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80000000001

第1章 历史由来之“谜”(1)

中国历史朝代的由来

三皇五帝的由来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人们一直认为,中华民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是从所谓“三皇五帝”开始的。所以,盘古,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的巨人,是他挥起一把威力无边的神斧,将混沌的宇宙一分为二,从此才有了天地之别,日夜之分,至于“三皇五帝”,这个问题历来史学家所说不一。

关于“三皇”,有6种说法:天皇、地皇、人皇(徐整《三五历》);天皇、地皇、泰皇(司马迁《史记》);伏羲、神农、女娲(《春秋纬运斗枢》、皇甫谧《帝王世纪》);伏羲、神农、祝融(《白虎通》);燧人、伏羲、神农(谯周《古史考》);伏羲、神农、黄帝(孔安国说)。

关于“五帝”,有3种说法:太昊、神农、黄帝、少昊、颛顼(《礼记·月令》);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司马迁《史记·五帝本记》);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皇甫谧《帝王世纪》)。

由于时代和典籍的不同,“三皇五帝”所指也有所差异。其实,所谓“三皇五帝”,只不过是传说中中国史前时期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

炎黄子孙的由来

中国人常常自称为“炎黄子孙”,这是为什么呢?

在远古的时候,人都逐革而居。有三个大的氏族部落进入到黄河中下游流域:一是西方来的以“炎帝”为首的氏族部落;二是东方来的夷人氏族部落,以“蚩尤”为首领;三是西北来的以“黄帝”为首的氏族部落。

炎帝大部落来自陕西,沿着黄河向东而来,到了河南、山东,传说炎帝姓姜,号神农氏。

黄帝大部落自陕西北部过黄河到了山西,沿着太行山,到达黄河之滨的河北源鹿地区。传说黄帝姓姬,号轩辕氏。

传说蚩尤是夷人,是九黎族首领。他们自东向西移动,和炎帝大部落打了多年仗,炎帝败北,退到河北,和黄帝大部落结合,共同对抗蚩尤。蚩尤败后,南退至荆楚一带。从此,九黎人和南方苗蛮人相并结合,共同定居下来。

北方的黄、炎两族又争斗多年,结果炎帝失败。于是这两大氏族部落结合起来,共同开发黄河流域,创造了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

因此,中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或“炎黄世胄”,道理就在这里。

主要朝代名称的由来

或许我们都能很熟练地背出中国的历史朝代名,但是你知道为什么用这些字来命名呢?

夏:禹原为夏后氏部落首领,因此,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奴隶国家叫“夏”。

商(殷):契是商部族的始祖,曾居于商(河南商丘),所以在灭夏后以“商”为国名。又因盘庚将都城迁到殷(河南安阳),所以商朝也叫殷朝。

周:因太王(古公父)居于岐山下的周原,所以武王克殷后,以“周”为国名。

秦:周孝王赐非子“赢”姓,并封“秦”(甘肃天水)地,以后立国就以“秦”为国号。

汉:刘邦原被封为汉王。后国号叫“汉”。

三国:魏,曹操在汉献帝时封爵为魏王。他的儿子曹丕称帝后以“魏”为国号;蜀汉,刘备在成都称帝时,国号“汉”。因都在蜀,故称蜀汉;吴,孙权建都建业(今南京),为古吴地,所以称“吴”。

晋:司马昭在魏国先封爵为晋公,后为晋王。他的儿子司马炎为帝,国号“晋”。

隋:杨坚原为后周之随王,后废周帝改“周”为“隋”,因讳“随”有走义,故去掉“辶”为“隋”。

唐:李虎在西魏时,被封为唐国公。李渊称帝后建立了唐朝。

宋:赵匡胤在后周时,被封为宋州节度使。因发迹于宋州,所以国号为“宋”。

元:本无国号,称蒙古。世祖忽必烈始建国号叫“大元”,取《易》中“大哉乾元”之义。

明:出于明教,明教有明王出世的传说。

清: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后,国号大金。皇太极继位后,为了避免汉族对历史上金国侵略的民族仇恨,改“金”为“清”(清即金的音转)。

