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0900000041

第41章

第三番中。亦有四门。一定障相。二释障名。三明断处。四对障辨脱。言定相者。云何得知。五住性结及事无知。为烦恼障。分别之智。以为智障。如胜鬘中。五住及起。同名烦恼。明知五住及事无知。是烦恼障。言分别智为智障者。如宝性说。有四种障。不得如来净我乐常。一者缘相。谓无明地。以是障故。不得如来究竟真净。二者因相。谓无漏业。以是障故。不得真我。三者生相。谓意生身。以是障故。不得真乐。四者坏相。谓变易死。以是障故。不得真常。彼既宣说。无漏业障不得真我。是故定知。分别缘智。是其智障。又如地论六地中说。智障净因事谓不分别空三昧。以不分别。为智障净。明知。即用分别之智。以为智障。又楞伽云。妄想尔炎慧彼灭我涅槃。灭尔炎慧方为涅槃。明知。所灭妄慧是障。又龙树说。如彼觉观。望下为善。望第二禅。即是罪过。乃至非想。望下为善。望出世道。即是罪过。如是慧观。望世为善。望其实相。亦是罪过。既言罪过。何为非障。定之粗尔。次释其名。五住性结及事无知。体是闇惑劳乱之法故名烦恼。分别之智。能碍真证无分别慧。故名智障。问曰。此智能显真德。何故言障。释言。此智能除闇惑。分能显真。是故经中说为了因。多义妨真。故复名障。如药治病。若药不去药复成患。此亦如是。云何妨真。如维摩说。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此智是相。所以是障。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此智是缘。所以是障。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此智忆念。所以是障。断是菩提。断诸见故。此智是见。所以是障。离是菩提。离妄想故。此智妄想。所以是障。障是菩提。障诸愿故。此智是愿。所以是障。菩提真明。此智性闇。所以是障。如世乐受性是行苦。如是等过。不可具陈。皆违真德。故说为障。名义如是。次辨断处。断处有二。一地前地上相对分别。二直就地上世出世间相对分别。就初对中。义复有三。一隐显互论。解行已前。增相修故。断烦恼障。初地已上。舍相修故。断除智障。云何增相。能断烦恼。烦恼正以闇惑为患。从初以来。修习明解。缘智转增。闇惑渐舍。至解行时。明解增上。惑障穷尽。说之为断。云何舍相能断智障。智障正以分别为过。初地已上。穷证自实。缘修渐舍。分别过灭。名断智障。二优劣相形。地前菩萨。唯断烦恼。初地已上。对治深广。二障双除。三就实通论地前地上。并断二障。烦恼通除。义在可知。云何地前能灭智障。事识中解。以渐息灭。妄识中智。渐现前故。如地持云。种性菩萨六入殊胜展转相续。无始法尔。当知。即是真实行德。既得证实。宁不舍妄。故知。地前亦断智障。此初对竟。次就地上世出世间相对分别。初二三地。名为世间。四地以上。名为出世。于中亦有三门分别。一隐显互论。三地以还。世间之行。断烦恼障。四地已上。出世真慧。断除智障。云何世间断烦恼障。如地论说。初地断除凡夫我障。凡夫我是见一处住地。第二地中。断除能起犯戒烦恼。犯戒烦恼。即是欲爱色爱有爱三种住地。第三明地断除闇相闻思修等诸法妄障。闇相即是无明住地。云何出世间能断智障。智障有三。一是智障。所谓分别空有之心。二是体障。所谓建立神智之体。相状如何。谓彼缘智正观诸法非有非无。舍前分别有无之碍。虽舍分别有无之碍。而犹见已以为能观。如为所观。见已能观。心与如异。如为所观。如与心别。由见已心与如别故。未能泯舍神智之碍。说为体障。三是治想。通而论之。向前二种。俱是治想。但此一门。治中究竟。偏与治名。然此治想。亦是缘智。对治破前神智之碍。实心合如。虽复合如。论其体性。犹是七识生灭之法。障于真证无生灭慧。故名为障。障别如此。治断云何。始从四地乃至七地。断除智障。入第八地。断除体障。八地已上。至如来地。断除治想。云何断智。四五六地。观空破有。舍离分别取有之智。故地论中广明。四地观察诸法不生不灭。舍离分别解法慢心。第五地中。观察三世佛法平等。舍离分别身净慢心。第六地中。观法平等。舍离分别染净慢心。此皆观空。破取有心。第七地中。观诸法如。舍前分别取空之心。离如是等。名断智障。云何八地。断除体障。前七地中。虽观法如。犹见已心以为能观。如为所观。以是见故。心与如异。不能广大任运不动。入第八地。破此智碍。观察如外由来无心心外无如。如外无心。无心异如。心外无如。无如异心。无心异如。不见能知。无如异心。不见所知。能所既亡泯同一相。便舍分别功用之意。舍功用故。行与如等。广大不动。名入八地。此德成时。名断体障。云何八地至如来地。断除治想。向前八地。断除体障。治想犹存。故八地云。此第八地。虽无障想。非无治想。然此治想。八地已上。渐次断除。至佛乃尽。彼云何。断分别息故真相现前。觉法唯真本来无妄。以此见真无妄力故。能令妄治前不生后后不报前。于是灭尽。至极微细。不复可以观解破遣。唯可修力任运舍之。八地已上。熏修力故。令彼治想运运自谢。真证行德运运自显。至如来地妄尽究竟。真德穷满。名除治想。此是第一隐显互论。二优劣相形。初二三地。对治微劣。唯断烦恼。四地已上。对治深广。二障双除。三就实通论。始从初地乃至佛地。当知念念二障并断。缘智渐明。断烦恼障。真德渐显。灭除智障。治断如是。次对障辨脱。就此门中。除断烦恼。二脱俱生。息除智障。二脱俱显。相状如何。前修对治断烦恼时。能治之道。必依真起。所依之真。恒随妄转。故以妄修薰发真心。令彼真中二脱德生。真德虽生。犹与七识缘智和合。为彼隐覆真德不显。息除彼智。真德方显。其犹腊印腊与泥合。令彼泥上文像随生。泥文虽生。腊印覆之不得显现。动去腊印其文方显。彼亦如是。二障之义。难以渊穷。且随大纲略标旨况。

