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37600000022

第22章

摄智门第十。问权实二智摄智尽不。答摄智皆尽。经有一智二智三智四智五智乃至七十七智。皆二智摄。摄一智者。即如实智。如实智即是佛眼。佛眼无法不见。而无所见。无法不见。名权智。而无所见名为实智。问如实智但是照实相智。唯应是实智。云何有权智耶。答此明如实而知名如实智。故具二智也。次摄二智者。则一切智一切种智。但此二智凡有六门。一空有分二。一切智为空智。一切种智为有智。此则权实摄也。次以总别分二。总相知为一切智。别相知为一切种智。但总别三门。一以苦无常为总相。阴入界为别相。二以无生灭为总相。诸法差别为别相。三以略为总相。广为别相。如苦谛为总相。广分别苦有无量相为别相。三别中取初义。第二义犹是空有。第三义属后广略也。三者略说为一切智。广说为一切种智。如上释也。四者因为一切智。果为一切种智也。问二智俱是果门。云何分因果耶。答例如菩提涅槃为果及以果果。涅槃既是果果。即菩提亦得为因。此义论因果。今亦然矣。五者小乘名一切智。大乘名一切种智。此明小乘总相知十二入苦空无常。为一切智。大乘遍知一切法为一切种智。六者一切种智为空智。一切智为有智。以种名性。性即实相理为诸法根本。故名为种。一切智知一切法为有智也。次摄三智门者。三智多门。涅槃云。一者波若一切众生之慧。所谓下智也。二毗婆舍那谓二乘智即是中智也。三阇那佛菩萨智谓上智也。又云。波若别相。智别知诸法。毗婆舍那总相。智总知诸法。阇那为破相。破相者。波若知有。毗婆舍那照空。阇那舍于空有。即中道智也。又如波若三慧品说。二乘为一切智。菩萨道种智。佛一切种智。二乘名为一切智者。十二入摄一切法。二乘知十二苦空无常名一切智。论云。此但有一切智名。而无一切智用。犹如昼灯但有灯名而无灯用。问云何无用。答佛具知一切法别相。然后能知一切总相。故名一切智。二乘但总相。知一切不能一一别相而知。如涅槃云。二乘但知于苦。不能分别是苦有无量相。我于彼经。竟不说之。即二乘不能别知。故但有一切智名。而无一切智用也。道种慧者。菩萨知四种道。人天谓福乐道及三乘道。知佛道自度度他。余三道但度他也。佛名一切种智者。此一切种智。实异前一切种智。前一切种智。但知有法。今合知空有名一切种智。经云。知一相故名一切种智。又云。知一切法行类相貌。名一切种智也。此三智中。一一皆具照空有。皆有权实二智也。次地持论有三智。一清净智。断五住惑尽故云清净。即照第一义空智也。二一切智。即照有智也。三无碍智。无功用智。照一切法。无复功用故。云无碍。初是实智。后二为权。次摄大乘论有三智。一加行智。即进求上地心。二正体智。证如之智。谓实智也。三后得智。即寂而动。谓权智也。此三智即为次第。前有进求之智。次正得实观。后从实起用。地地中皆具此三智也。又四智摄入二智者。摄大乘论云。一切智一切种智无碍智无功用智。前二知空有。次一不从师。后一无有功用。即法花经云。佛智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也。前二别照空有。后二通空有也。次四无碍智。此有多门。今略举一义。知世谛为知法。知第一义为知义。此即二智。乐说及辞皆世谛智也。次明四智义。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后有。释此不同。婆沙云。我生已尽。是断集智。集因能生未来苦果。名之为生。无学断竟名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是修道智。梵名为净。无漏圣道。能除垢染。离障清净。名为梵行。无学圣人道行成满。名为已立。所作已辨。是证灭智。断惑证灭名为所作。无学证果功成。名为已辨。不受后有。是知苦智。后世苦报。名为后有。无学圣人。于此有不复更受。名不受后有。问经说四谛。先明苦集后明灭道。今何故前断集修道后证灭知苦。答四谛示欣厌门。先苦集后灭道。于欣厌门。逆观次第故。先果后因。四智是顺观门故。先因后果。故前集道。后明灭苦。又要除障。然后善成。故先断集后修道。后果中。先灭现在过患。后不受未来苦报。故前灭后苦。胜鬘涅槃释四智又异。今不述之。四智皆入大乘权智。是小乘之实智。次五智摄入二智者。一法住智。二泥洹智。三无诤智。四愿智。五边际智。依小乘。法住智者。知苦集相生诸法存立名法住智。知道及灭名泥洹智。又云。知苦集道名法住智。知于灭谛名泥洹智。令物不起诤为无诤智。愿知未来一切事。即便得知名为愿智。边际智者。报身最后名为边际。圣人修得自在智故。于报身延促自在名边际智。小乘前二智通利钝罗汉皆有。后三但利根罗汉有之。又前二通一切定皆能起。后三但第四禅起。前二通漏无漏。后三但有漏。前二三界身得起。后三但欲界三天下身起。前二以三界法为所缘境。无诤智者。但以欲界嗔心为境。大乘五智。一切处一切身五十二位皆得起。通漏无漏也。小乘五智。皆为大乘权智摄。大乘论五智。泥洹即是实相正法属实智。余四属权智。十一智摄入二智者。十智照四谛。是差别智。属权智摄。如实智照一实谛。即是实相。谓无差别智。故属实智也。又论云。十智在四眼。如实智为佛眼。若尔四眼中具二智。佛眼中亦具二智也。问菩提与萨婆若十智何智摄。答论云。菩提是十智。即是有智。即一切种智。萨波若为如实智。谓空智。亦是一切智。四十四智者。约十二因缘作之。如云老死苦老死集老死灭道。一一皆具四谛观也。七十七智者。生缘老生。不离生缘老死。初是正观智。次是审法智。又正观智简无因。审法智简异邪因。三世各二为六。此六是法住智。次一是泥洹智。法住为明生死因果增长故多。泥洹灭之智。三世合一。此皆小乘之义。皆属大乘权智摄之。若大乘泥洹智是实智。如上也。如此皆是无分别中善功分别。虽分别不动无分别。不同数论有所得释。既是名教。不得不知。问四十四及七十七同从老死起。有何异耶。答四十四观果由因。其观易成故。为钝根人也。观果由因者。初观老死是果。次明老死集者。观果由因也。七十七即观因生果。如云生缘老死。生是因。为老死之缘。不离生缘老死亦尔。观因生果。其事既难。故为利根人。四十四成论文云。在七方便中。七十七文不判位。众师云。在四现忍中也。问何故不从无明起耶。答寻末至本。此观易成。又四十四但得从果起。以具四谛故。若从无明起无复因。云何得具四谛耶。七十七不从无明起。但从老死起。其观易成也。问菩萨观十二因缘属何智耶。答菩萨无方。不可定判。释论云。菩萨为众生故。从果观十二因缘

