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80300000002

第2章

第四教所被机。说有二重。一约权教。即五种姓中。菩萨种姓及不定性。是此所为。余三非此。以无分故。如瑜伽等说。二约实教。一切众生皆此所为。以无不皆当得菩提故。问若诸无姓亦当成佛。何得说有无姓有情。答论有二释。故佛性论及宝性论。同为谤大乘人。依无量时故作是说。非谓究竟无清净性。佛性论第二卷中。判说无佛性是不了教故也。准此当知。永无种姓非尽理说。楞伽文说可知。问如有难言。若诸众生等有佛性必当得佛。则众生虽多。要当有尽。是为大过。又若悉有性。令最后菩萨阙利他行。以无所化诸众生故。阙行成佛。不应道理。又令诸佛利他功德亦则断绝。以无所化机缘感故。如是三难。若为得通。答此所设难。并由妄见众生界故。妄起此难。故不增不减经云。大邪见者见众生界增。见众生界减。以不如实知一法界故。于众生界起增减见。问我所说义扶此经文。何者。若诸众生悉皆有性。并当解脱。则众生有减。今立有此。无性众生常在世间。故无增减。答若尔。汝于有性既起减见。即于佛界必起增见。此增减见不离汝执。当知经意明一切众生一时成佛。佛界不增众生界不减。故彼经云。众生即法身。法身即众生。众生法身义一名异。解云。况众生界。如虚空界。设如一鸟飞于虚空。从西向东。[這-言+至]百千年。终不得说东近而西远。何以故。以虚空无分齐故。亦不得云总不飞行。以功不虚故。当知此中道理亦尔。非有灭度令有终尽。非无终尽。有不灭度。故众生界甚深广大。唯是如来智所知境。不可辄以狂心限量斟酌起增减见。既其无尽。是故三难无不能离。二乘回心者。若不定种姓。未入无余前即有回心。此不待言。若决定种姓。未入无余前定不回心。要入无余。方有回心。以二乘人本来不得无余依涅槃界故。佛性论第三云。二乘人有三种余。一烦恼余。谓无明住地。二业余。谓无漏业。三果报余。谓意生身变易身也。又无上依经胜鬘经宝性论等。广明无漏界中有三种不思议变易生死。谓声闻缘觉大力菩萨。若言此中二乘是不定种姓。理必不然。以未回心。有分段故。回心已去是渐悟菩萨。非二乘故。论说二乘有三种余。非菩萨故。当知定是二乘自位无余依中。大乘说彼有三种故。然彼二乘既不能知此三余故。是故化火烧分段身。入无余依。法尔皆有变易报残。而彼不知。谓为涅槃。而实但是未烧身前。期以灭智所得灭定。法华论云。方便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诸禅三昧城。过彼城已。令入大般涅槃城故。解云。以此当知。二乘无余体虽灭定。亦通方便。故云诸禅也。由彼二乘根有利钝。灭定防心。种有强弱。是故在定。极[這-言+至]八万乃至一念。由佛根欲性智为增上缘力。又由本有佛性之力。令心还生于净土中。逢佛菩萨善友力故。修大乘道。然此利钝迟疾。诸圣教略有七位。谓八万。六万。四万。二万。一万等劫。如次以配四果及独觉人。此五如彼涅槃经说。第六位中。如楞伽云。三昧酒所醉。乃至劫不觉。酒消然后觉。得佛无上身。此亦利于前。不[這-言+至]万劫。第七位如法华第三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槃。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此经。唯以佛乘而得灭度。更无余乘。除诸如来方便说法也。解云。此最利根亦舍分段入涅槃已。即于佛土受变易身。受佛教化入于大乘。亦有人解此经文。是变化声闻。理定不然。若是化作。必为引摄实类众生。若彼众生受此引摄。亦学先入无余涅槃。后方回心。而汝所执无余灰断。即便误彼所引众生。是则诸佛菩萨等。于彼众生使成大怨。何名大悲方便摄化。既无此理。故知入寂回心。定非变化。此上七位并是定性二乘要入寂已方乃回心。不同不定性人未入寂前有回心故。问为一切定性二乘入寂悉皆回心。为有不回者。答一切皆回。何以得知。法华论云。授声闻记有其二种。一者如来。二者不轻菩萨。所授声闻有四种。一决定声闻。二增上慢声闻。三退菩提心声闻。四应化声闻。后二声闻以根熟故。佛为授记。谓应化声闻退已还发菩提心也。决定声闻增上慢人以根未熟。菩萨与记。方便令发菩提心也。解云。决定声闻既在所记之中。故知定有发菩提心。又既但云根未熟。不言总不熟。故知定有性。又彼论云。我不殊汝。汝等皆当作佛者。示诸众生皆有佛性也。解云。此是菩萨与记。明知定性声闻有佛性也。问何故新翻经论说有入寂定性二乘不回心耶。答新经论中。据未入寂定不回心。入寂已去彼不说故。故不相违。又教有了非了。别如佛性论辨。故不可怪。又涅槃经中。言佛性有无。皆不解我意者。明佛性法离有离无。随言执取。是不解意。非谓说有一分无性。佛性论云。是故佛性决定是有。离有离无。此之谓也。是故一切众生皆此所为。余经论皆准此释