三障义两门分别(释名一 断处二)

言三障者。谓皮肤骨。论其体性。唯一无明。故地持中说为智障。粗细不同。分为此三。相状如何。所障法身事等如髓。能障无明阶降不同。如皮肤骨。粗品无明。浮浅如皮。故就喻名说为皮障。中品无明次深如肤。故从喻称说为肤障。细品无明。穷深如骨。从喻立目说为骨障。亦可从于所障为名。所障法身阶降有四。一皮二肤三骨四髓。地前菩萨法身如皮。初地已上乃至七地法身如肤。八地已上至第十地法身如骨。如来地中法身如髓。能障无明差别有三。谓粗中细。粗品无明有两种义。说为皮障。一粗品无明与彼先成下品法身。一处在同。如似世人皮中之患故曰皮障。二粗品无明。障于未起下品法身故云皮障。中品无明亦有两义。说为肤障。一中品无明与彼先成中品法身。同在一处。如似世人肤中之患故名肤障。二中品无明。障于未起中品法身故称肤障。细品无明。亦有两义。说为骨障。一微细无明。与彼先成微细法身。同在一处。如似世人骨中之患故名骨障。二微细无明。障于未起微细法身故名骨障。法身之髓。精穷出累。故不说障。随义细分。理亦有之。故地论中说如来地有微细障。名义如是。

次辨断处。初皮障者。始从解行至欢喜地。断之穷尽。故地持云。初阿僧祇解行住过入欢喜地。皮障断也。第二肤障。始从初地至第八地。断之究竟。故地持云。第二僧祇远行住过入不动地。肤障断也。第三骨障。始从八地至如来地。究竟穷尽。故地持云。第三僧祇过毕竟住入如来地。骨障断也。相续解脱。亦如此说三障之义。略辨如是。

三根三道三毒烦恼义四门分别(释名一 废立二 相对辨异三 料简优劣四)

