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9300000003

第3章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作风(2)

朱德十分难过。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历尽磨难想要脱离旧阵营,甚至可以把生命奉献给共产主义事业,为什么会遭到拒绝。他备受煎熬,彻夜难眠。他的好友劝他:“党,一时入不了,不要紧。我们还可以去争取!你已经迈出的这只脚,应该一直朝前走,不能退回去!”朱德说:“我有生以来一直都是朝前走的,从未后退过!”

这一次的挫折并没有打消朱德想要加入共产党的信念。在远赴欧洲的旅途中,朱德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向党靠拢的决心。朱德说:“我一定要争取成为共产党员。今年不行,明年;一年不行,两年,三年。”

9月初,朱德在德国柏林见到了共产党旅欧支部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讲起了他的经历,并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无论党让他做什么都可以。朱德的经历和不懈追求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周恩来,表示愿意介绍他入党。

1922年11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朱德终于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那一年他36岁。

同为旧军队高官的贺龙入党经历也十分曲折。他曾回忆说:“有的材料写着我七十次找党,算上历次的要求,我也记不清楚了,没有七十次,恐怕也有几十次吧!”

早在1926年8月,贺龙诚恳地向周逸群表示愿意接受党的考验和培养,希望早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但是,碍于贺龙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身份,入党的事被搁置了。周逸群安慰他说:“共产党是不关门的,只要够条件,时机一到,一定会有人找你。”

党的考验不仅有红旗招展、歌声嘹亮,更有千难万险、生离死别。在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逮捕和屠杀共产党员的危难时刻,一些号称革命家的人退缩了。报纸上每天都有人刊登启事或声明,宣布脱离中国共产党。而贺龙拒绝了国民党抛来的中央委员、江西省主席、一栋位于南京的大洋楼等巨大诱惑,表达了跟共产党走到底的坚定决心。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贺龙担任总指挥。当起义军南下至瑞金时,贺龙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平生最大的夙愿。

当天,贺龙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召集官兵开会说:“过去我们所作所为,无非就是打富济贫,扶弱抑强,替穷苦百姓平冤出气,但干不出么子名堂。现在我知道,共产党的共产主义就是为了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万恶社会,进而建立共产主义的美好社会。这个远大目标我非常向往……向往,就是要争取加入到中国共产党里来。当一个中国共产党员可不是很容易的,是要经得起考验的,我就考验了整整三年!”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贺龙入党前,曾有人问他:“现在国民党一统天下,势大力强,你当过军长,可以大有所为。当共产党落个啥,脱下将军服穿粗布衣,脱下皮鞋穿草鞋,图什么?”

贺龙在入党后向全体官兵宣讲时说,没有剥削、没有欺侮的美好社会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正因如此,贺龙一次次要求加入共产党,并把自己辛苦经营十年的军队交给党。

贺龙坚定地表示:“就是把我脑壳砍了,我也要跟共产党走到底!”他坚信心中的理想一定能实现,坚决拥护党的各项决定。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贺龙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师师长。起初,大部分官兵对穿国民党军队服装的抵触情绪很大。他们不理解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意义。贺龙对战士们说:“国民党的帽子我戴过,国民党的官服我穿过,因为国民党叛变革命,我痛恨它,不穿了!今天国难当头,为了共同对付日本帝国主义,我愿意带头穿上灰军服,戴上白帽徽。别看我们外表是白的,可心是红的,永远是红的!”听完贺龙的话,战士们放下了心里的包袱,顺利地换了装。

朱德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同样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共产主义是穷人的主义,共产党是穷人的党。你为啥跟着他们走呢?”那时朱德是名将,生活条件优越。但是朱德用行动回答了质疑,义无反顾地为了解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同胞们,与洋房、名利缠身的旧社会彻底决裂。

朱德对共产主义的热爱还体现在对子女的严格教育上。朱德要求子女踏实工作,奋斗在工作的第一线;要求他们贴近群众、勤俭节约、热爱劳动。朱德反复叮嘱子女:“我不要孝子贤孙,要的是革命事业接班人。”

朱德病重时,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无法说出口,但当孙女赶来看他时,他断断续续地说:“我们的大学生来了……”接着他说:“要做……无产阶级……”

青春寄语

他想告诉孙女要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可他再也没能把这句话说完。这是他一生中说的最后一句话。朱德的一生都在实践入党誓词:“终身为党服务,做军事运动。”

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是由每一位共产党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斗志和决心铸造的。

