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04900000068

第68章

答。净名经叹佛身云。不在方不离方。以离三界故不在方。无感不应故不离方。今东感之则见在东。若西感之则见在西。所以有此去来。华严辨其法身。此经明应迹故不相违也。普贤观经云。普贤身无量无边。欲来此国入自在神通促身令小故从东至西也。所经诸国下第二现神通力。又与无数下第三与眷属俱各现神变也。到娑婆下第四明到已修敬。白佛言下第五明咨问。初叙来意。唯愿下正请问。云得是法华经者此明解悟为得也。佛告下第二明佛答为三。谓标释结。释中明四法者。一外为诸佛护念。护令恶不侵念令善根成就。二者内殖德本。明初发一念不二正观为众善之本。以得此观行与佛应故为佛护念。三者入正定聚。聚有三种。一者邪定聚谓必入地狱。二者正定聚必得解脱。三者二楹中间名不定聚。约位明者旧云。内凡夫性种菩萨得生空解名为定聚。今谓十信第六心称不退信。亦得名为入定聚。四者发救一切众生心。如金刚般若论四种心。一广大心遍度众生故。二第一心与众生大涅槃乐故。三常心常不离是心故。四不颠倒心知众生本来常寂灭故。佛答四法次第者初一为外缘。次一为内因。谓因缘一双。次一明位。后一明行。谓行位一双。尔时普贤下第三发誓拥护。初既出所护人德。今正明拥护其人。就文为二。第一明普贤护人劝发。第二次明护法劝发。护人中为二。第一广举众事劝发。二者结劝持经。初又开四别。一护难劝发。二现身生善劝发。三叹自行劝发。四举果报劝发。此四略举灭恶生善行因得果两双以劝发也。初护难如文。是人若行若立下第二现身生善劝发。此中凡有三感三应。第一明读诵法华故感普贤现来安慰人心及供养经法。第二思惟此经感普贤来授其文句令得总持之益。第三教其行法释成上感见之义。初章以读法华经为因故见普贤来。智度论云。有一比丘读法华有国王见一金色人乘白象来住其人前立听法华经也。所以乘六牙白象者又二。一明菩萨仪则。二欲以灵兽伏诸魔毒。普贤观经云。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足。七支跓地表七觉分。经云。阎浮提人三障重故以智慧力化乘白象。其象六牙。七支跓地。于七支下生七莲华。象色鲜白颇梨雪山不得为比。象身长四百五十由旬。高四百由旬。于六牙端有六浴池池中生四莲华。华上有一玉女。手中化五箜篌。有五百乐器。以为眷属。象鼻有华。华中有化佛及化菩萨。放金色光照象顶上。化成金台。象头有三化人。一捉金轮。一持摩尼珠。一执金刚杵。举杵拟象象即浮空离地七尺。而印文现。于印文中千辐毂辋皆悉具足。一一辋中生一莲华。莲华上有一化象。如是举足下足生七千象以为眷属。随大象行化佛放光。至象背上化成金鞍。金鞍四面有七宝柱以成宝台。台中有七宝华。百宝为须。有大摩尼为台。普贤端坐其上身白玉色有五十种光。光中有五十种色以为顶光。身诸毛孔流出金光。其金光端有无量化佛及化菩萨。雨大宝华至行者前象即开口诸玉女鼓乐弦歌。其声微妙赞叹大乘一实之道。行者见已欢喜顶礼。如普贤观经中广说也。是人若坐下第二明思惟经时普贤来也。旋陀罗尼者得此总持故知十方诸佛菩萨所说皆能忆持也。以解一法门即解一切故名为旋。法音方便者解诸佛一切方便门。如三乘之流也。世尊若后世下第三示其行法。依普贤观经行法五品。一三七日即见普贤来。二七七日见。三一生得见。四二生得见。五三生得见。今但明上品人得见故三七日必见也

