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5400000009

第9章 大乘密严经阿赖耶即密严品

尔时金刚藏  为明此藏识

即密严之义  告如实见言

如磁石吸铁  常能自转动

如蕴车性定  转动由习气

草木土竹等  及绳以成舍

和合而可见  身蕴亦如是

起尸磁石铁  转动如有情

一切皆亦然  如是蕴无我

时宝手菩萨  白众色王言

王今应请问  金刚藏定者

一切诸世间  所有于众汝

无觉离于觉  远离诸言诠

相应不相应  二种之名字

彼世间所有  自性云何住

此会诸佛子  专心咸愿闻

众色最胜王  即随义而问

名相等境界  一切世间法

为唯是分别  为离分别有

如其所立名  是名依何住

金刚藏闻已  即告色王言

一切唯有名  亦唯想安立

从能诠异故  所诠不可得

四蕴唯名字  是故说为名

如名摩纳婆  但名无有体

诸佛及佛子  说名唯在相

离相而有名  不可得分别

是故依诸相  分别有诸名

如匿兔未勿  假名不可得

于相无所有  愚夫妄分别

世间亦如是  离相无有名

瓶衣车乘等  名言所分别

名相虽可说  体性无所有

世间众色法  但相无有余

唯依相立名  是名无实事

王应观世法  离名无所有

但以分别心  而生于取著

若离于分别  取著即不生

无生即转依  证于无尽法

是故大王等  常应观想事

但是分别心  离此即无有

形相体增长  散坏资与身

如是等众名  皆唯色之想

想名及分别  体性本无异

随于世俗仪  建立名不同

若舍离名字  而求于物体

过去及未来  此皆不可得

但诸识转变  无有所知法

所知唯是名  世间悉如是

以名分别法  法不称于名

诸法性如是  不住于分别

以法唯名故  相即无有体

相无名亦无  何处有分别

若得无分别  身心恒寂静

如木火烧已  毕竟不复生

譬如人负担  是人名负者

随其担有殊  担者相差别

名如所担物  分别名担者

以名种种故  分别各不同

如见杌为人  见人以为杌

人杌二分别  但有于名字

诸大和合中  分别以为色

若离于诸大  体终不可得

如德依瓶处  瓶依名亦然

舍者而取瓶  瓶终不可得

瓶不住瓶体  名岂住于名

二合分别生  名量亦非有

住于如是定  其心不动摇

譬如金石等  本来无水相

与火共和合  若水而流动

藏识亦如是  体非流转法

诸识共相应  与法同流转

如铁因磁石  周回而转移

二俱无有思  状若有思觉

赖耶与七识  当知亦复然

习气绳所牵  无人而若有

遍满有情身  周流于险趣

如铁与磁石  展转不相知

或离于险趣  而得住于地

神通自在力  如幻首楞严

乃至陀罗尼  莫不皆成满

赞佛实功德  以之为供养

或现无量身  一身无量手

肩头口及舌  展转皆无量

往诣十方国  供养诸如来

雨花及衣服  头冠与璎珞

种种宝庄严  积如须弥等

供养萨婆若  佛及诸佛子

或作宝宫殿  如云备众彩

化现诸天女  游处于其中

妓乐众妙音  供养于诸佛

或与佛菩萨  游止常共俱

一切诸魔怨  自在而降伏

得自觉圣智  正定以庄严

已转于所依  即见法无我

五法三自性  及与八种识

能成就诸明  住定常供养

或现身广大  或现如微尘

种种诸色身  供养于诸佛

或身纳诸刹  刹入芥子中

大海为牛迹  牛迹或为海

其中诸有情  无有所逼恼

平等施资用  如地及日月

如水与火风  如宝洲妙药

普能作饶益  长养诸有情

诸法不生灭  不断亦不常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去

妄立种种名  是为遍计性

诸法犹如幻  如梦与干城

