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33400000009

第9章 冲出去(1928-1935)(2)

在燕京读国文专修班时,我结识了后来对我起过不小影响的杨刚(当时叫杨缤),她是英文系的学生。我们是在包贵思教授家里举行的读诗会上相遇的。包贵思来自新英格兰,每逢星期五,总举行这种读诗会。她坐在靠近壁炉的沙发上,旁边是一盏落地灯。她那瘦削的肩膀上老是披着一条深色围巾,用尖细的嗓音时抑时扬地朗读维多利亚时代(如田尼逊)的诗歌。有时读累了,就喊学生来接着读下去。

杨缤这个出身大地主家庭的姑娘,1928年就参加了共产党。这并没影响到她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爱好。她一向坐在包贵思身边,有时感情饱满地接着朗读,有时用唯物主义观点来反驳包老师的阐述。

我呢,照例羞怯怯地坐在僻远的角落里,倾听他们的朗读,轻易不去插嘴。

杨刚得悉我曾于1926年因参加C.Y.被捕,就主动同我接近。当时燕京学生会的交通部有一种校内邮政,并发行一种简易邮票。我住男生二楼,她住女校三院。为了引导我重新走上革命之路,她给我写了上百封信。每信开头都称我作“弟弟”,接着不是正面宣扬革命大道理,就是驳斥我的某些荒谬论点。

那时,我只向往着漂洋过海去南洋,对革命早已冷淡了。她一本本地借给我卢那察尔斯基和普列汉诺夫的理论书,可我怎么硬了头皮读,也读不进去。

记得一次在圆明园散步。她责问我:“这么重要的理论,你为什么读不下去!这不是随随便便的书,这是革命真理!”

我嫌那译文的句子太长,内容太抽象。我赌气说:“理论,理论,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张地图。它代替不了旅行。我要的是去体验那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我要采访人生。”

她问道:“你就这么横冲直撞,不带张地图?”

我说:“没有地图照样可以走路,而且更不平淡,更有趣,更富于冒险性。”

她警告说:“当心你会掉进深渊里去,或者在大森林里迷了路,给老虎吃掉!”

我告诉她,我决心做个不带地图的旅人。

阶级斗争真残酷啊!这个一生都带着地图走路的革命者,在1957年10月,竟被迫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除了革命,我同杨刚也常谈对文学的看法。她十分关心我的生活。1930年,当我表示了还是希望进大学本科,从头读起时,她就帮我进了天主教办的辅仁大学。她的一位堂兄当时在那里当注册科主任。

这是新由美国本笃会办起的一家大学,我进的是英文系。系主任矮矮胖胖,戴副近视眼镜,是来自美国中西部的一位因失恋而出家的爱尔兰裔神父。不久之后,他就把我邀作他的助手,帮他改改卷子。他还鼓励我为英文的《辅仁学报》翻译点现代中国文学作品。我先后翻译并发表了郭沫若的《王昭君》、田汉的《湖上悲剧》和熊佛西的《艺术家》。在他的启发下,我读了不少美国爱尔兰裔作家的创作,特别是奥尼尔的戏剧。

由于既当上系主任助理,偶尔又教教外国人中国话,我手头充裕了。那时,我最要好的朋友是陈紘,我们都醉心于好莱坞的影片。有时一个星期天我们骑车去三家不同的电影院赶三场电影。有些电影(如纳尔逊·艾迪和简妮特·麦唐纳主演的《璇宫艳史》)我们足足看了五六遍——有个同学甚至看了二十遍。看完电影还去把主题歌的谱子买来,用口琴吹奏,片子里有些俏皮的对话也能背得滚瓜烂熟。

系主任学问渊博,文才好。他不时地邀我晚间去,听他诵读自己写的一些情诗,随读随潸然泪下。他是个感情丰富然而不很平衡的人,经常无缘无故地会发起脾气。

1932年夏天,燕大同学林观德要回福州任一家教会中学的教务长。他邀我去当教员,我没答应。几天后,那位系主任又无端地对我暴跳如雷。我马上去给林观德打了个电话,表示同意跟他走。当我把这意思告诉系主任时,他一再向我道歉,要但我打消去意。但我还是坚决去了福州。

这是我离开北京,奔赴中国东南角的第三次旅行了。轮船驶抵马尾后,我们换乘小驳船,穿过闽江那九十九湾。朋友指着岸边崖石上一些窟窿告诉我说,那就是当年民族英雄刘永福同法国入侵者开展炮战的遗迹。

也许由于有那九十九湾,巨轮开不进来。在沿海城市中,福州是最有中国气派的。同样是脏乱,可迥然不同于香港。

大凡沿海城市,其风景区总是洋人的聚集地。厦门的鼓浪屿和汕头的角石,都是山明水秀、风光旖旎的所在。福州也是这样。美国美以美会创办的英华中学,就座落于福州南台对面的仓前山上,景色宜人,濒临碧水粼粼的闽江。

