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25900000008

第8章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我念过去佛出世  号曰勇猛精进尊

劫名花积妙可观  最上世界名善见

八万四千莲花出  有佛出现彼劫中

世界犹如兜率天  所须饮食皆如意

彼无女人不处胎  众生化生悉严好

而复不修于余乘  菩萨皆住大乘法

十方所来菩萨众  于彼世界善可观

皆获喜相妙定门  受诸快乐未曾有

菩萨俱胝二十六  是众庄严二足尊

复有余多天及人  最上佛乘皆安住

其佛大仙智德海  数数宣说精进门

有菩萨名坚固铠  于佛发问如斯义

所欲安住精进力  菩萨云何精进修

此义愿佛为我宣  我于是中修行住

彼大法王知意已  为说发勤精进德

发起勤作行相应  常所伺察修行住

发起所谓菩提心  勤作成辨众善法

伺察利益诸众生  修行随何法住忍

发起恭敬此听受  勤作宣说而开明

深固作意伺察门  修行谓起圣正见

发起涤除于悭垢  舍诸所有是勤作

具菩提心伺察门  修行所作不求报

发起谓振大舍声  慈于丐者是勤作

伺察受用观无常  修行施已不生悔

依法所受名发起  净命自资是勤作

我真实施伺察门  修行施时无意念

发起涤除破戒垢  禁戒无缺是勤作

伺察将护破戒人  修行具戒无意念

发起所谓身业净  语业清净是勤作

心业清净伺察门  修行是为诸法净

不容受嗔名发起  忍力现行是勤作

自他作护伺察门  修行忍辱无意念

恚者常净名发起  勤作于彼不舍离

内心清净伺察门  修行自他无所得

发起谓除懈怠垢  择精进力是勤作

护懈怠者伺察门  修行随何法住忍

积集善法名发起  成办善法是勤作

伺察不乐于余乘  修行不坏诸业报

发起了知于正念  勤作悟入法行中

善护正慧伺察门  修行所谓坚固住

发起谓理勤谓教  彼诸法门谓伺察

知出离道即修行  此发精进善方便

发起所谓文总持  善宣说义名勤作

不着于声伺察门  修行了法不可说

亲近善友名发起  远离恶友是勤作

观善恶性伺察门  修行忆持于诸法

法中出家名发起  舍爱非爱是勤作

希求善法伺察门  修行于法无障碍

发起乐居旷野中  远离愦闹是勤作

乐居寂静伺察门  修行谓修寂静行

少欲善言名发起  欢喜知分是勤作

获受妙乐伺察门  修行谓知所应量

增上戒学名发起  所修无杂是勤作

增上心学伺察门  增上慧学修行住

布施持戒名发起  忍辱精进是勤作

禅定慧行伺察门  修行总起智方便

财法二施名发起  爱语所谓是勤作

利行是为伺察门  修行真实而同事

大慈圆满名发起  大悲具足是勤作