问。修何法耶

答。今依普贤观经略明六法。一在静处庄严道场烧香散华等。二洗浴内身着净洁衣。三六时礼十方佛。法身佛遍一切处。应身佛在净土。化身佛处于秽土。六时至心礼拜对十方佛及对普贤忏悔六根罪也。无始已来至此生内于一一根生六种烦恼。一见好色生贪。二见恶色起嗔。三见不好不恶色起痴。四见色起断常等成诸见外道。五见有无堕二乘地。六见色作有所得心成烦恼障。以起此六种烦恼故起结业不得离生老病死忧悲苦恼。障菩提心障于菩萨道及障佛果。一根既尔。五根亦然。深自呵啧起重惭愧于一一根三过对十方佛及普贤说之。请诸佛菩萨慈悲受其忏悔。及请六道众生受其忏悔。四于静处请释迦为和上。文殊为阿阇梨。弥勒为教授。此三人即是三世佛。释迦为现在佛。文殊为过去佛。弥勒为当来佛。故请为三师。次请十方佛为证人。十方菩萨为善友。请普贤为忏悔主。于此六师前自受三归。受三归竟自受三戒。一从今身尽未来劫誓息一切恶。二从今身尽未来劫誓修一切善。三从今身尽未来劫誓度一切众生。此三摄一切法皆尽也。五昼夜读诵大乘经。六端坐思惟第一义甚深空法。达此六根如幻如梦从因缘生。因缘生即是寂灭相。寂灭相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法身。作此观时念念见十方佛法身及普贤菩萨。于一弹指顷能灭百万亿阿僧祇劫生死之罪

问。前直云后五百岁。今云后世后五百岁。何异

答。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前明正法灭竟入初像法五百年也。今是像法第二五百。即是两后故云后世后五百年也。说神咒劝

阿檀地(此云无我)檀陀婆地(此云除我)檀陀婆帝(此云方便)檀陀鸠赊隶(此云宾仁和除)檀陀修陀隶(此云甚柔软)修陀隶(此甚柔弱)修陀罗婆底(此云句见)佛驮波膻祢(此云诸佛回)萨婆陀罗尼阿婆多尼(此云诸总持)萨婆婆娑阿婆多尼(此云行众说)修阿婆多尼(此云盖回转)僧伽婆弥只尼(此云尽集会)僧伽涅伽陀尼(此云除众趣)阿僧祇(此云无央数)僧伽婆伽地(此云计诸句)帝隶阿惰僧伽兜略(此云世)阿罗帝波罗帝(此云三世数等)萨婆僧伽三摩地伽兰地(此云越有为)萨婆达磨修波利刹帝(此云学诸法)萨婆萨埵楼驮憍舍略阿兔伽地(此云晓众生音)辛阿毗吉利地帝(此云师子娱乐)

若法华经下第三举自行劝发。若但书写下第四举果报劝发。是故智者下第二结劝。世尊我今下第二护法劝发。尔时释迦下第四释迦称叹。又开二别。初叹能护之人。第二叹所护之者。初叹能护人中即叹前二事。一叹其护人。而能作是神通之愿下第二叹其护法。普贤若有受持下第二叹所护之者。又开五别。第一为佛护念叹。如是之人下第二离诸恶叹。普贤若如来灭后下第三就后报得佛叹。普贤若于后世下第四就现报及得失门叹。是故下第五结叹。佛说是普贤劝发品下第五明说品利益又开为二。初明得益。二欢喜辞退也

