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37600000002

第2章

立名第三。三门分别。前辨立名。次辨绝名。后辨借名。立名者不真不俗。亦是中道。亦名无所有。亦名正法。亦名无住。此非真非俗无名。今假为立名。此名以无名之所立名。如提罗波夷真不食油强为食油。二谛亦尔。以其真表不真俗表不俗。假言真俗。以其假言。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应名之实。净名经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即无本。故云。若能若所。皆以无住为本。大品云。般若犹如大地。出生万物。波若正法无住。此三眼目之异名。若就用中。辨二谛反覆得立名。俗为真立名。世为第一立名。如言由世故第一。真俗亦如是。真应对世。第一对第二。而今真对俗。世对第一。非正相待义。圣人未必以对立名。故经云。法无有彼此。离相待故。次明相待者。真俗当体受名。世与第一。用中褒贬为称也。第二辨绝名。常途相传。世谛不绝名。引成论文。劫初时物未有名。圣人立名字。如瓶衣等物故。世谛不绝名。真谛与佛果三师不同。光宅云。此二皆不绝名。真谛有真如实际之名。佛果有常乐我净之名。但绝粗名不绝细名。庄严云。此二皆绝名。佛果出于二谛外。是故绝名。真谛本来自虚。忘四句绝百非故绝名。开善云。真谛绝名。佛果不绝名。真谛之理绝四句百非。故是绝名。佛果此世谛。所以不绝名。若佛智冥如绝名。今明。一往为论何为不得。然非理实说。今问。若劫初物作名铭者。以真谛无名。假名铭者与真何异。又问。火名为当即火离火。若使此火名即火。呼火即烧口。若使火名离火。何故不得水耶。故知。非即离体有名。若在口中不在火上。是即火绝名。且复从来蛇床虎杖世谛绝名。复问。人是何物。人头手等何意呼人耶。强为立名。岂非皆绝。次难佛果有三家。今先难初家。若使言真谛与佛果但绝粗名不绝细名者。今难。本以绝故妙。若不绝即不妙。难第二家。真谛与佛果俱绝名者。今难。若以名求真不得真者。此名便有文尔无理。真谛有文无理。如私陀言涅槃。佛果有理无文。如犊子存焉。难第三家。佛果不绝真谛绝名。同前二家所见。不具辨也。今明。以四句辨之。一者俱绝。二者俱不绝。三者真绝俗不绝。四者俗绝真不绝。所言二谛俱绝者。二谛皆如。奈得皆不绝。二谛俱不绝者。得是如相名为如来。得是二如相所以皆不绝。又言。如来常依二谛说法。大论云。如瓶衣等法。世界悉檀即有。第一义悉檀即无。真如实际等。于第一义悉檀即有。世界悉檀即无。此名字互有互无。故知。二种俱绝俱不绝。三者真绝俗不绝。此文即多。经云。以世谛法故说。非第一义。四俗绝真不绝。如言生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非不生亦不可说。四句皆不可说。即是世谛绝名。今更作一种方言。世谛即绝实不绝假。真谛即绝假复绝实。何者众生计有为有。计无为无。此之有无。是断常二见。即是性实。今破有故言不有。破无故言不无。所以明。佛说假有假无为世谛。此假有不名有。此假无不名无。问此假有何物有。明此假有不名实有。假无亦是不名实无。是即此假有假无名为世谛。所以其不名实有实无。故言绝。而此不有。为成假有。不无为成假无。此即是不绝假义。若言二谛俱绝者。真谛绝四句。离百非。世谛亦绝四句离百非。然此义从来所无。唯今家有也。言二谛皆绝四句离百非者。俗不定俗。俗名真俗。真不定真。真名俗真。真俗假俗。俗真假真。假俗即百是不能是。百非不能非。假真亦尔。何者假俗即是是不能是。百是亦不能是。非非不能非。百非亦不非。假真即非是不能是。百是亦不是。是非不能非。百非亦不非。是故皆离四句。绝百非也。虽二谛皆离四句绝百非。然二谛俱绝尔大异。何者俗谛绝即绝实。真谛绝即绝假。俗谛绝实者。是是即是实是。非非即是性非。以俗谛绝实故。是是不能是。百是亦不是。非非不能非。百非不能非也。真谛绝假者。非是是与假是非非与假非。真谛绝性假故。非但是是不能是。非是亦不是。非但非非不能非。是非亦不非。是是与非是。一切不能是。非非与是非。一切不能非。真谛双绝世谛绝实。此即渐舍明二谛皆绝义。俗谛绝实真谛绝假实。第二次就平道明二谛俱绝义。俗不定俗。由真故俗。真不定真。由俗故真。由真故俗。俗是假俗也。由假俗故真。真是假真。既云假俗。即四句皆绝。假俗非俗。假俗非不俗。假俗非亦俗亦不俗。假俗非非俗非不俗。假真亦尔。第三论借名。就借与不借故。是绝不绝耳。若二谛俱绝。即是两种皆借名。二俱不绝。即相与不借。今亦次还辨前三家所说。彼三家同明。世谛有物有名以名召物。即得来故不借名。真谛佛果。解有三家。今先难世谛不绝。若世谛有物即有名者。劫初时便应有名。不须圣人为立名耶。若物本无名。何异真谛本无名后为真立名。问是假借名者后为物立名。何故非借名耶。汝若以名求真。去真远矣。我亦以名求物。去物远矣。又问。今世谛以名求物物得应名者。今且问。以瓶名为在瓶上为在口中。具如先难。若在瓶上何处有名。若在口中瓶即无名。岂非是绝名。此即与真何异。若言真本无名就世谛借者。今世谛中。若有真名可言其借。而今世谛中。无有法名真如绝离可得言借。且复经言。第一义谛有名有实。何时道无名。经又云。一切诸法。但有假名。但有名无实故言绝。但有名字故谓为借。若有名但假设。何意空就有借名而有不就空借名也。故若言真谛无名就世谛借名。其义不可。今问。若以名求真去真远者。此真名为表真理不耶。若使此名表理。依名得理。何谓真理绝名名即无用。此名既其不得理。此名终此浪说。可谓有理而无文。常途解真谛佛果有三家。光宅二种俱不绝妙名。即不须借。庄严云。二种俱绝。所以须借。若是开善明。佛果是世谛。有名故不须借。真谛无名。所以须借。此三解依前而难之。此不复重出。望前可见。今明。借此假之异名。然此经论所无。大小乘经。不载此说。恐不应借语。而今言借者。只是随他意语耳。今明。借此假之异名。今二谛既有四句。辨绝不绝义。今借与不借。准此可知。若二俱绝。即二谛俱不借。二谛不绝。即二俱借。若一绝一不绝。即一借一不借。若言二谛俱绝而论其借义。明真不可说名。二谛之名。无法可说。二谛俱绝故不明借。今以非真假言真。非俗可言俗。俗待真故说。俗从真借名。真待俗故说。真从俗借名。所以二谛俱不绝。假论借名。然此借名亦是不借。今以真不自真。由俗故说。真不自故。所以须他。故言借。若不借者。明若由真故说真。可得是借。由真故俗。那得是借也。故言此俗亦是不借也。横论借名如此。若竖论。真从不真以借名。俗从不俗以借名。又问言。若从不真借名。只应真名不真。那得名为真。俗亦如是。答今明。真不真一。亦不得借。异亦不得借。因缘假名字故言借。借是待之异名。若不待不真不得说真。由不真故真。由真故不真。真不真因缘假说。故言借

