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87000000004

第4章 奥秘篇(3)

在这批文书中,有古老的旧约圣经前几章的文本,这是2000多年前,依照古老的原文抄写的,其中有从天而降的神和由人间被带到天上去的人的故事。最能激起一些科学家兴趣的是一场类似于核爆炸式的灾难的降临。天使在决定要毁灭两个罪恶之城时,提前通知了唯一的正人君子罗德,让他往山上逃跑。后来,在天使毁城的前夜,罗德还是带着妻子向山上逃去。他们刚离开城,身后就传来了巨大的爆炸声,《圣经》写道:“硫磺与火从天降至索道姆和哥莫拉,城内、洼地上的居民和所有生物盖无幸免。”罗德之妻在逃跑的过程中,忍不住好奇,回头向爆炸的地方张望了一眼,立刻变成了盐柱。罗德只得独自离开,逃到了山上。

一些人认为,这一段描述毁灭罪恶之城的古文书,实际上可能是远古时发生的一次核爆炸,一些人事先被劝说离开爆炸地点,到山洞中躲避核辐射,没有躲避的人和所有生物都未能幸免于难,而一些看到核爆炸的人,被巨大的核能量照射得双目失明而死。如果对照广岛原子弹爆炸的一些当事人的回忆,则这两者的情形是很接近的。

对于死海古文书留给人们的疑问,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回答,但从曾居住在死海附近的一些民族的传说中,确实可以感到,这里曾经发生过不同寻常的事情。

南极地图是谁绘制的

法国数学家、地理学家阿朗斯·凡在1531年画了一张世界地图,这张地图非常奇妙,美国地理学家吉·维豪普特在研究中发现:在这张400多年前所画的地图上,南极大陆的轮廓线与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几乎毫无差别!

根据历史的记载,南极大陆最早是由俄国航行家在1820年发现的,而对它的详细测绘和研究则到了近代才开始的。而16世纪的人是如何知道南极大陆情况的呢?有人认为,地图本身的历史久远性是毫无疑问的。阿朗斯·凡在地图上画上了南极,这可能是他自己想像出来的。至于地图上南极的形状与实际的如此相似,也许只是一种巧合。吉·维毫普特却不同意这种解释,他反驳道,如果这地图的南极真是阿朗斯·凡幻想出来的,那么他怎么能幻想那么准确,并且把南极东半球的部分画大点,西半球部分画小点?他又怎么能凭想像把大陆上的山岭沟谷画得像我们今天所探明的一样呢?

尤其令人不解的是,在这张如此精确详细的南极图上,竟没有罗斯陆缘冰。我们知道,这块大冰覆盖住了半个罗斯海,有些地方厚达700米。这么一大块陆缘冰至少在1531年时就有了。如果阿朗斯·凡在绘制南极地图时还没有这块冰的话,那么今天也不会有,或者规模要小得多。但是这巨大的罗斯陆缘冰确确实实已经存在,因此只能得出两种结论:一种可能是这张地图上的南极的确是凭想像画出来的,另一种可能是依据某些从遥远的古代流传下来的、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的资料或图样画出来的,不过这又留下了一系列的疑问,在那遥远的青铜器时代,是什么人,又是通过什么方法了解到南极的情况的?这些疑问还需进一步研究。

古地图是怎么回事

18世纪初,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谱卡比宫,有人从土耳其海军上将彼利·瑞斯所珍藏的物品中,发现了一张奇怪的地图。后来,在柏林国家图书馆里,又发现了两张也是属于彼利·瑞斯的地图册。当时,谁也弄不清它们都是什么地方的地图。

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后,所有这些地图都被送给美国制图员俄林敦·H·麦勒瑞进行研究。经初步研究后发现,这些地图上所有的地理资料都是存在的,只是位置有点不对。

这些地图非常精确,它们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南北美洲的海岸线和南极洲的轮廓,更令人吃惊的是,地图上澳大利亚和南极洲的连接处,竟与1969年美国环境科学管理中测定的这两个大陆曾经相连接的地方完全相符。

