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09900000004

第4章

颂偈品第九

须真天子复问文殊师利童子。云何菩萨得持权慧自在所入随俗教化。尔时文殊师利便为天子歌颂偈言

心于欲无所著  常志求无上道

意所习眼悉见  以是故智慧相

令一切皆发意  常使愿于此道

心于道无所舍  如是者善权相

一切人亦无人  智慧者晓了是

悉已净诸空寂  以是故智慧相

悉合聚一切人  诸受身有著者

以道德成熟之  如是者善权相

身本空亦如是  于本无无所见

猗三场为已净  以是故智慧相

诸所有悉惠施  头目身及珍宝

为一切立所愿  如是者善权相

乐清净于寂默  不于戒自贡高

身口意悉俱寂  以是故智慧相

自身戒悉已备  亦劝赞持戒者

佛亦皆从戒成  如是者善权相

无吾我而得忍  一切大亦皆空

身口意无缺漏  以是故智慧相

亦不身口所说  心于是不起乱

一切法皆寂净  如是者善权相

常忍于一切人  若骂詈加捶杖

愍一切护不舍  以是故智慧相

悉了信一切福  皆劝勉一切人

常审行于道轨  如是者善权相

常等行于三昧  皆悉灭于爱欲

于习着而不为  以是故智慧相

所乐禅皆弃捐  于城郭而现行

欲愍导一切故  如是者善权相

不在此不在彼  已正住于中间

所不可见便离  以是故智慧相

常于空无厌足  如是者为晓空

便哀护一切人  如是者善权相

无相法乃见佛  等视之如虚空

于色像无所住  以是故智慧相

已供养万亿佛  为一切供养雄

悉已得佛相好  如是者善权相

法净无淫欲尘  平等视如虚空

如此法无所持  以是故智慧相

于法界为已住  所造立常究竟

于是而不动摇  如是者善权相

一切人无能知  其法义亦皆如

察视之本端空  以是故智慧相

无所生亦不灭  悉晓知一切法

亦不去无从来  如是者善权相

所在生常安隐  于五阴无色欲

常悉护于一切  以是故智慧相

常习在于空闲  无我法不造立

常奉修禅三昧  如是者善权相

于丘聚及城郭  柔软音以教授

所说法无厌极  以是故智慧相

于三世无恐惧  于苦乐无所住

自调身根已寂  如是者善权相

于大众心等定  于忧戚意亦尔

悉现身于其中  如是者善权相

悉已行无碍慧  常不住于名字

如空等无所语  以是故智慧相

于欲缚现其中  法教授于人民

常赞叹于三宝  如是者善权相

于神通行功德  常调心寂三昧

自处中不高卑  以是故智慧相

神通具飞变化  便去到亿刹土

悉供养巨亿佛  如是者善权相

视阴盖譬如幻  于爱欲无色着

便得灭诸魔众  以是故智慧相

于诸魔而示现  示现已便舍离

于其中度一切  如是者善权相

常亲近度脱门  便得空无思想

愿施于所当施  以是故智慧相

于嗔恚无怒害  不愚痴慧之聚

无长益栽不生  如是者善权相

所当作信已办  常奉行于众慧

悉过诸波罗蜜  以是故智慧相

虽现于贪欲痴  喻忤之非黠根

用是护于一切  如是者善权相

得平等若泥洹  便能灭于丛聚

已降伏于三界  以是故智慧相

于是世生死聚  一切人是朋友

所作福无厌足  如是者善权相

因八直而空寂  是则为菩萨慧

智慧及权方便  顺此乘得世雄

行善权智慧俱  亦不生亦不有

智慧与善权俱  至得黠无贡高

智慧及善权慧  常相随与并行

如两牛共一轹  觉法田无有上

道类品第十

须真天子复问文殊师利童子。道为何等类。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我所处是道类。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何所处是道处。文殊师利答言。天子。寂静是道处。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何所是道之相。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虚空是道相。天子复问。文殊师利。道何所住止而为道。文殊师利答言。天子。住止于虚空是则为道。天子复问。文殊师利。道谁之所立。文殊师利答言。天子。道从诸法立。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何所是道之本。文殊师利答言。天子。平等则道之本。天子复问。文殊师利。法何所持而为道。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持无我无人。是故为道。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何所而与道等。