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62900000013

第13章 山西首富(11)

孔祥熙精神倍增,把自己的家庭出身,在通州潞河书院因反清言论被讨论品行问题,成立“文友会”、谋刺慈禧,以及在横滨上岸寻找孙中山,前往纽约、芝加哥一次次拜会扑空,仍不堕志,终于在这里见到孙中山,得慰平生夙愿的经历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早就下定的追随先生矢志革命的内心思想,统统倒了出来。孙中山认真倾听,不时点头或摇头。

孔祥熙讲完,请求孙中山给予指导。孙中山肯定了他能有自发的反清思想,又积极追求真理的可贵之处。接着介绍了目前的革命形势。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反清革命团体已经组成了革命政党——同盟会,火种已经遍地布撒,一遇适当时机,就会掀起全国范围的起义,清王朝的覆灭已经为期不远。他鼓励孔祥熙今后关注形势发展,多做些实际工作。孔祥熙乘机提出了加入同盟会的要求,孙中山当即照准。

孙中山问孔祥熙回国后有些什么打算,孔祥熙脱口而出:“提倡教育,振兴实业。”

孙中山颔首称善,告诫说:“不论办任何事情,都得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西北各省,风气开通较晚,振兴教育以启迪民智,实为革命之基础,从此入手,必有收获。”

孔祥熙感到这一夜的谈话,比十几年的读书收获更大,他向孙中山再一次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后告辞出来,已是东方微明。果然,他在读完耶鲁大学研究生,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后,就决心回国办学。途经日本时,专门对日本的教育进行了考察。回到国内,清政府聘请他到邮传部任职,他坚决辞谢,到太谷办起了铭贤学校,开始了他独特的经历。

这一次遇到孙中山,是他到美国留学最大的收获,由此开始了他人生的重大转机。第七章铭贤校长第七章铭贤校长

留美的最大成功——用美国人的钱

办一所培养中国人才的学校

孔祥熙在耶鲁大学的学习接近尾声,校方开始和各国留学生分批举行座谈会,探讨他们回国后能为传播美国文化和基督教义做些什么。

孔祥熙心里一直在琢磨着回国办教育的事,办教育是个投资很大的项目,家里虽然有些财产,但真正能由自己支配的并不多。况且办学只能博取名声,对民众子女有利,而经济收益却太少,要在国内拉钱办学困难很大。能否从富裕的美国人这里筹到一笔钱,他在寻找机会。

孔祥熙回欧柏林大学向原来的老师们辞行时,恰好听说到了一件事。一位义和团运动中被杀传教士的儿子,代表当地基督教会来到学校说,想出一笔款子,在山西为那些被杀的传教士们建立一座纪念馆或者纪念碑,托校方与孔祥熙商量,请他回国后费心办一办这件事。

孔祥熙听到消息,大喜过望,心想机会来了!他静下心来清理思路,搜集资料,准备了一番说辞。

当校方和孔祥熙正式商谈这件事时,孔祥熙施出了他的辩才:“为那些殉道的教士们建立纪念物的主意太好了!他们漂洋过海到中国传播基督的福音,本身就具备了献身精神,但不料死于变乱,真是太令人伤感了!为援救他们,当年我也曾竭尽全力。现在,为他们建一座纪念物,我当然是义不容辞。但是,不知你们想过没有,修一座纪念碑或者纪念堂,那些产生过义和团地方的人们,会去经常参拜吗?那些还没有皈依基督的人们,对这种纪念传教士的建筑有多少兴趣?如果我们修建的纪念物无人问津,那些传教士的灵魂能够感知吗?我们的一片苦心不是白费了吗?”

一位学校牧师问孔祥熙:“那依你的主意,这纪念物就不修了吗?”

孔祥熙恭恭敬敬地说:“牧师,我已经说了,这纪念物的修建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我将为此贡献一切力量。”

教务主任说:“我不明白。”

孔祥熙说:“我可以打个比方。大家都崇敬欧柏林先生为民众造福的精神,假如我们脚下的地方,不是一座学校,而是一座纪念碑,诸位是否能够常年待在这里?从世界各地来的留学生,是否会像现在这样对欧柏林先生的精神了解深刻、铭记在心?从这一个来比另一个,我的意思就是与其修一座死的纪念碑,不如建一所活生生的学校,更能使之传之久远。”

这位牧师高兴地说:“孔,你有很深邃的思想,这的确是个更好的主意。”

教务主任站起来摊摊手:“对此我有同感。但是,到底修建什么,并不是由我们这些人决定的,出钱人的意志比上帝的意志更管用。”

孔祥熙也站了起来:“我愿意听到学校与投资者重新协商后的意见。”