阳焰水中月  火轮云雷等

此中妄所取  是为遍计性

由彼彼名诠  以名彼彼法

于彼不可得  是为遍计性

一切世间法  不离于名色

若离于能诠  所诠不可得

如是遍计性  我说为世间

眼色等为缘  因三和合起

声依桴鼓发  芽从地种生

宫殿与瓶衣  无依众缘起

有情及诸法  此悉依他性

若法是无漏  其义不可舍

自觉圣智境  此性名具实

诸法相差别  已说其自性

若离自性门  诸法不明了

如众物和合  现作幻化形

众色虽不同  性皆无决定

世事悉如是  种种皆非实

妄情之所执  遍计无有余

譬如摩尼宝  随色而像现

世间亦复然  但随分别有

体用无所在  是为遍计性

如乾闼婆城  非城而见似

亦非无有因  而能如是见

世间种种物  应知亦复然

日月等宫殿  诸山及宝山

烟云相击触  未尝有杂乱

无共无自性  体性皆非有

但是所分别  遍计之自性

诸物非因生  亦非无有因

若有若非有  此皆情所执

名依于相起  二从分别生

正智及如如  远离于分别

心如相显现  相为意所依

意与五心生  犹如海波浪

习气无有始  境界亦复然

心因习气生  境令心惑乱

依止赖耶识  一切诸种子

心如境界现  是说为世间

七识阿赖耶  展转互相生

如是八种识  不常亦不断

一切诸世间  似有而安布

有计诸众生  我等三和合

发生种种识  了别于诸境

或有妄计言  作者业因故

生于梵天等  内外诸世间

世间非作者  业及微尘作

但是阿赖耶  变现似于境

藏识非缘作  藏亦不非缘

诸识虽流转  无有三和合

赖耶体常住  众识与之俱

如轮与水精  亦如星共月

从此生习气  新新自增长

复增长余载  余识亦复然

如是生死转  悟者心无转

譬如火烧木  渐次而转移

此木既已烧  复更烧余木

依止赖耶识  无漏心亦然

渐除诸有漏  永息轮回法

此是现法乐  成就三摩地

众圣由是生  从刹至于刹

譬如微妙金  在矿不能见

智者巧陶炼  其金乃明显

藏识亦如是  习气之所缠

三摩地净除  觉者常明见

如酪未攒摇  酥终不可得

是故诸智者  攒酪而得酥

藏识亦复然  诸识所缠覆

密严诸定者  勤观乃能得

密严是大明  妙智之殊称

佛子勤修习  生于此刹中

色及无色界  空识非非想

于彼常勤修  而来生是处

此中诸佛子  威光犹日月

修行得正定  演说相应道

诸佛与灌顶  咸皆授其位

如来所证法  随见而转依

虽处密严场  应物而变化

随彼爱乐法  住空而演说

是时金刚藏  复告大众言

赖耶无始来  为戏论薰习

诸业所系缚  轮转无有穷

亦如于大海  因风起波浪

恒生亦恒灭  不断亦不常

由不悟自心  随识境界现

若了于自心  如火焚薪尽

通达于无漏  则名为圣人

藏识变众境  弥纶于世间

意执我我所  思量恒流转

诸识类差别  各各了自境

积集业为心  遍积集名意

了别名为识  五识取现境

如翳见毛轮  随见而迷惑

于似色心中  非色计于色

譬如摩尼珠  日月光所照

随其所应现  各雨自类物

阿赖耶亦尔  如来清净藏

和合于习气  变现周世间

与无漏相应  雨诸功德法

譬如乳变异  成酪至酪浆

藏识亦如是  变似于众色

如翳见毛轮  有情亦复尔

以恶习气翳  住藏识眼中

于诸非色处  此所见诸色

犹如于阳焰  远离于有无

习赖耶所现  仁者依眼色

而生似色识  如幻住眼中

飘动犹热焰  色皆是藏识

与色习相应  变似体非有

愚夫妄分别  诸昏醉放逸

坐卧及狂走  顿起诸事业

皆是赖耶识  犹如盛赫日

舒光照于地  蒸气如水流

渴兽望之走  赖耶亦复尔

体性实非色  而似于色现

恶觉妄生者  如磁石吸铁

迅速而转移  虽无于情识

