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75600000001

第1章 前言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差不多每天面对家长朋友们的困惑。

那次,全国网上家长学校举办的“好爸好妈大讲堂”,请我做关于青春期孩子心理与家庭教育的讲座。互动过程中,我再次真切地感受了家长朋友的困惑。

一位母亲这样诉说自己的困惑:

如今的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好管了。就说我们女儿,小时候挺乖的,什么话都对我们说。自从上了中学,就对我们没话了,还常常一脸心事的样子。你问她,张口就是:别管我,说了您也不懂。您说,为什么如今孩子会这样?

一位父亲这样诉说自己的困惑:

如今的父母,真是越来越不好当了。就说我们十几岁的儿子,刚刚要长大,父母的话就不灵了,常常和我们对着干。我大学毕业,自我感觉还是有一定修养的,却也为孩子着急上火。您说,为什么如今教育孩子这样难?

翻开本书,我们会从中看到家长朋友们更多的困惑:

为什么孩子每到该考试的时候总是闹病?

为什么孩子与父母的亲子战争不断升级?

为什么好好的孩子却羡慕安眠地下的人?

为什么好好的孩子却陷入网瘾难以自拔?

为什么童星男孩却过早地星光黯淡了?

为什么勤学女孩却总是偷同学的书?

为什么亲子之间容易出现冲突和障碍?

为什么好好的女孩却总是要故意犯错?

为什么好好的男孩却总说自己身上有臭味?

为什么有的男孩女孩容易陷入恋师迷情?

……

家长朋友们为什么有这样多的“为什么”?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则寓言:一把沉重的铁锁挂在大门上。一个人走过来,拿一根铁棒连撬带砸,不管用怎样的力气,都打不开锁。另一个人走过来,拿出一片小小的钥匙,放进锁孔轻轻一转,“咔嚓”一声,锁开了。等两个人走了,迷惑不解的大铁棒问小钥匙:“为什么我用那么大力气都打不开锁,你却轻轻一下就可以打开呢?”小钥匙回答说:“因为我能深入它的内心。”

原来,家长朋友们之所以有那么多困惑,都是因为没能深入到孩子的内心,都是因为没能读懂孩子的心。

那么,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怎样才能读懂孩子的心?

一是靠直接经验,就是多回忆一下自己的想当年,多唤回一些自己的青春期。激活了自己想当年内心的直接经验,就容易读懂孩子。一是靠间接经验,就是多读书,多读读有关青春期孩子心理的书,多读读有关青春期孩子家庭教育的书。书中的间接经验,也会帮我们读懂孩子。

现在,翻开这本书,正好帮家长朋友们读懂青春期孩子的心。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知道了太多心理求询者的亲子故事。正是其中的典型案例,让这本书有了鲜明的特点:书中有问题,有案例,有故事,具有可读性;书中有解析,有诊断,有探究,讲究科学性;书中有建议,有方法,有对策,突出实用性。当然,按照通例,故事中隐去了当事人的真实姓名、住址等信息,对有些内容做了必要的技术性处理。全书按亲子心理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有若干话题。最后一部分,还提供了一组家庭教育的亲子心理自测量表。

好,让我们一同深入进去,深入青春期孩子们的内心,读懂孩子们的心。

马志国

癸巳初春于空心斋

第一章 代序 怎样走进孩子的心灵——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知名心理咨询师马志国访谈录

特约记者 常艳春

许多做父母的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年幼时乖巧、听话,到10多岁时变得越来越不听话:大人说东他偏要说西;大人认为应该这样做,他却偏偏要那样做。这个年龄的孩子很少和父母交流,父母多说几句就嫌唠叨,有了心里话只跟同学、朋友诉说,不愿对父母讲。许多父母为此苦恼不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就这些问题,记者请教了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知名心理咨询师马志国。

记者(以下简称记):调查显示,目前不少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作为心理问题专家,你是怎样看待这个现象的?

马志国(以下简称马):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接待了许多来访者,发现确实有不少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我把所接触的个案分为学业心理、人际心理、青春期心理、亲子心理四大方面。从我接触的来访者看,学业心理问题最严重,约占来访人数的50%,其次是青春期心理,约占20%,人际心理和亲子心理约占30%。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警醒。

无论青少年存在哪一类心理问题,都需要老师家长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才能使他们尽快走出“情感的沼泽地”。就人才的标准而言,成才必须先成人,因为成功的人生必定基于健康的心理。让孩子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最成功的家庭教育。

记:你认为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马:我认为,孩子心理问题的根源往往在父母身上。大量的心理咨询个案越来越深刻地印证这样一条儿童心理规律:孩子身上出现的心理问题,比如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等,其根源都能追溯到家庭生活特别是早期家庭生活中,追溯到父母的身上。

有一次,一个男孩的父亲找到我,说他的孩子从小就大把大把地花钱,穿的用的都是名牌,可孩子还是不满足,而且他的学习也很糟糕。这位父亲问我孩子的病根出在哪里,我直言相告:孩子的病根在大人身上。男孩的父亲连连点头:“您说得对,都怪他妈妈。”我们暂且不论父母的责任该怎样分担,孩子的病根在父母身上是肯定的。因此,我经常提醒家长要对自己的家教进行反思。

记:既然这样,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孩子产生心理问题?

