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63100000003

第3章 身世秘笈(1)

钟灵毓秀的家乡山水传颂着蒋介石的童年故事,

和他晚年对家乡的深情眷恋……

从上海到宁波,再乘船西南行39公里,便到了山清水秀的奉化溪口。

溪口,故名以剡溪流入锦溪之口。如今观光旅游已成了溪口的支柱性产业。溪口的闻名遐迩,并非是这里出了个蒋介石,而是这里原始自然的旖旎风光。

大海和山水是开放的象征。故溪口与近代文明有较密切关系。自沿海到山地居民区,溪口又是必经之地,行人往返,甚是繁盛,自古就是一个开化较早的地方。

蒋介石出生时,溪口约有六七十户人家,依山面溪,沿溪一条街,长约三华里。两边的低房浅屋,像棋子似的散落在街的两侧。中间夹杂着小商铺,盐店、米行、酱油店、布行、饭馆、面店、茶馆等。玉泰盐铺就是蒋家所开,它位于溪口中心,当年生意兴隆,蒋家在溪口还算是数得上的大户人家。

再说这剡溪,发源于四明山的余脉横溪岭。四明山余脉有九条,故有九曲而会于甬江,再浩瀚东流入海。第一曲为“六诏”。相传为东晋王羲之隐居之处,晋元帝曾六次下诏征其入朝,王均不从,后人遂名之为“六诏”。第二曲为“跸驻”。相传五代十国时代,吴越王曾驻跸于此。第九曲为注入锦溪之处,即溪口。杜甫、李白对剡溪风光也均甚称道。杜曰:“剡溪秀异”;李曰:“山中水石清妙”。漫步山中,拾级而上,你会时不时地望到李、杜的赞词。

八百里的四明山,山高峰叠,共有280座山峰,其中70峰雄踞奉化。溪口北面,群山连绵,云蒸雾罩,镇、山之间有桑园、水田、樟木林互相掩映,不是仙境胜似仙境。

溪口既风景优美,亦多名胜古迹,相传有溪口十景。武岭潭墩山是十景之首,山巅有文昌阁,建于清雍正九年。1924年蒋介石回乡时,其兄蒋介卿又兴建“乐亭”于其上,由蒋介石为之命名,并撰有《乐亭记》一文,以记之。文曰:“余以其位在山水之间,凡远方同志来游者,莫不徘徊依恋而不忍舍,盖无间乎仁与智,皆有乐于此也,乃取其义,而名之曰乐亭。”据风水先生说,乐亭地处“龙潭虎穴”,子孙兴旺的地方。蒋氏素信风水之说,于此建亭,最合心意,此后他成了国民党的要人后,每年必游这里。

武岭潭墩山东麓,有泉水流出,冬暖夏凉,因名之为“武岭暖浪”。后蒋介石又于此建造欧式小洋楼一幢;蒋经国与其夫人蒋方良、长子爱伦曾在此居住。乐亭后为日机炸毁,洋房至今尚存。

和武岭山相对应的雪窦山,风光更胜武岭一筹,人谓溪口名胜,首推雪窦。它是四明山在奉化70峰中最享盛名的一座山峰。山上有雪窦寺,寺距溪口镇约11公里,在溪口西南,为浙东第一刹。北宋又于此建有雪窦山亭;元朝石室英禅师于元统三年(1335年)予以重修;明嘉靖年间,两次重修,题名曰“息善亭”。此亭抗战期间亦为日机炸毁。抗战胜利后,由杜月笙重新修复,改名为“入山亭”。由此而上,十里处又有“御碑亭”,由南宋理宗赵昀修建,并题有“应梦名山”四字,谓此山为仁宗梦中所见之山。山顶有雪窦资政禅寺。东晋时于此建“瀑布院”,至唐朝会昌元年(841年),将此院改建于山窝平坦处。咸通元年(860年),毁于战乱。八年重修,改名为“瀑布观音禅院”。

