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83100000002

第2章

大慈恩寺沙门大乘光撰

今略以五门料简心所有法。其五门者。第一诸论不同。第二假实分别。第三四界分别。第四三性分别。第五废立六位。第一诸论不同者。若依此论。心所有法有五十一。谓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烦恼六。随烦恼二十。不定四。若依瑜伽有五十三法。五十一同此论。但随烦恼中更加邪欲邪胜解二教。若依显扬论及五蕴论。心所有法有五十一。并同此论。无有差别。若依杂集论。心所有法五十五。自余诸数并同此论。唯烦恼六中开不正见为五。谓萨迦耶见。边执。见取。戒禁取。邪见。此即诸论显数不同。问曰。何故瑜伽随烦恼中更加邪欲邪胜解。诸论并无。此有何意。解云。瑜伽论所以更加邪欲邪胜解者。为别境五中念定慧三入随烦恼。当知欲与胜解亦入随烦恼中。又此二数为障义重得入随烦恼中。问既如是者。诸论何故不说。答诸论不说者。为念定慧三五根摄故亲为近障。过失重故。所以入随烦恼中。问曰。欲与胜解五根不摄。何故瑜伽建立此二入随烦恼。若尔。何故遍行五数亦不入随烦恼中。解云。此之二数虽望念定慧三非五根摄为障是稍轻。若望遍行还是其重故。瑜伽论以此二数为障义重得入随烦恼中。问曰。何故杂集论烦恼六中开不正见为五见。诸论并合为一。此有何意。解云。诸论所以合为一者。以此五见同是慧性。对法论所以开为五者。约行解不同开之为五。此亦开合为异。亦无妨难。第二假实分别者。心所有法若依瑜伽论。二十七种是其实有。余是假立。二十七是实者。谓遍行五。别境五。善中八。除不放逸舍不害。当知不放逸舍是无贪无嗔无痴精进四法上假。不害即是无嗔上假故。论云。问是诸善法几世俗有。几实物有。答三是世俗有。谓不放逸舍及不害。所以者何。不放逸舍是无贪无嗔无痴精进分故。即如是法离杂染义建立为舍。治杂染义立不放逸。不害即是无嗔分。故无别实物。烦恼六中五是实有。谓贪嗔痴慢疑。一是假有。谓不正见。论云。根本烦恼六。一贪二嗔三无明四慢五见六疑。问是诸烦恼几世俗有。几实物有。答见是世俗有。是慧分故。余是实物有。别有心法故。随烦恼为假为实者。若依瑜伽决择分中。不定四法亦入随烦恼中。合二十四总名随烦恼分。亦无邪欲邪胜解二法。但本地分中有二十六。更加邪欲邪胜解故。决择分中云。复次随烦恼自性云何。谓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无惭无愧惛沉掉举不信懈怠忘念放逸散乱不正知恶作睡眠寻伺。如本地分已广宣说。如是等类名随烦恼自性。复次此烦恼几世俗有。几实物有。谓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此四种是实物有。余是假有。谓忿恨恼嫉害五。是嗔分故皆世俗有。悭憍掉举三。是贪分故示世俗有。覆诳谄惛沉睡眠恶作忘念散乱恶慧九法。是痴分故皆是世俗有。放逸是贪嗔痴分。亦是假世俗有。寻伺二种是身语意加行分故。及慧分故。俱是假有。若依瑜伽。二十七是实有。二十四是假有。若依对法论文。二十二是实物有。余并假有。言二十二实物有者。谓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中七。是实有。四是假有。故对法论云。无痴者。谓报教证智决择为性。报教证智者。谓生得闻思修所生慧。如次应知。决择者。谓慧勇勤俱。故知无痴用慧为性。更无别体。不放逸舍并云依止正勤无贪嗔痴。是故依此四法假立。言不害者。是无嗔善根一分。心悲愍为体。当知不害不离无嗔故亦是假。根本烦恼为有十中。五是实有。谓贪嗔痴慢疑。五是假有。谓五见离慧之外无别性故。随烦恼及不定合二十四皆是假立。