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72400000008

第8章 “情”、“理”、“意”、“学”: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四个维度(2)

三、强之以意,以意悦人

强之以意,即以生动而鲜明的意象启发学生,学会透视历史的多种维度,使他们能够突破以往的学习造成的认知盲区,同时能够跳出细枝末节的羁绊,认识到历史并非只是一堆名词、时间、地点、意义等知识的单调聚集,从而逐渐养成大历史的宏观视野与历史意识。 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凸显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内在联系,培育学生“长时段”审视历史、理解现实的意识。一直以来,我们的历史教育一直着重于历史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历史意识的培养。“只有当人们把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奠基于历史意识之上时,蕴含在历史的本质性维度中的丰富的内涵才会向他们显示出来。”当代大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多样、方便、快捷,但缺点是芜杂、零碎、散乱。因此,尽管他们可能感觉自己已经知道很多,但他们的所知常常是碎片化的、积件化的。他们真正感兴趣的往往不是“历史”,而是“如何考历史”;不是了解历史的真相,而是获得历史这门课的成绩;不是探索历史的本质,而是窥探历史的隐私。要遏制这种历史主义思维方法的蔓延,就必须倡导历史意识的培养。而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渐趋兴起,在史学界、文艺界、大众文化生活与思想领域中都有所表现。在史学界,历史虚无主义者宣称进行理性思考,借学术研究与范式创新之名,采用“多重标准混用”的方法重评历史,否定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在文艺界,历史虚无主义者把某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归结于某些历史人物个人的心血来潮或是某种离奇的因素,用无厘头式的言辞,揶揄、调侃先烈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谱写的不屈的奋斗历程,贬损、否定鲁迅、茅盾等进步文学家及其作品;在大众思想文化领域内,一些网络、媒体、出版商为了增加关注率与点击率,不惜歪曲历史,对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另类的解构,却还冠上历史揭秘、专家解读、真相还原之名,将历史娱乐化,误导公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及各种观点借着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介在社会上迅速传播,青春年少、渴望新知的大学生们很容易被其犀利、尖锐以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新锐姿态所吸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历史意识的培养就显得更加的必要和重要。

于是,笔者在讲课时,往往会有意去发掘学生以前学习历史时以及在本课程教材中着墨不多的内容,将他们开发成一个知识重点,然后将已有的重点内容贯穿其中,进行长时段的历史考察和论述。例如,在讲授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背景———北洋军阀的统治时,笔者辟出一个专题:近代军阀政治及其影响。从军阀的概念入手,辅以军阀个人的生平及相关趣闻,阐述近代军阀政治的特点及其与新文化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并延伸到国民党新军阀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建军思想与建军方略,最终引出结论:党指挥枪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保证。整个专题讲述以军阀作为意象,挖掘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让历史既具体又宏观,既生动又深刻,让结论水到渠成,既正确又亲切。下面,笔者试着以“北洋军阀的统治”为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将“纲要”课教学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教学设计做一个较为微观而具体的呈现。

(一)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分析

教材将“北洋军阀的统治”放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这一部分,没有要求重点讲授,但是笔者却将其作为一个专题内容来讲解,原因如下:

1.自1912年至1928年,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时间长达17年,如果再加上军阀积习对之后的国民政府统治的影响,时间就更长了。但无论是中学的历史教科书还是“纲要”课教材,对北洋军阀的统治的叙述都略显简单。而近些年,历史虚无主义者却挖掘出北洋军阀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和历史细节,与教材的言简意赅形成鲜明对比。这为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趁“虚”而入留下了空间。

2.近几年网络、报纸、影视、图书出版与部分学者合力制造出来的“民国范儿”、“民国热”广泛传播,在青年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经由这些渠道,发现了与历史教科书完全不一样的关于北洋军阀的记叙。对历史一知半解、尚未树立正确历史观的青年学生难辨其真假虚实,他们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种主张、思想,从而质疑教材和教师,以为他们传授的内容不客观、不真实。

3.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北洋军阀的统治承上启下,如果不把这段历史讲清楚,之后的很多内容是无法深刻理解的。

