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0900000013

第13章

第二门中。辨其体相。虚空无为。论释不同。依如毗昙。虚空有二。一者有为。二者无为。除去色像方为虚空。是其有为。本来常空。是其无为。有为虚空。彼此不通。为眼所行。无为虚空。体是法入。无碍周遍。为意所行。二中但取无为虚空。以为三中虚空无为。有为空者。是六大中。空大所摄。何者六大。所谓地水火风空识。成实大乘。并皆破彼有为虚空。但说一种无为虚空。但此虚空。有体有相。体则周遍。相则随色彼此别异。故地论言。因彼色故种种差别。虽约色像彼此别异。而不可见。故经说为不可见相。问曰。世人皆见虚空。云何说为不可见乎。释言。世人但见空中光明之色。想心于中知无异物。作虚空解。便谓见空而实不见。若空可见。即是色法。色则无常。涅槃广破明空叵见(虚空如是)次辨数灭。于中曲有五门分别。一约对分别。二约有漏无漏分别。三约治分别。四约时分别。五约位分别。言约对者。对有三种。烦恼业苦。烦恼有二。一是染污五住性结。二不染污事中无知。染污尽虚。有是有非。永灭则是。伏灭则非。不染尽处。有是有非。为其无碍解脱灭者。是其数灭。如障通壅。不为无碍解脱灭者。则非数灭。如习五明所灭闇等。问曰。五明所灭之闇。为当一向定非数灭。亦有是者。大小不同。小乘法中。定非数灭。大乘法中。义有两兼。直尔习学五明。灭者非是数灭。断无明地。令彼灭者。是其数灭。何故如是。大乘宣说事中无知。依无明地以无漏慧。断无明地。令彼无知永更不起。故是数灭。小乘不尔。故非数灭。又大乘中。随无明地。无碍解脱二道灭故。是其数灭。小乘不尔。故非数灭。烦恼尽处。辨之粗尔。次论其业。依如毗昙。唯有烦恼相应业思。与彼烦恼相应断者。是其数灭。自余一切不善身口。及善无记。有是有非。断其缘缚。名为数灭。不绝其体。故非数灭。问曰。有人断烦恼。故令彼身口恶业不起。应是数灭。何故言非。释言。毗昙性相中求。彼非亲断。故非数灭。问曰。若此非亲断故。非数灭者。入见道时。断绝诸见。随见所起贪嗔痴等。一切皆断。应非数灭释言。不类解有三义。一见与贪等。同是心法。同是烦恼。相生义亲故。从根本判为数灭。身口二业。望彼不尔。故非数灭。二见与贪等。同是烦恼。互相缘缚。相缚义亲故。从根本判为数灭。身口不尔。故非数灭。三见与贪等。同是烦恼。互相增长。相助义强故。从根本判为数灭。身口不尔。故非数灭。云何相助。由见起于贪嗔等结。由贪嗔等令见牢强。故曰相助。是义云何。见所起贪。贪著诸见。爱乐不舍。见所起嗔。防护诸见。闻毁则忿。见所起痴。不觉见过。坚住不舍。见所起慢。持见自高。不肯舍离。以如是义。令见牢强。违返圣谛。以违谛故。见谛灭之。故为数灭。身口不尔。故非数灭。问曰。若言染污思外一切业尽非数灭者。何故论言十七学思断黑白业。释言。