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99300000010

第10章 除魔品

佛告。善男子。复有三菩萨摩诃萨。从东方来住大乘道。持曼陀罗华百千万叶。如日初出。阿难见已。一切众会亦皆同见。生未曾有想。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是三族姓子从何处来。佛言。从东方过恒河沙须弥莲华世界。有佛名云上功德如来。今现在彼。此中有三善男子。初闻法时于彼国来。尔时三菩萨住世尊前。以曼陀莲华散于佛上。散已作如是言。我于此法深生信解。无有疑惑。何以故。如来世尊。已于此法得无疑滞。是故我今亦无疑滞。尔时是三菩萨其第一者白佛言。世尊。若有人说如来我即如来。于此法中都无疑惑。第二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有人称说世尊我即世尊。亦于此法悉无疑惑。第三菩萨白佛言。世尊。若有人称说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我即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亦于此法悉无疑惑。尔时大众无量百千亿众生。悉皆战动心不喜乐。我从昔来。初不闻说于一世界而有二佛。云何今者。是三大士各称为佛。于世尊前互相指言。唯佛如来天人中尊。于一切法皆得自在。明达三世悉无挂碍。是三菩萨何故今日俱作是说。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是三菩萨名字何等。能于佛前作师子吼。佛时答言。其第一者。名乐欲如来声正住。第二者。名乐欲世尊声正住。第三者。名乐欲佛声正住。阿难。以是因缘故。此三大士作如是说。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百千万亿众生。心皆惊骇。以此事故。是诸菩萨更作是说。复有闻者。心不惊疑增长净善。譬如年少好自严饰。形体净洁。加复洗浴。香油涂身。以赤栴檀香汁洒体。复倍香洁。其身光泽。若闻此法信受不疑。亦复如是。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作如是说。佛言。此三菩萨。善解假名。故作是说。阿难言。如是如是。此菩萨等。善说假名。惟愿世尊。重为我说。亦令大众蒙法照明。尔时世尊。便为如是百千万亿众生。解其疑悔决定善根。即于尔时。而说偈言。

