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0900000007

第7章

第三门中。约就时类彰假差别。因生假中。差别有四。一者同类同时因生。如天上日生水中日。如面生像。如声发响。如因香树生孤游香。如是一切色声香等。当分相生。故名同类。一时相起。称曰同时。二者同类异时因生。如麦生麦谷生谷等。三者异类同时因生。如从眼色生于眼识。如钟生声。如岩发响。如是一切。四者异类异时因生。如过去世业与烦恼生今苦乐。斯乃缘生。同名因生。缘成假中。亦有四种。一者同类同时缘成。如以细色成于粗色。众多小声成于大声。如是一切。二者同类异时缘成。如十二时合成一日。如是一切。以时成时。故名同类。前后合成。称曰异时。三者异类同时缘成。如大乘中五阴成人。毗昙亦尔。所谓四大。成诸根等。四者异类同时异时和合缘成。如成实中。五阴成人。阴与人别名为异类。色心并故称曰同时。四心前后故云异时。若依余论。五阴成人。一向同时。斯乃因成通名缘成。相待假中。亦有四种。一者同类同时相待。如现在世人人相形天天相比。如是一切。二者同类异时相待。如以今人比劫初人。如是一切。三者异类同时相待。如现在世色心相形空有相待。如是一切。四者异类异时相待。如对过因宣说今果。如是一切。相续假中。亦有四种。一者同类同时相续。如现在世同类色物互相接续。以绳相接。如是一切。二者异类同时相续。如现在世异色物迭相接续。以梨接杜。如是一切。三者同类异时相续。如从前色生于后色。如是一切。四者异类异时相续。如从过因续生今果。如是一切。时类同异。略之云尔(此三门竟)。

第四门中。辨其宽狭。于中有二。一就有无辨其宽狭。二就常无常辨其宽狭。就有无者。四假之中。相待缘成及与相续。通于有无。因生一种局在于有。问曰。相待通于有无。义在可知。缘成假中。云何通有无。此如经说。大涅槃中。总摄一切智断功德。智断功德。缘成涅槃。智是其有。断是其无。是故缘成。得通有无。又地持说。二断二智。以成菩提。此亦缘成。得通有无。问曰。相续云何通有无。释言。相生相续之义。局在于有。接对之续。义通有无。如涅槃法接续生死。就常无常辨宽狭者。四假皆通常与无常。云何皆通。因生假中。句别有四。一者无常还生无常。谓世间中。从无常因生无常果。二者无常生常。谓从世间无常之善。生彼出世菩提常果。故涅槃中佛答阇提。汝法之中。从其常性生无常果。我佛法中。从无常因生于常果。竟有何过。此则无常生于常也。三常还生常。谓从佛性出生菩提。故经说言。复有生因。谓首楞严阿耨菩提。首楞严定。即是佛性。四常生无常。谓依真识发生妄识。依于常身起化生灭。缘成假中。句别有三。一者无常还成无常。谓世间中。揽五阴成人。人成众等。二常还成常。谓出世中。常住五阴。成佛菩萨。三常无常和合缘成。谓以八识合成众生。前七无常。后一是常。相待假中。句亦有三。一者无常还待无常。谓世间中。长短相形。大小相比。二常还待常。谓佛菩萨上下相形。如是一切。三无常待常。谓待生死。宣说涅槃。如是一切。相续假中。句别有四。一者常还续无常。谓世间中有为相续。二常续无常。谓彼出世常住果德。接对生死。三无常续常。如成实说。从于灭定起后心识。四常还续常。谓以常因续生常果。故地持云。种性菩萨六入殊胜。展转相续无始法尔。问曰。常法则无迁变。云何说续。释言。常法无迁变。故不就一法起尽说续。但说后起接于前德。故名为续。如二地中常德起时。接于初地。如是一切。又就一法随缘转变。得说续。如地持说。六入相续。即其事也。宽狭如是(此四门竟)。

