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0900000020

第20章

次辨其相。何者生苦。如五王经说。始从识支乃至出胎。名之为生。涅槃经云。生通始终。始终不同。经分为五。一者初出。所谓识支报始名初。初起名出。二者至终。谓名色支色心具足。对前说终。三者增长。谓前名色增为六入。四者出胎。五者种类。谓出胎后乃至老死。于中运运刹那新起。名之为生。何者老苦。如涅槃中。释有两义。一者终身老。所谓发白形枯色变。是时名老。二者念念老。始从识支乃至老死。运运迁迁。名之为老。就念念中。经分为二。一者增长。谓从识支乃至盛年。念念迁变。二者灭坏。年衰已后念念老也。何者病苦。如涅槃中。释有两义。一者身病。所谓四大增损不调及余客病。二者心病。所谓欢喜忧愁恐怖愚痴等也。何者死苦。如涅槃中说死有三。一放逸死。谓谤大乘方等经典。二破戒死。谓犯三世诸佛禁戒。三坏命死。所谓身尽。此坏命中经分为二。一命尽死。二外缘死。命尽死中。经说有三。一者命尽而福不尽。正报虽灭。依报犹存。二者福尽而命不尽。依报虽亡。正报犹在。此亦通名命尽死也。三福命俱尽。依正俱灭。外缘死中。经说有三。一者自害。二者他害。三者俱害。何者是其爱别离苦。所别有二。一内二外。内者自身。外者所谓亲戚眷属及余资生。何者是其怨憎会苦。怨憎有二。一内二外。内者所谓三恶道报。外者所谓刀杖等缘。何者是其求不得苦。所求有二。一因二果。因中有二。一者恶法求离不得。二者善法求欲不得。果中亦二。一者苦事求离不得。二者乐事求欲不得。苦复有二。一内二外。三涂苦报求离不得。是名为内刀杖等苦。求离不得是名为外。乐事亦二。一内二外。人天乐果求欲不得。是名为内。资生眷属求欲不得。是名为外。何者是其五盛阴苦。如涅槃说。通摄前七。以为第八五盛阴苦。八苦体相。粗辨如是。次对三苦。共相收摄。八中前七。别配三苦。后一是总。总摄三苦。就前七中。有通有别。即坏即苦即行即苦。义通前七。不待言论。缘而致恼。义有隐显。生老病死。苦苦所收。若缘老时。失于庄色。病失强力。死失寿命。而致恼者。坏苦所摄。爱别离者。坏若所收。怨憎会中。义有两兼。三涂苦报刀杖等。缘而强聚集。苦苦所收。涉求之行而强现前。行苦所摄。求不得中。义具三苦。于恶于苦。求离不得。苦苦所收。于善于乐。求合不得。坏苦所摄。涉求行心。求离不得。即是行苦。五盛阴中。一切斯具八苦。如是如地持中。随别分为百一十苦。若广分之。苦乃无量。苦谛如是。次辨集谛。开合非一。总唯一集。或分为二。二有三门。一就性分二。唯善与恶。无记无报。是以不论。二缘正分二。唯业烦恼。业为正集。故烦恼缘集。三粗细分二。所谓分段变易之因。或分为三。所谓三界生死之因。据斯统摄一切分段变易之因。悉在其中。或分为四。分段变易。各有缘正。合为四也。分段因中。有漏业因。四住为缘。变易因中。无涉业因。无明为缘。问曰。无涉云何为因。缘照无漏。能生三乘生灭法身。故说因耳。或分段为五。所谓五道生死因也。或分为六。所谓六道生死之因。又分段中。三有之因。变易因中。三乘之因。亦得分六。或分为十。五道因中。各有缘正。故有十也。或分十二。六道因中。各有缘正。即为十二。又分段中。三有之因。各有缘正。变易之中。三乘之因。亦有缘正。以此通论。亦有十二。故经说言。又如取缘有漏业因而生三有。无漏业因无明为缘。生阿罗汉及辟支佛大力菩萨三种意生身等。若广分别。集亦无量。集谛如是。次辨灭谛。开合非一。总唯一灭。或分为二。二有四门。一约所灭因果分二。生死因尽。是有余灭。生死果丧。是无余灭。二约所灭分段变易二种分二。分段死尽。是有余灭。变易死尽。是无余灭。三大小分二。二乘所得。是其小灭。佛菩萨所得。是其大灭。四性净方便。分为二种。无始法性。本隐今显。是性净。灭断障而得。是方便灭。或分为三。三有三门。一约所灭假实空心。以之为三。因和合中。取立定性。是迷假心。法和合中。取立定性。是迷实心。无漏之慧。是其空心。灭此三心。为三灭也。假实两心。成实法中。闻慧伏灭。暖等已去。见理永灭。大乘法中。善趣伏灭。种性已上。渐次永灭。若论空心。成实法中。灭定暂灭。无余涅槃。毕竟永灭。大乘法中。种性已上。随分渐灭。真德渐显。至佛乃尽。二约所灭烦恼业苦。三分分别。三就人分别。谓三乘人所得灭也。或分为四。分段之中。因果尽处。分为二种。变易之中。因果尽处。亦分二种。故合四也。又复经中宣说。涅槃远离十想。亦得分十。此义如后涅槃章中具广分别。随义异论。数别难穷。灭谛如是。次辨道谛。开合非一。总唯一道。或分为二。二有四门。一因果分二。因所行。是其因道。果中所成。是其果道。二约对治分二。所谓分段变易对治。为二道也。三大小分二。二乘所行。以为小道。大乘所行。以为大道。四真妄分二。缘修对治。是其妄道。真实行德。是其真道。或分为三。三有五门。一闻思修分为三种。此义如后三慧章中具广分别。二戒定慧分为三种。戒定通具慧为道体。三证助不住开分三种。四约位分三。所谓见修及无学道。五随人分三。谓三乘人所行道也。或分为四。四有三门。一就行分四。谓闻思修证。二约位分四。谓方便道见道修道及无学道。三随人分四。谓声闻缘觉菩萨及与佛道。或分为五。谓闻思修报生识智及与证智。声闻乘中见修无学。分之为三。缘觉大乘各别为二。合有五也。或分为六。谓三乘中各分因果。或分为七。谓七觉支。或分为八。谓八正道。或分为九。谓三乘中。各有见修及无学道。或复分为三十七道。广则无量。道谛如是。