彼云。学思断者。正断烦恼相应业思。故是数灭。自余一切。但断业上所有缘缚。不断业体。故非数灭。何者是其十七学思。如四业章具广分别。问曰。论说身口二业皆修道断。云何今言非数灭乎。此如前释。但断业上所有缘缚。不断业体。毗昙如是。成实大乘。伏结止业。皆非数灭。灭尽结业。悉是数灭。彼宗辨义。务在通故。诸业如是。次辨苦报。依毗婆沙。一切报尽。有是数灭。有非数灭。断润生惑。并断报上缘缚之义。名为数灭。由断因故。令报不起并余一切缘。差不受悉非数灭。有人宣说。罗汉现报尽灭之处。是其数灭无余涅槃。是义不然。云何不然。罗汉现报酬因势极。所以灭尽。不由道灭。云何说此以为数灭无余涅槃。又彼现报起已灭者。是四相中无常之灭。种类不续。是非数灭。是中用何以为涅槃。问曰。若此非涅槃者。更复用何以为究竟无余涅槃。释言。彼宗二种涅槃。体性是一。随其体时别得二名字。言体一者。烦恼业思数灭无处。是其涅槃。言随时别得二名者。彼向涅槃身智未尽。望后犹有余身智在约后别前。名为有余。身智尽竟。望后更无余身智在彼前涅槃转名无余。非谓报尽更得涅槃。有人复言。报尽之处。非是涅槃。无学圣人。断彼报上缘缚之义。是其报尽无余涅槃。此义不然。断缘缚者。乃是断除烦恼。所摄何开报尽。是义云何。断烦恼时。具断二缚。一断相应缚。断烦恼故。不后同时缚诸心法。二断缘缚。断烦恼故。不复缘中缚外境界。缘缚有二。一者缘缚苦集谛理。见道中断。二者缘缚阴界入事。修道中断。罗汉报身。是阴界入事相所摄。修道之中。但断报上缘缚之义。不断报体。云何将此以为报尽无余涅槃。又复圣人。断缘缚时。身报未尽。是人后时。或经十年。或经百岁。酬因极竟。报身方尽。云何将前缘缚无处。以为后时身尽涅槃。是大难解。又复烦恼。非直缘缚自己报身。亦缚他身及外境界山河地等。若断缘缚自己报身。是其无余涅槃摄者。断他身缚。应是他人无余涅槃。而彼非他无余涅槃。此亦同彼。何得偏将缘缚自报尽灭之处。独为无余。以如是义定知。毗昙断因报尽。皆非数灭。问曰。报尽非数灭者。何故论言一切果报皆修道断。此断报上缘缚之义及润生惑。不断报体。毗昙如是。成实法中。一切果报。但使无漏断因报尽。皆是数灭。云何得知。如成实说。见道断者。谓示相慢及彼所起诸余法也。修断法者。不示相慢及彼所起诸余法也。示相我慢。是见谛惑。取立我相。而自高举。名示相慢。三涂业果。是彼所起诸余法也。不示相慢。是修道惑。不能推求。名不示相。闇昧心中。恃我陵物。名为我慢。人天业果。是彼所起诸余法也。此等皆为见修所断。故彼断处。是其数灭。是数灭故。于彼宗中。因尽名为有余涅槃。果亡名为无余涅槃。此义如后涅槃章中具广辨释。问曰。罗汉现报尽处。是数灭不。释言。不定。以边际智促报尽者。是其数灭。余死则非。成实如是。大乘法中。义同成实。除因报尽。悉是数灭。又大乘说。烦恼业苦。皆是妄想。可断灭故。约对如是(此一门竟)。

