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06800000017

第17章

答曰見聞此經得近初地正覺聞是聞慧信解是思慧受持是修慧今問此段上來總有三節唯於中節但有說等前後並有書持之言為此並是修慧等耶豈以受持即名修慧書持豈可全無慧耶前多處文皆云七地在於分段生死與二乘齊等此中何故即近正覺豈地前伏惑初地即得成正覺耶又復初地為歡喜耶為乾慧耶華嚴初住已得法身何故此中入地方乃近於正覺。

問經藥王譬如至知水必近者何也。

答曰論云喻佛性水成菩提故即教所詮理性初地菩提須規求也廣平曰原喻佛正法覆四生森羅萬像出過諸道以難陟為高原以外道教為平川平川之中有高原以妙慧為先達三業為作具簡擇推尋求菩提故二乘昔教無大覺相名為水遠施功不已者二利不息故般若空教為濕土有菩提勢故聞此經為知水必近即顯二乘教以為遠大乘教以為近空教為疎中教為親今問正法為平原外教為平川平川有平原應當外教有佛法二乘昔於何處以慧簡擇而求菩提法華已前復指何處為昔日耶若有二乘已有二利何須更用迴心求大二乘於昔其心已死何處能施功不已般若中空與小何別般若中空何以無中中教復指何者是耶若今教是中應當見水而但云親耶般若自濕有菩提勢何關二乘耶又言勢者為已發心為未發心若已發心何假法華。

問經從所以者何至而為開示何耶。

答曰大菩提法有因有果有近正因有遠傍因教理行果及智相性五種智慧並屬此經由經得故此經攝故開方便門者即攝遠傍昔說二乘教理行果故顯真實相即攝近正今說一乘教理行果一切皆盡故並攝此經今問應當開門未顯真實若開即示者遠傍即是近正今此經中何文先開而未示耶何處經文方是示耶若指方便品三世佛說三車一車化城寶所等而為開示如何對無量義四法分張此中即云四法具足。

問經云深固幽遠為何義耶。

答曰深謂妙而難測固謂不可破壞大劫修因妙智證故非佛不剋故無人能到窮真邊際今化菩薩故為開示今謂前何故云唯化退大迴心者耶若唯化小何故方便品中云但化諸菩薩皆為化菩薩故故不唯化於聲聞迴心者也故知但見一途而已若唯佛能到等覺無分故知此經只是佛為佛說何關下地何以正宗唯為二乘及令眾生開佛知見。

問入如來室至法空座為何義耶。

答曰教示儀軌如十住毗婆沙云說法之人處師子座有於四法一應先恭敬禮拜大眾二眾有女人應觀不淨三威儀瞻禮有大人相顏色和悅不說外道經書心無所畏四於惡言問難當行忍辱復有四法一不輕自身二不輕聽者三不輕所說四不為利養今謂此事甚善然亦所引不當此經此經寂忍衣大悲室法空座乃引二四都不釋經。

○見寶塔品

問初來意云何。

答如論云三平等除三染慢三染慢者一信種種乘異二信生死涅槃異三信彼此身異三平等者一乘平等如前已說今謂既云如前即指前品非獨法師若前已破信種種乘何得藥艸更立差別次為除信生死涅槃異故說現寶塔如來涅槃已後現身故三為破彼此身異顯多寶佛攝一切佛身論云略者多寶如來一法身體示現攝取一切佛身由平等身但說一身攝一切身又二佛同坐塔顯二身無差釋迦分身集身無異故彼佛身即是我身又論十無上中第五示現清淨國土無上示現多寶如來塔踊分身佛集佛放一光見於東方五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國土頗利為地八方各四百萬億那由他國清淨等顯佛法勝不唯穢土亦於淨土佛土元淨故有此品來今謂準論釋之無法不通。

問曾聞此品有妨難云問何不依清淨土為二乘說說已證法方有淨土。

答曰欲顯二乘趣於大故初穢後淨今謂若爾二乘迴已不復更退應當其土永淨不穢故知二乘得授記時各各皆得淨土之記則了化土淨穢為生不待此淨方為所表蹔淨還穢即表入實於淨名中亦見如來足指按地淨已復穢仍證初果故知今經土淨為坐分身說法所表乃居空土正表二乘得授記已入無生忍分證法身分入空土故以表之乃至般若中放光所見諸土所表準知況復此明塔踊證經經力已令所被入寂故居常寂而以表之不須餘釋。

