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42400000001

第1章 中国茶文化(1)

一、饮茶探源

(一)茶祖陆羽的故事

饮茶思源。谈起茶叶,大家很自然地会想起世界茶叶的鼻祖陆羽,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专家,是我们祖国的光荣和骄傲。为什么陆羽被誉为茶业的祖师爷呢?假如你有兴趣的话,就让我们从陆羽的生平谈起吧!

陆羽,字鸿渐,又名疾,字季疵,号桑芋翁,唐代复州竟陵(即今湖北天门县)人。他出身贫寒,命运不济,三岁时孤苦伶仃,为竟陵龙盖寺智积禅师收养;九岁时积公教他佛学经典,他不愿意学,便对师父说:“我只身一人,进入沙门念佛,我家岂不绝了后代?人能说我讲孝道吗?”于是偷偷学习孔子的学说,积公知道后,罚其在寺中充当苦役,但他仍不屈服。陆羽在师兄的监督下无法很好地学习,内心惶恐,自叹光阴易逝、学无长进,于是收起僧衣,擅自离开寺院,加入了戏班子,学演木偶戏、参军戏和幻术。积公寻到他后,骂他佛道丧尽,深为惋惜,但念佛门弟子十二个时辰中允许一个时辰学点佛经以外的东西,以降伏异端,因此要他扔掉乐工,钻研儒学。天宝年间,遇河南尹李齐物,出任竟陵守,对他的聪明好学十分赏识,亲赠诗书,纳于府中,并送他到火门山邹夫子处读书,自此,陆羽在文学上得到了深造。

陆羽自幼好学,个性倔强,意志坚定,为人刚直,清高达观。他酷爱自然之美,反对扼杀个性自由的传统与环境,具有积极上进和乐观的高尚心灵。有这么几件事,足以反映他的为人:陆羽既不知父母,又没有兄弟,形单影只,而且自幼口吃,其貌不扬,这种境遇委实不幸,一般人也许会自暴自弃,无所作为了,可是陆羽却把逆境和缺陷当作激励自己上进的动力。他的姓名取自占卜卦文,以积公的姓(陆)为姓,并按《易经》占卦,占得《蹇》之《渐》卦,卦辞是:“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因而取名陆羽,字鸿渐。他认为自己不仅容貌与王粲、张载相似,口吃与司马相如和杨雄类同,而且也具有这几位著名文人的雄才大略。这种占卦择名、集才自喻的玩世之举,这种乐乎乎的达观精神,实为古今中外所罕见。

正如《陆羽传》和《陆文学自传》所述:陆羽“见人为善,若已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苦言逆耳,无所回避。”“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他善恶分明,清廉耿直,对纳养他的师父,平时虽常因儒、道之争,违拗任性,但依然十分敬重自己的恩师。他得知智积大师圆寂消息后,竟失声痛哭,作诗悼念师父的抚育之恩,诗曰:“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表达了他不羡荣华富贵,鄙夷权贵财富,和眷恋乡土,缅怀恩胜父母的智积大师的思恋之情。

陆羽不涉仕途,清高雅逸,简朴踏实,勤奋好学,而且有严谨的治学精神,喜欢结识文人志士。他与当时以诗闻名的释皎然(又称僧皎然)有莫逆之交,与李白、杜甫、颜真卿等交往甚密。他酷爱大自然,对茶叶的兴趣更为浓厚,为钻研茶叶生产和科学技术,曾跋山涉水,深入各主要茶区进行调查研究,还从湖北老家,迁居浙江湖州、江西上饶,最后定居于浙江苔溪(即今余杭县的双溪),并在住处环植茶树,他亲自参加茶树栽培和采摘等茶事劳动,研究茶水、茶器,以经验阅历所得,闭门写书,著有《茶经》三卷,《茶记》一卷,《顾渚山记》二卷,又为后人留下了《君臣契》、《源解》、《南北人物志》、《湖州刺史记》等60余卷,以精通茶叶和博学多才闻名于世。后来当朝曾诏拜他为太子文学、迁太常寺太祝,但他都一一谢绝,专心致力于茶叶事业。所以宋朝陈师道在《茶经》序中写道:“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

