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41500000007

第7章

以道佐人主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衍義云:殺人之父者,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者,人亦殺其兄。

鈔《孟子·盡心章句下》之文。孟子曰:吾今而後知殺人親之重也。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然則非自殺之也,一間耳。註:一問者,我往彼來問一人耳。其實與自害其親無異也。

衍義云: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鈔《孟子·梁惠王章句下》,鄒與魯鬨,穆公問曰。,鬪聲也。孟子對曰: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而君之倉庫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殘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尤焉。

衍義云:楚靈王,齊湣王、秦始皇、漢孝武,或以殺其身,或以禍其子孫。

鈔:楚靈王者,《春秋》昭公十三年,楚公子比、子干公子黑肱、子晢公子、棄疾蔓成然、蔡、朝吴大夫。帥陳、蔡、不羹、許、葉之師,因四族之徒四族謂薳氏、許圍、蔡洧、蔓成然。以入楚。殺太子祿及公子罷敵,使觀從從師于乾谿,而遂告之,告其兵使畔楚。師及訾梁而潰。王聞群公子之死也,自投于車下曰:人之愛其子也,亦如余乎。王曰:予殺人子多矣,能無及此乎。豈非天報我乎。右尹子革曰:請待于郊,以聽國人。王曰:眾怒不可犯也。曰:若入于大都而乞師于諸侯。王曰:皆畔矣。曰:若忘於諸侯,以聽大國之圖君也。王曰:大福不再,衹取辱焉。然丹乃歸于楚。子革。王縊于芋尹申亥氏。靈王至共家而鎰死,此豈非殺其身而禍及其子孫乎。《通鑑》齊湣王三十一年,燕上將軍樂毅以秦、魏、韓、趙之師伐齊。毅曰:齊王伐功矜能,謀不逮下,廢黜賢良,信任諂諛,政令戾虐,百姓怨懟,其民必畔,齊可圖也。湣王出走莒。楚使淖齒將兵救齊。因為齊相。齒欲與燕分齊地,乃執湣王而殺之。苟子曰:國者,天下之利勢也。得道以持之,則大安也,大榮也,積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則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無之。及其綦也,索為匹夫,不可得也。齊湣、宋獻是也。此非無道,或以殺其身乎。秦始皇正立元年乙卯至二十六年庚辰,平諸侯,滅六國,自號始皇。三十七年秋七月,于沙丘平臺崩。胡亥立,稱二世。三年,丞相趙高恐誅及其身,陰令咸陽令閻樂將史卒千餘人至望夷宮。閻樂前即二世,數曰:足下驕恣,誅殺無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為計。樂麾其兵進。二世自殺。乃立子嬰為秦王。高祖元年冬十月,沛公至灞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係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音只《字書》 云:車輪之穿為道道旁。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子嬰立四十六日以至國亡身死,此豈非禍其子孫乎。漢武帝征和二年四月,帝如甘泉。秋七月,皇太子據殺使者江充,白皇后發兵反。詔丞相屈氂討之。據罷走湖,皇后衛氏及據皆自殺。胡氏曰:武帝意廣欲多,窮兵黷武,大興土木,巡遊不休,民力既殫,盜賊蠭起,而後大禍及其子孫,不亦宜乎。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衍義云:田荒石露,荊棘生焉。

鈔:田荒石露者,《莊子·漁父篇》云:官治其職,人憂其事,乃無所陵,故田荒石露,衣食不足,徵賦不屬,妻妾不和,長幼無序,庶人之憂也。此明大軍之後,農民失業,田土荒廢,荊棘亂生,必有凶年之兆也。

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強。

衍義云:自聖人畫卦,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鈔《周易繫辭下》之文。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蓋取諸睽。睽者,乖也。物乖則争端興,弧矢之用,所以威乖爭也。此聖人不得已而用之,以示其威,初非嗜殺人者也。

衍義云:庚桑子曰:原兵之所起與始有人俱。又曰:有此咽藥而死者,欲禁天下之醫,非也。至征伐不可偃於天下,言善以道佐人主者,當守雌靜,不可以兵強天下。若為敵所侵,不得已而應之,故曰善用也。

