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85500000029

第29章 争储位冢嗣被黜罹文网名士沉冤

却说康熙帝聪明英武,算作绝顶。即位以后,灭明裔,扫叛王,降台湾,和俄罗斯,服喀尔喀,平准噶尔,他的圣德神功,小子已叙述大略。他还巡幸五台山,共计五次,南巡又六次。巡幸五台的缘故,有人说他是出去省亲,因顺治皇帝即位十八年,看破红尘,到五台山削发为僧。康熙帝屡去探视,每到五台,必令从骑停住寺外,单身进谒,直至顺治帝已死,方才不去。这件事只可付作疑案,小子未曾目见,不敢信为实事。若讲到巡幸东南,《东华录》上,明明说为治河的缘故。其实康熙帝意思,亦并不是单为治河,当时治河能手,有于成龙、靳辅等人,专管河务,都是考究地理,熟悉水性,难道康熙帝真是生而知之的圣人,略略巡阅,便能将河道大势,了然目中,格外筹画的精密么?他的深意,无非是昭示威德,笼络人心;所以禅山谒陵,蠲租免税,凡经过的地方,威德并用;东南的小百姓,从此怕他的威严,感他的德惠,把前明撇在脑后,个个爱戴清朝,清朝二百多年的基业,就此造成。若呆读《东华录》上文字,不加体会,便是笨伯,那里晓得康熙帝的作用?(小说中有这般大议论,可谓得未曾有。但本书于叙述间,亦常夹有微议,我请将原文略换数字,指示阅者云,若呆读此书的文字,不加体会,便是笨伯,那里晓得著书人的作用。)

只是康熙帝恰有一大失着,晚年来弄得懊丧异常,到去世的时候,反致不明不白,待小子细细道来:康熙帝有二十多个儿子,长子名叫允是,就是初征噶尔丹时,作裕亲王福全的副手。古语道:“立嫡以长。”论起年纪来,允是应作太子,但他乃妃嫔所生,不由皇后产出。皇后何舍里氏,只生一子允乃,允乃生下,皇后便殁,康熙帝夫妇情深,未免心伤;且因允乃是个嫡长,宜为皇储,就于允乃两岁时,先立为皇太子。(两岁立储,未免太早。)后来重立皇后,妃嫔亦逐渐增加,一年一年的生出许多儿子,内中有四皇子胤祯,秉性阴沉,八皇子允祀,九皇子允唐,更生得异常乖巧,康熙帝格外宠爱一点。但既立允乃为太子,自然没有掉换的心思。允乃渐长,就令大学士张英为太子师傅,教他诗书礼乐,又命儒臣陪讲性理。南巡北幸时,亦尝带了允乃出去游历,总算是多方诱导;至亲征噶尔丹又要太子监国,宫廷中也没有生出事来。

噶尔丹既平,东西南北,都已平靖,万民乐业,四海澄清,康熙帝春秋渐高,也想享点太平弘福,有时读书,有时习算,有时把酒吟诗,选了几个博学宏词老先生,陪侍左右,与他评论评论。这老先生辈,总是极力揄扬,交口称颂。康熙帝又叫他纂修几种书籍,什么《佩文韵府》,什么《渊鉴类函》,什么《数理精蕴》,什么《历象考成》,什么《韵府拾遗》,什么《骈字类编》,还有《分类字锦》、《子史精华》、《皇舆全览》等书,就是人人购买的《康熙字典》,也是这时候编成的。(开了书橱,一律搬出。)每种书籍,统有御制序文,究竟是皇帝亲笔,也不知是儒臣捉刀,(涉笔成趣。)小子无从深考。但日间与儒臣研究书理,夜间总与后妃共叙欢情,枕边衾里,免不得有阴谋夺嫡,谋孽允乃的言语。起初康熙帝拿定主意,不听妇言。后来诸皇子亦私结党羽,构造蜚语,吹入康熙帝耳中,渐渐动了疑心。宫中后妃人等,越发摇唇鼓舌,播弄是非,你唆一句,我挑一语,简直说到允乃蓄谋不轨,窥伺乘舆。可笑这个英武绝伦的圣祖仁皇帝,竟被他内外蛊惑,把允乃当作逆子看待。(怪不得周幽晋献。)康熙四十七年七月,竟降了一道上谕,废皇太子允乃,并将他幽禁咸安宫,令皇长子允是及皇四子胤祯看守。于是这个诸君的位置,诸皇子都想补入。皇八子允祀,模样儿生得最俊,性情亦格外乖刁,在父皇面前,越自殷勤讨好,暗中却想害死允乃,绝了后患。