第五能诠教体者。略作四门。一随相门。二唯识门。三归性门。四无碍门。初中有四句。一或唯以名句文为性。以声是依非正体故。唯识论云。若名句等不异声者。法词无碍。境应无别。二或唯以音声为性。名句文等声上屈曲。假立无体故。杂集论云。成所引声。谓诸圣说。三或具前二事。方为其性。维摩经云。有以音声语言文字为佛事。又十地论中说者以二事说。听者以二事闻。谓声名等也。问大乘中声表善恶。声是无记。名句文亦是无记。云何无记为圣教体。答诸佛菩萨后得智说故。俱是善也。十地论名善字等是也。四或俱非二事以为其性。以说即不说故。文字性离故。经云。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此之谓也。于此四句中。别取前三通小乘。具斯四说为大乘。又此四句合为一教。互有无碍。是大乘教也。二唯识门者。谓说者识现为增上缘。令闻者识文义相现。下论云。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又摄论名为言说识。又闻者识上聚集现等。是故一切声名句等。皆是自心之所显现。下论云。唯依心现不离真如。三归性门者。此识无体唯是真如。下论云。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易。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准此而知。四无碍门者。谓于前三门。心境理事。同一缘起。混融无碍。交彻相摄。圆明自在。不相障碍。以为教体。以一心法有二门故。皆各总摄一切法故。思以准之。五教通诸法门者。谓遍于六尘一切所知境总为生解之义。悉为教体。准之

第六所诠宗趣者。先总后别。总中以一心法义为宗。信行得果为趣。即具境行果三也。此中境有二种。一法二义。如下文辨。行亦二种。一行体。谓四种信心。二行用。谓五门修行。亦如下显。果亦二种。一分果。谓令得入位。二满果。谓成如来。并如下辨。宗之与趣何别老。谓当部所崇曰宗。宗之所归曰趣。二别显宗趣。略有五重。一教义相对。以教说为宗。用义意为趣。如下文令舍言取意等。二理事相对。举事为宗。显理为趣。如下文从生灭门入真如门等。三境行相对。以真俗境为宗。观心行为趣。四证信相对。以成信不退为宗。登地入证为趣。五因果相对。以因为宗。克果为趣。此五亦是从前起后。渐次相由。准释可知