問佛何故現無量身耶。

答論云示現彼此所作事業無差別故初權後實所作同故今謂若前序中因光所見及以文殊引古佛答已表一切先權後實此中分身本為開塔塔表只是證於開顯如其不開徒云先權及以後實何益於此開妙意耶故知所表不得雷同。

問有人問云何故塔踊昇空而不變土分身佛集始變土耶。

答曰多寶示順二乘現居穢土之相分身為順菩薩所以始變淨土今謂多寶處空土何用淨分身在地故土須嚴嚴於化處表諸佛所居元皆淨土空表法體以時眾新證悉等於空若言多寶為順二乘即令始穢終穢分身為順菩薩令始淨終淨當土淨時多寶亦在當土穢時菩薩亦在同穢同淨何以分張況復塔踊在空不曾居穢何以居穢而為並難況云法華專為二乘只令始終一切俱穢況與前穢後淨義復相違又多寶為聽法華經故經既通益菩薩聲聞何但順聲聞而違菩薩土淨不專菩薩故知順義不成。

又曰多寶為順二乘之初位故居穢土分身為順二乘之後位故居淨土今謂分身順後義已如前多寶順前何不順後空不涉穢已如前說故前後二釋義旨相違又聲聞法華前後若別菩薩本在何位而令後淨耶既云七地已前同於分段聞經增道方乃後淨亦同二乘何須別說又若二乘人因聞故淨三周之後即應已淨何為至此因集分身故知謬矣。

問又有人問主變有三時客坐但二位。

答曰顯分身數多今謂此亦非答客多何妨三位。

又曰顯次第至三方極顯此一乘三乘極故今問若淨至三表三極者應當三極一不極耶。

又云方便對藥艸三一二俱極前後互相破三一俱不極故知淨所表何關於所聞。

又曰本穢顯凡位初變表聲聞次變表緣覺三變表菩薩出二至一位滿足故不多今問何以穢前屬聲聞此穢屬凡夫所表既無定良由所釋非若言客主及客多亦未成正答是故多少答非答於二三故知三坐亦不妨多又若三變用表三一何得對坐二三為問又一變至三淨無差別三乘深淺所斷義異故知不可用表三乘況復今經既本會三何須更用三別為表。

問又有問言客佛何以再坐。

答欲令三變至於道故今謂此亦不答問以不答故故更設問何不三坐答再證法華文義深故今謂文義至三文義應淺以答不了又更自云并多寶坐亦是三也今謂本問三變坐那將變前答若據此問詞元來不須問何須苦建立述答又不明今謂客佛再坐表應勝劣三淨無異表圓三智圓破三惑諸佛所依咸依三諦能坐諸佛三智無虧多寶先已處於實空欲見多寶須證三淨故知非具三智無以見非破三惑無以開。

問經從唯留此會至他土者如何。

答曰堪聞有緣者留不堪聞無緣者去今謂三千之外八方各移四百萬億此等是今釋迦化外本來不論有緣無緣何以移之以論可否又八部何以在會人天何以被移應有所以不見判之。

問又有人問諸佛侍者何以各一。

答但證開塔不假侍者傳信軌儀一人足辦今謂傳信軌儀一人足辦理實如然將對開塔理非穩便開塔理須集於分身分身理應有於侍者親疎似別非全不假是則一侍者表眷屬無雜主伴並為開塔之緣。

又曰侍者何處坐答何須坐今謂共教聲聞迹近於佛是故令坐菩薩形儀疎遠故立若大乘中菩薩則坐聲聞乃立此中侍者傳信與欲理合未迴經無却迴之文共成開塔之事是則同坐空座同表寂光坐處高深何謂不坐。

