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12800000010

第10章

太宗太平兴国元年。敕复官仓为龙兴寺。帝制新译圣教序。赐天竺僧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类苑。太平兴国元年。初周世宗。废龙兴寺。以为官仓。国初寺僧击鼓求复。至是不已。上遣使持剑诘之曰。前朝为仓日久。何为烦渎天廷。且密戒。惧即斩之。僧辞自若。曰。前朝不道。毁像废寺。正赖今日圣明兴复之耳。贫道何畏一死。中使以闻。上大感叹。敕复以为寺 按续文献通考。元年帝制新译三藏圣教序。赐天竺三藏法师。

太平兴国二年。使改龙兴寺为太平兴国寺。立开先殿。以奉太祖御容。西天沙门吉祥来。进贝叶梵经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佛祖统纪云云。

太平兴国三年。诏赐天下寺额。及僧紫方袍。又赐僧谥及塔号。遣赵镕迎明州阿育王佛舍利塔。以僧统赞宁为翰林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佛祖统纪。太平兴国三年三月。赐天下无名寺额。曰太平兴国。曰乾明。开宝寺沙门继从等。自西天还。献梵经佛舍利塔。菩提树叶。孔雀尾拂。并赐紫方袍。四月诏谥庐山远法师。曰圆悟。塔曰凝寂。永法师曰觉寂。塔曰实智。中天竺沙门钵纳摩。来献佛舍利塔。敕供奉官赵镕。往吴越。迎明州阿育王佛舍利塔。吴越王俶奉版图归朝。令僧统赞宁。奉释迦舍利塔。入见于滋福殿。上素闻其名。一日七宣。赐号通慧大师。除翰林。与学士陶谷同列。或诮之曰。青琐朱楹。安容此物。及与之语。师援据经史衮衮不已。诮者为之畏服。学士王禹偁徐铉每有疑。则就质之。皆为下拜。事以师礼。滋福殿者。安佛像经藏立刹声钟。即内道场也。

太平兴国五年。铸佛像。修建诸禅寺及僧塔。又建译经院。始兴译事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佛祖统纪。太平兴国五年正月。敕内侍张廷训。往代州五台山。造金铜文殊万善菩萨像。奉安于真容院。诏重修五台十寺。以沙门芳润为十寺僧正。十寺者。真容。华严。寿宁。兴国。竹林。金阁。法华。秘密。灵境。大贤也。敕内侍张仁赞。往成都铸金铜普贤像。高二丈。奉安嘉州峨嵋山普贤寺之白水。建大阁以覆之。诏重修峨嵋五寺。即白水普贤。黑水华严。中峰。乾明。光相也。河中府沙门法进。请三藏法天。译经于蒲津。守臣表进。上览之大悦。召入京师。始兴译事。二月北天竺迦湿弥罗国三藏天息灾。乌填曩国三藏施护来。召见。赐紫衣。敕二师同阅梵夹。时上盛意翻译。乃诏中使郑守均。于太平兴国寺西。建译经院为三堂。中为译经。东序为润文。西序为证义。五月中天竺沙门护罗。来献贝叶梵经。敕赐紫服。沙门知则。进所著圣无量寿经疏。赐号演教大师诏建开圣禅寺于诞生之地。奉优填王栴檀瑞像。释迦佛牙。太祖亲缄银塔中梁志公真身锡杖刀尺。敕内侍卫钦往泗州。修僧迦大师塔。凡十三层。改普照王寺。为太平兴国。