常无常门第十一。略明四句。一境智俱常。唯大乘有之。小乘无也。以小乘凡圣之智皆无常故。但大乘境智俱常。凡有三义。一常智照实相境。如果德观照波若照实相波若。二常智照虚空常境。如大经云。一切常中虚空第一。今常智照此常境也。若以实相即是虚空。如释论中说。虚空非有非无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即是实相。今且据事。以虚空为常。此二句示境智二义也。三者常智还自照智。即是反照智义也。次常照无常凡有二义。一照众生无常。二照应迹无常也。次无常照常凡为三句。一照虚空之常。二照实相境常。三照法身佛性常。但是照境非照智常。以因中未有常智故也。次无常照无常有二句。一照无常境。二者无常自照无常智。问无常智还照无常智。与常智知常智何异。答常智知常唯有一义。无常智知无常有二义。一者后念智。知前念智。二者一念智。即自能知。得并观者。具有二义。未能并者。但有前后相知也。常知于常。但有一念自知无前后知也。问北土论师云。初地已上即有常住法身。亦即有常智。是事云何。答须详此说意。为以证真之智为法身耶。取所证真如佛性为法身耶。若以能证之智为法身常者。是事不然。释论云。在菩萨心名为波若。在佛心反名萨波若。若是常者。则无明昧。不应有改反也。又涅槃经云。此常法称。要是如来。长寿品凡简三法常义。一者外道。二者小乘。三者菩萨。并无常住故。以佛性常为法身者。此犹是江南旧宗。非北方异说也。问有讲摄大乘师云。初地见真与佛地不异。是事云何。答若尔论何得云在菩萨心名波若在佛心反名萨婆若。既其改反。即知。有明昧不同。又论云。波若清净反名方便。则知。六地波若未净。又本以见真故断惑。初地见真与佛不异。则一切惑断。若不以见真断惑者。便应是有智断惑故。此说不然。如此皆是无分别中善巧分别。不尔者。浅学失于眉眼为无巧方便。今既欲释二智。即广解方便方便者。无差别差别智。故须善巧分别法门。然后无方无碍之用。后当广叙得失。未可惊同旧宗也。今据此门可有四句。一者语同意异。语同上来所辨。乃有常无常。问何故语同耶。答语出经论。经论共用。何得不同。而意异者。中论云。言语虽同。其心则异。今明。此是无分别中善巧分别。不二二义。故开常无常境智二义耳。既云不二二。即虽二不二。如大经云。我无我无有二相。常无常亦尔。经云。愚人谓二。智者了达。知其无二。复有愚者但谓不二。智人了知不二而二。何者愚人。不识常无常。不知境智。故是无明。无明故为愚。智人了知常无常。名为智者。是故名为语同意异也。二者语异意异。有所得人。不善分别。无所得大乘能善分别。故名语异。一者是无所得心善分别。二者有所得心不善分别。故名意异。三者语同意同者。语与诸佛菩萨方等经论同。意与诸佛菩萨无依正观亦同。故名语同意同。又语与有所得人语同。有所得人。复有少分得处。今意亦与彼同。故云语同意同。四语异意同。语虽异经论。而意符合道。亦得用之。又语异旧宗。而意同会佛旨。亦得用之。宜以斯四句总贯诸门。不应一向偏有去取。问何故明此四句。答有二种人。一始学大乘。谓必须一向与旧宗为异。则成谤法。所以然者。语出经论。宜共用之。但得与无得其心各别。不应以意异故令语亦异。二者学小乘人。玄与大乘异。强谓义同。是亦谤法。所以然者。小乘语意与大乘语意实不同。而强谓同。如学成实论者。谓无相灭谛与方等理均。故亦名谤法也。为此大小学人。宜开同异四句

