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2400000019

第19章

疏。即以此为证者。问所熏种子名执习气。证能熏识为执可然。藏识不尔。此何为证 答余善心等由二分故故名为执。藏识亦然何不有执。故得为证 若尔藏识应亦能熏。同余七识 答无别所熏非能熏摄。

疏。今此师意至如下自知者。初释自证.见.相同种。后释种别。有多问答。如后具陈。

疏。若尔无色界至此义应思者。问按彼论云。于欲界中缘狭小执受境。于色界中缘广大执受境。于无色界空无边处.识无边处缘无量执受境。于无所有处缘微细执受境。于非想非非想处缘极微细执受境。如何说缘无色广大 答捡文者误。疏主意取无色为难。以无色界唯缘种故。既言彼识缘无量等执受之境。明知第八缘种功能 问云何彼种名无量等 答缘无量境心所熏故故名无量 或无量等种上功能。能生无量现行心故。前释为胜。

疏。即是能生至不违本识者。虽彼种上有多别能。谓即是善及于广大。广大之能同识无记。故能缘之。广大即功能。即种子也。

疏。又无色界广大之用等者。此释应善。省诸过故 有义但缘种体随有功能皆能缘之。所以者何。若善种子差别功能。由性别故说不缘者。应漏善.恶所熏成种皆通二性。体是无记用善.恶分。既不如是。何言体同本识无记说是所缘。用通善等非所缘耶。若言一种体.用别故通二性者。若尔论说因果俱善岂唯约用。又体不离识善等种体名为无记。用不离体随体无记。故种体.用俱识所缘。体.用俱是善等所生。能生善等俱善等摄 问若尔无想定等岂皆所缘 答彼非所缘 既尔如何但从功能皆说缘耶 解云厌心种上防心功能非无想定。但约此能假立彼定。虽缘种子差别功能不缘假也。然彼假法不离实故。缘种之时亦缘假者。即无有失 详曰。理不一途宁无此义。委寻疏旨固亦无违。来难成似。其所以者。言随本识及对因果以判性者。依种体论不依用说。善.恶之用二性自成。何待因果方名善.恶。又种之体随识因果性既不恒。何得责令善.恶等种定唯二性。又以种体不离识故名为无记。便难种用不离种体成无记者。亦应色种不离识故而无质碍。色种现果不离种故应无质碍。体用因果非即.离故。此既不尔彼云何然 又云。但缘厌种功能无想定等假不缘者。若尔彼定其体全无。厌种功能非定非假。前论说云假亦能遮。假目何法。又约防能立彼定者。为定即能。为依于能方假立定。定若即能。定云何假。若依能立有无穷失。故知其定即种防能。非别境定。定故称假。本识不缘非为假也 又云。缘种亦缘假者。若尔本识应分别变。由斯疏道理乃通矣。

疏。又种有三品者。心.色等种三性等差各有三品。或三界种名为三品。

疏。即己体者。相不离识名为己体。

疏。若断未断随增减者。断减。未增。凡.圣第八所缘异也。

论。有根身者。有义即五根体名为有根。无别能有。如有色言。所依色等体虽非根。而能有根亦名有根 根及有根和合积聚故名为身。

疏。以根微细等者。意辨论中根.身双举。根微细故不唯言根。身滥外尘不独云身。故兼言之二失皆遣。

疏。即诸根五处者。即五扶尘。

疏。缘他五境者。即是他身五扶尘。

疏。此有量者。量云。自八不能执他扶尘。非自内身故。如外五境。

论。此二皆是识所执受等者。此执受义通大小乘。于中巨细非无差异。对法第五唯约生受 伽五十三通据依持生受而说 故对法云。谓受生所依色故是执受义。若依此色受得生故是名执受 瑜伽论云。若识依执名执受色。此复云何。识识所诧。安危事同和合生长。又此为依能生诸受。与此相违非执受色。初狭.后宽。二论别也。现种根.境具如疏会 若依小乘。俱舍第二。现在五根.扶根四尘名有执受。余非执受。执受义者。即彼论云。心.心所法共所执受。摄为依处名有执受。损益展转更相随故。即诸世间说有觉触。众缘所触觉乐等故。此同瑜伽有二义也。根.境等九复如对法 问大乘何意唯第八识名能执受 答按瑜伽论五十一云。由五因故 一谓赖耶识先世所造业行为因。眼等转识现缘为因。谓根.境等 二六识三性可得 三六识无覆无记异熟所摄类不可得 四六识别依于彼彼依彼彼识转。即彼所依应有执受。余无执受。设许执受亦不应理。识远离故 五又所依止应成数数执受过失。所以者何。由彼眼识于一时转。一时不转。余识亦尔。第八异彼故能执受。

