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33000000003

第3章 要想成功,只有改变

一切从改变开始

改变1%的当下,见证100%的生命焕新——改变,只为做到。

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列夫·托尔斯泰

学会接受,学会改变

要想成功,首先要学会“变态”——改变心态、状态、态度等。成功,首先需要改变自己。这是一个渴望成功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渴望自己能够成为成功者,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取得成功。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不仅是因为他们具有超越常人的才华,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他们拥有决定人生成败的良好心态。

一个人如果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奇怪的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成功卓越者少,失败平庸者多。成功卓越者活得充实、自在、潇洒,失败平庸者过得空虚、艰难、颓废。为什么会这样?

仔细观察、比较一下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心态,尤其是关键时刻的心态,我们将发现“心态”会导致人生惊人的不同。

在推销员中,广泛流传着一个这样的故事:

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由于炎热,非洲人向来都是打赤脚。第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立刻失望起来:“这些人都打赤脚,怎么会要我的鞋呢?”于是放弃努力,失败沮丧而回;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皮鞋穿,这皮鞋市场大得很呢。”于是想方设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最后发大财而回。

这就是一念之差导致的天壤之别。同样是非洲市场,同样面对打赤脚的非洲人,由于一念之差,一个人灰心失望,不战而败;而另一个人满怀信心,大获全胜。

人与人之间原本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实际生活中巨大的落差!好的心态有助于人们克服困难,即使受到挫折与坎坷时,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情绪,保持旺盛的斗志。成功人士与常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心态的差异,身处这个多变的时代,我们唯一能控制的就是自己的心态!有一位女士就通过改变心态,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华氏125度。她没有人可谈天——身边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们不会说英语。她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

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这两行信却永远留在她心中,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

“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

塞尔玛一再读这封信,觉得非常惭愧。她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

塞尔玛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他们的反应使她非常惊奇,她对他们的纺织、陶器表示兴趣,他们就把最喜欢但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了她。塞尔玛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物态,又学习有关土拨鼠的知识。她观看沙漠日落,还寻找海螺壳。这些海螺壳是几万年前的,这沙漠还是海洋时留下来的……原来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人兴奋、流连忘返的奇景。

是什么使这位女士内心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呢?沙漠没有改变,印第安人也没有改变,但是这位女士的念头改变了,心态改变了。一念之差,使她把原先认为恶劣的情况变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她为发现新世界而兴奋不已,并为此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她从自己造的“牢房”里看出去,终于看到了星星。

生活中,失败平庸者多,主要是心态有问题。遇到困难,他们总是挑选容易走的倒退之路:“我不行了,我还是退缩吧。”结果陷入失败的深渊。成功者遇到困难,仍然保持积极的心态,用“我要!我能”“一定有办法”等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于是便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爱迪生在几千次失败的试验面前,也决不退缩,最终成功地发明了照亮世界的电灯。

如果你想成功,想把美梦变成现实就要拥有决定成败的良好心态,除却那些阻止你成功的心态。永远记住这句话:“要想成功,首先要改变自我!”一切都在变化,而聪明的人是从变化中找变化,得以成功和快乐,而愚笨的人却不知道一切都在变,只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改变”。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得去改变,不然迎接你的只有失败,有人说失败未尝是坏事,但要知道失败后的改变才是真正的好事。

永远不要为别人而改变自己,如果别人不能接受最差的你,也不配拥有最好的你。我们在小时候都希望做一个虚心的人,但长大之后我们却成了一个心虚的人。怕什么就会想到什么,信什么就会听到什么。让我们恐惧的不是外面的世界,而是我们的内心。

有三个方法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接受,改变,离开。不能接受那就改变,不能改变,那就离开。

在不满中升华自己

如果你感觉不满,你环顾左右前后,就能看出许多可能发展的事物来。这些可能性起初似乎是一些模糊的臆想。如果你有梦想,即使不能实现,也还是有其价值的,因为此种梦想可使你看到许多可能的机会,是别人所未见到的。

你有不满?这很好

(一)

