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42400000006

第6章 茶的制造(1)

茶是人类生活必须饮料,茶叶的制造加工受到人文环境、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以及品种、消费者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多端,复杂无比,因此,要讨论茶的制造的过程,必须包涵多个角度,如市场、产地、栽培品种、形状等,但由于茶的制造始自中国,中国茶叶加工发酵过程为骨干。因此本章系以发酵为主要介绍内容,而推及其他内容。

发酵在茶叶的制造上可解释为茶叶中所含的酵素作用,引起茶叶成分的变化,因此茶在制造上依此分成三大类

1.不发酵茶:

绿茶所属之龙井、瓜片、珠茶、眉茶、碧螺春、煎茶、玉露番茶、抹茶皆包括在类。

2.半发酵茶:

乌龙包种、冻顶、铁观音、青眉、白毛猴、白牡丹、莲心、银针武夷、水仙等为主。

3.全发酵茶:

红茶所属小叶种红茶、阿萨姆红茶等皆包括在内。

一、不发酵茶

不发酵茶的制造,以保持大自然绿叶的新鲜,重现新绿为原则,自然、清香、清纯、而不带苦涩是其最高要求,我国高级绿茶如杭州龙井以及太湖东西山的碧螺春的制造,以手工为主,少量加工,从有明一代以后,发展成固定技艺,至今绿茶的制造,仍不脱其范畴。

(一)炒青

茶叶脱离母枝后,酵素开始作用(水分开始蒸发),为了中止其发酵,必须杀青。以蒸气行之,称为蒸青,以热锅宝行之,称为炒青。中国高级绿茶的制造,一向以小锅炒青,从明代传下来的制茶绝艺,光是炒青一项就包含了散、抖、带、甩、挤、挺、抠、扣、抓、扪、荡、拓、捏、压、磨、搓、揉等18种不同手法。日本制造绿茶,则用蒸青。台湾绿茶以外销为主,杀青系以滚筒加温,由自动给叶机送人。杀青后的茶叶重量约减少1/3,杀青后的叶质柔软均匀,不焦不黄,无青臭味。

(二)揉捻

杀青后的茶叶以输送带送人揉捻机揉捻,揉捻的目的在成形及破坏茶叶细胞组织(使茶汁易溶),揉捻可分3~4个步骤。初揉及再揉,中揉及精揉。揉捻的过程中,原料的判断,如叶的老嫩,时间的控制,必须恰到好处,以保持色泽及滋味。

如粗老茶叶,要加长时间;在揉捻中,必使茶叶条型聚结而不碎,弹性良好,有光泽而无异味,若带银灰色则为精揉过度。

(三)干燥

再干整形为绿茶最后步骤,以回旋方式,用热风吹拂反复翻动,让水分逐渐减少,直至茶叶颜色鲜绿而富光泽,茶片成叶梗干燥完全者,易揉成茶末。在干燥中,最重要的是不可让茶叶有焦叶或其他人工异味。

绿茶之制法单纯品质较易控制,在品种的选择上,以叶绿素含量多,茶单宁含量少为佳。最适制的品种有青心乌龙、台茶五号、青心大有,日本薮北种等,不适合制造的为条枝红心、台湾山茶、阿萨姆大叶种。

在低温茶区,在低温时间(16℃~22℃)较适制造。须注意露水及雨水对品质的影响,在形状上条型为眉茶,珠形为绿茶,茶角、茶末、茶梗、茶头为副茶。

二、半发酵茶

半发酵茶的制造,为中国制茶的特色。全世界的茶叶制造,没有能较其做法之繁复,变化之复杂、手段之细腻,也当然无一能及其品质之优越者。套句俗话说正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中国茶叶在唐时即已盛行民间饮用,由于民生之富庶及王室对茶之要求,遂使茶叶之产制日益精进,从陆羽茶经之制造法到宋蔡襄“茶绿”,可以看出制茶方式、形态之演变。自宋以来,武夷山产制之茶,已开始驰名天下,如龙团、凤饺、御苑玉芽等贡品,都是武夷茶区的特产。台湾居民祖先,远自大陆移入,制茶技术,亦传自大陆。半发酵茶的鼻祖,应始自严茶,依此为蓝本,再参照铁观音或白茶的加工技术,可依各地传人不同之品种,配合季节,茶芽的特性,靠经验之累积及技术的修正,才演变成今日文山包种、老田寮的乌龙,一定型式不同色香味的半发酵特色产品。

