加麻黄6克,以增其发汗解表之力。

8、清脾饮《重订济生方》

清皮饮用青朴柴,苓夏甘芩白术偕;

更加草果姜煎服,热多阳疟此方佳。

组成:青皮厚朴(姜炒)白术草果柴胡茯苓半夏黄芩甘草各等份

用法:共为粗末,每次12~20克,加生姜5片,水煎去滓,频频温服。

主治:治疗阳疟(热性疟疾),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胸膈胀满能食,口苦舌干,心烦口渴,小便黄,大便不利,脉弦,苔白腻。

方解:本方是由小柴胡汤加减而成。小柴胡汤本治邪入少阳半表半里,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膈满闷,脉弦苔白,也治疟疾。今本方为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是因现在内有痰湿,人参、大枣能滞气腻膈,助痰湿气壅。现又加厚朴、青皮行气除满,燥湿除痰。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化痰。草果辛温燥烈,长于燥湿除痰截疟。诸药合用,祛痰除湿,和胃截疟,清里热,对脾虚痰湿重而兼里热的疟疾合适。

9、痛泻要方《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

痛泻要方陈皮芍,防风白术煎丸酌;

补泻并用理肝脾,若作食伤医便错。

组成:炒白芍20克土炒白术12克炒陈皮9克防风6克

用法:水煎服。或作丸剂,每服6~12克。久泻加升麻。

主治:脾虚肝旺,肝脾不和,腹痛即泻,泻而痛不止,舌苔薄白,脉弦。

方解:本方主治是脾虚肝旺,肝木克伐脾土所引起的腹痛泻下。痛为肝木乘脾,泻为脾虚下陷。古人所谓:“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这是肝旺脾虚所致腹痛腹泻。法当泻肝实脾。方中芍药味酸,柔肝平肝,缓挛急止腹痛,平肝旺。白术苦温,燥湿健脾,益中气,补脾虚。二药相伍,平肝补脾,培土抑木,止泻止痛,为主药。陈皮理气健脾,炒后性燥味芳,燥湿醒脾效尤佳,脾健则泻止,气行则痛消。防风辛平,入肝搜风祛风,助白芍以泻肝,且防风能舒脾升清阳以止泻。诸药合用,泻肝柔肝,健脾,调和肝脾,止痛止泻。由于本方除腹痛泻下外,尚有纳差和大便中未消化的食物,故很容易误认为是伤食泻利。但伤食泻利是泻后痛胀都减,而本方主证是泻后痛不减。二者治疗原则不同,临证当详审。

增辑

1、奔豚汤《金匮要略》

奔豚汤治肾中邪,气上冲胸腹痛佳;

芩芍芎归甘草半,生姜干葛李根加。

组成:甘草川芎当归各6克半夏12克黄芩6克葛根15克芍药6克生姜12克李根白皮12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奔豚气。有气从小腹上冲胸咽,腹痛剧烈,发作时烦闷欲死,发作过后如平常人,或往来寒热。

方解:奔豚气是由于心气受惊,肾中阴寒之气上冲而成,类似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心气受惊则气结,气结则发热,结散则为寒,阴阳之气相搏于腹中则腹中痛,散则如常人。发作时好像小猪在腹中奔跑冲撞,故名奔豚气。本方为治奔豚气的专方,故名奔豚汤。方中芍药、甘草,缓挛急,止腹痛。当归、川芎,和血养血以强心。半夏、生姜、黄芩,辛开苦降,开郁结,降伏肾中逆冲之气,使之不得上逆而犯心气。葛根辛甘凉,生津液,升清阳之气,清阳升则阴降。配当归、川芎更具补血养心之效。李根白皮性大寒,善降冲逆之气,为治奔豚气之专药。诸药相合,补心气,降肾水,开郁结,平冲逆之气,治奔豚上气。

2、蒿芩清胆肠《通俗伤寒论》

蒿芩清胆枳竹茹,芩夏陈皮碧玉入;

热重寒轻痰湿俱,胸痞呕恶总能除。

组成:青蒿12~30克黄芩10~15克枳实10克竹茹12~15克青黛9克滑石18克甘草3克陈皮10克半夏12克赤茯苓12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痛,舌红苔白腻,脉滑数。

方解:本方主治少阳三焦和胆府热重兼有痰湿之邪。湿热之邪郁于少阳,恋而不去,故见寒热往来如疟之状,寒轻热重。痰湿阻于中焦,气机不畅,故胸膈满闷。湿热郁于胆经,故两胁胀痛,胆气上泛故口苦。胆木犯胃,胃失和降,逆而呕吐苦酸水,痰热为患,故吐黄涎而粘。舌红苔腻,脉滑数也是内有湿热之象。法当清胆利湿,和胃化痰。方中青蒿芳香苦寒,善清透少阳热邪,黄芩苦寒善清泄胆经郁热。二药相合外透内清,为主药。竹茹甘寒,清热除烦,止呕逆,化痰热。陈皮、半夏、枳壳,开郁结,行气和胃,化痰浊,止呕吐。赤茯苓,碧玉散(青黛、滑石、甘草)清热利湿,导胆热下行。诸药相合,清热利湿,和胃化痰降逆。

同类推荐
  • 思想杂碎

    思想杂碎

    本书为杂文、杂感集,书中许多文章为作者对一些事情所发表的一些事情所发表的一些感慨,例如《公仆与保姆》《救救家长》等,本书语言流畅、情感真挚。
  •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爱如山样重·深沉卷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爱如山样重·深沉卷