事有凑巧,有一个相面先生,叫作张明德,在都中卖艺骗钱,哄动一时,贝子贝勒等,统去请教,明德满口趋奉,统说他是什么富,什么贵。看官!试想社会中人,有几个不喜欢奉承?因此都说这明德知人休咎,仿佛神仙一般。允祀怀着鬼胎,暗想自己相貌,究竟配不配做皇帝,遂换了衣装,去试明德。

谁知明德一边,早已有人知风通报,等到允祀进去,明德即向地跪伏,口称万岁。允祀连忙摇手,明德见风使舵,导允祀入内室,细谈一番,一面说允祀定当大贵,一面又俯伏称臣。允祀喜甚,不但露出真面,反与明德密定逆谋。明德伪称有好友十余人,都能飞檐走壁,他日有用,都可招致出来效劳。允祀遂与他定了密约,辞别回宫;甫入禁门,遇着大阿哥允是,被他扯住,邀至邸中,原来允是曾封直郡王,另立府邸,当时屏去左右,向允祀道:“八阿哥从那里来?”满俗向称皇太子为阿哥,所以允是沿习俗语,叫允祀为八阿哥。允祀道:“我不过在外边闲游,没有到什么地方去!”允是笑道:“你休瞒我!张明德叫你万岁呢。”允祀惊问道:“大阿哥如何晓得?”允是道:“我是个顺风耳,自然听见。”允祀道:“你既晓得,须要为我瞒过父皇。”允是道:“这个自然,只可惜允乃不死,昨日闻有消息,父皇欲仍立允乃为太子。”允祀顿足道:“这恰如何是好?”允是道:“我恰有一个妙法,但不知你做皇帝,什么谢我?”允祀道:“我若得了帝位,当封大阿哥为并肩皇帝。”允是道:“不好不好,世上没有并肩皇帝。况我仍要受你的封,不如勿做为是。”急得允祀连忙打恭,恳求妙策。允是道:“你既要我设法,现在牧马厂中,有个蒙古喇嘛,精巫蛊术,能咒人生死,若叫他害死允乃,岂不是好?”(允是非真心待弟,观下文便知。)允祀喜甚,便托允是即日照行,揖别而去。(想做皇帝,便要弄杀阿哥,帝位之害人甚矣。)

允是即去与蒙古喇嘛商议,蒙古喇嘛,名叫巴汉格隆,与允是为莫逆交,至是允是与商,便取出镇压物十多件,交与允是。允是携归,想去通知允祀,转念道:“我明明是皇长子,太子既废,我宜代立,为什么去助允祀?”当下踌躇一会,忽跃起道:“照这样办法,好一网打尽了。”(葫芦中卖什么药?)遂匆匆入宫,见了康熙帝,把允祀与张明德勾通事,密奏一番。康熙帝即令侍卫捉拿张明德。霎时间,明德拿到,立召内大臣问过口供,绑出宫门,凌迟处死。(张明德面貌中,定要犯凌迟罪,但明德自会相面,何不趋吉避凶?)一面饬宗人府将允祀锁禁,允祀一想,这事只有大阿哥得知,我叫他瞒住父皇,他莫非转去密奏么?他要我死,我亦要他死,(一班犬子,奈何奈何?)遂对宗人府正道:“愿见父皇一面“宗人府落得容情,便带入宫内。