第三门中。分其染净因果差别。四中前二。是其染法。后二净法。举染令厌。彰净令欣。就前染中。先果后因。净中亦尔。先果后因。故有四别。诸法之起。先因后果。何故谛中先果后因。观门有二。一顺二逆。寻因趣果。是其顺观。从果寻因。是其逆观。今依逆观故。先明果后彰因矣。良以果兼美恶显著。欣厌义强。是以先明。因相微隐。欣厌义微。是以后说。

第四门中。理事分别。宗别不同。所说亦异。依如毗昙。六道果别。是其事苦。即此事上。有苦无常空无我等四义宽通。说为理苦。又复一切有漏诸法。莫问内外。但从前生后。不简近远粗细之别。悉是果义。于此果上。具苦无常空无我等四种道义。尽是理苦。六道因果。是其事集。即此事上因集有缘四义。齐通说为理集。又复一切有漏诸法。莫问内外。但前生后。不简近远粗细之殊。悉是因义。于此因中。因集有缘四义宽通。尽是理集。以理苦集通诸法故。圣人无有一道。有漏中具有二。具苦智处而无集智。具集智处而无苦智。随过粗细尽亡之处。品别无为。是其事灭。即此事上尽止妙出四义。齐通说为理灭。戒定慧等三十七品道行差别。是其事道。即此事上道如迹乘四义。齐通说为理道。若依成实。生死因果。莫问粗细。一切皆是事苦事集。无漏因果。是事灭道。即此事上缘用虚假无性之空。是其理也。缘用虚假。是世谛理。无性之空。是真谛理。大乘法中。分段变易二种因果。是事苦集。此二尽处。数灭无为。及彼对治。是事灭道。即此事中平等实性缘起之相。是其理也。平等实性。是真谛理。缘起之相。是世谛理。理之浅深。备如初门。

