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38600000006

第6章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下(3)

若言无明缘行等。顺生死也。无明灭故行灭等。逆生死也。顺即流转门。逆乃还灭门。若二门各说逆顺。具如探玄第十。以其等者。三道性空故。因缘生法生无有生故。逆观等者。以生无有故灭亦不可得。经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故无可尽。此举下例余支。经无下三染净因果门二初唱经。四圣谛也。圣者正也。无漏正法得在心故。谛有二义。一者谛实。此约境辨如所说相。不舍离故。真实故。决定故。谓世出世二种因缘必无虚妄差失故。二审谛。此就智明圣智观彼审不虚故。凡夫虽有苦集而不审实。不得称谛。无倒圣智审知境故。故名圣谛。瑜伽云由二缘故名谛。一法性故。二胜解故。凡夫有初无后。圣具二故偏称圣谛。法性是谛实胜解即审谛。三染下二作释。言世间因果者。欲显四谛义。通大小事理具足不同。十二因缘但事而无理。名广而事略。事亦不具。但有苦集而无道故。六波罗蜜但显出世间而无世间。今言苦集是世间因果。显四谛包含具足相也。所知所断无改易故。谓苦是下出谛体相也。逼迫名苦。虽释别名亦即辨相。逼迫身心是苦行相故。是生死报者。指体也。体即有漏色心业所招报也。集是彼因者。积集增长名集。亦是出名相也。谓是等者。出体也。厌苦断集能化教法出兴意也。上是染因果灭道等者。净因果也。灭是涅槃者。寂静名灭显名相也。涅槃者。出体也。道等者。即止观八正道等。令欣等者。示教意也。此约相说通大小乘。智论云。小乘三是有相灭是无相。大乘四皆无相。皆空者。即空即如也。然天台有四四谛。一生灭。二无生。三无量。四无作。束之唯性相。相开生灭无量。四无作束之唯性相。相开生灭无量。性开无生无作。若以名必召实。今经具四。若约所诠正当无作。兼摄无生。何者。若但解苦无苦名苦圣谛。解集无和合。解灭无灭。解道无道。达四缘生故空。则当无生。若了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无苦无集即无世间。无灭无道即无出世间。不取不舍同一中道。又无苦可舍非是空故。无有可舍以体即如。如外无苦何所舍耶。此句言如如尚似空。集中无明尘劳皆即菩提。岂同前空。菩提体外无别可断。不同无生空无可断。前则空中无花。云何可摘。今则色则是空。波即是水不可除波。非同灭色。生死即涅槃。非是体空。无可生灭。边邪皆中正。非离边外别有中道。非离邪外别有正道。亦非无边无邪无可修也。即是今经圆通无碍一味法也。故当无作。经无智下第四境智能所门二。初唱经。四境下二作释。知空等者。经云。若说有觉犹未离幻。是故无智所知等者。经云。本无菩提及与涅槃。又经云。设更有法胜过菩提涅槃。我亦说如梦如幻。文殊般若分云。

