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22800000005

第5章

尔时大德迦叶白佛言。奇哉世尊闻是等经。乃能不生爱惜之心。佛告迦叶。众生成就四法。闻是等经不生爱惜心。何等四。多诸放逸。不信业报。不信大地狱。不信我当死。迦叶。是名四法不生爱惜心。迦叶。众生复有四法。不生爱惜心。自怙强壮。自怙有力。染着五欲耽荒嗜酒。不起善心。是名四法不生爱惜心。迦叶。比丘成就四法。谤佛菩提。何等四。本造众恶毁乱正法现造恶业谤比丘尼。彼有和上阿阇梨多人所敬然谤菩提。是亦随学谤于菩提。少于闻见以嫉妒故谤佛菩提。迦叶。是名四法谤佛菩提。迦叶。又有一法沙门婆罗门之所应作。何等一法。于一切法心无所住。是为一法沙门婆罗门之所应作。迦叶。犹如有人堕高山顶。其心迷闷无所觉知。不识地处不识树处悉作空想。出入气息断绝不续。如是迦叶。彼执一切法。执着眼想。执着眼相。作非沙门法非婆罗门法。如是执着耳鼻舌身意想。执着耳鼻舌身意相。作非沙门法非婆罗门法。执着色受想行识想。执着色受想行识相。作非沙门法非婆罗门法。执着净持戒。执着持戒相。求于菩提。执着多闻。执着多闻相。求于菩提。执着惭愧。执着去来。作非沙门法非婆罗门法。若有执着则为所害。云何为害。为贪所害。嗔痴所害。执着眼想是执着眼相。为眼所害。爱不受色。如是执着耳鼻舌身意。以执着故为意所害。谓可意法不可意法。若为所害则为所欺。所谓地狱饿鬼畜生。及与人天诸所害者。皆由着故为其所害。是中云何名为想着。谓想着我想。着我所想。着地大水火风大想。着骨想坏想青想虫想血涂想脆想解脱想。而是解脱当有何想而犹执着。谓执于此当得解脱。执着过去无量生处。执着我当忆念是处。执着未来。及着现在起如是想。我是过去我是现在。随在在处皆起想着。乃至涅槃亦起想着。作是念言我当得涅槃。起是想着。迦叶。略说乃至随所意想皆名为着。乃至空想皆名想着。如是皆悉非沙门法。非婆罗门法。非沙门行。非婆罗门行沙门婆罗门法。如来所说。迦叶。犹如虚空及与大地。不作是念我是虚空我是大地。如是迦叶。沙门婆罗门不作是念。我是沙门我是婆罗门所作之法。以何缘故。名沙门我是婆罗门。迦叶。若无意念。是名沙门婆罗门所作之法。以何缘故。名沙门婆罗门所作之法。沙门婆罗门不作是念。我当作是我不作是。沙门婆罗门。终不作于如是之念。迦叶。犹如有人于夜闇中。以其两手扪摸虚空摇动囗鼻。作如是言。我弄世间我弄世间。迦叶于意云何。为弄于谁。迦叶白佛言。世尊。是人自弄。何以故。是黑闇中无人见故。无可弄故。佛言。如是迦叶。若有比丘至阿练儿处。或至树下若至露处空处。作是想念眼是无常。耳鼻舌身意悉是无常。作是思惟。思惟色是无常。声香味触法悉是无常。作是想念。我趣涅槃则为自诳非沙门行。何以故。先着于眼后修无常。后行无常。作是恶执。先执着耳鼻舌身意。后修无常。后行无常。而是三处俱不可得。执着三处随所想着。当于何处而得一心。迦叶。诸佛菩提极为甚深。难得难到生死难过。迦叶。云何名一心。推求法时不见一法不得眼实。不得耳鼻舌身意实。虽言一切诸法不实。亦复不得。何以故。本性如是本性若尔终不生心。言一切法不实叵得不得是心。若过去世未来现在无念无行是名无行。云何名无行无新无故故名无行。是中无过去心解脱。无未来心解脱。无现在心解脱。若不得心是名一心。是名说一心。迦叶。未来当有自名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等当作破坏言说。彼有阴想。如来所说五阴如梦。是等尔时说阴是实。此梦是有有梦言说。梦若无者。我等何由于是生想。有此说故我等于中而生梦想。定有此阴是故说言阴犹如梦。若无有阴则不应说阴犹如梦。是诸痴人复于此梦而生实想。闻是等经而生诽谤。有比丘尼往施主家唱如是言。某是罗汉某是罗汉。是比丘等依止浅智。比丘尼住妨废善事造不善业。是中优婆塞优婆夷。闻于少戒乃至少偈闻已便去。迦叶。当尔之时。诸比丘等有二十腊至三十腊。住阿练儿处。有优婆塞初信一日所解佛经等无差别。迦叶。当尔时世互唱空名。此空此净此空此净。时有比丘。闻是法已共相聚集。闻已不畏作如是言。此经不与出家相应。非在家相应。共舍弃之。非导师说。何以故。此非我同又不汝同。若有闻说甚深大法。在家出家悉当诽谤。何以故。迦叶。今者梵行极为纯净信者尚少。况复尔时。如是智者渐已灭度。好者转少好者转少。迦叶。当于是时。千比丘中求一比丘正入正解犹尚难得。设有一人轻笑不学。乃至三千比丘众。欲索一人正入正解亦当难得。迦叶。当尔之时。在家出家互相诽谤。迦叶。未来若有诸比丘等勤行精进。为断一切诸不善法。成就善法。初夜后夜离于睡眠。是诸恶人当夺其命。轻贱呵毁舍而弃之。迦叶。当尔之时。佛法毁坏比丘毁坏。是中智者信甚深者无染著者。应好恭敬应好爱念。共相聚集住空闲处。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我此所说法 为明第一义