太平兴国七年。威虏军奏得佛舍利。深州奏得佛像。敕就邑寺安奉。诏僧天息灾等译经。因定仪式。又诏普度童行。西天竺附僧光远。进佛舍利 按宋史太祖本纪。太平兴国七年。九月己丑朔。西京诸道。系籍沙弥。令祠部给牒 按佛祖统纪。七年正月。威虏军奏言。筑城穿土。得石函铁函铜函银函金函。凡五重中。有琉璃瓶。盛佛舍利。有刻石记云。贞观二十一年。藏佛舍利谨遣牙吏以闻。深州奏。陆泽县人王绪。牧牛田中。见一白兔逐之。入土穴中。探穴得石佛五十躯。制度奇古。长皆尺余。敕就邑寺安奉。像常放白光。六月译经院成。诏天息灾等居之。赐天息灾明教大师。法天传教大师。施护显教大师。令以所将梵本。各译一经。诏梵学僧法进常谨清沼等笔受缀文。光禄卿杨说兵部员外郎张泪润文。殿直刘素监护。天息灾述译经仪式。于东堂面西。粉布圣坛开四门。各一梵僧主之。持秘密咒七日夜。又设木坛。布圣贤名字轮目。曰大法曼拏罗。请圣贤阿伽沐浴。设香花灯水肴果之供。礼拜绕旋。祈请冥祐。以殄魔障。第一译主正坐面外。宣传梵文。第二证义坐其左。与译主评量梵文。第三证文坐其右。听译主高读梵文。以验差误。第四书字梵学僧。审听梵文。书成华字。犹是梵音。第五笔受翻梵音成华言。第六缀文回缀文字。使成句义。第七参译参考两土文字。使无误。第八刊定。刊削冗长。定取句义。第九润文官于僧众。南向设位。参详润色。僧众日日沐浴。三衣坐具。威仪整肃。所须受用。悉从官给。天息灾言。译文有与御名庙讳同者。前代不避。若变文迴避。虑妨经旨。今欲依国学九经。但阙点画。诏答佛经用字。宣从正文。庙讳御名。不须迴避。七月天息灾上新译圣佛母经。法天上吉祥持世经。施护上如来庄严经各一卷。诏两街僧。选义学沙门百人。详定经义。时左街僧录神曜等言。译场久废。传译至难。天息灾等。即持梵文。先翻梵义。以华文证之。曜众及服。诏新经入藏。开板流行。车驾亲幸译经院。召僧众赐坐慰谕。赐卧具绘帛什物。度其院童子十人。悉取禁中所藏梵本令其翻译。十二月诏选梵学沙门。为笔受。义学沙门十人。为证义。自是每岁诞节。必献新经。皆召坐赐斋。以经付藏。诏曰。朕方隆教法。用福邦家。其内外诸郡童行。并与剃度。成都沙门光远游西天还。诣阙进西天竺王子没徒曩表。佛顶印贝多叶。菩提树叶。诏三藏施护译其表曰。伏闻支那国。有大天子。至圣至神。富贵自在。自渐福薄无由朝谒。远蒙皇恩。赐金刚座释迦如来袈裟一领。即已披挂供养。伏愿支那皇帝。福慧圆满。寿命延长。一切有情。度诸沉溺。谨以释迦舍利。附沙门光远以进。

太平兴国八年。诏修高僧传。又诏赐译经院名传法。选童子送院受学。赐僧法遇敕书。往中天竺。敕内侍奉舍利藏僧伽塔下。又敕建寿昌寺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佛祖统纪。太平兴国八年六月诏。翰林赞宁。修大宋高僧传。宁乞归钱唐撰述。诏许之。又诏译经院。赐名传法。于西偏建印经院。天息灾等言。历朝翻译。并藉梵僧。若遐阻不来。则译经废绝。欲令两街选童子五十人。习学梵字。诏令高品王文寿。选惟净等十人。引见便殿。诏送译经院受学。惟净者江南李煜之侄。囗受梵章。即晓其义。岁余度为僧。升梵学笔受。赐紫衣光梵大师。沙门法遇。自西天来。献佛顶舍利。贝叶梵经。法遇化众。造龙宝盖金襕袈裟。将再往中天竺金刚座所供养。乞给所经诸国书。诏赐三佛齐葛古罗柯兰诸国敕书以遣之。泗州奏。僧伽塔白昼放光。士民然顶臂香供养者。日千余人。敕内侍奉释迦舍利。藏之塔下上以新译经。示宰臣曰。佛氏之教。有裨政理。普利群生。达者自悟渊源。愚者妄生诬谤。朕于此道。微识其宗。凡为君而正心无私。即自利行也。凡行一善以安天下。即利它行也。如梁武舍身为奴。此小乘偏见。非后代所宣法也。赵普对曰。陛下以尧舜之道治世。以如来之行修心。圣智高远。非臣下所能知也。诏以御制莲华心回文偈。秘藏诠逍遥咏。宣示近臣。敕内侍张承贵。往天台山。重建寿昌寺。从沙门自珣请也。

雍熙元年。日本国沙门奝然来朝。诏赐大藏经。敕造罗汉像五百十六身。奉安寿昌寺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佛祖统纪。雍熙元年三月。日本国沙门奝然来朝。然言其国传袭六十四世。八十五主。至应神天皇。始传中国文字。至钦明天皇壬申岁。始传佛教放百济。当梁承圣初年。至用明立。有太子名圣德。年七岁便悟佛法。于菩提寺讲胜鬘经。感天雨花。始遣使入中国。求法华经。当隋开皇中也。至孝德立。白雉四年。遣僧道照入中国。从奘法师传法。当唐永徽四年也。次足姬立。令僧智通入中国。求大乘法。当显庆三年也。次文武立。宝龟二年。令僧元昉入中国求法。当开元四年也。次孝明立。天平胜宝四年。遣使入中国。求内外教典。当天宝中也。次桓武立。遣僧空海入中国。传智者教。当元和年中也。次文德立。令僧常晓入中国。求释迦密教。当大中年也。上闻其王一姓传继。臣下皆世官。谓宰臣曰。岛夷君臣。乃能世祚永久若是。奝然求谒五台。及回京师。乞赐印本大藏经。诏有司给与之。敕造罗汉像五百十六身。奉安天台寿昌寺。