法中大喜伺察门  修行此说大舍智

发起清净佛刹土  圆满相好是勤作

护持正法伺察门  度脱众生修行住

不着蕴魔名发起  出烦恼魔是勤作

摄伏死魔伺察门  摧伏天魔修行住

了知苦果名发起  不立爱故是勤作

修道是为伺察门  灭智所谓修行住

发起身念处离缚  观受念处是勤作

观心念处伺察门  修行谓观法念处

发起所谓信根方  精进根力是勤作

念定根力伺察门  修行谓即慧根力

防断不善名发起  不坏善法是勤作

身心轻利伺察门  修行智起四神足

发起谓修七觉分  行八正道是勤作

修习止观伺察门  修行真实明解脱

发起勤作起诸行  心得轻安伺察门

不转诸相境界中  此说是为修行住

若身若心轻安故  于见于因当出离

是中名色若了知  诸圣称赞此精进

于我我所若能灭  即解一切所取缚

现起五盖悉蠲除  恶作疑惑皆断灭

又复能破诸结病  此力除障无所覆

于慢过慢断无余  所作皆由精进力

遣除一切诸有相  止息一切诸戏论

断灭一切烦恼因  智者称赞此精进

闻此精进功德已  勇发精进咸称赞

菩萨会中有十千  悉得无生妙法忍

释迦如来此会中  为诸菩萨广宣说

闻说精进先行时  五千菩萨忍清净

复有天人阿修罗  紧那罗等诸会众

尔时会中有百千  发菩提心善安住

我昔曾名坚固铠  得最上忍菩萨位

弃舍身命精进修  经尔许时常无懈

亲近八万四千佛  弃舍己身而奉事

近侍诸佛一劫中  后居无数菩萨位

尔时大悲思惟大梵天王白海意菩萨言。善男子。所言佛法是何等增语。海意菩萨言。大梵。此言佛法者。是一切法增语。何以故。如来以无分别相。如量取证菩提。无分别相者。即一切法平等相。如来是中如量取证菩提。大梵。若了一切法平等。即是菩提。是故此说一切法即是佛法。若一切法如是即佛法。亦如是所有一切法自性。即佛法自性。一切法离故。应知佛法亦离。一切法空故。应知佛法亦空。大梵。一切法缘生。若能觉了。诸法缘生即是菩提。如如来于一切法如是见而彼佛法亦如是见。梵天言。善男子。岂非佛法越三界邪。菩萨言。大梵。三界自性即是佛法。何以故。大梵。而彼佛法平等相中无高无下。犹如虚空亦无高下。佛法亦复如是。同彼虚空无高无下。大梵。一切法亦然。自性空中等无高下。大梵。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知佛法者。应如是知。然于所知方便不应取着

复次大梵。佛法无方分。无处所。不生不灭非青非黄非赤非白。故无显色。非有形相故无形色。无形显色故即是无相。大梵。无相义者即佛法义。佛法义者即不堕句义。不堕句义者即寂静义。寂静义者即是离义。离义者即是空义。空义者即无系着义。无系着义者即实性义。实性义者即真如义。真如义者即毕竟不生义。不生义者即不灭义。不灭义者即无住处义

