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40100000004

第4章

唐在京文武官职事,九品以上,朔望日朝。其文官五品以上及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每日参。武官五品以上,仍每月五日、十一日、二十一日、二十五日参。三品以上,九日、十九日、二十九日又参。(王沂公家一本云:四品以上,九日、十九日、二十九日再参)其长上、折冲、果毅,若文武散官五品以上直诸司及长上者,各准职事参。其洪(正字犯宣祖庙讳)文馆及国子监博士、学生每季参,若雨雪沾服失容及泥潦,并停。(以上唐《仪制令》)凡京百司有常参官,谓五品以上职事官,八品以上供奉官。(以上《唐六典》)正(正字犯仁宗嫌名)元二年,敕文官充翰林学士、皇太子诸王侍读,武官充禁军职事,并不常朝参。其在三馆等诸职掌者,并朝参讫,各归所务。是年,御史中丞窦参奏:“常参文武官,准令每日参,自艰难以来,遂许分日,待戎事稍平,即依常式。其武官,准令五品以上每月六参,三品以上更加三参。顷并停废,今请准令却复旧仪。”十三年,御史台奏:“诸司常参,文官隔假三日以上,并以横行参假。其武班,每月先配九参、六参(九参谓一月九次,六参谓一月六次)。今后每经三节假满,纵不是本配入日,并依文官例,横行参假。”(以上《唐会要》)后唐同光二年,四方馆奏:“今后除随驾将校及外方进奉专使,文武两班三品以上官,可于内殿对见,其余并诣正衙。”从之。天成元年,御札赐文武百僚每日正衙常朝外,五日一赴内殿起居。每月塑望日赐廊下食。唐室承平时,常参官每日朝退赐食,谓之“廊餐”。自乾符乱离罢之。惟月旦入阁日赐食。明宗即位,谏官请文武百僚五日一起居,见帝于便殿。李琪以为非故事,以五日为繁,请每月朔望日入阁,赐廊下食,罢五日起居之仪。至是宣旨朔望入阁外,五日一起居,以为常。天成元年,敕今后若遇不坐正殿日,未御内殿前,便令阁门使宣不坐放朝,班退。是年,御史台奏:“凡新除官及差使者,合于正衙谢辞。每遇内殿起居日,百官不于正衙叙班,其差使及新除官辞谢,不令参谢。每内殿起居日,百僚先叙班于文明殿庭,候辞谢官退,则班入内殿。”从之。晋天福二年,中书门下奏:“在内廷诸司使等,每除正官,请令赴正衙谢后,不赴常朝。其京官未升朝官,祗赴朔望朝参。”从之。(以上《五代会要》)国朝,诸在京文武升朝官,每日朝,其有制免常朝者,五日一参起居(国朝令文)。按唐制,文武职事官并赴常参,武班五日一参,又有三日一参(五日参并朔望为六参,三日参乃九参)。所谓常参官,未有无职事者,由后唐同光中,乃分常朝、内殿,凡随驾将校、外方进奉使、文武三品以上官,即于内殿对见,其余并诣正衙。至天成初,诏文武百官每日常朝外,五日一赴内殿起居。其趋朝官,遇宣不坐,放朝,各退归司。本朝视朝之制:文德殿曰外朝,凡不厘务朝臣,日赴,是谓“常朝”;垂拱殿曰内殿,宰臣枢密使以下要近职事者,并武班,日赴,是谓“常起居”;每五日,文武朝臣厘务、令厘务并赴内朝,谓之“百官大起居”。是则奉朝之制自为三等。盖天子坐朝,莫先于正衙殿。于礼,群臣无一日不朝者,故正衙虽不坐,常参官犹立班,俟放朝乃退。(唐有职事者,谓之常参。今隶外朝不厘务者,谓之常参)