自去永仁元至同三年送首尾三个年之星霜开义疏十二卷之印板讫即就澄禅宗师之讲肆事讨论因聚南都北岭之旧疏加刊定加以择统略新选之相乱紏文字点画之纰缪傥有宋本岂加旃新雕木联尔哉尚恐庸愚揆文英贤察是风闻马鸣龙树负贝叶于五天也八不正观之月独辉震岭提婆罗睺洒法雨于三国也絁待妙法之华盛薰金陵从尔以降汉家本朝专弘此宗异乡边方虽玩斯教代属末法钻仰无人时覃季浇书写莫处呜呼从推古天皇御宇至当代七百余年相承仅传宗纲将乱三论章疏一无印板爰素庆幸逢难逢大乘忝闻难闻宏宗宛似雪山上士为半偈兮投身相同香城萨埵求般若兮洒血冀结缘缁素同志兄弟早驾非三非一之妙乘速到非近非远之宝所殊当卷檀那清原氏女拟七又逆修显如又妙理七世恩所通自他三界群生岂差别然则发破邪显正之觉成革凡入圣之妆也

都干缘沙门 素庆虔跋

再入宋桑门 慧海谨书

雕刻诸人等 胜弘明眷

父信

伐祐快贤

严顺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借天记

    借天记

    振臂一呼,群花护拥向天借力,展无穷威能修真路途举步维艰,看主角一路化险为夷登上顶峰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了断今生

    了断今生

    为免除心伤的沉重,愿坠入再次轮回,重归平静。玉华深深的不舍和不敢再爱如何再演她的精彩。且看了断今生。
  • 凌心破天决

    凌心破天决

    现代社会底层小混混魏秦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因穿越,所以任何人都无法看出他功力深浅,借此忽悠来了一个高手小弟,自己却是废柴一枚,意外获得的垃圾战甲会给他带来什么?——凌心破天决
  • 花谢花飞香满天

    花谢花飞香满天

    曾经以为爱情的世界里只要一方主动就能留下一个人,只是忘记了彼此之间从未有过爱情。曾经她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迟早会被偏爱,因为和他有着同一个信仰:事情到最后都是好的,如果不好,说明没到最后。一年、两年,哪怕是三年五载,耗费的时光重塑了故事,然而花开花谢的青春,随水流归何处?漫天花香,你是否嗅得到,曾有一人为你傻到爱到痴狂,傻到极致......
  • 青龙王道

    青龙王道

    顶着废太子的名号,刘炀本是一个可怜的弃儿。但机缘之下,他与万恶源兽,龙,有了斩不断的联系。邪魅的龙,让他一次次陷入绝境,但也助他一次次化险为夷,并且愈发强大。事实上,他自己,就是一条龙,一条敢和至尊金龙叫板的青龙。腥风蓝电败天剑,古时吟空星陨依刘炀,会用他一生的奋斗来证明:青龙,也可成王道!
  • 飞过夏天的眼泪灿若烟火

    飞过夏天的眼泪灿若烟火

    是花总会凋谢,是梦总会清醒,在那个夏天,繁花的凋零,一朵朵,一叶叶,承载着热情!如梦如痴,就这样沧桑凋落!女孩轻轻的拂过花瓣,像是泪光带着些许哀怨,那么的萧瑟,清脆……那个灼热的夏天,似乎沧桑的有些清冷,女孩渐渐遗忘了阳光的味道,忆不起昨日的过往,挥不尽落寞的惆怅,剩下自己孤独在这盛夏的忧伤,彷徨了这季樱花开放的幽香,带着说不尽的忧伤……也许是人总会伤感吧,那一首风之挽歌是流逝的青春里的风月残曲,或许天意就是如此……湮灭的记忆,待到烟消云散时,她(他)的结局如何?
  • 神契之九州神降

    神契之九州神降

    以神契幻奇谭为背景,开启普通高中生与神话结缘的冒险之旅。(尊重原著设定,偏爱九州,戏份会增多。)
  • 叹服

    叹服

    一直想着自己写点东西。里面有一些小的故事,也有一些防骗教材等等。
  • 青叶琼花

    青叶琼花

    他过着她一样的生活。承受同样孤独与快乐……他发现了她,却触摸不到她。他们如此相知,却不知怎样才能相遇。原来他和她平行,原来他和她只差一秒。他是她,他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