若能见过去  未来亦复然

如实知诸法  是名为如来

现在亦如是  去来悉同等

非一亦非异  究竟寂灭相

譬如过去佛  行施不思议

彼施亦如是  是故说假名

譬如过去佛  住无碍菩提

彼住亦复尔  是名为如来

一切法不住  菩提亦寂灭

不得菩提相  是名为如来

若说过去戒  未来亦如是

现在皆同等  是名为如来

过去世行忍  菩萨截手足

彼忍亦如是  是名住于忍

若发大精进  本求于菩提

得是精进已  是名为如来

一切法平等  获彼如实证

亦不取我相  是名为如来

不取于诸法  一切悉平等

知彼平等已  无相无所有

如是等三昧  不取诸法相

安住于禅定  是名为如来

一切法性相  及所说诸法

知其性相已  如实无所有

当知诸法空  智慧非福田

知彼非智已  得到智彼岸

若到于彼岸  智慧不思议

而不得此智  到寂灭彼岸

如相非到智  无有此彼岸

不得如是智  是名为如来

菩提非如得  凡愚所不思

一切法无碍  是名为如来

若得于无碍  而到大智处

一切法无利  证无碍菩提

如本所修道  救世者济度

得彼无依道  能知于体相

如是修习已  获于最胜道

调伏此道已  知一切皆空

知其初中后  皆与诸法同

此法平等已  是名为如来

道若如菩提  是名住菩提

犹如虚空相  是名为如来

如是说法已  如悉平等相

若于此无疑  是名住菩提

阿难知假名  言说为如来

言说亦如是  智者所行处

菩萨无所畏  明智不退转

一切所行处  作如是显说

阿难是次第  如来之所说

为诸菩萨等  令得于无碍

尔时阿难。作如是言。而说偈言。

以何因缘故  能知诸法相

是菩萨无碍  亦名为世尊

世尊答曰。

于百千万亿  无量无数劫

尔乃成菩提  佛道难思议

成就菩提已  为众生住世

处处实无生  是名为世尊

久超轮回趣  不受于生死

救度众生故  是名为世尊

不处轮回趣  亦不入生死

云何拔众苦  号世无上尊

不念于诸法  亦不怀危脆

不得众生相  能度诸苦恼

无生死轮转  亦不住生死

令众如是住  是名为世尊

得诸法无畏  于佛亦复然

无量无有际  说法若干种

诸法究竟空  佛法之体性

如是成就已  而不见诸法

若能专修行  空空之体性

心得于无畏  是名知空法

如实知诸法  一切皆妄想

显现无所畏  如是实法相

已过怖畏处  亦离于净居

无恐亦无畏  超度诸恶道

勉济亿众生  生死之大畏

不得于生死  而能度众生

安置于众生  寂灭涅槃岸

亦无众生相  是名为世尊

诸法犹虚空  显示现众生

于彼亦无畏  是名为世尊

一切法平等  显现若干种

菩提无分别  不得菩提相

众生如是学  得成于菩提

如说如修行  则无恐怖想

分别菩提想  犹如众生想

超过一切想  是名为世尊

灭除一切想  菩萨则无垢

不得名字相  是名为世尊

能知一切法  同于尽灭离

过去不可得  是名为世尊

不重名字故  是以不求名

离著名字者  而为广说法

菩提离名字  如彼之所住

众生重名字  远离于菩提

名如呼声响  分别则多种

声亦无分别  而恃空名称

不着一切声  名亦无所依

菩提无戏论  是名为世尊

如是等诸法  世尊之所说

非菩萨所得  是名为世尊

若解于修道  无有能知者

安住于菩提  除碍名无漏

阿难是假名  但以言语说

是以我今称  自号为世尊

阿难复说偈言。

以何因缘故  菩萨作是说

复以何因缘  自号称为佛

佛答言。

阿难是佛子  一切法无碍

觉悟无碍法  自号称为佛

佛知烦恼过  不使得自在

已离于结使  自号称为佛

但以空为佛  亦无有身相

此中无真实  云何身可得

不坚生坚想  凡愚计为身

如实觉悟已  自号称为佛

觉愚痴无智  体性无所有

明智之所得  自号称为佛

本有过去想  觉已得无想

知想及无想  不令想自在

觉了于色阴  本自无生住

凡愚妄分别  非色非成就

觉知无根本  本来无有性

是故无所受  一切法无依

想如热时焰  因缘无所有

是故灭除想  一切法亦然

不得是身行  身相不坚固

若知身行空  是故不着身

是身及行相  皆悉如芭蕉

如是觉真实  自号称为佛

求识真实相  不在于身内

亦复不在外  云何有生处

是识若无生  一切法亦然

悉无其处所  有为不可得

如是知识已  毕竟无所有

体性犹如幻  亦无有生者

若不能见识  众生亦复然

实无有众生  云何能知识

是识无有实  诸法毕竟空

法及于众生  一切无成就

一切法无相  彼已决定觉

寂灭无戏论  自号称为佛

证知于佛法  正觉之所住

一切法皆无  自号称为佛

如来犹菩提  正觉之所住

佛及菩提相  究竟不可得

若生于心处  亦如住菩提

心同菩提已  佛犹如幻化

阿难是假名  但以言语说

以如名为佛  我是救世者

如是相似生  同佛音声说

若得此法音  安住于菩提

不着于菩提  当作如是知

不应起疑意  一切法无求

于诸法无疑  众生中最上

如是相似法  当知真实相

作如是说。如来世尊佛等三号。于是百千亿数众生白佛言。世尊。我等实蒙光明得除疑悔。菩萨摩诃萨。能作如是种种假名。说为如来世尊及佛。我今如是知已如是解已。于一切法逮得忍力。如来世尊。作大利益。犹如父母。以佛神力及智慧手。挽出我等。令不迷乱而无所扰。犹如一切不动。世尊。譬如虚空无能动者。如是世尊。于一切法心不动。亦复如是。何以故。一切诸法皆同虚空。如佛觉了无有动相。尔时百千亿大众绕佛三匝。去佛不远却坐一面。说是如来世尊佛名品时。常照净根菩萨。从坐而起。更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持种种华散于佛上。各以偈颂。赞叹世尊。

