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81400000006

第6章 猕猴信仰:吐蕃和党项羌共同的图腾祖先观念

当人们饶有兴趣地体味有关吐蕃猕猴信仰的文字资料时,笔者注意到:其汉文记载最早的时间,是五代后晋开运二年,即945年(张昭远等修成《旧唐书》);其藏文记载最早的时间,是南宋乾道三年,即1167年(藏文著作《入法门》修成)。

而在早于吐蕃猕猴信仰的两个记载年代的唐朝初期,由魏征(580~643)等人于贞观十年(636)修撰而成的《隋书》卷八十三,就已经有了关于“党项羌……自称猕猴种”的记载。与魏征同时期的李延寿,在其修成的《北史》卷九十六,也有关于“党项羌……自称猕猴种”的记载。李延寿,贞观中任崇贤馆学士,曾受诏参与修撰《隋书》《晋书》等。《南史》《北史》是继承其父李太师的遗志,历时16年,主要靠删“八书”的烦琐史料而修成的。估计成书时间,在贞观年间(627~649)或稍晚。

确凿的事实是,有关党项羌猕猴信仰的记载年代,比之吐蕃猕猴信仰的记载年代,早出了300年!

由此看来,可推有关党项羌猕猴信仰的记载,为中华民族猕猴信仰记载之首。尽管至今并没有什么根据来佐证,党项羌人的猕猴信仰事实上是早于吐蕃人的猕猴信仰的,但《隋书》《北史》有关党项羌人猕猴信仰的记载,其重要意义,仍不容等闲视之。因为有了这种记载,我们才有理由在探究猕猴信仰这一远古民俗的时候,不仅仅关注吐蕃人的先民,同时也要关注党项羌人的先民。而由于对猕猴信仰的探究,我们又自然而然地将被视作不同的“人们共同体”的吐蕃族同党项羌族,联系到了一起。这是一个令人颇感兴趣的学术话题。

从民俗学的研究成果可知,保留猴图腾文化残余(含图腾名称、图腾神话、图腾禁忌、图腾仪式等)的现代民族有:彝族、白族、傈僳族、纳西族、怒族、哈尼族、珞巴族、壮族、瑶族、景颇族、普米族、布依族、藏族等。而这些现代民族“清一色”地都是从古羌人那里发展演化而来的民族,他们又都是属于中国五大语系之一的汉藏语系中的藏缅语族。由此可知,这些民族“不约而同”地都有着猴图腾文化,绝非偶然巧合。笔者以为,这是对古羌人所拥有的图腾文化的承续,而这种猴图腾文化,自应产生在极为遥远的古羌人的原始氏族时期。

这里需要解答的问题是:古羌人在原始氏族时期所产生的猴图腾文化,同吐蕃人、党项羌人的猕猴信仰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关系?笔者以为,应是前者派衍出了后者。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在原始时代,某些儿女氏族所选择的图腾,与其母亲氏族的图腾,往往为同一种类的其他动物。如印第安人的龟氏族分化为大龟、小龟等氏族;龟胞族分化为小龟、泥龟、大龟等氏族;火鸡胞族分化为火鸡、雏鸡、鹤等氏族;鄂吉布瓦人的龟氏族分化为泥龟、啮龟和小龟三个氏族。由此类推,从猴图腾氏族中分化出一支猕猴图腾氏族,也并非不符合原始氏族图腾的派衍规律。我们虽然尚无法描述这一派衍的具体过程,但可以断然地说:来源于古羌人的吐蕃人和党项羌人,他们的猕猴信仰,归根到底,是来源于古羌人的猴图腾文化的。

探论至此,需要回答的关键性问题是:吐蕃人和党项羌人都具有猕猴信仰,那么,他们最早的先民是否属于同一支猕猴图腾氏族呢?

笔者的看法是,答案或许是肯定的。因为吐蕃人和党项羌人的猕猴信仰,就其实质来看,均为图腾祖先观念,是对于自己图腾祖先的崇拜。他们的先民自认为都是猕猴的后裔。而“图腾祖先观念不是别的,而是群体统一的情感、群体起源的共同性及其传统的继承性在神话中的表现”。试想,如果吐蕃人和党项羌人,他们的先民并不具有“群体统一的情感、群体起源的共同性及其传统的继承性”,那么,他们共同的猕猴图腾信仰,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所谓“群体”,即指氏族,包括父母氏族与儿女氏族。吐蕃人和党项羌人最早的先民,只有曾共属于一支由猴图腾氏族(父母氏族)分化而成的猕猴图腾氏族(儿女氏族),才有可能将猕猴信仰传递于后来的吐蕃人和党项羌人。从氏族图腾本身的特点看,每个氏族通常只有一个图腾,而同一氏族图腾者皆为亲属,认为同出于一个图腾祖先。社会流行的俗语有“五百年前共一家”的说法,人们以为“五百年”已是很久远了。但若套用此语,说明吐蕃人和党项羌人的先民共一氏族的情形,则需改为“五千年前共一家”。