朱德和贺龙入党的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时,地位、名誉、利益都不足以成为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唯有理想、信仰才是鞭策我们前进的动力源泉。

在今天这样一个价值多元的年代,理想、信仰依然崇高,金钱、权力并不能代表人生真正的价值。只有理解了信仰作为鼓舞我们不断前行的精神号角和人生最高追求的重要意义,才能明了我们的先辈为什么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

习近平同志说,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3长征路上创史诗—红军将士信念的力量

1934年10月10日晚,中央红军五个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雩都出发,开始了战略大转移。

在两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战胜了异常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历尽艰难险阻,保存了骨干力量,最终胜利会师陕北,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据不完全统计,红军长征途中,历经重要战役、战斗约120次,共歼敌40个团,击溃敌军数百个团。其中,红一方面军行军2.5万里,跨越11个省;红二方面军行军1.8万里,途经8个省;红四方面军行军1.3万里,途经3个省。

红军将士在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支撑下,历尽艰辛,创造了无可比拟的辉煌业绩,谱写了一篇凝刻历史、激励人心的雄伟乐章。

血战湘江:红色长征是鲜血染成的

1934年11月中旬,中央红军成功地突破了国民党军在赣南、湘粤边、湘东南的三道封锁线,进入“湘桂走廊”。蒋介石为了消灭红军,调集大量兵力,构筑了第四道封锁线。

11月25日,中革军委下达了抢渡湘江的命令。但携带大量辎重的部队行军迟缓,到了27日,只有部分部队渡过了湘江,中央纵队和一些伤病员以及所有辎重都还没有渡江。蒋介石借着红军被分隔在湘江两岸的时机,下令一面夹击已经渡江的红军,一面堵击还未过江的红军。

许多战士在构筑工事的过程中,被炮弹、炸弹声震得耳鼻直流血,昏倒在地。在这场白热化的战斗中,红军战士没有先进的武器,用血肉之躯顽强地抵挡住了敌人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打垮了敌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最终,中央红军成功渡过湘江,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

湘江战役虽然取得了成功,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无数红军将士牺牲在了湘江两岸。红五军团和少共国际师损失惨重,红八军团全军覆没,红三十四师大部分同志牺牲。湘江之战后,中央红军人员折损过半,减至三万余人。

几十年之后,湘江边上李家村的一位老人回忆说:“我帮助掩埋红军遗体,埋了整整三天三夜……”

1986年,老红军战士、部队作家陈靖将军重走长征路时,在全州写下了“血染十里溪,三年不食湘江鱼,河底遍尸体……”的悲壮诗句。

过草地: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都说:“没过草地路,难知长征苦!”老百姓则说:“自古到今朝,看到有鸟儿进去了,还没有见风儿送出一片羽毛。”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回忆说,红军过草地牺牲最大,走出草地后,“我觉得是从死亡的世界回到了人间”。

1935年8月21日,红军分别从卓克基和毛儿盖两路出发进入草地。由于草地处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的特殊位置,所以终日被迷雾覆盖,身在其中难以辨别方向,很容易迷路。草丛里到处都是积水和沼泽,很难看清道路。气候更是变幻莫测,恶劣异常。

经历过的老红军回忆说,在过草地的时候,由于天气阴冷,从衣服到脚都是湿漉漉的。好不容易到了宿营地,却发现地面和柴草也是湿的,根本没法睡觉,浑身上下都是冷冰冰的。

还有一些草甸特别不好分辨,看着挺厚的,结果下面却是个害人的陷阱,一旦战士掉进去,转眼工夫,救他的战士也会跟着掉下去……夜晚特别冷,露营时,落队的同志只能三五个人一起互相靠着休息。翌日,收容队的同志去叫醒他们时,却发现他们的身体早已变得冰冷僵硬,这些战士就这样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过草地最艰难的事莫过于粮食匮乏。由于没有食物,大家只能吃一些树皮和野菜。但走在前面的战士还能靠这些充饥,后面的战士就真的没有能吃的了,最后没有办法就吃皮带,甚至粪便里未消化的青稞粒都用来维持生命。很多战士因此牺牲在了草地上。

朱德发现掉队和牺牲的同志不断增多,就把自己的坐骑杀了分给大家当食物;贺龙专门组织党员开展“尝百草”活动,由党员首先尝吃不同的野草,然后把没有毒性的野草分给大家。不少党员在这个过程中牺牲了。

