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0900000025

第25章

八识义十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根尘有无三 大小有无四 真妄依持五 真妄勋习六 迷悟修舍七 迷悟分齐八 修舍分齐九 对治邪执十)

第一释名。八识之义。出楞伽经。故彼经中。大慧白佛。世尊不立八种识耶。佛言。建立。所言识者。乃是神知之别名也。随义分别。识乃无量。今据一门且论八种。八名是何。一者眼识。二者耳识。三者鼻识。四者舌识。五者身识。六者意识。七者阿陀那识。八阿梨耶识。八中前六。随根受名。后之二种。就体立称。根谓眼耳鼻舌身意。从斯别识。故有六种。体含真伪故。复分二。就前六中。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依此生心。能有了别故。名眼识乃至意识。阿陀那者。此方正翻名为无解。体是无明痴闇心故。随义傍翻。差别有八。一无明识。体是根本无明地故。二名业识。依无明心不觉妄念忽然动故。三名转识。依前业识。心相渐粗。转起外相分别取故。四名现识。所起妄境。应现自心。如明镜中现色相故。五名智识。于前现识所现境中。分别染净违顺法故。此乃昏妄分别名智。非是明解脱为智也。六名相续识。妄境牵心。心随境界。攀缘不断。复能住持善恶业果。不断绝故。七名妄识。总前六种非真实故。八名执识。执取我故。又执一切虚妄相故。阿梨耶者。此方正翻名为无没。虽在生死。不失没故。随义傍翻。名别有八。一名藏识。如来之藏为此识故。是以经言。如来之藏名为藏识。以此识中涵含法界恒沙佛法故名为藏。又为空义所覆藏故。亦名为藏。二名圣识。出生大圣之所用故。三名第一义识。以殊胜故。故楞伽经。说之以为第一义心。四名净识。亦名无垢识。体不染故。故经说为自性净心。五名真识。体非妄故。六名真如识。论自释言。心之体性无所破故。名之为真。无所立故说以为如。七名家识。亦名宅识。是虚妄法所依处故。八名本识。与虚妄心为根本故。名别如是。八中前六。有所了别可名为识。后之二种。云何名识。释有两义。一义释云。后二虽非了别之因。而是了体。故名为识。第二义者。八识并有了别之义。故通名识。云何了别。了别有三。一事相了别。谓前六识。二妄相了别。谓第七识。三者真实自体了别。谓第八识。了别既通。是故八种俱名为识。名义如是。

第二门中。辨其体相。于中广略开合不定。或说为一。如彼色心非色非心。三聚法中。一识。总名为心。或分为二。二有三门。一通别为二。二真妄为二。三体相分二。言通别者。曲有两门。其一义者。前六事识。说以为别。七八为通。前六随事取境各异。前后间起。故名为别。七八常有故说为通。问曰。前六何故间起。前六心境别体。难了作念。方知。作念各异。故六别起不得一时。又前六识。生藉四缘。因缘.次第.缘缘.增上。所依六根。为增上缘。所缘六尘。说为缘缘。前生心法。开导起后。名次第缘。自分相应共有法等。以为因缘。无有一时具足六种。次第缘义。为是六识不得并生。问曰。若言次第缘别故令六识前后生者。毗昙所说。无记心边。有十二数。十通大地及与觉观。善心起时。二十二数。十二同前。加十善地。从无记心时。十二同数。前有同类为次第缘。可令顿起。十善大地。前无同数为次第缘。何得并生。望不善品为难亦尔。五烦恼地睡无惭愧十使随一。何由并生。释言。前生心心数法。总相为缘。开导生后。非别相对故。后所起诸心心法。若多若少。皆同并生。问曰。心法非别相对。总藉前缘。后多心法一时生者。六识之心。何故不尔。藉前一识。为次第缘。令后多识一时并生。何为不得。释言。不类心与数法。从来相扶。共造一缘。共办一事。故得并生。六识相望。取境各别。成办有异。故不并生。如想受等一一数法不得并起。六识心王。何容得并。问曰。楞伽宣说六尘一时俱现六识并用。云何间起。释言。彼说是妄识中集用六识。非事识收。事识不并。经论大同。问曰。何故妄中六识一时顿起。事识不尔。释亦。妄中境从心现。心外无法。以心现故。一时并生。事识之中。心境别体。别体难了。故识不并。妄中六识。并用既然。真中六识。并用亦尔。问曰。事中取性。无明始终常有遍通六识。以何义故不名为通。释言。彼乃事别法中各立定性。不取为一。故不名通。问曰。真妄二种识中所起六识。依根不同。取境各别。以何义故不说为别。释言。彼六相似别异。推体唯是一心所为。心外无别。摄用从体。故说为通。一义如是。第二义者。事妄及真。三重识中。所有六识。悉名为别。三重识中。所有通义。皆名为通。事中通者。取性无明。妄中通者。妄执我相及无明地。义如后解。真中通者。真如心体。亦如后释。通别如是(此一门竟)。