故论云。当知忿等是假建立。离嗔等外无别性故。谓忿恨恼嫉害此五是嗔一分。与瑜伽同。悭憍是贪一分。掉举是贪一分。此三是贪分。亦瑜伽同。放逸中依止懈怠及贪嗔痴四法假立。亦瑜伽同。无惭无愧二数是贪嗔痴分假立。不信懈怠二数是痴分并是假立。与瑜伽不同。谓瑜伽说。此四是实物有。今对法言。无惭无愧二数是贪嗔痴分。不信懈怠二数是愚痴分。故不同瑜伽。谄诳二数是贪痴一分。散乱一数是贪嗔痴分。忘念不正知是烦恼中念慧为性。覆睡眠恶作是愚痴分。寻伺二数或是思性或是慧性。谓推度不推度有差别故。大乘瑜伽论中云。随烦恼中九数。谓覆诳谄惛沉睡眠恶作忘念散乱恶慧。并是痴分。今对法中唯覆惛沉睡眠恶作四是愚痴分。余五不同。谓散乱一数是贪嗔痴分。谄诳二数是贪痴一分。失念不正知是烦恼中念慧一分。当知并是作论者意异各说一义。西国诸德并云。随烦恼中七是实有。谓无惭无愧惛沉掉举不信懈怠心乱。此七数并别有体。问曰。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此四有别体者。论有诚文。惛沉掉举散乱三数而有别体。何以得知。解云。为掉举数论判。是其贪分。若此数离贪外无别体者。贪不与嗔痴相应。若尔。别有掉不得与一切烦恼相应过失。既言掉与一切烦恼相应。故知掉别有体。掉既言是贪一分有别体。当知惛沈散乱亦言唯是痴分。故知亦有别体。而准对法文。但随烦恼中放逸是贪嗔痴一分者。则是实有。此随烦恼二十中。唯此无惭无愧惛沉掉举不信懈怠心乱七数。谓是贪嗔痴分。其余十三数。或言一分。或言依止。故知并是假有。不定四数中。睡眠恶作亦言是愚痴分。亦有别体。谓睡眠用想欲为性。离想外无别体故。故显扬论言。梦者欲想所作。此亦多虚。故知睡眠是欲想性。谓是痴分。虽离痴外有别体。然是欲想性故。当知亦是假立。恶作无文。但西国诸师相传云。或是慧。虽言痴分离痴外有别体。然是思是慧性。离思慧外无别体故。故知亦是假立。寻伺两数离思离慧无别性故。亦是假立。西国诸师相传云。无痴善根亦有别体。何以得知。一瑜伽中唯言。善十一中三是假有。谓舍不放逸不害。余是实有。故知无痴亦有别体。又云。大悲用无痴善根为性。与二十二根慧根不言相摄。故知无痴别有体性。问曰。若尔。何故对法论云。无痴者谓报教证智决择为体。释论云。报教证智者。谓生得闻思修所生慧。如次应知。决择者谓慧勇勤俱。此文何以言是慧性耶。解云。无痴善根但对治痴。如无贪无嗔但对治贪嗔。别更无行相。对法论中。就行相以释无痴。非谓无痴善根则是慧性。若从此义。心所有法五十一中三十是实有。余皆是假有。言三十是实有者。谓遍行五。别境五。善八。加无痴。根本烦恼五。除不正见。随烦恼七。合此三十是实有。余是假有。第三四界分别者。四界谓欲界色界无色界无漏界。五十一心所有法中。二十一通四界。谓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十四通三界。三界谓欲界色界无色界。十四谓贪慢疑无明不正见不信懈怠放逸惛沉掉举忘念不生知散乱憍。四通二界。二界谓欲界色界。四数谓谄诳寻伺。十数唯欲界。十数谓嗔忿恨恼覆嫉悭害无惭无愧。第四三性分别者。三性谓善不善无记。于五十一心所有法中。十四通三性。十四者。谓遍行五。别境五。不定四。十六通二性。二性谓不善性无记性。言十六者。谓烦恼中贪慢疑无明不正见。随烦恼中十一。谓谄诳憍惛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乱不正知。二十一唯一性。若善十一唯是善性。若嗔忿恨覆恼嫉悭害无惭无愧。此十唯不善。第五废立六位者。依瑜伽论。略以四义废立心所有法。言四义者。一处二地三时四一切。处谓三性。地谓九地。时谓刹那相续。一切谓俱起。今约此四义明具多少。就中有二。先明六位具义多少。后明六位废立所由。先明六位具义多少者。