第一释名。言三根者。谓贪嗔痴。染境名贪。忿怒曰嗔。闇惑名痴。此三乃是思前烦恼。发生思业。故名为根。言三道者。所谓贪嗔及与邪见。贪嗔同前。言邪见者。谬执乖理。目之为邪。邪心推求。说之为见。以何义故。前三根中。第三名痴。此三道中。说名邪见。成实释言。痴中增上说名邪见。畅思烦恼。必是增上。故说邪见。此三乃是思后烦恼。通畅前思。故名为道。言三毒者。名同三根。以何义故。不同三道。乃同三根。三根之中。痴名是宽。故此同之。三道之中邪见义狭。故此不同。然此三毒。通摄三界一切烦恼。一切烦恼。能害众生。其犹毒蛇。亦如毒龙。是故就喻说名为毒。名义如是。

第二门中。约对十使料简废立。问曰。三根十使之中具摄几使。依如毗昙。唯摄三使。谓贪嗔痴。不摄余七。何故如是。释者相传。以五义故。建立三根。一明贪等遍通六识。故说为根。以能具生一切恶故。不同慢等唯在意地。二通五行。谓迷四谛及障修道。以能具生一切恶业故。说为根。不同见疑局在见谛。三具使性。力强能生一切恶业。故说为根。不同缠垢悭嫉等也。四断善根时。为方便。是故证之为不善根。不同一切无记烦恼。五能发业。不同过未性成之结。要现行者。能发业故。又此三种。多恼众生。名偏说之为不善根。又此三种众生多起。乃至蚁等亦常起之。是以偏说为不善根。若依成实。三不善根具摄十使。贪嗔二使。当相各一。余之八使。总名为痴。何故如是。以依三受及三境故。言三受者。谓苦乐舍。依苦生嗔。依乐生贪。依舍生痴。言三境者。谓违顺中。依违生嗔。依顺生贪。依中生痴。余之八使。同依舍受中容境起故通名痴。次辨三道。问曰。三道十使之中具摄几使。若依毗昙。具摄五使。所谓贪嗔邪见戒取及与见取。五中前二。当相各一。后三合为邪见业道。以此五种是其增上。能畅思业发动身口。是故偏说为恶业道。以何义故不摄余五。身边二见。是无记故。不得说为不善业道。疑慢及痴。非增上故。不能畅思发动身口故不说之。问曰。毗昙说。邪见等迷理烦恼。不动身口。云何说为不善业道。论自释言。迷理烦恼。虽复不作刹那等起动身口业。而能远作因等起。故说为业道。若依成实。具摄七使。为三业道。贪嗔二使。当相各一。五见之心。通名邪见。彼宗宣说。五见之心。同能发起不善业。故次辨三毒。问曰。三毒十使之中具摄几使。当知。三毒最为宽通具摄十使。贪嗔各一。余之八使。同名为痴。同依舍受中容境故。

第三门中。约就三界二轮烦恼。辨其三根三道三毒差别之相。先辨三根。若依毗昙。三不善根。唯在欲界。非上二界。上二界中。无不善故。就欲界中。通说见修二轮烦恼为不善根。同能发起不善思故。若依成实。三不善根亦在欲界。非上二界。上二界中。设起不善。系属欲界。是故偏说在于欲界。然成实中。在上二界。亦得寄起欲界不善。不同毗昙一向不起界地断故。复欲界中见谛烦恼。一向定说为不善根。修惑不定。若望杀等根本业思。修道烦恼。非不善根。何故如是。凡夫之时修道烦恼。但可成就而不现行。不现行故。不能发起不善业思。及在圣时修道烦恼。虽复现行。圣人不起杀等业思。是故修惑非不善根。若望打缚。如是等思修惑。亦得为不善根。圣人亦起打缚等故。次明三道。依如毗昙。三道烦恼。亦在欲界。上二界中。无不善故。就欲界中。亦通二轮。于中贪嗔通于见修。邪见业道正在见惑。何故如是。修道惑中。无邪见故。若依成实。三道烦恼与中三根同也。但可优劣。上下为异。次明三毒。三毒烦恼。二轮齐等。通摄三界一切烦恼。斯名三毒。

第四门中。三门相对辨其优劣。烦恼有三。谓上中下。三道烦恼。唯在上品。不通中下。故杂心云。于中增上说为业道。又成实云。畅思烦恼。必是增上故说邪见。若论三根。通取中上。不通下品。微下烦恼。不发业故。三毒则宽。三品俱摄三根等义。略辨如是。

三使义三门分别(释名辨体一 断处二 约对三障辨同异三)

