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79400000005

第5章

观涅槃上妙安隐快乐非为作法真实不虚。灭三毒三衰。身心苦灭。常呵四阴及其因缘。则名苦谛集谛。赞叹涅槃及涅槃道。是名尽谛道谛。行者得四禅四无色定。心已柔软。若求五神通。依第四禅则易得。若依初禅二禅三禅虽复可得。求之甚难得亦不固。所以者何。初禅觉观乱定故。二禅喜多故。三禅乐多故。与定相违。四如意分皆是定相。唯第四禅无苦无乐无忧无喜。无出入息。诸圣所住快乐安隐。是故行者当依第四禅修四如意分。所谓欲定行法成就如意。精进定心定思惟定行法成就如意。依是住者无事不得。问曰。云何欲定行法成就如意。答曰。欲名欲于所求之事。定名一心无有增减。行法名信念巧慧喜乐等助成欲定。因欲为主。得定故名为欲定。精进定心定思惟定亦如是。行者观欲莫令有增有减。莫令内多摄外多散。柔软平等调和堪用。犹如弹琴调其缓急。随作何曲。精进心思惟亦尔。如行者。学飞欲飞是名欲。摄诸散心集助行法。是名精进心。能举身离身心粗重睡掉等。心则轻便。以心轻故能举其身。是名心。筹量欲精进心多少。能举身未能坏内外诸色味。是名思惟。依四如意分。能具足一切功德。何况五通。问曰。五神通何者先生。答曰。随所乐者为先。问曰。若尔者何以变化神通在初。答曰。五神通多为众生。所以者何。如慧解脱阿罗汉。既得阿罗汉作是念言。有众生多钝根者。不信道事轻慢佛法。我得难事漏尽神通。如何不起神通教化众生而令堕罪。又佛大悲利益众生。我为弟子。应以神通助益众生。然诸众生多以现事而得利益。神变感动贵贱大众无不倾伏。余通无有是者。以是故变化神通在初。问曰。天身火大多故身有光明。亦能升虚疾去。鬼神风大多故身则轻疾。无所触碍。龙身水多故心念生水。亦能变动。人身地大多故轻动相少。云何能飞。答曰。以人身地种轻动相少故。求学神通。如天如神何用通为。如地虽重。以水力故地则为动。如是心力故能举其身。譬如猕猴从高坠落而不伤身。人堕则伤。以猕猴心力轻疾强故无损。当知身通如是。心力强故。又如人能浮。虽在深水而不沉没。心方便力故能持其身。以是故当知。人身虽重。心力强故身飞虚空。问曰。如是可信云何当学。答曰。若行者住于第四禅。依四如意分。一心摄念观身。处处虚空如藕根孔。取身轻疾相。习之不已。身与心合。如铁与火合。灭身粗重相。但有轻疾身。与欲精进思惟及助行法合。欲等善行力故。身则随逐如火在铁轻软中用。又复色界四大造色。在此身中与身和合。令身轻便随意能去。如人服药。令心了了身则轻便。譬如色界四大造色明净。在此身故眼则明净。如人学跳习之转工绝于余人。如鸟子学飞渐渐转远。身通如是。初得之时。或一丈二丈。渐能远飞。是变化神通有四种。一者身飞虚空如鸟飞行。二者远能令近。三者此灭彼出。四者犹如意疾。弹指之顷有六十念。一念中间能越无量阿僧祇恒河沙国土。随念即至。用是神通身得自在。一身能为多身。多身能为一身。大能为小小能为大。重若须弥轻如鸿毛。如是等所作如意。复次菩萨得是身通。一念之顷度恒河沙国土。然众生见菩萨到彼。而菩萨不动于本处。于彼说法教化。此亦不废。或有天人著常颠倒。可以神通度者。现烧三千大千国土。而众生见三千大千国土焚烧破坏。而国土无损。有众生心生憍慢。现作手执金刚杵。从金刚中出火。见者怖畏归伏礼敬。有人乐著转轮圣王身。即现转轮圣王而为说法。或现释提桓因。或现魔王。或现声闻辟支佛。或现佛身。随所乐身而为说法。菩萨或复在虚空中结加趺坐。从身四边悉放种种光明而为说法。或时众生乐杂色庄严。即为现三千大千国土七宝庄严幢幡华盖百种伎乐。处中说法。或令三千大千国土为一海水。青莲红华覆盖水上。于上说法。或坐须弥山上。以梵音声说法。普闻诸国。或时众生不见其形。但闻说法之声。或作乾闼婆身。伎乐音声令其心悦。然后说法。或现龙王雷电霹雳。