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08300000001

第1章

黄周星

【黄周星(1611—1680),字景虞,号九烟,上元(今江苏江宁)人。少时育于湘潭周氏,冒姓周,又称湘潭人。崇祯十三年进士,官户部主事。明亡后隐居于浙江湖州,后愤于国事自沉而死。著有《九烟先生遗集》等。】

余少时,阅唐解元《六如集》有云:“六如尝与祝枝山、张梦晋,大雪中效乞儿唱《莲花》,得钱沽酒,痛饮野寺中。曰:‘此乐,惜不令太白见之。’”心窃疑焉,然不知梦晋为何许人也。顷阅稗乘中,有一编曰《十美图》,乃详载张梦晋、崔素琼事。不觉惊喜叫跳,已而潸然雨泣。此真古今来才子佳人之轶事也,不可以不传,遂为之传。

张梦晋,名灵,盖正德时吴县人也。生而姿容俊爽,才调无双,工诗善画,性风流豪放,不可一世。家故赤贫,而灵独蚤慧。当舞勺时,父命灵出应童子试,辄以冠军补弟子员。灵心顾不乐,以为才人何苦为章缝束缚,遂绝意不欲复应试。日纵酒高吟,不肯妄交人,人亦不敢轻交与。惟与唐解元六如作忘年友。灵既氏,不娶。六如试叩之。灵笑曰:“君岂有中意人足当吾偶者耶?”六如曰:“无之。但自古才子宜配佳人,吾聊以此探君耳。”灵曰:“固然,今岂有其人哉?求之数千年中,可当才子佳人者,惟李太白与崔莺莺耳。吾唯不才,然自谪仙而外,似不敢多让。若双文,惜下嫁郑恒,正未知果识张君瑞否?”六如曰:“谨受教。吾自今请为君访之,期得双文以报命,可乎?”遂大笑别去。

一日,灵独坐读《刘伶传》,命童子进酒,屡读屡叫绝,辄拍案浮一大白。久之,童子跪进曰:“酒罄矣。今日唐解元与祝京兆宴集虎丘,公何不挟此编一往索醉耶?”灵大喜,即行。然不欲为不速客,乃屏弃衣冠,科跣双髻,衣鹑结,左持《刘伶传》,右持木杖,讴吟道情词,行乞而前。抵虎丘,见贵游蚁聚,绮席喧阗。灵每过一处,辄执书向客曰:“刘伶告饮!”客见其美丈夫,不类丐者,竞以酒馔贻之。有数贾人,方酌酒赋诗,灵至前,请属和。贾人笑之。其诗中有苍官、青士、扑握、伊尼四事,因指以问灵。灵曰:“松竹兔鹿,谁不知耶?”贾人始骇。令康诗,灵即立挥百绝而去。遥见六如及祝京兆枝山数辈,共集可中亭。亦趋前执书告饮。六如早已知为灵,见其佯狂游戏,戒座客佯为不识者,以观之。语灵曰:“尔丐子持书行乞,想能赋诗。试题悟石轩一绝句,如佳,即赐尔卮酒;否则,当叩尔胫。”灵曰:“易耳。”童子遂进毫楮。灵即书云:

胜迹天成说虎丘,可中亭畔足酣游。

吟诗岂让生公法,顽石如何不点头。

遂并毫楮掷地曰:“佳哉!掷地金声也。”六如览之,大笑。因呼与共饮。时,观者如堵,莫不相顾惊怪。灵既醉,即拂衣起,仍执书向悟石轩氏揖曰:“刘伶谢饮!”遂不别座客径去。六如谓枝山曰:“今日我辈此举,不减晋人风流,宜写一帧,为《张灵行乞图》,吾任绘事,而公题跋之,亦千秋佳话也。”即舐笔伸纸,俄顷图成。技山题数语其后。座客争传玩叹赏。忽一翁缟衣素冠,前揖曰:“二公即唐解元、祝京兆耶?仆企慕有年,何幸识韩!”六如逊谢,徐叩之,则南昌明经崔文博以海虞广文告归者也。翁得图谛视,不忍释手。因讯适行乞者为谁。六如曰:“敝里才于张灵也。”翁曰:“诚然,此固非真才子不能。”即向六如乞此图归。将返舟,见舟已移泊他所,呼之始至。盖翁有女素琼者,名莹,才貌俱绝世。以新丧母,随翁扶榇归。先舣舟岸侧时,闻人声喧沸,乍启槛窥之。则见一丐者,状貌殊不俗。丐者亦熟视槛中,忽登舟长跪,自陈张灵求见,屡发遣不去。良久,有一童子入舟,强挽之,始去。故莹命移舟避之。崔翁乃出图示莹,且备述其故,莹始知行乞者为张灵。叹曰:“此乃真风流才子也!”取图藏笥中。翁拟以明日往谒唐、祝二君,因访灵。忽抱疴数日不起,为榜人所促,遽返豫章。