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无所生无所起。则与道等。天子复问。文殊师利。道去至何所。文殊师利答言。天子。道去至一切人心诸所行中。所以者何。无所行亦无所至。天子复问。文殊师利。道何所出生。文殊师利答言。天子。大哀则道所出生。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大哀是道之所生。文殊师利答言。天子。度于一切是则大哀。道之所生。天子复问。文殊师利。道从何求。文殊师利答言。天子。道从一切爱欲中求。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爱欲而能出道。文殊师利答言。天子。净八直行是故道。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八直行与爱欲俱耶。文殊师利答言。天子。尔八道与爱欲俱。卿将赞道之净乎。淫怒痴尽是故道。如行爱欲行道亦尔。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于此行中何所为作而与道合。文殊师利答言。天子。于此行中亦不得爱欲。亦不得生死。亦不得泥洹。是故道。道之所行得合于道。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何所是菩萨行。文殊师利答言天子。六十二见。四颠倒。五覆盖。一切无功德辈。是菩萨行。天子复问。文殊师利。是事云何。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以善权方便。广随所入欲救度一切。一切所求惟因诸见爱欲四颠倒中求。所以者何。一切从是中生故。于此求索一切不可得见。亦不见所见。爱欲亦不可见。四颠倒亦不可见。亦非一切亦非不一切。所以者何。护脱一切故。如是天子。当作是知。菩萨道于爱欲中求。天子复问。文殊师利。菩萨不从三脱门而求道耶。文殊师利答言。天子。不可从空而成道。亦不可于无相。亦不可于无愿而成道也。所以者何。于是中无心意识念亦无动故。有心意识念动者乃成其道。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何所施行而名为道。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愚痴与道等。道与愚痴等。施行是等。则名曰道等。于直见等于邪见等。于直念等于邪念等。于直语等于邪语等。于直活等于邪活等。于直业等于邪业等。于直方便等于邪方便等。于直意等于邪意等。于直定等于邪定等。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直见与邪见等。文殊师利答言。天子。等于虚空等于寂静。天子复问。文殊师利。空与寂静有何差特。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虚无等虚空等。是宁有异不也。天子报文殊师利言。虚无等虚空等。实无有异也。文殊师利言。如是天子。空寂适等亦复无异。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所说等而复有称誉赞叹之差特耶。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无思想因所作而自贡高。便有异而致称誉赞叹。设使无思想因所作而自贡高。解知是义相者是无有异也。譬如天子万川四流各自有名。尽归于海合为一味。所以者何。无有异故也。如是天子。不晓了法界者便呼有异。晓了法界者便见而无异也。天子复问。文殊师利。法界乎宁可得见知不也。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法界不可得见知也。所以者何。总合聚一切诸法故。于法界而不相知。于是法界而等念得三世之慧。是则法界之处。弃捐烦乱犹豫之心。是则知处所。乱语者终不受之则知其处。譬若天子于无色像悉见诸色。是色亦无等如虚空也。如是天子。于法界为甚清净而无瑕秽。如明镜见其面像。菩萨悉见一切诸法。如是诸法及于法界等净如空。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辩才慧。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以空身慧而无所断。于诸所见自现其身。为一切人说无常法令离是身。是为菩萨得辩才之慧。知所有空于一切皆无所有。天子复问。文殊师利。菩萨得分别诸法。文殊师利答言。天子。知空寂于有身无身而不作异。是故菩萨得分别诸法。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为导师