而以说法。如是种种因缘方便。而现神变开引众生。问曰。是神通变化诸物。云何而不虚妄。答曰。行者先知诸法虚诳如幻如化。譬如调泥随意所作。如福德之人尚能夏有雪冬生华河不流。又如仙人嗔怒令虎狼师子变为石身。何况神通定力而不变物。复次一切物中各有气分。取其分相神力广之。余者隐没。如经说。有比丘神力心得自在。见有大木欲令为地即皆是地。所以者何。木有地分故。若水火风亦如是。若作金银种种宝物。随意悉作。何以故。木有净分故。问曰。物变如是化无本末。其事云何。答曰。有言虚空中四大所造微尘。化心力故令诸微尘合成化人。譬如人死或生天上或生地狱。罪福因缘故。和合微尘为化亦如是等是物变化神通相。若行者欲求天耳。亦以第四禅为本。修四如意分。如上所说。调柔其心。属念大众音声。取种种声相。所闻之声常当想念。若心余缘摄之令还。常当一心修念。即于耳中。得色界四大所造清净之色。是名修习天耳。以是天耳。闻十方无量国土音声。所谓天声人声龙声。阿修罗声。乾闼婆声。栴陀罗声。摩睺勒声。及畜生饿鬼之声。地狱苦痛粗细大小音声等。皆悉听闻。菩萨定心转深。乃闻十方诸佛音声。从佛闻法而不取相。以法为真法为最上。而依深义不依于语。云何深义。所谓知诸法空无相无作。不生邪见。于义亦不得义。不可得中亦无得相是依深义不依语言。复次行者依了义经。不依非了义经。了义经者。若能依义。一切诸经皆是了义。义毕竟空不可说相故。是以诸经皆是了义。若不依义。是人于诸经皆不了义。所以者何。以无深智。随逐音声故。是音声实相亦入深义。俱不可说。是名分别了义经不非了义经。复次行者依智而不依识。何以故。行者知是识相。从因缘和合生。无有自性。无色无对不可见。无知无识虚诳如幻。如是知识相。识即为智。是故依智而不依识。行者虽复生识。若识若智而不生著。知识如相。识即为智相。以是智相为众生说。复次行者依法不依人。何以故。若佛法中实有人者。无有清净得解脱者。而一切法无我无人。但随俗故说有人有我。以是故行者依法不依人。所谓法者诸法之性。法性者无生性。是无生性者毕竟空。是毕竟空者不可说者是。何以故。以语说法。法中无语语中无法。语则是无语相。一切语言非语言相。以是故经说。无示无说是名佛法。行者以天耳闻诸佛法。若人若法不生著见。若分别二相非为佛法。若无二相则是佛法。行者依止天耳力故。闻甚深之法。以教化众生。是名天耳神通。若行者欲得他心智。先自观心。取心生相住相灭相。亦知心垢相净相定相乱相等。复观心所缘垢净近远多少等。自取内外心相已。然缘观众生色。取欲相心。嗔相心。慢相心。悭相心。嫉相心。忧相心。畏相心。语言音声种种所作相心等。作是念。佛如我心。生时住时灭时。彼亦如是。自知心所缘。他亦如是。我心有如是色相语言所作相。他亦如是。常修学心相。如是习已得他心通。是时但缘他心心数法。如明眼者观净水中鱼。有大小好丑悉皆见之虽有水覆。以水净故不以为碍。行者如是。知他心通力故。众生虽身覆心而能见之。既得心通。或时在大众说法。先知其心。知是众生以何深心行何法。何因缘有何相喜何事。知自心清净故。知众生心亦可清净。如净镜中随所有色若长若短方圆粗细等如本相现不增不减。所以者何。镜清净故。镜虽不分别而显其相。行者亦如是。自心清净故。诸法无一定相。常清净故。众生心心数法皆悉知之。若众中多淫欲者。即知其心。为说离淫欲法。恚痴亦如是。何以故。心实相无染无嗔无痴。若众中求声闻乘者。亦知其心而为说法。虽为说法。知法性亦无有小。求辟支佛道者。亦知其心而为说法。虽为说法。知法性亦无有中。若求大乘者。亦知其心而为说法。虽为说法。知法性亦无有大。行者如是。等随众生心而为说法。亦不分别心相。虽分别三乘说法。而不坏法性。不坏法性故悉知一切众生心所行。虽自用心知他心。于彼此心无逆无顺。亦知一切众生心心相续如水流。如知心性。法性亦如是。以他心智知众生心而为说法。则不害也。是名知他心智神通。