马:首先,家长必须相信:尽管孩子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们都有一颗向善向上的心。这是每一个人的天性,正因为如此,我们这个世界才充满希望,才会越来越美好。曾经有一位母亲含着眼泪,向我讲述了女儿偷钱的恶习,女儿为此遭受了打骂和羞辱。经诊断,我认为这个女孩属于病理性偷窃,也就是“偷窃癖”,其中一个重要的诱因是,女孩的母亲是个“花钱大王”,女孩耳濡目染也把钱看得很重。跟这位母亲交流之后,我又与女孩进行了直接沟通。我说:“你是心理上出了点毛病。其实,马老师知道你也有很多优点,比如学习好,考入了重点中学,还当过班干部,工作挺积极。只要你努力改正缺点,就是好女孩。”女孩惊奇地望着我,使劲地点头。我知道,此时此刻她向善向上的心潮在涌动。作为心理咨询师,我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向善向上之心,都有想成为好孩子的心。所以,我们需要的是善待每一个孩子,帮助孩子拂去萦绕在心头的阴云,让孩子那颗向善向上的心不断得到家长的鼓励。

其次,家长必须相信:孩子都有心理自救的潜能。在家教心理咨询中,大多是孩子出了心理问题后父母才来咨询。孩子心灵的成长难免要走过一段或长或短的弯路,给孩子的心灵留下阴影。然而,孩子的心灵之树不会被生活的风雨连根拔起,家长只要积极地帮助孩子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及时地提供心理帮助,孩子的心灵会变得越来越纯洁。有这样一个个案:有一个高中女生,她长着高高的个子,脸上却充满着稚气。我与她的父亲沟通后发现,女孩的心理成熟度与年龄反差太大。通常,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基本完成由依赖性向独立性的过渡,可以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了。但是,这个女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没有跟上生理发展水平,她的心态比她的年龄幼稚得多,形成了对家庭和父母强烈的依恋情结。由此产生的情绪障碍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把自己当成病人等,这就是“长不大”的心病的症状。她的病因在哪里?正是家庭对孩子的过分照顾和保护,引发了女孩对家庭和父母的依恋情结,使她没能适时地走向独立。通过和家长沟通,我们取得了共识:要让女孩学会自救自立。经过大约半年时间的心理自救,女孩终于摆脱了依赖性,养成了独立性,她的学习、生活面貌得到了改观,后来又顺利地考入了大学。所以,我对每一个孩子,包括出现了心理问题的孩子,都怀着殷切的希望。

再次,为人父母最需要的是读懂孩子的心。在家教问题上,最大的遗憾就是许多父母不懂孩子的心。他们不明白孩子为什么总是忘不了玩,为什么要与父母为敌等。一位母亲曾对我说:“不知怎么回事,我成了儿子的仇人。”随后我了解了发生在他们母子之间的一系列“战争”故事。原来这对母子正各自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战争”的根源是母亲的更年期遭遇了儿子的青春期。母亲在更年期容易情感失控,儿子处于青春期又有些躁动不安,两人稍有冲突就引发“战火”。本来孩子高考失利情绪正处在低谷,加上与女友关系紧张,很多的情绪重负需要有人为他分担;可母亲又对此全然不顾,只紧紧盯住孩子的学业不放,使儿子非常不满。于是,母子之间的“战争”不断升级。许多亲子关系的障碍,都是源于父母不懂儿女的心。我希望有更多的父母了解孩子的心,读懂孩子的心,这是家教少一些麻烦和失败、多一些顺利和成功的前提。

记:走进孩子的心灵之后,家长应该怎样做才是科学的?

马:我的观点是,走进不是占据,要给孩子留一块独享的天地。父母即使想尽天下一切办法,也不可能让孩子毫无保留地把心全掏出来,而且这样做也没有必要。独享一块心灵绿地,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孩子大了,应该有一块自己的天地,而父母把这块天地留给孩子,正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

同类推荐
  • 边宠边吼育英才

    边宠边吼育英才

    谦卑地向广大读者和家长朋友讲述作者的教养理念:边宠边吼育英才,在作者看来,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而边宠边吼育英才更是种智慧,这里的“宠”其实就是换一种方式爱孩子,而这里的“吼”就是换一种方式管教孩子,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需要爱,更需要管教,爱和管教的统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来,一本带领千万父母走出爱与管教困惑的读本!
  • 教育孩子从父母开始

    教育孩子从父母开始

    本书汇集国内外权威教育理念,融合国内外专家教育经验,吸取成功父母教育的精髓,试图回答父母们关心的问题,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引导孩子助一臂之力。
  • 教养,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教养,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都能表现出良好的个性,处处受到欢迎。本书从礼仪、品德、人际、心态、爱心等诸多素质培养入手,对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进行了指导,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和切实有效的建议,希望对家长有所启示。
  • 你可以生得更踏实