三使之义。出在相续解脱经中。烦恼之性。随而系缚。名之为使。使义不同。一门说三。一害伴使。二者羸使。三者细使。论其体性。乃是四住性成之结。粗细不同。分为此三。言害伴者。四住使中粗品之使。能生现起诸烦恼结。所生烦恼。与彼能生粗使为伴。初至五地断除彼使。伴亦同已。名害伴使。故彼经言。不俱生惑。与彼俱生烦恼为伴。初至五地。修习抑止令其不行。名害伴也。不俱生者。犹是所生现起烦恼。对缘现生。不同使性与报俱起。名不俱生。言俱生者。犹是能生粗品之结。久习性成。与报俱起。名曰俱生。不俱烦恼。与俱生使相随名伴。断彼使地。伴亦随倾。故说害伴。此举害伴彰其所伴使之粗也。言羸使者。四住使中中品之使。微劣于前。不能发生现起烦恼。故名为羸。言细使者。四住使中下品之使。残余习气。微下于前。故名为细。名义如是。

次辨断处。如经中说。初至五地断除害伴。六地七地。断舍羸使。八地已上。断除细使。以八地上所依智障无明薄少故。令四住习气不行。断处如是。

次辨同异。今此三使与皮肤骨三障何别。释言。三使是烦恼障。彼三障者。是其智障。故彼相续解脱经中。就烦恼障。宣说三使。就智障中。宣说三过。三过犹是。地持论中皮肤骨等智障所摄。烦恼即是四住之惑。智障即是无明住地。三使之义。略辨如是。

三漏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至尊罗刹

    至尊罗刹

    一个平凡的孩子,体内潜藏着双重力量,数次助他解决眼前的危机却不自知。在双重力量的帮助下,他将会走到何种高度?亦或是陷入万劫不复?传说中已经陨落的上古洪荒之神又去了哪里?
  • 无双战帝

    无双战帝

    地球秦烈在日食那一天,被星辰击中。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穿越到一个叫做青蒙大陆的秦王世子身上。身怀绝脉的他竟拥有着冰火双灵脉。从此,走上了一条独一无二的道路。---------------------------------------------------------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带着系统去重生

    带着系统去重生

    以前我改变不了什么,现在我的我也改变不了什么,但对我好的,我会十倍还之,不要试图挑战我,因为你承受不了挑战的后果......
  • 惊庭十二月

    惊庭十二月

    一月柳缀湖,樱桃望着心上人。二月缠妙手,玄鸟衔来海棠花。三月困心魔,清明寒食勿高歌。四月共欢醉,百面多梦琉璃碎。五月煮青梅,多少往事惹尘埃。六月挽发髻,腐草为萤山雨来。七月两袖风,寒蝉鸣泣梧桐疲。八月瞳眸异,白露蒹葭大雁回。九月凝霜落,北归酌酒淡如水。十月指斑驳,金戈铁马定是非。冬月掌心寒,大雪白头烫温柔。腊月荡风流,征鸟北疾乐安宁。
  • 敢不敢变幸福

    敢不敢变幸福

    当自己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后,是选择放弃还是选择争取?人生面临着许多的选择,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每次选择会有这样的结果,但是我们任然要坚定的朝着幸福的方向走下去。故事讲的是因为事故而失明的简然从失去希望到获得希望并收获幸福的故事。
  •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德莱塞的重要作品之一,是《珍妮姑娘》的姐妹篇。《嘉莉妹妹》描写了农村姑娘嘉莉来到大城市芝加哥寻找幸福,为摆脱贫困,出卖自己的贞操,先后与推销员和酒店经理同居,后又凭美貌与歌喉成为歌星的故事。作家以嘉莉为代表深刻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对贫苦人民压榨的残酷性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对小资产阶级分子的腐蚀性。
  • 星海家园

    星海家园

    失业大学生路见不平失手杀人天降奇石机缘巧合他穿越到修真世界从此踏上修行之路地球文明因奇石走向另一个方向两个文明的对撞尽在星海家园
  • 洞真太上上清内经

    洞真太上上清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末日眼泪

    末日眼泪

    地球末日,万族鼎立!面对各族的战争摧伐,在下次太阳耀斑袭来,人类是否能逃脱地球?爱情、友情、亲情、背叛、杀戮、手段,一起走进大乱的末日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