与教会方面商讨后一致认为,修建学校是个可以接受的主意,但是他们各有各的考虑。经过义和团运动后,许多传教士心有余悸。不敢或不愿再来中国,教会的地盘正在缩小,现在他们急于重新回到中国,去开辟新的阵地;而学校方面,也希望借着这个机会,让遥远的东方能有一所欧柏林大学的分校,扩大学校在世界范围的知名度。

又一轮会商开始了,教会方面这一次派人参加了商谈。

“孔先生,作为出资方,本来我们的意见是不能更改的,鉴于你过去为教会方面所做的工作,因此我们愿意相信你提出建议的诚意,同意接受你把修建纪念堂改作学校的意见。但是,我们必须强调,用我们的钱修建的这所学校,必须是所教会学校。就是说,它应该隶属于当地教会领导,只接纳教徒及其子女。我想,作为基督徒的你,不会对此介意吧?”

这显然不是孔祥熙的本意,他略一思索说:“尊敬的主教先生,你是否认为在中国的传教已经相当成功,不需要再作发展了?”

“当然不是!恰恰相反,我认为在中国的传教事业还需要有大的发展。嗯,你怎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我认为这里有一个谁为谁开路的问题。如果说我们的目的在于教育方面,需要以教会为开路先锋去发展教育,那么依你的意见是很好的,这所学校只为教徒服务。但如果说你们的目的是在传教方面,要通过办教育开通民智,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基督、皈依基督,那么这所学校就不应该是一所纯粹的教会学校,只为教徒服务。而应该是一所普通学校,不分现在的信仰如何,只要入校学习都应受到欢迎。”

“道理是对的,但让教会出钱却让不信仰基督甚至反对基督的人进去受益,享受教育,我感情上不好接受。”主教大人已经被孔祥熙说动,却还要再争一点什么。

孔祥熙大声地说:“基督的精神是仁爱,爱信仰上帝的人,更爱暂时未皈依上帝的人,而且要尽一切力量帮助他们。这一点,我想主教大人比我有更深的理解。”主教只好点头,不说话了。

一位副校长开口了:“孔祥熙同学,我们非常支持你回国后开办学校的想法,这说明你在欧柏林大学4年学习大有收获,当然啦,也说明我们这所学校的教学和教育都是成功的。你已经想到了把欧柏林大学的精神带回你的祖国去开花结果,校方董事会决定支持你。因为要办一所学校需要的经费是很多的,单凭教会目前筹到的款子并不够,学校准备同时追加一部分投资,让你把学校建得漂漂亮亮,气气派派。当然我们也是有条件的,就是你建的这所学校要作为欧柏林大学的分校,对它的最高管理机构要设在这里,至于学校的名字嘛,我们也已取好了,就是‘美国欧柏林大学中国分校’。这样你会高兴的吧?”

孔祥熙脸一下子涨红了,他腾地站起来,激动地说:“这个名字我不能接受!”

“噢,为什么?难道有什么不妥吗?”副校长很奇怪。

“你想想看,‘美国大学中国分校’,你把中国看成哪儿了?美国的一个州吗?要取这么一个名字,不仅我孔祥熙会被国人视为卖国贼,学校盖得再漂亮,也会被当地人砸个稀巴烂的。”

“有这么严重吗?”

“是的,有这么严重,甚至比这更严重。这关系到我国的地位和民众的感情。它可以在事实上作为欧柏林大学的分校,最高管理机构设在这里也是可以的,但是学校的名字,必须另取。否则……”

“好好好,我们可以让步,只要你承认事实上是欧柏林大学的分校就行。但我想问一下,你准备给它取什么名字?”

“我已经想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名字,‘铭贤’。”

“铭贤?你这里的贤人是指谁?”

孔祥熙环视了一下在场所有的人,朗声说道:“指欧柏林先生,指在山西以身殉道的那些传教士们,还有,也指为这所学校捐款出力的所有各位!”

“啊!”在场的人都挺起了身子,有的眼睛里放出光芒,有的和邻座小声商量起来,看得出,他们对孔祥熙的解释似乎很感兴趣。

副校长却板起了面孔:“孔祥熙同学,我感觉你好像在用你们中国的文字耍弄我们。一个贤字,能有这么大的容量吗?这么多人都可以称为贤人吗?”

孔祥熙微微一笑:“副校长先生!在我们的文字中,凡是明智豁达、对民众有所贡献的人,都可以称为贤人。仅在我的先祖孔子的门下,当时就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以后历朝历代,被称为贤人的不胜其数。你说,欧柏林先生算不算贤人?那些传教士算不算贤人?今天在座的愿意为这所学校出钱出力的算不算贤人?”

副校长不再纠缠名字问题,却又提出学校应该建在北京,才会有更大的影响。对此,孔祥熙说:“这个问题,你可以和教会方面协商,人家的本意是要纪念在山西死去的传教士,建在北京怎么算呢?”

“那,起码也应该定在太原吧?”