遍行五法具其四。一遍三性。二遍九地。三是相续。四是俱起。别境五法具二阙二。言具二者。一通三性。二遍九地。言阙二者。一非相续。二非俱起。善十一法有一阙三。言有一者。谓遍九地。言阙三者。一非通三性。二非相续。三非俱起。烦恼六者有一无四。言有一者。谓本烦恼性。言无四者。一非通三性。二非遍九地。三非相续。四非俱起。初之一门亦为简随烦恼故。所以更加余之四门。并依瑜伽论。随烦恼二十有一无四。言有一者。谓随烦恼性。言无四者。谓一非通三性。二非遍九地。三非相续。四非俱起。初之一门为简本烦恼性。是以更加余之四门。并依瑜伽论。不定四法有一阙三。言有一者。谓通三性。言阙三者。谓一非遍九地。二非相续。三非俱起。言废立六位所由者。初得后五位对其遍行。以明废立。遍行五法具四义故名遍行。余皆不具非遍行摄。别境五法俱具二义。谓通三性及遍九地。然非相续亦非俱起。阙此二义不名遍行。善十一法俱具一义。谓遍九地。然非遍三性。亦非相续。复非俱起。阙此三义不名遍行。烦恼六法四皆不具。谓非通三性。非遍九地。亦非相续。复非俱起。四义并阙不名遍行。随烦恼法如烦恼说。不定四法俱具一义。谓通三性。然非遍九地。亦非相续。复非俱起。三义阙故不名遍行。第二将余五位对别境位。约义有无。以明废立。具二阙二。入别境中。余则不尔。非别境摄。遍行五法虽通三性及遍九地。但为相续及为俱起。二义不同。非别境摄。善十一法虽遍九地亦非相续复非俱起。但为非通三性。一义有异。非别境摄。烦恼六法虽非相续亦非俱起。但为非通三性非遍九地。二义有异。非别境摄。随烦恼法对其别境废立如烦恼说。不定四法虽通三性亦非相续复非俱起。但为非遍九地。一义不同。非别境摄。第三将余五位对善十一。约义有无。以明废立。具一阙三。入善法中。余则不尔。非善法摄。遍行五法虽遍九地。但为通三性。亦相续复俱起。阙三义故不入善中。别境五法虽遍九地亦非相续复非俱起。但为通于三性。一义不同。非善中摄。烦恼六法虽非通三性亦非相续复非俱起。但为不遍九地。一义不同。不入善中。随烦恼法如烦恼说。不定四法虽非相续亦非俱起。但为通于三性。非遍九地。二义有异。非入善中。第四将余五位对烦恼六。约义有无。以明废立。有一无四。入烦恼中。余法不尔。非烦恼摄。遍行五法但为通于三性。遍九地。亦是相续。复是俱起。亦非本惑。五义并阙。非烦恼摄。别境五法虽非相续亦非俱起。但为通三性。亦遍九地。复非本惑。三义不同。非烦恼摄。善十一法虽非通三性亦非相续复非俱起。但为遍九地。非本烦恼。二义不同。非烦恼摄。随烦恼二十法虽非通三性非遍九地亦非相续复非俱起。但为非本烦恼。一义不同。非烦恼摄。四不定法虽非遍九地亦非相续复非俱起。但为通三性。非本烦恼。二义不同。非烦恼摄。第五将余五位对随烦恼约义有无。以明废立。具一阙四。入随烦恼。余法不尔。非随烦恼。遍行五法但为通三性。遍九地。亦相续。复俱起。复非随惑。五义不同。非随烦恼摄。别境五法虽非相续亦非俱起。但为通于三性。亦遍九地。非随烦恼。三义不同。非随烦恼。善十一法虽非通三性亦非相续复非俱起。但为非遍九地。非随烦恼。二义不同。非随烦恼。烦恼六法虽非通三性非遍九地亦非相续复非俱起。但为非随烦恼。一义不同。非随烦恼。不定四法虽非遍九地亦非相续复非俱起。但为通三性。非随烦恼。二义不同。非随烦恼。第六将余五位对四不定。约义有无。以明废立。具一阙三。名四不定。余法不尔。非不定摄。遍行五法虽通三性。但为遍九地。亦相续。复俱起。三义不同。非入不定。别境五法虽通三性亦非相续复非俱起。但为遍九地。一义不同。非入不定。善十一法虽非相续亦非俱起。但为非通三性。遍九地。二义不同。非不定摄。烦恼六法虽非遍九地亦非相续复非俱起。但为非通三性。一义不同。非不定摄。随烦恼二十法虽非遍九地亦非相续复非俱起。但为非通三性。一义不同。非不定摄。上来略以五门料简心所有法讫