景福元年(892年),常通禅师自安徽宣城来此,将其扩建为“十方禅寺”。至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始改名为“雪窦资政禅寺”,相沿至今。后又经多次毁、修。清初寺中主持石奇禅师又铸造大钟和修葺山门。至于民国,蒋介石为此寺题字“四明第一山”。蒋介石所崇拜的明朝王阳明,曾于此游历时题下诗句。其中有:“林间烟起知僧在,岩下云开见飞鸟”的佳句。十年浩劫中,该寺被毁,荡然无存。

此外,雪窦山又有千丈岩瀑布、飞雪亭、消烦台、妙高台、伏虎洞、狮子岩、三隐潭等名景胜处。三隐潭因有上中下三个潭而得名。蒋介石最喜欢此处胜景,曾于1920年回乡时,写诗明志,诗曰:

雪山名胜东南最,

不到三潭不见奇;

我与林泉盟在夙,

功成退隐莫迟迟。

传说当年,蒋介石吟咏完这首诗后,侍从官问道,功成退隐含不含自己的百年之后?蒋介石听后赫然大笑道:山以名威,名以山显。这大山就是我的墓地。

且说1949年,蒋介石兵败大陆时,他没有忘记最后一次游恋雪窦山,而后漂向孤岛。家乡的山水风光无时无刻不在撞击他的心扉。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时常徘徊在重病中蒋介石的心头,挥之不去,驱之不散。而蒋氏儿孙们,今天你们有机会游览溪口的山水美景后,我想你们会对长辈人的心理更加深理解一步吧?

爱家乡和修家谱

我们在山清水秀的溪口采访,如今的溪口人仍很敬重蒋介石,用家乡人的话来说,他的口碑很佳。一位83岁的毛姓老人告诉我们,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哩,老蒋对家乡人好着哩!别看蒋介石当年是大司令对部下很凶,可是他来到家乡就不一样了,给人敬烟让茶,谁家有什么困难,能帮的忙他都会帮。说起蒋在家乡做的好事,毛老汉烂熟于心,如数家珍:孝敬父母,修桥铺路,修谱续宗,溪口建设,对家乡人的扶植等,他都做得很好。

在众多公益事业中,首推他对家谱修订的认真,得到了众乡亲的称道。且不说他修家谱的动机如何,而是他确确实实尽了努力。

在蒋介石出生的第二年,蒋氏的家谱修订过一次。后来,在他当了粤军总部作战科主任的时候,家谱又重修一次,这时野心在胸的蒋介石对重修的家谱表现出明确的不满意,核心的问题是家谱上没有显赫一时的先辈,过于平凡,难于衬托出后辈的不平凡。为了光宗耀祖,按蒋介石的意见重修。

话说1943年11月,在抗日烽火燃烧正浓的年代,这时老蒋的家乡奉化已成了地地道道的敌占区。他派儿子蒋经国,秘密化装回到家乡溪口,冒着日机炮火轰炸的危险,将家谱偷偷运出浙江,经过江西,辗转四川,最后到达重庆。正如蒋介石在《先系考序》中说的那样,经过“三复循诵,几忘寝食”,详校了天台龙山蒋氏家谱与鄞县横山蒋氏、奉化蒋氏两家谱之异同后,认为鄞县和奉化两谱要比龙山谱更可信。就这样,蒋家就在奉化找到了祖宗头。到1948年上半年,按照家谱每30年修订一次的习惯,才出任“总统”的蒋介石当然更有理由重修家谱,具体由蒋经国负责,让蒋介石的头号文胆、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兼国策顾问、有“文章机器”之称的陈布雷编纂,聘请了几位历史专家专事修谱工作,终于查清了蒋家在宁波的祖根,北宋神宗金紫光禄大夫蒋浚明府位于采莲桥蒋家带,白水巷附近的蒋家祠堂就是蒋家所有,奉有蒋浚明的牌位。以后历代蒋家的祖坟都在奉化附近,所以奉化的蒋家就是从宁波过去的一支。蒋介石得知祖“根”已查到,非常高兴,当晚破例饮了酒。1948年5月16日家谱祠堂落成时,他又在日理万机中,特意从南京赶到家乡主持竣工典礼。还于1949年正月初一,派蒋经国到宁波蒋家祠堂、天童山的蒋宗霸(蒋浚明的祖父、被称为“摩诃太公”)墓祭扫认祖归宗。至此蒋家的家谱正式得到确定。