顾名思义,半发酵茶的发酵应在50%。其实,半发酵茶只是一泛称,轻酵如包种茶,重如铁观音,举凡在红茶与绿茶之间,皆可称之。

发酵之定义,换言之就是酵素的氧化,其科学依据假定,绿茶中,儿茶素的含量是100%,则包种茶减少12.7%左右,乌龙茶减少58.7%左右,红茶减少87.2%左右,换句话说,以儿茶素为依据,包种茶的儿茶素含量为87.3%,乌龙茶为41.3%,红茶仅为12.8%。儿茶素含量越多,水色越浅,反之越深,松柏长青茶与冻顶青茶,属较特殊之一种,其儿茶素含量在70.80%,氧化了20%~30%。

半发酵茶的制造,前述的氧化作用只是过程中,诸多化学变化的一种,由于其成品多属高级茶,品质之控制无法随心肼欲,即使加工技术已非常高超,尚须加上天时、地利的配合,工作辛劳,人工成本高、效率低一直是尚未克服的难题。

制造半发酵茶的首先要考虑的是茶树之品种,这也是半发酵茶四种类型中相同的要件,这样才能保持优良品种的特质,产制技术亦以品种为中心,从育苗、栽培、采摘,均有一定法则。如银针之摘一心,乌龙之一心二叶,寿眉之采至第三叶,包种茶之嫩叶对口开面存点芽为优。

三、包种茶的制造

包种茶系半发酵茶类中属发酵程度较轻的一种茶类,茶叶中儿茶素类8%~18%被氧化,外观色泽碧绿,茶汤水色由蜜绿至蜜黄或金黄锴,滋味甘醇有活性,香氧清纯具茶香。我国包种茶区分布极广,而以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包种茶最具代表性,其他如冻顶茶、松柏长青、苗栗明德茶等亦属包种茶类。

制造方法:

1.茶菁原料

(1)制造包种茶,茶菁之选择以对口叶质矛盾,叶肉肥厚、色呈淡绿者为佳。

(2)如施用氮肥过多,鲜叶颜色呈浓绿,水分含量高,制成茶叶色泽蝉黑,香气不扬。

(3)茶菁原料品质不同者(如不同品种,上午菁、下午菁、晚菁等)宜分别制造,以利品质控制。

(4)适当控制茶菁入厂量,以当日菁当日制完为原则,茶菁入厂后应立即摊开散热(尤其是气温高时),以免鲜叶因闷热红变成“死茶”。

2.日光萎凋(或热风萎凋)

(1)日光萎凋法:将茶菁摊于麻布埕或笳□上(每平方公尺摊放0.6~1.0公斤生叶)置日光下晒萎凋,萎凋叶面温度(或称日晒温度)以30℃~40℃为宜,日晒温度高于40℃:时宜用纱网遮阴以免晒伤变成“死菜”。萎凋过程中视茶菁水分消散情形经翻二至三次使萎凋平均,萎凋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太阳微弱时可延长至30~40分钟,视茶菁水分消散情形而定)。

(2)热风萎凋法:日晒温度在28℃以下或阴雨天气时,宜以热风萎凋代替日光萎凋。利用热风萎凋的方式有二种:一为设置热风萎凋室,利用干燥机或热风炉之热风以风管导入室内萎凋架下方(切忌热风直接吹向茶菁),室内另设新鲜空气的入口及出口,使空气对流,热风萎凋室之温度以35℃~38℃为宜(热风温度40℃~45℃)。摊叶厚度每平方公尺0.6~2.0公斤生叶,萎凋时间一般为20~50分钟。另一种方式为设置送风式萎凋机,将生叶平均摊放于萎凋槽内,摊叶厚度5~10厘米,热风温度35℃~38~C,风速每分钟40~80米,萎凋所需时间一般为10~30分钟。热风萎凋进行中宜轻翻茶菁二至三次使茶菁萎凋均匀,雨水菁宜多翻几次使叶表水分容易消失而易于萎凋之进行。