这些地图不仅再现了陆地的轮廓,而且还表示了这些地区内部的地形情况。山脉、岛屿、河流和高原,都极其准确地在地图上表示出来,甚至人类今天还很少考察过的地方,也在这些地图上被表现出来。

专家们把彼利·瑞斯的地图同今天从卫星上用现代化照相技术所拍摄影的地球照片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它们非常相似。

瑞斯的地图是古老地图的翻版,而并不是原版,要想找到地图的原始作者,显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甚至是完全不可能的。不过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首先,这些地图不是地球上人类的祖先所绘制的;其次,地图是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从空中拍摄的。这些地图不论是谁绘制的,还是谁拍摄的,都令人迷惑不解。

古代的现代化机械装置

1900年复活节前不久,一队乘船出海的希腊采海绵的潜水员,发现了一艘沉没的古船,船上有许多物品。

其中有一件状如现代时钟的铜制机械装置,后来称之为“安地基西拉机械装置”。在它的一块碎片上留有古代雕刻,后来证实是在公元前1世纪期间刻上去的,雕刻保存最完好的部分与公元前77年前后的一份天文历类似。

1902年,史泰斯宣布:这件装置是古希腊的一种天文仪器。他的看法随即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论。历史学家开始认为,古希腊不可能有这么高超的机械工艺,虽然在数学方面成就显赫,但古希腊并没有机械制造技术。安地基西拉机械装置的发现,似乎要打破这一固有的观念。后来,又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那个如便携式打字机一半大小的机械装置是星盘,是航海的人用来测量地平线上天体角距的仪器;有的人认为可能是数学家阿基米德制造的小型天象仪;有的人认为机械装置如此复杂,不可能是上述两种中的任何一种;最保守的学术界人士甚至认为,机械装置是千年后从其它驶经该海域的船只上掉下去的。

1975年,安地基西拉机械装置的奥秘终于被揭开,耶鲁大学的普莱斯教授经过长期的研究,并在希腊原子能委员会的协助下,用丙射线检查机械装置的各个部位,了解了30多个铜齿轮的结构原理。他认为,这个装置是一台计算机,是公元前87年前后制造的,用来计算日月星辰的运行。这四件残缺的机械装置有结构复杂的齿轮、标度盘和刻着符号的壳板。普莱斯教授把它比作“在图坦哈门王陵墓中发现的一架喷气飞机”,这的确是一项前所未有的重大发现。

水晶人头的考证

1927年,英国考古工作者米希尔·海德吉兹和他的女儿安娜,在英国杭特利城附近的卢巴·安吐姆有城废墟进行考察,偶然发现一颗水晶人头,重约5公斤,用大块水晶仿照人头骨制成,鼻骨由三块水晶拼成,眼洞为一块圆型水晶,牙齿整齐镶在牙床上。

1954年出版的《危险——我的道路》一书认为,这颗水晶人头是3600多年前古人制成的,制作至少费工150年,雕刻后用沙粒磨光。

另一些考古学家不同意上述论断,他们认为,生活在3600多年前的古人,由于受当时科学技术水平尚很低下的条件所限制,不可能制造如此精美的水晶人头。

法国人类博物馆里也珍藏着一颗水晶人头,据法国一些考古学家考证:“这颗水晶人头经过科学鉴定,被认为是14或15世纪墨西哥印第安人——阿斯特克人制作的。从历史和宗教角度分析,估计它是阿斯特克人的一个祭司牧杖的装饰,从而证明中古时代阿斯特克人已懂得了水晶的美、水晶的制作技术。”

有些学者支持和赞成上述论断,他们认为,公元14至15世纪时,阿斯特克人已创造了相当高度的文化,能够制造质地优良、造型美观、以褐地黑纹为特征的陶器,纹样从多种复杂的几何图案发展到花鸟鱼虫等写实的题材,还能采用天然铜锻造铜器,在铸造和模压黄金的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技巧,特别是用羽毛镶嵌制成的饰物,具有颇高的工艺水平。

1978年,在考古发掘中,墨西哥又发现一块直径11英尺、重约10吨的大型石刻,名之为“月亮石”,这是阿斯特克人于1470年雕刻成的。从前面所列举的一些史实,可以证明当时阿斯特克人的科学技术水平已达到很高程度,有能力制作水晶人头。