有无第四。今先辨假有。后辨假无。常途所明。凡有三种假名。一者因成假。以四微成柱。五阴成人。故言因成。二者相续假。前念自灭续成后念。两念接连。故言相续假。三者相待假。如君臣父子大小。名字不定。皆相随待故言相待假。若入道所捉三乘不同。声闻用因成。缘觉用相续。菩萨用相待。而成论三藏为宗。多明因成。以入道。所以然者。凡有二义。一者因成是世谛体。续待为用。若体已空。用即自遣。二者因成多重数。观行自浅至深。初捉五根以空众生。次捉四大四微以折法。所以多捉因成。若是续待二假。即无此重故不用。今明。正大品中三假为宗。一者法二者受三名。解三假不同。今所用者。以四微成根大并法假。众生假人。此是受假。一切名皆是名假。名假本通。就名假中。取能成义为法假。所成义为受假。不如他家法假为体余二为用。故大品云。波若及五阴为法假。菩萨为受假。一切名字为名假。内法如此。外法可知。四微四大为法假。世界为受假。一切名字为名假。今明。相待为本者。欲明大士观行。凡有三义。一者相待假通。无非是待。因续二假未必尽假。二者相待假。无有实法。遣病即净。因续二假。即有实法。遣病有余。三者相待假无碍。长既待短。短还待长。因续二假。即成义有碍。唯以四微成大。不以大成四微。唯得续前不得续后。故用相待假。若是声闻因成为体。续待为用。体空用自去。今观相待体本来不生今亦无灭。因续用去。从来有通别相待。通是开避相待。别是相集相待。如人瓶衣柱。是通相待。长短方圆等是别相待。问若相待空因续自去者。观相待时观何物相待。岂非先有因成后有续待。答不然。小乘观行。先有法体折法入空。故但见于空不见不空。今大乘观相待者。不立法体。诸法本来不生。今即无灭。初念为无碍道。后念为解脱道。是故经言。不但见空。亦见佛性不空。问曰。非有非无而有而无为疏假为是密假。答曰。此是疏假。何故尔。以其两来就有无二法辨故是疏假。若辨密假。非有非不有而有而不有。以其就一法明义。是即两法为疏。一法故密。今何故辨此疏密。疏密者。为明经中两种百非两种对治。若言苦乐无我等。此是疏对治。若言实不实众生非众生安非安等密对治。若言如来涅槃非有非无。此是疏百非。若言非因非不因非果非不果。此是密义辨非。此明假有疏密。问前言非有非无。何物非有非无耶。答前非有非无。非性有无。为成世谛如义。问后明非有非不有。何物有不有耶。答今如是假有不有故。言非有非不有。言非有者。非不有有。言非不有者。非有不有。此既坏假成真谛如。问有不有是何物。答诸法本从无生。皆以阿字为本。是即诸法皆归阿字一无生门。故经言。四十二字皆归阿字也