这里,我又一次当上了国语老师。

第一天开教员会,两位同事悄悄让我看他们头上和脖颈上的疤痕,劝我给学生判分数不要太苛,不然也会遭毒手。我对他们的叮嘱表示感谢,心下却不以为然。第一学期我就给班上几个学生判了不及格的分数。

学校的校规十分严。星期天(主日)只准默祷,不许玩球。我新来乍到,不知道有这么一个规矩。一个星期天,我和一帮同我年纪相仿的学生玩起篮球。我照例当后卫,而且是个十分尽职的后卫,盯人盯得好紧。我们正在场上奔跑争夺时,忽然虔诚的牧师出现了,绷着脸硬把球从我们手里夺走。学生说,倘若不是我这个新从北方来的老师也在场,说不定还要挨罚呢!

一天,在教员休息室遇到一位教英文的美国女教师。她涨红了脸,似乎在生闷气。看到我,她说:“也许北方的中国人不会这样吧。”我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说,教课时,她问学生们:“我是你们的老师吗?”他们齐声说:“是。”可当她接着问,“我是你们的朋友吗”时,他们却一齐说:“不是。”她问我:“在中国北方,学生们也会这么回答吗?”我告诉她:“也会的。因为在中国人的概念里,师生辈份不同,而朋友就是同辈了。”她又问:“那么,父母和子女也不能是朋友喽?”我点点头,她却连连摇起头来。

福州给我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我经常在黄昏时分去榕树林散步,那里遍地是一种吐白沫的野草,远看煞是悦目。假日还常同学生一道去西禅寺吃龙眼。进寺之后,只消交两角钱,龙眼可以吃个饱,临走还准许带上一书包。

最难忘还是那次在鼓山罗汉台上野营的情景。我们五人带了帐篷、炊具和福州特产的干面条。罗汉台下面就是闽江。六个晚上我们都是在皎洁的月色下度过的。一个同学弹吉他,我那时正在学拉音乐锯。我们打柴煮面条吃,然后就倚着山石,放声歌唱。

拉音乐锯,除了手上用功夫,两腿还得微颤。一次,学校举行游艺会,节目上有我表演音乐锯。我原以为只是本校师生,可上台以后,看到台上坐了一排合唱队的女生,弄得我心慌意乱。表演时,腿一颤就再也不可收拾了。我是满头大汗走下台的。

这年寒假,我搭船去汕头看望朋友。是条货轮,在厦门停泊几个小时上货。我上岸去逛。走进一座公园,里边有个用松树圈成的迷宫。我走进去三转两转,就出不来了。这时,站在高处的游人望着我在里头到处碰壁,十分开心。可是开船的时间越来越逼近了,最后多亏上边的一位好心人指点,才从松树缝中爬了出来。如果开列我一生的冒失账,这肯定是难忘的一笔。

一放暑假,我就又买船票北返了。我从辅仁转学到燕京,成了新闻系三年级的学生。

燕京新闻系当时不啻是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分校,系主任弗农·纳什以及系里的几位教授都来自密苏里。《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就是其中的一位。

1928年,这位美国青年从堪萨斯城来到中国,原计划只呆上六个星期。由于在中国大西北旅行时得悉五百万人死于旱灾,也看到新与旧两种势力的斗争;目睹中国的落后,也发现进步的萌芽,他改变了主意,呆下去了——而且一呆就是十三年。其间有两年,他除了任驻华记者之外,还兼了燕大新闻系的课。很幸运,那适值我在大学度过的最后两年。

第一天上课,他就很不一般。他微笑着对我们说:“我不是来教的,而是来学的。”从接触中,我发现这不是位戴着有色眼镜、怀着偏见的洋人。他确实通过和人的交往,真正认识中国的现实。

同类推荐
  • 邹容 陈天华评传

    邹容 陈天华评传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即“邹容评传”和“陈天华评传”。 邹容与陈天华有着类似的悲剧人生,他们的英年早逝给后人留下无尽的遗憾。《邹容陈天华评传》通过对他们短暂人生历程的考察,描述了历史时代背景和不同的生活经历对他们思想认识和性情特征的影响:他们的热情、他们的激愤和他们的无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邹容与陈天华的思想集中在二人的政治主张上。《邹容 陈天华评传》以邹容与陈天华的民主革命思想为核心,论述了二人在排满革命、建立民主政体、造就近代国民等一系列问题上的进步主张。他们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 努尔哈赤全传

    努尔哈赤全传

    《努尔哈赤全传》是阎崇年先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再现了清朝开国的宏阔历史和清朝第一帝努尔哈赤的传奇人生。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统一女真诸部,创建八旗,制定满文,建立后金,进而袭抚清、克开铁、占沈辽、下广宁,开创出清朝三百年基业。努尔哈赤既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又埋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努尔哈赤在南有大明、西有蒙古、北有叶赫、内有政敌的不利情况下,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内外对手:胞弟舒尔哈齐、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蒙古林丹汗、明辽东经略熊廷弼……建立王权,黄衣称朕。努尔哈赤一生事业的成功,究其根源,在于“四合”——天合、地合、人合、己合。
  • 包玉刚:我的爸爸