    你可以生得更踏实

    孩子的到来使二人世界变成N人世界,新生家庭完全卷入到双方的原生家庭系统之中,价值观、行为方式、生活习惯、教子思路等方面的不同会引发各种困扰和冲突。
  • 不吼不叫:妈妈这样教,孩子一定喜欢(小学版)

    不吼不叫:妈妈这样教,孩子一定喜欢(小学版)

    小学的时代对孩子的成长很关键。从幼儿园到小学,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作息时间、自理能力的要求等,都截然不同。面对环境的诸多变化,孩子们能否适应,可能会决定他接下来小学生涯能否顺利展开。
热门推荐
  • 步步攻心,邪魅总裁惹不起

    步步攻心,邪魅总裁惹不起

    第一次见面,她误抓了他,他却向局长投诉,让她做了交警,对他恨之痒痒!第二次见面她被下药,误打误撞他成为了她的解药,第二天,她惊慌失措的逃离现场。第三次见面,他到家里提亲,父母一下子就把她“卖”了,他笑的像只狐狸一样。自家老公一言不合就开撩,遇到这种情况,是不是应该反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间道

    间道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空,它未载于任何已知的史书当中,这里没有法力与灵力,也没有魔法与斗气,有的只是人们对人体更深的探究与认知。这里的修行者们认为人的潜力来源于自身的血液,他们将这种力量称之为“血气”,随着修行的深入,血液的形态亦随之进化,修行者亦因此被划分为:炼血、化血、凝血、婴血、合血、圣血、影血、魂血、无血等阶段。我们的故事便在这里展开……老婆的零花钱继《锁魂道》(《阿姨再爱我一次》)《邪眼道》之后第三部长篇小说,完本保证。还请诸君多多支持。
  • 视界之理

    视界之理

    少年韩亏,无意间发现,自己是韩非子的后人,拥有无上的秩序力量。在伙伴的帮助下,探寻世界本源的故事。
  • 雇佣关系:杀与爱!

    雇佣关系:杀与爱!

    他是禁欲的高冷杀手总裁,却要埋伏在她身边任她使唤。第一次他抢了她的车,给了她一张无限黑卡,第二次他以保镖的身边卧底在她身边,任凭万般反抗却也只能听她发落。“苏手下,以后我吃肉,你吃面,我吃面,你喝汤,我喝汤,你就得饿着,不过呢以后跟着本小姐,你就饿不着”“我呢,看电视从来不喜欢广告,所以把会员给我充好,我逛街你负责付账,卡就放在你身上,我吃饭呢必须要让人陪着,所以现在你就是最佳人选!”
  • 魔玄心经

    魔玄心经

    一个梦惊醒了大魔王,一本经书引发的武林大战,十年前他全族被灭,十年后他不知自己姓甚名谁,这是宿命?还是诅咒?当主角站在古盘之巅,又将如何翻江倒海,......
  • 欧阳小翠逆仙游

    欧阳小翠逆仙游

    PS:衡山仙宗有一群小仙女,其中:一个靓丽的美妞儿,身材劲爆凹凸有致,大眼睛白皮肤,这当然不是小翠花;有一个风情万种的妞,白裙布鞋小清新,发嗲清纯装闺蜜,这当然也不是小翠花……她不是白富美,也不是绿茶婊,更不是仙二代……但她娘们其外,爷们其中,是“女强人”+“女汉子”+“女屌丝”,对于装X拿样的女神男仙,她会果断掘之,她是……看看就知道是谁了呀?
  • 秘社之暗度

    秘社之暗度

    唐朝贞观年间的士人顾承在发榜之日迷迷糊糊地穿越成了犯罪心理学的大四学生,还是一个正在刑侦科实习的实习生,那么究竟会发生什么呢?
  • 无谋无勇

    无谋无勇

    有人说,他有谋无勇。也有人说,他有勇无谋。还有人说,他无谋无勇。
  • 愤怒的崛起

    愤怒的崛起

    当人生陷入了绝境之中,女朋友以自己太贫穷提出分手(我妈说了,你没房、没车、没钱,我们是不会有结果的);当朋友因为自己贫穷,而渐渐的疏远了自己(瞧你那寒酸的样儿,跟你在一起儿,真掉面儿);当参加派对时,陌生的美女都选择了无视自己(这人是谁啊,要长相没长相,一看就知道是个穷矮挫的屌丝一个。哎,还是那边的那个高富帅好一些)。无所谓。宁欺白头翁,莫欺我少年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且看我生钱有术,做一个人上之人。让你知道你今日看我不起,他日你高攀不起!
  • 天使的夙命

    天使的夙命

    他不甘自己被抛弃的命运,只想亲口问一问父母:”你们为何如此狠心?“然而回归却目睹了族人的灭亡,他天生异于常人,是天地的宠儿还是博弈的棋子……一场尘封千年的历史帷幕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