二谛体第五。常解不同。有五家。初家明。有为体空为用。何故尔明世谛是有。行者折有入空。无有因空入有。故有是其本。空为其末。第二家云。以空为体。有是其用。何以故明。空为理本。古今常定。有是世间法。皆从空而生。故空为其本。有是其用。第三云。二谛各自有体。以世谛假有是世谛体假有即空无相是真谛体故。言二谛各有体。第四云。二谛虽是一体。以义约之为异。若以有来约之。即名俗谛。以空约之。名为真谛。而今此二谛唯一。约用有二。第五云。二谛以中道为体。故云。不二而二二谛理明。二而不二中道义立。彼家有时亦作体用相即。今皆不然。问第一解。若言以有为体空为用者。可以有为理空为用不。体是理之异名。既言有为体。是即有为理。然皆见理得道。今若以有为理。即见有得道。今圣人皆见空断结。明知。空是理。问第二解。空为体有为用者。是即成一谛。何谓二谛。汝今指空当体。是即但空是谛有非谛。若空有俱谛。何得偏用一空为体。故不然。问第三解。假有是世谛体假有即空为真谛体。若二谛各有体。即应成两理。有自有为理。空自空为理。硕反。何得辨其相即。问第四解。二谛唯一体以义约之为异者。今何以二谛唯是一体。是何物体。为当一有体为当一空体。何处离此空有别有一体。而言以空有约之故二谛之别。问第五解。二谛同中道为体者。今问。汝言若用中道为体。为是二谛摄为是二谛外物。彼解云。终是一无名无相。还是二谛摄。此是开善所用。摄山高丽朗大师。本是辽东城人。从北土远习罗什师义。来入南土。住钟山草堂寺。值隐士周颙。周颙因就师学。次梁武帝。敬信三宝。闻大师来。遣僧正智寂十师。往山受学。梁武天子。得师意舍本成论。依大乘作章疏。开善亦闻此义。得语不得意。今意有第三谛。彼无第三谛。彼以理为谛。今以教为谛。彼以二谛为天然之理。今明。唯一实谛方便说二。如唯一乘方便说三。故言异。虽复有五解。不出四句之计。初一有句。第二无句。第三第四亦有亦无句。第五解非有非无。既束为四句。是横计。何得扶道。问何处经文中道为二谛体也。答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因缘生法是俗谛。即是空是真谛。亦是中道义是体。华严云。一切有无法。了达非有非无。故有无为二谛。非有非无为体。经云。非有非无假说有无。涅槃经云。随顺众生说有二谛。故以教门为谛。仁王经云。有谛无谛中道第一义谛。故知。有第三谛。问教谛为是一体为是异体。答如前言。中道为体故是一体。若约用为论。亦得假为二体。但非正义。问若言一体者。与他家一体何异。答他家定一定异定亦一亦异。今明。约第一重故作此语。至第二第三第四重。不可言一。不可言异。问于谛为是一体为是异体。答约二妄情为二体。尔终无有两物。如眼病空华异空无华故。以一中道为体问假有假无为二谛。非有非无为中道也。答一往开中假义故。假非中中非假也。究竟而言。假亦是中。故涅槃经文。有无即是非有非无。亦得中为假。一切言说皆是假故。问何物是体假用假。何为体中用中耶。答假有假无是用假。非有非无是体假。有无是用中。非有非无是体中。复言。有无非有非无皆是用中用假。非二非不二。方是体假体中。合有四假四中。方是圆假圆中耳

同类推荐
  • 广弘明集

    广弘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技击余闻

    技击余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唐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文