在人们的童年时代大都是充满了各种幼稚的梦想。钢铁大王卡内基15岁的时候,便对他那9岁的小弟弟汤姆谈论他的种种希望和志向。他说假如他们长大些,他要如何组织一个卡内基兄弟公司,赚很多的钱,以便能够替父母买一辆马车。

他们天天玩着这种游戏,自然而然地他们内心便抱持着许多梦想。这种“假如”的游戏,总是催促他努力工作。等到机会真正来了的时候,他便在现实中抓着,正如他在理想中抓着一样,最后他总是能将理想变为现实。

(二)

“你以为我做了司机便满足了吗?我的心愿是做铁路公司的总经理。”

但是说这句话的青年在当时还没有做到司机,他在铁路上帮了两年事之后,还只是在一辆三等火车上做一个加煤炭的工人,月薪40元。他说上面的那句话,是因为一个铁路上的老手激起他说的。

那个老手对他说:“你现在做了添加煤炭的工人,就以为自己是发财了吗?但是我老实告诉你吧!你现在这个位置要再做四五年然后才会升为大约月薪100元的司机;如果你幸运地不被开除的话,就可以一生安然地做司机。”

听这个话的青年是佛里兰。他听说自己可以得到一个安稳的工作,并不乐观。他所说的话,后来真的做到了;他一步一步地努力,后来做到大都会电车公司的总经理,因为他不满于一种安全稳定的工作。

志愿由不满而来,由这开始,便有一种梦想,接着是勇敢的努力,把现状和梦想中间的鸿沟联系起来。伟大的人物并不是空洞的梦想者。他们将来的志向是根植于确切的事实的。他们是凭借着有目标的梦想使他们产生不满,因不满而刺激他们加劲地奋斗以求成功。

向上看,我能走多高

“我从楼梯的最低一级尽力朝上看,看看自己能够看到多高。”这是美国五大湖区上的运输大王考尔比在最初进入社会做事时所说的一句话。

他一无所有,而他希望的却是那样高远。他是根据什么来实现自己的希望的呢?他非常穷困,最初从纽约一步一步走到克利夫兰,后来在湖滨南密执安铁路公司总经理之下谋了一个书记的职位。但是他工作了一些时候,便觉得他这份工作范围过于狭小,已不能满足其远大志愿了。他觉得这个工作除了忠实地、机械地干之外,没有什么发展,没有什么前途。

他觉得矮梯子并不一定就安稳。他觉得坐在一个矮梯子的顶上,更容易跌倒,不如爬一个看不见顶的梯子,一心只想朝上爬。

他辞了这个工作,另在赫约翰大使的手下谋得一个工作。赫约翰就是后来国务卿兼美国驻英国大使。考尔比的想象力已经看到,如果与前者在一起,不会有什么发展,与后者在一起,则会有很大的成就。

如果你并不觉得不满意,你便不会想改进你的现状,也就不会有一种光明前途的理想。理想是一种刺激,因为理想可以把你的现在和将来的大区别摆在眼前。理想之于人,应当像是一种挑战,催促他改进现有的状况。如果他只是空想着成为一个大人物,或是以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物,那么,他便永无任何改进。

那么,实际上他应当怎样前进呢?

聪明的人最初要划出路线来,照着路线从他现在的地位达到他想得到的地位。他在中途树立许多小目标,对于最近的目标积极付出努力进行,因为这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他达到这个小目标的时候,觉得有了进步,便感到很高兴,然后休息一会儿,又鼓起劲来,树起第二个目标,向着那里前进。

人生好像是爬山一样,你必须有达到山顶的雄心壮志,否则永远无法爬到顶端,但如果只是埋头往上爬,不管横阻在前的岩石,也是徒劳无功的。雄心壮志加上小心谨慎才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你的目的地是山顶,山顶有时清楚,有时模糊,有时完全看不见,但是不管看见看不见,总可以给你最后的目标。你所要时时注意的是眼前的步骤——如何越过石头,如何跳过溪流,如何绕过山脚,如何免得从绝壁滑下去。

