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62600000055

第55章

辩随眠品

已辩烦恼诸受相应。今次复应辩随烦恼。颂曰。

诸随烦恼中  嫉悔忿及恼

害恨忧俱起  悭喜受相应

谄诳及眠覆  通忧喜相应

憍喜乐皆舍  余四遍相应

论曰。随烦恼中嫉等六种。一切皆与忧根相应。以戚行转唯意地故。有余师说。恼喜相应。见取等流。应欢行故。悭喜相应。以欢行转唯意地故。欢行转者。悭相与贪极相似故。谄诳眠覆忧喜相应。欢戚行转唯意地故。欢戚行者。谓或有时以欢喜心而行谄等。或时有以忧戚心行。有余师言。既说诳是贪等流故。但应欢行不应说与忧根相应。是欢等流不应戚故。又正诳时不应戚。故或应说诳是痴等流。憍喜乐相应。欢行唯意故。在第三静虑与乐相应。若在下诸地与喜相应。此上所说诸随烦恼。一切皆与舍受相应。相续断时皆住舍故。有通行在唯舍地故。舍于一切相应无遮。譬如无明遍相应故。余无惭愧惛沉掉举。四皆遍与五受相应。前二是大不善地法摄故。后二是大烦恼地法摄故。说二及声显难及释。谓于恼诳设难如前。理应释言。果因相别。如无惭掉虽贪等流。而与忧苦有相应义。故知所说与受相应。不唯同因但据相别。许有忧戚而行诳者。情有所忧而行诳故。所说烦恼随烦恼中。有依异门佛说为盖。今次应辩盖相云何。颂曰。

盖五唯在欲  食治用同故

虽二立一盖  障蕴故唯五

论曰。如契经言。若说五盖为不善聚。是为正说。所以者何。如是五种纯是圆满不善聚故。其五者何。一欲贪盖。二嗔恚盖。三惛眠盖。四掉悔盖。五疑盖。契经既说盖唯不善。故知唯在欲。非色无色界。由此为证知惛掉疑。体虽皆通欲色无色。而但欲界有得盖名。为显惛沉掉举二种唯欲界者。有立为盖。故与眠悔和合而立。眠悔唯是欲界系故。为显眠悔唯染污者。有得盖名。故与惛沉掉举二种和合而立。惛掉唯是染污性故。疑准前四在欲可知。何缘欲贪嗔恚疑盖。各于一体别立盖名。而彼惛眠掉悔二盖。各于二体合立盖名。欲贪嗔疑食治各别。是故一一别立盖名。由惛与眠及掉与悔。所食能治事用皆同。故体虽殊俱合立一。欲贪盖食谓可爱相。此盖对治谓不净想。嗔恚盖食谓可憎相。此盖对治谓慈善根。疑盖食谓三世。如契经说。于过去世生如是疑。乃至广说。此盖对治。谓若有能如实观察缘性缘起惛眠盖食谓五种法。一[夢-夕+登]瞢。二不悦。三频申。四食不平性。五心昧劣性。此盖对治谓光明想。此盖事用。谓俱能令心性沈昧。掉悔盖食谓四种法。一亲里寻。二国土寻。三不死寻。四随念。昔种种所更笑戏欢娱承奉等事。此盖对治谓奢摩他。此盖事用。谓俱能令心不寂静。由此说食治用同故。惛眠掉悔二合为一。或贪嗔疑是满烦恼。一一能荷一覆盖用。惛眠掉悔非满烦恼。二合方荷一覆盖用。此五名盖。其义云何。谓决定能覆障圣道圣道加行。故立盖名。若尔则应诸烦恼等皆得名盖。一切皆能覆障圣道及加行故。如世尊告诸苾刍言。若为一法所覆障者。则不能了眼是非常。一法谓贪。乃至广说。一一别说如杂事中。何故世尊说盖唯五。理实应尔。然佛世尊于立盖门唯说五者。唯此于五蕴。能为胜障故。谓贪恚盖能障戒蕴。如次令远离欲恶故。惛沉睡眠能障慧蕴。此二俱令远毗钵舍那故。掉举恶作能障定蕴。此俱令远奢摩他故。如是四盖渐次令越出离白法。由此于后令于业果四谛生疑。疑故能令乃至解脱解脱智见皆不得起。故唯此五建立为盖。若尔掉悔盖。应惛眠前说顺戒定慧蕴。次第而说故。不尔此中坏次第者。世尊意欲显别义故。谓契经中佛依正理说惛眠盖。毗钵舍那能治非止。说掉悔盖唯奢摩他能治非观。此依伏断说观止门。别治惛眠掉悔二盖。若依永断此观止门。对治一切用无差别。为显此理故坏次第。何故无明不立为盖。不说成故。如契经说。无明所覆覆即是盖有余师说等荷担者立诸盖中。无明于中所荷偏重。是故不说慢复何缘不立为盖。以有由慢能修胜法。为盖义劣。不立盖中。有余师言。夫为盖者。令心趣下。慢则不然。以能令心趣上法故。诸见何故不立盖中。见诸有情阙非我见者。虽执有我而能离染故。有说诸见性捷利故。不顺盖义。盖性迟钝。随烦恼中余不立盖。准前所说应如理思。上二界惑不立盖者。离三界染初非障故。又彼无记盖唯不善。今应思择诸随眠等。由何而断。由慧观见彼所缘故随眠等断。若尔欲界他界遍行及三界中见灭道断有漏缘惑应无断义。缘苦集谛法智忍生。唯缘欲界苦集谛故。缘灭道谛诸智忍生。唯缘无漏为境界故。无如是失。我许诸惑永断方便有多种故。为有几种。总有四种。何等为四。颂曰。