第五十六圣行分别。四谛之中。各有四行。故有十六。苦中四者。谓苦无常空与无我。逼恼名苦。苦法迁流。说为无常。苦非我所。故名为空。苦非我体。名为无我。问曰。苦中唯有此四。更有余义。义别众多。如华严说。所谓果报.担累.危脆.怨毒.恼害.障碍.系缚.阴盖.遮难.难苦事等。如是非一。今据一门且论此四。问曰。何故偏说此四。释言。苦中义别众多。既言且论。宁可具责。问曰。无常通苦集道。空与无我遍通四谛。以何义故偏摄苦中。释言。法门有通有别。若就通门。无常空等。义通余谛。今就别门。无常空等身边两见。对治法故。摄入苦中。是义云何。身边两见。迷苦而生。无常治边。空与无我。对治身见。是故随对摄入苦中。何故身边偏迷苦生。报法粗现相状显著。人多取此。以为神主。随计断常。是故身边偏缘苦生。此义具释如十使章。问曰。苦中具有四行。以何义故偏名苦谛。不名无常无我等谛。释言。皆得不可并彰。且说苦耳。设立余名。会归一难。又随义释。非无所以。义释有三。一苦粗易觉。人皆同识。就易以名。二苦过粗重。生厌义强。故偏名之。三苦义唯别不通余谛。故偏名苦。余无常等。无如是义。故经论中。多不说之。集中四者。谓因集有缘。能生曰因。聚果名集。能有来果。故评为有。缘此得报。故说为缘。问曰集中唯有此四。更有余义。释言。集中义别无量。所谓生造作起灭出由籍方便至到趣向次第开道。如是非一。今据一门且论此四。问曰。因果正相对法。前苦谛中。不说其果。今集谛中。何故说因。释言。苦集各有多义。名皆不尽。隐显互彰。何可具责。又复果义。粗显易识。不假言论。故不说果。因细难觉。故须说之。又复苦中。若立果行。无由得显人天乐果。是苦无常空无我等。为可厌法。故不说果。对苦说因。因即可厌。故说其因。又苦谛中。说苦无常。对治爱行。说空无我。对治见行。若说其果。无此治能。故不说果。约对治等。说因可厌。是以论之。问曰。集中具有四义。何故名中偏彰集谛不说因等。释言。皆得不可并存。且以集名。又复集义。摄果义显。故偏名矣。灭中四者。谓尽止妙出。亦名灭止妙离。尽灭有过故云尽灭。寂止恼患故名为止。舍远粗碍称之为妙。出离缠缚。名出名离。问曰。灭中唯有此四。更有余义。释言。灭中义别众多。所谓无为寂静安隐解脱不动不燃不炽休息无恼清净快乐无碍无相。如是非一。今据一门且论此四。问曰。四中以何义故偏名灭谛。释言。皆得不可并立。且彰灭耳。又复灭者。除遣义彰相显易识故偏名之余止妙等同世俗上妙出等故不名矣。道中四者。谓道如迹乘。亦名道正迹乘。能通名道。如法正行。名如名正。寻之趣向果。故称为迹。依之达到。故说为乘。又复运通亦名为乘。问曰。道中唯有此四。更有余义。释言。道中义亦非一。所谓无漏无碍无障安隐解脱出离清净对治方便能度至到。如是非一。今据一门且论此四。问曰。四中以何义故偏彰道名。释言。皆得不可并立。且论道耳。又复道者。通到义彰。相显易识。故偏名道。十六圣行。辨之粗尔。

第六门中。有作无作。有量无量。相对分别。小乘众生所观四谛。名为有作。亦名有量。大乘所观名为无作。亦名无量。有作无作。约行分别。有量无量。当法分别。云何就行分作无作。据小所观。望后犹有无量谛观可皆以修作。对后别前。故名有作。据大所观。望后更无余观可作。故名无作。总相如是。然彼小中。随义别分。有有作无作之义。因中所观。名为有作。果中所观。名为无作。大乘亦尔。因中所观。名为有作。果中所观。名为无作。量无量者。分别有三。一就宽狡明量无量。小乘所观苦集二谛。止在分段因之与果。所观灭道。唯是分段因果对治。法有局限。故名有量。大乘所观苦集。统通分段变易二种因果。苦通分段变易之报。集通分段变易之因。灭尽分段变易之因果。道摄分段变易对治。法无局限。名为无量。二就深浅明量无量。小乘法中。依如毗昙。但明苦者。真实是苦。不可令乐。乃至道者。真实是道。未说余义。成实法中。唯明苦等名用虚假无性之空。未穷法本。故名有量。大乘法中。若据说相。明其苦等幻化之有毕竟空寂。穷实论之。苦等体性。即是真实。如来藏性缘起法界。以穷深故。名为无量。三就粗细明量无量。小乘之中。总相粗观。名为有量。大乘法中。别相细观。说为无量。是以经言。所说苦谛中智所知。分别是苦。有无量种。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我于彼经竟不说之。集灭道等类亦同然。此是粗细量无量也。

同类推荐
  • 女诫

    女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摄大乘论二译

    摄大乘论二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仙外史

    女仙外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Sketches New and Old

    Sketches New and Ol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ugenie Grandet

    Eugenie Grand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总裁娇宠,爱妻有喜了

    总裁娇宠,爱妻有喜了

    乔唯烟这辈子做过最错的事情,就是喝醉酒,惹上那个危险的男人。在乔唯烟的眼里,他是未婚夫的哥哥,是高高在上的长辈。她敬他,怕他,小心谨慎的和他保持着距离。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个男人看穿了她的小心思,步步为营,以决绝的姿态插手她的人生。夜晚,她被逼进角落里。男人扣住她的小腰:“小东西,20号那晚的女人是你吧?”她快哭了,“不、不是的……”男人邪肆的笑,“是不是,我验过才知道
  • 至尊妖娆之绝命毒仙