所谓“五千年前”,指的是中华民族远古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时期,即原始社会后期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各民族共同体孕育、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时期。大量的父系图腾传承,似应发生在这一时期。吐蕃人和党项羌人的先民,至迟应在这一时期(或许更早些),已具有共同的猕猴图腾信仰了。

回顾人类发展史,在原始群末期,由于社会生活的某种需要,原始群分化的过程便已开始了,出现了由同一部落分解而成的原始氏族,即“两合组织”半部族,或者是更多的分族。半部族和分族内,往往包含几个氏族。后来,氏族又继续分化,出现了包含若干亚氏族在内的众多胞族。氏族的图腾,也为其众多胞族和若干亚氏族所继承下去。结合这样的人类血统关系衍化的历史过程,估计来源极为复杂的吐蕃人和来源同样极为复杂的党项羌人,在它们的先民中,有可能各有一部分人共同来源于同一部落的原始氏族或者胞族,这一部分人自然都以原氏族的图腾作为自己的图腾。当然,这只能是一种笼统的推测,尚无法加以切实的证明。

学者们普遍认为,吐蕃人和党项羌人的猕猴图腾信仰,都是从古羌人那里继承下来的。可笔者以为,吐蕃人和党项羌人并不是同别的一些民族的先民那样,一般地继承了古羌人的猕猴图腾信仰;而是由于在吐蕃人和党项羌人的先民们之间,存在着极为特殊的血缘关系,才注定了它们共同的猕猴图腾信仰。如前所述,在藏文史籍中,确有对于吐蕃人和党项羌人之间的极为久远又极为密切的关系的记载。“党项”一词,就是来自吐蕃语的。明白了这一层历史关系,对理解吐蕃人和党项羌人的猕猴图腾信仰,是非常重要的。

值得重视的是,在西夏文著作里,也有与藏文著作互相关联的记载。如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的西夏文《大诗》,在描写世界的创造者时,有一段玄奥又风趣的内容:

白鹤天匠旋自变,

天穹下白色的仙鹤董是阴沉的,是蠢笨的,

普天之下黑头比野兽更加蠢笨。

陆地上是肥胖的红脸膛的猴子奥,

在陆地上是比狗熊还蠢笨的红脸膛猴子。

党项羌人常以“黑头”“红脸”作为对自己祖先的称谓。西夏文辞书《文海》释曰:“黑头之父,先人名是也。”(33·251)“赤面(红脸)祖宗,此者前朝根本之谓。”(84·151)

耐人寻味的是,党项羌人在这首《大诗》中,将自己的祖先与吐蕃人的四大原始氏族之一的“董”氏部落,以神话传说为彩色纽带,巧妙地联系了起来。克卡诺夫说:“仙鹤的名字‘董’(假定这是个名字)使人联想到藏语作品中提到的‘董弭药’,而很多研究人员认为,这就是党项,也就是唐古特人。‘肥胖的红脸膛的猴子奥’,正符合藏族人民来自猴王和女魔的藏族传说”。

克卡诺夫的看法是富有启发性的。在《大诗》的这段描述中,的确包含着一段令人莫名其妙的民族起源史。这大概是永远难以猜透的谜。但人类终究是聪明的。当缺乏支撑早已流失的某种文化的时间大厦的构件时,众多的目光便追寻“柏拉图的方向”,“且让我们暂时闭起眼睛不看科学的公式,以便能让我们听得见神话的言语”,抓住“神话提供的线索”,力求“用神话来解决问题”。正是沿着“柏拉图的方向”,我们闭起眼睛,谛听到了神话中的这段历史:所谓“白色的仙鹤董”,是由吐蕃四大原始氏族之一的“董”氏,幻化而成的艺术形象;所谓“普天之下黑头”,是指人丁兴旺的党项羌人;所谓“红脸膛的猴子”,则不仅如克卡诺夫所说,是指“藏族人民”(笔者按:此处以称作“吐蕃人的先民”为妥),更应当是指党项羌族的先民。是的,既然承认这一神话是讲述党项羌民族的史迹,那么“白色的仙鹤”与“红脸膛猴子”,自然都是作为党项羌先民的意象,才出现于此神话之中的。而作为神话创造者的智慧与情感在某种特定瞬间的凝结物,这意象的“仙鹤”与“猴子”,它们要向人们所极力表白的,也正是党项羌人的诞生与发展之历史事件。

聂历山在《西夏文字与西夏文献》一文中,刊布了一首党项羌族民歌(笔者译其题目为《祖先颂歌》)。歌中唱道:

黑头石城漠水旁,

红脸祖坟白河上,

高弭药国在彼方。

显然,这是对西夏人祖先的追忆。民歌中提到了先祖“剌都”(又译作“都”)及其妻子“西羌姑娘”(“西羌”指吐蕃先民),他俩共生七子。

母亲阿妈起族源,

银白肚子金乳房,

取姓嵬名俊裔传。

繁裔崛出“弭瑟逢”,

出生就有两颗牙,

长大簇立十次功,

七骑护送当国王。

这深情地道出了党项羌人与吐蕃人之间,存有血缘亲属关系。据克卡诺夫研究假设:都(即“剌都”)所娶的“西羌姑娘(吐蕃先民)”,是阿巴奶奶;所生七子,均可一一找出名字,他们不仅同香象、老虎等猛兽有过搏斗,还参加过同吐蕃人、汉人之间的战争;而弭塞辖(即“弥瑟逢”)则是西夏王朝奠基人、太祖李继迁的象征。