康熙帝见了允祀,勃然大怒,把他批颊两下。允祀泣道:“儿臣不敢妄为,都是大阿哥教儿臣行的”。康熙帝怒道:“胡说!他教你行,还肯告诉我么?”允祀道:“父皇如若不信,可去拿问牧马厂内的蒙古喇嘛。”康熙帝又命侍卫将蒙古喇嘛拿到,严刑拷讯,得供是实,随差侍卫至直郡王府,不由允是分说,竟入内搜索,连地板尽行掘起,果然有好几个木人头儿,埋在土内。侍卫取出,回宫奏复,康熙帝震怒的了不得,拔出佩刀,叫侍卫去杀允是。侍卫至此,也不敢径行奉命,跪伏帝前,代允是求恕。

此时早有宫监报知惠妃,惠妃系允是生母,得了此信,三脚两步的趋入,跪在地下,膝行而前,连磕了几个响头,口称求皇上开恩开恩。康熙帝见此情状,不由的心软起来,便道:“爱妃且起”惠妃谢过了恩,起立一旁,粉面中珠泪莹莹,额角上已突起两块青肿。美人几乎急杀,天子未免有情,遂将佩刀收入,命侍卫起来,带出允是拘禁;又对惠妃道:“看你情面,饶了允是,但我看他总不是个好人,须派人看管方好。”惠妃不敢再言,谢恩回宫。康熙帝即亲书朱谕,将允是革去王爵,即在本府内幽禁,领班侍卫,奉旨去讫。

康熙帝经此一怒,便气出病来,是晚遂不食夜膳。次日,微发寒热,便令御医诊治。诸皇子亲视汤药,皇四子胤祯晨夕请安,且从中婉说废皇太子的冤枉,深惬帝意,于是释放废太子,亦令入宫侍疾。越数日,帝疾渐愈,乃令废皇太子及诸皇子近前,并宣召诸王入内,随即申谕道:“朕暇时披览史册,古来太子既废,往往不得生存,过后人君又莫不追悔。朕自拘禁允乃后,日日纪念。近日有病,只皇四子默体朕心,屡保奏废皇太子允乃,劝朕召见。朕召见一次,愉快一次,嗣命在朕前守视汤药,举止颇有规则,不似从前的疏狂,想从前为允是镇魇,所以如此迷惑,现在既已改过,须要从此洗心。古时太甲被放,终成令主,有过何妨改之。即是今日诸臣齐集,或为内大臣,或为部院大臣,统是朕所简用,允乃应亲近伊等,令他左右辅导,崇进德业,方不负朕厚望。四皇子胤祯,幼年时微觉喜怒不定,目下能曲体朕意,殷勤恳切,可谓诚孝。五皇子允祺,七皇子允礻右,为人淳厚,蔼然可亲,允乃亦应格外亲热。自此以后,朕不再记前愆,但教允乃日新又新,朕躬何憾!尔王大臣等须为我教导允乃,毋致再蹈覆辙!”

诸王大臣未曾答复,只见皇四子跪奏道:“儿臣奉皇父谕旨,说儿臣屡保奏废皇太子,儿臣实无其事。蒙皇父褒嘉,儿臣不敢承受。”(故意推辞,可谓秉性阴沉。)康熙帝微哂道:“尔在朕前,屡为允乃保奏,尔以为没有证据,所以当众强辩。尔果不欲居功,尔衷尚堪共谅;尔如畏允是、允祀,故意图赖,便非正直,转大失朕意了。”(知子莫若父。)皇四子叩首称谢,又奏道:“十年前侍奉皇父,因儿臣喜怒不定,时蒙训诫;近十来年,皇父未曾申饬,儿臣省改微诚,已荷皇父洞鉴,今儿臣年逾三十,大概已定,喜怒不定四字,关系儿臣身上,仰恳皇父于谕旨内,恩免记载,儿臣深感鸿慈。”康熙帝便对王大臣道:“近十年来,四阿哥确已改过,不见有忽喜忽怒形状,朕今不过偶然谕及,令他勉励,不必尽行记载便了。”(喜怒不定四字,都要争辩,显见阴鸷。不知《东华录》已俱登出,争辩何益?)