鈔此皆《亢倉子·兵道篇》之文也。今取以為證者,言兵雖不可廢,亦不可恃此,戒以兵強於天下。

衍義云:《春秋》曰:殺敵為果。

鈔:《春秋》宣公二年春,鄭公子歸生受命于楚,伐宋。宋華元帥樂莒司寇御之。二月壬子,戰于大棘,宋師敗績,囚華元,囚以明其生獲。獲樂莒,及甲車四百六十乘,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宋大夫狂狡輅迎也鄭人,鄭人入于井,狂狡,宋大夫也。倒戟而出之,獲狂校。君子曰:失禮違命,宜其為擒也。戎,昭果毅以聽之之謂禮。聽謂常存於耳,著於心,想聞其政令。殺敵為果,致果為毅。言易之,而反之,必為戮矣。易之,戮也。將戰,華元殺羊食士,其御羊斟不與。及戰,曰:疇昔前日也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與之鄭師,故敗。君子謂: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憾,敗國珍盡也。民,於是刑孰大焉。《詩》所謂人之無良者,《詩小雅》義,取不良之人相怨以亡也。其羊斟之謂乎。是知殺敵為果,即止敵也。事不得已而用兵,用以止敵,令不為寇,故曰不敢以取強。

衍義云:成湯勝夏而有暫德之言。

鈔《商書·仲虺湯之左相。之誥》。成湯放桀于南巢,地名惟有慙德。曰:予恐來世以台為口實。此言湯雖順天應人,然承堯舜禹授受之後,於心終有所不安,故愧其德之不古,若又恐天下後世藉以為口實也。

衍義云:歸亳而有臨淵之懼。

鈔《湯語》。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誕告萬方。亳,湯所都,在宋州穀熟縣。俾我一人輯和也寧爾邦家,玆朕未知獲戾于上下,慄慄危懼,若將墜隕也于深淵。天使我輯寧爾邦家,其付予之重,恐其不足以當之,未知已得罪于天地與否,驚恐憂畏若將墜於深淵。

衍義云:春秋時,吳嘗破越,而有輕楚之心。

鈔《春秋》義中已詳,不復重錄。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衍義云:道者,長於上古而不為先。鈔《莊子·太宗師篇》之文。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六極六合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此言道無不在而所在皆無。有物混成章中載之已詳。

夫佳兵章第三十一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衍義云:若夫蠻夷猾夏,寇賊姦宄。

鈔《舜典》之文。舜帝命皐陶曰:蠻夷猾亂也夏,寇劫人曰寇賊殺人曰賊姦在外曰姦宄在內曰宄,汝作士,理官也。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此舜命皐陶作士,蠻夷戎狄,猾亂中夏,害于良民,汝為士理治之,必當致其明察,乃能使刑當其罪而人無不信服也。五服,服其罪也。三就,孔氏以為大罪於原野,大夫於朝,士於市。五流,五等象刑之當宥者也。五宅三居者,流雖有五而宅之但為三等之居,如列爵惟五分,土惟三也。不免用兵禦敵征伐而已,故曰:有道君子不得已而用之也。

衍義云:尅定禍亂,應敵為用。得隽曰尅,凶暴及人曰禍,反德肆迷曰亂。

鈔:尅定禍亂,乃齊太公姜子牙釣於磻溪,剖魚得玉璜,中有此書名曰《六韜》。一曰文韜,經邦立國不越天常。二曰武韜,尅定禍亂威伏八方。三曰龍韜,燮理陰陽不逾時令。四曰虎韜,善用爪牙羣凶自挫。五曰豹韜,臂時戡難智在權機。六曰犬韜,探聽至微或成奇變。韜者,藏也。兵機權變不可輕以示人,故以韜藏隱晦為義。

衍義云:非貪土地利財寶也。

鈔:漢宣帝時,韋賢為丞相。元康中,匈奴遣兵擊漢,屯田軍師不能下。上與後將軍趙充國等議,欲因匈奴衰弱,出兵擊其右地,使不敢復擾西域。丞相上書諫曰:臣聞之救亂誅暴者,謂之義兵,兵義者王。敵加於己,不得已而起者,謂之應兵,兵應則勝。争恨小故不忍忿怒者,謂之忿兵,兵忿則敗。利人土地貨寶者,謂之貪兵,兵貪則破。恃國之大,矜民之眾,欲見威於敵者,謂之驕兵,兵驕則滅。此五者,非但人事,是以玄同,取以為證,以證其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強。上文與《文子·兵道篇》同。

衍義云:楚白公勝作亂,差使屈,市南宜僚弄丸而兩家之難解,孫叔敖甘寢秉羽而郢人投兵。

鈔《莊子·徐無鬼篇》之文。義中載之已詳,不復再錄。今取玄同以為說者,言市南宜僚、孫叔敖皆以不道之道、不言之辯而兩家之難自解,可謂不戰而善勝,恬淡而為上者也。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

衍義云:孟子所謂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

鈔《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孟子見梁襄王襄王,惠王之子,名赫。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對曰:定于一。孰能一之。王再問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嗜,好也,甘也。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禦之。

衍義云:《列子》載趙襄子使新稚穆子攻翟,勝之。

鈔《莊子·說符篇》之文。義中載之已詳,不復重錄。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處左,上將軍處右,言以喪禮處之。