遍知所缘故  断彼能缘故

断彼所缘故  对治起故断

论曰。断见所断惑。由前三方便。一由遍知所缘故断。谓欲界系见苦集断自界缘惑。色无色界见苦集断所有诸惑。以上二界他界地缘。亦由遍知所缘断故。缘苦集谛类智忍生。俱能顿观三界境故。及通三界见灭道断无漏缘惑。如是诸惑皆由遍知所缘断。故二由断彼能缘故断。谓欲界系他界缘惑。以欲界系见苦集断。自界缘惑能缘于彼。此惑于彼能作依持。依持断时彼随断故。如羸病者却倚而立。去所倚时彼随倒故。如何于彼能作依持。由此于彼能为因故。岂不此即说由害因故断。实尔此彼但是异名。然为止滥故作是说。谓欲界惑自他界缘。皆有此彼互为因义。然无此彼展转相缘。故于此中说能缘断。欲令易了唯他界缘。由断此因彼便随断。三由断彼所缘故断。谓见灭道断诸有漏缘惑。以无漏缘惑能为彼所缘。所缘断时彼随断故。如羸病者杖策而行。去彼杖时彼随倒故。何缘于此所断惑中有断能缘。故说所缘断。如缘欲苦集起现观时有断所缘。故说能缘断。如缘诸灭道起现观时。虽实尔时此彼俱断。而由所断有胜有劣。故胜断时言劣随断。谓若于彼惑所缘中。无漏慧生能为对治。彼惑名胜。所余名劣。何缘彼惑偏得胜名。于彼所缘无漏慧起。专为敌彼发功用故。若许惑断方便有多。有由能缘断故随断。有由所缘断故随断。何故前说由慧观见彼所缘故随眠等断。但应于此先立宗言。永断诸惑由多方便。勿先立宗与后解释。言义各异前后相违。如先立宗后释无异。先据必观惑所缘故。后据于中有差别故。惑先举胜后兼辩劣。正敌对者说名为胜。已说三方便。断见所断惑。断修所断惑。由第四方便。谓彼但由治起故断。以若此品对治道生。即此品中诸惑顿断。如下下品治道起时。上上品惑即皆顿断。至上上品治道起时。下下品惑即皆顿断。如是理趣后当广辩。岂不一切见所断惑断时亦由对治道起。以若此部对治道生。则此部中诸惑断故。理实应尔。然于此中为显三界修所断惑无不皆由九品道断治道决定。故说此言。见所断中唯有顶惑。对治决定如前已辩。惑见所断诸惑断时。方便定三。故就别说。修所断惑能断方便不决定故。就总而说。岂不所明第四方便与前宗义有不相关。谓修位中以灭道智。能断三界修所断惑。慧非见此惑所缘故。此与宗义实不相关。前宗唯辩见所断故。设彼总摄亦不相违。见彼惑所缘此惑治生故。所言对治总有几种。颂曰。