以文化为例,恰如著名的北洋军阀史学家来新夏先生所说,北洋军阀面临的是一个新旧并存、中西杂陈的过渡性社会。但它奉行的指导思想仍然是“中体西用”,即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封建伦常为纽带,但是由于无知、少知和悖于时代要求,他们所宣扬、利用的儒家文化很多是过时的糟粕,难以为时代所接受,因此才会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思想解放潮流的勃发,乃至“五四”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这类近乎绝对化的口号。但历史虚无主义者不仅未能从这一历史中汲取教训,反而继续着思想上的误区:一部分人继续沿着“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的路径走下去,鼓吹“侵略有理”、“殖民有利”,抹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解构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与民族自信;另一部分人则走向反面,在鄙薄当代中国人传统文化知识薄弱与道德信仰失范的同时,“以古非今”,大肆宣扬军阀们的道德、伦理与良心,把民国渲染成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

再如,中国共产党的“党指挥枪”,受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很多同学也未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常常把“党指挥枪”与军队国家化对立起来。

因此,笔者在讲授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将“北洋军阀的统治”开辟成一个专题———近代军阀政治及其影响。从军阀的概念入手,概述军阀政治由古至今的发展历程,结合近代大军阀个人的生平及相关事迹,阐述近代军阀政治的特点及其与新文化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并延伸到国民党新军阀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建军思想与建军方略,最终引出结论:“党指挥枪”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保证。整个专题始终围绕对近代军阀及其政治的不同评价这一核心,对军阀政治进行了一个长时段的考察,深入阐析打倒军阀政治的历史必然性,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北洋军阀。

(二)教学过程概述

1.问题导入

请学生们讨论以下言论。

①2005年9月21日,李敖在北京大学(简称北大)演讲,演讲一开始时李敖就对北大学子们说:你们不要再骂北洋军阀了,为什么呢?你们想啊,他们让你们这个追求进步的反对独裁的北大出现在他们的心脏地区,这是需要度量的。②一些学者近些年大力推崇民国时期的教育和文化,认为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敢作敢为,特立独行,民国时期的教育水平高、质量优,民国时期的文化自由、开放。③2013年3月18日这天,一位名为“皇帝蟹”的网友,发了一个标题为“今天又3·18了”的贴子:各位有什么想说的没?一年前学的那个《纪念》,真不知道段公顶这个骂名还要多久,唉!

2.知识讲解

①概念探源及辨析,包括古代军阀概念与近代军阀概念,作为地理概念的北洋与作为政治概念的北洋,军人与军阀等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②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由于这一部分是中学历史的教学重点,因此不过多讲述,主要帮学生理清北洋军阀统治的历史分期与军阀派系之间的关系。③军阀政治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④军阀政治的教训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

3.问题辨析

杜婉华的《另一个段祺瑞》与凤凰卫视2011年8月2日的《腾飞中国》等均有这样一段叙述:三一八惨案那天,段祺瑞在知道政府卫队打死徒手请愿的学生之后,随即赶到现场,面对死者长跪不起,并发誓从此终生吃素,以示忏悔。生命的最后几年,家人和医生多次劝说体弱多病的段祺瑞破戒吃荤,改善一下营养,他回答说:“人可死,荤不可开。”

于是,很多同学惊呼:原来我们的教科书有意删节历史,这才是真实的历史!段祺瑞等北洋军阀并不是坏人而是伟人,“其人格之伟大近代中国有几人敢与之媲美?”“民国范儿”有气质、有品格,“活在民国也不错”!

针对以上观点,笔者重点分析以下三个问题。

(1)怎样评价历史人物?“誉之则为圣人,谳之则为元凶。”这种情况,在中国近现代史学上很多。为什么同一个人物,总会有种种不同的评价,有的甚至判若两人?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首先,让同学们明白评价历史人物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同一历史人物,褒贬不一很自然、很正常。唐朝的刘知几早就提出:“物有恒准,而鉴无定识,欲求铨核得中,其唯千载一遇乎。况史传为文,渊浩广博,学者苟不能探赜索隐,致远钩深,乌足以辩其利害,明其善恶!”(《史通·鉴识》)其次,从三个方面分析历史人物评价不一的原因:评价者见识的高下与阅历的深浅不同;占有的历史资料丰寡不同、真伪难辨;评价标准与分析方法的不同。再次,请学生讨论:评价历史人物时,应遵循什么样的评价标准与分析方法?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总结出六点:看时代、看阶级、定标准、重民众、据活动、忌极端。并强调:现代社会,随着思想的多元化,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也日益多元。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分析方法始终是我们研究历史包括评价人物的出发点和最基本的方法。最后,提供与以上观点针锋相对的一些学者观点及一手史料,请同学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对段祺瑞等北洋军阀及其统治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评价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客观全面。既不要轻率地全盘否定,也不要盲目崇拜。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表明,国家政治中心力量的形成和团结、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前提条件。因此,结束军阀纷争的混乱之局,实现国家的统一,必然成为那个时代最迫切的需求。