若行者欲知宿命。先自觉知今所经事向所经事。转至昨夜昨日前日。如是一月。从今岁乃至孩童。譬如行道。到所至处思惟忆念所经游处。如是习已。善修定力故。忆念生时处胎时。知某处死此胎生。知是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世千万无量亿世。以宿命智。自知己身及他恒河沙劫所经由事。悉皆念知。以宿命事教化众生。作如是言。我某处如是姓字如是生如是寿命所经苦乐。亦说彼所经之事。行者以宿命力故。知是众生先世罪福因缘。所谓种声闻因缘辟支佛因缘佛因缘。随其因缘而为说法。复次行者宿命智力故。自知从诸佛种善根不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今当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者亦知过去诸法灭时无所去。知未来世诸法生时无所从来。虽知过去世无始。不生无始见。虽观未来世众生灭入涅槃。亦不生边见。行者念宿命时。增益诸善根。及灭无量世罪因缘。何以故。知一切法无新相无故相。得如是智慧已观一切有为法及所经生死苦乐。如梦中所见。以是故于生死中心不生厌。于一切众生而起悲心。知一切法皆是作相。作是念。如我千万亿无量劫往来生死。皆为虚妄非实。一切众生来往生死皆亦如是。若无四大四阴者。是则为实。四大四阴亦毕竟不生。复次行者以宿命智忆念。曾为转轮圣王。所受之乐无常磨灭。释提桓因乐亦无常磨灭。有诸国土清净庄严。及诸菩萨诸佛上妙之色。转于法轮皆悉无常。何况余事。念如是已心厌远离。行者依宿命智入无常空。观一切诸法皆空无常。而众生颠倒故著。为是众生故而生悲心。行是悲心。渐渐得成大悲。得大悲已。十方诸佛念是菩萨赞叹其德。是名宿命神通。

若行者欲求天眼者。初取明光相。所谓灯火明珠日月星宿等。取是明相已。若昼日则闭目。夜则无在念上明相如眼所见。常修习明念。系心在明不令他念。若去摄还心得一处。是时色界四大所造清净之色在此眼中。是眼名天。以天四大造故。名为天眼。又诸贤圣清净眼故。名为天眼。行者得是天眼已。诸山树木铁围须弥及诸国土。都无障蔽。以无碍眼。能见十方无量阿僧祇诸佛及庄严国土。尔时行者能知一切佛为一佛。又见一佛为一切佛。以法性不坏故。如见佛相。自见身相亦如是。自身相净故。一切法相亦如是。如见佛清净弟子亦尔。无有二相。及十方无量国土众生。若地狱畜生饿鬼人天。除无色者。生死好丑皆悉见之。皆知十方六道众生业因缘及果报。是众生以善业因缘故生天人中。是众生以不善业因缘故生三恶道中。行者于天眼中得智慧力故。虽见众生不生众生想。一切法无众生想故。虽见业及果报相续。亦入一切法无业无果报中。虽天眼见一切色。以智慧力故亦不取色相。是色悉皆空故。复次若障若不障近远上下无不悉见。行者见色界诸天清净微形者。而彼不见。乃至大天亦复不见。如是等种种神通义。如摩诃衍神通义中广说。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都市神仙传