疏。变即转变者。即是生变。下疏结云故能生因说名能变。

疏缘无漏种准此应知者。因中第八望无漏种二变俱无。不缘.不熏如次不名缘生二变。果位本识缘故名变。因位无漏六.七二识具有二变。果中七识但缘名变。义思可知。

疏。即根种等具二变义等者。现行第八望根与种具缘.执二。外器但缘。其种子识对现七识唯生一变。现望现七三变俱无。若种子识望现根.器。即生名变。器亦是识共相种生。疏示方隅且举现识。现识及种合而言之。根具三变。外器二变。

疏。经部至已略解讫者。即经部师俱无起等。如第一疏。

疏。然唯初解等者。略为二释 一云如因第八缘自三境。但相无质。心所杖八相为质缘。或所更互托为质起。故不可言本质是同名为同一。由此应言相名行相。行相相似名同所缘 二云疏错。应云然唯第二无初解者。余言同前 详曰。后释优也 何以明之 答见名行相。相但相似名同所缘。不名行相。竟何失耶 又疏下会瑜伽论云。瑜伽据质名同所缘。此约影像名所缘等。岂可前后自为楚.越 又按疏主瑜伽钞云。若也影像名行相者。即以本质为所缘者体一名同。行相体别故名不同。若以见分名行相者。即亲相分体虽各别。似名同一。见分体缘各各异故名为不同 由此故知。见名行相。第八王.所相分相似名同所缘。见分各别名不同行。若也相分名行相者。即行相同。如何说云不同一行。第八非定缘本质境。复云何说同一所缘。若云相分相似名同。若尔所缘。行相是一。如何而说同.不同言。以此故知疏颠倒也。

疏。无心心所自能缘故者。彼宗不许心.心所法而能自缘。

论若心心所至自所缘境者。有义诸师皆说。初量破彼正量.安惠不破余部。今解不然。十九部义虽心.心所缘境之时有行境相。其行境相是能缘相非是所缘。如何初量唯破正量。是故应说。初量通破二十部也 详曰。虽所带相计属能缘。然说此相似所缘故所缘即相。所缘之相名所缘相。不同正量此似亦无。由斯诸德义亦何爽。

论。若心心所无能缘等者 有义诸师皆云破安惠师.及清辨义。今解通破正量部义。彼说心等缘境之时。更不别说于能缘心有行相故 详曰。此明二分。言能缘相即见分心。非约见分依心上立。若别立者三分何别。如前见分名为行相。岂见分上而别说耶。由斯正量有能缘相。故知诸德说不乖论。

疏。清辨亦云等。有义由胜义谛非但无有能缘之相。心体亦无。论文既说有心.心所。但缘境时无能缘相。故知唯就世俗以破。诸师皆言清辨有相而无见者。此不依宗。彼依世俗说唯识故。于世俗中虽有心.境。隐劣显胜名唯识故 详曰。非善破也。于无过中有过言故。疏中既云若约世俗见.相俱有。今且远汝一切唯境。此岂不许彼有见耶。若言破余不序疏者。破他可通。自立不尔。既据世俗见.相俱存。何理独遣彼能缘相。又言心体为现种耶。若现行者既无能缘。何名现识。可审详诸。

疏。第二合破安惠者。有义又说。此中破安惠义。虽解此是二分非三分文。如何说彼无能缘耶。自证即是能缘用故。故于二分但可破彼无所缘相 或可。此文非二分义。即是三分 详曰。此明二分见.相相对名能.所缘以破安惠何过而有。又论自结故心.心所必有二相。故不可判属三分也。

疏。又大众部至与此等同者。此释前标十九部意。

疏。自缘体者即不如是者。显此上云余大众也。

疏。以不曾为相分缘等者。如诸色等曾为相分被见分缘故后能忆。心既不尔。后何能忆。故后能忆明由先时自证缘也。

疏。佛地第三等者。按彼论引集量论云。集量论说。诸心.心法皆证自体名为现量。若不尔者如不曾见不应忆念。

疏。此中有行相至名为相似者。重成释彼瑜伽之意 言此中者。此瑜伽论。即以相分名为行相 言境据总者。相分相似。如缘青等相分俱青。故名为总。由是论云同一所缘 言见据别故名为相似者。相似即是不同之义故论说云不同行相 问夫言相似虽体不同有少比类。今见言似有何相类 答如缘青等王.所皆然。故名相似。有云。境据总下四句疏文下。双会瑜伽.唯识两论 详曰。不尔。前释为正。寻之可悉。