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法亦不住。亦不不住。是故天子。菩萨得为导师。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知一事了无数事。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于无思想而不动摇。是故菩萨。得知一事了无数事。天子复问。文殊师利。菩萨宁能有要现入三品不。何等为三。等于正要。入于不要。入于邪要。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于正要入佛法。于不要入声闻辟支佛地。于邪要入度一切。天子复问。文殊师利。菩萨宁有住于闲复住于懅不。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有闲务。天子复问。何以正尔。何故得入于懅。答言。以诸懅故而住示现。育养众生而令得闲。所以者何。瞻视一切故。天子。声闻解脱自为身故。所以者何。是为得闲。菩萨不于是中而示现。复次有懅者皆来得道。菩萨而往示现。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仁者今得闲耶。而懅乎。文殊师利答言。天子。吾亦不懅。亦复不闲。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何故如是乎。文殊师利答言。天子。吾未有所至。亦无所得。不闲于闲。亦不须臾亦不一时。以生死为拘。天子复问。文殊师利。说是法言为降伏魔场已。文殊师利答言。实尔。天子。如仁者所云。说是法言为降伏魔场。何以故尔。天子。如是法言不识五阴。亦不于爱欲有所弃。亦不于解脱有所起。亦不近于解脱。降伏于异道。何以故尔。天子。一切异道行不在其中。为坚立法英。所以者何。无冥皆悉明故。为转法轮。为断一切诸所见已。天子复问。文殊师利。说是法言为有几人得知法世。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无世为不冥。是则法世之所作。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世人闻是法言而得解脱。甚哉难值。文殊师利答言。天子。其不厌于世缚者乃信是法无不解脱。天子复问。文殊师利。厌于世缚为何所是。文殊师利答言。远淫怒痴弃于爱欲。觉知苦者而欲求脱。是则厌于世间缚。天子复问。文殊师利。谁复不厌世间缚者。文殊师利答言。天子。等于淫怒痴。等于爱欲。等于解脱。是故不厌世间缚。于是众会闻说法言莫不踊跃皆得欢喜。尔时雨于天华及栴檀香。诸天亦复持衣裓盛花香。散于佛上及文殊师利上。鼓乐弦歌来供养佛。亿百千诸天以柔濡声赞叹于佛。复于虚空奋振衣服。喜踊加倍侥幸乃闻是法。尔时众会一切人民见是变化皆以华香及与衣服。散于世尊及文殊师利童子上便说是言。世尊。闻是法言而不信解者为不值见佛。云是法言非佛所说者。为非除须发及持大戒者。亦不讽诵复不信乐。亦非沙门婆罗门。而不随是。是辈无四德。亦无名字。所以者何。用恐畏故。闻是有信菩萨摩诃萨最上菩萨种种功德者。为尽生死底断绝诸恶道。于过去当来今现在佛世尊所。得持是法而坚住。闻是法因是皆当解脱。有受持讽诵广为一切解说其义者。是为持戒清净而完具。是为值见佛。是为转法轮。是为沙门。是为婆罗门。是为除须发。是为受大戒。是为有所得。是为有名字

尔时世尊于众会中赞言。善哉善哉。于是佛语弥勒言。受持是法当讽诵读广为一切说之。说是经时十二那术人众远尘离垢诸法法眼生。八千比丘漏尽意解。三万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五万菩萨得无所从生法忍。佛语弥勒。仁者得佛时一切菩萨及诸会者。皆当逮得奉持是法。其闻受持是深经者。弥勒皆当授与其决。尔时世尊语贤者阿难。书持讽受是法言品广为一切说之。阿难白佛言。唯受持之。阿难问佛。是名何经。云何奉行之。佛言。是经名须真天子所问。是名文殊师利童子所报。是名断一切诸法狐疑。是名一切诸佛法普入方便慧。分别照明教授之持当持审持持而谛持。说是法言时三千大千不可计刹土六反震动。佛说经已。文殊师利童子。须真天子。弥勒菩萨等。贤者阿难及大众会诸天人民及犍沓和阿须轮阿须轮人民。皆大欢喜前为佛作礼而去

同类推荐
  • 见闻录

    见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瑜伽师地论略纂

    瑜伽师地论略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集譬喻王经

    大集譬喻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辨证汇编

    辨证汇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Magic and Real Detectives

    Magic and Real Detectiv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农家媳妇的古代日常