对治有四种  谓断持远厌

论曰。诸对治门总有四种。一断对治。谓道亲能断诸惑得。即无间道。二持对治。谓道初与断得俱生。即解脱道。由如是道持断得故。令诸惑得不相续生。三远分对治。谓道能令前所断惑得转更成远。即胜进道。于解脱道后所起道名为胜进。乃至后得俱起生等亦得道名。令与惑得相违。诸得相续增故。四厌患对治。谓道随于何界何地中见诸过失深生厌患。即是于彼以种种门观过失义。此唯诸厌作意聚摄。由此势力。设于后时属妙境界亦不贪著。应知多分是加行道非决定故。不说在初说多分言。应知为显无间解脱。胜进道中缘苦集谛者。亦厌患对治。已说惑对治。当辩断惑理。诸惑永断为定从何。为从所缘。为从相应。为从自性。何故生疑。于此三种皆见过故。且不应说断从所缘。谓若此法是彼所缘。未曾有时非所缘故。亦不可说断从相应。谓相应法互为因故。此法无时非因性故。又由此惑令心成染。此心无时成不染故。亦不可说断从自性。谓法无容舍自性故。以断惑时不可令彼所断诸法失所断性。是故应思惑从何断。颂曰。

应知从所缘  可令诸惑断

论曰。诸惑永断定从所缘。以于所缘遍知力故。令惑永断如前已说。然惑所缘总有二种。谓有系事。及无系事。缘有系事为境诸惑。及从此惑力所引生。不缘此事为境诸惑。如是二惑于一有情现相续中引起诸得。设无染污心现在前此得恒行无有间断。为去来世诸惑果因。如是应知。缘无系事为境诸惑。及因此惑势力所引随从现行。不缘此事为境诸惑。所引起得类亦同前。言为去来惑果因者。谓此诸得现在世时。是过去惑等流性故。说之为果。是未来惑生缘性故。说之为因。然此诸得与断对治等流诸得现行相违。能持去来所得诸惑。故令一切缘此事惑及缘余惑相续而转。缘此事境诸断对治等流起时惑得便绝。所得诸惑于自所缘虽体犹有。而由因果得永绝故。可说名断。以于少境若未遍知缘此境惑。及因此惑力所引起缘余境惑。所引去来惑果因得现相续中无间而转。若于少境得遍知时。惑所引得便不复转。故知惑断定从所缘。如前所言远分对治。一切远性总有几种。颂曰。

远性有四种  谓相治处时

如大种尸罗  异方二世等

论曰。一切远性总有四种。一相远性。如四大种。虽复俱在一聚中生。以相异故亦名为远。二治远性。如持犯戒。虽复俱在一身中行。以相治故亦名为远。三处远性。如海两岸。虽复俱在一大海边。方处隔故亦名为远。四时远性。如去来世。虽复俱依一法上立。时分隔故亦名为远。望何说远。望现在世无间已灭。及正生时与现相邻。如何名远。非眼等境故。或无作用故。无为非时不可为难。虚空体遍二灭遍得。故契经中亦说为近。等声为明举法未尽。已辩烦恼对治差别。修能对治胜进位中。所断诸惑为再断不。所得离系有重得耶。颂曰。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桃妖