“欧柏林先生立功扬名的地方是在哪里?不是首都,不是省会甚至不是通州大邑,而是在偏僻的乡下,这才更显出他的不计名利、重在务实的精神。这一点,我入校第一天就听到了,想来副校长先生比我更清楚。所以我的意见是同样建在乡下,就选在我的家乡太谷。”

在座的人鼓起了掌。他们为孔祥熙锋利的说辞击中了,各方都认为孔祥熙的打算适应了自己的要求,而且想得更深一些。

教会和学校都为能培养出孔祥熙这样的人才而高兴,75万美元的建校巨款当天就敲定了。

黄土高原上的奇迹——一座中西合璧的新式学校

1907年秋天,孔祥熙顺利拿到硕士学位后,即启程回国。船到横滨,孔祥熙照样又上岸走了一番,不过这一次已不像当年拜访孙中山,匆匆而上匆匆而返,他在东京、大阪、京都、名古屋等地,信马由缰地周游一趟,详细考察了日本学校的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经费来源、人才目标等,从而为他的办学计划提供了借鉴。

当初,清朝派往国外的第一批留学生回国时,朝廷上下都觉着稀奇,不知这些人到外国几年,都学了些什么回来。连慈禧太后都雅兴大发,在颐和园兴致勃勃地接见了他们——其中包括后来的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等。那天的慈禧太后,望着一个个西装革履的精干小伙子,心情很好,就拉长声音问道:“你们年纪轻轻就到外国住了几年,可开了眼了。快给我说说,你们都从洋人那儿学了些什么本事呀?”这些留学生因为互相之间并不熟悉,事先有关官员也没想到慈禧太后会问话,也就没有安排代表发言,这时听了太后的话,谁也不知道该由谁回答,再说谁跟谁学的东西也不一样,大家就都愣着。慈禧太后咕噜咕噜吸了一阵水烟袋后,见没人回话,以为一两句话说不清,就扬了扬手中的水烟袋说:“好了,你们就说个简单的,告诉我这水烟袋3个字用外国话怎么说?”这些人洋话学了不少,可真没有学过外国人怎么叫中国的水烟袋,只好面面相觑,更无一人答言。慈禧太后执政多年,权倾天下,问什么人的话,也会立即听到回音,却想不到今天在留学生面前,连碰两次钉子,一时凤颜不悦,以为这些人什么也没学到,就挥挥手:“都下去吧!”

结果这批人都没受到重用。直到这些人在实际事务中渐渐露出了才干,朝廷才对留学生重视起来。

孔祥熙回到国内时,已经是慈禧太后死的前一年,老佛爷自己病得不轻,也早没了对留学生的新鲜感,当然谈不上再接见他们了。不过孔祥熙倒是一回国,就接到邮传部的聘书,要他到京任职。当一个京官虽然也不错。但孔祥熙想到自己争取到的那75万美元办学经费,如果因到京任职而放弃,实在可惜,权衡再三,还是回绝了这项邀请,回到太谷去开办学校。

孔祥熙先在县城南街办了所小学,让美国人看到了他投身教育的决心和行动。于是办学经费源源汇到。有了那么大的一笔资财,他就在城东关外,选择了一大块北依象山、南傍凤山的水草丰茂之地,请人详加设计,盖起了一座黄土高原上绝无仅有的、可与欧柏林大学相媲美的花园洋房学校,座座西洋式的水泥楼房掩映于奇花异草之中,加上自来水和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使它处处透出一股现代化的气息,让大清国的国民们大开眼界,耳目一新。不要说在当时的中国内地,就是在上海、天津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地区,这样精美的学校也难见到。仅仅这所学校的环境建筑,就让许多人叹为观止,使孔祥熙获得了很大名声。没有几个人知道学校经费的真正来源,他们把它当成孔祥熙的私产,在刚刚进入20世纪的中国,有实力建起这样一座学校的,不是山西首富能行吗?

学校本身的形象就是最好的广告。当地富家子弟纷纷报名,就连太原城里的官僚富商,也想方设法把子弟们送到这里。不过,当地一些豪绅开始并不买账。

一天,在太原通往太谷的大路上,担任大清山西省巡抚高级幕僚的赫胜强带一队车马风尘仆仆迤逦而来,太谷土豪熊员外望见,赶紧上前拜见:“赫先生,什么风把您吹到这穷乡僻壤的太谷来啦?”