唐日御宣政,设殿中细仗、兵部幡等于廷,朝官退,皆赐食。自开元后,朔望宗庙上牙食,明皇意欲避正殿,遂御紫宸殿,唤仗入阁门,遂有“入阁”之名。在唐时,殊不为盛礼。唐末常御殿,更无仗,遇朔望,特设之。趋朝者,仍给廊下食。所以郑谷辈多形于诗咏叹美。而五代行之不绝。祖宗数御文德殿,行入阁礼。熙宁二年,予被诏修《阁门仪制》,以为文德入阁非是,当唤仗御紫宸殿,请下两制与太常议之。学士承旨王公等,以为入阁是唐日坐朝之仪,不足行,诏削去其礼。予与阁门诸君,因请如唐御宣政礼,量设仗卫御之。诏乃可。今朔望御文德殿,始于此也。阁门有旧入阁图,颇约其礼而简便之。凡文武官百人,执仗四百人,其五龙五凤五岳五星旗、御马,皆立殿门之外。旧制,凡连假三日而著于令者,宰相至升朝官尽赴文德殿参假,谓之“横行”。次日百官仍赴内殿起居。近年连假后多便起居,而废“横行”之礼。

吏部流内铨,每除官皆云权、判,正衙谢,复正谢前殿,引选人谢辞,徭唐以来,谓之“对扬”。判铨与选人同入起居毕,判铨于殿廷近北西向立,选人谢辞讫,出。判铨官亦谢而出。近止令选人门谢辞,判铨不复入。

魏野居于陕郊,其地颇有水竹之胜。客至,必留连饮酒。真宗时,聘召不起。天禧中,卒,赠秘书省著作郎。野子闲有父风,皇中,天章阁待制李公昭遇守陕,言于朝,赐号清逸处士。

古者将葬请谥以易名,近世多稿殡或已葬而请谥。唐独孤及谥郭知运,而右司员外郎崔夏,以为知运葬已五十年,今请易名,窃恐非礼。及以为请谥者五家,皆在葬后,苗太师一年,吕四年,卢奕五年,颜杲卿八年,独知运遂以过时见抑,且八年与五十年,其缓一也,与夺殊制不可。遂谥知运曰“威”。

国朝以来,博士为谥,考功覆之,皆得濡润。庆历八年,有言博士以美谥加于人,以利濡润,有同纳赂。有诏不许收所遗,于是旧臣子孙竞来请谥。既而礼院厌其烦,遂奏厘革。嘉中,李尚书维家复来请谥,博士吕缙叔引诏以罢之。

唐制,兼官三品得赠官,如韩文公曾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后终吏部侍郎,而赠礼部尚书是也。又观察使多赠两省侍郎,以就三品得谥。国初以来,惟正官三品方得谥,兼官赠三品不得之。真宗命陈彭年详定。遂诏:“文武官至尚书、节度使卒,许辍朝,赠至正三品,许请谥。”而史失其传。宝元中,光禄卿知河阳郑立卒而辍朝,非故事也。

上元然镫,或云沿汉祠太一自昏至昼故事。梁简文帝有《列镫赋》。陈后主有《光壁殿遥咏山镫诗》。唐明皇先天中,东都设镫,文宗开成中,建镫迎三宫太后,是则唐以前岁不常设。本朝太宗时,三元不禁夜,上元御乾元门,中元、下元御东华门,后罢中元、下元二节,而初元游观之盛,冠于前代。

《周礼》,四时变国火,谓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酋之火,冬取槐檀之火。而唐时,惟清明取榆柳火以赐近臣戚里。本朝因之,惟赐辅臣戚里,帅臣、节察、三司使、知开封府、枢密直学士、中使,皆得厚赠,非常赐例也。

唐曲江,开元、天宝中,旁有殿宇,安史乱后尽圯废。文宗览杜甫诗云:“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因建紫云楼、落霞亭,岁时赐宴。又诏百司于两岸建亭馆。太宗于西郊凿金明池,中有台榭,以阅水戏,而士人游观无存泊之所,若两岸如唐制设亭,即逾曲江之盛也。

太宗时,建东太一宫于苏邸,遂列十殿,而五福、君綦二太一处前殿,冠通天冠,服绛纱袍,余皆道冠霓衣。天圣中,建西太一宫,前殿处五福、君綦、大游三太一,亦用通天、绛纱之制,余亦道冠霓衣。熙宁五年,建中太一宫,内侍主塑像,乃请下礼院议十太一冠服。礼院乃具两状,一如东西二宫之制,一请尽服通天、绛纱。会有言亳州太清官有唐太一塑像,上遣中使视之,乃尽服王者衣冠。遂诏如亳州之制。