若知我性即知无法。若知无法即无境界。若无境界即无所依。若无所依即无所住。若无所住即住平等。若住平等则无能所故曰无住。镇国曰。我即法性更不证入。法性无性复何所入。又曰。然有二意。一上二句明一性不分故无能所。犹如一指不能自触。二法性无性复何所入。明性空故无能所入。亦如虚空不住虚空。文殊分又云。佛告文殊。汝于佛法岂不趣求。文殊言。世尊。我今不见有法非佛法者。何所趣求。此即一性意也。佛又问云。汝于佛法。已成就耶。文殊言。我都不见法可名佛。法何所成就。此即性空意也。佛又问。汝岂不得无著性耶。文殊答曰。我即无著性岂无著。性复得无著性。此即我即法性更不证入。唯一如如何有能所得哉。此皆今经之广文也。问前下二问答显宗二。初异乘蹑迹。问此中文虽中道义有二问。一即前后相违。二则疑今灭色。前拂疑中。空即是色色存也。今云。都无故似相违。二乘不达疑今灭色也。答前下二经旨圆通答不碍存者。清凉曰。即空之色为妙色故不碍存也。即色之空为真空。未尝不尽矣。今此都亡即色之空也。未尝不立即空之色也。镇国曰。般若不坏四句岂无妙有不碍存。未尝不立有句也。都亡未尝不尽无句也。合二则两亦形。夺则俱非。有则妙有。岂非正诠一性哉。大品下引证诸法无所有。即无妄法之有。是都亡无句也。如是有此乃则有妄法之无。是未尝不立有句也。此就等者。即所离中无定性实有也。前据如是有者。即空之有不思议之有也。又前下显正义中三义也。一法者。一味无差别法也。二义即空有二门。随说无违者。互融相是不同空宗空。即是真有即为妄。清凉曰。性空通于初顿终教。妙有即是实教。若通于空有二互交彻。具德即是圆教。经以下第四明所得。此经大科有五。初则断疑以生信。次则显理令正解。三则起行而断惑。四明所得以显果。五乃叹法以赞德。是则当机禀教依修克证。一道始终。岂可但将所离一科断除众生情计。经家说示行者。令解理中无。此便谓说空。抑归权始不观此科。二转依果。无得而大得当机获益耶。然此所得若通论般若虽有权实。皆为三人所得。故经云。若有情类于声闻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能证得自无漏地。乃至于无上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证无上正等菩提等。又疏主曰。般若亦为二乘。良以法华之前未经破会。通说三乘法。具获三乘益。今经虽唯说大兼断彼疑与其进也。于中二。初牒前起后二。初唱经。二判释言以下牒经科释也。前云无智亦无得故。今蹑为因行由是而得果。如是则前明所离。是断惑。今明所得。是证果也。清凉曰。无所得即般若相。由得般若无得智慧故方得也。故引大品无得而得。大品又云。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祖曰。若不住事理生死涅槃。则事理无碍之方便也。疏主曰。由观真空方成诸行。是故十度等行皆由空成。菩提等果皆由空立。是故从此真空无住建立诸法。又令诸法得相即相入。无障无碍等。并是此门之大用也。又无得者。要须足迹不存。荡然净扫。方云无得。清凉曰。非但相有性无而已。谓诸宗计多有此说。但空自性不空于法。如法相宗但无遍计非无依他。设学三论。不得意者亦云。法无自性故说为空。则令相不空矣。今无性缘生故有。有体即空缘生无性故空。空而常有要互交彻。方是真空妙有。其言大同而旨有异。政观以来尚不达此。经菩下二正明所得二。先明得断果二。初举人依法二。初唱经。二判释。言断果者。断所显故。明依等者。即依前无得般若智慧法行也。若无般若余度皆不到岸。经心下二断障得果三。初行成二。初唱经。二断下二作释。初科判。次牒释。行成者。总示。谓惑下别显。谓烦恼障障心。心不解脱故造业轮转。所知障障慧。慧不解脱故不了自心。不达诸法性相。纵出三界亦滞下乘不得成佛。今得般若深慧。二障种现俱亡得二解脱故。不碍等也。经无下二断障二。初唱经。二断下二作释。言魔冤之怖者。天魔外道现形以怖行者。广如起信本末论说。颠倒梦想者。生住异灭。疏主例释。以梦皆能眠。众生于我我所中而不觉知故。梦所见境无而谓有故。名颠倒。由本净心为无明所眠。梦于四相起诸烦恼。今得般若智。日破烦恼梦。了诸法空故。云恶因尽也。经究下三得果二。初唱经。三得下二作释。初翻梵成华。德无不备者。无住处大般涅槃。具足常等无尽德也。教兴中云。显佛胜德生净信故。今得菩提涅槃果故。不同无得。乃真佛德空也。祖文引此显佛德。空者。乃顺智光前记。已会障无不尽者。惑障本如无尽可尽。无断可断。简异下释究竟言。但简小乘顺慈恩三藏也。又释等者。非真流之行。无以契真未有适真之行。不从真起。今以即实相之观。照证彼即智之如。如珠发光光还自照。穷理尽性故名究竟。此据自宗释也。经三下二诸佛得智果二。初举人依法二。初唱经。二作释。经云。一门超出妙庄严路。经得下二正明得果二。初唱经。二正下二演释。初翻梵成唐。觉有下释义。如理智观真非行理外故。云正觉。如量智观俗。如彼性相遍观察故。故云等觉至极。无边者。得一切种智。过彼下乘下位故。无有上。上来下结也。经故下大文第五结叹胜能。二先别叹胜德二。初唱经。二演释二。初牒前起后。由佛下显经意。叹其下二略叹四德三。一就法释。二约功能释。行满故无有过上。德圆故与无等齐等也。三就下三就位释。引论中比余下释无等字。重言等下。释后等言也。经能下二总结胜能二。初唱经。二总下二作释变易者。方便生死因缘生死。有有生死无有生死也。上来下二结分齐。经故下二秘密般若二。初牒前起后二。初唱经。自下下二判释。言前云者。牒前未显下起后也。然前科结叹。叹前显了。今云尔者。经意多含贯前通后也。经羯下二正说咒辞。二正下二疏语二。初理不可释。是诸等者。以诸佛心印下位不测故不须释。二若下二应机强释。疏主应郑公之请。而强释也。然虽云秘密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无言而言。如文殊五字咒。而般若等经大智度论皆有解释。智论曰。阿字是实相门则显三种般若。不相舍离字即名字般若。入般若波罗蜜门即观照般若。悟不生等即实相般若。大品云。阿字门一切法初不生故。智论释云。若菩萨一切诸法中闻阿字即时随义。所谓一切法从初来不生相。以阿提秦言初故。阿耨波陀秦言不生故。大品云。啰字悟一切法离尘垢故。论云。若闻啰字即随义知一切法离垢相。以啰阇秦言垢故。大品云。波者第一义故。论云。若闻波字即知一切法入第一义。以波罗末陀秦言第一义故。大品云遮字修不可得。论云。若闻遮字即时知。一切法。诸行皆悉非行。以遮利夜秦言行故。大品云。那字门诸法离名性相不得不失故。论云。若闻那字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来不去。以那秦言不故。故知不因缘亦可强释。三庆赞回向般若深邃赞也。累劫难逢庆今逢也。随分赞释谦也。冀会真宗回向实际也。而言真宗者。谓般若真宗亦佛法大宗也