中国君主制度的由来

君位禅让的由来

在尧、舜、禹时代,曾实行过一种“民主推荐,先考核后任免”的选拔部落联盟领袖的原始民主制度,史称“君位禅让制”。《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唐尧(陶唐氏,名放勋),曾设官掌管时令,制定历法,确定庄稼播种收割季节,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尧在位后期,天下发生特大洪水,他任用鲧治理水患,未成,诛鲧于羽山(今山东郊城东北)。后四岳(四方部落酋长)推举舜(姓姚,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为继承人。尧命舜摄政,进行了三年考核。舜不负众望,巡行四方,消灭共工、兜和三苗,尧去世后继位。舜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并选拔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禹继位后,又以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又举伯益代替。后来禹死不久,禹的儿子启就与伯益争夺王位,杀伯益,自任首领。君位禅让制遂被破坏。

世袭制的由来

禅让制度破坏以后,中国进入奴隶社会。禹的儿子启诛杀四岳推举的部落首领伯益,以世袭制取而代之禅让制。其后,商朝周朝都沿用了世袭制,世袭制日趋完善。

但具体要说到周文王,周文王的祖父古公父是周族的第一个首领,他有三个儿子,在率领族人迁居山下的周(今陕西岐山北)时,大儿子泰伯和二儿子虞仲没跟随迁徙。古公父临死时,把其首领地位传给了三子季历。季历(一作王季、公季)接位后,师承古公遗道,又与商贵族任氏通婚,积极吸收商文化,加强政治联系。在商王朝的支持下,他对周围戎狄部落大动干戈,不断扩充军事实力,使周族由过去受压迫的地位跃入奴隶主贵族的行列。商王文丁时,受封为牧师(一种职司畜牧的官),成为西方诸侯之长。后因权重遭忌,为文丁所杀。季历被杀后,其子姬昌世袭了王位,即历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周文王在任50年间,积善累德,礼贤下士,推进农桑,颇有建树。晚年,东进翦商,建立了新的前进基地——丰邑(今陕西西安西南)。文王去世后,其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他遵从文王“早图灭商”的遗嘱,亲率各方部落人马,进攻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西南)。经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会战,与阵前起义的商奴隶兵配合,推翻了纣王的暴虐统治,建立了西周王朝,时为公元前11世纪中期。自此,王位世袭制度,便历代沿袭,贯穿于中国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中国皇室趣闻

皇帝的由来

把君主称为“皇帝”,开始于秦始皇时代。在秦始皇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或单称“皇”和“帝”。秦王统一天下后,自认为这是自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议改称号。李斯等人和众博士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故可改“秦王”为“秦皇”。秦王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高五帝”,决定兼取“帝”号,称为“皇帝”。并自号“始皇帝”。从此“皇帝”的称号便为历代君主所袭用。

太上皇的由来

“太上皇”即皇帝的父亲,这种称谓大约最早源于战国。当时,赵武灵王自称“主父”,传位于王子何。

汉高祖刘邦尊呼其父为“太上皇”,是这一称呼的开始。之后,“太上皇”的称呼,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是老皇帝主动传位其子,如宋高宗传位孝宗,孝宗传位光宗等。有的是儿子称帝,逼迫前皇帝老子引退,如唐肃宗称帝,迫唐玄宗退位。还有老子勉强让位给儿子,心中不愿意也不得不让出帝位,如唐高祖传位唐太宗。这些太上皇,因授受之际情况不同,各自境遇也不同。有的仍操持朝政,有的悠游度日,有的成为阶下之囚。历史上名副其实的有尊位有权势的太上皇,要算清高宗(即乾隆)了。他自恃“天威远震,武功十全”,宣称只做60年皇帝(因其祖父康熙做了61年皇帝,不敢超越),自诩为“十全老人”,在晚年大兴土木,修建宁寿宫,又刻了“太上皇之宝”的玉玺。85岁时,他正式当上了太上皇,但大权紧握,丝毫不放,直到临终(89岁)。

太后的由来

太后是封建时代对帝王之母的尊称。始于春秋时的秦昭王之时。

《史记·秦本纪》载:“昭襄母,楚人,姓丰氏,号宣太后。”后列国诸王之母亦称太后。如《战国策·赵策四》里的赵太后,为孝成王之母。《事物纪原·帝王后妃部·太后》说,汉承秦制,“故亦尊母曰皇太后”。此后,各朝各代沿用了此称呼。