《茶经》全书共分三卷十节: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内容囊括茶叶的科学技术、生产知识和饮茶轶事等各个方面,不仅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关于茶叶生产的经验和科学技术,而且以自身研究所得,加以剖析阐述,《茶经》称得上是茶业的百科全书,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它的出版,象一颗光彩夺目的星星,照亮了茶区的各个角落。《茶经》是奠基石,它继往开来,对促进祖国茶叶事业的发展,对推进世界茶业和传播饮茶风尚起了巨大的作用。许多国家都争相翻译,日本、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家将它奉为茶叶科技指导难得的宝书,而英、美等消费国家则视作茶叶品饮养身的指南。据不完全统计,仅中、日、美三国中已有29种《茶经》刊本(包括译注、评释刊本),可见《茶经》在世界各国流传之广,影响之深。令人钦佩不已的是,即便用现代科学的观点加以分析,陆羽对栽、制、品饮茶叶的许多精辟见解,仍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因此,1984年陆羽的家乡湖北天门县成立了“陆羽研究学会”,以期古为今用,进一步发掘《茶经》宝库。正因为《茶经》对各国茶叶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人们都尊敬陆羽,奉为茶祖,日本人也称他是“茶仙”,印度人则称他为“茶神”。颇为有趣的是,过去我国商人也将陆羽视为“茶神”,他们争相购买陆羽的瓷偶人,捧回家中,供于高台,顶礼膜拜,以求茶神保佑,茶贸兴隆。这种风气,宋、明颇盛,直至今天,许多茶叶经营单位,仍悬挂陆鸿渐像,以示崇敬之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过去也挂有陆羽画像,许多爱好饮茶的领导和外单位同志,虽不搞茶叶科技工作,也比较熟悉这位茶祖。他们看了茶叶研究所墙上挂的画像,往往喜欢开玩笑地说:“看,陆羽茶师长胖了,大概贵所条件太好了吧!”

(二)饮茶始于何时

茶源于我国。饮茶始于何时?据《茶经》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实际上并无神农氏其人,他是公元前2730年神农时代的象征。从神农时代开始发现茶可以作饮料算起,至今已有近5000年的历史了。由此推论,我国茶的起源当然更早,因为神农时代劳动人民发现和利用茶叶之前,我国就已经有茶树生长了。所以有人说茶叶的发现至少在距今5000年之前,看来这是合乎逻辑的。

神农氏怎么会发现茶之可饮呢?古代有这样两种传说。一种传说是“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茶而解之”,是说神农氏在采草药时,为了验证草木的药理功效,必采而嚼之,亲自尝一尝,有时一天会碰到好几种有毒草木,使他口干舌麻,甚至五内若焚,他意识到这些都是中毒的征兆。有一天,正当他口干舌麻躺在大树下休息之际,一阵风吹过,树上飘落几片树叶,神农信手取来放入口中慢慢咀嚼,其味苦涩,但觉麻木消除,舌底生津,并感到气味清香,食后能醒脑提神,于是采叶而归,定其名曰“荼”(即茶树),与此同时也发现了茶的解毒作用。另一种传说是神农时代没有医生,病人只得找些草药煎服。神农氏给人治病,不仅亲自采挖药材,有时也帮助熬煎。有一次,当他在大树下生火煮水时,有几片茶树叶子落入锅内。他正要放草药,却见水色微黄,便取水饮之。他觉得此水味带苦涩,喝后回味香醇甘甜,并能解渴生津,振奋精神,因而捞叶剖析,肯定了茶的药用价值。