心经疏者。乃唐贤首国师。于译场中应郑公之请。而作也。其文约其旨微。故述钞之家尤为难能。慧因华严法师。独明幽趣颖迈常谭。每苦旧章颇乖疏意。一日俯从众请。爰出新记。名曰连珠。盖取诸祖遗训以为指南。经论格言而作程式。钩索深隐诒厥方来。俾令慧炬相然。则其功岂不懋矣。时皇宋乾道龙集乙酉中秋既望。沙门慧诜题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女特种兵重生:帝少,别闹

    女特种兵重生:帝少,别闹

    【全文免费,全文完】颜月,一个未来世界的特种兵,重生到现代。还没来得及消化自己瞬间“老”了千多岁的事实,就被一惊天雷劈中了:她,已婚?Excuseme?她好好的一单身美少女,怎么就成已婚少妇了?颜月表示:本上尉有点懵圈,让我缓缓先!可是,这个又是送粥,又是暖胃,还经常给她撑腰的男人,好像真的挺不错的哈!要不,就这么过下去?某少也有点懵,自己娶回家暖被窝的老婆,什么时候点亮了这么多技能?打得跑流氓,写得好剧本,破得了奇案,当得了黑客,演得了戏,关键是:撩妹技能还max!某少:“夫人,放着我来!”颜月:“走开,别闹!”
  • 浪花淘

    浪花淘

    一段情,半生执念,甘愿赴汤蹈火;一场局,腥风血雨,誓要颠覆武林。天下豪杰争天下,英雄长泪洒英雄。江湖过客行江湖,梦中旧人,留梦中......
  • 神兵武纪

    神兵武纪

    混沌初开,蒙昧未知,有八位先天生灵,不知经年,灵窍初开,渐具神智,自通修习之法,又不知经年,修习渐至圆满,号曰始境。百里晨意外身死,竟携带前世记忆穿越到了一个兵器法宝所在的世界,偶然之间创造了能让器灵摆脱命运的修人之法,却不幸惨遭灭门之祸,从懦弱到血勇,一步步蜕变,当他将仇人轰杀之后,却又引出一段不为人知的阴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十六岁的时光