大乘起信论 第七释论题目者。大者。当体为目。包含为义。乘者就喻为称。运载为功。法喻合举。大乘所信之境。体能为义。起信即能信之心。澄净为性。心境合目故云大乘起信。此即大乘之起信。是对境拣心。非是证等也。又亦起大乘之信。则对宗别行行。非小乘信也。又大者就义。谓体相用三大莫过。乘者约用。谓即佛性三位成运。自性住佛性为所乘。引出佛性为能乘。至得果佛性为乘所至处。三义体用唯一心转。是故亦乘亦大。持业释也。又依杂集论。由与七种大性相应故名大乘。一境大性。以菩萨道缘百千等无量诸经广大教法为境界故。二行大性。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广大行故。三智大性。了知广大补特伽罗法无我故。四精进大性。于三大劫阿僧祇耶。方便勤修无量难行行故。五方便善巧大性。不住生死及涅槃故。六证得大性。得如来法身无所畏不共法等。无量无数大功德故。七果大性。穷生死际示现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广大诸佛事故。解云。前五约因。后二就果。瑜伽显扬亦同此说。庄严论中。六名果大。谓得法身等。七名事大。谓示成菩提等。余同此也。又有七义释大乘。如十二门论辨。起谓发起。以有本觉内熏为因。善友闻熏用大为缘。于此胜境发希有信能令心净。如水清珠。唯识论中。信别有三。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多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依梁摄论亦有三种。一信实有。自性住佛性。二信可得。引出佛性故。三信无穷功德。至得果佛性。又下文四种信心具寻辨之。何故但明信而不言余行。以是行本故。论为初机故。故下文云。自信己性。知心妄动。修远离行等。又华严云。信为道源功德母等。此中起信。据信成就处说。谓入住不退。使前信心成根不失故也。论者是集议论也。谓假立宾主。往复折征。论量正理。故名为论。是故名为大乘起信论也

马鸣菩萨造 马鸣之名。依诸传记。略有三释。一以此菩萨初生之时。感动诸马悲鸣不息故。立此名也。二此菩萨善能抚琴。以宣法音。诸马闻已咸悉悲鸣。故立此名。三此菩萨善能说法。能令诸马悲鸣垂泪不食七日。因此为名也。言菩萨者。依诸论解。亦有三释。一云。若具言之。应云菩提萨埵。菩提。此云大觉。即所求也。萨埵。此云有情。即所度也。从境为名耳。若从心说。即唯悲与智也。二云。菩提是所求法。萨埵是能求人。心境合明。人法双称。故云菩提萨埵。三云。萨埵名勇猛。谓有志有能。于大菩提勇猛求故。立此名也。言造者制作也

第八造论时节者。诸说不同。今依摩耶经云。如来灭后六百岁已。九十六种诸外道等。邪见竞兴。毁灭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马鸣。善说法要降伏一切诸外道辈。七百岁已有一比丘名曰龙树。善说法要。灭邪见幢。燃正法炬。以此经文为定说也

真谛三藏译 第九翻译年代者。译经纪云。沙门波罗末陀。此云真谛。亦云狗那罗陀。此曰亲依西印度优禅尼国人。景行澄明。器宇清肃。风神爽拔。悠然自远。群藏广部罔不措怀艺术异解。偏素谙练。历游诸国随机利见。以梁武帝泰清二年岁次戊辰。见帝于宝云殿。帝敕译经。即以太清二年。讫承圣三年岁次甲戍。于正观寺等。译金光明经。弥勒下生经。大乘起信论等。总一十一部合二十卷。此论乃是其年九月十日。与京邑英贤慧显智恺昙振慧旻等。并黄钺大将军大保萧公勃等。于衡州建兴寺所译。沙门智恺笔授。月婆首那等译语。并翻论旨玄文二十卷。属侯景作乱。乃适豫章始兴南康等。虽复栖遑。译业无辍。即泛舶西归。业风赋命。还飘广州。属广州刺史穆国公欧阳頠延住制止寺。请译经论。自陈永定元年岁次丙子。至讫泰建元年己丑岁。更译佛阿毗昙经论。及俱舍摄论等。总陈梁二代。敕译经论。四十四部一百四十一卷。然真谛或铺坐具跏趺水上。若乘舟而济岸。接对吏君。而坐具无污。或以荷藉水。乘而度之。如斯神异其例甚多

同类推荐
  •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长寿王经

    长寿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清修丹秘诀

    太清修丹秘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伤寒心法要诀

    伤寒心法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夏日独直,寄萧侍御

    夏日独直,寄萧侍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火影忍者舍羽传

    火影忍者舍羽传

    在忍界大战20年后,被大筒木阿修罗封印的舍羽,在几千年后,被佐助救出,并进入了佐助的第七班,结识了羽琴和岚魄,并在之后参与了第五次忍界大战,并与岚魄反目成仇.......
  • 虚祖雷神