似情识而动  如是赖耶识

为生死所摄  往来于诸趣

非我而似我  如海中漂物

无思随水流  赖耶无分别

依身而运动

譬如二象斗  被伤者永退

赖耶亦如是  断染无流转

譬如净莲华  离泥而皎洁

人天皆受用  莫不咸珍敬

如是赖耶识  出于习气泥

转依得清净  佛菩萨所重

譬如殊胜宝  野人所轻贱

若用饰冕旒  则为王顶戴

如是赖耶识  是清净佛性

凡位恒杂染  佛果常宝持

如美玉在水  苔衣所缠覆

赖耶处生死  习气萦不现

于此赖耶识  有二取相生

如蛇有二头  随乐而同往

赖耶亦如是  与诸色相具

一切诸世间  取之以为色

恶觉者迷惑  计为我我所

若有若非有  自在作世间

赖耶虽变现  体性恒甚深

于诸无知人  悉不能觉了

譬如于幻师  幻作种种兽

或行而或走  似有情非实

赖耶亦如是  幻作于世间

一切诸有情  体性无真实

凡愚不能了  妄生于取著

起微尘胜性  有无异分别

及与于梵天  丈夫等诸见

分别皆是意  分别于世间

此之分别见  本来无有实

譬如画中质  亦如虹霓像

及以云中物  翳眼见毛轮

女人窥镜容  如梦观众色

如帝弓谷响  树影与干城

热时阳焰水  池中明月像

如是诸计度  于赖耶妄取

观察是等时  谛了唯藏识

即达世间相  所依一切法

是诸分别见  即皆而转灭

赖耶是意等  诸法习气依

常为于分别  心之所扰浊

若离于分别  即成无漏道

常恒而不变  犹若于虚空

若于阿赖耶  获得三摩地

则生无漏法  如意定解脱

及以四无畏  十力并善巧

自在与神通  如是诸功德

起十究竟愿  意成微妙身

永转于所依  识界常安住

体同虚空性  不坏亦不尽

如来悉明见  世间无增减

有情复不生  涅槃者非灭

此刹及余刹  同于一法性

诸佛出于世  或不出于世

法性本常住  不常亦不断

又若解脱者  而有情界灭

即坏于如来  一切之智性

三世诸佛境  不得于平等

又若般涅槃  有情界灭者

是谁离于苦  得有余无余

降魔伏邪见  皆应是妄说

是故应当知  诸胜观行者

若证于解脱  其身则常住

永离于取蕴  灭除诸习气

譬如以热铁  投之于冷水

热势虽已除  其铁体无坏

诸仁应当知  阿赖耶如海

常为於戏论  粗重风所击

五法三自性  诸识浪相续

所有于境界  其相而飘动

于无义处中  似义实无体

若悟则皆空  转依恒无尽

住密严如月  影现于十方

应知赖耶识  行于蕴稠林

末那为先导  意识能决了

色等一切境  及以五识身

与根境和合  了于现境界

自境之所取  皆是阿赖耶

藏识与寿暖  及触和合性

末那依此识  识复住于意

所余五种识  亦住于自根

心意及诸识  而安住于蕴

为业习系缚  流转无有穷

如是所有业  皆由于贪爱

既以业受身  复以身造业

舍于此身已  更受于余身

前后以依因  徐行如水蛭

心及诸心所  相续生诸趣

更展转积集  住诸蕴稠林

寿暖及与识  若舍离于身

身则无觉知  犹如于木石

藏识是为心  执我名为意

能取诸境界  以是说为识

采集业为心  意为遍采集

意识能遍了  五识现分别

心能持于身  末那著诸趣

意识能遍了  五识缘自境

藏识以为因  从是生余识

意意识所缘  无间而流转

五识复更待  增上缘而生

同事自根事  是为增上故

是身如起尸  亦如热时焰

随行因缘转  非妄亦非实

为受之所牵  性空无有我

意等诸转识  与心而共生

五识复更依  意识而因起

如是一切时  大地而俱转

赖耶为于爱  所熏而增长

既自增长已  复增于余识

展转不断绝  犹如于井轮

以有诸识故  众趣而生起

于是诸趣中  识复得增长

识与世间法  更互以为因

