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62600000072

第72章

定根解界九  遍趣九或十

宿住死生俗  尽六或十智

宿住死生智  依静虑余通

赡部男佛身  于境无碍故

论曰。佛十力者。一处非处智力。具以如来十智为性。知一切法自性功能。理定是有。名为处智。知一切法自性功能。理定非有。名非处智。此智通缘情非情境。与一切智皆不相违。恐于略说少功难悟。故复此中析出余九。二业异熟智力。八智为性。除灭道智谓善分别如是类业感如是类诸异熟果。无挂碍智。名业异熟智力。或说名为自业智力。谓善分别如是类果是自所造业力所招。非妻子等所能与夺。如是类业必招自果。不可贸易。无挂碍智。名自业智力。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四根上下智力。五种种胜解智力。六种种界智力。如是四力皆九智性。唯除灭智。谓如实知诸静虑等自性名得方便摄持味净无漏顺退住进决择分等。无挂碍智。名静虑等智力。静虑等相。定品当辩。若如实知诸有情类。能逮胜德根品差别。无挂碍智。名根上下智力。虽有中根而待胜劣。是劣胜摄。故不别显。此中根名为目何法。谓目信等断善根者。总相续中亦有去来。信等善法或目意等。若如实知诸有情类喜乐差别。无挂碍智名种种胜解智力。喜乐胜解名差别故。若如实知诸有情类前际无始数习所成志性随眠及诸法性种种差别。无挂碍智。名种种界智力。应知此中界与志性随眠法性。名之差别。如是四力并缘有为。故十智中惟摄九智。七遍趣行智力。或声显此义有二途。若谓但缘诸能趣道九智除灭。若谓兼缘道所趣果十智为性。谓如实知生死因果。及知尽道。无挂碍智。名遍趣行智力。八宿住随念智力。九死生智力。如是二力皆俗智性。此二力相有差别故。谓如实知自他过去宿住差别。无挂碍智。名第八力。若如实知诸有情类于未来世诸有续生。无挂碍智。名第九力。广辩此二如六通中。十漏尽智力。或声亦显义有二途。若谓但缘漏尽为境。六智除道苦集他心。若谓兼缘漏尽方便十智为性。理应如是。以辩相中言于尽及为尽。无挂碍智。二种俱名漏尽智力。此后三力即是三通。以六通中此三殊胜。在无学位立为三明。在如来身亦名为力。神境天耳设在佛身亦无大用。故不名力。且如天眼能见有情善恶趣中异熟差别。由此能引殊胜智生。亦正了知能感彼业。由此建立死生智名。神境天耳无此大用。是故彼二不立为力。然不别说他心力者。义已摄在根等力中。以他根等中有心心所故。又薄伽梵具一切智。于工论等亦得自在。而于佛事齐此已成。余智于中无别胜用。是故虽有亦不别说。唯依遍觉十种所知。佛所应为皆圆满故。何等名曰十种所知。谓诸法中因非因义。多分散地业果差别。定地功德品类不同。所化有情根解界异。所治能治因果差别。前际后际经历不同。离染不续方便有异。但由觉此佛事已成。余设有无。不致益损。故唯十种得名为力。又佛观察所化有情。设教应机唯须十智。谓由初智观所化生。于诸乘中堪无堪异。由第二智观所化生。于相续中业障差别。由第三智观所化生。于静虑等有味无味。烦恼为障。轻重差别。由知此二因。亦知异熟障。由第四智观所化生。趣清净品功能差别。由第五智观所化生。于证净品加行差别。由第六智观所化生。于证净品禀志性别。由第七智观所化生。诸所施为有益无益。种种差别正观修止。由弟八智观所化生。过去世中所集差别。由弟九智观所化生。当来世中结生差别。由弟十智观所化生。所证解脱方便有异。于此十智若随阙一。便不具足化有情事。多复无用。故不增减。已辩自性。依地别者。第八第九依四静虑。余八通依十一地起。欲四静虑未至中间。并四无色名十一地。诸胜德地总有尔所。已辩依地依身别者。皆依赡部男子佛身。唯此堪为力所依故。如是十智二乘亦有。何故在佛方受力名。夫受力名。谓无碍转。佛智于境。无碍转故得名为力。余则不然。以诸二乘尚不能见诸有情相续顺解脱分善。况复能知所余深细。如舍利子舍求度人。不能观知鹰所逐鸽。前后二际生多少等。大目乾连不能观见业风所引诸鬼差别。是故二乘天眼通等。观界远近与佛有殊。非无碍故。不名为力。二乘与佛漏尽既同。彼智何缘唯佛名力。唯世尊有遍达有情一切漏尽别相智故。谓薄伽梵于诸有情一切漏尽品类差别智无挂碍。二乘不然。是故力名唯属于佛。又唯诸佛智猛利故。如何猛利佛智力能。速断烦恼并习气故。如强弱力补特伽罗执利钝刀斩截草等。诸有情类蕴相无别。佛如何观有种种界。诸有情类蕴相虽同。而于其中非无差别。谓彼诸蕴体虽无异。而有无量品类不同。佛如量知都无挂碍。故世尊得有种种界智力。或诸如来名称高远。希有智慧妙用无边。唯佛能知非余所测。于余所了无别相中。何怪如来能知别相。已辩诸佛心力方隅。当辩菩萨时亦所成身力。颂曰。