论云。第三色法者略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一法处所摄色者此则第三明色法。就中有二。初牒章。第二举数列名。言第三色法者。此则第一牒章。言色者。质碍之法名之为色。问曰。若质碍故名色者。眼等诸色可名质碍。无作之色云何质碍。解云。无作之色虽非质碍。然从质碍色生故亦名质碍。言略有十一种等者。此则第二举数列名。了别色尘名之为眼。听音乐等故名为耳。嗅沉麝等名之曰鼻。别甘辛等名之为舌。知涩滑等名之曰身。为眼所行名之为色。若依杂集论有二十五种。所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粗细高下。若正不正。光影明闇。云烟尘雾。迥色表色。空一显色。为耳所闻名之为声。若依杂集论有十一种。谓若可意。若不可意。若俱相违。若因受大种。若因不受大种。若因俱大种。若世所共成。若成所引。若遍计所执。若圣言所摄。若非圣言所摄。为鼻所嗅名之为香。若依杂集论有六种。谓好香。恶香。平等香。俱生香。和合香。变异香。为舌所尝名之为味。若依杂集论有十二种。谓苦酢甘辛咸淡。若可意。若不可意。若俱相违。若俱生。若和合。若变异。身之所取故名为触。若依杂集论有二十二种。谓滑涩轻重。软暖急冷。饥渴饱力。劣闷痒粘。病老死疲息勇。十一法处所摄色者。谓意识所行无见无对色蕴所摄。略有五种。谓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极略色者。谓极微色。极迥色者。谓即此离余碍触色。受所引色者。谓无表色。遍计所起色者。谓影像色。自在所生色者。谓解脱静虑所行境色。上来大文第三明色法讫