譬如河水流  前后而不断

亦如芽与种  相续而转生

各各相差别  分明而显现

行识亦如是  既三和合已

而复更和合  差别相而生

如是而流转  常无有断绝

内外一切法  皆因此而起

愚不了唯心  汝等勤观察

时众色王等  复向金刚藏

而作如是言  金刚藏无畏

善入于密严  能演一切法

佛及诸佛子  正定而思惟

无比甚奇特  显明于法相

金刚藏无畏  垂见为宣说

尊处摩尼宫  居师子胜座

最胜子围绕  往于密严定

愿为诸佛子  说瑜伽胜法

此是月幢佛  为众所开演

彼众当来此  愿说而无倦

此月幢如来  亦现多神变

于欲界宫殿  及于色界中

与佛子围绕  诸天皆侍卫

所说胜理趣  密严无畏法

彼诸瑜伽者  闻说如是已

得自觉圣智  内证之境界

怖于尼夜摩  及正位之乐

不住于实际  定中互观察

而皆各念言  谁已证实相

观行之上首  愿得见斯人

此众咸一心  复更重思惟

何者是于定  云何为非定

复于何所定  又复以何法

为定所待缘  彼诸佛子等

复于何所定  以三摩地力

见密严土中  清净最胜子

菩萨众之王  首戴于宝冠

具三十二相  及以随形好

而作于严饰  彼诸佛子等

悉皆从定起  挂微妙宝璎

从无量佛土  而来于此会

同共以一心  瞻仰金刚藏

大力瑜伽尊  彼等皆思惟

得法乐而请

金刚藏见已  周顾于四方

发于和雅音  微笑而告曰

汝等诸佛子  一心咸谛听

瑜只定境界  甚深不思议

非分别所知  定及缘亦尔

远离欲不善  及以诸散动

有寻伺喜乐  寂静入初禅

如是渐次第  四八至于十

著我诸外道  常修习此定

声闻辟支佛  亦复皆如是

各知于世间  诸法之自相

蕴处如空聚  一切皆无我

无思无动作  但三和合生

如机关起尸  本无能作者

外道修是定  起于空性见

此人迷法相  坏于一切法

若修佛妙定  善知蕴无我

即发胜福聚  灭除诸恶见

一切皆唯心  无能相所相

无界亦无蕴  一切皆无相

分析至微尘  此皆无所住

愚夫妄分别  彼地水等性

不知其性者  取于如是相

妙色及恶色  似色余亦然

如空中虹霓  云霞等众彩

思惟如骨琐  遍满于世间

及遍处想观  观于诸大等

身有色无色  定者常谛思

若于缘一心  即缘说清净

如其所分别  即彼成所缘

非定非定者  妄计以为定

定者在定中  了世皆藏识

法及诸法相  一切皆除遣

获于胜定者  善说于诸定

破诸修定人  妄智所知法

若人生劣慧  取法及于我

自谓诚谛言  善巧说诸法

计著诸法相  自坏亦坏他

无能相所相  妄生差别见

甜味能除热  苦酸醎上淡

辛味除于冷  醎能已风疾

黄痰变畏故  共生于疟病

或时但因风  或因三和合

疾既有差别  古仙设众方

石蜜等六分  沙糖及诸味

能除有情身  种种诸疟病

若法有自性  及以诸相者

药无除病能  病者不应差

云何世咸见  服药病消除

定者了世间  但是赖耶识

变异而相续  譬如众幻兽

无能相所相  无蕴及蕴者

亦无支分德  及以有支分

世间无能作  亦无有所作

无尘积世间  无方处往者

无初最微细  渐次如一指

乃至三指量  宝物转和合

求那各差别  如是义皆无

非胜性作世  亦非时能生

亦非爱乐性  乃三法所作

亦非无有因  自然而得有

由斯业习气  扰浊于内心

依心及眼根  种种妄分别

意及于意识  有情阿赖耶

普现于世间  如幻师造物

若能入唯识  是则证转依

若说于空性  则知相唯识

瓶等本无境  体相皆心作

非瓶似瓶现  是故说为空

世间所有色  诸天等宫殿

变异而可见  皆是阿赖耶

有情身所有  从头至手足

顿生或渐次  无非阿赖耶

习气浊于心  凡愚不能了

此性非是有  亦复非是空