    桃妖

    上古大神女娲娘娘补天遗留的五彩石碎块,却因吸收了女娲血液而成为上古大神血缘传承的唯一。坠落凡间与上仙劫难姻缘纠葛,他陪她百年寂寞无声,她愿意为他成仙成魔。他为她取名桃妖,伴她成长,而她的存在却威胁到天界神仙的自身安危,于是在爱恨纠缠中,二人在人,魔,仙三界尝遍甜蜜痛苦。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不灭灵帝

    不灭灵帝

    万古不灭,浩气长存!血海深仇,誓死不归!一朝封帝,伏尸万里!爱恨情仇,魂牵夙绕!一个枭雄,一个书生,机缘巧合之下融为一体。究竟谁是正?谁是邪?枭雄道:“修炼原非容易。”书生道:“惜命不可修行。”
  • 声律启蒙(中国传统文化选编)

    声律启蒙(中国传统文化选编)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凰天下之儒门千金

    凰天下之儒门千金

    五岁青瑶搅得全家天翻地覆,差点没有被逐出家门!八岁提刀砍倭寇,黑吃黑了倭寇钱财!十一岁收服了七千流民,洗干净了知府衙门,端了两个土匪窝,占山为王了!带着流民开荒种地,大丰收的时候,鞑子来了!鞑子抢粮?给我杀!杀!杀!杀到他姥姥家去!青瑶此时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另外看得上的几股中原势力,且数一数:占据南直隶的是青瑶儿子亲爹!占据山东的是青瑶第一任相公,当然,没来得及过门。占据福建的是青瑶第二任相公,当然,后来被休,没关系了!青瑶率先称帝,有本事的就放马过来!老娘有火枪!全给你们端了!老娘要一统江湖!错了!陛下!是一统江山!(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最完美的女孩

    最完美的女孩

    谋杀计中计,藏尸方法,犯罪心里学实验,连环杀手,困兽之局,扭曲人格,多重人格分裂,可怕的阴谋.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叫叶欣的女生身边,她是具有研究犯罪心理学天份的大学生,当她在经历这一切恐怖而又迷离的事件之后,却发现了自己曾经是自己设想的最完美的女孩,也是最可怜的棋子.人的心理世界是纷繁复杂的,甚至是充满诡异和怪诞的信息。而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有另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就像你看到自己的每一瞬间,也许都有另外的一个自己在叹息,恐惧和分裂……
  • 玄武奇谭

    玄武奇谭

    众人皆对“圣斗士星矢”、“黄金十二宫”耳熟能详,却对华夏星象知之甚少。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和北方玄武到底存在什么样的秘密?与传说中的“黄金十二宫”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一位身负血海深仇的少年,从莽荒大山中走来,得到了玄武星的认可,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且看西西一一道来,已写百万字小说,完本保证。
  • 侠客风云传之时绊

    侠客风云传之时绊

    根据国产游戏“侠客风云传”进行的的同人小说创作。偏向轻小说风格,世界观沿用,融入了acg作品的一些特色。整合了五条线不过有侧重,关于天意城的势力相关的人物有比较大的调整和创新。在这一周目里,东方未明,重新开始。
  • 异界之我是音乐大师

    异界之我是音乐大师

    谭雅也赶了回时髦来了把穿越,她发现这个世界很有意思。对于一位音乐制作人来说什么样的世界最幸福?当时是音乐气息浓重的世界了!所以,在这个异常注重音乐的世界,谭雅简直就是如鱼得水。
  • 快走贩子

    快走贩子

    用近光速旅行来投资和兜售物品的“快走贩子”。在一个星球星域投资了相应资金或资源之后,写好字据,然后继续进行星际旅行。“一段时间”后再回来,因相对论原因,投资地已经有所收益,这时候要求回报并再次离开。以此展开自己的环绕式旅行和生活的乐趣。主角就是贩子学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