我国远古时代,没有文字,常用结绳以记事,所以当时的历史,只能靠言语相传。传说的可靠性如何,谁也无法证实。但不管怎样,与仙子下凡、造福人民之类的神话相比,这些传说似乎可靠一些。从文字考证来看,我国最早利用茶叶的记载始于殷周。周成王元年(公元前1115年)周公旦的《尔雅·释木篇》中记载:“槚,苦茶也”;又《礼记·地官》载:“掌茶”“聚荼”仅供丧事之用。《中国风俗史》云:“周初至周之中叶,饮物有酒、醴、浆、涪等……此外犹有种种饮料,而茶其最著者。”这些史实记载说明殷周之时,茶不仅作为药用、祭品,而且已开始成为饮料。以后,茶也作为菜食。据《晏于春秋》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食,炙三弋、五卯茗菜耳。”《本草注释》中对茶也作了“可供药用,嫩苔可当蔬菜”之记述。至汉,饮茶风尚渐兴,茶被视为皇室达显的“养生之妙药”,是贵显家庭的珍贵饮料。西汉王褒《僮约》中就有“武阳买荼,杨氏担荷”,“烹茶尽具”、“往来聚市”的条款,要书僮天天为他们烹茶、清理茶具,可见茶叶不仅已成为士大夫们的生活必需品,而且还常到市场上去买茶。说明当时茶叶生产有了发展,茶已开始成为一种商品投入市场。至唐时,民间群起仿效皇宫贵族和佛宗坐禅的饮茶习俗,饮茶蔚为风尚;至宋代时,茶更成了我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宋王安石的《议茶疏》中就有:“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所以茶从发现到饮用,从药用而作祭品、茶食,直至作为普遍饮料,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三)茶香飘五洲

唐朝以后,至宋、元、明、清,饮茶风尚发展很快。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茶被皇孙贵族视为养生之妙药,列为百姓孝敬皇上的贡品。宋徽宗工书画,通百艺,曾亲自著录《大观茶论》20篇,以嗜茶著称。清朝乾隆更是一个品茗的行家,他熟悉名茶,水质和茶具等也很讲究。乾隆曾经周游江南各地,不仅饱览了祖国的雄伟江山、秀丽风光,同时也品尝了各种名茶:在杭州品饮龙井茶,至太湖细啜碧螺春,入川峡评尝蒙山茶,赴福建缓酌铁观音。相传乾隆所到之处常品茶赐名,还亲临杭州狮峰山茶园,了解茶农的生产情况,著有《观采茶作歌》,歌词中有:“漫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之句,帝皇能知茶农疾苦,确是难能可贵的。当时茶农为了纪念他,把胡公庙前的18棵茶树围为“御茶园”,以志纪念,这些茶树至今尚在。乾隆十分讲究泡茶的水质。为了品评天下名泉水质的优劣,他命仆从用银斗量各种泉水的轻重,评出三泉,并赐北京玉泉为“天下第一泉”,镇汀的冷泉为“天下第二泉”,无锡惠泉为“天下第三泉”。当然泉水和其他饮料一样,不同人品评,结果电不尽一致。因此目前全国的“天下第一泉”共有三处,另二处是:江苏镇江金山之西的冷泉(由唐代刘伯刍品定)和江西庐山康王谷谷帘水(由唐代陆羽品定)。乾隆晚年更是嗜茶如命,当有位老臣惋惜他引退让位之举,面呈“国不可一日无君”时,乾隆哈哈大笑,抚摸着银须,意味深长地答日:“君不可一日无茶啊!”可见茶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之高。乾隆在位60年,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国泰民安。乾隆85岁让位于嘉庆,享年八十有八,这可能与饮茶奏延年益寿之效,树勤俭廉洁之德,昌文明贸易之风有密切关系。上有所好,下必更甚,所以那时饮茶风尚很快便普及民间,达到“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的程度。

其次,唐宋期间,唐诗宋词文风大盛,而文豪雅士均以尚茶为荣,如白居易、卢仝、李白、杜甫、苏轼、陆游、蔡襄、司马光、黄庭坚等都是品茶行家。所谓酒壮英雄胆,茶引学士文。这时期的茶歌、茶诗、茶赋、茶画不胜枚举,客观上起到宣传饮茶好处、推动饮茶风尚的作用。这里还有一段“墨茶之争”的趣闻。因宋时斗茶以白茶品质最佳,有一天,司马光笑问苏东坡:“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爱此二物?”东坡欣然答日:“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妙哉,茶墨兼爱,以茶益思!