最后的目标是使你不致迷失路途,好像指南针一样。不过如何爬山是要你自己努力的。

换一种态度工作

不管你目前是从事哪一种工作,每一天你一定要使自己获得一个机会,使你能在平常的工作范围之外,从事一些对其他人有价值的服务。在你自动提供这些服务时,你当然明白,你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金钱上的报酬。你之所以提供这种服务,因为它是你练习、发展及培养更强烈的进取心的一种方式。你必须先拥有这种精神,然后才能在你所选择的终生事业中,成为一名杰出的人物。

做你喜爱的工作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当爱的情绪进入一个人所从事的任何工作,这项工作的质量将立即得到改善,数量将大为增加,而工作所引起的疲劳将相对地大量减少。

一群社会学家——他们自称为“合作者”——在路易斯安那州组织了一个“殖民地”,他们买下几百亩农地,开始为实现一个理想而工作。他们拟订了一套制度,让每个人去从事他最喜爱的工作,或是从事他拥有最佳装备的工作,他们拥有自己的牧场、自己的制砖工厂、自己的牛和家禽、等等。他们还有一个印刷厂,出版了一份报纸。

一位来自明尼苏达州的瑞典移民也加入了这个殖民地,根据他自己提出的请求,他被分配到印刷厂工作。没过多久,他却抱怨并不喜欢这项工作,于是他被调到农场工作,负责驾驶一台拖拉机。

但他对这项工作只忍耐了两天,就觉得再也受不了了。于是他又申请调职,而被指派到牛奶厂工作。偏偏他和那些乳牛处不来,他就这样子一一尝试过“殖民地”中的每一样工作,但没有任何一样工作是他所喜欢的。

正当他要退出这个殖民地之际,有人突然想到,有一项工作是他尚未尝试过的——就是在制砖厂工作。于是他拿到一辆独轮手推车,被分配给这样的一个工作,把制好的砖头从窑里运到砖场上,堆成一堆。一个星期的时间过去了,并没有人听到他提出任何抱怨。有人问他是否喜欢这项工作,他很高兴地回答说:“这正是我所喜欢的工作。”

他一直担任这项工作,直到所有的砖头都被运出摆好为止,然后,他就离开了这块“殖民地”。

想想看,竟然有人会喜欢推送砖头的工作。不过,这项工作倒是很适合这个瑞典人的天性。他独自一个人工作,而且这个工作不需要任何思想,对他也没有任何责任上的束缚,这正是他所希望的。

有许多目标、动机及人物可以激发一个人爱的天性。有些工作是我们所不喜欢的,有些工作则是我们稍微感兴趣的,在某种情况下,可能有某种工作是我们真正喜爱的。当一个人从事他所喜爱的工作或是为他所喜爱的个人工作时,这个人将发挥最大的效率,而且也将更为迅速、更为容易地获得成功。

做得多过酬劳

如果你只是从事你报酬分内的工作,那么你将无法争取到人们对你的有利的评价。但是,当你愿意从事超过你报酬价值的工作时,你的行动将会促使和与你的工作有关的所有人对你做出良好的声誉,将增加人们对你的服务的要求。

卡洛·道尼斯先生最初替汽车制造商杜兰特工作时,只是担任很低的职务。但他现在已是杜兰特先生的左右手,而且也是杜兰特手下一家汽车经销公司的总裁。他之所以能够升到这个很好的职位,是因为他提供了比他所获得的报酬更多及更好的服务。

当我前去访问道尼斯先生时,询问他是怎样如此迅速地获得晋升的,他以短短的一段话,道出了整个过程。

“当我刚去替杜兰特先生工作时,我注意到,每天下班后,所有的人都回家了,但杜兰特先生仍然留在办公室内,而且一直待到很晚。因此,我也决定在下班后留在办公室内。没有人请我留下来,但我认为,应该留下来,必要时可对杜兰特先生提供任何他所需的协助。

“因为他经常在寻找某个人替他把某公文拿来,或是替他做个重要服务,则他随时都会发现,我正在那儿等待替他提供任何服务。他后来就养成了呼叫我的习惯。这就是整个事情的经过。”