如人以诸物  击破于瓶等

物体若是空  即无能所破

我如妙高山  此见未为碍

憍慢而著空  此恶过于彼

自处为相应  不应非处说

若演于非处  甘露即为毒

一切诸有情  生于种种见

欲令断诸见  是故说空理

闻空执为实  不能断诸见

此见不可除  如病翳所舍

譬如火烧木  木尽火不留

见木若已烧  空火亦应灭

诸见得灭时  生于智慧火

普烧烦恼薪  一切皆清净

牟尼由此智  密严而解脱

不见以兔角  触坏于大山

曾无石女儿  执箭射于物

未闻欲斗战  而求兔角弓

何有石女儿  能造于宫室

一切法空性  与法常同体

始于胎藏时  色生便坏灭

离空无有灭  离色无有空

如月与光明  始终恒不异

诸法亦如是  空性与之一

展转无差别  所为皆得成

是身如死尸  本来无自性

贪爱绳系缚  境界所牵动

说微妙空理  为净于诸见

其有智慧人  应当一心学

譬如工幻师  以诸咒术力

草木等众数  随意之所作

依于根及爱  色明与作意

发生于明识  无实如幻焰

是识无来处  亦不去余方

诸识性皆尔  有无不变著

如毛轮兔角  及以石女儿

本来无有体  妄立于名字

师子虎熊罴  马驴馲驼类

[央/龜]龟与玳瑁  彼等皆无角

何故不分别  唯言兔角无

最胜谈论人  云何不成立

为慧者显示  但彼妄分别

外道众迷惑  如喑及聋瞽

彼无超度智  亦无内证法

但随他语转  何用分别为

若妄起分别  不生于密严

定者获等至  及能生此国

譬如天宫殿  日月及众星

环绕妙高山  皆由风力转

七识亦如是  依于阿赖耶

习气之所持  处处恒流转

譬如依大地  能生卉木类

一切诸有情  乃至众珍宝

如是赖耶识  众识之所依

譬如孔雀乌  毛羽多光色

雄雌相爱乐  鼓舞共欢游

如是阿赖耶  种子及诸法

展转相依住  定者能观见

譬如百川注  日夜归大海

众流无断绝  海亦不分别

如是赖耶识  甚深无涯底

诸识之习气  日夜常归往

如地有众宝  种种色相殊

诸有情受用  随福而招感

如是赖耶识  与诸分别俱

增长于生死  转依成正觉

善修清净行  出过于十地

入于佛地中  十力皆圆满

正住于实际  常恒不坏灭

现种种变化  如地无分别

如春众花色  人鸟皆欣玩

执持识亦然  定者多迷取

如是诸佛子  无慧离真实

于义不善知  妄言生决定

非法离间语  诳惑于有情

诸法别异住  而别起言说

譬如工幻师  善用于咒术

亦现种种花  花果实无有

如是佛菩萨  善巧智方便

世间别异住  别异而变现

说种种教门  诱诲无穷已

决定真实法  密严中显现

六界与十八  十二处丈夫

意绳之所牵  有情以流转

八识诸界处  共起而和合

从于意绳转  前身复后身

此流转丈夫  随世因示现

是一切身者  续生无断绝

六界与丈夫  及以十二处

十八界意行  说为自在者

尔时金刚藏  菩萨摩诃萨

说于诸界处  丈夫之义已

他化清净宫  摩尼宝藏殿

诸无畏佛子  悉皆稽首礼

他方佛菩萨  来居此会者

悉皆共同声  而赞言善哉

复有诸菩萨  诸天及天女

皆从本座起

合掌一心敬  递共相瞻顾

而作如是言  定中上首尊

善为诸菩萨  说妙丈夫义

远离外道论  最胜子宣示

六界净丈夫  但是诸界合

随因以流转

譬如众飞鸟  空中现其迹

又如离于木  而火得炽然

空中见鸟迹  离木而有火

我及诸世间  未曾睹是事

鸟飞以羽翰  空中无有迹

仁者说丈夫  与鸟迹相似

云何于诸有  得有轮回义

而说界丈夫  常流转生死

受诸苦乐果  所作业无失

如农夫作业  功必不唐捐

此果成熟已  能生于后果

身者于身中  而修于善行

前生后生处  恒受人天乐

或常修福德  资粮为佛因