    包玉刚:我的爸爸

    这是一本女儿写爸爸的书,字字感人动情:不仅让在“天堂的爸爸”安心,也使读者看到这位世界船王的内心世界。包玉刚是首位登上世界船王宝座的华人,辉煌成就的背后,是其自强不息、好学不倦的精神,是以家国为重、无视个人享乐的勤奁天性。身为包玉刚的长女,包陪庆时刻面对船王爸爸的严格要求和训勉但亦得到了非常可贵的栽培教育。女儿笔下.这位外严内慈的好爸爸.—生低调、实干、高效率,不仅是叱诧风云、举世瞩目的企业家,也是以诚待人、轻重分明的和平使者,对平衡上世纪的国际风云、使香港顺利回归,暗里著力良多不愧是包拯包大人之后。
  • 共和国大使

    共和国大使

    本书聚焦新中国外交事业,将镜头对准王稼祥、耿飚、柴泽民、熊向晖、冀朝铸、李道豫、吴建民、周文重、沙祖康、查培新、赵进军等十一位极具代表性、影响力、传奇色彩的中国外交官,讲述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外交故事。内容贯穿新中国60年波澜壮阔的外交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间外交等领域,还介绍了外交官们不同于常人的家庭生活,是新中国外交历史的一部珍贵档案。
  • 亚历山大(名人传记丛书)

    亚历山大(名人传记丛书)

    亚历山大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一位改变了世界历史的人物,他被世人称为“军事征服者”。他足智多谋,雄才大略。
热门推荐
  • 最后底线

    最后底线

    从地狱归来的人啊,请不要再软弱,征伐那些踏足汝之底线的人吧!
  • 佛说未生冤经

    佛说未生冤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养老院交响曲

    养老院交响曲

    善良的退休大学教师宋薇,一直很关注老人问题,于是在孩子们的支持下,在城郊开办了一所养老院。随着老人的陆续入住,各种问题纷至沓来。单身老人杜美仙,因为新房子与儿子杨旭产生了矛盾,闹得水火不容,鸡犬不宁;靠儿子赡养的农民孙学堂,为了遗产,被儿子逼的放弃了自己的爱情;被夫妻矛盾折磨,躲到养老院的孟谦和,因为刁蛮的爱人,给养老院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勇敢追求爱情的知识女性何日莲,经过曲折的感情经历,最终获得完美结局;残疾孤儿李小毛的坎坷人生,催人泪下;养老院出现的以上的矛盾,宋薇和儿子王棪,通过各种努力分别予以圆满的解决。使老人们感到了温暖、幸福、和欢乐;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 三国兄弟情义

    三国兄弟情义

    讲述六兄弟的奇异三国之旅!是一统三国还是隐姓埋名度过一生!精彩尽在三国兄弟情义
  • exo之逝去的青春

    exo之逝去的青春

    exo.是时候说再见了吧。等我回来之后,我会把你们给我的痛我会加倍的给你们还给你们请接受我的洗礼吧
  • 青少年最应了解的生物奇谜

    青少年最应了解的生物奇谜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当代青少年最应了解的各类生物奇谜,以猎奇的视角和科学的态度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本书为青少年知识读物。
  • 不轮不类

    不轮不类

    人生的态度。跟感悟。一种理性的生活方式
  • 闷骚总裁,我赖上你了

    闷骚总裁,我赖上你了

    不爱开口说话,一生气就抿嘴的男人,却让所有女人为他倾倒另一个毫无男人缘的女人,照顾着身边的人,自己吃喝住行都要一一节省他被她父亲带走,她却被她父亲抛弃他逼她乖乖就范,签了三年情妇的契约她从不甘心到爱,慢慢的开始接受了他,没想到这原来都是一场骗局!她心灰意冷从悬崖上跳海从那一刻,那个男人他才明白,她居然是他的命"如果上天能有起死回生,我愿意用我的命换她的命,再用我的下辈子换她一生幸福。"
  • 苍穹之行

    苍穹之行

    苍穹大界,五域分立。十万年前苍穹界主携一界之力,同界外异族展开了‘卫界之战’。同样这场历经千年的战争在界外异族眼里却是‘灭界之战’!千年界战,双方打得昏天暗地!最终以苍穹界主一方的胜利而告终!却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界主以身封闭界道,苍穹大界也在这场惨烈的战争中被打得支离破碎,化为五域;界外异族,不见踪影。自此、苍穹碎、五域立;界主殒、乱世现……看少年江行,一人独行,如何一步步从穹顶之下来到穹顶之上!
  • 哼情歌

    哼情歌

    别人问我忘了吗,我很诚实的说没忘还喜欢,但是我们回不到以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