诸王大臣遵旨退出,私自议论,都料废太子又要重立。果然到了次年,复立允乃为皇太子,颁诏天下,遣官祭告天地宗庙社稷,并封皇三子允祉为诚亲王,皇四子胤祯为雍亲王,皇五子允祺为恒亲王,皇七子允为淳郡王,皇十子允我为敦郡王,皇九子允唐、皇十二子允、皇十四子允题俱为固山贝子。又追究魇魅事,将蒙古喇嘛巴汉格隆处以磔刑,(人家不怕他魇死,他却被人剐死了。)这事暂算了结。不料翰林院编修戴名世,作了一部《南山集》,又兴起大狱来了。

先是康熙初年,浙江湖州府庄廷龙,素习儒业,平时颇留心史籍,一日,到市上闲游,见有一爿旧书坊,他却踱将进去,随手翻阅,旧书内中有一抄本夹入,视之,乃是明故相朱国桢的稿本。稿本中记录明朝史事,自洪武至天启,都有编述,他即将此稿买回,招了几个好朋友,互览一番,友人统未曾见过,个个说是秘本。文人常态,专喜续貂,就各搜集崇祯年间事情,补入卷末,并将自己姓名及友人姓名,一一附记,算是生平得意之作。廷龙死后,家人将此书刊行,适故归安县令吴之荣,失业家居,见了此书,读到崇祯朝,有毁谤满人等语。之荣遂上书告讦,清廷即令浙江大吏,按书中姓名,一一搜捕。已死的开棺戮尸,未死的下狱正法。廷龙是个首犯,开棺戮尸,不消说得,还把他兄弟骈戮,家产籍没,真是可怜。吴之荣复职升官。为了此事,士人多箝口结舌,不敢妄谈。偏这戴名世身居翰苑,清闲无事,著了一部《南山集》出来,集中采录明桂王事,乃抄袭桐城人方孝标遗书,并不是名世创造的。都察院御史赵申乔,竟指他是诽谤朝廷,拜疏奏发。(又是一个拍马屁的官吏。)康熙帝准了奏章,即饬拿名世下狱,命六部九卿会审。名世供词抄录方孝标《滇黔记闻》是实。当由六部九卿议奏,内说戴名世有心抄录,作大不敬论,应置极刑。方孝标亦应戮尸。方、戴族人,俱应坐死。此奏一上,自然照准,可怜名世为这文字因缘,身被寸磔,戴氏族中,与名世五服相连,统皆斩首。进士方苞,因是方孝标同宗,亦系狱论死。幸亏大学士李光地极力洗释,方苞得以出狱。方氏族人,除孝标子弟外,也总算矜全了几个。这是康熙五十年间事。自此体制愈严,蒙蔽愈重。康熙帝年已六旬,精神亦渐渐衰退,比不得壮年时候,事事明察。到了五十一年,皇太子允乃又不知为着什么事,触怒了康熙帝,又把允乃废黜,禁锢起来。小子但闻有御笔朱谕一道,略云:

前因允乃行事乖戾,曾经禁锢,继而朕躬抱疾,念父子之恩,从宽免宥。朕在众前,曾言其似能悛改,伊在皇太后众妃诸王大臣前,亦曾坚持盟誓,想伊自应痛改前非,昼夜警惕。乃自释放之日,乖戾之心,即行显露,数年以来,狂易之疾,仍然未除,是非莫辨,大失人心。朕今年已六旬,知后日有几,天下乃太祖、太宗、世祖所创之业,传至朕躬,非朕所创立,恃先圣垂贻景福,守成五十余载,朝乾夕惕,耗尽心血,竭蹶从事,尚不能详尽,如此狂易成疾,不得众心之人,岂可付托乎?故将允乃仍行废黜禁锢,为此特谕。