又曰淨名待客座假燈王釋迦延賓侍者無座答彼俗此佛是故不同今謂淨名挫小故空室而待今表已空寂故借座於燈王為挫小愚折而還與若言彼俗應辦座以侍賓何以知客應來而除去所有日時欲至而中饌落然不辦供須而反責於客怪無牀座推過在他故知不應俗情為並。

又曰變土有五一變土量二變惡生三變淨相四變惡土五變土嚴今謂量相如經其事可爾生移非變嚴乃新來。

又曰下文云令諸菩薩於靈山散華以不變會處故也上文唯留此會眾此理不然上文云唯留據堪聞法者豈待變淨留穢示客事亦不然據實而言山處皆變於山散華說舊名耳今謂此解甚善但帶世情縱留靈山少穢用表舊化之境以對分身諸佛有何恥客之慚仍舊無失移山未放。

又曰以淨覆穢名之曰移未發心見穢已發心見淨隱穢彰淨名之曰移移相移心故但云移諸天人不云移處今謂處本不移何須並難覆不名變何用曲消凡言覆者下穢仍在後若復穢羯却新來有去有取乃名為覆又言覆者淨從他得復穢將去故名為覆若不爾者徒勞虗立況心之與相但可云變不應云移又若天人但移心相此亦違經經現云移即是移身何名移相故但順教理自宛然留山移眾二相灼然何關辨心移淨彰隱。

又曰如文殊欲至華現山中何處有山山已移訖若作不移宛然仍在今謂既置若作之言豈非從來無決當知本自猶豫何須難必移山鑰者玉篇云戶鍵也關東謂之鍵關西謂之鑰鑰古字耳。

問經從釋迦至結跏趺坐者何耶。

答曰論云示現化佛非化佛法佛報佛等皆為成大事故也即一大事因緣也又曰表三乘同坐一乘座今謂人是能依座是所依若約事責二乘之人出家與菩薩同坐一牀有何可恠若從理責解脫為從所耶能耶所脫是惑得空既異所脫豈同若言七地已前齊於二乘名同坐者此乃大品三乘共位未足釋此同坐之儀若至法華無三乘號亦不得立同坐之言。

問經從身出妙香令法久住者何耶。

答曰顯身出香利生說法或釋迦自出或分身佛出乍長讀文似分身佛出長行但有釋迦燒香以待客非客出香以待主今謂等近世情如世設食主客更宜復有何失故全近世情非釋聖理。

問經從諸餘經典至是則為難者何耶。

答曰總有六難皆有對比初五行說難次二行書難次二行讀難次二行說難次三行聽難次五行持難今謂分文甚善何以不見述難所由為諸經並然獨此法華耶若其並然經非奇異獨此有以何不云耶。

問經云若有能持即持佛身者何耶。

答曰此結持勝今問何不釋持名持佛身之所以耶若持餘經持佛身不。

問經從若佛滅後至應供養者何耶。

答曰如華嚴經偈云若以三千大千世界頂戴一劫中不動彼之所作未為難信是法者是為難大千塵數眾生類一切供養諸樂具彼之功德未為難信是法者為殊勝若以掌持十方剎於虗空中住一劫彼之所作未為難信是法者為甚難十佛剎塵眾生類一切供養諸樂具彼之功德未為難信是法者為殊勝今謂此之殊勝以讚彼經彼經為即此經以不此經若異何以引來若即此經如何辨異況彼華嚴但以福比不同此經以法比之故云乃至不受餘經一偈人不思之徒引何益。