雍熙二年。以天竺僧。为朝请大夫。诏寻访梵经。馆西天僧通梵语者于传法院。又诏僧于内殿。建道场 按宋史太宗本纪。雍熙二年。闰九月乙未。禁僧人置妻孥。冬十月丙午。以天竺僧天息灾施护法天。并为朝请大夫。试鸿胪少卿 按佛祖统纪。雍熙二年。上览新译经。谓宰臣曰。天息灾等。妙得翻译之体。乃诏天息灾。除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法天施护。并除朝奉大夫。试鸿胪卿。法天改名法贤。并月给酥酪钱有差。新译经论。并刊板印行。天息灾等言。闻陕西诸路。颇有道俗。收藏梵经。乞下寻访。以资翻译。诏从之。又诏两街供奉僧。于内殿建道场。为民祈福。岁以为常。西天僧有精通梵语可助翻译者。悉馆于传法院。岭南僧置妻孥。诏所在长吏。诫厉以顺正教。

雍熙三年。诏系帐童行。并与剃度。以御制圣教序。冠新译经首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佛祖统纪。雍熙三年。诏天下系帐童行。并与剃度。自今后读经及三百纸。所业精熟者。方许系帐。又以御制三藏圣教序。赐天息灾等。令冠新译经首。

雍熙四年。敕内侍。送宝冠璎珞袈裟。往峨眉山普贤寺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佛祖统纪。雍熙四年。敕内侍。送宝冠璎珞袈裟。往峨眉普贤寺。是日众见普贤大士。乘紫云行空中。久之方没。

端拱元年。敕以高僧传编入大藏。又诏笺释御制佛乘文集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佛祖统纪。端拱元年。翰林通慧大师赞宁。上表进高僧传三十卷。玺书褒美。令编入大藏。敕住京师天寿寺两街僧录可朝等。请笺释御制佛乘文集。诏许之。

端拱二年。开宝寺塔成。帝亲以舍利奉藏。敕内侍。往峨眉。修佛像及寺宇 按宋史太宗本纪。端拱二年八月癸亥。诏作开宝寺舍利塔成 按佛祖统纪。端拱二年。开宝寺建宝塔成。八隅十一层三十六丈。上安千佛万菩萨塔。下作天宫。奉安阿育王佛舍利塔。皆杭州塔工喻浩所造。凡八年而毕。赐名福胜塔院。安舍利日。上肩舆微行。自手奉藏。有白光起小塔一角。大塔放光。洞照天地。士庶焚香献供者盈路。内侍数十人。求出家扫塔。上谓近臣曰。我宿世曾亲佛座但未通宿命耳。诏直学士院朱昂。撰塔铭。谓曰。儒人多薄佛。向中竺僧法遇。乞为本国佛金刚座立碑。学士苏易简为之。指佛为夷人。朕恶其不逊。遂别命制之。卿宜体此意。敕内侍谢保意。领将作匠。赐黄金三百两。住峨眉饰普贤像。再修寺宇。并赐御制文集令直院徐铉撰记。

淳化元年。诏建淳化寺。奉石佛像。又诏赤脚道者入见。赐高丽国大藏经并御制佛乘文集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佛祖统纪。淳化元年。通利军。建城掘地。于古寺基。得巨石佛十躯。诏建淳化寺。以奉其像。又诏赤脚道者入见。上曰。南方禅律如何化物。对曰。究之一理。上起绕龙床一匝云。是禅是律。对曰。究之一理。上说。高丽国王治。遣使乞赐大藏经。并御制佛乘文集。诏给之。

淳化二年。赐沙门重达及中天竺僧紫服。敕僧赞宁。充史馆编修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佛祖统纪。淳化二年。太原沙门重达。自西天还。往反十年。进佛舍利贝叶梵经。赐紫服。住西京广爱寺。敕翰林赞宁。充史馆编修。中天竺那烂陀寺沙门补陀吃多来朝。进佛舍利梵经。赐紫服。南海占城国沙门净戒诣阙。献如意金铜铃杵龙脑香。