疏。此心心所许时依同等者。此论第三云所缘等。等者亦是相似之义。余文同来。

疏。现量为比果问答亦然者。问此之问答与前何差而须指耶 答前依分难。此据量难。

疏。如末那章者。此指摄论明末那处名末那章。以彼广以义门而辨故与章名。疏来意者。为伏难云。五识现量何缚有耶。故疏答云。为是烦恼所染污相故有缚也。外伏难云。何以明知。故指彼章。今按无性第一论云。此即是识杂染所依。于定不定善等位中。皆不相违恒现行故。其如何等。谓善心时亦执我故。由此五识得有相缚。言是疏主末那章者非也。

疏。即以自证为相分缘者。用不离体故说是言。

疏。得得非得法者。大得小得。故重言得。所得。之法体非是得名非得法 问难意如何 答如彼大得能得本法复得小得不立第四。生亦如之。例见同彼。缘相.自证不须第四。

疏。无别种生者。随彼相见同种师释。或约独影非尽理言。

论。若内若外皆有所取等者。如疏具明。有义同疏。而立理云。前长行云谓第二分但缘第一。佛心见分不唯缘初。亦通后故。又前标宗释有漏识。非无漏故。又无漏位三分皆能缘余三分。如何内外互相系属。

疏。虽缘真如至亦不得缘者。虽有处言见分缘如。见既用外。实不得缘 详曰。且依见分不缘如义。为顺此中见名外故。非尽理矣。

疏。若尔内心应非外果者。此难意云。内外有差别。外非内法果。外内义不同。内亦非外果 答指同前量.非量义思可知之 今又答云。一见通缘内外妨。故外不为内法果。自证分缘两过无。所以内得为外果。

疏。心若自缘至无差别过者。即自证分而缘见等。据此为难。能所作等并皆心故故无差别 有云。约唯识难不约四分。既唯是识何因果等差别有耶 详曰。不尔。本缘四分而此难生。下疏结云依见分说。故知不是依唯识难。

论。即外大种者。有义所言外者简异于内。内外义殊有其五释 一云所执名外。谓心外故。余名为内。不离识故 二云本质名外。亦心外故。影像名内。自心内故 三云诸法义理差别名内诸法体事自性名外。故迷理者说依内门。发身.语等说名依外 四云在自相续名之为内。他身.非情说名外也。以彼皆是自身外故 五云十二处中心等所依六根名内。以亲近故。心等所缘六境名外。由疏远故。今论言外依第四门。然疏说云虽非识外外处名外。此解不然。根及根依下论自说俱名内故。若约处门根可名内。扶根依处应名外故 详曰。自断有监。疏解无违。但言器色由外处故而得外名。谁言摄彼扶尘色耶。此即想声别处转故。断依第四他身岂得同外器耶。论意唯明外器色故。若言但取第四一分何弃第五。不简第四故自断非。

疏。瑜伽六十六有共中二者。按彼论云。由善.不善.无记作意引发先业。能牵诸行令住不绝。所谓外分共不共业之所生起。

释。明有情住由此三业能感器界。器界为依有情得住。

疏。共中不共如己田宅等者。有义但初句收。多自受用。然亦有他受用义故。又如扶尘唯在自身。由有少分为他用义尚名为共。如何田等翻名不共 详曰。不可。若尔扶尘应亦初句。有他用义如田宅等。若言属自非初句者。宅等应然亦属自故若言扶尘属自内身不相例者。只由此义扶尘名为不共中共。宅等名为共中不共。外.内异故。复不属他。故非初摄 问佛.菩萨等所变净土不离秽处。净秽相望应第二句 传有二释。一云有漏不净由同处故。业复少同受用有别名第二句。佛唯无漏。菩萨极净。虽秽同处。净.不净业有差别故非第二句 二云净秽其处既同。即是第二共中不共 详曰。初释善也。且同地器有情共变。由有别业于此复分宅等诸境。异生.佛等即不如之。何得相望属第二句。

疏。缘长等时并缘青等者。有义缘长等者以之为正。佛地论说十八圆净所现净土具显.形色。准知秽土随识所变广狭分量有形色也。前论亦云随量大小顿现一相 详曰。言缘长等为据别缘。为约长等不离青等。缘青等时义言缘之。若义言缘疏已明讫。若别缘者如何第八因缘变耶。亦不可以佛地为证净秽异故。

同类推荐
  • 燕魏杂记

    燕魏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学治说赘

    学治说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医理真传

    医理真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乐府指迷

    乐府指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海道经

    海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妖皇之晶

    妖皇之晶

    雪无痕是一条蛟龙,他得到了妖皇的力量传承,为了吸收传承的力量,在圣雪山没睡了两千多年。但妖皇的传承并不完整,只有得到妖皇之晶——妖皇的神格,才可以完成最终的传承,成就一代妖皇。雪无痕从沉睡之中苏醒过来之后,开始了寻找妖皇之晶的旅程,在修真界引起了动荡。故事就从雪无痕寻找妖皇之晶开始!
  • 异能妃:霸上药罐王爷