○提婆達多品

問品意云何。

答論云六記之中即無怨記也今謂無怨者明怨本無非為無怨而方與記。

又曰為顯持人可尊重故又顯此經成道疾故即龍女是今謂何不云為顯師承為妙果因為顯聞品得大利益為開調達非定惡人為顯佛迹所稟不同。

問品名何義。

答曰佛之堂弟斛飯之子從天乞得故名天授今謂若直作此釋與下文違若準此世從天乞得則不應為釋迦之師故應須云天授迹也證天然理應授萬物本也故知此經不可卒爾而消釋之。

問有人問云此品有龍女成佛何以獨云調達品耶。

答曰引天授之良緣乃釋迦之師傅餘雖顯勝非佛往因故不題品今謂經題品名隨事不定或離或合並可通行忽餘文多亦可別目。

問有人問龍女何不別題品耶。

答曰文殊順緣之善友諸經或同天授不然顯經可重故以違緣而為品目故不以順緣而為品名今謂亦不全爾此品意說釋迦之師顯釋迦之尊法故引調達昔事智積請還如來留之知文殊應至顯所持法勝畜尚須臾而成佛驗以早契而辨教功而苦以違順二緣挍題品目若也順緣不合題品妙音觀音法師藥王豈並逆耶況復諸教造逆之緣不關本時弘經之事同在迹中所顯仍別故知受經之日還是順緣造逆之時不云弘法逆順迹異本非異緣故勸持經非專順逆何以將末而談本耶阿私此云無比蓏力菓反作苽音讀今謂鄉音謂之為鄙經語不可輒移國土所譏隨宜亦善玉篇云菓謂桃李之屬蓏謂苽蓏之屬又云有核曰菓無核曰蓏又木實曰菓艸實曰蓏又云木上曰菓地上曰蓏。

問有人問云智積何故白多寶佛而釋迦留。

答曰待者請還故白多寶賓主之道釋迦留之今謂雖附世情不無端鄙欲還應白本佛理合如之留住屬在利緣非直專存賓主知事弟子方可從師深達外儀應物設則知證前已白去曉起後以白還故佛留之令待妙德。

又有人問經首及。

答並在會中何故此中始龍宮出答利物多端去住咸益佛創說一乘便即隱而不現今為證驗方出龍宮今謂此中小違自昔共質乃緣經無去語是以眾共置疑只云創說而隱何成釋疑但名為法王事迹難測故海會之質豈待此迴不可二身並設故潛此彰彼非隱而隱此須無形不來而來言從海出儻宜並現如集分身忽俱不宜如佛告滅問又有人問分身既在不獨兩尊何故文殊獨禮二聖答逐近偏歸未必須普故知東方聖人偏禮二尊西方開士寶但分二分身尚在亦復何愆今謂分身若在理雖無爽今既已去問答不成故不可以施寶為例若以施寶而為例者以後例前誠為非理驗施寶分二必分身已還今分身未還故文殊不爾所以文殊來時其塔未閇故云敬禮二世尊足東來西聖二義永殊妙音來時請釋迦為示觀音施寶與塔非人故於二緣閉而尚住分身諸佛由此而還若引以為儔失之甚矣。

問經從智積菩薩至其數幾何其文何耶。

答曰此有二益一成道速二轉惡身去畜生之貌轉女人之質皆是經之所致也今謂身子得記八部猶同何以此女獨成正覺況四眾人類悉無所階人畜相形為何所以又此龍女先得經力應先已成何故會中獻珠表速乃成獻珠速達何關經力令成以此諸途希聞與決為餘經亦爾為唯獨法華若唯獨法華釋迦昔日曾為王子未云成佛尚覆講經而於于今始八方作佛若餘經亦然何足可歎因智積問別求速得文殊別引以證速成見佛獻珠五礙疑盡忽然變化徑往南方釋迦何遲經茲塵劫豈王子弘法劣畜女耶請答。

問經云仁往仁者何耶。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破晓之前

    破晓之前

    弱不可怕,怕的是你没有变强的心!——紫轩很久很久以后,为无冕之皇紫轩编写传记的史学家伯坦多为求真实,呕心沥血去一一回访紫轩的足迹,穷极一生完成紫皇传奇,当老友为垂死的伯坦多扼腕叹息,可怜他没有享受过世间的乐趣时,伯坦多笑着说:不,我的好朋友,这些年我活的很精彩!若说我们的世界有十分风采,那么紫皇已得七分。我虽只取一瓢,已足够欢饮一生……
  • 重生之依然我心

