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62800000017

第17章 沪上都督(1)

刘福彪的一枚手榴弹摆平了都督人选

自11月4日上海光复当天起,革命党人与上海地方各界人士,便在小东门内海防厅旧址连日召开大会,讨论独立后的措施。

大家都认为上海乃地方冲要,必须推举一个统领军政的人任都督,但在都督人选上,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有功于上海光复的三大势力都想染指,差点儿酿成内部火并。当时,同盟会方面竭力推举陈其美,帮会、报界和留日学生也都拥戴陈其美;光复会方面拥戴李燮和,淞沪一带的起义军警也支持他;上海地方绅商则推举钮永建或李英石当都督。

话说11月6日这一天,推举沪军都督的大会在上海城小东门的旧式五开间高大平房海防厅内举行。海防厅内外,人流如潮;进门处,由肩背步枪的10名卫兵,分列两排站岗警戒;厅内正面会场上空悬挂着“沪军都督推选大会”的红色字幅,整个会场庄严肃穆。

下午2时整,鼓敲一阵,陈其美身穿学生装到达会场,前后跟着陈其美的把兄、青帮老大范高头的徒弟,号称“四庭柱”之一的刘福彪率领的几十名敢死队队员,一个个膀大腰圆,威风凛凛。刘福彪跟着陈其美走入会场,敢死队员们则留在了厅外。

陈其美进场后,一阵鼓鸣,李燮和骑着高头大马也进了会场,腰悬佩刀,背后跟的是几十名商团团员,一个个凶神恶煞。

两军到齐,陈其美与李燮和分别抽签,然后演讲。

结果李燮和抽得上签,先上台演讲。台下一阵阵掌声雷动。

李燮和演讲结束,陈其美上台演讲,自然也是掌声雷动。

两人演讲后,推举都督的会议不久便陷入对峙的局面。且说商团代表以李燮和“军事学识渊博,指挥上海光复任重功高”为由,提议李燮和出任都督。而同盟会和会党方面则坚决不同意,推荐陈其美为都督。

你声高我声更高。争执之中,黄郛拔出了手枪,声称是陈其美先进入制造局,九死一生,立下第一功。这时在场的商团军官也拔出了手枪,称陈其美进制造局后即被拘捕,后来是李燮和指挥全党和商团攻下制造局的。

双方争论不休,大有火并的气势。这时刘福彪高举手榴弹,突然大声吆喝:“攻打制造局,陈先生身先士卒,生死置之度外,吃了那么大的苦头,都督非选陈先生不可,否则我手榴弹一甩,大家同归于尽!”

在这样的威胁下,其他人都屈服了。

最后经过斡旋协商,大家同意由陈其美出任沪军都督,李平书为民政部长,钮永建为军务部长,伍廷芳为外交总长,沈缦云为财政部长,王一亭为交通部长,张承槱任沪军北伐军总司令兼沪军敢死队总司令。

11月8日,沪军都督府正式成立。

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在这个时期,之所以能转危为安,挽回当时的革命局势,关键一点就是上海光复。在武昌发难以后,如果没有上海的光复来作为对武昌大力的支援,面对疯狂反扑的清军,则革命事业可想而知一定会遭受到重大挫折,说不定清朝政权或可再苟延若干年的命运。上海光复,革命局势发生极为有利的改观。因为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媒体又比较发达,国际舆论和国内民意,多以上海的反应为标准。上海成功摆脱清政府统治,令革命军声势大振,全国民心因此日益倾向于革命军。

在上海光复的影响下,11月5日,江苏省会苏州、浙江省会杭州几乎同时宣布独立。至12月2日,江浙沪革命联军攻克南京,长江下游一带遂全部光复。

在上海的三位都督:沪军都督陈其美、江苏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汤寿潜同各省都督代表举行会议,决定临时政府设在南京,并公举黄兴为大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但是,黄兴由于汉阳之役受挫,在内部很遭一些人的非议,他自己也很沮丧,大有饮恨终身之意;再加上黎元洪反对推举黄兴为大元帅,结果黄兴竟然在上海为欢迎黄任大元帅而举行的大会上宣布:“鄙人才力不胜,请各位容许辞此大元帅之职!”全场一片哗然。