杜兰特先生为什么会养成呼叫道尼斯先生的习惯?因为道尼斯自动地留在办公室,使杜兰特先生随时可以看到他,让他为杜兰特先生提供服务。他这样做,获得了报酬吗?是的,他所获得的报酬是获得一个很好的机会,使他自己获得了某个人注意,而这个人就是老板,有提升他的绝对权力。

有十几个原因可以解释,你为什么应该养成“任劳任怨,不计酬劳”的习惯,尽管事实上很少有人这样做。其中有两个原因最主要。

第一,你在建立了“任劳任怨,不计酬劳”的好名声之后,将获得好处。因为和你四周那些未提供这种服务的人比较起来,你们之间的差别将十分明显,因此,不管你所从事的是什么行业,将有很多人指名要接受你的服务。

第二,到目前为止,这是你为什么应该任劳任怨、不计酬劳的最重要原因。如果你做的工作比你所获得的报酬更多、更好,那么,你不仅表现了你的乐于提供服务的美德,也因此发展一种不寻常的技巧与能力。你将对你的工作胜任有余,最后将产生足够的力量,使自己摆脱任何不利的生活环境。

接受批评就是一种进步

遭受别人戏弄也许正是自己去接受考验的前奏。

接受批评,这是一次改变的机遇

康能曾经受过打击。他第一次在美国众议院演讲的时候,被言辞犀利的新泽西州的代表非尔卜斯中途这样讥讽了一句:“这位从伊利诺州来的先生,恐怕口袋里装的是燕麦吧?”

全院的人听了便哄堂大笑,假如被讥讽的是一个脸皮薄的人,恐怕就会不知所措了,但是康能却不然,他外表虽然粗蛮,但内心却明白这句话是事实。

“我不仅口袋里有燕麦,而且头发里藏着种子。我们西部人大都是这样有乡土味儿,不过我们的种子是好的,能够长出好苗来。”

康能因这次的反驳,以致全国闻名,而大众都称他为“伊利诺州的种子议员”。他能够使别人的讥讽变为称赞和同情,因为他谙熟一种自贬的方法,这种方法我们人人都可以很容易学得。他晓得从批评声浪中逃走是不好的。批评就好像一只狗一样。狗看见你怕它,便愈加追赶你,恐吓你。如果某种批评把你吓住了,你便日夜都痛苦不安。但是如果你回转头来对着狗,狗便不再吠叫了,反而摇着尾巴,让你来抚摸。只要你正面迎击对你的批评,到头来,它反而会为你所融化、克服。

我们之所以怕批评,是因为批评乃是真的事实,愈真实则我们愈害羞而想逃避。然而批评之所以可贵,便是因为里面包含着真实的缘故。如果我们时时努力改进我们人格上的种种缺点,则我们便没有空闲的时间,对于那些细节过于斤斤计较了。

凡是有头脑的人总是时时审视自己是不是完美的人,他晓得他自己确有许多缺点。批评是揭发这种缺点的一种好方法,是我们所应当欢迎的。

林肯也曾经受过别人的轻视。

当林肯是个年轻的律师时,因为有一个重要的案件来到芝加哥,但是无人理会他。在芝加哥,那些年长有名的律师都一致认为和一个外来的后生律师在一起会降低他们的身份。这些人自认为地位崇高,除自己以外看不起任何人。他们把林肯完全抛在一边——无论去什么地方都不请他一同前往,也不和他一同吃饭。

林肯怎样面对这种情形,是否鼻子翘得比轻视他的人还高,想方设法报复呢?不,他并没如此做。后来他回到斯勃林菲尔德的时候,他说:“我到芝加哥才晓得自己所懂得的是多么的浅薄,而我要学习的又是多么的多。”

这种轻视对他是一种刺激,促使他改进。后来他升到了很高的地位,而那些轻视他的人还是一无长进。他做了美国的大总统,那些律师还是无名的律师。他们的轻视不过是替林肯预备了一级梯子,使林肯爬到荣誉的顶端。