次对三假共相收接。言三假者。如上所说受法名也。接相云何。释言。法中通具四假。如一色法从前起后。是因生假。过因所起。亦是因生。以细成粗。是缘成假。苦无常等诸法相成。亦是缘成。大小相形粗细相比。是相待假。前后相接。是相续假。受假之中。亦具四假。如说众生。以之为受。众生各从过因而生。是因生假。揽阴而成。是缘成假。尊卑相形贵贱相比。是相待假。起尽相接是相续假。如是一切。四中缘成。是其正义。余三是傍。何故如是。夫言受者。缘成假中。接受多法。故名为受。是故受义。正当缘成。余非受义。故说为傍。名假之中。亦具四假。依如成实。名是声性。从于四大击发而生。是因生假。依于余论。名是非色非心之法。从于想生名因生假。故地持云。建立施设地等假名。是名地想。故知。名字从想而生。依如成实。名是假声。揽彼实声和合而成。是缘成假。依如余论。名是非色非心之法。然此有为。一念之顷具生住灭。以生住等四相合成。名缘成假。多少相形善恶相比。是相待假。前后相接是相续假。若依成实。此四种中。缘成相续。是其正义余二是傍。何故如是。彼说名字是其假声。揽彼实声。前后续成。是故正当缘成相续。余不正成。故说为傍。若依余论。因生缘成及与相续。是其正义。相待是傍。何故如是。彼说名字是非色非心依想而生。又生住等四相合成。前后续成。故说因生缘成相续。以为正义。相待非是亲成名。故说之为傍。问曰。成实亦说。名字依四大生。何故彼宗不说因生以为正义。释言。有以。彼成实中。宣说四大和合生声。是声和合。方得成名。疏挟一重。是故因生不名正义。地持等中。宣说名字。亲依想生。故说因生以为正义。不类譬斯。问曰。何故法假之中。四假皆正。名受二中。有正有傍。释言。法通四俱是正。名受局故有正有傍。随法异论。假乃无量。假名义。略辨粗尔。

入不二门义三门分别(释名一。辨相二。约说分异三)

第一释名。入不二门。如维摩说。言不二者。无异之谓。即是经中一实义也。一实之理。妙寂离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云不二。问曰。诸法有一二三乃至众多。翻彼说理。理应不一不二不三乃至不多。以何义故偏言不二。释言。不一乃至不多。经有说处。故涅槃云。除一法相。不可算数。华严亦云。众多法中。无一法相。于一法中。亦无多相。但今且就一不二门而辨道理。余略不论。良以二者彼此通谓。是故偏对而说不二。又复二者别法之始。今此为明理体无别。故偏对二而说不二。虽说不二。不一不三乃至不多。悉入其中。是义云何。若立一相。以一对多。即是其二翻对彼二。故名不二。若立多相。以多对少。还即是二。翻对彼二。故名不二。又立多相。于多法中彼此相对。亦即是二。翻对彼二。故为不二。以是义故。遣多悉入不二。多少既然。遣染遣净。遣缚遣解。遣有遣无。类亦同然。若立有相。以有对无。即是其二。翻对彼二。名为不二。若立无相。以无对有。还即是二。翻对彼二。名为不二。翻若当定立非有无相。以非有无对有对无即复是二。翻对彼二。名为不二。乃至建立不二门相。不二对二。还复是二。翻对彼二。名为不二。是故不二。有相皆遣有理悉收。故偏名之理体名法。又为心轨。亦名为法。此不二法。形对佛性空如等义。门别不同。故名为门。又能通人。趣入名门。舍相证会。名之为入。名义如是。