身那罗延力  或节节皆然

象等七十增  此触处为性

论曰。佛生身力等那罗延。有余师言。佛身支节一一皆具那罗延力。理实诸佛身力无边犹如心力能持无上正等菩提大功德故。大觉独觉及转轮王。支节相连如其次第。似龙幡结连锁相钩。故三相望力有胜劣。那罗延力其量云何。十十倍增象等七力。谓凡象香象摩诃诺健那钵罗塞建提伐浪伽遮怒罗那罗延。后后力增前前十倍。有说前六十十倍增敌那罗延半身之力。此力千倍成那罗延。有余师说。此量如千蔼罗伐拏天象王力。此象王力其量云何。三十三天将游戏苑。象王知已化作诸头。种种庄严往天宫所。诸天眷属数有多千。乘已腾空如持桦叶。速至戏苑随意欢娱。天大象王力势如是。此力千倍等那罗延。于诸说中唯多应理。如是身力触处为性。此应总是诸触差别。有说唯是大种差别。有说是造触离七外。有有说力是重劣者是轻。如是名为佛生身力。佛四无畏相别云何。颂曰。

四无畏如次  初十二七力

论曰。佛四无畏。如经广说。一正等觉无畏。十智为性。犹如初力。二漏永尽无畏。六十智性。如第十力。三说障法无畏。八智为性。如第二力。四说出道无畏。九十智性。如第七力。何缘诸佛无畏唯四。但由此量显佛世尊自他圆德俱究竟故。谓初无畏显佛世尊自智圆德。第二无畏显佛世尊自断圆德。此二显佛自利德满。为显世尊利他圆德。是故复说后二无畏。第三无畏遮行邪道。第四无畏令趣正道。谓佛处处为诸弟子说障法令断除。即是令修断德方便。又于处处为诸弟子说出道令正行。即是令修智德方便。此二显佛利他德满。但由此四随其所应显佛自他智断圆德。至究竟故。唯立四种。如何可说无畏即智应言无畏。是智所成。理实应然。但为显示无畏。以智为亲近因。是故就智出无畏体。夫无畏者。谓不怯惧。由有智故不怯惧他。故智得为无畏因性。唯佛四妙智。是四无畏因。谓诸如来于一切法一切相妙智。是初无畏因。若诸如来一切烦恼并习气断妙智。是第二无畏因。若诸如来知弟子众有损有益妙智。是后无畏因。或无畏体即四妙智。怯惧名畏。此即于法无所了达。怀恐怖义。智于此畏有近治能。与畏相违。故名无畏。岂不非无智即是畏体。如何说智体即是无畏。此责不然。智与多法为近治故。如即无疑。谓智如能近治无智。亦于怖畏有近治能。故得智名。亦名无畏。如治无智亦能治疑。故得智名。亦名决定。所治无智虽不即疑。而智无疑。名二体一。如是无智虽与畏殊。而无畏名即目智体。一善能断多恶法故。有说无智亦摄畏体。故于此中不应为难。力与无畏有何差别。此无差别体俱智故。然于智体别义名力。复依别义立无畏名。谓不屈因说名为力。不怯惧因说名无畏。或初安立说名为力。立已不动说名无畏。或非他伏说名为力。能摧伏他说名无畏。有余师说。譬如良医遍达医方。说名为力。善疗众疾说名无畏。有说骁健说名为力。勇悍不怯说名无畏。如是二种义亦有别。谓成办事义是力义。不怯惮义是无畏义。佛三念住相别云何。颂曰。

