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74300000002

第2章 前言

本书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 (本书正文) 是8年前我于长江商学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 ( EMBA) 班学习时的毕业论文,第二部分 (附录1) 是12 年前自己写的一篇短文,第三部分 (附录2) 是17 年前我在成都发动机公司 [1]任总经理时写给著名企业家潘宁先生的一封信。为什么要把这三部分合成一本书,则就是在本前言里想要交代的。

2001年,在历史刚刚跨入新世纪的门槛时,吴晓波推出了力作《大败局Ⅰ》,书中例举了10 个著名企业的兴衰成败。虽然这些企业如日中天时的辉煌业绩曾经在企业界有口皆碑,有些企业当年那些春风得意的故事,甚至在普通百姓中也是口口相传、耳熟能详的。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本应很在意吴晓波笔下这些曾红极一时的企业是如何走了麦城的故事,也好引以为戒。但阴差阳错的是,这本书问世后就一直没有放上我的案头。

2007年,吴晓波推出了《大败局Ⅱ》,又描写了9个曾经成功的企业不幸凋谢的故事。这时我已在航空一集团 [2]任总经理,日常工作更忙了,但书中《科龙 [3]:一条被刻意猎杀的龙》这一篇却让我读之有欲罢不能之感,因为科龙的第一个主人公潘宁先生和我有着太深的缘分。当时,我几乎是如饥似渴地读完了这篇文章。读后却是若有所失,一是感到吴晓波笔下对潘宁先生的描写不免令人有意犹未尽之嫌,二是有些说法则和史实还有些偏差。例如书中写潘宁:“在整个1998 年,他一直在全国各地考察,他想收购成都一家军工厂的车间,将之改造成电冰箱生产线……”,这里提到的成都一家军工厂,应该就是我当时任总经理的成发公司。实际上1998年成发公司与科龙在成都的合资企业已经投产,是当时成发公司“联老大 (大型国有企业)、联老外 (外资企业) 和联老乡 (乡镇企业)”的“三联”改革举措中的“联老乡”之举。乡镇企业出身的科龙入驻成发公司,当时在成都企业界可是一件传为美谈的大事。1998 年,潘宁先生作为当时科龙的董事长,确实到过成都,但却不是吴晓波所说的考察,而是视察已经投产了的成发公司与科龙的合资企业,这也是我和他最后一次见面。

1998年11月,我奉命调往沈阳黎明公司 [4]工作,不久就听说潘宁先生不再兼任科龙电器公司的总裁了。第二年开春,北国沈城还是一片寒冷肃杀,又传来消息说潘宁先生退休了。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有莫名的惆怅涌上心头,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心里总是有意无意地想:说不定再过一段时间,潘先生还会再次出山……毕竟,潘宁先生是我这一生中第一个由衷敬佩的企业家,我真不希望他的光环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褪掉!

我第一次见到潘宁先生是在1996 年的春天。当时,我接任困难企业成发公司的总经理才一年时间,正在四处寻求带领企业脱困的办法。偶然的机会听到了广东顺德的容声冰箱厂改制成科龙电器后马上要在香港 H股上市,上市后将考虑并购整合国内冰箱厂,且已经找过陕西黄河电冰箱厂,结果没谈拢的消息。我得到这个消息后喜出望外,赶紧请成都市经委 [5]和成都市工商银行帮忙,拉大旗作虎皮,组成了一个成都市经委访科龙代表团,前往洽商合作。代表团中有成都市经委和成都工商银行的同志,实际上真正的主角是我,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科龙将上市后从香港筹到的巨额资金投到成发公司来,以拯救实际上已倒闭了的成发公司双燕冰箱厂。因此,我们在广州下飞机后就马不停蹄直奔顺德市容奇镇。