公主的由来

为什么皇帝的女儿称之为公主呢?这儿还有一个小小的趣闻。

中国古代民间出嫁女儿,是由她的父亲主婚的。但是天子的女儿下嫁时,皇上是不能主婚的。于是找诸侯中同姓的人去代替皇帝主婚,而且只有仅次于帝王的“公”才可以胜任。

到秦汉以后,即由朝廷里的“三公”主管这件事。所以,后就称天子的女儿为“公主”。

驸马的由来

“驸马”,就是皇帝的女婿,公主的丈夫,为什么要这样叫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王朝。他自称始皇帝。他经常出巡,每次出巡都前呼后拥,声势浩大。

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张良会同大力士阻击秦始皇,只击中副车。这一下使秦始皇吃惊不小。因此,在以后的巡游中,他乘坐的车辆常有变换,同时安排了许多副车。他还特地设了一个替身来掩人耳目,借以表明皇帝在“副车”上。从此以后,历代皇帝出巡时,都仿效秦始皇的做法,亲自选定一个替身,而这个替身又大都是自己的女婿。因为女婿是皇室的人,不会损害皇帝的威仪和尊严,而且女婿总比其他人可靠。若万一发生意外,女婿又是外姓,死了也不过是一牺牲品,皇子是绝对不会去乘“副车”的。这样,由于皇帝的女婿常作为替身乘坐在副车上,跟随皇帝出巡各地,后来,人们就将皇帝的女婿称为“驸马”。

皇室礼制的由来

皇帝喜用“紫”字的由来

为什么在众多颜色之中,皇帝偏偏喜欢用“紫”字呢?

北京的故宫称“紫禁城”,帝都的道路称“紫陌”,皇帝的诏书称“紫语”……溯其源,“紫”原指天上星宿。天上恒星中有三恒:紫微恒、太微恒、天市恒。紫微恒位居中央,太微恒和天市恒陪设两旁。古时,人们认为天皇是住在天宫里的,天宫当然在中央,故紫微恒以它居于中央的位置,成了古人心目中的天宫应在的场所。因此,天宫又叫紫微宫。人间的皇帝,自称“天子”,故人们以紫微恒星代称皇帝,使皇帝与“紫”结下了不解之缘。

垂帘听政的由来

“垂帘听政”是中国一种特有的制度,在历史上有过好几次。

最早的一次要算战国时期的赵太后。她听取触龙的讽谏,把幼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为人质,求得齐兵援助,解了赵国之危。

唐朝的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帝。她在称帝前,也搞过垂帘听政。

宋朝有两个垂帘者:一个是北宋时的高太后,她是宋英宗的皇后。英宗死后,神宗继位。神宗死后,年仅10岁的哲宗上台。高太后“受英宗之托”,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听政。另一个是南宋的谢太后。她在恭帝即位时被尊为太皇太后,垂帘主政。

此外,与北宋对峙的辽国萧太后,在其子圣宗即位时,以皇太后身份垂帘摄政。统治22年,与宋真宗订立了有名的“渲渊之盟”。

历史上的几次垂帘听政,以清代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时间最长,其间两度引退,三次垂帘,前后达47年之久。

古代帝王称号的由来

中国的古代帝王除了他们的生前姓名外,一般在死后都要给他们封上庙号、谥号。

所谓“庙号”,就是帝王的子孙在宗庙祭祀时给他们的先人特立的名号。在上古时,帝王生前死后用的是同一个名字。后来,人们觉得直接称呼已死的先帝、先王的姓名不大方便,祭祀时直呼名字也有些不妥。所以,商朝祭祀时就用每个帝王生日的天干来称呼,不再用他的名字了,以表示恭敬。如夏、商两代的王,习惯上就是以庙号相称的,如夏朝的太康、少康、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等。

“谥号”产生于周朝。据说,周公做谥法,每个天子死后,就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个代名。譬如,周武王,因为他灭商朝有功,死后谥他为“武”,后人就不叫他周姬发,而叫他周武王了。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重视农业生产,关心内政,就谥他为“文”,后人亦就不叫他周姬昌,而叫他做周文王了。

这种谥法一直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而消失了。

“山呼万岁”的由来

古代朝见帝王时,都有一个极其壮观的场面,就是“山呼万岁”,这亦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

