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19300000022

第22章 劝谏

第二十二章劝谏

“伏完这老小子还真谨慎,伏府和四处城门的人不要撤回来。”听完齐飞的禀报,曹爽就返回曹府了。吃饭的时候,曹真让曹志去把他常用的弓紧紧弦,曹爽放下饭食,问道,“父亲,您的弓不是前几天才紧的弦么?”

曹真笑着看着曹爽,“四日之后,你的祖父要去城外狩猎,为父有幸前去,所以要提前检查一下弓箭喽。”

“父亲,你说祖父要去打猎?”听到曹真的话,曹爽脑海里乱糟糟的,突然找到了头绪。曹操除了上朝就是呆在府里面。丞相府戒备森严,虎卫军寸步不离,别说是杀手了,就连只鸟也无法靠近曹操。十五日那天,曹操外出打猎对于杀手来说就是最好的机会。曹爽现在非常肯定,杀手动手的时间就是十五日那天。外出狩猎不比呆在府里,到时候人多混杂,比起戒备森严的丞相府容易的多。

“是的,此次狩猎就连皇帝陛下都去,声势浩大。为父可不想到时候出丑啊,还是有备无患的好。”曹真眉飞色舞的说着,而曹爽脸上却是阴云密布,心里已经明白曹操的狩猎的目的了,恐怕和当初许田打围的目的无异。除了树立权威、分清派系之外,曹操想借此稳固内部,以此消除赤壁之败的不利影响。

“孩儿吃饱了,先行告退。”曹爽起身行礼,便急匆匆的让李聪备车。

“公子,这是要去哪?”李聪一边赶车一边问到马车中的曹爽。

“丞相府!”曹爽脸上满是焦急,火急火燎的说道。

曹真抹了抹嘴,“爽儿这是去做什么,这么急?”坐在一旁的张氏摇了摇头,“不知道。”

在丞相府外,曹爽亮出曹操给他的令牌后,看门的虎卫直接放行。曹爽将令牌举过头顶,一路畅通无阻。虎卫将曹爽到府报告曹操,刚刚吃完饭的曹操问道,“他说什么事情了么?”虎卫摇了摇头,“没有,此刻曹爽公子正在书房等候。”

“什么事情让你这么着急见孤呀?”曹操一身红袍走进书房,曹爽连忙起身行礼,“拜见祖父。”曹操一挥手,就跪坐下去,“有何要事但说无妨?”曹操现在根本不把这个只有六岁的孙子当做孩子去看,每次见到曹爽,曹爽都能给他带来惊喜。曹爽也一直在曹操的帮助下成长着,曹操也愿意去培养他。

曹爽脸上没有表情,一本正经说道,“孙儿请求祖父取消本月十五日的狩猎?”

本来看着曹爽与他年纪不符的正经表情,曹操感到很好笑,但是听到后面的话,曹操的脸色突变。“为何?”曹操的语气很是不善。

听见的曹操说话的语气,曹爽微微一怔,在心里狠狠给了自己一个耳光。此次狩猎对于曹操稳定内部意义重大,谁阻止这次狩猎就等于和曹操作对。曹操历来是谁挡他的路就灭了谁,多少的地方诸侯灭在曹操的手中,多少的朝廷大臣因为曹操倒台。想到这里曹爽头皮一阵发麻,曹爽的好心皆为了曹操,可是忘了他要面对的是一代奸雄。

事到如今,话至于此。曹爽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硬着头皮把伏完请杀手一事原原本本的说给曹操听,“孙儿本来想把此事查清再来禀报,可是今日听见祖父大人本月十五日要去狩猎。孙儿一着急便前来劝祖父取消狩猎,如有冲撞还请祖父见谅。”曹操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心里暗怪自己想多了,恐怕曹爽并未把此事告诉曹真,听了自己去狩猎的消息便急匆匆赶来,这小子倒是有几分孝心。

看见曹操脸上由阴转晴,眉头展开,曹爽松了口气儿,伴君如伴虎也就这感觉吧。曹操起身在身后的架子上拿出一卷竹简递给曹爽。曹爽连忙上前接过竹简,在曹操的示意下打开竹简。原来竹简上记载着当初衣带诏的事情,当初曹操迎奉天子迁都许县,与天子刘协发生矛盾。刘协用鲜血写出诏书缝在衣带里传给董承。董承与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议郎吴硕等结谋,后来刘备参与。董承家奴秦庆童与董承侍婢私通被发现,遂怀恨在心,将事情告知曹操。曹操诛杀了董承等人,皆夷三族,还强行杖杀了已有身孕的董贵人。其实当时董承也想拉伏完入伙的,伏完出于谨慎并未作出表示。曹操本来想把伏完一起灭了以绝后患,但是碍于伏完的身份,并未动手。但是在那个时候,伏完便上了曹操的黑名单,这些年曹操一直并未放松对伏完的监视。

“孤以为当年董承等人之死,伏完有了前车之鉴,没想到他竟然还如此执迷不悟。”曹操不紧不慢的说着,眼神中充满了杀意。

“所以孙儿才请求祖父取消狩猎。”曹爽顺着曹操的话说下去。

曹操摇了摇头,无比坚定的说道,“此次狩猎意义非凡,不能取消。”