    异能妃:霸上药罐王爷

    堂堂火系异能者死在了地震中,烈火指天怒道:你大爷个腿!暴揍王爷狂扁庶女,上骂皇帝下讽贵妃,本就以花痴闻名的将军府嫡女又出名了一把。烈火风轻云淡的挥挥小手绢,重生的她也不是好欺负的!亲娘催婚她嗤之以鼻:我的男人必须视我为天以我为尊,爱护我伺候我,敢有反抗哼哼~豪言壮志吓坏老娘。狂傲如她从未想过会栽在一个病秧子的手里:为了修炼异能她去偷某病秧子的火云石结果次次铩羽而归,还惹了一身腥。“南齐凛,在不滚下去我一把火烧了你!”烈火冲着啃咬自己的男人怒道。“火儿高兴就烧吧,为夫就喜欢死在你如火般的身子里。”不安分的手到处游移。此生只爱你一个,我愿为你戎马一生争这天下,火山沙漠西方蛮夷,无所畏惧!
  • 潇洒香江

    潇洒香江

    汪岳来到1985年的香江,潇洒红尘的故事。尽量不幼稚,不会专门装逼打脸。(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血圣传

    血圣传

    血,无处不在!血,无孔不入!血,无人能敌!一位少年,天生绝脉,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血帝传承,获得血之本源,终成一代血圣传奇!!
  • 机甲神御:全能冥王

    机甲神御:全能冥王

    现代武道世家的三位继承人进入禁地,激发梦之石,来到了一个奇幻的世界——陆黎大陆。父亲竟然是这个世界第一大宗的宗主!时空穿梭,三人的命运将被改写!在父亲严苛的指导之下,兄妹三人不断进步。且看几人热血闯天涯!
  • 神武双修

    神武双修

    宅男叶飞,被一块从天而降的陨石砸中,转生在一个被家族放弃的废材少主身上,从此踏上了一条争夺武道至尊的残酷征途。层出不穷的天才,凶恶嗜血的妖兽,蛰伏万年的异魔……叶飞用拳头告诉他们,管你是什么玩意,只要挡了老子的路,统统给我趴下!九天十地,唯我独尊!
  • 魂逆九天

    魂逆九天

    心怀梦想的少年,在武学的道路上蹒跚前行!看他如何脚踏诸妖,剑斩万邪,破那重重阻碍,最终笑傲九天!梦想不怕大,万一实现了呢!请点开,认真的读一读,万一你喜欢呢!一切热血传奇尽在魂逆九天!
  • 思念成伤感

    思念成伤感

    樱家二小姐,樱玖。樱家大小姐,樱甜。樱家三小姐,樱沁。樱玖本来是樱家风风光光的二小姐,却被以前樱家领养的大小姐一步一步的算计,从天堂跌倒地狱真是不好受,从各种的赞扬变成各种的腐败。樱玖:樱沁,原谅姐姐吧,姐姐来生再做你的好姐姐……让那几个贱人生不如死。原来风光正茂的樱家,却沦陷为连生活都会发愁的贫民。樱玖:罗一星,樱甜。你们等着,等着我来报仇,等着你们的日子,等着你们为罪过而后悔!等着……等着……
  • 神秘的山洞

    神秘的山洞

    两个女生,苏莹和蓝莉,她们多次发现了黑影,就连夏令营训练时都看到了!就追到了一个山洞里,可是进入那个山洞后,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围绕着她们,她们拯救了一个又一个的人们,回到夏令营后,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经历这一切后,她们俩又长大了………………
  • 黑暗觉醒

    黑暗觉醒

    万年以来,兽族的守护者,被魔族抛弃的巫妖王血脉传承者所运用的那种防守态度已经不再适用,人族的军队即将再一次踏上兽族的土地,在这种时候,127代巫妖王又突然辞世,一切重担都落到那个与人类没有任何差异的犀角族孩子身上。可惜,兽王不是个开明的君王,这种危机关头,他想到的是排挤,只为了让他的第13个孩子夺去巫妖王的宝座,内忧外患之中,被127代巫妖王指定的下任继任者变成了个可怜角色。是认命还是积蓄力量卷土重来,体内破坏和黑暗的血统能否觉醒仿佛成为了关键,不过,这将是一条漫长又艰难的道路..友情提示:主角会很邪恶的,不太能接受的要有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