次约有漏无漏分别。依如毗昙。有漏尽处。有是有非。为其无碍解脱灭者。是其数灭。不为无碍解脱灭者。非是数灭。无漏尽处。定非数灭。故彼论言。一切圣道。非数灭处。以何义故。非道果摄。论自释言。为余事故。断诸烦恼。不为非数。故非道果。何者余事。所谓数灭。成实法中。有漏尽处。有是有非。为无漏智所断灭者。是其数灭。余非数灭。无漏尽处。有是有非。道力灭者。是其数灭。余非数灭。以无漏尽是数灭。故成实宣说。断灭空心为灭谛矣。又彼宣说。空心二灭。一灭定暂灭。二无余永灭。故知无漏亦有数灭。大乘所说。义同成实。故楞伽云。妄想尔炎慧彼灭我涅槃。亦云。断除三十七品所行。方得称为毕竟涅槃(此二门竟)。

次约治论。治有二种。一有漏等智。二无漏圣智。依如毗昙。等智所断。有是有非。若依八禅攀上断下。及修道时所断之壅。是其数灭增上忍时能令见惑永更不生。是非数灭。如是一切。后当广辨。无漏所断。亦有是非。所断一切烦恼业思。是其数灭。不退之人在修道中。无碍道时令所断惑永更不生。是非数灭退转之人。在修道中。至后转根。到不动时。令先所断修道烦恼永更不生。亦非数灭。如是一切。此义如彼毗婆沙说。问曰。无漏转根之时。所断一切障根无知。是数灭不。释言。非是。问曰。毗昙宣说。学人转根之时。用一无碍一解脱道。以结未尽求尽求利猛。求利猛故。无学转根。用九无碍九解脱道。以其结尽求利世贳。故此等既用无碍解脱断障无知。何故所断不名数灭。释言。数灭灭相违法。非相违者。虽舍不灭。彼转根时所舍无知。是无漏法。与后所得利根无漏。同类相生。是自分因相资之功。在于利中。为是不灭。又复钝慧照境之功。治障之能。利中兼有。非全别异。故非数灭。如证果时舍向无漏不名数灭。此亦如之。问曰。人说。微细无明在于根中。说之以为障根无知。断此无知。应名数灭。何故非乎。释言。若有微细无明。在于根中说为障者。转根之时。应舍无明不舍无漏。转根之时。唯舍无漏。不言更有无明可舍。明知。此中无别无明。但钝无漏。不同利知。名曰无知。以钝妨利。说之为障。体是无漏。是故离之不名数灭。非数灭故。毗婆沙云。非数灭多。灭漏无漏数灭是狭。唯灭有漏。问曰。转根既非数灭。何用无碍解脱道乎。释言。转时必观谛理。始观之心。与钝得俱。于彼谛境。未得深明。未得决了。说为无碍。终时方得于境决了。说为解脱。与断结同。故约断结说为无碍。说为解脱。而其所无非是数灭。毗昙如是。成实法中。有漏智断。皆非数灭。有漏唯伏。不能断故。无漏智断。方名断灭。大乘法中。须有分别。若说世俗八禅等智以为有漏。彼但伏结。非是数灭。无漏永断。方是数灭。故地持云。若以世俗灭诸烦恼。彼非究竟。非解脱果。涅槃亦云。先以定动。后以智拔。若得涅槃不舍世间。证空随有。名为有漏亦能永灭。依实慧起故能永灭。彼何所灭。著有之见迷空之闇。空观灭之。著空之执迷有无明。有智能灭。约治如是(此三门竟)。

次约时论。时谓三世。约此三时以辨数灭。依如毗昙。烦恼业思有其二种。一是正体。二成就。得治有二种。一无碍道。二解脱道。无碍能断。解脱得灭。亦名证灭。先论其断。义则不定。若断前因令不生后。名之为断。唯断过去。道边无惑。故不断现。当惑未起。未能生后。故不断当。若遮惑果令其不起。名之为断。唯断未来。现有惑得。故不断现。过去已起。故不断过。若摄因果。名之为断。通断过未。正遮后果。令其不生。名断未来。后不生故。过去烦恼因义。不生成。名断过去。于现在道边。无惑生后。亦不起前。故不断现。若断现得。令不生后。名之为断。则断现在。及遮未来。唯断得能。不断得体。若断现得。令其所得过未烦恼不来属己。名之为断。通断三世。断义如是。若论得灭。在于解脱。义亦不定。约对以论。唯灭过未烦恼因果。不灭现在。现无惑得可以息灭。故不灭现。若望灭体。唯得现灭不得过未。是义云何。过因后果正灭在今。随而得之。故得现灭现所灭惑。过去未灭。故不得过。非当始灭。故不得当。若遮无惑果。令其不起。名之为灭。唯灭现未不灭过去。是义云何。解脱现时烦恼不生。名灭现在。其所灭惑后不续生。名灭未来。过去烦恼。起之已竟。非道所裁。故不灭过。与涅槃中断善相似。故彼文言。灭有二种。一现在灭。二障未来。具此二灭名断善根。断惑亦尔。若令诸惑因义不成。名之为灭。通灭三世。是义云何。对治现前。令过去惑不能生后。名灭过因。现不起故。后惑不起。无惑生后。名灭现因。后惑不起。无惑生后。名灭来因。与涅槃中断三世因名断善根。其义相似。以通灭故。毗婆沙云。数灭是多。通灭三世。非数灭少。唯灭未来。问曰。毗昙解脱无惑名得灭者。无碍道时。亦无烦恼。以何义故不名得灭。释言。有以。无碍道时。于其自品所未断惑。是未起无故不得灭。惑虽不行。其得在故。于其自品所断烦恼。是不行无。非得断无。故不得灭。若不退人。无碍道时。令所断惑永更不生。是非数灭。非灭谛收。故不得灭。问曰。无碍令所断惑永更不生。彼惑家得。何故不灭。无碍力微。不能灭故。问曰。无碍令所断惑后更不生。非数灭者后更不生。便无所得。以何义故能得不灭。释言。未来所得虽灭。过因仍在生后细惑。得随彼因。故在不灭。烦恼断灭。其义既然。业思同尔。毗昙如是。成实法中。但断烦恼业苦之体。不说断得。设言得者。彼名行人。成就彼法。名为得矣。断灭烦恼。与毗昙同。断业亦尔。生死苦报。或灭现在。令后不续。谓边际智强抑令灭。或灭未来。由断现因。令后不生。大乘法中。粗起结业。断灭同前。若论同体自性无明。唯断现在。令后不续。更无余义。相状如何。以同体智顺真力故。能令即体自性无明更不生后。名之为断。此性无明。灭在解脱。得之方法与上义同(此四门竟)。