在中国,大凡大人物的祖上,如果是富庶之家,每写及,便是乐善好施,周贫济穷,蒋的祖父,也不例外,并信奉佛教。蒋说他能够研究佛家经典,并手抄佛经多种。蒋对他的祖父蒋斯千,评价极高,说他“性慈善,待人以恕,而教子孙则严。衣布茹素,耽好内典(佛经)”。又说其祖父对于来往行旅,“施茶给饭以食之,凡六七年”,“而博爱之旨趣,充然溢乎事境如此也”。1862年,因为清军镇压太平军,奉化遭逢战乱,蒋祖父盐铺停业,家产亦近于毁灭。

太平天国失败后,蒋父肇聪22岁,受父命重振家业,专开盐铺。几年后,很幸运,又把家业复兴起来。祖父于1894年12月去世,终年81岁。蒋父小名明火,字肃庵,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生。精明强干,善于言词。据乡里人说,凡事不吃亏,还要占三分便宜。镇上人给他送了一个绰号叫“埠头黄鳝”,意指办事圆滑周到,推为乡人邻里排解纠纷。一生未当官,另有田地30亩。初娶徐氏,生一子周康,即介卿;生女瑞春,嫁宋运周为妻。徐氏死后再娶孙氏,孙不久病故,又续娶王采玉,生蒋介石。对于蒋介石之父,邵元冲评价很高,与乡里传说颇有不同。说他“秉性刚直,处事公正,待人诚挚,而自持勤俭。较玉表洁的性格,更富于阳刚的方面”。既自己凡事不吃亏,怎么处事公正呢?但其性格刚强和凡事不吃亏方面,则在蒋氏本身有所印证。蒋父于1895年7月去世,终年54岁。

有关蒋母王采玉身世,《金陵春梦》先入为主,疑窦纷纭。

史学专家王俯民做了如下的考察,他说自唐人《金陵春梦》问世后,难辨真假,其实蒋籍河南之说完全是荒诞无稽之谈。王采玉的先世自明初即已迁入奉化县连山,与河南省毫无干系。河南原籍说,可能系出于河南的某人长相有与蒋氏相似之处,于是便从中附会出一系列的传奇故事来。小说家自可由此演义,而蒋氏也无与问闻。但如将其拉入正史则大错特错。

王采玉,原名彩玉,后改采玉,1864年(同治三年)生,浙江省嵊县葛竹村人。幼读诗书,尤工女红。

王氏祖先王爽,于明朝洪武年间自奉化连山迁居于葛竹村。该村在奉化西南,位于葛溪岸边,葛溪则流于两山之间,风景清幽宜人。

蒋母王采玉的祖父王毓庆,为第十六代子孙。王毓庆生有三子二女,长子为王有则,次子王有模,三子王有金,都是国学生,但都未取得功名。王有则,字品斋,精通诗、礼,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生,1882年(光绪八年)死。原配姚氏生三子一女。姚氏死后,王又续娶姚振昌之女,又生二子一女:一女即为采玉,为长姊,即蒋介石之生母。