同类推荐
  • 李世民(名人传记丛书)

    李世民(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写了李世民如何从从战功赫赫的少年英雄成长为励精图治的伟大帝王的人生历程。他少年时驰骋于战场,所向披靡;成为帝王后,广纳贤才、收服四夷,开创了流传千古的“贞观之治”,终成为文武兼治的一代圣帝仁君。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2)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混搭

    混搭

    20世纪90年代初,李静还是个普通的专科毕业生。而戴军则是个初中就逃出校园的社会小青年,做过民工,当过驯兽师,后来在深圳夜总会做夜场歌手。就是这样两个混社会混得跌跌撞撞的年轻人,因为对梦想着迷般的坚持,一步一步向未来、向彼此靠近。李静从电影学院毕业之后进入央视又离开央视,成为中国首批电视制片人,并一手缔造了《超级访问》。戴军也因为这个节目和李静站在了一起。他们不是夫妻,却在12年的时光里培养了比夫妻更深的默契。他们相得益彰地混搭在一起,成为彼此最真实的励志书。
  • 爱因斯坦(名人传记丛书)

    爱因斯坦(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讲述了爱因斯坦从一个小男孩成长为伟大的物理学家的生命轨迹,他的勤奋与天分、他的执着与奋斗,他的永不满足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在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 莎士比亚 普希金

    莎士比亚 普希金

    本书主要是对普希金和莎士比亚两位名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做了详细介绍,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而且此书对名人成功前的鲜为人知的事件也有详细的介绍。
热门推荐
  • 一路旁观

    一路旁观

    平凡的生活中,所经经历过或者听说过诸多奇人奇事,甚至怪人怪事,其实都不住为奇。百怪不离人,主人公以旁观者的视角,对亲历或听述生活中那段岁月中的事,即不赞同迷信的解释,也不认同以牵强的科学解释来掩盖真相的行为。一直以平和的心态,坚强生存,更为了生活。如今,各种平凡却又不同凡响的经历正娓娓向你道来。
  • 青龙王

    青龙王

    万族现,烽火三连天,只求我族存与世,青王出恒瑞变。
  • EXO之桃之夭夭

    EXO之桃之夭夭

    学院风格的小说,主世勋和伯贤,一个是温柔的钢琴王子,一个是腹黑的帅气校草,如果是你,你会如何抉择呢?让我们一起期待故事的发展吧,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禁藏

    禁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再也不会说不爱你

    重生之再也不会说不爱你

    如果,我不再轻易的说放弃。如果,我不再在意别人的言谈。如果,我不再自以为是。我们之间是否还能继续。
  • 幻言

    幻言

    那些年、我们站在了前辈的肩上望着尘世、竟是那般的放肆。那些年、只因一个秘密,我们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没想到竟是一座世外桃源。
  • 御酒青丹

    御酒青丹

    破落的山谷部落中,七岁的谷主之子惊现先祖之血脉。在这个以武力称霸的大陆上,他以一种石破天惊之势崛起。他,总以为能够实现家族复兴,事实上他早超过先祖的境界。以一人之力,一统方圆十万里的霍阳郡,苦战三天击杀了巅峰魔兽魇火鬼蜮。可他,最想得到的只不过是父亲的一个笑,一句赞赏,到头来,得到的却只有一份沉重的身世真相。
  • 颜色·魔法·女人

    颜色·魔法·女人

    善于使用颜色,可以让你的魅力成倍增长;相反如果使用不当,颜色也可能变成让你魅力大减的敌人。我们周身的颜色是体现女性美的重点所在,对肤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正确地使用颜色,不仅能让肌肤看起来更加光洁悦目,也能让粉刺等肌肤问题不再那么明显,整体肌肤呈现谐调的美感。相反,对颜色的错误使用,会让肌肤显得晦暗不透明,一点点的小问题也会暴露无遗,让整个人显得没有精神。
  • tfboys我改选谁

    tfboys我改选谁

    女主的父亲出差在妈妈的朋友家住,竟然是他!他们在一起后,因为他的不信任,她离开了5年,再回来的还是从前的那个她吗?而回来后的又一次,她再一次被伤透了心,等再回来时,他们还能在一起吗?
  • 摸金校尉之殷商王朝

    摸金校尉之殷商王朝

    【起点第二编辑组签约作品】施云道上人称施公,施家乃是摸金世家。世祖乃为摸金校尉,现在任做着古玩的生意。施舍浙大考古系,在家庭的熏陶下从小对古玩着天生的敏锐性,从而大学学习考古系以便接受家族生意。施舍在大学的图书馆中无意发现一张古羊皮纸,羊皮纸上有着一只诡异的怪鸟的图腾。但从小的所培养的敏感告诉他这张羊皮纸绝对非同寻常。他回去那给了施云,施云发现这张羊皮纸是用药水浸泡过的特殊的羊皮纸。当羊皮纸上的图案慢慢的显现出来时,施云惊住了。他发现这是一张古陵墓的地图。但这种地图是古密码地图,当他们解开这地图的密码是更大的惊奇浮现在他们的面前。这是古陵墓在中国商朝古都殷的地盘之内。而这座陵墓则很有可能则是最后一位商场皇帝纣王之陵。他们随着地图来到了商场古都南毫(现河南安阳)的境内随即展开了艰苦而奇幻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