解脱及诸度  成于无上觉

生天自在果  观行见真我

若离趣丈夫  一切悉无有

于业业果报  所作无虚弃

下从阿鼻狱  上至于诸天

谓有趣丈夫  流转于生死

内外诸世间  种现牙生果

此法似于彼  彼从于此生

若离趣丈夫  得有轮回者

如言石女子  威仪而进退

兔角有铦利  从沙而出油

会中诸菩萨  诸天及天女

说如是语已  供养应供者

即金刚藏尊  及诸菩萨众

供养事毕已  同作如是言

法眼具无缺  因喻皆庄严

能摧诸异论  外道诸宗过

既降伏他已  显示于自宗

是故大勇猛  宜为速开演

我等咸愿闻  大慧者应说

尔时金刚藏  菩萨摩诃萨

问诸天殷请  即时而告言

汝等诸天人  一心应谛听

此法深难思  分别不能及

瑜伽清净理  因喻所开敷

我现于密严  今为汝宣说

密严甚微妙  定者殊胜处

尔时金刚藏  说如是语已

复告于大树  紧那罗王言

大树紧那王  汝应当观察

云何诸法性  性空无所有

如是见相应  于定不迷惑

如饭一粒熟  余粒即可知

诸法亦复然  知一即知彼

譬如攒酪者  尝之以指端

如是诸法性  可以一观察

法性非是有  亦复非是空

藏识之所变  藏以空为相

大树紧那王  即时而问曰

云何心量中  而有界丈夫

云何生诸界  坚湿及暖动

尔时金刚藏  菩萨摩诃萨

闻其所说已  而告如是言

善哉大树王  能发甚深问

愿令修定者  得诣于真实

我今为汝说  琴师应谛听

汝昔自他化  与诸眷属俱

鼓乐从空来  乘于宝宫殿

如是诸天侣  而同诣佛会

抚奏妙宝琴  其声甚和雅

声闻在会者  各递相谓言

我乐见树王  紧那众游戏

及所乘宫殿  妙宝以庄严

汝奏琉璃琴  众心皆悦动

迦叶声闻等  不觉起而舞

由妙音和乐  不能持本心

时天冠菩萨  告迦叶等言

汝等离欲人  云何而舞戏

是时大迦叶  白彼天冠士

佛子有大力  譬如毗岚风

声闻无定智  如黑山摇动

虽离惑分别  尚染习气泥

分证于实际  未断于诸习

若舍诸粗重  必当得菩提

汝于微细境  巧慧具诸论

帝释世间明  于彼法通达

及紧那罗论  如来清净理

善于诸地相  明了而决定

端居宝殿中  眷属共围绕

光明净严好  犹如盛满月

观行得自在  处众能问答

问我界丈夫  云何从心起

汝及诸佛子  咸应一心听

如其诸界内  心名为丈夫

诸界因此生  是义我当说

津润生于水  炎盛生于火

动摇诸作业  因斯起风界

从于色分齐  有虚空及地

识与诸境界  习气能生身

眼及诸色等  相状各不同

此无门作门  诸有恒相续

时摩尼宝藏  自在之宫殿

持进大菩萨  与诸最胜子

俱是从座起  稽首而作礼

各持妙供具  供养金刚藏

覆以宝罗网  同声而赞佛

圣者善安住  菩萨法云地

悟入如来境  应现实难量

能为诸大士  开示佛知见

时紧那罗王  并诸婇女等

供养而赞叹  金刚藏无畏

摩尼宝宫殿  严净胜道场

为我等开演  如来微妙法

尔时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慈氏菩萨摩诃萨。得大势菩萨摩诃萨。曼殊室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神通王菩萨摩诃萨。宝髻菩萨摩诃萨。天冠菩萨摩诃萨。总持王菩萨摩诃萨。一切义成就菩萨摩诃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及余无量修胜定者。皆是佛子。威德自在。决定无畏。善能开示观行之心。俱从座起。互相观察。问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而说偈言。