王有则曾于皖南、浙西招集流亡人口开垦战乱中留下的荒地,晚年回家乡葛竹村,独资捐修葛溪至奉化县城之大路。后家道中落。蒋母19岁时,其大弟贤钜15岁,即赌博成性;二弟贤裕11岁,神经有病。因家计十分艰难,全靠蒋母一双巧手做针线补贴家用。王氏先嫁曹家田竺姓为妻,但不几年,即丧夫守寡,23岁,由蒋父盐铺伙计、王采玉堂兄王贤东介绍,改嫁于蒋父,生活才较富裕起来。王采玉既善女红,亦受父教,颇通文字,能念诵《楞严经》《金刚经》等经卷。王氏生有二子二女。长子由祖父起乳名曰瑞元,名周泰,即蒋介石,次子瑞青,名周传,夭折。长女瑞莲,1906年嫁竺之珊为妻,次女瑞菊,夭折。王于蒋家勤俭持家,并经常辅助娘家老母和幼弟。

天有阴晴,人有祸福。1895年7月蒋父因病去世,蒋母再次守寡,带着二男二女度日如年,1921年6月14日病故,终年58岁。

后传蒋母孤坟一座,没有与蒋父合葬,大逆不道,实属罕见。应该说这是真的。

后来作者查询原因,在张明镐所写的《蒋介石在溪口》一文中找到了权威性的记述。且说这张明镐当年受蒋介石之邀在其家乡担任武岭学校校长。

张明镐说:

王氏在生前曾对蒋介石谈起自己百年后的坟地。因为蒋介石的父亲和前妻徐氏、孙氏的坟墓合葬在溪口镇北一里许的桃坑山,如果将王氏棺柩与他父亲合葬,王氏就得屈居徐、孙之下,这是王氏所不愿的。蒋介石当初曾向他的生母建议,将桃坑山父坟迁葬,单独与王氏合穴,但王氏亦不愿这样做。她态度坚决地说:“瑞元(蒋的小名),你千万要记住,我将来坟墓不要与你父亲合葬。”蒋介石是个满脑子封建迷信的人,他请了广东和江西走红的风水先生在溪口附近到处找寻“龙潭虎穴”、子孙兴旺的好坟地,最后选定在白岩山山岙,作为他母亲的墓穴。

这就是最后的答案了。

张明镐又调查出王太夫人的历史:

其父王有则,以贩卖土产为业。她有兄弟四人,长兄,王贤钜,次兄王贤裕,余二人不详其名。王氏先嫁给本地人某某为妻,夫亡,在娘家茹素念佛,度其寡居生活。但那时王氏只有22岁,她的哥哥王贤钜、王贤裕都劝她改嫁,庶能终身有靠。适蒋明火继室孙氏新丧,由其堂兄王贤东说合,嫁给蒋明火为填房,次年(1887年)生蒋瑞元(即蒋介石,又名周泰),其后生女名瑞莲、瑞菊及子瑞青。

这又告诉我们王太夫人本是再嫁的。她的思想本来封建,因再嫁而不能或无颜与第二任丈夫合葬,也是事理之常也!

少年传奇

蒋介石6岁上学时,正值清王朝走上衰败,国防空虚,财政拮据,国运自危。孙中山为推翻大清正奔走呼号,这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7月25日,日舰在牙山口外丰岛附近的海面击沉清政府运载援兵赴朝的英船高升号,清军七百余人丧生海口。7月29日,日军攻击牙山东北成欢驿清军,清军败走,牙山失陷。8月1日,中日两国宣战。

学生时代的蒋介石以顽皮和淘气著称。

同类推荐
  • 刘勰与《文心雕龙》

    刘勰与《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一部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门著作。它总结了齐梁以来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使之上升到文学理论层面,而且还运用这些理论对各个时代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刻的批评,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文艺创作理论集大成之作。它的作者刘勰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走进大师齐白石

    走进大师齐白石

    本书通过大量的生活照片介绍了大师齐白石的艺术人生。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在他一生的创作中,曾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画作。目前,正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的北京国际双年展,开设了齐白石特展,给了我们一个领略大师作品魅力的机会。
  • 盛世囚徒李世民