3.室内萎凋及搅拌

(1)茶菁经日光萎凋或热风萎凋,即移入常温的萎凋室薄摊于笳苈,摊叶厚度每平方米0.6~1.0公斤,静置1~2小时叶缘因水分蒸散而呈萎凋起微波纹时行第一次搅拌,动作宜轻,时间宜短(约搅拌一分钟)。

(2)随搅拌次数之增加而动作渐次加重,搅拌时间亦随之增长,摊叶亦逐渐增厚,而静置时间可逐渐缩短,一般搅拌次数为3~5次,每次搅拌后静置时间为60~120分钟。

(3)最后一次搅拌已午时夜分,气温猛降,故静置时摊叶宜厚,若为初春,冬初低温期中,则搅拌后宜将茶菁装入高60公分之竹篮中静置,以提高叶中温加速发酵作用的进行而产生包种茶特有的香气与滋味。

(4)最后一次搅拌后静置60~180分钟,俟臭菁味消失而发出清香时即予炒青。

(5)室内萎凋,第一次与第二次搅拌程度,包种茶极为轻微,仅将鲜叶轻轻拨动翻转而已,若初时下手过重则生叶容易受伤而引起“包水”现象,致使外观色泽暗黑滋味苦涩,但室内萎凋时若搅拌不足则包种茶特有之香气不扬,甚而具臭菁味,因此须视茶树品种、茶菁性质,季节与天候状况调整室内萎调所需时间及搅拌次数。

4.炒青

(1)炒青可利用手炒锅或炒青机,炒青温度以160℃~180℃:初炒时具“拍,拍”声响为宜。

(2)炒青时间随茶青性质及投入量而异,炒至无臭菁味,以手握之叶软有疏松感,芳香扑鼻即可,包种茶切忌炒青过度,叶缘有刺手感或炒焦,亦不可起锅太早,茶菁未炒熟致成品带菁味及红梗。

5.揉捻

(甲)条型包种茶之揉捻法:

茶叶炒青完成出锅后,以手翻动2~3次使热气消散,随即投入揉捻机胴内揉捻,包种茶之外观不重视芽尖及白毫,故稍重揉捻无妨,即初次揉捻6~7分钟稍予放松解块扬去热气,再加压揉捻3~4分钟,可增加外形之美丽。

(乙)半球型包种茶之揉捻:

半球型包种茶是将茶叶经此特殊的团揉过程,才能获致其独特的外观与风味。团揉时火候(温度),压力及水分消散速率之控制,对半球型包种茶的外观及滋味影响甚大,半球型包种茶之揉捻包括:初揉、初干及团揉(包布揉及覆炒)等三大步骤,兹分别说明如下:

(1)初揉:

半球型包种茶之初揉与条型包种茶之揉捻法相同。

(2)初干及静置:

将揉捻叶解块后置乙种干燥机(手拉式干燥机)初干至茶叶表面无水握之柔软有弹性不粘手(俗称半干)。茶叶加工制造至此时已深夜,可将初干之茶叶摆于竹制容器里,置避风处静置,隔日再行团揉。

(3)团揉:

将初干之茶叶先以圆筒炒青机或焙笼或乙种干燥机加热回软,加热至叶中温达60℃~65℃,再装入特制之布球袋中,以布球揉捻机或手工行团揉。团揉时宜不时解袋松茶。再覆火,再团揉之,使茶叶中水分慢慢消散,茶叶外形逐渐紧结。

6.干燥及焙火

(1)干燥机干燥法:

使用甲种干燥机干燥茶叶,于干燥机热风进口温度在100℃~105℃时,将茶叶依干燥机之能量(摆叶厚度2~3厘米)进行干燥,所需时间为25~30分钟。

同类推荐
  • 点心的100种做法

    点心的100种做法

    《100种做法系列(第4辑)》包括《茶点的100种做法》、《甜品的100种做法》、《点心的100种做法》3册,分别介绍了100种适合家庭操作的精致美食,茶点以广式茶点为主,甜品有糖水、蔬果汁、豆浆、蛋糕等,点心分为中式点心和西式点心,款式新颖、类别丰富,助您在家即可享受各色美食。
  • 妈咪招牌主食