第二辨相。此不二门。是法界中一门义也。门别虽一。而妙旨虚融义无不在。无不在故。一切诸法。悉是不二。诸法皆是。岂有所局。但维摩中。且约三十三人所辨。以彰其异。所辨虽异。要摄唯二。一遣相门。二相双遣名为不二。非有所留。二融相门。二法同体名为不二。非有所遣。遣相门中。曲复有三。一就妄情所取法中相对分二。翻除彼二故名为不二。如维摩说。我我所二。因有我故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所。是为不二。如是等也。二情实相对以别其二。翻对此二名为不二。是义云何。据情望实。情外有实。将实对情。说之为二。据实望情。情本不有情。既不有实。亦亡对故云不二。如维摩说。实不实二。其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如是等也。三唯就实。离相平等名为不二。是义云何。就实论实。由来无异。异既不有一。亦亡对故曰不二。维摩默显义。应当此遣相。如是融相门中。义别亦三。一就妄情所起法中。义别分二。二法同体名为不二。如经中说。无常即苦。苦即无常。是苦无常同体无别。名为不二。如是一切。二真妄两别。名之为二。相依不离。名为不二。如维摩说。明无明二。无明性即是明。名为不二。如是一切。三就真中义别分二。二法同体。名为不二。于此门中。曲分有四。一直就真体。随义分二。如来藏中。具过无量恒沙佛法。彼法同体。名为不二。又如经说。空即无相。无相即无愿。名为不二。如是等也。二就真中体用分二。如依真心缘起集成生死涅槃。用不离体。体用虚融。名为不二。如经中说。佛性如来。无二无别。如是等也。三就真体所起法中。相别分二。如经中说。佛性之性与不善。俱名为无明。明与善法。俱名之为明。如是等辈。彼二同依一佛性体。名为不二。故涅槃云。明与无明生于二相。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相即是实性。如是等也。又如经说。一实谛中开分二谛。二即一实。亦当此门。四就真性所起法中。相别分二。如依佛性缘起集成一切行德。德别名二。于彼德中。门别相即名为不二。如维摩说。佛法众三。佛即是法。法即是众。名为不二。如是等也。不二虽众。要不出此。言其入者。义别有四。一就信明入。于此不二。信顺不违。故名为入。二就解说入。于此不二。解观相应。名之为入。三就行论入。依定照见。明了现前。不见二相可以住中。名入不二。不见二相。即是止也。明了不二。是其观也。四就证辨入亡情契实。名之为证。于得证时。不见如外有心能证。既无有心。宁复心外有如可证。不见能证。妄想不行。不见所证。虚伪不起。如不离心。妄想不行。心不离如。如心不异。是即真名入不二门。入不二义。辨之略尔。

次第三门。约说分异。如维摩中。义别三阶。一维摩问诸菩萨等。以言遣相。明入不二。二诸菩萨。问文殊师利。以言遣言。明其不二。三文殊问彼维摩诘。以默遣言。而显不二。此三皆是化益方便分齐。息相教入。之阶降也。若论自觉相应境界。不可言彰。叵以默显。何故如是。据实以求。法外本无音声文字。何言能彰。法外亦无形相可得。谁用默显。无言能彰证处亡语。非默能显证处绝相。诠相悉无他所莫测是故名为自觉境界。对处无他。自亦亡对。问曰。维摩阐玄之极。亦使默外犹有自觉相应境界。何故不论。释言。为化极于言默。言默之外。不复可陈。不可陈处。从来未辨。岂独今哉。不二之义。辨之略尔。

二谛义两门分别(释名一 辨体二)

第一释名。言二谛者。一是世谛。二第一义谛。然世谛者。亦名俗谛。亦名等谛。世名为时。事相诸法。生灭在时。就时辨法。故云世谛。若尔无为非生灭法。应非世谛。释言。有名不尽诸法。何谛之中。该摄有为无为之法。有为是世。无为非世。从有立称。故云世谛。与前众生假名相似。又云世者。是其世人。一切事法。世人所知。故名世谛。故涅槃云。世人所知。名为世谛。问曰。世法圣人亦知。何故偏言世人所知名为世谛。释言。圣人虽知此法。随世故知。是故犹名世人所知。又复圣人。就彼世人所知法中。知其虚假。虚假是其世法之实。故名世谛。若尔圣人。亦就凡夫生死法中。知其苦集。所知苦集。应名凡谛。然彼苦集。虽是凡法。圣人知故得名圣谛。世谛似彼。何缘偏就世间之人。说为世谛。释言。互从皆得无伤。但经论中。为明苦集非圣不知故名圣谛。又知成圣。亦名圣谛。世法虚假。虽是圣知非精上。故非第一。非第一故。判入世中。言俗谛者。俗谓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俗谛。言等谛者。等谓齐等。统摄之义。世法非一。不可别论。等举诸法。故云等谛。第一义者。亦名真谛。第一是其显胜之目。所以名义。真者是其绝妄之称。世与第一。审实不谬。故通名谛。真即可实。世法虚诳。云何名谛。言虚诳者。对真辨义。然于世法。事实不无。故得称谛。又复世谛实是虚诳。故名世谛。然彼世谛。若对第一。应名第二若对真谛。应名妄谛。第一义者。若对世谛。应名出世。若对俗谛。应名非俗。若对等谛。应名非等。立名不可一一返对。是故事法。且名世谛俗谛等谛。理法且名第一义谛乃至真谛。谛者犹是真实之义。何故二种并得称谛。不得并说为真谛乎。释言。今此谛门辨义。故通名谛。为分真俗。是故世谛不得名真。若当就彼真实门中。以论诸法。是即理事俱名为真。故地持中。事实二性同名真实。今据谛门。二俱名谛。二谛名义。略之云尔。