淳化四年。诏西边诸郡梵僧西来。中国僧西游而还者。所持梵经。并先具奏。封题进上。高丽国王治。遣使谢赐藏经御制文集 按宋史太祖本纪。不载 按佛祖统纪云云。

淳化五年。于阗国沙门。进大乘祝藏经。以法贤言。诏焚弃之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佛祖统纪。淳化五年。于阗国沙门吉祥。进大乘祝藏经。诏三藏法贤等详定。贤奏。此经是于阗书体。非是梵文。其中无请问人。及听法众。前后六十五处。文义不正。帝召贤谕之曰。使邪伪得行。非所以崇佛教也。宜焚弃之。以绝后惑。

至道元年。诏诸州僧三百人。岁度一人。尼百人度一人。又诏进盂兰盆仪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燕翼贻谋录。李主佞佛。度人为僧。不可数计。太祖既下江南。重行沙汰。其数尚多。太宗乃为之禁。

同类推荐
  • 上乘修真三要

    上乘修真三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Lilac Fairy Book

    The Lilac Fairy Boo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黄庭坚诗全集

    黄庭坚诗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隋书

    隋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EXO你是我美好的礼物

    EXO你是我美好的礼物

    夏伊!夏伊!你在哪呀?快出来。告诉我为什么?伯贤你快走吧!我不值得你这样做。为什么?你说为什么,就为我不喜欢你。好就因为这个是吧,我走,我走了之后就别想我再回来!你就和你的吴亦凡逍遥自在吧!对不起,伯贤。
  • 青山雪岫记

    青山雪岫记

    漫漫风雪路,茫茫人海潮。青山雪岫巅,笑谈江湖间。
  • 王俊凯你是我的光

    王俊凯你是我的光

    原本是两条路上的人可缘分促使我们相遇,“遇见我你后悔吗?”——王俊凯“不会,你是我的光啊”——陌夏阳缘分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
  • 阴阳狂医

    阴阳狂医

    生化战争后世界满目沧桑,阴气弥漫的大地,世间多了许多奇难杂症。本不惹世俗的尘飞,机缘巧合下应小萝莉之托下山救人。阴云笼罩在无人发觉的城市上,光彩迷离的尘世生活,却正是那些鬼魅最喜聚集之所。自称悬壶济世的医道组织,弥漫在金钱下的人鬼交易,无人探知的黝黑巷道内传出的鬼哭狼嚎之声。“生不入死道,死不进生门,阴阳自有定律,医者自当匡正阴与阳。”——新书来袭,欢迎支持。
  • 复仇之青梅竹马的背叛

    复仇之青梅竹马的背叛

    当昔日的青梅竹马变成仇人的儿子,当他们害了她们的朋友,当他们再度相遇,她们会怎样选择,当一切误会解开,她们会选择和他们在一起吗
  • 弃极境之巅

    弃极境之巅

    踏帝天,屠三大天帝;登帝位,创六道轮回;为她登尽巅峰,为她弃尽巅峰;看尽红尘百态,超脱天地宇宙之间,独立为帝,却忘不了她的嫣然一笑。蓝天为心爱之人,勇闯天下世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故事。
  • 琉璃佩罗

    琉璃佩罗

    至我年轻的女孩我可爱的,亲爱的,多年前握着我的手用力哭喊的你,如今是否还会想起年轻候的我,躺在藤椅上痴痴地笑?恍如昨日,你的泪打湿我的衣衫,你的笑映红我的脸,直到我再也看不到你的面孔那一刻,我才感到被悲伤紧紧拥住。能够留住回忆的只有这些相片啊,我不带走它们了。泛黄的色彩,牢牢地印在玻璃上,爱到无力只剩下苍白的情绪。把我的眼泪也留给你吧,它知道曾经我多么爱着你,就像你爱我那样。
  • mys的廉价出租公寓

    mys的廉价出租公寓

    狐仙大闹公寓生活,gl剧情实力展现,毒舌房东萌萌招租,拆楼危机一触接发,有腐有甜有虐,逗比逗比逗比(*"???)?――◎侧面宣群,【mys】梦影社群号:535462831
  • 大汉情缘之云中舞

    大汉情缘之云中舞

    本小说前小部分根据《大汉情缘之云中》的结尾续写,后面的则是云歌孩子的故事,欢迎阅读!本小说纯属虚构,其中一些人物与历史不符合,请勿当真!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枫叶正红时

    枫叶正红时

    一篇青春校园偏耽美的故事,属于我小说三部曲中的一部,也同样是初中时就起头的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