灵既于舟次见莹,以为绝代佳人,也难再得。遂日走虎丘侦之,久之查然。属靳人方志来校士。志既深恶古文词,而又闻灵跅弛不羁,竟褫其诸生。灵闻乃大喜曰:“吾正苦章缝束缚,今幸免矣!顾一褫,何虑再褫;且彼能褫吾诸生之名,亦能褫吾才子之名乎?”遂往过六如家,见车骑填门,胥尉盈座。则江右宁藩宸濠遣使来迎者也。六如拟赴其招。灵曰:“甚善!吾正有厚望于君。吾曩者虎庄所遇之佳人,即豫章人也。乞君为我多方访之,冀得当以报我,此开天辟地第一吃紧事也。幸无忽忘。”六如曰:“诺。”即偕藩使过豫章。时,宸濠久蓄异谋,其招致六如,一博好贤虚誉;一慕六如诗画兼扶,欲倩其作《十美图》,献之九重。其时宫中已觅得九人,尚虚其一。六如请先写之。遂为写九美,而各缀七绝一章于后。九美者:广陵汤之霭字雨君,善画;姑苏木桂文舟,善琴;嘉禾朱嘉淑文孺,善书;金陵钱韶凤生,善歌;江陵熊御小冯,善舞;荆溪杜若芳洲,善筝;洛阳花尊朱芳,善等;钱唐柳春阳絮才,善瑟;公安薛幼端端清,善箫也。图咏既成,进之濠,濠大悦。乃盛设特宴六如,而别一殿僚季生副之。季生者,憸人也。酒次,请观九美图。因进曰:“十美欠一,殊属缺陷。某愿举一人以充其数,诘朝请持图来献。”比持图以献,即崔莹也。濠见之曰:“此真国色矣!”即属季生往说之。

先是,崔翁家居时,莹才名噪甚,求姻者踵至,翁度非莹匹,悉拒不纳。既从虎丘得张灵,遂雅属意灵,不意疾作遽归。思夏往吴中,托六如主其事。适季生旋里丧耦,熟闻莹名,预遣女画师潜绘其容,而求姻于翁。翁谋诸莹,莹固不许。于是,季生衔之,因假手于濠,以泄私忿。时濠威殊张甚,翁再三力辞,不得。莹窘激欲自裁,翁复多方护之。莹叹曰:“命也,已矣!夫复何言!”乃取笥中《行乞图》自题诗其上云:

才子风流第一人,愿随行乞乐清贫。入宫祇恐无红叶,临别题诗当会真。

举以授翁曰:“愿持此复张郎,俾知世间有情痴女子如崔素琼者,亦不虚其为一生才子也!”遂恸哭入宫。濠得之喜甚,复倩六如图咏,以为十美之冠。而六如先已取季生所献者,摹得一纸藏之。莹既知六如在宫中,乘间密致一缄,以述己意。六如得缄,乃大惊惋,始知此女即灵所托访者。“今事既不谐,复为绘图进献,岂非千古罪人!将来何面目见良友!”因急诣崔翁,索得《行乞图》返宫,将相机维挽。不意十美已即日就道,六如悔恨无已。又见濠逆迹渐著,急欲辞归,苦为濠羁縻。乃发狂,号呼颠掷,溲秽狼藉。濠久之不能堪,仍遣使送归,杜门月余乃起。过张灵时,灵已颓然卧病矣。