山呼万岁亦称“嵩呼万岁”,是封建时代臣民朝见皇帝的大礼之一。据说,汉武帝晚年一次登太室山(即嵩山),随从官员在山上听到有呼“万岁”的声音(实有人为讨好皇帝趁机捣鬼)。武帝非常高兴,下令增建太室神祠,改太室山为“富嵩山”简称“富山”,并将听到“万岁”呼声的山峰封为“万岁峰”,臣民们朝见皇帝,都要向皇帝呼喊三次“万岁”,同时要跪拜叩头三次,表示祝愿。这种朝见大礼,叫做“山呼万岁”。

黄袍的由来

黄色在中国封建时期被当做是皇权的象征,“黄袍”往往被看作古代帝王服色的象征。在民间一般禁用与黄色有关的服饰。

“黄袍”作为帝王专用衣着源于唐。黄色服饰在中国古代一直比较流行,唐以后,皇帝已不情愿自己和一般人同着黄袍了,唐高祖时就曾“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唐高宗时又重申“一切不许着黄”。但这时的规定并不严格,一般百姓着黄衣仍然较多见。到了北宋时期,北汉与契丹南侵,赵匡胤率兵北征。960年,到陈桥驿时,众军士以黄袍加其身,拥立为帝,旋回兵作京,正式登基,从而使黄袍正式成为皇权的象征。宋仁宗时还规定:一般人氏衣着不许以黄袍为底或配制花样。自此,不仅黄袍为皇帝所独有,连黄色亦为皇帝专用。

科举取士的由来

以科举取人才,始于隋朝。隋文帝杨坚统一天下后,为了使各地的人才脱颖而出,采取了考试的方法。587年,文帝定制,每州每岁贡士三人,州县保荐贡士的标准是文章华美者。599年,隋文帝又以志行修谨(有德)、清平干济(有才)两科举人。这个制度,到了其子隋炀帝杨广执政时,又有了发展。607年定十科举人,其中有“文才秀美”一科,即进士科,提倡文人以诗赋获取功名。

开科取士的制度在唐朝被巩固下来。唐太宗李世民规定学士和乡贡受吏部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等。其中明经与进士两科,为考生们所热衷。明经主要考帖经,进士主要考诗赋。由于诗赋的形式活泼,考生可以自由发挥,显示自己的才华,当时不少名人往往从进士登第而入仕途。故而,尽管明经科取士是十人中取一二,但考生仍然拥向进士科考场。

隋唐兴科举取人才,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用人制度的一大进步。

科举中武举的由来

武举制度始于唐代,是科举中的一部分。武则天时,为选拔武官而增设了武科。元朝没有实施武举。宋、明两朝实施武举制的情况在《宋史》、《明史》选举志部分均有记载。宋朝的武举一直实施到南宋咸淳年间。明朝的武举,自洪武年间至崇祯之末,200余年始终未断。武举殿试则是从崇祯年间开始的。清朝实施武举时间也有200年左右。

中国封建机构的由来

内阁的由来

“内阁”通常指国家的最高决策机关和行政权力机关,最早出现在中国东汉。当时的内阁一是“参预机务”;二是在皇帝左右,为皇帝助手;三是品级较高,是协同皇帝总揽朝政的中央高级官署。

唐宋以后,文人在朝廷中的作用与地位日渐重要,皇帝设置的容纳文人的机构多在宫廷内,于是“内阁”成了表示官衔的专用词。至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职后,“内阁”之士由于能接触皇帝,于明成祖时,“内阁”便成为位在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上的最高宰辅机构。清初循明制,建立内阁。自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内阁不再干预机务。宣统三年,将军机处并入内阁,设总理大臣,并以各部大臣为国务大臣,恢复内阁的形式,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六部的由来

六部作为一个行政单位,在隋唐时期,六部是中央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

其职务在秦汉时本为九卿所分掌,魏晋以后尚书分曹治事,由曹渐变为部。至隋唐时始确定以六部为尚书省的组成部分。各部各司其职:吏部掌官吏任免、考绩、升降、调动等;户部掌土地、户籍、赋税、财政等;礼部掌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掌军政;刑部掌刑法、狱讼等;工部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元代六部改属中书省。明初废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地位更加提高。清末逐渐添设新的部,六部之名遂废。