绿髹器,始于王冀公家。祥符、天禧中,每为会,即盛陈之。然制自江南,颇质朴。庆历后,浙中始造,盛行于时。嘉初,兖国公主降李玮时,少师欧阳公长礼台,与诸博士折衷婚礼,颇放古制。治平中,邵不疑以知制告权知谏院,请选官撰本朝冠丧祭之礼,乃诏礼院详定,遂奏请置局于本院,不许,因循寝之。

皇二年七月,李侍中用和卒,诏辍视朝。下礼院乃检会李继隆例,院吏用印纸申请,自二十一日至五日辍朝。而二十四日太庙孟飨,在辍朝之内。同知院范侍郎镇引《春秋》仲遂卒犹绎,请罢飨。判寺宋景文以日遽,集识不及,止之。会纟番见大中祥符三年四月敕,石保吉卒,辍四日、五日、七日朝三日,其六日,太庙孟飨,已是大祠,不坐。又二十六日,宣祖忌,行香奉慰,予时同知院,欲请移辍二十七日朝,判寺王原叔言与申请反覆,遂亦止。

欧阳少师提总修《太常因革礼》,遣姚子张辟见问:“太祖建隆四年,南郊,改元乾德,是岁十一月二十九日冬至,而郊礼在十六日,何也?”乃检《日历》,其赦制云:“律且协于黄钟,日正临于甲子。”乃避晦而用十六日甲子郊也。及修《实录》,以此两句太质而削去之,遂失其义。皇二年当郊,而日至复在晦,宗衮遂建明堂之礼。

张唐公言:徐常侍谪州时,柳仲涂开为守,顷之,郑仲贤文宝为陕西转运使。郑,即骑省门人也,到官,即来致谒。而仲涂郡务不举,颇惮其来,乃先恳于徐公。郑既谒见,徐曰:“柳侯甚奉畏。”郑翌日而还。

列子庙在郑州圃田,其地有小城,貌甚古,相传有唐李德裕、王起题名,而前辈留纪甚多。景中,王文惠公为章惠太后园陵使还,请增葺之,于是旧迹都尽,今其榜陈文惠之笔。

孟州汜水县有武牢关城,城内有山数峰,一峰上有唐昭武庙。按李德裕《会昌一品集》载,昭武庙乃神尧、太宗塑像。今殿内有二人立,而以冠传付之貌。或云失二帝塑像,而但存侍者故也。

李文正公罢相为仆射,奉朝请,居城东北隅昭庆坊,去禁门辽远,每五鼓则兴,置《白居易集》数册于荼镣中,至安远门仗舍,然烛观之,俟启钥,则赴朝。雍熙二年三月,诏:中书申后两棒鼓出,枢密院申后四棒鼓出。

开宝六年六月,敕参知政事薛居正、吕余庆于都堂与宰臣赵普同议公事。是月,又敕中书门下押班、知印及祠祭行香,今后宜令宰臣赵普与参知政事薛居正、吕余庆轮知。既而复有厘革。

雍熙四年,文德殿前始置参政砖位,在宰相之后。至道中,寇莱公为参知政事,复与宰相轮日知印、正衙押班,其砖位遂与中书门下一班,书敕齐列衔,街衢并马,宰相、使相上事,并有公事,并升都堂。及莱公罢,遂诏只令宰臣押班、知印,参政止得轮祠祭行香,正衙砖位次宰臣之下立,凡有公事并与宰臣同升都堂,如宰臣、使相上事,即不得升。

景德四年六月,敕臣僚自外到阙及在京主执,如有公事,并日逐于巳时以前,中书、密院聚厅相见。其后复分厅见客。庆历八年禁止之,如景德之制。

太宗制笏头带以赐辅臣,其罢免尚亦服之。至祥符中,赵文定罢参知政事为兵部侍郎,后数载,除景灵宫副使,真宗命廷赐御仙花带与绣鞯,遂服御仙带。自后二府罢者,学士与散官通服此带,遂以为故事。予亲见蔡文忠罢参知政事为户部侍郎服此带,盖曾为学士,用诏文金带,曾经赐者,许系之(先公为翰林及侍读两学士,玉清灾,落职为中书舍人,仍旧服金带,旧例皆如此。景三年八月,方著诏)。其宰相罢免,虽散官,并依旧服笏带。李文定天圣中自秘书监来朝,除刑部侍郎,并服笏带。近有罢参政者,黑带佩鱼而入,非故事也。入两府,自黑带赐笏带者,太宗朝例甚多。祥符中,张文节自待制为中丞而参政事,天圣中,姜侍郎自三司副使为谏议大夫而枢密,并赐如上。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唐朝封神