允乃再废后,康熙帝立定主意,不再言立太子事。诸皇子个个窥测,探不出什么消息,便浼王大臣上书奏请。谁知上一次书,受一次训责,甚且还要治罪。诸王大臣方在疑虑,忽西域来了警信,报称策妄阿布坦杀进西藏去了。正是:

大内未曾蠲宿衅,极边又已启兵争。

西藏系属清朝藩属,遇着外侮,又要劳动清兵了。诸君试看下回,便自分晓。

冢嗣被黜,名士沉冤,皆专制之焰使然,惟专制故,天下始羡皇帝之尊严。官民受皇帝之压制,不敢妄想,独众皇子济济比肩,皆有世袭之望,于是勾通内外,觊觎储位,虽以清圣祖之英明,不能免巫蛊咒诅之祸。惟专制故,天下始怨皇帝之刻毒,一语失检,罪及妻孥,祸延宗族,生固难免,死且戮尸,当时畏其威而不敢动,后世必有起而报复者。虽以清圣祖之德惠,不能逃千秋万世之讥。本回为清圣祖病,抑且为清圣祖惜。且隐悬一专制影子,留戒后世,是文字有关国体者,可谓裨官中上乘文字。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时空之剑

    三国之时空之剑

    薛炎无意中得到一件穿越时空的利器,时空之剑。因此他回到了三国时代。奇怪的是,这里居然有人认识他。带着重重疑问,他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发现每当危难之际,手中的时空之剑总会给予他无限的力量。之后,他碰到了各种奇遇,各种身不由己,开始慢慢了解事情的真相。开始奋发图强,力挽狂澜。
  • 回到三国的穿越者

    回到三国的穿越者

    赵兴成为徐闻县县长之子,他心中的抱负有多大?
  • 纵使东风依旧之纳兰容若

    纵使东风依旧之纳兰容若

    康熙二十四年,清初一代词人纳兰容若,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个年头。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本文以白描的手法,平实的叙述,记录他生命最后一段时光。他担任御前侍卫,看似风光,却为君王任意驱使,执鞭坠镫,浪费绝世才华。他陪伴君王左右,谈诗论道,却未得真心赏识,如履薄冰,身心俱疲。他身居豪门潭府,妻妾环绕,却仍是千古伤心人,悼亡不绝,孤独难禁。他欲寻红颜知己,醉入柔乡,却终是梦幻一场,劳燕分飞,空花终坠。仲夏时节,集一众好友赏庭前夜合,终成一代词家之绝唱。生而何欢,死而何惧!所幸还有三生知己,肝胆相照。临终之际,最难割舍的,便是这份挚友真情。为更好的塑造人物,重现历史,本文为章回体小说,仿明清白话文写作
  • 靖康耻犹未雪

    靖康耻犹未雪

    我,岳康,发誓要让践踏我们的金人死!让伤害饿我们的金人死!让威胁我们的金人死!
  • 染幽传

    染幽传

    一部虚拟历史的小说,讲述主角家破人亡,受尽艰难险阻,结识五位兄弟,夺取江山的故事,也包含一些爱恨情仇。
热门推荐
  • 末世之现实游戏

    末世之现实游戏

    末世,没有预兆的降临,坑爹的是,天翊发觉自己居然成为一名玩家……好吧,成为玩家也就算了,尼玛,各种坑爹的任务,你要想干嘛……任务也就算了,最奇葩的是,任务居然只有一句话,没有线索,也没有其他的提示,这让成为玩家的天翊感觉到压力山大……(ps:每天两更,早上七点、下午七点更新,不定时的爆发)Ps:群号43/01/337/54
  • 绝品女尊

    绝品女尊

    以阴谋为引,以野心为匙,打开时空的大门。她生活在和平时代,幸福安逸,却有一颗亦白亦黑的心。他生活在血腥时代,杀戮无数,却从不知自己为何而活。他与她在生死一线时相遇,她以鲜血为代价唤醒了垂死的他。注定了无限轮回的命运一次次重演。是凝练千年的相遇,亦是无可改变的命运。在无尽的深渊中徘徊、挣扎,最终化为虚无。
  • 夜火车