不怨恨批评和戏弄我们的人

纽约电话公司的总经理麦卡罗小时被人开过一次最大的玩笑。那时他是一个幼稚的野孩子,他那种非常易于受欺骗的情形几乎远近驰名。他只知靠别人而且绝对地依赖别人,所以他自己毫不费力思索。他那时是在火车站的车道上做各种零碎的工作。

一个7月大热天的下午,位于山岩与河流之间的西岸车站热得就好像锅炉一样。有一个名叫比尔哥林斯的工头叫麦卡罗去拿一点“红油”以备红灯之用。他说“红油”是在离那儿一里远的圆房子里,麦卡罗很恭敬地听了工头的话,便一心朝着那个方向走去以便完成他的任务。到了圆房子里,他就向那里的人要“红油。”

“‘红油’?”那里的职员十分奇怪地问,“做什么用的呢?”

“点灯用的。”麦卡罗解释说。

“啊,我晓得了。”那个职员心中明白了,“‘红油’是在过去那个圆房子的油池里。”他说道。

于是,麦卡罗又在那滚烫的焦煤渣上走了一里之远。那里的人告诉他“红油”并不在那里,而且不晓得究竟是在哪里,最好到站长的办公室里去问问。麦卡罗又提起脚走了。因此,在火热的太阳下,他就这么走来走去地走了一整下午。

最后他着急了,便跑去问一个年老的工程师,这个慈祥的老工程师很怜悯地望着他说:“孩子呀!你不晓得那红灯的光是红玻璃映出来的吗?你现在回到工头那里去和他理论吧!”

麦卡罗得到这次教训后,就发誓以后绝不像呆子般被人玩弄了还不知道。他决心将来做事要眼睛耳朵打开些,而且脑袋瓜也不再只是用来放帽子的。麦卡罗从中学习到一个很重要的人生经验——不可太信任人。但他并未因此陷入另一个极端——对于人人都猜疑。这也是被批评的人所易于陷入的另一种陷阱。

对于批评我们的人,无论其动机是怎样地恶劣,我们都不应对人产生猜忌心理,以为人人都是自己的仇敌,这是相当危险的。大人物难免也要受到不公平的批评、无理由的侮辱,以及恶意的诽谤。

别人的批评是极可贵的,可以显示出你正处于什么地位,但你得切记不可在那个地位上停着不动。

要以客观的态度来衡量别人的批评。不要衡量其究竟伤害你到什么程度,或是别人批评你的动机究竟如何。利用别人的批评来看清自己的行为,看出你究竟是对还是错。如果你是错了,便修正过来;如果你本来是对的,便不必牵挂着别人的批评而感觉不安。

别人批评的时候,不要养成一种感觉自己是受逼迫的习惯。无论怎样,如果你的仇敌能指出一条路打破你的自负心,使你能够改进,那么,他实在是帮了你的大忙。

同类推荐
  • 别败在不会说话上

    别败在不会说话上

    在这个日趋开放的社会,需要人际之间越来越多越广地交流。沟通的能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重要。而沟通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说话能力之上。
  • 别说你懂交际学

    别说你懂交际学

    《别说你懂交际学》我们要想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有理论的指导。但是交际无论怎样复杂,怎样难于观察和研究,我们都不应当逃避,因为逃避没有出路,现实早已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课题。本书从个体事例与社会活动入手,对交际中所遇到的各种实际情况都找到了方法。希望你在读完这本书以后,可以成为一个交际高手,并且迈向成功。
  • 漫话幽默谈吐

    漫话幽默谈吐

    本书分为幽默素质和幽默随笔二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心理调节、神经放松、颠倒逻辑、歪曲推理、自我调侃、哥们儿真逗、文人幽默逸事等。
  • 心理学博士不会告诉你的读心术

    心理学博士不会告诉你的读心术

    本书写给那些有兴趣在生活中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生活的读者。为了这个目的,书中收入了心理学的几个主要观点,包括心理动力学、认知与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及人文主义。本书对认真、严谨的人,对日常人际关系感到苦恼的人,对人类心理深感兴趣的人具有较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 有一种美德叫诚信