鈔:尚左、尚右,此《禮記·檀弓篇》之文。義中已詳,不復重錄。今取此以為說者,若有勇士戰勝而獲功,升為上將軍,居右而主殺,故云戰勝則以喪禮處之,不足上也。

道常無名章第三十二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

衍義云:世之材器,有明可以役其視,有聰可以役其聽,有勇可以役其力,有辯可以役其詞,此諸有名皆無為之所役,惟道樸無名。

鈔《列子·仲尼篇》云:鄭之圃澤多賢,東里多才。圃澤之役有伯豐子者,役猶弟子行過東里,遇鄧析。鄧析顧其徒而笑曰:為若舞舞弄彼來者為而欲欺弄於伯豐奚若。其徒曰:所願知聞也。鄧析鄭之辯智之士。謂伯豐子曰:汝知養養之義乎。愛人養而不能自養者,犬豕之類也。養物而物我用者,人之力也。使汝之徒,食而飽,衣而息,執政之功也。長幼羣聚,而為牢藉庖廚之物,奚異犬豕之類乎。伯豐子不應。伯豐子之徒者越次而進曰:大夫不聞齊魯之多機乎。有善治土木者,有善治金革者,有善治聲樂者,有善治書數者,有善治軍旅者,有善治宗廟者,群才備也。而無相位者,無能相使者。而位之者無知,使之者無能,而知之與能,為之使焉。執政者乃吾之所使,子奚矜焉。鄧析無以應,目其徒而退。此言有知有才有能為無知無才無能者所使也。何足貴哉。是故懷抱道樸之人,不彰名譽,不顯才能,昏昏默默,逍遙於世,而無敢使之者。凡人見之者,不假言說,目擊而道存,自然賓服而從化矣。故經云: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

衍義云:不假威武勸賞物,不知其然而自賓矣。

鈔《孟子·滕文公章句下》云:孟子答景春景姓春名,魏國人也。之辭。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此言侯王若能以道自守,萬物自知賓服,何用威武哉。

衍義云:塵垢·糠足以陶鑄堯舜。

鈔《莊子·逍遙遊篇》之文。云: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是其塵垢·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孰肯以物為事。註:堯舜者,世事之名耳。為名者非名也。故夫堯舜者,豈直堯舜而已哉。必有神人之實焉。今所稱堯舜者,徒名其塵垢·糠耳。

同类推荐
  • 大方广华严十恶品经

    大方广华严十恶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赠文敬太子庙时享退

    赠文敬太子庙时享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CRESSY

    CRESS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月光菩萨经

    佛说月光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瓜庐集

    瓜庐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求生白垩纪

    求生白垩纪

    当吴凡睁开眼睛的时候,他知道,自己穿越了,于是心中无数美女,武功秘籍,纷纷闪过他一边YY一边往前走,当他见到久违的武林高手时,他的蛋华丽丽地碎了:那是三只恐龙没错,亲,那是恐龙---------=======================================================当吴凡认清状况时,武侠梦没了,美女梦没了,他只想活着,不要被其他动物当晚餐吃掉。好吧,吴凡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在白垩纪还能和美女飚车,,,,
  • 邪魔通天

    邪魔通天

    正邪?不过是胜者找出的的借口罢了!胜者便称正义,败者永为邪恶。这样的世界也许需要改变一下了!大千山巅,面对无数所谓的正人君子,少年毫无畏惧。翻云雨,破山河,你们虚伪的面庞就让我来一一揭穿!背负着邪异之名的少年,抬起头,黑色的纹路在他的身上狰狞,举拳而握,漆黑的眼眸让众人畏服。当众神陨落,只剩下了他的传说,世人称之,通天邪魔。
  • 谋神传说

    谋神传说

    我欲逆天可否,那就诛魔成神。我欲诛神可否,那就唯我独尊。
  • 谷神篇

    谷神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思益堂词钞

    思益堂词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仙书下凡

    仙书下凡

    我自由了,生在下界,却让天界不得安宁,让你们也尝尝坐立难安的滋味吧!回去?鬼才听你们的话自投罗网,我就是要捣毁你们的信仰之力。。。
  • 月亮是妈妈的枕头(闪小说成长篇)

    月亮是妈妈的枕头(闪小说成长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西游本记

    西游本记

    面对灾难时,逃离是最安全的。无法逃脱时,求助是最智慧的。力量悬殊时,接受是最理智的。面对无法改变的命运,所有人都想逃,所有人都在恨,那你呢?唐僧师徒面对无法更改的命运,终究踏上了西行之路,但是他们的力量在命运的面前是何等的软弱无力,他们普渡不了众生,也救不了自己,只能痛苦的挣扎着死去。如果开始即注定了结局,何不再等个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