同类推荐
  • 赤雅

    赤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画山水赋

    画山水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淡然轩集

    淡然轩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Hunting Sketches

    Hunting Sketch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伦汇编交谊典同学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同学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大树下的约定

    大树下的约定

    “冷晓颜你的心肠怎么这么狠毒”“王俊凯我没有想到你宁愿相信他也不愿相信我原来我冷晓颜在你眼中就是这样一个人没想到啊没想到”“王俊凯我真的看错你了”“大哥你怎么能这样”“大哥二原说的没错你真的误会了”“我只相信我看到的”
  • 医妃治病:王爷乖乖躺下

    医妃治病:王爷乖乖躺下

    一朝穿越…一道圣旨把她指给当朝最无能的“病”王爷…洞房花烛夜,某王把她压在身下,她惊,他不是身怀绝症?难道他不怕就此一命呜呼?“王爷,你干嘛呢!”“洞房…”“你有那个能力?”话一出口,她便后悔了,虽说他有病,可这话未免也太伤人自尊心了,特别是个直直的男人…果然,某王脸都黑了,转而邪肆地笑着说,“本王行不行王妃要切身体会体会才知道…”“喂!你…唔…”可恶!结果,某人被折腾地连连求饶,“呜呜呜,不要了…放过我吧!你行,你很行,你非常的行!”某王挑眉“迟了…”天哪!一刀杀死她吧!某人心中哀嚎,他丫/的骗子!【男女身心健康,一对一宠文】
  • 回到三国当驸马

    回到三国当驸马

    穿越来到东汉末年,陆浪发现自己成为驸马都尉,而且他保护的对象,正是刚刚经历了十常侍之乱的长公主刘静以及后来的献帝刘协!那个时候,典韦还是土匪,赵子龙还是无名之辈,郭嘉还是一个翩翩少年,天下诸侯还在勾心斗角。在大好机会面前,蛰伏许久的陆浪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纵横天下匡扶汉室的超级驸马!
  • 宠物小精灵之征途

    宠物小精灵之征途

    前路会如何,又会通往何方,走下去便是了。
  • 婳枫之恋:娘子等等我

    婳枫之恋:娘子等等我

    当初,妖神女和帝君一个经历轮回几千年,一个为她寻寻觅觅。万年后,当她遇到他,又会做出什么举动?那个冰冷无情的神界帝君,在她面前,总是一副无赖样。也只在他面前,她,才会卸下防备。上一世,我伤了你,这一次,我不会放手。若你不愿,我……不会纠缠你,我会默默守护你,直到你回心转意。
  • 小杉

    小杉

    关于一把剑、一个人、一些事。Ps:几部小短篇之一,同一个故事背景。
  •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本书介绍了汉初社会形势、刘邦的政治遗产、文帝武事、贾谊的政治设计、法制改革、北边政策等内容。“文景之治”的成就,体现了开明执政的理念,为后世行政提供了典范。以“资治”为宗旨的中国传统政治史观,将“文景之治”看作典型的“盛世”。人们在文景时代发现政治榜样,汲取政治营养,寻求政治启示。“文景之治”已经成为一个代表政治成功的特殊的文化符号。
  • 超神文明

    超神文明

    宇宙如何诞生?宇宙爆炸说是否成立?地球宇宙中心说是否错误?这是一部关于对宇宙本源的思考。一切当林浩遇见星外文明开始......题材集合都市,科幻,修真等多种题材。..............新书《天地神鼎》已签约,请大家帮忙收藏推荐
  • 三国之大皇叔

    三国之大皇叔

    “董贼暴虐,汉帝年幼,天下全赖皇叔啊!”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痛心疾首的说道。“明白,明白!”“袁本初之心,世人皆知。匡扶天下,全赖皇叔了啊!”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继续痛心疾首的说道。“知道知道!”“皇叔,大汉天下断不可落入曹贼之手啊!”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涕泪俱下,痛心疾首的说道。“懂的,懂的!”“主公,大小乔两位夫人已经在房中准备好了!”一旁,侍女禀报道。“告诉她们,孤马上来!”~~~~说完,空旷的殿室中只剩下白发苍苍的老爷爷。
  • 幻梦时空

    幻梦时空

    那玩世不恭的面具,究竟隐藏着多少孤独与渴望那放荡不羁的身影,又隐藏着怎样的遗憾与无奈是选择沉迷于梦幻还是选择颠覆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