次就真妄开合为二。前六及七同名妄识。第八名真。妄中前六。迷于因缘虚假之法。妄取定性。故名为妄。第七妄识。心外无法。妄取有相故名为妄。第八真识。体如一味。妙出情妄。故说为真。又复随缘种种。故异变体无失坏。故名为真。如一味药流出异味而体无异。又以恒沙真法集成。内照自体恒法。故名为真。真妄如是(此二门竟)。

次就体相分以为二。如起信论说。一心真如门。是心体性。二心生灭门。是其心相。就真论体。论体常寂平等一味。名心真如。又如论释。于此心中。无法可坏。故名为真。无法可存。故说为如。据妄摄真。真与妄合。缘集起尽名心生灭。心真如中。义别有二。一如实空。论自释言。从本已来。不与一切染法相应。离一切法差别之相。谓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亦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亦非自相亦非他相。非非自相非非他相。非自他俱相。如是一切妄心分别。皆不相应。故名为空。言非有相。出于有句。言非无相。出于无句。言非非有非非无者。出非有无句。非有无俱者。出于亦有亦无之句。余亦如是。二如实不空。论自释言。谓离妄想。常恒不变。具过恒沙净法满足。虽复不空无相可取。离念境界。唯证相应真如如是。心生灭中。亦有两门。一者本觉。生灭中真。二者不觉。生灭中妄。言本觉者。论自释言。以对无明不觉心故。说之为觉。以对后际始觉心故。说为本觉。相状如何。论自释言。心体离念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即是如来法身体。故名本觉。问曰。凡时未有智解。以何义故说之为觉。论自释言。从本已来。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一切法界。义故名之为觉。是义云何。真心是其智慧三昧神通解脱一切德性离染。即是一切德故。故论说言。从本已来。具足一切性功德法。说彼心中智慧之性。以为智慧光明之义。又此心中。具过恒沙一切佛法。如妄心中具足一切诸虚妄法。心于彼法同体照明。由来无障。名照一切境界之义。以有此义故。说为觉。华严经中亦同此说。故彼文言。一切众生心微尘中。有如来智无师智无碍智广大智等。言不觉者。谓无明地迷覆真如。出生无量诸虚妄法。故曰不觉。此觉不觉。缘集有为一切生死。名心生灭。体相如是。

或分为三。三有三门。一事妄及真离分为三。二真妄离合说以为三。三真妄和合本末为三。事妄及真离分三者。于中曲有六门分别。一分定其相。二辨定其名。三随义分别。四明相起相摄之义。五明有修无修之义。六明有尽无尽之义。初分其相。根尘识等一切诸法。废本谈末。悉是实有。以废本故。不得云妄。不得言真。于此分中了别之心。名为事识。摄末从本。会事入虚。一切诸法。唯是妄想。自心所现。如梦中事皆睡心现。于此分中。能起之心及妄分别。说为妄识。是故经中说。一切法悉是妄想。更作一重摄末从本会虚入实。一切诸法。皆是佛性。真心所作。如梦中事皆报心作。于此分中。能起之心。变为诸相。说为真识。以一切法真所作故。涅槃宣说。一切诸法。悉是佛性。三识如是。从本起末。亦得分三。废末谈本。心性本净。缘起集成无尽法界。是其真识。依本起末。认实为虚。非有见有。是其妄识。依本起末认虚为实。非实见实。是其事识。分相如是(此一门竟)。