    都市神仙传

    被甩了,想不开,自杀了,穿越了,牛逼了。言而总之,主角穿越,变得牛逼,天地大劫,神仙死光,剩他一个,活到现代,纵横都市。……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受过情伤,绝不再爱,美女如云,校花老师,警花军花,还有明星,一起倒追,争风吃醋。
  • 如若花解语之四蓝莺粟

    如若花解语之四蓝莺粟

    他们生来父母双亡,被迫分离两地。她居住在大理国皇宫,与皇叔相依为伴;而他居住在七色地狱,自幼忍受非人折磨。从她七岁起,他每半年都会不辞千里赶来看她——他唯一的妹妹。幼小的心灵里,他是她的哥哥,也是她懵懂心灵中对爱与亲情的全部憧憬与幻想。九岁那年,他向她辞别,她小小的手在哥哥食指上捆上了一条红丝带——月老的红绳,自此将这对兄妹紧紧牵系。二十岁,敦煌城,立场对敌的他们再度重逢。彼时,他是天下第一魔教教主坐下第一护法、五明子之一的妙水使;而她,却已与另一个男人约定三生。她不知道那个头戴青玉面具、蓝发重瞳的男子就是她的哥哥;而他,为了九泉之下父母的亡魂得以超生,竟誓要征服整个武林……江湖中腥风血雨,刀光剑影,恩恩怨怨,孰是孰非?当繁华落尽,所有的爱恨、缠绵都已褪去了颜色,化作岁月里那一缕悠浅的叹息,你——是否还会记得,烙印在你灵魂最深处的那个人?——这是一段,关于一对人中龙凤的禁忌之爱。
  • 让我久等

    让我久等

    他们是青梅竹马。她等他十年,再次相遇,本以会永不分离。但命运的轨迹再次把他们拆散。
  • TFBOYS之久居我心

    TFBOYS之久居我心

    当三个千金小姐,因为一次偶然,遇见当红组合TFBOYS,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他们是否可以克服困难终成眷属呢?善良是否可以打败邪恶呢?敬请期待!
  • 虞兮人

    虞兮人

    那日灯火阑珊,她替他解了尴尬之境,却夺走了他的心神;那日她嫁于他,却红烛残泪,独守空房;本以为那只是个无情之人,到头来,却情深不胜。本以为那应是柔情万千,到头来,却是清冷无情。那一份独有的藏宝图,将他们卷上了风口浪尖,而他,只要她,无关宝藏。
  • 重生之我是丑男

    重生之我是丑男

    杨三丰,本是龙国豪门子弟,但天生残疾难进仕途而被打压凌辱,最后愤愤离世!但没想到重生回到了三年前离开杨家的时候!并得到一个坑爹的二百五系统!什么!系统第一个任务是叫我附身到丑男身上去告白?失败可以得到好人卡!难道这就是传说中集齐七张好人卡召唤神龙?********不行,为了让丑牛角色学龟派气功,我必须要多得几张好人卡!********这是一个内心阴狠黑暗少年走向阳光的故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废柴重生之魅惑魔女

    废柴重生之魅惑魔女

    一场意外的重生揭开了遗失大陆神秘的面纱,这片被遗忘的大陆仙魔共存,危机四伏。而身为废柴的世家小姐慕容风被陷害致死,醒来已是21世纪有名的杀手。她是将要埋没在这场腥风血雨中,还是会把这块腐朽的大陆搅个天翻地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点滴人生

    点滴人生

    这是一部日记体的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随笔心得和纪事,内容丰富,涉及家庭、生活、人生、情感、立志等内容。每一篇三五十个字,字数虽少,但表达的思想内涵却很深厚,作者以此种形式来抒发对祖国、对生活的爱,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对人有很深的启迪作用。
  • 死神求索录

    死神求索录

    只为生存,天赋的孤身少年,在残破的死神禁地中斗智斗勇,最后脱颖而出,踏上自己的巅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