众生贪着果  悉令得解脱

成就离果想  故我礼智者

能说于诸果  令知平等想

正觉证平等  归命礼最上

众生多贪着  行处种种果

佛以解脱故  我今礼智者

显现于诸法  安住平等处

得觉平等已  敬礼牟尼尊

众生多系缚  种种诸果报

佛悉令解脱  归命礼最上

成就寂灭道  不住种种果

善知假名相  顶礼世智者

尔时照明净根菩萨摩诃萨。说是偈已。绕佛三匝。去佛不远。瞻仰尊颜目不暂舍。是时莲华胜藏菩萨摩诃萨。从坐而起。整其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以种种华而散佛上。复以偈颂。赞叹于佛。

众生多取想  能令悉除灭

离畏得欢喜  敬礼牟尼尊

寂灭离诸有  无畏而说法

是名世雄猛  敬礼牟尼尊

知有本空寂  其体不可得

诸有中最妙  敬礼牟尼尊

永离于三有  灭除诸结使

离畏得无畏  敬礼牟尼尊

无畏亦无惧  施中得最上

出过一切施  敬礼牟尼尊

离畏得无畏  拔除忧毒箭

解脱于诸法  敬礼牟尼尊

尔时莲华功德藏菩萨。说如是偈赞世尊已。而白佛言。若有众生。于后末世得闻是经。心不惊畏。我当礼敬。尔时离垢意菩萨。于世尊前。复说偈言。

常应散众华  智者所修行

得闻是经已  当令得解脱

尔时离垢意菩萨摩诃萨。于世尊前。复说偈曰。

佛法甚深广  显说如是经

当有少众生  信受不疑惑

贪着于我见  于身取身想

不信于此经  是名无智者

尔时莲华眼菩萨摩诃萨。于世尊前。复说偈言。

实为诸众生  开示眼目导

如是之经法  唯善者不疑

尔时不思议解脱菩萨摩诃萨。于世尊前。复说偈言。

世号人中尊  众生不思议

说如是等经  闻则无疑悔

尔时常忆念菩萨摩诃萨。于世尊前。复说偈言。

若不忆念者  数数生死中

不着于诸法  修行则无疑

尔时宝衣解脱菩萨摩诃萨。于世尊前。复说偈言。

多衣满一亿  净洁而细致

初摩而缠覆  修行则无疑

尔时施食菩萨摩诃萨。于世尊前。复说偈言。

所设众饮食  具足诸肴膳

日日应常施  修行无有疑

尔时悲行菩萨摩诃萨。于世尊前。复说偈言。

应悲诸众生  数数而号哭

此经甚深妙  厌恶不修学

若从地狱来  则乐处地狱

虽似修功德  须臾寻生疑

亲近恶知识  不信甚深法

愚痴网自蔽  如是生疑惑

诸有破戒者  恶心见其过

闻经不信受  诽谤于此行

懈怠少精进  不住于菩提

无智心下劣  不解如是行

众生多乐着  我见心自在

常处于三界  无能修行者 。

愚痴起恶心  无智染诸欲

乐处于愦闹  作是诽谤行

愚痴少智人  饕餮嗜饮食

不修清净法  故作诽谤行

众生多贪着  偏执取妄想

不识于假名  唯救世能度

尔时能远离解脱菩萨摩诃萨。于世尊前。而说偈言。

远离诸众生  如弃于粪秽

虚伪犹泥钱  解脱着果想

譬如坏死尸  其恶甚可厌

若谤如是行  应疾速远离

如贼劫村落  处于旷崄路

闻者悉远避  愿莫值是恶

若见坏烂者  厌恶如贼害

有诽谤此经  如是恶莫见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菩萨摩诃萨。甚为希有。其意明了。为是自定力耶。为是佛神力乎。佛言。皆是乘佛神力能作是说。亦是此经功德威力。逮得无碍。何以故。如是族姓子。以于六十亿佛所。从于佛口常闻此法不增不减。亦如从我得闻不异。是故亿念过去一切诸禅定力及佛神力。阿难言。如是如是。信如所说。此诸菩萨。现可证知。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末路王朝