翰林院的由来

翰林院是官署名,在唐、宋、明、清时曾使用这一官职。

唐玄宗时用文人为翰林待诏,撰拟文词。开元(玄宗年号)末另设学士院,供职者称翰林学士,为亲近皇帝的顾问官。宋代设翰林学士院,主要职掌为在内朝起草诏旨。明代始将修史、著作、图书等事务并归翰林院,正式成为外朝官署。清代沿明制设翰林院,掌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以大臣充任,所属职官如侍读、侍讲、编修等,统称翰林。

锦衣卫的由来

锦衣卫是明代特有的官署名,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由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于1382年设置。原为护卫皇宫的亲军,掌管皇帝出入仪仗。到明太祖时,特令兼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权力。最高长官为指挥使,常由功臣、外戚担任。

锦衣卫所属镇抚司分南、北两部。北镇抚司专理诏狱,直接取旨行事,用刑尤为惨酷。

明中叶后,锦衣卫活动加强,成为与东、西厂并称的特务组织。

中国封建官职的由来

宦官与太监的由来

“宦官”和“太监”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宦官”之称,古已有之。它是在皇宫中为皇帝及皇族服务的官员的总称。东汉以前,充当宦官的并非都是阉人。“悉用阉人”是东汉之后的事情。

“太监”一词,最早出现于辽代,指政府机构中的官员。辽代府监、少府监、秘书监皆设有“太监”。元代因袭辽制,所设各监也多有“太监”。元代太监是诸监中的二级官吏,并非尽是刑余之人。

到了明代,太监才和宦官发生较固定的关系。充当太监者必是宦官,但宦官却不尽是太监。太监是宦官的上司,是具有一定品级、俸禄的高级宦官。

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是从清代开始,因为清代将侍奉皇帝及皇族的宦官都冠以太监之称。

“女状元”一词的由来

在历代封建王朝中,妇女从无资格参加科举考试,当然不会有女状元产生。直至太平天国开科考选妇女,才有傅善祥考中女状元一事。但远在太平天国之前,便已有“女状元”一词流传了。早在五代十国时,蜀国邛州有一司户参军,名叫黄崇嘏,邛州刺史周痒见“他”丰采英俊,办事干练,爱“他”才貌出众,要把自己的爱女嫁给“他”为妻。黄崇嘏作了一首七律,献给周痒,后四句云:“立身卓矣青松操,挺志坚然自壁姿,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周痒见诗,大为惊讶,立即把黄崇嘏传来询问,才知道她是黄使君的女儿。因她献诗时,自称为“乡贡进士”所以世俗便讹传为“女状元”了。

宰相的由来

宰相是古代王朝辅佐君主、统摄百僚、总理政务的人。宰是主持,相是辅佐之意。其名称及员数历代各异。

春秋战国时期以相或相国为宰相,楚国叫令尹。秦时设右、左丞相主掌政务。西汉承秦制,到哀帝改设大司徒。东汉时司徒等于宰相,与司空、太尉合称三公,实际上并无实权,实权悉归尚书。魏晋以后,以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以及重要之将军等执政者为宰相。隋唐定制,以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为宰相。后来因唐太宗李世民曾任过尚书令,为避皇帝讳即不设此官,由左、右仆射分任,亦称宰相。唐中叶以后,由君主特选他官以同平章之事职衔为宰相。宋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参政知事为正副宰相,神宗元年时改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南宋时又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称左右丞相。明初设丞相,后来设内阁大学士为事实上的宰相。清代设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大权掌握在军机大臣手里。

总督和巡抚的由来

总督和巡抚,合称“督抚”,最早出现于明朝。

明朝的时候,中央朝廷派大臣外出处理地方军政事务,分别给予这两种衔,一称分别是“总督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前者即是总督,后者则是巡抚。这两个官衔在初期都属于临时性的,事罢还朝,头衔自然也卸去。到了清朝,总督和巡抚才正式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总督管辖一省,而两广总督,则管辖广东、广西两省。总督负责治理辖内的军民要务。总督的官品,高于巡抚。

巡抚是省级地方长官,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等事务。

在鸦片战争以前,清廷在全国设置8总督16巡抚。8总督有:直隶、两江、陕甘、闽浙、湖广、四川、两广、云贵。16巡抚有: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福建。直隶、四川两省只设总督,不设巡抚。