同类推荐
  • 道余录

    道余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卷第一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Foul Play

    Foul Pla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沙州记

    沙州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BLEAK HOUSE

    BLEAK HOU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君应有语

    君应有语

    梦里千年,几番回首,暮雪花开,取琴上弦谱一曲累世经年,温一壶酒看堂前碧落蹁跹;她在十丈红尘之中,能否守到她所等待的那个有着温柔眼神的人,曾一身皎白月光,自远方翩翩而来,许她一生欢喜无忧?而看取岁月茫茫,白云苍狗,庭前花开不败,他亦孤身立于时光的洪流中,百年之后,他拿什么记取那一季的暮雪千山,飘渺浮云,他又如何守护那一份茫茫黑夜中兀自燃起的珍贵光亮?凡尘人遇世外仙,不过擦肩而过的一个回眸,她本是无心路人,却被他不由分说扯进命运,将彼此的生命纠结缠绕盘根错节开出艳丽的花朵,面对时光的鸿沟,他们该如何守护彼此,如何在光影苍茫中种下不渝的深情,纵使被轮回的风雪狠狠摧残,也蓬勃开出顽强的花朵?
  • 世上最无敌夫妻

    世上最无敌夫妻

    男的强女更强看废材怎么搭上巅峰一对无敌夫妻档
  • 建村大业

    建村大业

    2015年,世界各国因核武器引发了一场大战。因为大战动用了核武器,所以造成的后果也是十分严峻的。战争带给人们的是饥饿,疾病,杀戮。老话说的好:乱世出英豪。看主角是怎么从一个凡人小伙,一步一步成长成为一个盖世英雄,又是怎么统治,带领地球人重新找到新的家园。
  • 涅火录

    涅火录

    我本是火。人们尊敬我,我便赏赐他们呢:光明,温暖,食物。人们亵渎我,我便将他们的一切化为灰烬。火,无欲无求。
  • 琉璃之瞳

    琉璃之瞳

    佛说: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我们之间这千丝万缕的羁绊,伴随着血色与悲伤,凡尘三千,这世间纷纷扰扰,古有潮汐,碎己登岸,我们是否便是那潮汐中的泡沫,只为寻觅温暖的海岸。。。
  • 千道山

    千道山

    人类的科技已经走向巅峰,外星人早已向我们伸起橄榄枝,而地球人类又怎能止步于一颗小小的星球,人类远大的梦想,就是探索无尽的太空,在这片充满神秘的虚空,寻找更高真理的存在。于是,几个国家的科技代表一起上路了,向着无尽的太空进军了,然而就是人类的梦想正在起航的时候,变数来得如此的突然,他们遇到了人生中最悲催的结局,绝望和死亡是这么的接近。他们有着痛苦,有着不甘,一切的一切都在呐喊,可是却改变不了什么,死亡照常降临。可是,正当他们经历死亡后,却让他们看到了科技永远探索不到的事实,他们还有生命的另一面存在,他们还要被迫进行着新的使命,他人生当中的无奈与悲哀,原来都只是一个安排..........
  • 乾坤大

    乾坤大

    食色性也,当不成美食家的罗宋只好转职鉴黄师了,在某天满眼绿色之后,竟意外进入无尽的大乾坤世界,开启了真正的饕餮之旅!借得艳阳烫酒,万顷秋林宴我,嚼碎天光日月,天下佳肴且博我一人口舌!哈哈!人间仙语鬼话,俗世喜怒哭乐通通入我腹中!ps:简介里格调很高的话是歌曲《乾坤大》的歌词,这是首大气磅礴的吃货歌。
  • 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第一辑)

    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第一辑)

    本书共收录了80余篇苏区红色故事,重现中央苏区发生的感天动地的革命故事。这些故事主要讲述苏区干部在艰苦环境下指挥战斗,士兵顽强奋战,共产党员在坚持革命时仍不忘关心群众疾苦等真人真事。
  • 梵语杂名

    梵语杂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战五洲

    龙战五洲

    龙云飞,华夏古武世家龙家核心子弟,家主传人。因家族传承,出世历练。一次次的生死危机,一次次的绝地逢生。痛失过曾经并肩作战的生死兄弟,接过兄弟的钢枪,带着兄弟的嘱托,继续前行。兄弟情谊,江湖道义,国家利益,能力越大,责任越重。哪怕前方危机四伏,陷阱重重,义无反顾,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