当时潘宁先生很忙,已经决定出差了,我们从广州下飞机后到顺德市容奇镇还有一段路程,本以为这一趟可能见不着他了。没想到潘宁先生决定在顺德到广州的中途,找一家酒店请我们吃中午饭,和我们见上一面。和他见面后我略事寒暄就想直奔主题,结果潘宁先生却不慌不忙地亲自审查菜单,还把安排接待的人训斥了几句,说道:这么重要的贵客到了,怎么能点这样的菜呢?接着他亲自重新圈点。具体菜名已经记不清了,总的感觉是素雅庄重,既突出了广东地方菜特色,又不显铺张奢华,而且特意加点了当时在广东还是新鲜事物的海鲜。期间,潘宁先生表现出来的那种沉稳而不乏热情、随和却充满自信的处事风格以及刚柔有度、掌控局面的超强能力令我为之一震。联想到以前听到的种种关于他的故事,涌上心里的第一个印象———这才是真正的大企业家。

那次访问之后,成发公司与科龙合资的谈判正式开始。实际上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去科龙。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访问科龙,并为这个乡镇企业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震惊之前,科龙的前身容声冰箱厂就已经声名鹊起,它已是广东仅次于万宝冰箱厂的另一个明星企业。1988年,我在希望集团的诞生地四川省新津县办乡镇企业,当时我们开发出一种新型板管式电冰箱蒸发器,我曾以一个推销员的身份到过容声冰箱厂。在那种情况下自然是见不到潘宁先生的,只能和厂里一些业务人员打交道,不过却听了不少有关潘宁先生创业的故事。在那一次推销中,我们的新产品被拒绝了,理由只有一点,容声冰箱厂不愿采用铝管做的蒸发器,坚持必须用铜管的,虽然铝管成本低,但和铜管相比寿命期短,质量不如铜管的可靠。容声冰箱厂宁可提高成本、减少利润也要确保质量的经营理念,使我感慨万分!而由此所折射出的那种对产品的品质顶礼膜拜的敬业精神尤为使我敬佩不已。从那以后,我就对靠9 万元起家创业的潘宁先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在成发公司和科龙的合资谈判开启后,我和潘宁先生又见过几次面。有一次我还专门到了香港科龙总部去拜访他,他安排了高规格的接洽。我们之间聊了很多合作之外的事,我也不断加深了对他的了解和敬佩!记得他跟我说起过一段自己的往事:有一年国家铁路部门到容奇镇招募火车司机,他和村里的一位同龄人一起去报名,结果和他一起去应招的同乡因为是初中毕业生被录取了,而他由于高小 [6]没毕业,所以名落孙山。后来他参了军,也是由于文化水平低,只当了个班长就复员回乡了。他亲口讲的这个故事使我对企业家有了一种新的认识,觉得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并不取决于文化水平,而更取决于他的人品和智慧!

然而,真正使我更加佩服潘宁先生的则是另一件事。成发公司与科龙的合作并非一帆风顺,科龙上市后募集了12亿元资金,此后应该如何发展,在科龙内部的认识似乎并不一致。1996 年8月30 日 (周五) 下午快下班时,我在办公室突然接到本公司五分厂的秦华蓉同志从顺德打来的电话,说她们在为科龙安装调试成发公司生产的电冰箱箱体发泡生产线时,听到了一个小道消息:科龙电器对与成发公司合作的决心产生了动摇,准备改为与辽宁营口冰箱厂合作,明天 (周六) 科龙将在香港召开董事会做出决策。我听了这个消息后,如逢晴天霹雳,非常着急,如果要再次赶到广东去,说服和争取潘宁先生支持,时间已经来不及了。那天我正患感冒,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还发着低烧。当时我知道只剩下死马当活马医的最后一招了,必须在第二天科龙董事会在香港开会做出决策之前,修书一封,晓以利害,说服科龙回心转意,继续与成发公司合作。于是我当时就伏案疾书,晚饭也没吃,一直写到凌晨四点钟,修改打印后天亮了,立即直接传真到科龙香港总部交潘宁先生。

传真发出后,我虽然心里忐忑,但仍坚信,世界上有两种职业最接近,那就是企业家和军事家。潘宁当过兵,他一定是个好兵,一定曾想当元帅,只不过是时运不济而没有继续戎马生涯而已。所以,我在对国内电冰箱市场已做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军事思维来描述当时冰箱商战形势的这封信,只要他看到了,只要他是一名真正的企业家,是一名曾想当元帅的好兵,他一定能为之所动。