近代以后,督抚的设置出现了一些变化。1884年,建新疆省,设甘肃新疆巡抚,福建巡抚由闽浙总督兼任。1906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督抚。

知府的由来

府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单位经历了较长的演变过程。在魏晋时期,州刺史常常带军职,兼任将军。州有州的衙门和幕僚,将军另外有将军的衙门和幕僚。将军的衙门,就叫做“府”。

唐朝的时候,朝廷在首都、陪都以及皇帝登基前任职的州设置府,例如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等等。府的长官,称作府尹。

到了宋朝,府的设置逐渐多了起来,府隶属于路(路是介于中央与州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划)。

明清两朝,府固定为省、县之间的一级行政单位。除了首都、陪都所在地的府长官仍然称府尹外,一般的府长官,都称作“知府”,意思是“知(即主持)某府事”。

知县的由来

知,解为管理、主持。《左传》中“子产其将知政矣”,就是说子产将要主持政事了。宋朝魏了翁《读书杂钞》指出:后世官职上加“知”字,就是从这里开始的。韩愈《师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就是说,我(向他)学习的是道理,何必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宋史·苏轼传》说苏轼“知徐州”、“知湖州”、“知杭州”,就是说派苏轼去主持徐州、湖州、杭州的政事,即任这些州的知州。唐宋以后的知府、知州、知县、知事(知县又称县知事),都是这种意思。

历史上主要国家国名的由来

朝鲜国名的由来

朝鲜古代称为高丽(Korea)。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分为南朝鲜和北朝鲜。在公元4世纪,今天的朝鲜半岛上建立了新罗、高句丽、百济三个国家。高丽为高句丽的简称。

公元918年王建建立了王国,国号高丽,并于936年统一了朝鲜半岛。高丽王国历时近500年,为各国所熟知,所以至今外文名称音译仍为高丽。

1392年,高丽三军都总制使李成桂建立李氏王朝,定国名为朝鲜,意为清晨之国、朝日鲜明之国或晨曦清亮之国。《东国舆地胜览》一书说:“国在东方,先受朝日之光辉,故名朝鲜。”朝鲜语中朝字读作Zhao,今转读成Chao。

印度国名的由来

印度历史悠久,原为婆罗多,是古印度一个名叫婆罗多的国王建立的国家。

古代印度人以“信度”一词表示河流。所以,印度最初指印度河流域,后来才逐渐包括恒河流域及整个南亚次大陆。古波斯语将信度转变为“印督”;古希腊人又变“印督”为“印度伊”。在希罗多德的《历史》中,印度称为“印度斯”,后来,罗马沿袭了这个词。

中国史书中,最初称印度为“身毒”,后来又有“天竺”、“忻都”等称。中国用“印度”这个词始自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书中载:“译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归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印度。”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经营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经营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小军迷告诉你:什么是轻武器

    小军迷告诉你:什么是轻武器

    枪,是小军迷最喜欢谈论的话题,因为在实战中,枪是不可缺少的武器之一,威力有时甚至比炮还大。和知名度很高的世界名枪零距离接触是每个小军迷的心愿,翻开《什么是轻武器》吧!撞击式燧发手枪、火帽式手枪、工艺枪、冲锋枪、突击步枪……这里是一个枪的世界,你这个小军迷所拥有的知识在这个浩瀚的枪支海洋里,知识显得是多么不足哦,请继续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吧!
  • 地球探索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地球探索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自救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自救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自救就是在一个危险环境中,没有他人的帮助扶持下,靠自己的力量脱离险境。本书是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自救常识。收录了“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食物的储存与使用、安置点食堂卫生要求、灾区水源分类及水源保护、居民家中饮用水安全”等等自救常识,快来了解这些常识吧!
  • UFO大揭秘

    UFO大揭秘

    UFO是不能在实验室进行研究,也没有任何公式可用,连确切的证据都没有。这正是它不为正统科学界承认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已经习惯于借助电子和光学等仪器验测数据,用公式演算分析去证实一个发现。但研究UFO,却没有任何仪器可使用,也无法重演,因而难以让人信服。本书向读者介绍了UFO目击案。这是一本探索飞碟问题的内容丰富的著作。书中收有大量目击报告和调查报告,书中也谈到宇宙生命——外星人的情况。该书材料翔实,情节引人入胜,科学知识十分丰富,值得一读。
热门推荐
  • 至尊狂医