说阴无坚实 观之犹如梦

尔时诸比丘 更互共斗诤

彼此无有异 是得于有相

比丘作是说 彼报言如是

如此之法眼 当无有差别

比丘语在家 汝甚为希有

能解此菩提 汝逮得初果

彼自谓见法 来亲是比丘

持最上供养 数数而奉施

如此比丘说 真实无有异

与我所知同 见法而语我

施主及比丘 不住于正法

破坏佛菩提 是出时未久

勿亲彼近我 我是说道者

汝当速疾得 如我之速得

此是第一句 更互说寂静

和合为一侣 毁坏于我法

犹如大恶贼 杀害诸聚落

令聚落空荒 及与诸城邑

比丘当如是 无智闇钝者

无慧毁禁戒 依着我命人

我所说应离 而反依于眼

自说是罗汉 实是增上慢

自和合聚集 我是最上僧

有名无有智 一人尚难得

若复有比丘 有恶往如实

尚说其恶名 云非佛声闻

毁谤于菩提 法王之所有

诸天极忧苦 数数而啼泣

闷绝坠于地 有信诸天等

云此释师子 胜法今毁坏

奇哉佛世尊 奇哉离染法

奇哉福田僧 佛之所爱子

我更不复闻 法王之所说

当有大痴闇 能仁法毁坏

发起大音声 地天及中间

唱令告诸天 法炬今欲灭

莫后诸天龙 而致大悔恨

仁自闻佛法 今当更不闻

是佛无数劫 若自及与他

堪忍是众生 何时当成佛

是佛世导师 为一切众生

所演说正法 今当灭永尽

今法坏乱起 极造大暴恶

魔使极恶魔 少欲者劣弱

诈伪无智慧 幻伪小凡夫

炽盛生嗔恚 谤毁善逝法

闻地天声已 上天生惊怪

四大天王等 闻已生愁闷

夜叉众来集 聚在旷野城

悉皆同愁泪 发大呼哭声

大音甚悲切 诸天悉来集

更互共相语 心中所念者

诸庄严城邑 众宝之所成

一切无光色 犹若如土聚

是城无威德 无须臾可乐

是城无威德 如本可爱乐

我本所生处 诸天众来至

见已闷躄地 当作如是报

诸天下至地 往至可畏处

如此真实法 今者悉毁坏

下至阎浮提 见大毁坏事

佛子见逼恼 逃窜至异处

胜成七日中 无诸威德色

是诸天七日 数数而啼泣

咄哉勇健佛 我等面睹见

今者永不见 佛法复灭尽

舍卫所住处 来至恭敬已

于是住处地 数数而啼泣

此是佛所坐 人尊所坐处

演说四圣谛 我等面自闻

世间还黑闇 互不相恭敬

作恶已当往 堕于恶道中

多有诸天宫 皆悉当复空

众生无救护 阎浮提如是

此是经行处 空荒悉毁坏

世间不可乐 法王灭度后

帝释自在主 三十三天中

忧愁受苦恼 发起大音声

诸三十三天 举手而号哭

如所闻诸国 在中而驰走

当有诸天等 数数论说佛

导师舍离我 能多说法者

诸天更不食 无诸歌笑声

帝释天六月 心中甚忧恼

阿修罗等闻 佛法无光明

我等今当往 至三十三天

阎浮提诸王 当坏佛塔寺

天阿修罗集 尔时当有是

有诸比丘等 当堕在恶道