    夜火车

    《微阅读1+1工程:夜火车》作者常聪慧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生动,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读者可以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的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
  • IDEFINITE死亡游戏

    IDEFINITE死亡游戏

    “听着。我叫七扬,是你的族人。”男人把脸靠近了些,一双墨眸深不见底。“这听起来确实可能很荒谬,不过,你终有一天会相信的。”“抬头看看我,看看这个世界。我一直忘了说,你的眼睛,真的很美。看到了吗?人类和我们一起建造了这个世界,但他们却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要毁灭我们。如今,我们为了远古的仇恨而毁灭他们。这世上的爱恨痴嗔,何时才是尽头。”Thegamewillbecontinued.
  • 别样花季

    别样花季

    花落红尘几时回,任由花间香满衣。什么是痛,真心的爱过那就是痛!“喜欢你,就算你心里没有我,我也会喜欢你。”“哪怕你当我是女人,我也心甘情愿的守护你。”“为了得到你,哪怕我在你心中是禽兽我也愿意。”“等我,我会一生一世的保护你。”“我的等待只换来无尽奢望,我不甘心。”每一种爱都有深刻的记忆,每一段情都有抹不去的痕迹,是苦是甜,冷暖自知。那年的夏天,那年的相遇,那几年不一般的花季,“我的心只为你而心动。”
  • 越世遗妃

    越世遗妃

    一代绝妃悔恨自杀,转世穿越,却处处遭人暗杀。幕后真凶,多年谜团,天下风云皆由她生!弑夫披甲,永寻真爱!为求赤诚,以命相待!看小小女子,揭冤屈,报恩仇,斗宫闱,临沙场,睥睨天下!
  • 驭海史话

    驭海史话

    本书讲述了人类行为对海洋中数以万计的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的冲击与影响。书中研究了人类与海洋过去和现在的联系,主要阐述了人类对海洋生命及栖息地造成的负面影响。其中包括大气和海洋的污染以及商业性的捕鱼等,导致濒临灭绝的海洋生物种类不断增加,使得巨大的海洋资源被人为的破坏。书中呼吁人类与海洋应该健康和谐地共处,保护这个看似强大实则脆弱的海洋生态。
  • 异界天仙

    异界天仙

    上古时期,神灵横行,为了抢夺信仰和资源,诸神之间争战不断,水神共工撞断不周山后,天河倾泻,整个大陆一片汪洋,生灵死伤惨重,这次灾难之大,甚至连西方大陆都受到波及,东方大陆的金,木,水,火,土五位主神放弃了这片被损毁的大陆,运用主神之力构造了一片新的大陆——完美大陆,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普罗米修斯的世界之旅

    普罗米修斯的世界之旅

    在生死关头,赵星晨使用了家传的穿越宝珠,来到了光之国。稀里糊涂的情况下成为了奥特之王皮克的父亲普罗米修斯的人间体。“太好了,从此宇宙横着走”“什么!?不能在这个世界停留?好吧好吧,奥特曼这么强横的种族,在任何世界都是无敌的。。。吧。。。”“谁能告诉我,这个世界为什么有神魔!?”/(ㄒoㄒ)/~~
  • 剑暴苍穹

    剑暴苍穹

    远古时期,苍天被设封印,隔绝了通往苍穹天的道路。众多强者受此封印限制,迟迟无法突破,最终只能寿终归天。到了当下,据卷宗记载,相传在上古时期,南域大地被古人称之为圣地,蕴含破天机密!因此引发诸强争夺,一时间群雄纷争,百家争鸣!东陵刀皇,西岭剑圣,北荒妖帝,西北道宗,海外魔神,诸强博弈,大乱将起!此书讲述的是一个少年,在诸强之争中,一路崛起,最终冲破封印,打破命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