当然,宋教仁等是能理解黄兴的。这位忠勇的战将,同盟会的柱石,心地坦荡无私,他推辞不就的原因,除了以上那些消极方面,还有一条,就是他认为最高职务应当虚位以待孙中山。黄兴虽然也认为利用袁世凯逼清帝逊位,不失为一条策略,但他到底是希望孙中山赶快回来主持大局。考虑到局面的复杂性,如果黄兴执意不就大元帅之职,此职就毫无疑问地落入黎元洪之手了,但黎元洪是宋教仁等革命党人无论如何信不过的。所以,宋教仁坚决主张在孙中山回国前,应当由黄兴来主持大政方针。经过多人劝说,黄兴总算勉强答应暂时担当大元帅之职,一俟孙中山回国,理应由这位同盟会总理执掌大权。

然而,黎元洪几乎立刻作出反应。他通电全国,反对上海方面推举黄兴为大元帅。与此同时,加快了南北和谈的步伐。12月17日,作为袁世凯的谈判代表,唐绍仪到达上海,同革命党代表伍廷芳谈判。

同日,在南京,一群江浙联军的军官聚众闹事,迫使各省代表改选黎元洪为大元帅,黄兴当副元帅。南京的立宪党人、旧军官自称拥黎派,排斥黄兴;而革命派中拥护黄兴的人,有些人激愤难抑,提出逮捕闹事军官,惩办改选黎元洪的各省代表。南京,处于革命军内部火并的前夜。亏得能干的宋教仁巧于斡旋,才使南京的政局得以维持。

好像混乱、争权夺利还不够似的,光复会的领袖、一代文宗章太炎竟然在这时提出:革命军起,革命党消。革命阵营内部的思想非常混乱。宋教仁面对这一切,他焦急地、望眼欲穿地盼望着孙中山回来。他相信,只有众望所归的中山先生回来,才能扭转目前的混乱局面。盼啊!革命党中有多少人像宋教仁一样,翘首以待他们的领袖孙中山早日归国。

接着,各省代表在汉口英租界顺昌洋行开会三天,讨论的内容是成立中央政府,通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并议定,“如袁世凯反正,当公举为临时大总统”。这又为袁日后窃权埋下了伏笔。历史就是这般复杂、微妙。

12月25日,同盟会总理孙中山从海外归来,到达上海,陈其美朝夕不离左右,会商临时政府组织方案。12月29日,孙中山被各省代表推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晨,孙中山由上海启程,前往南京赴任。陈其美不仅准备了专车,并派卫队护送。即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职,以那一天为中华民国元年一月一日。

街上流行招募站和剪辫子之风

陈其美走马上任上海都督的第一天,就约法三章,引用孙中山的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一方面整顿秩序,一方面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他上任的第二天,街头就出现了招募士兵的海报,筹建沪军,支援镇江、南京之战。戚家二姐妹,花枝招展,来此报名从军,惊得招募人员大喜,急忙报告陈大都督,陈大都督便下令成立沪上女子国民军,二姐妹为队长。后来南京光复中,沪上女子国民军起了很大作用,勇猛冲杀,把战旗插上城楼,受到了嘉奖。

再者,上海华洋杂处,车站码头处,剪辫子之风盛行。男人留辫子,女人裹金莲,是封建王朝留下来的旧习。陈其美一上台,就说:新人新尚新时代,辛亥革命推翻了皇帝老儿,我们是中华民国,要开一代新风。辫子不能再留,裹足不能再长,否则我们就不是中华民国。陈其美一发话,立刻在城池要冲,遍贴布告,晓谕市民剪辫。

布告有文:

……自汉起义,各省响应,凡我同胞,一律剪辫,除去胡尾,重振汉室。……

看到这则布告,仍有一些因循守旧者,记着太平天国当年革命不成人头落地的惨痛教训心存疑惧,仍然小心地留着长辫,出没街市。这惹起了上海光复中那些曾与清军浴血奋战的驻沪士兵的强烈不满,他们自动上街,三五成群,先在城池外围,见到留辫者就剪;后来又扩展到市内各繁华处,见人就拦,将长辫强行剪下后放行。

在主要的街道口,他们设有剪辫站,名曰“新人头”,还配有宣传节目。

这时,从阴沟里也冒出一些地痞流氓,三教九流,则趁机兴风作浪,不但在街上拖着人剪辫,还闯入民居、店铺里去剪。一时间整个上海,被搞得人心惶惶,谈辫色变。强迫剪辫行动从11月中旬延续近十日,种种有损民军荣誉、丧失军政府威信的纠纷不断出现。陈其美一面发文各驻军营部,严禁士兵上街强行剪辫;一面就在11月21日这天分别在闸北自治会所和小南门群学会堂亲自主持演讲,沉痛劝谕市民从速剪辫。他的演讲恳切坚决,听者莫不动容。后记成文,在报上刊出,又印成传单发遍全城。申城华界各地,立刻就有不少团体或个人,组织起来,大力推行义务文明剪辫运动。