    重生之依然我心

    一个被周围的人厌弃的60老妇人在死后,重生化身为极其美丽的少女。外表的改变也相应地改变了别人对她的看法与态度,大千世界滚滚红尘,心性单纯的她,在命运之轮的安排下邂逅了一个四十三岁的男人。心悸,仰慕,让她年老的心龄在美丽年轻的躯体内痛苦的挣扎。懵懂的她,不知道自己身具火灵神脉。在世间有着许多神秘的事情,让她避无可避。挫折并没有蒙蔽她那清澈明亮的双眸,她用着本心去寻找着自己的归途,虽然路途坎坷但是我心依旧。
  • 欺天志

    欺天志

    远古时代,烽烟四起,是什么让众生大打出手?是什么让神灵隐匿?历史的谜案,难测的结局,无人知晓的秘辛......这个世界,有凶猛的神兽,奇异的草木,骇人的天地异象,婀娜多姿的女子,尔虞我诈的红尘......一少年偶得机缘,自众多修士中脱颖而出,踏上寻找远古成神之秘的道路,以自己的力量通晓天地!新书求收藏,求广告
  • 鲜嫩青梅已成熟腹黑竹马来采摘

    鲜嫩青梅已成熟腹黑竹马来采摘

    青梅竹马的青春爱恋夏小月十八岁生日那天,“小月,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今天,我就要你永远属于我。”夏小月害羞的脸红了。宫墨辰慢慢吻上她的樱唇,抚摸着她白嫩的肌肤,她,终于属于他了“小月,我会永远爱你。”,“嗯,我也是。”祝两人长长久久啦~( ̄▽ ̄~)~
  • 予他梦

    予他梦

    左左和向城从幼稚园小学初中高中就连大学都在一起的‘青梅竹马’左左从知道什么是爱情起就喜欢向城向城却从不给予回应是在装傻还是真的不爱左左而从高中起就对左左的苦苦守候的杨帆到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左左,我喜欢你从小就喜欢你但你的眼里从来就只有向城我不知道我要穿着怎样的衣服在怎样的地点做着怎样的动作说着怎样的话你才会多注意我一点点这样太累了所以从今天起我再也不喜欢你了’
  • 苍茫荒古

    苍茫荒古

    这是片苍茫无际的大陆,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飘忽。无尽海的浩渺;皓月山的雄壮;在这一片荒凉的大地上,勇士们即将起航...一起探索这无际的天地。
  • 腹黑辰王,调皮王妃

    腹黑辰王,调皮王妃

    童颖因搭档的背叛进入了异世大陆,在这异世,她是否能获得精彩的人生呢?又是谁,与她携手并肩呢!
  • 给孩子讲点美丽诗词

    给孩子讲点美丽诗词

    古诗中有顾盼生姿的少女,娴静温柔,叉不乏活泼之趣;有壮志满怀的男儿,气宇轩昂,也充满真情实意;有落魄的书生、得意的官员、思乡的游子、放浪的狂生、睿智的老人……这些人以其一生的经历,凝结成一首小诗、一曲小词。这些满是欢笑与泪水的作品,化成一本美丽诗词放于孩子的案头,就像一个神秘的世界等待他们去冒险,去寻找了解自己的朋友,采摘其中的名言佳句,学得妙笔生花的本领,拥有为人处世的智慧。本书在兼顾美感与哲理的同时,也给了孩子一些写作上的指导,帮助他们理解诗词,也让他们能灵活地运用我们熟悉的汉字、语言。希望这本《给孩子讲点美丽诗词》能陪伴着孩子度过一个美丽的童年,并且直到他们踏入美丽的人生。
  • 疯狂的温州商人

    疯狂的温州商人

    本书主要从温州人“疯狂”的天性入手,分别在其创业、头脑、炒作、冒险、抱团、财技、营销、抓钱、攻伐、资本、速度、人脉这十二个环节上,对温州人的“疯狂”做派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其中不仅包含了对温州人经商技巧和经商智慧的总结,而且针对每一环节的特点,还加入了真实、生动的温商的成功案例,以对其所代表的方法特征加以运用和证明。
  • 无限之幻想无限

    无限之幻想无限

    第一站超神学院,暧昧但不后宫,第二站斗破苍穹后宫,第三站不知道。每个世界即是一本书,个人建议看书先看目录。超神学院,斗破,虽然在一本书里,但是关联不会太大。大家可以分一卷二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