    本书精选了包括鲁迅、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石评梅以及布拉克、海明威、卡耐基、培根等二十位中外著名作家的亲情散文,这些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情感真挚。作家们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身边亲人的琐事,写自己对亲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委婉缠绵,真切感人,从而能产生感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
  • 冰心集(大家小集)

    冰心集(大家小集)

    本书精选冰心1919年至1993年间所创作的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散文等作品。
  • 俞平伯散文

    俞平伯散文

    《俞平伯散文》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为“学生阅读经典”丛书之一,收录了俞平伯先生的散文精品数十篇。
  • 奇特的锐眼

    奇特的锐眼

    诗集《奇特的锐眼》源于生活,是国桥对人生所见、所思、所感的真实流露,没有半点的浮夸与做作。国桥的诗真正是诗中有情、有景、有物,而更重要的还是诗中的灵魂所在;国桥的诗又很美,像一幅幅精美的敦煌壁画,灿烂夺目。
热门推荐
  • 迷糊公主腹黑王

    迷糊公主腹黑王

    她,前世为顶级神偷是恶魔之子。因被组织设陷阱所死,失忆后穿越到云苍国废材公主身上。他,为暗域帝君。因她的到来让他的世界不再是杀缪。情景一:某女露出天真无邪的表情看着眼前的男子,说:“你看,像我这么天真的孩子会杀人吗?”某男挑挑眉说:“你看,像我这么帅的人会威胁你吗?嗯~”云夜雨默默扶额,有些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不是错了。竟然放出一个这么腹黑,有仇必报的主来祸害自己。情景二:某女看着自己手上的银票有些好笑:怎么送礼尽给我钱呀。我看起来就那么缺钱吗。不过,不要白不要。且看女主如何在异世虐渣男,斩白莲,收神兽,通六域!【本文为神偷姐妹系列之夜雨篇】
  • 倾城絮恋

    倾城絮恋

    一对欢喜冤家——邓紫嫣和南宫逸总共有10对情侣都是TK公司各位董事的子女们有的是一见钟情,有的是日久生情主要的是两位主角怎么凑也凑不到一起后来在大家的努力下帮南宫逸向邓紫嫣求婚后来缘分让他们走在了一起最后他们十对情侣再次举行了一个从所未有的一个盛大的婚礼
  • 隐行

    隐行

    有点烧脑,有点虐心。没什么好说的,反正就是好看,阿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纯情小爱妻

    纯情小爱妻

    用自己的小小力量去帮助别人,非议,辱骂,他们能否坚持,经历爱情的得失,又将怎样的走下去...
  • 末世神的游戏

    末世神的游戏

    整个地球成为了一个游戏,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拿起手中的武器,不断战斗,不断打怪升级。方晨意外重生,得到了连他都不知道的神秘戒指,还意外开启了真正的游戏,身边更有御姐,萝莉,还有黄金领主级战兽,神级技能......
  • 陨石之恋

    陨石之恋

    一直相信,世界的某个角落,看不见的云端,一定有座美丽纯净的天空之城,那里没有遗憾,没有忧伤,没有不可能发生的爱情……发生过的事情总是不会改变,即使没有人记得……就让那段没有回忆的爱情,盘旋在我们的天空之城……即使宿命燃烧掉所有回忆,即使我们对面不相逢……我想我终究不会忘记,有一个天使一样的男孩子,曾经那么深,那么深的,爱,过,我。
  • 相爱的距离有多远

    相爱的距离有多远

    “永森”学校是S最有名的学校,是学生们梦寐以求的学习圣地,可这里确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来学习的地方,每年的学费是一般家庭的孩子想都不敢想的,除非你是硬考上的,每年一个学校只有一个名额.......她莫曦雨确是拥有无数人羡慕的目光考进:永森”学校的。可是,跟着莫曦雨转进“永森”开始,她的生活慢慢的开始发生了变化,朋友的陷害、父亲的遗弃,甚至到了最后母亲离世。他江森帆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少爷,在一次酒吧偶遇喝醉酒的莫曦雨,他们又会碰撞出怎么的爱情故事了,欢迎大家点击来观看吧!
  • 最美妙的爱恋

    最美妙的爱恋

    究竟要如何才能默默地守护你?究竟要怎样的力量才可以把你捧在手心,让你永远不受伤害?守护,不止是一种誓言,更是默默的付出。是一回头便能看见的温暖微笑,是不经意间就注入内心的坚定力量,是经过风雨大浪后能使入的港湾。
  • 神探狄仁杰之玄武魅影

    神探狄仁杰之玄武魅影

    血溅神都三尺素,命案夺头二分寒!极其诡异的杀人手段,六条无辜的人命,六颗血淋淋的头颅,六枚难以揣度的带字木牌。。。可这只是元凶的垫场游戏而已。大周武曌的浮华背后,李唐宗室的岌岌可危。神都洛阳,赵郡大唐帝陵,长安大慈恩寺,是什么在引力般的拽着狄仁杰步步向前;李唐帝祖的寒门出身,玄奘取经的真实意图,玄武事变的手足相残,木牌神秘文字的背后,四大江左士族门阀的宿命。。。所有的隐情都在这里被一层层揭开。而真相大白之际,元凶的终极目标却让人瞠目结舌。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辅以个人的大胆想象与演绎,结局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一切尽在木青山的最新力作《神探狄仁杰之玄武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