上海所有华界的剪辫运动,虽然轰轰烈烈地进行,但在租界,军政分府的布告、晓谕却贴不进去,行政命令也无法实行,租界内华人,仍然拖着长辫,在繁华街头摇来摇去。军政分府无奈,只得请外交总长伍廷芳,备函公共租界工部局和法租界会董局,明确照会:

上海业已光复,共和政体成立,华界汉族人民均将逊清强加之发辫剪去,唯贵局势力范围以内华人尚未剪辫,实未臻完善,故来函商请,允准租界内华人自由剪辫,请鼎力协助,勿稍加阻止为幸。

接到公函,法租界领事甘司东令巡捕房允准租界内理发店为汉人自由剪辫。一时间,亚尔培路、爱多亚路、霞飞路等理发店,纷纷亮出“本店欢迎来客剪辫理发”的招牌,有的店为了争取剪辫顾客,还张贴“剪辫加理发,愿留下发辫者,不但不收理发费,再贴小洋两角”的红纸来竞争。剪辫者日众。一些因循守旧老人,也在子女们的劝说下,无奈剪下拖了一生的“猪尾”。

法租界在法董的协助下,绝大部分汉人剪掉了长辫。

上海公共租界情况则不同,当时美英德日等十余个国家横行其内,他们在中国耀武扬威惯了,从不把中国官府政令放在眼里。他们原来就禁止华界的军民自发组织的剪辫团体进租界,也不准租界内理发店贴剪辫广告。接到伍廷芳商请协助公函,工部局采取的是“既不支持也不稍加阻止自由剪辫”的态度,使这场席卷全上海的“除此数寸尾,还这大好头颅”的剪辫行动,未能获得圆满成功。

紧急推动东南地区的光复

上海光复后,身为上海大都督的陈其美,作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负责人,不以上海的光复为终点,积极配合同盟会驻沪机关,推动东南地区的解放。

几乎在上海光复的同时,杭州的光复战也已打响。

11月2日,陈其美接到杭州汤寿潜的通报,杭州起义在即,日期定在11月3日至7日间,请求上海给以人力、物力的支援。

陈其美把蒋介石、王金发、王文清、陈泉卿、张伯岐等一行唤到密室,让他们率领百人敢死队速赴杭州支援。另派庄之盘、庄正瑛、赵平之等一行携带起义经费和军械弹药前往杭州。

上海义举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杭州义军的士气,起义指挥部当即决定于4日夜发难。枪声一直响到拂晓,义旗插到城楼顶,浙江巡抚增韫被活捉。汤寿潜被推选为都督。

应该说,蒋介石等人率领的敢死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原以为杭州光复后能占一席之位,谁知事与愿违,令蒋介石大为失望。

陈其美安慰他说:“把心放长远些,不以一地一城,患得患失。杭州光复了,接下来就是镇江、南京。”

蒋介石不语。

11月5日,镇江的枪声打响了。

镇江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长江与京杭运河交汇于此,镇江港为长江下游重要河港之一。

为了拿下镇江,陈其美曾动员说:“镇江为长江第三门户,吴淞、江阴光复后,长江第一门户和第二门户为我军所有。因此,镇江亦不难即日攻取。”

陈其美号召“忠义豪杰之士,均应乘时奋兴,共伸天讨,诛锄胡虏之恶政府,建立共和之新国家”。

陈其美又指出:“对于驻防旗兵,凡是诚归顺者,则以人道为怀,概免其死;对于顽抗革命军,为虎作伥者,杀无赦。”

11月6日,陈其美在上海与同盟会会员、驻镇江新军第三十六标一营管带林述庆等人具体研究了镇江光复事宜,决定由上海支援弹药。

据时任新军第九镇正目、参加过光复镇江的高骞回忆:

辛亥阴历九月十六日夜,约近9时,林述庆特由沪向陈英士接洽妥当,将沪军攻下的制造局所获得的六厘米五口径子弹三百多万发完全运输到镇,准备接济镇江光复之用。子弹妥当,林旋赶回镇江防次。