论云。第四心不相应行法者略有二十四种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事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方二十一时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者此则第四明心不相应行法。就中有二。第一牒章。第二举数列名。言第四心不相应行法者。此则第一牒章。遍行五等与心相应。此得等诸法不与心相应。此名心不相应。言行者。则是行蕴。此明得等诸法是行蕴摄。余心色无为非行蕴摄。言不相应。简别心所有法。言其行者。则简心色无为。故名心不相应行。略有二十四种等者。此则第二举数列名。言一得者。于三性法假立获得。名之为得。先业所感随寿短长住时决定称曰命根。六趣差别各各不同。自类而居名众同分。谓于圣法未得未证。异于圣故号曰异生。灭诸六识心心数法无有缘虑故名无想定。灭诸六识心心数法及第七一分名为灭尽定。生无想天五百劫中心无缘虑名无想事。谓诠诸行天人等号称曰名身。聚集诸法名显染净义故名句身。名之与句二种所依名曰文身。本无今有说之名生。发白面皱称之为老。相续不断名之为住。有已还无名曰无常。刹那相续称为流转。因果各别故名定异。因果相称号曰相应。迅疾流转名为势速。一一不俱称为次第。东西南北号之曰方。过现未来称之曰时。一十百千名之为数。众缘聚会名为和合。诸行缘乖名不和合。上来第四解心不相应行讫。今略作三门料简二十四不相应行法。第一明诸论不同。第二释妨难。第三辨其假相。第一明诸论不同者。瑜伽显扬此论皆有二十四不相应行。对法论有二十三。无不和合。五蕴论中唯有十四。无流转等十。此则诸论显数不同。第二释妨难者。问曰。何故瑜伽显扬此论并同。何故对法论有二十三无不和合。此有何意。一解云。对法论云和合等者。论既言和合等。当知则等取不和合。又一解云。略故不说。问曰。等略何故不略余数但略不和合耶。解云。已说在所说中。所以但偏略不和合性也。言说在所说中者。谓异生性是见道烦恼。假建立。望圣道有不得义故。即是不和合义。不和合中略举一隅。余不和合类亦可知。所以偏略不和合性。瑜伽显扬此论并有二十四者。此据异生外别有不和合名。所以余论中言二十四也。问诸论或言二十四数。或言二十三数。已如上解。何故五蕴论中唯有十四。无流转等十。解云。所以五蕴论不说流转等十也。彼论云。如是等类者则解彼论云。当知如是等类之言亦等流转等十也。此中唯略故不别列名也。第三辨其假相者。二十四不相应行法并是色心心所有法分位假立。问曰。二十四不相应行既并是色心心所有法分位假立者。未知几是色上假。几是心上假。几是心所有法上假。几是通色心心所有法上假。解云。若依对法论。总摄为八位。依八种位建立故。论云。如是等心不相应行法。唯依分位差别而建立故。当知皆是假有。一谓于善不善等增减分位建立一种者。解云。此则是得通于三性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二于心心所法分位差别建立三种者。解云。当知是则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异熟三种也。谓无想定灭尽定。于厌心种子上。分分功能增长边假立为二定体。无想异熟。当知于无想报心种子上。望心不相应行义边。于报心种子上。假立无想异熟。此三通心心所有法上假立。三于性分位差别建立一种者。解云。此是命根。谓依阿赖耶识能持众同分。四大诸根不坏。则于阿赖耶识相应心心所法上假立命根。此则通心心所有法上假。若在欲色二界。通色上假。若在无色界。唯心心所有法上假。四于相似分位差别建立一种者。解云。当知则是众同分。通于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五于相分位差别建立四种者。解云。当知则是四相。通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六于言说分位差别建立三种者。解云。当知则是名句文身三种。通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也。问曰。名句文身色上假立。此无有疑。云何于心心所有法上假立。解云。此即意思所缘缘之起解故。通心心所有法上假立。七于不得分位差别建立一种者。解云。当知则是异生性。谓前无漏圣法不得义边假立异生性。则于未得见道已来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八于因果分位差别建立余种者。解云。当知则是余十。谓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不和合。当知此十并通色心心所有假。总而言之。当知三通心心所有法上假立。二十一通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言三种通心心所有法上假立者。谓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异熟。言二十一通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者。谓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名身句身文身生老死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不和合。此则略料简心不相应行讫