对照以上藏文和西夏文的有关记载,可以看出,吐蕃人和党项羌人都自认是“红脸膛猴子”的后裔,这分明喻示着吐蕃人和党项羌人是来源于同祖同宗的。而在事实上,早期的吐蕃人和党项羌人,原本也并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他们的先民们曾友好相处,打成一片,有些成员还长时间地生存于共同的部落群体中。可以说,在吐蕃族的极为复杂的族源结构中,党项羌族先民应是其重要的成分之一。

同类推荐
  • 风流不见使人愁:北京的名人与往事

    风流不见使人愁:北京的名人与往事

    本书作者用兼具理性和诗意的笔触,描摹着北京这座迷人城市值得缅怀和追忆的名人与往事。
  • 中华茶道(第四册)

    中华茶道(第四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云阳风情录

    云阳风情录

    云阳被列入国家、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迹有40多处,在三峡库区乃至全国都不多见。张飞庙、磐石城、彭氏宗祠、千年盐业古镇……遍布全县的文化遗存宛如历史前行中镌刻在岁月间的印痕,成为今天云阳人的骄傲和财富。
  • 中国古代敬老养老风俗(中国风俗文华集萃)

    中国古代敬老养老风俗(中国风俗文华集萃)

    该书分为十一章,内容包括老人的标准、敬老和养老的礼仪、历代王朝对老人的优待、封建王朝敬老的特殊庆典、老年官员的致仕等。
  • 罗婺历史与文化

    罗婺历史与文化

    本书阐述了云南武定地区古代罗婺部的兴起和发展,探寻罗婺文化的源头、探讨武定地区土司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最后提出了武定地区彝族文化为主的各民族文化的形成及其对罗婺文化的界定。
热门推荐
  • 成功需要耐得住寂寞

    成功需要耐得住寂寞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只关注成功表面的光彩,却忽视了成功背后的艰辛。谁能耐得住寂寞,谁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在寂寞中走向成功,是无数成功人士总结出的经验。不在寂寞中消沉,就在寂寞中发奋。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今天的寂寞孕育着明天的成功。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冷静地思考人生的方向。在人生最易寂寞的青年时期,让自己品味寂寞,并在寂寞中提升生命的价值。不求最快,但求最好,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耐得住寂寞就有成功的希望。《成功需要耐得住寂寞》教你如何成功。
  • 别把心理不当回事

    别把心理不当回事

    本书尝试从心理的角度,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对为人处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提供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帮助人们在了解各种人际关系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的同时,也帮助人们成为职场上、商场上、亲友圈中最有分量、最受欢迎、最能呼风唤雨的人。
  • 宠妻限时购,陌少请追妻

    宠妻限时购,陌少请追妻

    高一,第一眼看上他,便喜欢上了,分别五年,冷凌陌从韩国归来已经是一个万人瞩目的明星,而她应聘他的贴身助理噢,说贴身可真是贴身,在外人看来一个大冰块,私底下唯独对她甜言蜜语,无底线宠溺原来她是小时候的那个她
  • 恶魔出没

    恶魔出没

    校园恶魔出没,步步惊心;必须时时刻刻都保持警惕........
  • 圣罡天尊

    圣罡天尊

    大千世界,荒古大地,无根无垠,强则为神,弱则被欺,唯有修炼才能从浩瀚星空中脱颖而出,才能站在世界的巅峰!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exo之助理

    exo之助理

    女主叫朴依梦因为母亲得癌症死去父亲也在她很小的时候离开了她,可是母亲工作的合约没有到期,朴依梦没钱取消合约,就代替母亲去工作(她母亲的工作是SIM公司的艺人助理)她代替母亲去SIM公司当助理,公司上级让她去做EXO的助理,在这当助理的其间她会跟EXO的成员发生什么事情呢?
  • 饮剑诀:浴火重生

    饮剑诀:浴火重生

    在他的面前,神也为之惊,魔亦为之惧!在他的眼中,一切阴谋诡计不过是幼稚的玩笑,所有奸险小人都只是无知的顽童!他做起事来就像闪电,雷厉风行,绝不拖泥带水!他说出的话就像流星,哪怕星沉陨寂,也决不改变初行的方向……他,就是赵飞云!
  • 促使青少年海洋科考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促使青少年海洋科考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绝暗迷雾

    绝暗迷雾

    深入阴影之中,行走于黑暗之间,偶见阳光之时即是夺命匕首的寒光。(总之,这是主角在游戏中单人驰骋于游戏之间当然也有朋友,其中有游戏背景和各种游戏剧情{绝不狗血},因为一游戏即一世界。)(主角已重生且现实中也有剧情)(主角相当强悍,此文应属技术流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