    有一种美德叫诚信

    中华民族自古就推崇诚实守信的道德观,讲究做人要有真情实意,一诺千金。在市场经济中,这些传统美德并没有过时,诚实守信仍是人们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本文从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出发,全面论述了一个人从做人、做事、求学、就业、经商和家庭和睦等方面,通过大量的故事和事例向读者阐明了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通行证。读者对象:青少年,刚入职场的新人。
热门推荐
  • 王俊凯——琉璃半夏半倾城

    王俊凯——琉璃半夏半倾城

    9岁那年,一串紫水晶手链,决定了她的一生……她没想到,十年后,她能再次遇见当年,青涩懵懂的他……
  • 无情帝君,本宫不伺候

    无情帝君,本宫不伺候

    她爱他,一往而情深,所以她求丞相父亲送她入宫。可是,原本爱情第一的她,被冷酷无情的他狠狠伤害,被后宫嫔妃设计陷害,于是,原本纯良无害的她,开始卷入一场又一场的宫廷斗争之中……
  • 红尘深渊

    红尘深渊

    父亲的离世,母亲的病重,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靠着一份工资伶仃兼职生存的她,被逼无奈,只能去她平时认为红灯区工作。一次的错位,差点让她清白尽失。好在那时,她期待的英雄出现。不止帮助她度过难关,给了她母亲的治疗费,还给她介绍工作.....她喜欢她。然而凡尘俗世,纷扰斗争,她的这份喜欢,这份爱又能否实现呢?"
  • 我不是武则天

    我不是武则天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对内穷奢极恀,对外连年用兵,沉重的徭役让农民走投无路,民不聊生。“正是取天下的良机”钱钟燕一个弱小、但是不一般的女子被卷进一场争霸流中不可自拔!看小说为你们一一揭开这一幕幕精彩的片刻
  • 会长大人的小蓝友

    会长大人的小蓝友

    安冬末呆愣愣地看着面露不安神色的水金二人,一时不知道怎么选择。。。
  • 月蚀战争

    月蚀战争

    dnf,英雄无敌,机甲,三国等各种元素混合而成的一个奇葩故事。
  • 绝色轻尘:一袭红衣逆天下

    绝色轻尘:一袭红衣逆天下

    一袭红衣,便注定了她的不凡,一双血眸,便注定了她的尊贵!降临异世,只为一个赌约——为情!在这个乱世的世界中,且看她如何收神兽,执神器,身边美男多多,个个强大无比!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呃,怎么这么多?要不全收了吧!甚好甚好!场景一:“风轻尘,受死吧!”她,面对比她强大的人淡然无比,狂傲一笑:“死?我从不会死!”平平淡淡,却够狂,够傲!说她狂傲也罢,嚣张也行,她就是她,跟随本心!场景二:“轻尘,我的存在只为你!”一个等待她万年有余的人,在这一刻,表达了他的心意!场景三:“想抛弃我?这怎么可以?是你先招惹我的!”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人,与她相处中,迷了情,也乱了心。
  • 身体里有座金鳌岛

    身体里有座金鳌岛

    这是一个身怀金鳌岛的年轻人的修仙之旅。柳稷:“什么?你说开天辟地的是盘今大神?你确定不是盘古?”元芳:“盘古是谁?盘今大神的弟弟吗?”柳稷:“你说这里仙界有三十六位玉帝?不是在开玩笑吧?”元芳:“三十六重天,每一重天都有一位玉帝统治,自然就有三十六位玉帝了。”柳稷:“怎么可能,没有六道轮回,没有女娲大神,我们人族是怎么来的?”······求推荐!求收藏!
  • 恩恩情缘之三见钟情

    恩恩情缘之三见钟情

    有没有一个人第一次见面会让你反常,第二次见面会让你迷恋,第三次见面会让你忍不住立刻拥有她。叶恩恩在去包间的途中撞到一个结实的身体,本想好好理论一番,奈何尚总气场太强大……
  • 倾城幽雪

    倾城幽雪

    暮雪山庄庄主林子穆的外孙女林幽雪,她倾城之色,武艺冠绝天下。她出身豪门,身世却颇为传奇。她离家出走,只为探寻属于自己的那份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