尔时海意菩萨重说颂曰

所说无相义  是胜佛法义

其说佛法义  即不堕句义

不堕寂静义  寂静是离义

离义即空义  空义无著义

无著实性义  实性真如义

真如即毕竟  不生不灭义

不灭无处义  法义如是住

如所住法界  诸法亦然住

如诸法所住  佛法亦然住

如佛法所住  生灭法亦然

无著法等义  真如无异住

声闻缘觉法  亦平等随住

如是处住法  佛法胜无上

无方分处所  故佛法安住

勿于生灭中  随观诸佛法

彼非形显色  无少法可得

无形亦无相  佛法而开明

如诸法自性  佛法亦如是

此所说平等  无差别无相

如是求佛法  诸法亦然求

若法无所得  彼即无分别

佛及诸佛法  一切法皆然

大仙处道场  得平等正法

佛及诸佛法  于道场观察

彼所说佛法  平等等故常

等无高下法  如虚空清净

若佛及佛智  彼佛此所说

谓诸法缘生  自性无所有

若自性不有  即无少法生

实际此若知  世间等无际

是际中起智  随转一切法

所谓过去法  及彼未来法

此名现在法  此是诸佛法

如是三时中  佛智无所著

由智无著故  牟尼乃说法

所谓佛十力  及四无所畏

诸佛十八种  不共功德法

于是中普摄  所有一切法

如是一切法  是即诸佛法

复次大悲思惟大梵天王重白海意菩萨言。善男子。汝于如是法中。云何所见。菩萨言。大梵。夫佛法者堕色数邪。梵天言不也。菩萨言。若法非色即不可见。若无对碍即无表了。是中云何有所见邪。梵天言不也。善男子。菩萨言。大梵。若佛法不可见者。即一切法亦如是。何以故。法本无二。此无二者即是一切法。大梵。若法有所见。彼即是有相。谓以无别可见无别佛法。若此如是见。彼如是佛法。若如是佛法。彼即如是见。梵天言。善男子。若尔者如来于一切法。不复有见。菩萨言大梵。若如来于佛法中有所见者。即彼如来及诸佛法。有实定性可得。梵天言。善男子。若如是者。佛法不有邪。菩萨言。大梵。若法无实定性。是中有无悉不可说。若法非有无。彼即无所见。梵天言。若尔何故。世尊今此会中说佛法邪。菩萨言。大梵。如说虚空。非彼虚空有实定性。佛法亦复如是。此说佛法。非彼佛法有实定性。梵天言。希有善男子。若初发心菩萨。闻此说已不生惊怖者。而是菩萨于佛法中被坚固铠。菩萨言。大梵。若诸众生。得佛加持已发菩提心者。闻此所说甚深佛法。即不生惊怖。又复大梵。有取有执者即生惊怖。无取无执者不生惊怖。有依止有系著者即生惊怖。无依止无系著者不生惊怖。有我我所见者即生惊怖。离我我所见者不生惊怖。梵天言。善男子。菩萨有几种力。若诸菩萨。具是力者。即于如是甚深佛法中不生惊怖。菩萨言。大梵。诸菩萨有八种力。若诸菩萨具是力者。乃于如是甚深佛法中不生惊怖。何等为八。一者无障碍信力。于诸佛法生胜解故。二者尊重出生善知识力。谛意随顺如师尊故。三者多闻出生慧力。出世闻法悉圆满故。四者福行出生承事之力。无量福行悉圆满故。五者深固作意出生智力。破诸魔故。六者大慈出生大悲之力。于无我法离疑惑故。七者安定出生善思惟力。大菩提心不忘失故。八者无佗信出生忍力。获得无生妙法忍故。大梵。此等是为菩萨八种胜力。若诸菩萨摩诃萨具是力者。能于甚深诸佛法中不生惊怖

尔时世尊赞海意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海意。汝善说此菩萨八力。若诸菩萨具是力者。能于甚深诸佛法中不生惊怖。又复于佛法中。随所闻已皆不生怖。海意当知。诸说法声皆是分别。若于菩提胜义谛中即不能说。何以故。彼胜义谛。非语言非诠表。亦非文字积集所行。尚非心心所法而可能转。况复文字有所行邪。海意。如汝所观诸佛世尊有所说者。但为不可思议一切众生大悲转故。乃于如是甚深法中成正觉已。于无文字无语言无记说无诠表法中。为他众生及补特伽罗。假以文字建立宣说。海意。譬如有人知此虚空。非色相故不可见。非对碍故无表了。然于空中以种种色彩画形像。所谓象马车乘天龙夜叉乾闼婆等。现诸色相。海意于汝意云何。是人所作斯为难不。海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是人所作最极为难。佛言海意。诸佛世尊。如复为难过极于彼。何以故。谓于不可说法中成正觉已。假以言说。为他众生及补特伽罗建立宣说。由于不可说义中如实觉了。是故。诸佛难作能作。海意。若复有人于此甚深佛法之中。不惊不怖不生恐畏者。当知是人于先佛所深种善根作诸胜行。是故。于此甚深佛法不生恐畏。若复有人于此甚深经典一切世间难信解法如实知已。受持读诵广为他说者。当知是人能持如来一切法藏。能持一切众生诸善法分。又复海意。若有菩萨得佛眼照明。能于无量诸佛刹中。满积珍宝持用供养。彼彼如来广行布施。于汝意云何。而彼菩萨以是缘故得福多不。海意白佛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此之福蕴无量无数。乃至譬喻所不能及。佛言海意。我今语汝。如汝应知。若有菩萨能于如来法中善为作护。令三宝种不断不绝。于诸众生不舍大悲。于如是等甚深经典如来大智法中能了知已。受持读诵。何况是中如理修行。而此菩萨所得福蕴倍多于彼。何以故。所有财施。但是世间之所爱乐。若法施者。彼即出过一切世间