英国博物馆里也珍藏着一颗水晶人头。这颗水晶人头是1898年从美国纽约“提法尼”珠宝商店购买来的。有些考古学家认为,可能是殖民时代拉丁美洲阿祖提人制作的。

沙漠玻璃是从哪里来的

1932年12月9日,在埃及与比利亚边境高低起伏的沙丘上,埃及沙漠考察队发现了一些散落在沙漠上的淡黄和青色玻璃状物体,它们呈透明或半透明状。这就是人们后来共知的“利比亚沙漠玻璃”。但是沙漠玻璃从何而来呢?这个问题引起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

许多研究人员认为,沙漠玻璃是一种熔融石(我国地质界称之为“玻璃陨石”)。熔融石很像黑曜石,是一种自然黑、深绿色或深黄色的玻璃石,它可能来自地球之外或流星。熔融石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组成。从外形上看,利比亚沙漠玻璃的表面凹凸不平,这是由于有些二氧化硅玻璃受撒哈拉强风的风蚀所引起的。

但是,另外一些科学家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利比亚沙漠玻璃含硅量比熔融石高,并且没有发现任何空气动力作用的痕迹。它的碎片呈片状,不像熔融石那样呈哑铃、长条、球体、圆盘、泪珠等特殊形状,颜色也不像典型的熔融石那么深,有些基本上是无色的。

他们推测,这种玻璃可能是由彗星扫过地球的热浪,或者彗星爆炸强烈作用于地壳的岩石所形成的产物。被熔化的硅玻璃可能流入地势较低的地区,然后冷却和凝结形成利比亚沙漠玻璃,以后可能由于风化作用形成碎片。然而,那些反对利比亚沙漠玻璃来源于彗星或陨石的人认为,沙石熔化根本不可能形成如此均匀的玻璃。而支持者则强调利比亚沙漠玻璃的化学成分与附近利比亚沙的化学成分十分相似,它们之间可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探索印第安人峭壁建筑

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峡谷之中,有一片神奇的建筑群落。这些神奇的建筑就是印第安人阿纳萨扎伊部落的峭壁建筑群落。他们的所有建筑都修在峭壁之上,是北美着名的文化遗址。

据考证,这个神秘的印第安部落从2000多年前就开始在这里修建他们的居住地,到了公元1050年,他们就已经在这里建成了12座城镇。从那时起,这里就已成了这个部落的宗教、政治、商业中心,是一个具有5000多居民的核心居民点。

尽管这个北美印第安人的古代聚居地已经废弃了700多年,但是,建筑物并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害。

今天人们看到的峭壁建筑共有500多幢。其中,被称为“峭壁王宫”的最大建筑物,约建成于11世纪。它有200个房间,是用了几十万块扁石头和2万多条松木十分考究地修建起来的。

在这些建筑中还有专门用于敬神的太阳庙以及阳台屋、雪松塔、落日屋、方塔屋、回音室等等。

在峡谷两侧的坡地上还保留着峭壁居民开辟的梯田,谷底有他们修建的水渠。在这里还发现了一些由他们制作的各种造型精巧的陶器。

许多考古发现表明:阿纳萨扎伊人有着极其丰富的创造力。他们虽然没有文字和计算方法,但同样可以成为出色的天文学家。在峭壁上留下的抽象壁画和人们在谷中发现的他们用绿松石、贝壳制成的精美饰物,都表明他们的文明程度很高,工艺水平堪称一绝。

第一台地震仪的发明

我国东汉时期(公元132年),在京师(今河南洛阳)盛传着一个惊人的消息,说太史令张衡发明了一种仪器,可以测到发生地震的时间和方位。但也有人不相信,认为地震发生在几百里以外,人怎么能测出来呢?这不成“决胜千里之外”了吗?