    妈咪招牌主食

    《妈咪招牌主食》根据人们不同的饮食习惯和身体需求,精选了近百道家常主食,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招牌主食》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茶道(现代生活百科)

    茶道(现代生活百科)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茎①如丁香,根如胡桃。(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
  • 快捷便当

    快捷便当

    《快捷厨艺丛书》精选了不同快捷烹饪技法做出来的1000种美食,包含1000多种营养功效知识及小贴士,读者既能学到做美食的基本技法,又能了解相关的营养知识,照本习读,新手亦能快速做出郁香昧美的美食来。
  • 全家福养生菜

    全家福养生菜

    中医有“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念,认为根据四季节气的变化,人体内的五脏六腑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在生活上、饮食上,也要随着节气相应变化,才能够保证身体的健康。这就是中医“因时”养生的观点。不仅如此,老人与孩子、男人与女人,不同人群的养生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因人”而异,也是中医的养生观点之一。将中医“因时养生”、“因人养生”的观念,与家常美食相结合,融入营养、饮食、养生知识,再加上节气故事,这些元素组合起来,就变成了这本《全家福养生菜》,贯穿春夏秋冬四季,适合一家三代使用。这样一本集饮食、养生、文化于一身的养生菜谱,为您的家庭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是一份来自编者的祝福!
热门推荐
  • 希望我能看到你

    希望我能看到你

    温柔大姐姐性格的小溪在一场车祸中丧命,男主得到一条手链便可以看到小溪,但好景不长……
  • 网游那啥啥啥

    网游那啥啥啥

    某大学生一觉醒来突入游戏世界,无奈只能踏上冒险之路,为离开这个游戏世界而努力。本作情节不跌宕不起伏,剧情平淡无奇,打斗......本书有毒,请自备砒霜,鹤顶红等上品解毒药,否则后果自负。
  • 龙神的眷恋

    龙神的眷恋

    龙皇族皇子家族覆灭被仇人通缉,无奈下隐藏身份开始了复仇之旅究竟是复仇之旅还是死亡之路龙战于野
  • 次元世界冒险记

    次元世界冒险记

    “你想要什么?”“我满手血腥,只为......追求那至强。”大反派的成长史。
  • 创世之玄天宗

    创世之玄天宗

    君临天下一切从平凡开始,少年玄天得混沌修神诀,控制强者,为了寻找父母创建玄天宗,诛邪魔,斗天神,踩绝顶天才,灭至尊强者,铸就一段华丽的创世神传说。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鉴宝大宗师

    鉴宝大宗师

    钱?我有!美女?不缺!地位?等等,地位是什么?在华夏国,我富可敌国,坐拥百分之八十的珍奇异宝,每天请安的美女如云,这算地位吗?
  • 天命统御

    天命统御

    劫运临世,系统沦为鸡肋,主神沦为陪衬,我当统御这无边天命利剑,剑锋所指,皆尽臣服。
  • 女王凶猛

    女王凶猛

    帝国最年轻的女博士,在虚拟的世界建造自己的王国。我会证明,我们的共存不是毁灭,而是守护。你全心全意守护着王国,我会在身后守护着你。在这辽阔的星球上,我只为你而来,哪怕地陷山崩,哪怕洪水猛兽。我的女王
  • 末世之种族进化

    末世之种族进化

    在这个世界里,所有的生物都在逐渐进化,进化成功的将会获得新的力量,而失败的则会变成所谓的丧尸。系统的帮助是真是假,由人类来判断。
  • 轮回剑主

    轮回剑主

    剑断生死轮回,逆乱阴阳乾坤。这是一名少年孤胆逆袭,踏上战帝之路的故事。传闻中,数万年前,上古战帝坐化,天地至宝五行灵珠遗失在玄天世界的各个角落。又有传闻,曾经执掌轮回之剑,镇压玄天世界气运的太古龙神不知所踪。在无尽的域外深渊世界,一盘操控天地的大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