次第二门。定其名义。言事识者。楞伽经中名为转识。起信论中名为意识。或复说为分别意识。或名离识。名为分别事识。言转识者。随六尘转。不同妄识转起外境故为转识。言意识者。起信论中第八真识。名之为心。第七名意。前六事识。从彼意生。故名意识。意识分别六尘境界。故复名为分别意识。约对根尘离分六别。故名离识。分别六尘事相境界。故复名为分别事识。问曰。此识妄中最极。以何义故不名妄识。通亦名妄。但为分别。说之为事。以诸凡夫二乘人等倒惑转深。认虚为实。故不名妄。于此分中。根尘及识。若因若果。一切皆实。以皆实故。经名四谛。故遗教云。苦者实苦。乃至道者。真实是道。以真实故。二乘见之。名得圣果。阐提谤之。便成邪见。断灭善根。堕阿鼻狱。事实如此。故不名妄。言妄识者。名义如前。何故此识偏名为妄。良以此识会实入虚。推事无事。唯心妄见。故说为妄。又此妄心。亲迷真起。迷真妄取。故名为妄。言真识者。名义如上。良以此识会虚入实。实处无妄。故说为真(此二门竟)。

次第三门。从义分别。事妄及真。各有四重。事中四者。一是用相。谓六识心。了别六尘事相境界。于事分齐。六识正是神知之体。是故此六。亦名体相。二是我相。我有二种。一法著我。谓取性心。于根尘识。妄立定性。此之性我。起信论中。名执取相。又亦名为执相应染。二人著我。于阴界入计我我所。起信论中。名此以为计名字相。随逐我人众生等名。妄有建立我相如是。三者闇相。不知诸法虚假无性。又不能知阴界入等非我我所。四者理相。明前三重非有非无。因缘假有。称曰非无。假法无性。故曰非有。又前三重。非我我所。名为非有。而有识等。故曰非无。非有真谛。非无世谛。四中初重。事中之事。中二是其事中之妄。后一是其事中之真。以非有无道理心故。妄中四者。一是用相。谓六识心。妄心变异。为根尘识。如梦所为。于此分中。妄起六识。于自心所起六根。了别自心所作六尘。故名为用。二者我相。我有二种。一法著我。无明变起阿陀那识。执彼妄心所作之法。以之为有。二人著我。于彼妄心所起法中。计我我所。如人梦中见身为我外为我所。三者闇相。谓无明地。不觉知心。不了真如。又不能知妄心所起虚诳无法。四者理相。即前三重曰非有非无。妄相无体说为非有。妄情集起称曰非无。又心所起根尘识等。心外无法名为非有。妄心虚现故曰非无。非有真谛。非无世谛。四中初重。妄中之事。中间两重。妄中之妄。末后一重。妄中之真。以非有无道理心故。真中四者。一是用相。谓六识心。真心变异为根尘识。如梦所现皆报心作。所作六识。依于真心所作六根。了别真心所作六尘。故名为用。问曰。此六与前妄中六识何别。释言。六识真妄共起。摄六从妄。皆妄心为。如绳上蛇皆妄心造。摄六从真皆真心作。如绳上蛇皆是绳作。分取前义。为妄六识。分取后义。为真六识。二者我相。于此分中。我有二种。相状如何。一法实我。如来藏性。是真是实。性不变异。称之为我。又此真心为妄所依。与妄为体。故说为我。故涅槃云。我者即是如来之藏。藏是佛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是我义。二者假名集用之我。佛性缘起集成我人。如依报心集起梦身。故经说言。即此法界轮转五道。名曰众生。此即涅槃六法中我。五阴及我。是其六也。五阴离分即为五法。五阴和合。集成假人。为第六法。故涅槃云。从凡夫我乃至佛我。我性不改。名为佛性。良以众生真妄所集。亦如绳蛇。摄之从妄。悉是妄为。摄之从真。皆是真作。今就真作判为此门。我相如是。三无分别相。真心虽是神知之性。而非攀缘取舍之法。故无分别。又为痴覆。未同佛智照明显了故。无分别故为妄。熏生无明地。随妄流转。四者理相。即前三重体非有无。如实空义。离一切相。离一切性。名为非有。如实不空。具过恒沙净法门。故曰非无。又能缘起生一切法。名为非无。而体常寂称曰非有。此四重中初重真用。中二真。后一真性。真如理故。辨相如是(此三门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三族ThreeRace

    三族ThreeRace

    高三毕业生叶时雨,经历了一年前失去姐姐的痛苦之后,和好友再次被卷入离奇的状况,半推半就的进入了学习魔法的学校。了解了人类漫长历史中魔法师和魔族一直在斗争,而他只是想搞清楚发生在自己身上所有事情的真相。
  • 一个人的魔法