(2)怎样看待历史教科书?通过换位思考的游戏,即让学生自己构思编写一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材,使学生明白:不是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有意删节历史,而是作为教材,它只是一个方法的指引,必须言简意赅,所以,它的信息量必定是有限的。因此,课后的博览群书、博闻强识对于历史知识及任何一门知识的学习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3)怎样看待“民国范儿”和“民国热”?首先,必须承认“民国范儿”和“民国热”的积极意义:展现了一个更立体、丰富、生动的民国,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于民国的认识。其次,通过一手史料,对“民国范儿”的片面性进行学理化的分析。最后,揭示“民国范儿”和“民国热”等学术热潮背后的现实背景,让学生明白:今天很多学者之所以追捧“民国范儿”,其实是借古讽今、“托古改制”,他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方法却未必妥当。“民国范儿”再好也是陈年旧物,可以观赏,但不可实用。今天的问题应该用今天的头脑去应对,用今天的方法去解决。明白这个道理,今天的人们就不应盲目崇拜所谓的“民国范儿”。

四、传之以学,以学养人

传之以学,即以规范而有趣的学术探索陶冶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取相关课题,进行研究性的学习,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发现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主动的创造性活动,最终借由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纲要”课是以历史课形式出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学是其基本属性。离开了历史学的基本方法和逻辑,课程就在实质上失去了学术依托,其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现代性所彰显的主体性、单子化、碎片化等特征正在消解着灌输的效果和权威主义的传统优势。“以学养人”改变了强制认同的思维,主张从受教育者的需要出发,在满足受教育者需要的过程中进行教育。“以学养人”之道在于:以学养智(培养人的判断力、选择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以学养德(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以学养心(培养心灵秩序的内在和谐)。

结合我们学校的教学实践,这一经验又被总结为“研究性教学”。近些年在学校的引导下,我们“纲要”课程组大力推行研究性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考核方式上进行了较大调整,加大平时成绩的考核力度,将平时成绩考核比例提高到50%。我们制订了一个详细的研究性学习方案。每学期第一节课笔者都会给学生开出一份书目单和选题单,课题以团队形式完成,学生自组团队,根据大选题自拟小课题,并撰写研究计划与团队分工方案,笔者进行指导;之后学生提交研究报告和PPT,各班推选一个最优秀的团队;最后,各班的最优秀团队在大课堂集中展示、评比,展示时组建评委,设评委点评与观众点评环节。这一做法现在很多老师都在实践,效果不错。在实践过程中,笔者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经验。

1.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专业布置选题

例如,我校有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多是艺术特长生,因此在给他们布置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时,笔者会选取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艺术史、文化史、社会史的内容,允许他们以艺术设计的方式提交作业。下图就是一个学生提交的一份作业。

同类推荐
  • 三教九流智慧谋略全书

    三教九流智慧谋略全书

    巴里翁医生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妻子贤惠,孩于可爱,可他家的女仆奥尔茄不明不白地死了。他为了搀除自身的嫌疑,凭着高明的医术,很快弄清了奥尔茄的死因:她的肠子里有一种像针一样的细芒刺,是肠穿孔而死的。巴里翁向前来破案的梅格雷警长说明了这个问题。梅格雷见多识广,他想到这种细芒刺是产在马来西亚的赫布里底群岛的,当地的土人,常常用它来报复那些奴役他们的殖民者的。他问:“你参加过殖民军吗?”“没有,我家庭中没有一个人到过殖民地。”“那你们家中可曾食用外来的食品?”“我妻子是个烹任能手,一切饮食都可自己制作,从不购买现成食品。”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 最草根生活

    最草根生活

    本书是一部反映中国平民阶层生存状态的纪实力作。以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时期为时代大背景,展示了一些特殊人群的生活经历,他们身处社会底层,历经动荡曲折,遭遇种种不幸,然而他们处惊不乱,依照自己的生活态度坦然面对世态万象,作为“小人物”艰难而韧性地活在这个巨变的大世界。
  • 引领思想 共话成长: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指导手册