后来果不其然,潘宁先生在接到我的信后决定科龙董事会暂时休会,并派出包括花旗银行的代表在内的科龙董事会成员再次到成发公司进行考察,并听取了我的答辩。当科龙电器董事会复会后,终于一锤定音,决定成都、营口两地同时合作。成发公司与科龙合资的新工厂建设很顺利,到1998年,科龙冰箱就已经在成都批量投产并开始拓展市场了。

经过这些事后,潘宁先生的企业家形象在我心目中算是“屹立”起来了。在我的想象中,企业家的人生,应该永远没有休止符号。所以后来听说潘宁先生悄然退休,我不止一次扼腕叹息。再后来读了吴晓波书中潘先生退休时对媒体记者讲的:“现在退下来,我觉得非常荣幸,因为好多知名企业家,有的升了官,有的没有后续力,还有的犯了错误,极个别的上了刑场。像我这样干到65 岁的企业家,屈指可数,我光荣退休,确实好荣幸。”这一段话时,我甚至在心里有些埋怨潘宁先生了,我觉得他应该像马胜利一样,承包纸厂不成,摆地摊卖包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过转念一想,就在潘宁先生退下来之前两年,也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企业家褚时健被判了无期徒刑。他说的极个别的人,不知是不是指的就是褚时健。烈士暮年,虽应壮心不已,但英雄末路、纲常无度,相比之下,潘宁先生也许确实算是荣幸的。

在我看来,企业家和军事家的结局应该一样,只有两种可选择,要么辉煌凯旋,要么悲壮成仁。可惜潘宁先生选择了道家方士“退隐山林”的道路。从那以后,我内心一直郁闷了很长时间,我多么渴望现代中国能出现一位乃至一批我心目中所想像那样的企业家啊!

2000年,我接受时任人民政协报记者的吴秀生采访时,就开始以再造魂魄的命题来思考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成长的道路问题,后来和吴秀生同志合著了《再造魂魄:中国文化复兴与当代企业家精神重铸》一书。潘宁和褚时健两位企业家的不同命运和结局是我下决心选择这样命题的原因。记得当时在航空一集团总经理刘高倬同志的倡议下,由高建设同志所在的人力资源部发起,在集团内组织了一个青年企业家协会。2001 年夏天,协会在大连召开了一次论坛,刘高倬总经理亲自参加了这次论坛。我在论坛中做了一个题为《国企“老板”的十条军规》的发言,那其实正是我结合国企实际研究企业家精神的初步体会。

2005年,我在长江商学院读EMBA时,选择了企业家的精神特质这个命题,我试图探究在企业家应有的精神特质中,第一位的要素应该是什么?潘宁的隐退在制度层面上我是理解和赞同的,但他在精神层面上脱离企业家内涵而不另辟新径完成生命的燃烧,却给我带来了心灵上的巨大疑惑。我认为作为企业家,要不断进取,不断开拓,无论是在已有的基础上拼搏还是抛弃一切从零开始,都要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气度和情怀。不为世俗名利羁绊,不为一时得失挂怀,只求在事业发展中丝尽成灰;正所谓一腔热血而来,两手空空而去,这才是作为一个企业家应该追循的宿命。因此,我在毕业论文中对企业家七种精神特质排序时,把进取精神放在了第一位,认为这才是企业家的首要特质!然而,有多少人能做到打到最后一颗子弹呢?

2012年10月,一则关于褚时健保外就医出狱后,以带罪之身二次创业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当时身在美国的王石先生在微博上说:“巴顿将军说过,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看来这是一名资深登山爱好者最愿意引用的一个比喻了。2002年褚时健保外就医出狱时已经75岁了,居然决定承包2000亩①荒山种橙子,进行第二次创业。据媒体报道,当时王石先生就去云南拜访了褚时健。王石后来说:“你想象一下,一个75岁的老人,戴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论橙子挂果是什么情景。虽然他境况不佳,但他作为企业家的胸怀呼之欲出。我当时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样的挫折,到了他那个年纪,我会想什么!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勇敢。”其实在我看来,这已不是勇不勇敢的问题了,而是真正的企业家进取精神在褚时健身上显现了!这才是真正难能可贵的。