三念住念慧  缘顺违俱境

论曰。佛三念住如经广说。诸第子众一向恭敬。能正受行。如来缘之不生欢喜。舍而安住正念正知。是谓如来第一念住。诸第子众唯不恭敬。不正受行。如来缘之不生忧戚。舍而安住正念正知。是谓如来第二念住。诸弟子众一类恭敬。能正受行一类不敬不正受行。如来缘之不生欢戚。舍而安住正念正知。是谓如来第三念住。虽有所化不敬受行。而佛世尊亦雨法雨。由此方便彼于余时。或余有情入正法故。非前说四。今复说三。可总说言念住有七。今三摄在前四中故。谓在缘外法念住摄。然此三种体通念慧。谓由安住正念正知。于三境中不生欢戚。不可见有诸大声闻。于三境中不生欢戚。便谓此三种非佛不共法。唯佛于此并习断故。善达有情种性别故。或弟子众随属如来。有顺违俱应甚欢戚。佛能不起。可谓希奇。非属诸声闻。不起非奇特。故唯在佛得不共名。诸佛大悲云何相别。颂曰。

大悲唯俗智  资粮行相境

平等上品故  异悲由八因

论曰。如来大悲俗智为性。普缘一切有情为境。作苦苦等三行相故。非无漏智。有如是理。此大悲名。依何义立。依五义故。此立大名。一由资粮故大。谓大福德智慧资粮所成办故。二由行相故大。谓此力能于三苦境作行相故。三由所缘故大。谓此总以三界有情为所缘故。四由平等故大。谓此等于一切有情作利乐故。五由上品故大。谓最上品更无余悲。能齐此故。有余师说。由大加行所证得故。唯大士身所成就故。入大功德珍宝数故。能拔有情大苦恼故。立大悲名。悲与大悲有何差别。此二差别由八种因。一由自性。无嗔无痴自性异故。二由依身。通余唯佛依身异故。三由行相。一苦三苦行相异故。四由所缘。一界三界所缘异故。五由依地。通余第四静虑异故。六由证得。离欲有顶证得异故。又悲为先。离染时得。唯离染得。有差别故。七由救济希望事成。救济异故。八由哀愍平等不等。哀愍异故。有余师说。诸佛大悲远细遍随。能普饶益。声闻等类。所起悲心。不能悲愍色无色界。佛于上界起极悲愍。心过于二乘。悲愍无间狱。已辩佛德异余有情。诸佛相望法皆等不。颂曰。