    十六岁的时光

    来自不同学校的三个女生,善良,成绩优异的赵舒蔚,活泼可爱的秦语樱,古灵精怪的蔡梦萱成为了形影不离的闺蜜,遇上了帅气男生程枫,带有体香的彭嘉豪和喜欢招惹人的尹子轩.....程枫在用喻永言来嘲笑赵舒蔚的同时好像喜欢上了她,可能是缘分,他们做了三年同桌,而就在有希望考进同一重点学校的时候,程枫突然转学,这让赵舒蔚该怎么办...
  • 金石缘

    金石缘

    《金石缘》是一部才子佳人小说,又名《金石缘全传》。小说在叙述落难公子金玉与卖身为婢的平民女子石无瑕结为夫妇的故事时,涉及到了土财主林攀贵、医生石道全、扬州知府利图三个家庭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触及清代社会吏治腐败、官场黑暗、道德沦丧的现实,具有认识价值。
  • 盛宠废物狂妻

    盛宠废物狂妻

    凤干娆,万灵大陆超级世家之一凤家三小姐,因废物体质而闻名天下,被堂姐设计而香消玉陨,却不想因此迎来一个强大灵魂的重生,当废物再度睁开眼睛,命运的轨迹已悄然改变。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当曾经的废物小妲摇身变成一个令人惊艳的绝世天才,犹如出鞘的宝剑锋芒毕露,看明珠如何洗去尘埃光芒万丈…………
  • 别惹痞子王妃   (大结局)

    别惹痞子王妃 (大结局)

    她,本来就一现代痞子,贪生怕死,一不小心,居然穿越成王妃。有仇必报——她的第一原则如不是那个混蛋,她的逃婚计划早就成功了。为解心头之恨,她狠狠的扁了他一顿还抢走了他腰间的那块美玉说是给自己的精神损失费!新婚,她宋希濂就被自己的夫君——阻止自己逃婚的家伙嘲弄一番。当然,她也不忘再痛扁他一顿。两人的新婚就从战争开始。他扬言,皇上驾崩之日就是她的死期。对于他的威胁,她时刻反击……他,当朝大皇子,等了她十四年,就是为了复仇,却不小心陷入另一种万劫不复。当仇恨撞上爱情,该是怎个解不开的情殇。http://www.*****.com/?abbyahy(猫猫的博客)群:17675875(敲门砖:猫猫小说的任何一个人物名字)
  • 见诡一百法

    见诡一百法

    妈妈带我给乡下的亲戚奔丧,结果却在我身上发生了诡异的事情,从那以后,我就不断见诡。
  • 邪修毒医在民间

    邪修毒医在民间

    秦玉轩意外获得邪修传承,邪修可杀人于无形,可救人于死亡边缘。鬼眼神通看透世间万物,赚取亿万家财;控灵之法控人控兽,灵宠奴仆誓死相随;邪修炼毒化解世间奇毒,癌症艾滋也是毒,按一按就好……富家千金,异国公主,御姐警花,火爆军花,刁蛮小萝莉……望着美女蜂拥而来,秦玉轩脸色微变,女人可比天下间最难解的毒还难解啊!
  • 在你的世界迷了路

    在你的世界迷了路

    她很傻,很天真,还是个小路痴。他帅气,处事不惊,还是个大影帝。二十多年前,她还天真的笑的像个白痴,完全不知多少魔手正在伸向自己,仅仅只有五岁的他,决然的救她出了火海……从此,她的世界就有了他,再也不会迷路。十五年的光阴,她爱他,爱的小心翼翼。二十年的光阴,他保护她,保护的理所当然。他看不懂自己的心,更看不懂她的心。直到他离开她,只为保护她的一方天地。后来,她的世界没了他,她又变回了那个可怜的小路痴。三年了,可他却又再次出现在她的世界里。他本想再次拉上她的手,然后再也不放开,却没想到记忆里跟在他身后的小丫头,竟已有了一大波的追求者!于是,影帝变身成花奴,立志砍断小丫头的桃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