第三,当时社会上兴起一股茗战“斗茶”之风。北宋范仲淹的《斗茶歌》云:“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所谓“斗茶”,是通过品茶来鉴别茶叶的色、香、味、形和饮茶方法,这是评选茶叶品质优劣的一种活动。达官显贵们为了争新买宠,斗茶选茗,讨好皇上,而文人志士和茶农却把斗茶看作切磋制茶技巧和品饮艺术的机会。所以“贡茶”和“斗茶”之风,大大推动了制茶技术的发展,增加了品类花色,提高了茶叶品质。当时浙江绍兴创制的“日铸茶”就是一大革新,使制茶方法改蒸为炒,改碾为揉,改研末团茶为条形散茶,茶叶的外形、内质均为之一新,对嗣后历代茶类的创新具有深远影响。

同类推荐
  • 浓香浙菜

    浓香浙菜

    浙江菜,简称浙菜,是我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其地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佳肴美,故谚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浙江省位于我国东海之滨,北部水道成网,索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浙菜有四个特点:选料讲究,烹饪独到,注重本味,制作精细。除了有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的东坡肉;颜色鲜艳,鱼米软嫩,松仁香脆的松仁鱼米之外,本书还精选了鲃肺汤、百鸟朝凤、龙井虾仁、叫化童鸡等好吃的浙江菜肴。书中分步讲解每一道菜品制作全过程,让您轻轻松松烹饪出具有江南风味的美味菜肴。
  • 冬季营养食谱

    冬季营养食谱

    《家庭美食坊丛书》根据四季的特点、不同的家常菜式、南北方的不同饮食习惯,精选了一千多道家常菜。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又有保健功效,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家庭美食坊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还有相关的营养知识,是家庭食物调养的有益参考书。
  • 男性营养菜

    男性营养菜

    本书根据男性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中易出现的健康问题编定了这本男性营养菜谱。所列的例子不仅考虑到了男性所需的营养,食物的保健作用,还考虑了男性的饮食特点和口味偏好。让男性朋友们,不仅吃出营养健康,而且吃得开心。
  • 舌尖上的记忆:中国美食

    舌尖上的记忆:中国美食

    本书是洪烛将中国的饮食文化与地域文化结合起来描述的一部新风格的美食书,点评了北京、南京、杭州、扬州、苏州、广东、山西、湖北、湖南、河南、云南、东北等各地的饮食文化特征,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 快手苏味菜

    快手苏味菜

    苏味菜,中国四大名菜之一,简称苏菜。由于苏菜和浙菜相近,因此和浙菜统称江浙菜系。主要以南京、扬州、苏州、淮安、徐州、海州六种地方菜组成。苏菜擅长炖、焖、蒸、炒,重视调汤,保持原汁,风味清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酥松脱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本书精选了冰糖扒蹄、带子盐水虾、豆腐烧板栗、虎皮青椒、金葱牛方、藕粉圆子等好吃的苏菜。有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详解,简单易学,是您学习烹饪美味苏菜的有力助手,还犹豫什么,翻开此书为您的家庭食谱中增添几道美味的菜肴吧!
热门推荐
  • Dickory Cronke

    Dickory Cronk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傻王有疾,妃有药

    傻王有疾,妃有药

    "守一座城,爱一个人,这原是她傅长歌今生所愿。可她爱的那个人,却毁了她的城,杀了她的人,诛了她的心!五马分尸之日,她血泪满面,饮恨疯笑,“我便化作厉鬼,也要还你秦殷千刀万剐,当她重生归来,她成当朝宰辅最厌弃的庶女,被逼待嫁大溱最受世人尊崇的战场枭雄,也最让世人恐惧的大溱王爷,秦放。传说,溱王杀戮成魔,每逢月圆之夜,必化身狼人,食新娘血肉,为避免生灵涂炭,才被幽禁于王府之中。她笑靥如花,披上血色嫁衣,甘心待嫁,但,那新婚之夜,站如松,行如风,貌如玉,还像个小孩子一样把她当玩具折腾的傻小子,又是什么鬼?——脱下鬼面,他是最痴傻专情的傻小子,戴上鬼面,他是最狂野狠戾的魔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俊凯之霸道总裁爱上我