    唐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雪下得那么深

    雪下得那么深

    一场车祸,听雪失忆一次住在文少家;一次撞击,听雪失忆成了文少的妹妹,仇家的报复,亲人的离去,让她慢慢与文少擦出爱的火花。
  • 绝色王爷:腹黑俏皮妃

    绝色王爷:腹黑俏皮妃

    十六岁的初夏寒窗苦读数十载,终于不负众望的考上了整个县城最有名气的十三中。报到的当天,一场意外的车祸夺走了她年轻的生命,却不料,这只是黑白无常勾错了魂。“我告诉你若是不让我还阳,那么我就效仿孙悟空,毁你生死薄,大闹地府!”一女子随性的坐在阎王的办公桌上,一只手叉腰,一只手指着阎王的鼻梁,破口大骂。“哎呦!我的姑姥姥啊,我不是说过了么?你的肉身已经毁了,回不去了。”阎王后悔啊,也不知道这黑白无常是怎么搞的,竟然弄错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个刁蛮女子才来几天,就把地府弄得一团糟,回头一定要降他们工资!“我不管,你给我想办法,想办法!”“好好好,我告诉你啊……”一场阴谋就此开始。
  • 邪君独宠:呆萌小狐妃

    邪君独宠:呆萌小狐妃

    初遇,她穿越成了一只小狐狸,被追杀受了重伤,遇见了他,他将她带走。爱闹的她总是不安生的给他带来麻烦,他一直纵容她,除了……某只小狐狸化为人形在街上遇见了美男,光天化日之下调戏人家,然后京城便到处传起了这惊世骇俗的一幕,而他……“清蒸青菜加俩馒头?最近府里没钱了?”“王妃,邪尊说了,你是有主之人,不能调戏别人,所以要吃几天素静静心。”“……”
  • 穿越异世之邪火凤凰

    穿越异世之邪火凤凰

    她,原是二十一世纪杀手组织绝世金牌杀手,却因为一次任务穿越成墨府人人唾弃的,废材、花痴、草包,丑女并称身上,而他,是人人痴迷,人人羡慕的绝世神话他说:“女人,我看上你了,你是我的,这辈子也别想逃。”“是么,那就看你有没有那个能力了!”他冷如寒冰,却只为她一人笑。她绝世孤傲,却只为他一人哭。他说:“丫头,别哭,等我……”
  • 重生之踏上巅峰

    重生之踏上巅峰

    问请哪道登绝顶,不入黄泉不为空!——此生宏愿。妙手邪医林振宇重生在青云宗的一名新进弟子林小天的身上,从此,传奇的人生开始了。前世他一心医道,活人无数,最终成就医圣之名,却救不了自己,今世,他决定改变,弃医从道,势必踏上那无尽巅峰!
  • 末日眷顾

    末日眷顾

    黑暗会污浊人的肉体,却无法撼动人的灵魂!当处于黑暗岁月,挣扎于末世,当道德的锁链破碎,杀戮开始蔓延,我们又该何去何从!热血沸腾,激情四射,生命将于奋战中迸射出最耀眼的光!生与死的抉择,情与义的思考,从罪恶中超脱,从苦难中奋起,从绝望中开出希望的天地!你我,得了天地的眷顾,因而一直存在!
  • 爱如相见初

    爱如相见初

    如果没有爱,什么都没意义。所以我愿在缱绻时光里,将全部爱与温度都交托在你掌心里。我爱你,像血液在血管里流淌;我爱你,像骨髓在骨骼里滋长。我爱你,是交织在灵魂里最深重的愿望。初次相遇,林未央知道,他人如其名般温暖。阳璟荣,是阳光般明朗和煦的男子。婚后,她说,我知你早有预谋。他浅笑,我的心告诉了我答案。她问,是什么答案?他答,Iloveyou,always.然而,当谜题逐渐显露,归回至许多年前;我们灵魂里最深重的愿望能否守得住?
  • 迟到百万年的回归

    迟到百万年的回归

    “嗨,听说了吗?我们也可以使用‘魔法’了?”“真的假的?我们!?亚特兰提斯会来教导我们?”“传闻是真的!不止亚特兰提斯回来教导我们,还有这那四个国度。而且!”“而且什么?你说别吊我胃口!”“那里也会来人!”
  • 三国县令

    三国县令

    穿越东汉末年小小县令,以一县之力为根基,率领并州铁骑,南下逐鹿中原,北征匈奴鲜卑,西攘西域诸国,东灭日韩岛国,成就中华霸业。
  • 仙墓重生

    仙墓重生

    飞升以后,真的能成仙成佛?苍茫天际之上,真有一处永生天界?古往今来,飞升成仙之人不计其数,却为何只留下无尽传说,从不见这些人再现人间呢?一个刚入门的道家弟子,意外来到了传说中的天界,才发现这里封印着无数的飞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