    至尊狂医

    慕清然,七曜大陆的平凡修炼者,为救父亲,悬崖采药,不慎跌落山崖,香消玉殒。苏璟瑄,二十一世纪医学世家的天才医女,医术冠古绝今。当两者灵魂合二为一,必将掀起大陆风暴!魔凰相伴,强敌环饲,面对重重阻挠,她锋芒毕露,孤身勇闯逆天路!天才之斗,门派之争,强敌纷至沓来,且看她如何在这强者为尊的世界踏破天下,立足山巅,迈上更高之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网游帝国文明

    网游帝国文明

    以古帝国文明为背景的建设类游戏,建造、发展、争霸就是其中的主线。想要取得战争的胜利,没有一个稳定的后勤怎么行?想要时代进步,没有科技的研发怎么行?易良加入其中,掀起了一番建设的狂潮。
  • 邪武至尊

    邪武至尊

    觉醒的天赋不够强?怎么办?去抢啊!得到的功法是残卷?怎么办?复原啊!什么?你要和我比宠物?不好意思,我的宠物是龙王!什么?你要和我比家室?不好意思,我的外公是皇帝!什么?你要和我比势力?不好意思,我本人是魔族之首!什么?你要和我比女人?不好意思,我的女人是个神!前世,少年为绝世魔君,今朝,少年亦能逆天弑神!
  • 嗔堕

    嗔堕

    《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魔说:“你身为小妾,却无自知之明,你以为你有什么本事”魔说:“你身为名妓,却一心想得到本尊,你有什么资格”魔说:“你已为弃子,却仍痴心妄想,你有什么价值”“世人皆爱神、恨魔,则以吾为祭,永囚魔尊”不贪、不痴,唯有嗔
  • 勾勒往事

    勾勒往事

    当人们仰头凝视天空时,常常会回忆起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强制钱钱

    强制钱钱

    死胖子,滚过来给我捏捏腿”“小师妹,第一我不是死胖子,第二我滚不动,第三,你真的不需要一个全身按摩吗?”“打湿胸,我想吃糖糖了!”“小薇,我不是你师兄,我也不是打湿胸,是大师兄,糖糖现在没有,我把手指涂层蜜糖你看行吗?”“李钱钱!你能不能给我好好的,我是你正儿八经定了亲的媳妇,你怎么乱招蜂引蝶的?就不能对我一心一意吗?你要再这样我就死给你看!”“我的好媳妇啊,我这么出众的男人,就是无星的夜晚唯一的月亮,要不怎么能吸引得到像太阳的你吶?而且我面对你真的是一心一意没有想别人啊,咱们平静下心今天晚上喝喝酒赏赏月一起看看巫山.....”
  • 倾世之风华郡主

    倾世之风华郡主

    来自异世杀人如麻的007特工,穿越到东宣国的痴傻郡主身上,痴傻?被人欺负?呵呵,不存在的!一向就只有她欺负别人的份!从此锋芒毕露,傲世天下。传闻,东宣凰裳郡主冷漠无情,杀人如麻,至今无人敢娶,某圣尊风华绝代一笑,怀里拥着某女:“本尊的女人,本尊宠,就算把天捅了个洞,我都乐意善后!”(1v1,男强女强!重生文,本文引话:“许你灿若星辰,陪你看尽星辰大海。”)
  • 傲视风云路

    傲视风云路

    武者的世界,是以杀止杀的世界。武者的世界,是强者为王的世界。武者的世界,是弱肉强食的世界。看一介布衣少年如何翻云覆雨。与大能为伍,红颜相伴、兄弟相随。
  • 吾魔.

    吾魔.

    来自于未知,行向于迷茫,纯粹的少年,在这看似平和繁盛实则暗中却汹涌澎湃的大世,走出了一条刻满伤痕的大道。师门被屠,背负血仇,有了姓;冥神传承,踏一段问心路,证了真我;枫叶山的背叛与真相,入了魔,白了头;远走边荒,当吾魔重临,天地无魔。吾魔是最纯粹的魔,不同于任何一个定义的魔,是独一无二的魔。望尽无上轮回,吾魔等待在苦海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