盖灵自别六如后,邑邑亡憀,日纵酒狂呼,或歌或哭。一日中秋,独走虎丘千人石畔,见优伶演剧,灵伫视良久,忽大叫曰:“尔等所演不佳,待吾演王子晋吹笙跨鹤!”遂控一童子于地而跨其背,攫伶人笙吹之,命童子作鹤飞;捶之不起,童子怒,掀灵于地。灵起曰:“鹤不肯飞,吾今既不得为天仙,惟当作水中仙耳!”遂跃入剑池中。众急救之出,则面额俱损,且伤股不能行,人送其归家。自此委顿枕席,日日在醉梦中。至是,忽闻六如至,乃从榻间跃起,急叩豫章佳人状。六如出所摹素琼图示之。灵一见,诧为天人,急捧置案问,顶礼跪拜,自陈“才子张灵拜谒”云云。已,闻莹已入宫,乃抚图痛哭。六如复出莹所题《行乞图》示之。灵读罢,益痛哭。大呼:“佳人崔素琼!”随蹄地呕血不止。家人拥至榻间,病愈甚。三日后,邀六如与诀曰:“已矣!唐君!吾今真死矣!死后,乞以此图殉葬。”索笔书片纸云:“张灵,字梦晋,风流放诞人也,以情死。”遂掷笔而逝。六如哭之恸,乃葬灵于玄墓山之麓,而以图殉焉。检其生平文章,先已自焚,惟收其诗草及《行乞图》以归。

时,莹已率十美抵都。因驾幸榆林,久之未得进御。而宸濠已举兵反,为王守仁所败,旋即就擒。驾还时,以十美为逆藩所献,悉遣归母家,听其适人。于是莹仍得返豫章。值崔翁已捐馆舍,有老仆崔恩殡之。莹哀痛至甚。然茕孑无依,葬父已毕,遂挈装径抵吴门,命崔恩邀六如相见于舟次。莹首讯张灵近状,六如怆然收涕曰:“辱姊锺情远顾,奈此君福薄,今已为情鬼矣!”莹闻之,呜咽失声。询知灵葬于玄墓,约明日同往祭之。六如明日果携灵诗草及《行艺图》至,与莹各桡舟抵灵墓所,莹衣辄酹,伏地拜哭甚哀。已乃悬《行乞图》于墓前,陈设祭仪,坐石台上,徐取灵诗草读之。每读一章,辄酹酒一卮,大呼:“张灵才子!”一呼一哭,哭罢又读,往复不休。六如不忍闻,掩泪归舟。而崔恩伫立已久,劝慰无从,亦起去,徘徊丘垅间。及返,则莹已自缢于台畔。恩大惊,走告六如。六如趁视,见莹已死。叹息跪拜曰:“大难!大难!我唐寅今日得见奇人奇事矣!”遂具棺衾,将易服敛之。而莹通体衫襦皆细缀严密无少隙,知其矢死已久。六如因取诗草及《行乞图》,并置棺中为殉,启灵扩与莹同穴。而植碑题其上云:“明才子张梦晋、佳人崔素琼合葬之墓”。时,倾城士人哄传感叹,无贵贱贤愚,争来吊诔,络绎喧豗,云蒸雨集,哀声动地,殆莫知其由也。六如既合葬灵、莹,检莹所遗囊中装,为置墓田,营丙舍,命崔恩居之,以供春秋奠扫之役。呜呼!才子佳人,一旦至此。庶乎灵、莹之事毕,而六如之事亦毕矣。

而六如于明年仲春,躬诣墓所拜奠。夜宿丙舍旁,辗转不寐,启窗纵目,则万树梅花,一天明月,不知身在人世。六如怅然叹曰:“梦晋一生狂放、沦落不偶,今得与崔美人合葬此间,消受香光,亦差可不负矣!但将未知谁葬我唐寅耳!”不觉欷歔泣下。忽遥闻有人朗吟云:“花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六如急起入林迎揖,则张灵也。六如讶曰:“君死已久,安得来此吟高季迪诗?”灵笑曰:“君以为我真死耶?死者形,不死者性,吾既为一世才子,死后岂若他人泯没耶?今乘此花满山中,高士偃卧时来造访耳。”复举手前指曰:“此非‘月明林下美人来’乎?”六如回顾,有美人姗姗来前,则崔莹也。于是,两人携手整襟,向六如拜谢合葬之德。六如方扶掖之,忽又有人大呼曰:“我高季迪梅花诗,乃千古绝唱,何物张灵,妄称才子,改‘雪’为‘花’,定须饱我老拳!”六如转瞬之间,灵、莹俱失所在。其人直前呼曰:“当捶此改诗之贼才子!”捽六如欲殴之,六如惊寤。则半窗明月,阒其无人。六如怃然,始信真才子与真佳人,盖死而不死也。因匡坐梅窗下,作《张灵崔莹合传》以纪其事。然今日《六如集》中,固未尝见此传也。余又安得而不亟补之哉。