    王俊凯之霸道总裁爱上我

    他是一个美女成堆的总裁,她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少女。。。当他们相遇的时候他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爱情火花。。。。。拭目以待
  • 阴阳神魔路

    阴阳神魔路

    神魔大陆,风起云涌,为红颜仗剑天涯路,几许沉浮淡看世间事。看主角如何在这片大陆逐渐成长,叱咤风云。
  • 医路狂龙

    医路狂龙

    从山上下来的少年,为何武功如此绝世,为何医术如此高超,他的神仙姐姐是谁?看何萧如何解决重重问题,独霸都市。
  • 追梦法律人

    追梦法律人

    律师的真实法律人生,主旨为传播法律,让更多的人了解法律,运用法律创造幸福生活。
  • 术武

    术武

    “前方的路途很是艰险,你是否还要走下去?”“哼!哪有如何?”陆泽抬起头轻蔑的笑了笑,轻抖右肩,抗在肩上的大剑已被紧握在手上,用力的朝前甩了下,“我手中的剑斩下去,它不就顺畅了。”“吼”一声野兽咆哮的声音从陆泽的的嘴中吼出。术武学徒,十人斩(在这个境界大致于自身可以跟在此境界下的十人进行交战),百人斩,千人斩,万人斩,术武之神,每一界分3个层次如术武小学徒,术武中学徒,术武大学徒,术指的是冰术,火术,土术,黑暗术,木术,血统术,小术(指只有少数人学习的偏门之术,属于弱势术)武指的是武技格斗技巧。
  • 不就是嫁给一条蛇吗,我嫁就是了

    不就是嫁给一条蛇吗,我嫁就是了

    蛇仙金素筋被贬下凡寻找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女仆‘可欣’。在荷花塘,金素筋帮助农夫除掉了那老不死的百花蛇舌草后,要挟农夫实现自己的若言,把女儿许配给自己。农夫七个女儿,没人愿意嫁个这条蛇。陈佳佳说:“爹爹,不就是嫁给一条蛇吗,我嫁就是了。"在大家都以为陈佳佳有去无回了。可洞房之夜,当金素筋脱下蛇皮后,原来是个....两人一见钟情,陷入爱河。成婚数日后,玉帝得知蛇仙娶了可欣就大怒,准备把蛇仙囚禁起来,可护庄大神得知可欣在人间正处于危难中,就恳求玉帝给蛇仙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把可欣完好的接回天庭。从此之后,两人经历了各种生死情关,但彼此还是一样深爱着对方。
  • 修真之无限引力

    修真之无限引力

    主角墨宇轩竟然看个动漫也能穿越更是得到了黑暗果实的恶魔能力看他怎样在人吃人的修真世界一步步成就自己的道路作者还是新手级,写书该怎么包装宣传都不懂希望大家能帮我-群号:48277190
  • 穿越之黯然叶落

    穿越之黯然叶落

    他指腹触到她耳垂,软软腻腻的,丝丝热流从指腹传来扩散至全身,他神志迷离,她微动却未醒只翻身平躺,可碰到旧伤秀眉微皱几下,他脑中浮现大漠初见时的情形,邪火骤起,俯身轻嘬她的唇,一股电流传来电晕了他,他理智荡然无存,素衣半掩半开,修长白晰的双手滑过山峰平原,像着火的人在寻找水源,她就是他的水源,雨点般的吻密密匝匝地游离在樱唇玉耳各处,他轻嘬她耳垂,她意识迷糊却有所回应,慢慢火热扭颤,娇息吟吟,重击之下撕裂之痛散布周身,她意识渐醒,可生理反应模糊了意识,她刚在做梦与恋人缠绵,现实克制有多深梦中释放就有多彻底。她分不清是真是幻,抑或明知是真却不愿从幻中醒来,寂寞的心相互慰藉取暖,帷幔轻飘,重影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