金刚自在尊  能示于法眼

诸佛所加护  菩萨皆宗仰

善达于地相  巧能而建立

佛子大力众  同心皆劝请

定王愿哀愍  显示于密严

佛及佛子等  甚深奇特事

此法最清净  远离于言说

化佛诸菩萨  昔所未开敷

自觉智所行  见真无漏界

微妙现法乐  清净最无比

具众三摩地  无量陀罗尼

诸自在解脱  意成身十种

殊胜色清净  照明于法界

善逝不思议  严刹亦如是

佛及诸菩萨  身量如极微

乃至如毛端  百分中之一

密严殊妙刹  诸土中严胜

如是观行者  咸来生此中

是皆何所因  佛子愿宣说

尔时金刚藏  菩萨摩诃萨

身如师子臆  具三十二相

以随好庄严  将欲广开示

观察彼大会  犹如师子王

知众堪听闻  古先佛秘旨

我今演法眼  离于能所觉

金刚藏即发  清净梵音声

迦陵频伽声  广长舌相声

巧妙无粗犷  世间称叹声

广略美畅声  克谐钟律声

高韵朗彻声  干驮罗中声

雄声与直声  罽尸迦哀声

歌咏相应声  急声及缓声

深远和畅声  一切皆具足

众德以相应  闻之而离著

心无有厌倦  一切皆欣乐

悉能尽通达  所有音声相

自然而普应  无作无功用

金刚藏菩萨  口未曾言说

所有诸音声  但由本愿力

从眉额及顶  鼻端肩与膝

犹如于变化  自然出妙音

普为诸大众  开示于法眼

勇猛金刚藏  住于自在宫

最胜子围绕  清净而严洁

如鹅王在地  群鹅而翼从

大定金刚藏  处于师子座

映蔽于一切  所有修行人

犹如月在空  光映于列宿

如月与光明  而无有差别

金刚藏威德  与佛亦复然

尔时如实见  菩萨之大力

修行中最胜  住于瑜伽道

即从座而起  观察大众言

奇哉大乘法  如来微妙境

一切佛国中  佛子应顶礼

无思离垢法  诸佛所观察

希有甚微密  大乘清净理

非恶觉境界  转依之妙道

八种识差别  三自性不同

五法二无我  各各而开示

五种习所缘  生诸妄分别

见此微妙法  清净如真金

得于真性者  则住佛种性

如来性微妙  离声闻外道

密严诸刹胜  证者乃能往

尊者金刚藏  已得何等持

所说净法眼  是何等持境

时无量菩萨  复礼金刚藏

大智金刚尊  愿为我开演

住何三摩地  而能说是法

此诸佛子等  一切皆乐闻

尔时金刚藏  处自在宫殿

观察于大会  自心而念言

此法不思议  十力微妙境

由慧之所持  离当堪听受

已见堪住者  皆诸佛之子

即时而告言  汝等当谛听

我今为汝说  转依之妙道

我为诸佛子  他化自在众

以得三摩地  名大乘成德

住于此定中  演清净法眼

亦见亿尘刹  所有诸善逝

那庾多尘亿  在前而赞叹

善哉汝所说  此是瑜伽道

我等悉皆行  如是三摩地

于斯得自在  清净成正觉

十方一切佛  皆从此定生

当知最殊胜  非思量所及

若有诸菩萨  得住此定中

即住不思议  诸佛之境界

证于自智境  见三摩地佛

变化百千亿  乃至如微尘

自觉圣智境  诸佛所安立

此法无诸相  远离于声色

名从于相生  相从因缘起

此二生分别  诸法性如如

于斯善观察  是名为正智

名为遍计性  相是依他起

远离于名相  是名第一义

藏识住于身  随处而流转

习气如山积  深意之所缠

求那有二门  意识同时起

五境现前转  诸识身和合

犹如有我人  住在于身内

藏识暴流水  境界风所飘

种种识浪生  相续恒无断

佛及诸佛子  能知法无我

已得成如来  复为人宣说

分析于说蕴  见人无我性

不知法无我  是说为声闻

菩萨所修行  善达二无我

观已即便舍  不住于实际

若住于实际  便舍大悲心

功业悉不成  不得成正觉

希有难思智  普利诸有情

如莲出淤泥  色相甚严洁

诸天圣人等  见之生爱敬

如是佛菩萨  出于生死泥

成佛体清净  诸天所欣仰

从初菩萨位  或作转轮王

或主乾闼婆  阿修罗王等

了悟大乘法  获于如是身

渐次而修行  决定得成佛

是故诸佛子  宜应一心学

所有杂染法  及与清净法

恒于生死中  皆因赖耶转

此因胜无比  证实者宣示

非与于能作  自在等相似

世尊说此识  为除诸习气

了达于清净  赖耶不可得

赖耶若可得  清净非是常

如来清净藏  亦名无垢智

常住无终始  离四句言说

佛说如来藏  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  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  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  展转无差别