    至尊妖娆之绝命毒仙

    叶依云,因毒死五毒教圣物而跑路。一路上,解开银坠的秘密,发现身世,自此踏上了修真之路。初出江湖,就遇路见不平,救了正太白笙,据说出自杏林世家。可是,坑爹的这小子愁娶不到老婆,干嘛整天追着我跑?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帝谋·三千红尘

    帝谋·三千红尘

    她是美艳聪绝的嫡长公主,世人眼中最是意气风发的尊贵女子,受帝父皇兄两朝宠爱,九州无极;他是旷世门阀的嫡传血脉,百姓心里第一贵胄天成的温润王孙,年少封王恩赏两无双,位同储君;九岁时,她为王朝杀天下、诛亲贵,出手狠辣,惊绝于世,正逢初遇良人--白衣玄带谦谦君子,更得圣旨赐婚,最是春风得意富贵花;十二岁时,她被他退婚于朝,尝尽天下唏嘘诟病,自此于公主府豢养面首三千,自言繁华人生,惟愿饮尽弱水三千瓢,宁负天下不辜己;十七岁时,当她的过去被人残忍剖展于天下武林面前,他对她爱恨反转,恨不得疼碎整颗心,可相隔五年的情爱,当真还能恢复如初?那年与那一身玄衣的少年相识于帝都皓雪中,颠覆了她对世间万物的看法,亦颠覆了她对自己的认定,后来,她愿意为他倾覆一切,只愿与他执手天荒地老,但只得来他慵懒含笑的拒绝,她只知道他不愿娶她,却看不见他早已为她倾覆的一切;她一生挚爱:一个是天下命定的王者,为她洒尽心头赤血,却要倾覆她的王朝;一个是瀛寰背后的操手,承担天下一诺为卿,却势必将她拒之门外;当挚爱与使命碰撞,当亲情与爱情对立,三寸绕指柔,终究难抵三千繁华界。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都是闲事。
  • 神袛大陆

    神袛大陆

    上古时期诸神混战,无数神袛陨落在这片大陆,如今的神界又暗流涌动,危机四伏。且看一位新生神袛如何飞升,止战蓄锐,建立神界新秩序。
  • 科技大爆发时代

    科技大爆发时代

    外来生物入侵地球,面对发达的外星科技,人类特有的基因有机率产生变异,且看异能者对战外星科技。注:这是一本软硬结合的科幻小说,里面有对异能者怎么产生的解释。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谢谢你没有忘记我

    谢谢你没有忘记我

    谢谢你没有忘记我风从指尖偷偷地逃逸,阳光从高空无声地坠落。第一次目光的交汇,是微笑与相知。最后一次目光的碰撞,是哭泣与相忘。青春在时光的大街小巷里辗转,直到遇到你,我才能把你装进来。谢谢你没有忘记我,所以我才能再一次遇见你。这个故事的标签,是暖心、忧伤、相遇、别离还有最为重要的青春和成长。我遗忘了你很多次,可你却还记得我。深深地感谢
  • 启德本纪

    启德本纪

    文景十六年末,统治大乾十六年的皇帝龙驭宾天,留下一个看似繁荣的帝国。次年文景帝嫡子朱子厚登大宝位,改元启德。这个带着不同寻常想法的年幼皇帝会给大乾带来什么,是兴,还是亡。P.S.1.0:这是一个关于年幼少年当皇帝的故事。P.S.2.0:本书为民间野史,一切与历史相似之处,请勿较真对号入座。
  • 痞妃掀桌:腹黑冷王太猖狂

    痞妃掀桌:腹黑冷王太猖狂

    她,尚书府嫡女,天赋异禀惊才艳艳,惨遭抛弃土匪窝。她,二十一世纪特工之首,身怀异能,医毒双绝,一夕陨落。土匪窝中涅槃归来,她肆意张狂,嚣张跋扈。斗渣女,虐渣男,抗渣爹,深藏不露。身世成谜,她发现惊天大秘,误惹神秘王爷,从此麻烦不断。狡诈老爹要把她嫁给瘸子,百般称赞。“你这么喜欢,那你嫁给他好了。”白莲公主出言不逊,掩嘴娇笑:“我说话比较直,你不会介意吧?”响亮的耳光甩去:“我打人比较疼,你不会介意吧?”强者与强者碰撞融合,新一代女土匪荣耀归来。炼丹药造福手下,炼兽宠霍乱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