    唐朝封神

    睡一觉竟然穿越了,而且自己竟然是李恪,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有个系统。。。于是大唐因我而改变
  • 那年落花雨

    那年落花雨

    她是雨城玖府的小姐,天真无邪,呆萌可爱,看到特别好看的人,就爱发点小花痴...于是就被某只看到她直流口水的大灰狼给拐回了家...他是雨城江府的大少爷,风度翩翩,英俊潇洒,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英俊的外表下,有一颗黑死人不偿命的心肝...在遇到某只呆萌小花痴的瞬间,就下定决心要把她拐回家养肥...然后嘛...
  • 我的李青无人可挡

    我的李青无人可挡

    他十七岁检查出患有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中文俗称“渐冻人”。他游戏天赋卓绝,手速惊人,却敌不过病痛的折磨,两年后全身肌肉萎缩呼吸衰竭而死。但是,上帝在关上一扇窗的时候,却又为他打开了另一扇窗。他重生了,回到了十七岁刚接到检查报告的那天。于是,他放弃了再次求医,带着仅剩下的两年生命投入到了英雄联盟的世界。从此,中国电竞掀起了一阵“凯旋之风”!他就是世界电竞之王——周凯旋!一个战无不胜,无所不能的电竞传奇神话!
  • 天道武玄

    天道武玄

    以灵为基,以命为始,以化为系,以仙为终,以主为极,以道为最。踏修行之路,宰万生之命。(这是我的第一部作品,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带有一些稚嫩,做作和瑕疵,尤其是在前期,但请你认真看下去,最终你一定会沉浸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中。)
  • 汉末之逐鹿中原

    汉末之逐鹿中原

    回乱世,自有乱世情;踏征程,自有征程路;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时代,这是一段让人难以忘怀的岁月,江山如画,多少豪杰竞折腰!中原逐鹿,看花落谁家。问鼎中原路,驰骋疆场行!
  • 重生拼搏的青春

    重生拼搏的青春

    人总是在有一定的阅历以及年龄后才懂得醒悟,看透人的现实与世故,从而跌出社会的步伐……
  • 冲喜娘子,相公有礼了

    冲喜娘子,相公有礼了

    为了二叔的科举大业,谢元嫁入了郁家,成为了郁家的冲喜娘子。郁府长房的三公子,一梦醒来,人生竟然重来一次。看着早已经死去的小娘子在身边叽叽咋咋的,郁三郎笑了。这一次,定要好好疼她,宠她,将她放在心头处。
  • 镇魂诀

    镇魂诀

    是兴盛?还是没落?青龙大陆成为魔法天空,人人崇尚魔法。他空有精神力,却无法感知外界的元素,被家族遗弃沦为商人。一块镇魂玉佩引发家族灭门惨祸,又遭接连追杀。他将怎样逃脱?以后又将怎么样生存?爱恨情仇他又将怎样抉择?
  • 赌徒生涯

    赌徒生涯

    《赌徒生涯》说的是一个三次高考落榜的农村青年华生到城市打拼的故事。他本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农村青年,因为从小对牌技有研究,从此陷入了城市光怪陆离的赌博生涯,并且失去了人生中最单纯的梦想——带女朋友回到家乡。他在城市里遇见许多另外的女人,他发现这些女人光鲜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过去,他在赌博之时屡次陷入别人设计好的陷进,并一再走下去,最后还与自己的母亲发生了不伦之恋……最后走上了与人生最初梦想完全相背离的方向。江湖之中卧虎藏龙,人心又何尝不是。
  • 秦腔万里

    秦腔万里

    一个性格有些内向固执的流浪儿对武侠有着狂热偏执,为了习得传说中的内功而疯狂研究,一次事故越回战国时期,成为秦始皇,既然上苍给了我一次重生的机会,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了;我要这地,再埋不住我心!我要那众生,都知晓我意;我要那万千里疆域,都秦腔遍地!本书已经A签,可以的请亲们投个推荐票支持下,谢谢!那么多的会员点击,只有几票推荐票,作者真心伤不起啊,到底新人九流作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