有诸比丘尼 亦堕于恶道

在家毁戒者 住家优婆塞

发大恶声已 当趣于恶道

有诸恶女人 是亦至恶处

世界悉动摇 尔时有是事

有逃至聚落 有走至山林

众生悉驰骋 少有存活者

多有诸贼盗 及与诸饥馑

种五谷不获 蟥虫作灾患

时谷米勇贵 人有命终者

死后堕饿鬼 于是受众苦

诸有塔寺处 四方招提僧

尔时诸比丘 当共分取之

如是等众苦 于我灭度后

宜当速疾作 莫观见是时

诸凡夫无智 诸凡夫无慧

造凡夫行已 速疾堕恶道

应当勤读诵 从慧者来处

以慧教众生 速至于善道

以慧光照明 应当学如我

舍一切烦恼 速疾至涅槃

正法不久住 应坚勤精进

我如是戒敕 应当正修行

于我灭后持 六十小劫中

有闻佛名号 谁当有爱者

互共来集会 为饥所逼切

食母食子肉 互展转为是

诸有生小儿 不令至余家

儿自在于室 犹生大恐畏

有见闻此者 生死苦如是

谁生于贪欲 欲想是女人

生无知慧根 欲本是女人

生起众苦根 是故应舍苦

若有痴众生 亲近欲女人

若有智慧人 速至于涅槃

不正造业苦 果报来应现

此果是有漏 是故堕恶道

若诸无漏法 空为无所有

不坚寂静者 速应修行道

迦叶。是名比丘成就初法。若有欲乐无漏法心。应不住于一切诸法说一切法。复次迦叶。菩萨应当坚作坚住。云何坚作云何坚住。应坚其心应坚精进。是中云何。名曰坚心名曰坚进。迦叶。坚心者。菩萨应生如是之心。供养恒河沙等诸佛。然后乃发于一念心。如是恒河沙等劫中无一佛出。如是复起恒沙等心。得一人身。得于是恒沙等身。闻一句法。增长此慧至无上道。是菩萨生如是之心。是菩萨念。我今应当修行如是难行苦行。精进勤修于佛智慧。我今应当如是推求。迦叶。菩萨应当如是坚心。迦叶。我引是喻。诸有智者以喻解耳。迦叶。若如是苦行得于菩提。恒河沙劫不应懈怠。勤学不懈勤学不息。恒沙等劫学于菩提。菩萨念。我今应生坚势坚欲。我终不舍无上正道。迦叶。菩萨如是应坚其心。迦叶。若有菩萨。如是坚心为取何等。谓不取处不取非处。云何不取处不取非处。若处非处悉无所有。不障碍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速疾得成。迦叶。若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持用布施。若于如来今所演说如是等经。趣向菩提正眼之处。推求索之依附依住。是人福聚倍多胜彼。迦叶。菩萨应当如是坚心。亦复不得于是坚心。然不休息。云何初业多殖初业。云何多殖。不谓一心能知多业。何以故。是法不可以言说故。恒于是中多种初业。所谓坚心。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非心作心相 常有大怖畏