复次海意。若有菩萨能护持正法者。而此菩萨得四种摄受。何等为四。一者得佛摄受。二者得天摄受。三者得福摄受。四者得智摄受。若诸菩萨得佛摄受者。当得四种最胜之法。何等为四。一者常得不离瞻仰如来。二者一切魔众伺不得便。三者获得无尽陀罗尼门。四者速具神力住不退转地。海意。诸有菩萨为佛摄受者。获得如是四种最胜之法。又诸菩萨若得天摄受者。当获四种清净。何等为四。一者天众神力。令其菩萨众会清净。二者使令听受正法专注一心。三者遣除一切魔外之众。四者由天威神。能令一切无不清净。悉得净心。海意。诸有菩萨为天摄受者。获得如是四种清净。又诸菩萨若得福摄受者。当获四种庄严之相。何等为四。一者身庄严。谓相好圆满。二者语庄严。谓胜出一切众生语言音声。三者国土庄严。谓诸所施作悉能显示。四者所生庄严。谓在所生处或为梵王帝释护世天等。海意。诸有菩萨为福摄受者。获得如是四种庄严。又诸菩萨。若得智摄受者。当获四种照明之法。何等为四。一者照明一切众生根性。如其所应即为说法。二者照明一切烦恼之病。积集法药随为治疗。三者神力照明。余佛刹中悉能遍往。四者法界照明。于一切法如实了知。海意。诸有菩萨为智摄受者。获得如是四种照明。以是缘故。菩萨摩诃萨欲得如是摄受称赞功德法者。应当勤行护持正法。若诸菩萨而能勤行护正法者。当获无量最胜功德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一代邪帝

    一代邪帝

    刚刚穿越,我就被恶鬼附身了,这没什么,新拜了一个师傅,结果没几天,我就变成了邪道中人。
  • 刑事重案组:让尸体说话

    刑事重案组:让尸体说话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工作总是与死亡有关,尸体、解剖、犯罪现场调查,哪里有凶案,哪里就有他们。他们就是让尸体开口说话,指认凶手的刑侦人员。
  • 欺天之局

    欺天之局

    这是一个流传万古的传说这是一个让世人为之疯狂的神藏这亦是一个谋划万年之久的局今世天才林立,英雄辈出,一个群雄争霸的大时代已然来临。这一世将是一切的终结。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平原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平原

    本书主要介绍了平原的形成、类型、特点等,并对它的治理开发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 都市无上霸主

    都市无上霸主

    从神秘组织逃出的江羽回到都市后,隐匿身份低调做人,没想到我不犯人,却总有人来犯我!流氓、杀手、忍者、狼人、吸血鬼、生化人、机械人、修炼者!全都不是事儿!让江羽最头疼的,其实是各种女生、女孩儿、女人!而当他渐渐习惯这种生活时,神秘组织又向他伸出了魔手!且看江羽如何称霸都市!
  • 花季少年闯校园

    花季少年闯校园

    人的形,树的影。任影在校园里保护董倩,两人发生恋情。认识到他的武技可以改变命运,然后他在花都中闯荡,在不段成长长大他的成长之旅就此开始。校园只是起点,看主角如何和小萝莉御女明星女强人邻家姐姐发生故事大家和我一起期待一定精彩。
  • 宫闱惑:帝凰谋

    宫闱惑:帝凰谋

    他复她容颜,给她新生,她用性命与他做交易。潜身宫闱,她遇到了惜她护她的男人。低贱为奴,她的手中竟掌握着这宫里众多人的生杀荣辱。看似江山锦绣,实则波涛暗涌,两副绝色容颜下的一颗玲珑心,将她卷至风口浪尖。既然此生注定不可平庸,那便身裹容华,凤临天下……
  • 剑啸九天之阴阳乾坤

    剑啸九天之阴阳乾坤

    剑者,秀也。掌握乾坤之力,操控宇宙洪荒。是生?是灭?一把剑,足矣!
  • 儿子和情人

    儿子和情人

    矿工瓦尔特原本性格开朗,充满活力,后因酗酒而日渐沉沦。妻子格特鲁德失望之余,转而将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长子威廉又不幸早夭,遂对次子保罗产生了强烈的感情。面对情感变态的母亲,以及两个各有其不同恋爱观的女友,年轻的保罗一时颇感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