    末路王朝

    大国纷争,朝堂弄权;你争我夺,何时平定?王朝兴衰,只在一念之中!
  • 不曾拥有何曾失去

    不曾拥有何曾失去

    一个女主小时候忘不了一个人,在一次聚会,发现他们两很向,可是却不知道是不是他展开的故事
  • 神陨异界

    神陨异界

    歌神权天羽和他的保镖王胖子再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地球的平行空间,天灵大陆。这片大陆没有斗气和魔法。却有人类召唤出的来自不同时代的强大武将。这里,是召唤者们的天堂。同样,也是我回归那片领土的起点。——权天羽
  • 英雄无敌之死灵君主

    英雄无敌之死灵君主

    如果你带着英雄无敌三中的鬼王披风,墓园的招魂术技能穿越,那么你会怎么在战乱中的异世生存呢?罗可,一名努力成为指挥员的后勤军官时常在战略游戏中寻找快感。在一次游戏时,莫名其妙的带着第一次作弊修改出来的鬼王披风和电脑中存着的所有版本英雄无敌的杂烩升级系统进入了一片神奇的大陆。可是这片大陆正遭受着魔族的入侵,罗可为了求得生存带着初始的弱兵不断战斗,不断变强。看他如何利用英雄的技能和鬼王披风从一名求生者成为死灵君主。(书友群:325697452,真心希望能和书友交流,改进不足,谢谢支持的朋友们了。)
  • 怨之千

    怨之千

    猩红的瞳孔?绝世的容颜?不用灵力就会飞?不需要修炼就可以主宰一切?姑娘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怪物啊!还有你身边那两个小子,一个一心一意守护你,另一个试图抹杀你。——“我要站在最巅峰,这样才能与你把众生踩在脚下!”——“我到底该不该相信眼前的你?是杀了你给苍生一个交代,还是遵从自己的心与世界为敌?”上古到至今,是从前世相怨而至今生,还是冥冥中自有天命。我本想与你携手到老,可惜后面的路必须要你自己走,是生是死,我们没有办法预判,我只能用自己来打赌,赌你能胜过天道。——“就算我是个怪物,但是有人胆敢伤害你,我就要让他的血流干,祭奠在你的坟前。”
  • 预见未来的自己

    预见未来的自己

    你是否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迷茫?你是否以为就这样折断了翅膀?你是否以为就会这样一直悲伤?不,你应该学会坚强,学会努力向上,让布满荆棘的道路变得顺畅,让折断的羽翼重新飞翔,让曾以为会黑暗的明天变得辉煌。
  • 疯狂的教父

    疯狂的教父

    流氓大亨再入权力漩涡,掀起另类爆笑狂潮。本文民国黑道,坑神勿入。
  • 血脉机师

    血脉机师

    曾经女孩儿不经意的一句“机师很帅”,机师便成了主角的梦想。当这梦想成真的时候,才发觉一切远远不是那么简单。亲情,友情,爱情,种种感情的交织,机甲,学院,国家,甚至战争……固然有同生共死的激昂豪迈,但也不可避免的遇到种种挫折,甚至丑陋至极的无耻背叛。是随波逐流于一股股钢铁洪流中?还是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小机师之路?一个关于机师喜怒哀乐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开国功臣:徐达

    开国功臣:徐达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小时曾和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元朝末年,他目睹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慨然有“济世之志”。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在郭子兴起义军中当小军官的朱元璋回乡招兵,他“仗剑往从”,从此开始了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国功臣:徐达》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明朝开国元勋郭子仪传奇的一生。
  • 鬼市

    鬼市

    当你坐在KTV抑或是音乐会的现场时,是否有着奇妙的感觉?你的心在和节拍一切跳跃,让你整个人沉浸在音的海洋。其实这并不奇怪,这些音乐经过多重修改,它们的旋律就是为了抓住你的心灵,让你的心灵和其一起跳跃。这便是所谓“共鸣”了,万事万物一旦有了共鸣都会变得十分容易。无以言表的声音在你心头显而不彰,只有等到真正的危险来临时,它才会出现,让你得到天地的一种帮助。或归或在,一切都是主角的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