    虚祖雷神

    他想,想去看一下这个世界巅峰的景色,想走一条以前自己从未走过的路,想仗剑走天涯,想风流不羁、把酒问月不知悔的走一遭。与天地称兄,蔑世间权贵;吞风吻雨葬落日,欺山赶海落九天!饥辘摘仙果,渴燥饮琼露;沾花把酒煞世人,贪欢一刻种长情。这才是他向往的生活,犹如当年逍遥自在的孙猴子一般,这份潇洒与自由,即使是如来佛祖也休想从他身上夺走!他,便是世人尊称的:虚祖雷神!
  • 一夜缠绵:夜少的囚宠妻

    一夜缠绵:夜少的囚宠妻

    传闻b市,最权贵的男人君邪夜——冷酷无情,对谁都极其凶残!却没有人知道,他有一个女人,宠到骨子里的女人,传闻澳门的赌场“王”,是由一个极其强势高贵的男人总管着——君邪夜,却没有人知道,他有一个女人,爱到骨子里的女人。一线牵扯,她被他拴在身边,却又被他丢之如弃,没有人知道,被他宠着,爱着的女人竟这般卑微。他为她倾尽所有,她却被他伤的遍体鳞伤!他们的相遇,犹如南柯一梦,到底是他不会爱,还是她爱得太卑微?
  • 毁灭者的秘密

    毁灭者的秘密

    三楼公寓里的303房间发生一起命案,因为租金便宜,负责案件的刑警沈默和妻子美心,把它介绍给了急于租房的漫画家朋友付晓。他没有想到的是,由此身边人陆续陷入连环罪案中。三个月内,三楼公寓里连续死了五个人,自杀、猝死、凶杀、分尸,诡异案件迷雾重重,妻子和朋友的秘密逐渐显现。谁在幕后操纵一切?真相背后,隐藏的是怪力乱神,还是一段人性缺失的阴郁往事?
  • 步步惊情:鬼王逼近我

    步步惊情:鬼王逼近我

    身为灵狩家族的继承人,第一次抓鬼就遇到了鬼王,而我竟然稀里糊涂的成了他的人。点颗痣就成了你的人了,我坚决不干,我就不信我躲不了你。可是为什么倒霉的事情都被我碰上了,千年鬼棺,恐怖鬼婴,血海窟窿,不是说抓鬼有套路么,怎么我遇到的事儿就这么奇葩呢,还有那个鬼王,能不能不要动不动就跟踪我!
  • 鬼夫寻妻记

    鬼夫寻妻记

    “为何全地府最为羡慕的萧夫人,会抛弃良夫离家出走?是婚后生活不协?还是另觅她爱……今晚六点半,咱们忘川河边,不见不散。”孟婆话音刚落,只见得一角白衣决然飘过,她抬头望去,可不就是地府第一帅——萧子路!“啊,子路君,好巧。”白衣一停,冷冷看了过来,一字一句地说道:“不巧,我去寻妻。”
  • 蜜宠亿万娇妻

    蜜宠亿万娇妻

    他是商业巨子,爱他如命,宠她入骨。她胆小有些自卑,乖巧可人,性格温柔。他单膝跪地,让她成为唯一的真命天女。她,为他生了孩子,在他身边,像是最卑微的小保姆。但是一场风暴来临,他怀疑孩子不是他的,怀疑她在外面有很多男人,她只能选择做个落跑新娘。
  • 那年樱花有你陪

    那年樱花有你陪

    时光流逝,再见樱花树,来到这里,回忆过往,你却不在身边。你知道吗?我很想你。
  • 战王独宠:腹黑王妃别想逃

    战王独宠:腹黑王妃别想逃

    她是23世纪的神医-夜雨珊,她的未婚夫和闺密背叛了她,她死在他们的手里,她穿越了,穿越到南王朝国公府的大小姐身上……“喂!女人,我救了你,你该怎么报答我?”妖孽男子说道,“我也救过你,咱们扯平了!”……
  • 逆天王者之强势回归

    逆天王者之强势回归

    国际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恐惧的逆天王者重新回归华夏,华夏必定被他掀起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