张衡生于公元78年,死于公元139年,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地震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张衡发明的仪器叫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据《后汉书》记载,地动仪以精铜铸造而成,圆径达8尺,外形像个酒樽,机关装在樽内,外面按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各设置一条龙,每条龙嘴里含有一个小铜球,地上对准龙嘴各蹲着一个铜蛤蟆,昂头张口,当任何一个方位的地方发生了较强的地震时,传来的地震波会使樽内相应的机关发生变动,从而触动龙头的杠杆,使处在那个方位的龙嘴张开,龙嘴里含着的小铜球自然落到地上的蛤蟆嘴里,发出“铛铛”的响声,这样观测人员就知道什么时间、什么方位发生了地震。

公元138年3月1日,这台地动仪西方的龙嘴张开了,铜球“铛”的一声落到蛤蟆嘴里,测知洛阳以西发生地震。但由于洛阳没有感到震动,所以很多人议论纷纷,说这台仪器不准。几天以后,信使飞马来报,距离洛阳以西1000多里的陇西(今甘肃东南部)发生了大地震,这才使朝廷内外“皆服其妙”。

近代的地震仪在公元1880年才制成,它的原理和张衡地动仪基本相似,但在时间上却晚了1700多年。

神秘的阿苔密斯神庙

公元前21世纪,古代有位着名的旅行家——昂蒂帕特,他在土耳其见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月亮女神阿苔密斯神庙。

同类推荐
  • 气象:阴晴冷暖早知道

    气象:阴晴冷暖早知道

    本书是关于气象的科普读本,向读者介绍了众多奇怪的天气现象:千姿百态的云、五彩缤纷的雪花、神秘的大雾、怪雨、奇特的龙卷风等。内容涉及所有的大气现象及人们最为关心的一些天气气候热点问题,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气象科学,强化人们的气象意识,帮助读者了解气象,用好气象服务产品。图文并茂,理论与现象结合,阐述简明,通俗易懂,适合广大青少年及对气象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医疗革命(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医疗革命(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这套“青少年科普知识”丛书,主要精选现代前沿科技的各个项目或领域,介绍其研究过程、科学原理、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等,使青少年站在当今科技的新起点寻找未来科学技术的契入点和突破口,不断追求新兴的未来科学技术。
  • 最佳课堂:宇宙探谜

    最佳课堂:宇宙探谜

    把兴趣引进课本,使爱好代替讲台,将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吸收,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与探索精神,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与创新素质,这就是本套全书的宗旨。本套全书根据全国中小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根据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再结合全国中小学各科课本的同步内容编撰而成,是各学科的有益补充和知识范围的深层挖掘,是现代中小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这些百科未解知识之谜,能够增长中小学生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
  • 地球的花衣:自然奇观(地理知识知道点)

    地球的花衣:自然奇观(地理知识知道点)

    山是地球上分布最为广泛的地貌之一,高耸入云的山峰常常给人一种博大宽厚之感。正因为如此,山历来都是人们向往之地,历史上的隐士常常选择名山作为隐居之地,孔子也曾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话。
  • 嗨!我最喜欢的常识故事

    嗨!我最喜欢的常识故事

    所谓“常识”,就是普通的知识,或是众所周知的知识、一般的知识、日常知识。常识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一个缺乏常识的人,其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往往是底下的。作为小学生,掌握一些常识是有必要的,这不但能提高自身的生活能力,还能进一步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常识也是一种文化。
热门推荐
  • 隐情秘爱:老婆签回家

    隐情秘爱:老婆签回家

    “五年,做我的女人取悦我直到我厌烦。我给你想要的一切。作为条件,你终生不能嫁入连家。”“笑笑是谁?”“想知道是么?那要看你拿什么来换了。”“我付不起违约金,所以,我不想嫁给你。”“没关系,违约的反正是我,我付给你违约金。”“你可不可以不要跟我抢孩子。”“签了这份合同,我就答应你的要求。”连轻言拿着一份合同,似笑非笑的看着史语语已经显怀的肚子。她只是想摆脱他安静的过自己的生活。他只是想让她回到他身边,哪怕用合约束缚住她。只要她有所求,他就有留住她的理由。
  • 噬月长生