面对不断增加的伤病员,贺龙命令各部队:“不管多么难,都不许丢掉伤病员。活着的人只要有一口气,就要抬着他们走!”很多倒下的战士为了不拖累战友们,就躺在地上用草盖住脸,主动放弃了被收容的机会,让走过身边的战友以为他们已经牺牲了。死亡人数愈来愈多,牺牲战士的尸体源源不断地连成线,标记出一条自然的行军路线。

在这样严酷的情况下,红军官兵以钢铁般的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步步走出了草地,走向了辉煌。许多党员干部,不顾长途转战之苦,坚持写日记,字字句句都饱含了对明天的渴望和期许。

长征途中,谢觉哉带着一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内务部”印章。谢老在过草地时不惜扔掉防寒的毯子,却始终把印章挂在脖子上,并把它完好无损地带到了陕北。他说,因为这印章就是红色政权的象征。

解放脚:女战士走出光明路

在漫漫的长征途中,还有许多女战士。

她们每个人都有任务:有的人负责做军衣军服,往前方送粮食和弹药,往后方送战利品;有的人担负作战任务;还有的人帮助通信、宣传、筹粮筹款、做群众工作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参加长征的女战士,红一方面军30人,红二方面军18人,红四方面军两千余人。

行军过程中条件极差,很多女兵的身上生满了虱子,十分难受。有的女兵干脆剃去了头发,省去了捉虱子的麻烦,平时就把帽子戴在头上。由于过雪山时极寒的刺激,她们中的有些人打乱了生理周期,导致绝经的发生。有些待产的女兵只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分娩,落下了终身疾病。

还有一些人,因为艰难的战争环境不能带着婴儿上路,无奈只能把刚出生的婴儿留在了出生地,这包括毛泽东的夫人贺子珍。

长征时,贺子珍被安排在了中央红军干部休养连。她本来身体底子就不好,又加上有身孕,气色特别不好,脸色煞白,行走比较困难。但她从来不接受特殊照顾,紧紧地跟着大部队。

有天下午,正当部队快步通过贵州的一个村子时,大家突然发现贺子珍脸色很难看,疼痛难忍。“要生了!”于是,在休养连党总支书记董必武的指挥下,贺子珍被抬到路边一间十分简陋的窝棚里,由随队的李治医生负责接生。

就在此时,后面却传来了敌我交火的打枪声。敌人马上就要追上来了,董必武焦急万分。只见,窝棚上方一架敌机呼啸而过,同时有炸弹在距窝棚几百米的地方爆炸了。就在爆炸声响起的时候,窝棚里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是个女孩!

婴儿边哭闹着边摇动着小手。大家连忙用白布把她包裹起来,因为当时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找不到。董必武写了张纸条,找出几十块银元,一起放青春寄语。

到了孩子的包裹里。

纸条的大致意思是:我们要出发去打王家烈(贵州军阀),行军不能带着孩子,这个孩子就寄养在你家,送给你做孙女吧。

贺子珍向董老点头示意,嘴角露出了一丝苦涩的微笑。于是,她躺在担架上,跟随行军的队伍一起出发了。

女兵杨厚珍是当时中央机关合作社的主任。她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裹过足,在长征途中,她硬是踩着那双血迹斑斑、伤痕累累的小脚,和其他同志一道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痛。同志们让她坐担架,但每次都被她拒绝了。她说:“哪怕是爬,我也要和同志们一起前进。”

同类推荐
  • 中美建交:邓小平与卡特握手纪实

    中美建交:邓小平与卡特握手纪实

    1972年毛泽东和尼克松结束了中美关系史的一个时代,1979年邓小平和卡特却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中美建交无疑是改变世界的一件大事。本书全景式地逼真再现了邓小平、卡特、“卡特的基辛格”布热津斯基以及黄镇、老布什、伍德科克等为中美建交作出的贡献和他们极富个性化的形象。如实披露了毛主席派中国“空军一号”赴美接尼克松再访华、老布什“自行车外交”、卡特严打台湾特工、邓小平访美专机强行起飞以及三K党徒刺杀邓小平等鲜为人知的秘闻真事。视野开阔,内蕴丰厚,图文并茂,读之爱不释手,是了解和研究中美关系史和新中国外交史的必读书。
  •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长者先幼者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1999年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以来,老龄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老龄化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语。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什么?对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中国人有何影响?国家、政府、社会在养老责任中的职责分担如何?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老年人能否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养老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如何得以解决?西方福利国家模式在中国行得通吗?如火如荼的社会工作教育如何本土化?这都是笔者郅玉玲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写作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 党的光荣历程