中国的文化历来崇尚见好就收,这种不求进取的见好就收思想,把我们民族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创造全都湮灭了。四大发明见好就收自不必说,最近有人研究,中国的墨具有千年不褪色的品质,原因是其烧结制作工艺很不平凡,现在通过分析才知道,原来是把做墨的原料纳米化了,使得墨制成后具有不易褪色的品质。但见好就收,使这样的发现晚了千百年。我在《再造魂魄:中国文化复兴与当代企业家精神重铸》一书中提到褚时健的悲剧,在本书中再次提到褚时健“拿了自己不该拿的,①1亩=666.67平方米。

没拿自己该拿的”的悲剧。“拿了自己不该拿的”而触刑受罚,当然是人生莫大的败笔。然而未曾想到,正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却用自己曲折人生的后半段,诠释了企业家精神中最重要的那部分!

我一直在想,命运太捉弄人了,如果褚时健像潘宁那样严于律己,退休后再次创业,十年后还是一个企业家,他今天会那么被人关注吗?他所体现的企业家精神会被人们口口相传而弘扬吗?他的精神还会那么励志吗?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名句国人世代传诵,但如果仅从福祸转换的角度来看褚时健现象那就未免太肤浅了。褚时健的传奇故事或许是在冥冥之中给中国的企业家们以历史的启示。对我而言,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想把潘宁的前半生和褚时健保外就医出狱后的后半生嫁接在一起。潘宁先生退休后与科龙约法三章:“不保留办公室,不拿科龙一分钱退休金,不要科龙一股股份”,这样的心胸和境界无疑比褚时健高万丈。但是,那时潘宁才65岁,比褚时健保外就医时还年轻10岁,结果他没有选择再次创业。我不知道为什么,总为他感到遗憾!不过,我确实曾经设想过潘宁先生退休后创业、创业、再创业的情景,设想过时代把潘宁先生塑造成企业家之神的可能。

我把自己8年前、再前溯近10年的三份文稿放在一起的原因是否交代明白了呢?这取决于人们见仁见智的判断。结果如何,我不知道。我只能衷心祈盼,在中国企业家阵营之中,将来会有人成为生生不息、冲锋不止的企业家之神!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注 释

[1]. 现称中航工业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本书多用成发公司。

[2]. 指当时的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3]. 指当时的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现调整成为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4]. 现称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书多用黎明公司。

[5]. 指成都市经济委员会。

[6]. 一般指五、六年级的小学,即高年级小学。

同类推荐
  • 比尔·盖茨用人的11条准则

    比尔·盖茨用人的11条准则

    比尔·盖茨带领的微软公司在二十多年里一直在飞速地发展,微软公司的软件大军像当年的蒙古军队一样横扫世界。那么比尔·盖茨是如何领导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勇往直前的呢?这大概是最值得管理学家们反思的地方。
  • 微管理:执行的技术

    微管理:执行的技术

    本书从制度执行、职责划分、目标的确定与实现、管理者引导、凝聚集体执行 力、过程监控与纠偏、奖惩激励、执行结果和执行管理提升九个方面展开论述,按 “问题界定 案例解析 实践指南 管 理提升”四个模块,深入浅出地对员工执行工作中的各种管理行为进行了解析,并辅 以漫画、情境、案例等表现形式,让管理者学会如何更好地培养员工的执行能力,提高执行效率。本书适合企业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工作者、培训师、管理咨询师、高校人力资源 管理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 向诸葛亮借智慧

    向诸葛亮借智慧

    本书从管理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的知识,解读诸葛亮的一生,对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赤壁大战、空城计、斩马谡、六出祁山等大事件都有精辟的分析,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观察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既讲故事也分析规律,并与当今现实生活相结合,古为今用,总结出能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规律和技巧。
  •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

    本书共分12章,包括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总论,银行的资本结构及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和利率风险管理,流动性管理和负债管理,投资管理等内容。
  • 商务谈判艺术