譬如巧金师  以净好真金

造作指严具  欲以庄严指

其相异众物  说名为指环

现法乐圣人  证自觉智境

功德转增胜  自共无能说

现法诸定者  了达境唯心

得于第七地  悉皆而转灭

心识之所缘  一切外境界

见种种差别  无境但唯心

瓶依等众幻  一切皆无有

心变似彼现  有能取所取

譬如星月等  依须弥运行

诸识亦复然  恒依赖耶转

赖耶即密严  妙体本清净

无心亦无觉  光洁如真金

不可得分别  性与分别离

体实是圆成  瑜伽者当见

意识缘于境  但缚于愚夫

圣见悉清净  犹如阳焰等

尔时世尊说是经已。金刚藏等无量菩萨摩诃萨。及从他方来此会者微尘数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同类推荐
  • The Life of Horatio Lord Nelson

    The Life of Horatio Lord Nels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Billy Baxter's Letters

    Billy Baxter's Lett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法鼓经

    大法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万灵灯仪

    万灵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蛮书

    蛮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玄机灵主

    玄机灵主

    天地剧变,域界之门将开,坤土大陆风云迭起。一代神算现身江湖,算天地乾坤、天下众生,无所遗也。
  • 重生之华丽转身

    重生之华丽转身

    她:胆小而又懦弱,慕容家族的废物;她:21世纪慕容集团的总裁,集高傲美丽于一身;同名同姓的两人,生死之间的较量;当21世纪的冷傲总裁重生至慕容家族的废物身上时,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且看华丽转身,看21世纪的冷傲总裁如何风靡天下,浴火重生。
  • 六界情

    六界情

    上古传承,六界情殇。仙凡之爱,妖魔之始。祸乱苍生,诸方争雄。
  • 人香马酷

    人香马酷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繁华的都市里不只有汽车,照样有鬼怪!身陷城市吵杂的滚滚人群中,谁又在乎你的高尚或者卑鄙!在物欲横流的世上,有人为了诺言:身陷人群与鬼怪之中,喜怒哀乐世态冷暖的考量之下走出一行奇情怪历的脚印!诗人是说:普通人面前,卑鄙是一种杀伤力!横行无忌、所向披靡!高尚者却因为高尚而送命!还是在说:卑鄙者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使用卑鄙的手段!高尚者一生都遵循着高尚的准则!
  • 僵约之天流恋

    僵约之天流恋

    死神与僵尸的爱情
  • 古剑寻陵

    古剑寻陵

    三个远古的帝王朝代,三位古代的帝王。为了同一个目的在错位的时空里完成了同样一件事情。遗落的古剑时隔数千年再次出世,牵扯出一段传说中的惊天秘闻。诡异的商朝传说地狱葬鬼尸。老人口口相传的琅嬛福地。隐藏了无数秘密的琅嬛天书。“我们由这把古剑寻到了这样的开始,却谁也没有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束。”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怜月:青春期之回忆独存

    怜月:青春期之回忆独存

    他曾说:不管你爱不爱我,我的爱都在这里。不管你回不回头,我都在原地等候。梦梦在此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下面进入正题:某男带着小肉包寻得某女,某女狂想“跟你回去,以什么身份,情人?小三?还是家妓?哈哈哈……”请各位继续支持梦梦,群号:439131292,QQ:2534713898求票票支持和评论。
  • 谁在守约

    谁在守约

    《谁在守约》以“人民好公仆”——裴庆生的生命轨迹和工作历程为主线,通过他生前书信、日记、论文和妻子、儿子的笔记等,发掘了大量真实生动、鲜为人知的素材,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了裴庆生同志无私无畏、勤政廉洁的品德,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人格魅力,反腐倡廉、造福一方的执著追求,以及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 永恒无量法

    永恒无量法

    鱼不见水,人不见气,龙不见万物,滚滚红尘,芸芸众生,是谁在拨动命运之弦,弹奏一曲生命之歌。
  • 兄弟闯都市

    兄弟闯都市

    三个生死兄弟,一个是杀手界至尊,回归都市后成为黑道王者。一个是雇佣兵至尊,接受任务保护冷艳美女。一个是商业霸道总裁,运筹帷幄,过关斩将。看辉,冷锋,冷漠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