    引领思想 共话成长: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指导手册

    作为全国10家青年分类引导试点工作单位之一,本书系统总结浙江大学开展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认识、做法、成效和经验,集中整理各院系在思想引领工作中形成的经典案例,全面反映浙江大学各级共青团组织近年来工作实践和创新,探索具有浙江大学特色的共青团组织近年来工作时间和创新,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共青团工作体系。
  •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公共关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的核心内容是组织形象的塑造,运用的手段是各种传播媒介与沟通技巧,采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最终目的是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赢得公众的信赖与支持,从而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
热门推荐
  • 十二金钱镖

    十二金钱镖

    《十二金钱镖》是民国武侠北派五大家之一白羽所作武侠小说名,共十七卷,原刊于1937年,全书共一百三十多万字。该书初刊之时曾风靡一时,享誉海内外。故事主人公俞剑平平生以拳、剑、镖三绝技蜚声江湖,其暗器功夫十二金钱镖尤是武林一绝,因而得一绰号“十二金钱缥”,本书取名亦缘于此。小说在义侠中夹以言情,武林竞技维妙维肖,间有儿女情长,写得不乱不淫,不诞不俗,运筹潇洒自如,一洗武林说部旧俗。
  • 盛世豪门:轻轻爱,浅浅笑

    盛世豪门:轻轻爱,浅浅笑

    他是冷酷总裁,高高在上,为人却低调,成熟,稳重,一次聚会上见到她,便对她一见钟情,无法自拔。她是美丽大方的一个平凡的女孩子,独立,倔强。因为经历,她发誓一定要找个门当户对的男人,有个属于自己的舒适的小窝,安安稳稳的生活。他爱她,宠她,她帮他稳固事业,他问她要什么,她说她什么都不要,只想要个安定的生活。他拥有一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不能给她一个承诺。他们的爱情还能继续吗?
  • 万里红妆待君归

    万里红妆待君归

    迷离的是谁的眼眶,恍惚间看见你,你是从亘古走来,还是?从未离开……
  • 葬在生死簿的爱

    葬在生死簿的爱

    传说中地狱最恐怖的地方“鬼之梦!”哪里封印着世间最恐怖的恶鬼妖魔,可就算是如此恐怖的遭遇还是不让让她忘却,在他临死的一瞬间为他牺牲了一切。黄泉街、鬼神部、牛头组、牛头小分队的少年鬼神们,一个个善良的鬼神们又怎么去人间捉拿恶鬼有些鬼神会因为自己的善良修改生死簿!有种男人叫世界最强的男人。
  • 伏灵都界

    伏灵都界

    这是个时代背景与地球极其相似的世界,不同的是这里妖,精,鬼,怪不时出没。如诉愁风起酆都,夜催人鬼共相途。深深夜,娓娓哭。谁泣月下幽窗上,寒屋影双人却独。深海隐村多奇种,万里红尘精怪冗。荒丘瑟,孤山陌。怯命飞尽黄沙远,白骨空磊戈壁卧。世遗亘古方外祸,无情常论英雄漠。刑天奴,葬龙徒。天地杀机随风起,血铸乾坤大熔炉。
  • 弹片灰烬

    弹片灰烬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一个普通人罢了。但他在醒来后,发现整个世界都已经改变了。。。或许你不理解他,或许你骂他白痴,但他依旧坚持自己的道路。
  • 幻册

    幻册

    这是一本梦幻的相册,里面是你和我的回忆。
  • 雄征天下

    雄征天下

    三国、楚汉、先秦、明末……总也是那些事情、那些人,是否看腻了?来点新鲜的!这是一个你们未曾见过的世界,不一样的乱世,不一样的人和事,但同样的热血、同样的残酷。……横刀立马,剑指天下,醉枕红颜,立业千秋。这是一个小兵的传奇,这是一副英雄的画卷……
  • 盛世豪门:溺宠娇妻小妖精

    盛世豪门:溺宠娇妻小妖精

    也曾有过温暖,也曾有过希望,朝夕间所有都灰飞烟灭,可再次见面目光所触及之处,依然只剩你,千慕悠,你猜你走的这五年,我是恨你多一些,还是爱你多一些?
  • 再生缘之血玉谜团

    再生缘之血玉谜团

    堂堂沈家竟然一夜之间六十四口惨遭灭门一切究竟是阴谋还是天意?梦中的男女究竟是真实还是虚幻世界上真的有非科学物质存在吗初遇时六岁的沈轻歌对傅斯年一见钟情积年之后,再次相遇,他们又能否再续前缘血玉的谜团正在慢慢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