    一个人的魔法

    魔幻的世界里,有高傲的魔法师,有强大的兽人,还有许许多多正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普通人。学习魔法,变得强大,或者为了权利,或者为了金钱,或者为了生存。也许到了最后,魔法只是用来给心爱的人一个小小的惊喜,只为了不再孤单,不再是一个人。
  • 异界之超级翻译

    异界之超级翻译

    无数次应聘失败的某普通大学翻译系毕业生沈笙在心灰意冷之下想到了跳楼自杀,但是在他站在高楼的上空,俯瞰这繁华的都市之时,他那颗冷掉的心却再度充满了热血,然而上天在此刻却和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一道明晃晃的闪电,直接将他送到了异世界的万齐大陆。在穿越之后,沈笙并没有像前世所读过的那些小说里的主角一样拥有可以不断进化,而且一旦进化到最后就是可以逆天成神的巨大福利,然而,他唯一可以称的上天赋的东西却在穿越之后被无限放大。什么,你说你在什么古神遗迹中得到了一条七级言咒?我看看……擦,还真是,你丫的狗屎运真不错。什么?想让我帮你翻译,不好意思,我很忙的,皇帝陛下现在叫我作为帝国首席翻译参加和龙族的谈判啊……什么?五万个紫晶币?OK!这条言咒的意思是……且看一个翻译如何在异界混的风生水起,成就他的一代翻译官形象!
  • 薄情染

    薄情染

    她在乱葬岗上重生前世她被所爱的人所背叛此次她来到战国发誓不再相信爱情却没想到她还是爱上了一个男人她有一个愿望便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可在这个世上她所爱的人偏偏是这世上最不能一心的人(本文纯属虚构如和其它文有雷同不胜荣幸不喜勿喷)
  • 先天道术

    先天道术

    先天道,上古流传的一门道术,遁甲奇门从其使,阴阳顺逆妙难穷。若能了达阴阳理,天地都在一掌中……
  • 未来刀剑世界

    未来刀剑世界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随着人类历史螺旋式地发展,未来的世界再次归还到了冷兵器时代。但是,未来世界的冷兵器时代还会与古时候的冷兵器时代一样吗?目前人类的生活方式大体分为定居生活和游牧生活两种方式,稳定的定居生活被我们人类广泛地选择,而我们也会时常地用另一种方式来体验游牧的生活,譬如出去旅游,偶尔野餐露营,两者之间是很难割舍的,就如同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样。如果人类摆脱了物质需求,精神文明高于物质文明的发展时,未来的世界将会怎样的变化?
  • 彼岸花之恶魔的温柔

    彼岸花之恶魔的温柔

    ‘曾经一起走过奈何桥,看那盛开的彼岸花,向它们倾诉你我的誓言,在下一世得以实现~’
  • 穿越天界

    穿越天界

    由现实改编,全文记叙一个女孩穿越到前世,因一枚丹药化身为男,在这个世界上以武为尊,所有人都是修炼者,武境修为分为步武,控武,武者,武师,武神,武仙,武圣,武道,武战神,武元神,武元圣,武元尊,武元宗,武元帝,武宙帝,排山倒海,运用自身力量创造宇宙。
  • 超武狂潮

    超武狂潮

    一场灭世灾难席卷全球后,妖兽大陆现世,无数妖兽肆虐地球。……“我们发现一处宗门遗址,获得无上武道传承!”“只要拥有武技,妖兽并不可怕!”“我宣布,人类再也不是食物!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超武时代!”“反攻妖兽大陆,殖民妖兽大陆!”——《三圣宣言》……在这里武道不在是传说,而是社会潮流,科技沦为小道。只要拥有武道传承,脱凡化龙指日可待,但传承几乎都掌握在少数几大势力手中,作为贫民出生的杨枫,没钱、没传承,如何一步步走向武道巅峰?
  • 无限觉醒纹章

    无限觉醒纹章

    开天之初,天地造物每个生命都有一个元神,这个身份决定了一个生命的性格特征和能力根基,同时,每个生命都有无限潜力,在不断轮回中积累力量。有一个时空,在开天时已独立于三千世界存在!而它的使命只有一个:为了让每一个造物,觉醒属于自己的终极力量!读网络文学就用盛大Bambook,多款优惠套装官网促销中!本文转载自网络原创文学门户—起点中文网:http://www.*****.com/?Book/350815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