得失门第十二。权实是圣人之观心。真俗为众圣之妙境。上已略明二慧。次广论真俗。真俗之本。若成权实之末。自正故开十二门详其得失

同类推荐
  • 荆釵记

    荆釵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山文集

    一山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嘉泰普灯录总目录

    嘉泰普灯录总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Moravians in Georgia

    The Moravians in Georg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易斋集

    易斋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主宰武神

    主宰武神

    穹武大陆,宗门林立,强者为尊,受人尊敬,弱者为奴,受人欺凌。一个无法觉醒武魂的少年,一池神秘的血水,成就了一个绝世天才。无边际的穹武大陆之中,看这个少年如何以绝世之姿,登上波澜壮阔的舞台,一步步成为穹武世界的最巅峰。
  • 上个世纪的恋人

    上个世纪的恋人

    对不起,千年前我没能遵守我们的约定没有守护好你……千年后,我终于守护好你,但……我没有遵守我们的约定……
  • 缘来球场

    缘来球场

    她以为那晚篮球场上的邂逅只是萍水相逢,然后擦肩而过,没想到后来她会因为他的一声“姐,我想你”而深陷其中,六年的牵扯让她对爱情由无知到无望,然后牵绊一生。
  • 美女董事长倒追我

    美女董事长倒追我

    王栾,一个孤儿,被一对夫妻收养,后来,从国外归来,与妻子赵晓然结婚,结婚一年多以后,被漂亮的老婆抛弃,当天晚上,得到了一个无敌神帝系统,第二天又遭奸人算计,丢了工作,看他如何在都市中从一个小平台创造一个又一个神话,当他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所站的高度,已经再一次俯视天下!
  • 登真隐诀

    登真隐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异能世界我为王

    重生之异能世界我为王

    主角夜白重生在原本的世界,在重生之前夜白只是一个A级的地方强者,重生之后拥有后世记忆的他,为了心爱的女人,只求一心登顶。
  • 教主贱贱哒

    教主贱贱哒

    我:“把东西还给我”顾行:“这是我刚捡到的!”我:“那是我掉的好吗!这是我家好吗!那是我刚掉的好吗!”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诛玉颜

    诛玉颜

    他始终负了她,负了她几世的热恋,几世的幽怨;更负了她七世的缘分,亦负了他自己七世的缘分。却发现,再也无法挽回。
  • 我是一名艺术生

    我是一名艺术生

    这是我在高中的三年的日日夜夜,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