由资粮法身  利他佛相似

寿种性量等  诸佛有差别

论曰。由三事故诸佛皆等。一由资粮等圆满故。二由法身等成办故。三由利他等究竟故。由寿种性身量等殊。诸佛相望容有差别。寿异谓佛寿有短长。种异谓佛生刹帝利婆罗门种。姓异谓佛姓乔答摩迦叶波等。量异谓佛身有小大。等言显诸佛法住久近等如是有异。由出世时所化有情机宜别故。诸有智者思惟如来三种圆德深生爱敬。其三者何。一因圆德。二果圆德。三恩圆德。初因圆德复有四种。一无余修。福德智慧二种资粮修无遗故。二长时修。经三大劫阿僧企耶修无倦故。三无间修。精勤勇猛刹那刹那修无废故。四尊重修。恭敬所学无所顾惜修无慢故。次果圆德亦有四种。一智圆德。二断圆德。三威势圆德。四色身圆德。智圆德有四种。一无师智。二一切智。三一切种智。四无功用智。断圆德有四种。一一切烦恼断。二一切定障断。三毕竟断。四并习断。威势圆德有四种。一于外境化变住持自在威势。二于寿量若促若延自在威势。三于空障极远速行小大相入自在威势。四令世间种种本性法尔转胜希奇威势。威势圆德复有四种。一难化必能化。二答难必决疑。三立教必出离。四恶党必能伏。色身圆德有四种。一具众相。二具随好。三具大力。四内身骨坚越金刚。外发神光逾百千日。后恩圆德亦有四种。谓令永解脱三恶趣生死。或能安置善趣三乘。总说如来圆德如是。若别分折则有无边。唯佛世尊能知能说。要留命行经多大劫阿僧企耶说乃可尽。如是则显佛世尊身具有无边殊胜奇特因果恩德如大宝山。有诸愚夫自乏众德。虽闻如是佛功德山及所说法。不能信重。诸有智者闻说如斯。生信重心彻于骨髓。彼由一念极信重心。转灭无边不定恶业。摄受殊胜人天涅槃。故说如来出现于世。为诸智者无上福田。依之引生不空可爱。殊胜速疾究竟果故。如薄伽梵自说。颂言。

若于佛福田  能殖少分善

初获胜善趣  后必得涅槃

同类推荐
  • 耄余杂识

    耄余杂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洹词记事抄

    洹词记事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昌言

    昌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咒时气病经

    佛说咒时气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双凤奇缘

    双凤奇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万界之初

    万界之初

    万界之初,天地人兽同时出现,仙从何来,魔往何去,时间的前面有什么,天地的尽头又是什么,究竟在哪里能找到终极……
  • 回忆阴魂不散

    回忆阴魂不散

    我踏上了兜售青春的火车,沦陷在工业园,穿梭在流水线,忙碌于三点一线,所谓一入江湖岁月催,是的,时间太瘦,指缝太宽,那么我还剩下什么,,,各位观众请看大屏幕
  • 红楼遗梦之黛玉传

    红楼遗梦之黛玉传

    金玉缘成,黛玉离魂,这原是黛玉的归宿,她还有一段前生未了的恩情未还,如今灌溉之恩已还,那么今后的生命将为还当日的化劫之恩而生存。她,是仙姝,他,是星君。她,应该是报恩者,他,却是护恩人。一场相遇,一份相知,心中相惜,共同进退,即使人间还有种种磨难,她因他在而觉得幸福,他因她在而此生遗憾。
  • 大乘百法明门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浮游世间

    浮游世间

    这是个剑与魔法的世界,来自钢之国的松为了完成与友人的约定,前往天空之城艾欧赛斯,来到了魔法的国度理之国。然而,旅途并非一帆风顺,而旅途结束后又是否雨过天晴呢?设定什么的就是大杂烩,有法师、破魔剑客、狂战士、瞬移猫女,矮人工匠、贤祖智者等等等等。总之身为破魔剑客的主角松在魔法世界劈魔法,获友情,奔梦想的故事。(备注:主角身世有点吓人,如有身体不适,请继续观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释氏稽古略

    释氏稽古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蝠王分身

    蝠王分身

    “什么?你在想着秦始皇陵里有什么么?”哈哈,等着我给你倒腾几件东西出来看看“什么?没钱了?”等着,我甩张支票给你,数你自己填“什么?你要嫁给我”姑娘,虽然我是一介屌丝可是。。。。额,好软。。。姑娘真的不行,我就帮你交了几十万的住院费,你真的不用以身相许啊“什么,考古学家又要找我帮忙?”不去,上次的钱还没给呢,他找不找得到关我什么事,去送副棺材给他,让他找个地儿赶紧把自己埋了。。。。。。。。。一切未知领域的探索,一切新奇搞怪的行动,一切让你忍俊不禁的奇遇,且看蝠王分身
  • 这样求人最有效

    这样求人最有效

    求人不仅是一种简单的人际行为,它更是一种建立在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基础上的成事方法。本书告诉读者如何求人最有效,包括求人基本功、求助于亲人、求助于朋友、求助于领导、求助于下属、求助于陌生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