    商务谈判艺术

    杨易编著的《商务谈判艺术》对商务谈判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谈判原则、谈判准备、谈判开局、谈判磋商、谈判策略与技巧、谈判礼仪、风险规避以及谈判法律与心理为重点内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商务谈判的基础知识,是高务谈判人员必备的参考书
热门推荐
  • 傲世战尊

    傲世战尊

    当战争狂人的游魂在异世界重生时,大陆风起云涌,少年萧琰为了寻找一个暗黑组织不幸身陷惊天阴谋之中,从此险象环生,所幸他的身旁簇拥着八位绝色佳人,助他征战四方,傲世称尊。
  • 成神超市

    成神超市

    俞升一个普通人一次偶然机会发现了一个‘成神超市’可以加各种武功之后他在实现和奇异环境中来回穿梭,当然也遇到了属于他的爱情
  • 百草女医师

    百草女医师

    她是个孤儿,七岁那年亲眼目睹父母被大火烧死后,就再也说不出话了。直到遇到他,龙凰山庄的少爷。他将她带回山庄,从此改变了她的命运。?一次上山采药,她遇到一位身负重伤的银发美少年,她救了他,他却对她的好意冷漠以待,直到有一天,她被赶出山庄,又遇上盗贼,差点被污辱的那一刻,她绝望地喊出声了,而那冷血高傲的银发少年如神仙般地出现,从此,她的命运再一次被改变。
  • 茶迷

    茶迷

    《茶迷》描写从80年代初开始中国改革开放30年历史跨度中,蕴育出来的深圳一个地摊卖茶水的小老板-陆抗美个人奋斗的故事,结合中国国情,紧紧抓住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让主人公人生磨难史充满着戏剧人生的跌宕起伏,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茶迷》书,分享与主人公同悲、同喜、同乐的阅读欣赏体验时光,尤其值得称赞的是茶道这一具有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中与茶迷们共享,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喜欢读《茶迷》书的粉丝们推动,将会掀起一股喝茶风潮,重走悠悠的茶马古道是读者会员们每年聚会的好时光,勇跃报名吧!
  • 魔皇逆世

    魔皇逆世

    大秦劲弩平四海,汉庭铁骑踏八荒。盛唐剑师锋芒露,纵横宇内无人挡。三足鼎立大争世,英杰枯骨铸人皇。八百年太平迎动荡,十万里沃土变沙场。四王乱中宫,家国两茫茫,幽魂跨界来,乱世起苍黄。草芥间崛起,江湖中跌宕,豪情冲霄汉,独身灭朝纲。以我手中剑,斩尽天下雄,杀戮止干戈,惯看夕阳红。且看魔皇降人界,逆世沧澜录!
  • 综漫之变身紫莲

    综漫之变身紫莲

    无尽的世界拥有着无尽的故事,或许哪一天你的故事会让其他世界里面的人们所知晓,又或许哪一天你会听到其他世界里面的故事......神:“你将前往其他世界进行历练,直到你能够以自己的力量脱离世界的限制,到那时,我将告诉你一切。”此外,本书QQ群:311120831,有兴趣的话,可以加入
  • 鬼婚难逃

    鬼婚难逃

    她梦里与男子在棺木中洞房而不自知,醒来发现床单上有血迹。她在古墓遇到一颗死人头,从此便被缠上,有了个死人头夫君。后来才知道,现实中会说话的死人头,就是梦里的古代男子。他带着目的出现在她面前,最终却为她放弃执着,改变故事最后的结局。鬼婚难逃,逃得掉的是婚姻,逃不掉的是什么?
  • 神奇宝贝之路在何方

    神奇宝贝之路在何方

    穿越在了神奇宝贝世界,不喜欢收复太多的神奇宝贝,在踏上路途的那一刻,情不自禁敢问路在何方?欢迎喜欢神奇宝贝的同好们,一起进群讨论,群号:571368024
  • 幽影孤鸿

    幽影孤鸿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孤鸿、孤鸿,谁人肯从?
  • 无限之暗黑恐怖

    无限之暗黑恐怖

    蓝静只感觉自己被一双冰冷的手抱起,虽然冰冷,却让她感觉前所未有的踏实。她舒服的靠在方迟的胸膛闭上眼睛,接着忽然又眼珠瞪大,从方迟怀中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