我当成不成 是事当云何

是常起疑觉 住在于一切

修造作方便 云何得菩提

彼是懈怠想 非是菩提想

斯有一切疑 若佛及声闻

悕望而不及 善贤诸佛法

不以音声故 能获值安乐

斯有信欲乐 能集极胜妙

非但小思惟 能获得胜道

于一切法中 当住于一法

觉智增益已 修行为得道

迦叶。说是法时。若有菩萨成就此行不值于佛。而自说言。我当作佛如来应供正遍觉。迦叶。在家菩萨应如是作。云何修行能得菩提。迦叶。在家菩萨有三种业求于菩提。何等三。生极欲心。于一切智不着本作。应持五戒。具是三分趣于六法。何等六。得于圣法。诸根完具。不盲聋哑。不粗恶色。速得信心不畏深法。闻已速解疾得不退。应当具足如是六法。五障法应当善知。何等五。知于两舌。终不妄语。菩萨之人应见。是悭是菩萨障应当不悭。若着于欲是菩萨障终不作欲。如是五法能作障碍。又复应当作于三法。何等三常恒有于欲出家心。于净持戒沙门婆罗门所。殷重恭敬从受教诲。诸有着相演说法者应常远离。何以故。是菩萨所不应学故。菩萨不应担不实草。何以故。是非菩提故。若担不实是学障碍。不学集法。复次迦叶。菩萨当学于三法。何等三。心常专念趣向作佛。应当精勤修习读诵。常于众生修行慈心。应当修集如是三法。又复应当亲近三法。何等三。离搏捶打。不说他人云是卑贱。怖畏众生而为作救。应当亲近如是三法。而说偈言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九世尘埃

    九世尘埃

    人是有来生来世的,此世因果决定来世轮回,此生欠下的来世偿还,此生失去的来世找回。
  • 腹黑王爷不好惹废柴小姐要逆天

    腹黑王爷不好惹废柴小姐要逆天

    她一一前世是王牌杀手,一朝穿越竟成了一个废物,而且没爹没娘,就放在他姑父家里寄养。机缘巧合,一个不小心就听到了他爹娘的真正死因,竟是被皇帝所害,她发誓一定要让皇家的人血债血偿。他一一擎天大陆的夜王,冷酷腹黑这辈子唯独栽在了她一个人手上。当他得知她接近他的真正原因,无奈的说:“小家伙,我该拿你怎么办呢?"
  • 战魂黑洞

    战魂黑洞

    战魂世界,战气修炼,半生战魂。一个全然不同的奇异世界。冷天明地球穿越而来。希望踏破修战极限,回归地球。因为有个女孩在等他!
  • 0~6岁宝宝营养餐

    0~6岁宝宝营养餐

    《0-6岁宝宝营养餐》从孩子身体发育的各个角度,科学地为您提供了近200个宝宝的营养食谱,每个食谱都告诉了您具体的用料和制作方法,还有营养分析和温馨小贴士,让您在家可以轻松地操作,为您的宝宝提供营养健康的食物。
  • 心律失常(贴心大夫丛书)

    心律失常(贴心大夫丛书)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用得上。一人读书,全家受益,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讲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便于联系,又成了就医指南。这套丛书包括多种病,由于每种病的性质、表现的多样性和特殊性。
  • sorry我是一只鬼

    sorry我是一只鬼

    黑夜中孤独前行的人,请千万别回头,否则你将再也看不到黎明.......不甘心就这样离去,我要当你的守夜人,直到黎明的下一秒.......夜深了,一个人在家请关好门窗,有人在敲门........对不起我是一只鬼......(非常good,值得收藏!)
  • 恶魔校草跟我走

    恶魔校草跟我走

    “顾梓辰我喜欢你,这辈子我只要你”“慕言惜你要不要脸,你一个女孩子竟然说出这种话”某腹黑面上依旧冰冷,内心却早已波涛汹涌
  • 挽裳尘

    挽裳尘

    她,大大咧咧,有勇无谋。因为他,穿越五世,铤而走险。他,处变不惊,为爱沉沦。因为她,脱胎换骨,誓不反悔。她与他,仍是擦肩而过,还是命中注定?
  • 神责之门

    神责之门

    天神出,大陆颤,黑色气漩化为丝丝元气,强悍如斯,古老的原力技成就了他的天神之路,天才变废柴,他选择坚持;强势回归,造就一方神话。明枫,他的名字将响彻天傲大陆,成就不朽传奇!宸風书友群:561220774
  • 首席溺宠:影后的秘密

    首席溺宠:影后的秘密

    “在下大人不计小人过。”男人怒不可遏地看着他。“我就再饶你一次。”男人玩味地看着他。“我就一次宽恕你最后一次。”总裁发话:“不能对不起你。”“明天我还得去拍戏。”“没关系,我会让你明天容光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