论云。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二择灭三非择灭四不动五想受灭六真如者此则第五明无为法。就此文中有二。第一牒章第二举数列名。言第五无为法者。此则第一牒章。略有六种等者。此则第二举数列名。言虚空者。谓无色性容受一切所作业故。故名虚空。谓慧有简择之能故名为择。由择得灭故名择灭。因缘不会诸法不生。非由慧灭名非择灭。第四静虑以上唯有舍受现行。不为苦乐所动故名不动。灭尽定中心心法灭。想受用胜。就强为名故则是此名想受灭。法性本来常自寂灭。不迁动义名为真如。此则第五明无为法。上来说一切法者。以下乃至第五无为答前问讫。自下第二答后问

论云。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者此则第二答后问。就此答中有二。第一牒章。第二举数列名。言无我者。此则第一牒章。略有二种等者。此则举数列名。言补特伽罗者。此地正翻名数取趣。于六趣中数数往还名数取趣。虽复往来都无我人故名无我。二法无我者。谓蕴界处等名之为法。此无人故名无我。此则第二答后问讫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穿越异界:女主养成记

    穿越异界:女主养成记

    这是一个四人面基去网吧被炸死在游戏里重生变成NPC的故事。(温馨提示:此文绝对的玛丽苏,各位看官,慎入啊!)
  • 傲世剑魔

    傲世剑魔

    天剑大陆,宗门林立,势力万千,少年叶凡偶的机缘,拜入不入流宗门,跃剑宗门下,至此崛起,一柄战剑战遍天下群雄,盖压九天十地,默然回顾,世间再无一招之敌,成为最强剑魔!
  • 网游之神箭无双

    网游之神箭无双

    长弓在手,天下我有;一箭破空,风云变色,是谓神箭无双!
  • 茅山鬼道人

    茅山鬼道人

    身为茅山派的第十代传人,王十三道长的后人,王天一也就是王十三的孙子,王天一很聪明,而且好学,更对道教的道法感兴趣,天一的爷爷非常疼爱这个孙子,因为天一很小就没了父亲,他的父亲是被鬼妇人害死的,这个鬼妇人专吸男人的阳气,还有在他们的死后吃掉他们的心脏,另全村的人惊惶不安,于是就找到了天一的爷爷....
  • 极品魔法师

    极品魔法师

    在一个武道昌盛,魔法没落的时代,一个名为李凌的天才横空出世,他将颠覆人们对魔法的认知,让魔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李凌:你说我是武道奇才,应该主修武道?不,我更喜欢魔法。为什么?这还用问,你不觉得魔法更加炫酷更加拉风吗?魔法师没有未来?嗯,那我就创造一个未来!
  • 人脉

    人脉

    《人脉》讲述现实生活中有一条“铁律”:20%的人掌控着80%的经济命脉;20%的人脉带来80%的价值;20%的产品为企业创造80%的利益;20%的患者消耗了80%的医疗资源……这就是著名的“二八定律”,即“80/20法则”,《人脉》中一令人震撼的规则同时也映射出了人脉交往的秘诀:抓住关键性的20%。
  • 遭遇青春期问题

    遭遇青春期问题

    《生命·成长教育系列:遭遇青春期问题》有六个部分外加一个附录组成,分别是第一篇我们身体的变化、第二篇做个快乐的少年、第三篇我不想与父母较劲、第四篇 男女有别吗、第五篇成为受欢迎的人、第六篇做好自我保护、附录趣味小测试。
  • 那年夏天起了风

    那年夏天起了风

    我用最美好的青春暗恋他,用最炽热的情感暖化他;而他心里藏着她,为了证明他的爱,亲手将我推入他人的怀抱;我用最纯真的礼待他,用最真诚的心感激他;但我不过是他要征服的女人中的一个而已,久经花海,他又怎会为我停留;谁也不是谁的救世主,谁也拯救不了谁;如果你爱我,请放开我!
  • 重生之萌娃的逆袭

    重生之萌娃的逆袭

    上一世她父亲自杀,母亲被意外杀害,渣男背叛,即使学习再好,智商再高,也抵不过那些有钱,有势力人的一句话......没想到倒霉的出了车祸,原以为已经要去天堂和母亲父亲团聚了,没想到老天垂怜,让她重生在一个最具权势的家族里,还有了一个疼爱他的爷爷,上一世的仇她一定要报,只不过.......这个抱着她的小屁孩,你敢不敢把手撒开!虽然是我先缠着你的,但我后悔了不行么!小女主:是你给我起的名字,你要负责!小男主:我后悔了不行吗.....长大的男主:是你要我负责的,我会负责到底。长大的女主:呜呜,我后悔了还不行吗!!!
  • 最强守望者

    最强守望者

    装X版:万年轮回,异族入侵,八界震荡;位面之争,谁能守护,唯我守望。概括版:这是主角带着他的女朋友(们?)和好基友一起穿梭于各个位面抵抗魔族入侵的故事。关键线索版:其实这就是一个无良商人不小心贩卖错东西而引发的空间大战。我承认简介很烂,但希望您能耐心试看一章再说,嗯...或者两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