    噬月长生

    夜月大陆,一个只有月武者的地方,一切的力量都来源也天空中那永不落下的自然之月。雷欧,一个身怀惊天秘密的落魄贵族子弟,为了寻找爷爷和父母的失踪之谜而踏上了未知的道路,看雷欧如何在大陆上为自己谱写出一段传奇。………………
  • 我家有只狐小仙

    我家有只狐小仙

    当一个只谈过一次恋爱而且还是处男的极品钻石王老五在一次偶遇中碰到了一只狐狸,会发生什么搞笑的事?难道这个是现代版《聊斋》?
  • 他们凯源玺之恋

    他们凯源玺之恋

    他们相遇了,他们相爱了,这道路上,会有很多的爱情火花,会有什么期待呢
  • 火影忍者绫月传

    火影忍者绫月传

    她是宇智波一族的小公主,却没有疼爱她的父母。为了自己想要的未来,她刻苦奋斗。写轮眼开,百豪术启。爱人出走,兄长叛逃,挚友之死,真相之殇……她能否继承父母的遗志,傲视苍穹?!!
  • 腹黑女王全能魔法师

    腹黑女王全能魔法师

    别人欺负你你会怎么办?秦悦曰:“那你就十万倍的讨回来!”一代杀手魂穿到一个胆小怕事,全身废材的女孩身上,空有一副如花似月的长相,却什么都不会。她秦悦就要让前世没有绽放出的光彩在今世绽放!“呦!这位漂亮的女子可否陪在下喝两杯呢?”一位邪魅的男子说道。“不好意思,我们不熟。”她礼貌的回答。“那我们熟不熟?”男子摘下面具,嗯?竟然是他?!这是一篇穿越小说,也是一部男主对女主死缠烂打的小说,结局一对一,欢迎观看。
  • 大明牛魔王

    大明牛魔王

    一个牛魔王回到明朝会发生些什么?他和崇祯平起平坐。他让大明在锦衣卫,东西厂之外又多了一卫。他不喜欢忠臣,最喜欢贪官,最大的爱好是和当官的抢老婆。他的情人是天下最有权势的女人。他是皇太极的克星,见他一次必然倒霉一次。他很丑,但是却是秦淮八艳心慕中的情人。他大明整个的带入了一个魔化的时代,更是大明娱乐業界的帝王。他不是皇帝,权利比皇帝还要大。本书非全架空,据史而写,起名是弱项,看看就知道了。
  • 最风流 醉唐诗

    最风流 醉唐诗

    《最风流 醉唐诗》内容简介: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一种幸福。万古江山一壶酒,千年岁月现行诗,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十余位资深教授倾心审读。
  • 挂失的姻缘

    挂失的姻缘

    《挂失的姻缘》内容简介:一代易经大师张天元,张真人传奇的一生留与后人许多猜想。她对独臂将军那种单相思并遭到一次次地拒绝的爱情让人惋惜,让人同情。而独臂将军让人恨的同时又有一些可怜。贫尼(张天元的师父)为大意献身令人起敬。愚蠢的皇上被奸臣玩弄于鼓掌之中令人痛心,张天元巧妙地戏弄群臣却得到愚蠢皇上至高无上的奖励时,诈死,急流勇退。但是,在独臂将军危难时她挺身而出,女扮男装与独臂将军并肩作战,屡屡奇功。在一次布奇门阵法时,她忽然来月经失去法力,眼见一支毒箭向独臂将军射来,她却无法施展法力,用自己的身体当了这一箭,死在独臂将军怀里。将军抱着她的遗体,一种丧失之痛,由骨子里散发出来??????
  •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是“艺之趣”系列丛书的一本,图书致力于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欣赏与解读古今中外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多个艺术领域。旨在以清浅平易的语言,精美详实的图片,通过著名作品的美学赏析、作品背后的奇妙故事、作者与时代的趣闻轶事等角度,全方位、多视 角地展现深邃隽永的艺术之美。在带您巡游艺术长廊的同时,更令您深刻领略艺术的文化意 蕴与历史内涵。翻开欧洲美术史,希腊神话和基督教神话两大神话系统交替出现,并驾齐驱,为历来艺术家所采用,留下了丰富的作品。这册题解式工具书,可以帮助读者研究、学习、借鉴和欣赏这类题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