且说林述庆得到这批子弹后,如鱼得水,随即攻城战斗打响,次日凌晨攻入城心,驻防旗兵缴械投降。然后四门打开,迎接革命军。

镇江光复,军政府成立,林述庆因有功而被推选为都督。

上海四周主要城市光复后,只剩下南京城还在清军手里。

辛亥革命胜利的奠基之战

在公元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的武装斗争中,南京城的光复之战,以其战斗激烈、战果辉煌而载入史册,成为辛亥革命胜利的奠基之战。

同类推荐
  • 一个农民的手记

    一个农民的手记

    以往的个人自传多以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为时间线索叙事,难免有叙事拖沓之嫌,经过苦心思索,接受朋友指点,别开生面,以无论是贵族富豪,还是寻常百姓皆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病......来架构和记述故事,经纬分明,脉络清晰。窃以为,是本传记的一大特色。
  • 鬼谷子全书(第七卷)

    鬼谷子全书(第七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著名专家,以及为航空工业服务、或在某一领域为航空工业服务、并做出成绩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三大院校)的院士和著名专家(共计40名)的生平、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本书内容翔实、生动,实为记录航空系统专家院士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航空工业发展的人员阅读。
  • 李鸿章全传:李鸿章回忆录

    李鸿章全传:李鸿章回忆录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李鸿章全传》的作者之一梁启超曾经说过“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而李鸿章在许多略知历史的人眼中肯定是“谤满天下”,果真应该如此吗?
  • 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

    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

    军事家是从事战争这一特殊职业的人,战争对军事家的性格、意志、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都有特殊的要求。虽然每个军事家的成长之路千差万别,但成为军事家的共同要求是具有普遍性的。刘忠丽编*的《中国古代*名军事家》选取战国*名军事孙膑、廉颇和蔺相如、西楚霸王项羽、抗匈奴英雄**侯霍去病、抗金名将岳飞、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英雄事迹,从他们成长的历程和性格特征切入,剖析他们成功的奥秘,使您受到启迪。
热门推荐
  • 龙裂穹顶

    龙裂穹顶

    在这里,平静的生活是只有有实力的人才能享受到的。让我们看着凌星辰带着他的灵兽小龙一起闯荡这个混乱的世界······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逐风控卫传说

    逐风控卫传说

    ---年少追梦,看不穿千般迷雾,独寻世间真我;天地游走,道不尽酸甜苦辣,只问我心何求。---古今难堪是离愁,离愁难叙,何人不低头?回首落花春梦去,几许回忆,残月枝头,空对寒秋。
  • 都市逗比少年

    都市逗比少年

    一位逗比少年意外得到了一个逗比系统从此他的逗比人生变的更加逗比,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走向了人生巅峰
  • 富世绘

    富世绘

    叶檀作序推荐说:“这本图书是中国新富阶层生动的镜像,读这些文字更像看一部关于中国新富阶层的纪录片。不同主角的“出生”、成长,甚至八卦娱乐到剪光头发,从个人悲欢到群体浮沉都跃然纸上。”这是一本个性鲜明的中国富人“浮世绘”,它选取的更多是中国快速造富之后,作为个体富人的剧烈适应或者被适应的过程描述和分析。整本书的写作,除有趣的富裕阶层故事外,调侃里亦有严肃的观察,松散的故事里有严密的财富逻辑。”
  • 中国名酒

    中国名酒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源远流长的中国酒文化不仅在我国影响深远,而且闻名世界,成为世界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名酒》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大众阅读。
  • 恶魔快递

    恶魔快递

    男主本是一名大律师,要钱有钱,要颜有颜,却因为一个奇怪的包裹改变了命运....生与死,不在掌握在自己手中,护送上古神器,完成支线任务,化身异度空间的“快递员”,收集好评度,,在“快递公司”的激烈竞争下杀出一条血路,在凶险无比的任务中苟延残喘..
  • 妻冷情:总裁一边去

    妻冷情:总裁一边去

    为了男朋友的命,她要杀了别人眼中的眼中钉!第一杀手杀人不成,男朋友也没了,抱憾出国。那眼中钉却道:“给我把太太找回来!”以最低姿态迎娶夫人,夫人非但不领情,还不屑道:“想追我,下辈子!”
  • 红尘纷扰,你是骄傲的孤独者

    红尘纷扰,你是骄傲的孤独者

    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路。这些路或许有相似点,却绝对不会完全相同。而你,可以看着别人的路,听着别人的故事,把属于自己的那条路走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