    农家媳妇的古代日常

    李青暖穿越了,而且穿成了一棵在后娘手下讨生活的小白菜。李青暖嫁人了,嫁给了村里五大三粗,会疼媳妇,能种田,敢打架的憨厚汉子。总被后爹后娘压榨的另一粗壮大白菜。田铁石,憨憨的挠了挠后脑勺,“俺媳妇说啥都是对的。”有力气,蛮汉子,大忠犬,样样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捡漏修真

    捡漏修真

    别人为得到一个灵气充沛之地争得头破血流,他却在清静之处安心修炼了;别人在为一件称心的法宝费尽心力之时,他却已经坐拥群宝了;别人正在为获得灵石而辛苦劳作时,他已经是富甲群修了。因为他有变废为宝的神奇技能。
  • 渡凡

    渡凡

    未见天斩不识高,生死由来不二刀。地锋穿肠废胆魄,神走魂留一字求。
  • “乌有”之义:民国时期的乌托邦想象

    “乌有”之义:民国时期的乌托邦想象

    本书通过爬梳和归纳民国时期有关乌托邦思想特质的文学现象,探察乌托邦作为一种思想类型,进入民国时期小说文本后所呈现的叙事形态及其想象方式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以期从文学的角度切入乌托邦功能和意义的研究。
  • 水月无天

    水月无天

    从天才变成废材,他受尽嘲笑。父亲神秘失踪,他被赶出家族,他该何去何从?一条母亲遗留的项链,又隐藏着什么秘密?少年的人生?是叱咤风云还是龙游浅底。想知道伊泽的精彩故事,尽在水月无天!
  • 我的世界只差一个你——

    我的世界只差一个你——

    作为一名新手呢,在写作方面有很多不足,请多包涵。再者呢,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慕焱在这儿谢谢大家了!)还有呢,作为学生一枚,当然是不定时更啦,请多多包涵。如果想多看一些,请到连城搜(那里是首发),这里我会加紧时间更到与那里同步哒。谢谢大家了。?(????)
  • 崩溃与重建:佟柔民法思想的形成及演变

    崩溃与重建:佟柔民法思想的形成及演变

    本书主要考证、分析了佟柔民法思想的形成及其演变,时间跨度从1940年代到1980年代计50余年。著作首先考证了佟柔的家庭、生活和教育背景,接着考察分析其转入革命阵营,接受马克思主义和学习新民法的历程。著作重点分析了1970年代后期佟柔的学术思想和活动,重点分析了其著名的商品经济的民法观的语义和形成渊源。另外,在其领导下的民法经济法论战及其学科经济法学说也是本著作的重点。文章最后从中国的现代化压力的视角分析了佟柔商品经济的民法观。
  • 独角戏

    独角戏

    世界欠你一个余淮,却不会还你一个肖奈。你不是耿耿,更不是贝微微。开启新的纪年,命运的时钟将再次被转动。《独角戏》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校园爱情。愿再次相见,你我都会更好。
  • 重生之极品天才弃女

    重生之极品天才弃女

    昔日圣殿第一天才夜宁,身负误窥大道之秘的罪名,殒命于高山之上只是,联手陷害她的众神官不会想到,她竟在最后一刻压缩斗气进行了自爆。孰料,她再次睁眼看到的,不是记忆中的天花板,而是该死的荒郊野岭伸了伸小胳膊小腿,她实在难以想象,魂穿重生这种小到不能再小的小概率事件,竟然可以连续两次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罢了,既来之则安之,既然还是在这个世界活着,她决定好好活下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想着你抱着他爱着谁

    想着你抱着他爱着谁

    她是一个以“嫁个如意郎君”为人生目标的30岁大龄剩女。他是一个以事业成就衡量人生价值的冷酷总裁。她可是被誉为“混不吝傻妞”,他居然敢开除她!她就直接闯总裁办公室找他算账。没想到他却让她冒充他的表姐,摇身一变,她竟然成了有钱人的外孙女。一纸契约,使两个世界的人生活在了同一屋檐下。他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更让她意外的是,她一见钟情的男人居然是他的孪生弟弟,拥有着一样面孔的两个人,却有着不同的性格。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三个人,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一场爱情闹剧也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