接下来的曹爽无奈了,都告诉你了狩猎有危险,还要坚持去狩猎。你这不是难为我们这些干保卫工作的人么,等等,为什么要说我们。曹爽把脑海中杂乱的想法驱赶,对着曹操一拱手,“如若如此,那么孙儿请求祖父,那日对付杀手就交给我们不良人。”

曹操坐在座位上思考了良久,缓缓开口说道,“可以,那日虎卫你可随意调遣。”

“喏!孙儿定不辱使命。”曹爽单膝跪地谢过曹操,然后起身用眼瞄了瞄门口的两个虎卫,又看了看曹操。曹操微微一笑,“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曹爽这才安心把心里的计划全盘托出,曹操听完计划,满意的点点头,“为确保安全,让子丹在虎豹骑里调些人手给你。”

听到虎豹骑三个字,曹爽两眼发亮,“虎豹骑!”虎豹骑乃是曹操手中的精锐部队,战斗力十分强悍。虎豹骑士兵的选拨极为严格,在普通部队担任将领的人在虎豹骑中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士卒,统领历来都是曹操相信的曹氏将领担任。曹操既然准备出动虎豹骑,足以看出曹操对此事的重视。

“对,就是虎豹骑。”曹操笑着点点头。

同类推荐
  • 欢宋

    欢宋

    穿越到宋朝,做大商、收小弟、傍王爷、会名妓、断奇案、医重症、戍边关,在这名流荟萃的花花大宋,且忙且快乐!
  • 命运奏章

    命运奏章

    三国一个群星璀璨的年代,一个热血沸腾的年代,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梦的年代。命运将一个濒临死亡的商业大亨,带到了这个男儿的世界。他是沉沦?还是崛起?感谢命运的安排,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异世三国行。刘天羽,他来了,你在哪......
  • 拿破仑帝国

    拿破仑帝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是拿破仑建立的一个君主制度国家,又被称拿破仑帝国,在19世纪的欧洲影响甚大。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1804年12月加冕,成为法国人民的皇帝(L'Empereur des Francais),结束法国执政府的统治。第一帝国在对第三次反法同盟中取得胜利,击败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葡萄牙等国,其中包括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年)及弗里德兰战役(1807年)等。欧洲战争于1807年7月,《蒂尔西特条约》的签订下结束。
  • 史记(第九卷)

    史记(第九卷)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其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选取其精彩篇章予以诠释叙述。
  • 历史世界掠夺者

    历史世界掠夺者

    《新三国演义》内,十八路诸侯质问袁术为何不发粮饷,袁术说有贼子偷走了粮饷,一旁的唐弘打了个喷嚏,陈宫、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笑而不语。.下个世界去哪呢?《寻秦记》?《楚汉传奇》?“咦,原来架空历史也可以?般若,梅长苏,飞流我来了!”.ps:大家推荐一下历史类的电视剧和电影,最好写一个攻略计划!……求推荐票,求收藏啦!可以用来加更的!
热门推荐
  • 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早安,杨洋boss

    早安,杨洋boss

    当一个平凡滴女孩子和少女杀手杨咩咩擦出爱情的火花,会发生什么呢?一切尽在其中。敬请期待
  • 神魔终殊途

    神魔终殊途

    她,是神,他,是魔。当神和魔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痛,无边无际的痛。最后互知身份,两人又该何去何从?
  • 远星的少女

    远星的少女

    奇妙捏他递过来的衣服,揶揄的看他,故意打趣道,“我说,这该不会是你前女友的吧?“千星淡淡的睨了她一眼,举步往门外而去,挺拔的身姿转身时带起一阵微风。“除了你,我没有别的女人。”
  • 九门之尊

    九门之尊

    九门之尊,与天同齐。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九个不同身份,毫不相干的人,聚集在了一块,并且盗了一个神秘的墓陵。这九人出来以后,创造了称霸一时的九门,但是好景不长,好似黄粱一梦一样,九门瞬间崛起,眨眼间就又覆灭了。可百年过后,一个全新的九门再次出现,一个被人嘲讽为盗墓的家族,究竟能否再次撑起九门,这谁都不知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个新九门门主很强。不以风骚惊世人,便以装逼闯天下,齐寿淡淡的说道。
  • 枪神赵羽

    枪神赵羽

    本小说由电视剧《武神赵子龙》扩充改编而成,但没有重复情节。故事讲述赵子龙弟弟赵羽赵子璘得前秦枪圣梁成真传,苦练枪法,进行扩充,并成功收复神兽白泽为坐骑,创造新一代汉室王朝的热血故事。(本故事纯属虚构。)
  • 我必封天

    我必封天

    我命如魔,一手遮天。这是一个人人都要为生存所付出代价的世界,这是一个我命如魔必封天的世界!与人斗,与仙斗,与妖斗,与魔斗,与神斗,他们都说自己是天…
  • 杜骗新书

    杜骗新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生灵大陆

    生灵大陆

    两个不同的主角,两个不一样的生命,两种历程,两个世界。带你走入第三视角,看不一样的宿命。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