    盛世囚徒李世民

    李世民,是一位“稍逊风骚”的开国皇帝,也是公认的英明君主。他当上皇帝,并非名正言顺,“玄武门之变”是他人生中最大污点。从弑兄夺位,到贞观之治,李世民是如何成为明君的?他是如何打造出一个盛世大唐,从而名垂千古的?本书深入挖掘史料,描述大唐从玄武门之变到去世这一时期的历史,着力刻画了李世民以及诸位贞观名臣,反映了他们治理天下之道。
  • 中国古代清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清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在历朝历代,都有一大批著名的清官廉吏。如先秦时期的晏婴、乐喜,汉晋时期的召信臣、杜诗、吴隐之,隋唐时期的姚崇、宋璟、柳宗元,宋元明清时期的包拯、范仲淹、海瑞、于谦、张伯行等等。时移世易,万象更新,但历史上的清官有不少做法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书《中国古代清官传》从史籍、野史、传记和笔录中选择了105位代表人物,按其出生年代为序,各自成篇,汇编成册,希望它能帮助大家一起学习!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来自中国的插班生

    来自中国的插班生

    老爹再婚了,买一送二。后妈有了,还带个妹妹,最主要的是,还要跑到日本去生活。多个妹妹也无所谓,毕竟是日本妹妹,但是,别人的日本妹妹都是古代人的那种唯命是从的小妾,而查昆的则是《芈月传》上的魔化版芈月,虽然酒井妃子貌美如花,楚楚动人。但是怎奈她竟是毒蝎心肠。
  •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从王府到皇宫,从侧室到太后,重生后的元春走了一条不那么寻常的晋升之路……因为新君不是她亲生。
  • 末路求索

    末路求索

    他,一个农村少年。高考的意外失利,让他进入了一所二流大学。经历了父母的伤痛,他想试着挑起生活的重担。做民工、收破烂、倒古董,什么赚钱就干什么。而苦难似乎还没有结束,女友的离去,同学的误解。一切似乎是越挣扎越苦难,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操控自己的人生。他,名叫鲁力,他想跳出无形的漩涡,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靠知识、凭勤奋,相信终有一天会化蛹成蝶,飞向蓝天。
  • 清扬夫人

    清扬夫人

    一场繁花似锦的邂逅,亦是权谋算计的错见;一段蓝桥云英的缘分,更是风雨同舟的相携。我无意追悔镜花水月,只想呈现一位纯真少女如何蜕变。或许幸运,或许苦痛,或许炽热,或许寂寞……
  • 花落又开

    花落又开

    他和她不在同一直线,最后连誓言都抛下,他只留她一句:“对不起,谢谢。”。青春如花,落花流水,匆匆流年里,她忘记了他的模样。最后他们再次相遇,落花开,流水逝,她说:巧在我们都没忘记'我爱你'。”
  • 天谴之杖

    天谴之杖

    天下只一人,剑指如天谴!天下只一字,情最为伤人!天下本无主,一战天为赌!天下来做注,谁人敢止住?吾为天下主,无剑指出处!吾不屑天下,无人敢记住!吾为天谴,吾之剑即为吾之权杖,吾杖指出何人不服?
  • 桎梏之美人若画

    桎梏之美人若画

    春秋末年有西施,商朝有妲己,明国便有沈倾颜。正所谓红颜薄命,生十三年,死于沈郡王府。许是怜惜,上天给了她一次重生的机会。生为下等奴仆,再无那绝世容颜。即便如此,她也要用一生,去报前世的仇,泯前世的怨。但当尘埃落定之时,她的手抚上头顶的珍珠玉石,却感到了刺骨的冷。一错再错,一失再失。原来最后,竟都是她一人的错?[爱与恨,如桎梏,锁韶华,永相绝]
  • 净琉璃净土标

    净琉璃净土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拳:次元壁

    一拳:次元壁

    我叫齐豫,一个梦想使然想要当英雄的人。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帮助小萝莉被说成变态猥琐下流大萝莉控,帮别人提东西被说成抢劫犯。我认为我不是当英雄的料,直到我在小巷子遇上了.......本书文笔渣,纯属yy,认为不好的可以提意见,如果人身攻击,也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