畸史氏曰:嗟乎!盖吾阅《十美图编》,而后知世间真有才子佳人也。从来稗官家言,大抵真赝参半。若梦晋之名,既章章于《六如集》中,但素琼之事,无从考证。虽然,有其事何必无其人,且安知非作者有为而发乎?独怪梦晋之才,目空千古,而其尚论才子佳人,则专以太白与莺莺当之。夫太白诚天上仙才,不可有二。若千古佳人,自当以文君为第一。而梦晋顾舍彼取此,厥后,果遇素琼,毋乃思崔得崔,适符其谶耶?至于张以情死,崔以情殉,初非有一词半缕之成约,而慷慨从容,等泰山于鸿毛,徒以才色相怜之故。推此志也,凛凛生气,日月争光,又远出琴心犊鼻之上矣。而或者犹追恨于梦晋之早死。以为梦晋若不死,则素琼遣归之日,正崔张好合之年,后此或白头唱和,兰玉盈阶,未可知也。噫!此固庸庸蚩蚩者之厚福也,何有于才子佳人哉!

本篇选自《九烟先生遗集》卷二。

同类推荐
  • 易纬是类谋

    易纬是类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毛诗古乐音

    毛诗古乐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法度论

    三法度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诗品校定本

    诗品校定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还丹显妙通幽集

    还丹显妙通幽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精彩生活之随笔

    精彩生活之随笔

    本书是我个人经历的生活,与他人无关。是我的一些随笔,描写景物、游记、写人、记事、读后感等等类型。如果大家不会写作文可以参考。谢谢大家观看
  • 暖可可de微笑

    暖可可de微笑

    贝可的母亲宁乐是一个基督徒,贝可却从不相信神灵。但在见到靳安的时候,她愿意相信这个世上有神灵的存在。面前这个人虔诚的模样,就像超脱人世的神一样。后来,他是她的病人,他是她的心理医生。再后来,他们成了兄妹。
  • 不吃青梅的竹马不是好竹马

    不吃青梅的竹马不是好竹马

    李如月和唐宁是同一天出生的,李如月一直以为自己和唐宁只会是朋友关系,没想到有一天唐宁把她扑倒了。
  • 斋梦

    斋梦

    爱可以矛盾,可以自私,可以不计后果吗?如果你是"我",在夺回自己的心之后会爱上谁?是总喜欢一个人背负一切任由别人误会的博学,是表面懦弱实际强悍的景枫,是不敢表达爱情的千鳞,是爱与恨纠结的逸铭,还是一直有点色色的心地善良的小寸?喂,老顽童,请你不要腹黑得这么可爱好不好?
  • 世界人间

    世界人间

    何为世界,众人说,有人便是世界。而我说,有人的地,叫做人间。世间万物,非人类独尊,鸟兽花木,皆可为主。众生皆存方为世界。世界之大,又岂是是非对错能说明的,人间之中,又如何用正邪来辨明身份。何为对、和位错、何为正、何为邪这些答案尽在世界人间
  • 未央游记

    未央游记

    相信在我们这片土地上,一定会有一群能力非凡的强者,一直都在沉默的守护着,或许有的时候我们都不能理解!但是,他们一直存在……
  • 至尊小道士

    至尊小道士

    为报师恩,倜傥却不风流的吴凉被迫成为了美女上司的近身护卫。白天替美女治疗各种不服,踩踩装逼二代,夜里还得替上司守门,镇压各路鬼怪。没事和同事喝喝咖啡,周末与校花一起吃吃烧烤。傲娇的千金大小姐、靓丽冷傲阴阳师妹纸,还有那千方百计想要结束他单身生涯的小妖精……各种桃花劫纷至沓来,砸得他头晕眼乱。吴凉很忙,非常忙。忽然之间,他发现“单纯娇羞”的自己已然走上了一条风骚的护美人生路。
  • 八路坟

    八路坟

    烈士墓,无名英雄昔年战场伤;八路坟......巨北战役50英烈逝去了宝贵的生命......本书作者通过当年幸存者的口述,和翻阅的大量历史资料,运用夸张的写作手法,真实的再现了当年,那些英雄们鲜为人知的故事。至此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为了缅怀烈士功绩,弘扬烈士精神,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风尚。特推出此书,向至今还长眠于八路坟的那些无名烈士们致敬,无名英雄们永垂不朽!
  • 离酒似歌:烟花易冷

    离酒似歌:烟花易冷

    她,因为身份问题从小女扮男装。他,因为父亲抛弃母亲而想方设法复仇。他偶然的救了被追杀中的她一命,两人的羁绊再也解不开。but!“小爷不是gay!”“然后。”“你离我远点!”“意见驳回。”“喂,你还讲……”“再说一句我就不让你吃晚饭。”“你别啊,我不说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