    党的光荣历程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它的产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 怎样当好“小巷总理”:居委会干部读本

    怎样当好“小巷总理”:居委会干部读本

    社区建设,江泽民总书记称之为城市基层政权建设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居委会主任,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角色。朱镕基总理亲切称赞他们是“小巷总理”。当好“小巷总理”,重要的是想民、利民、帮民。想民,就是要为民着想。围绕着居民需求、愿望做文章,要从居民的普遍利益出发,抓住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使社区工作与居民需求、愿望合拍。
  • 大学生村官必读

    大学生村官必读

    本书定位于大学生村官所需的知识结构,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与农村改革和建设密切相关的各种知识。内容包括新农村建设篇、基层建设篇、农村事务篇、经济管理篇、防腐拒变篇,全面实用,可操作性强,对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热门推荐
  • 忘却天皇

    忘却天皇

    传说我们所见的天空并非极尽,天空之上仍有天,一天接一天,一天连一天,三十三层天上天有城国,无边无际,永恒长存。神灵与仙魔居住其中,他们不老不死,携带无上之力,不愿支配众生,也不被任何人所支配,仅从那天上天观察世间一切变迁,却极少出手干涉,独立于世之外。传说那城国是为所有强者与生灵所追求的众生乐土,登上即可永久不死安乐,是为最初与最终之地,是为天国,是为神界,是为伊甸圣园...是为...天空之城。
  • 五行魂圣

    五行魂圣

    金、木、水、火、土、不仅仅是天地之间的五行,这同时代表着人类身体的五种不同的属性,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相应的属性,这便代表着其日后所能走的道路,但是郑弘没有,圣魂觉醒之时,郑弘的身体之中没有任何一种能量的反应,这便代表着,他的体内没有属性,没有属性便没有办法修炼……郑弘:“谁说没办法修炼?老子偏偏练给你看!”
  • 老子与神话

    老子与神话

    本书从神话研究的角度,以文化人类学的观点解析《老子》这一中华经典的人类学内涵。首先避开了学术界一贯采用的从哲学到哲学的“便道”,而是以当代人类学的视野和材料作为参照,对《老子》一书中的神话思维、道与永恒回归神话、《道德经》的母神原型、祭祀王和大母神崇拜等做了追本溯源式的哲学通解。
  • 花开陌,长弦歌

    花开陌,长弦歌

    韩冉儿,身上流着蓝色的血液,从小没有父母,人人都把她当没有人要的怪物····外公,是韩冉儿在世上唯一的亲人,唯一活在世上的理由和希望。可一场大火,烧掉她那仅剩一点的希望····
  • 武圣通天

    武圣通天

    盘古开天,鸿钧创立三千大道,修炼体系分为体修和元神之道!元神之道又分为力修与法修,故而,体力法又称为精气神三修,世间所有生灵都以此体系修炼。一个穿越来的少年,因为一个承诺,而走入了一条无人知晓的道路。但这背后却有一只大手无声无息的操纵着一切,他能否摆脱自己的命运,能否从浩劫中活下来...(书友Q群:467772202验证带书名)
  • 我当神仙那些年

    我当神仙那些年

    地球人总是想成仙,莫名其妙成为仙人的许千,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好。一篇诙谐轻松的都市修仙故事,希望你可以喜欢
  • 嗲嗲叮咚响

    嗲嗲叮咚响

    “妈咪~我爹爹呢?”某小妞问道。“你是充话费送的。”某母头也不回地答道。“你是我爹爹吗?”某小妞抱着某大神的腿道。“嗯。”大神淡淡地答道。“你是我爹爹吗?”某小妞吃着某帅哥递过来的冰淇淋道。“是的呀!”帅哥笑的一脸灿烂。“偶像偶像,你是我爹爹吗?”某小妞满眼心心地试探道。“你,你怎么会知道?!”某明星吃惊道。某小妞一脸无奈加颓废地回到家,“妈咪,我到底有几个爹爹呀。”“很多。”...............高中生,安筱洛开启了她的寻父之旅
  • 长歌笑忘曲

    长歌笑忘曲

    天不老,情难绝,世间相思,情归何处?牢牢山,彼时海,生死茫茫独语凄凉,北风行,塞上曲,恨不相逢殊年望,此去一别,海角天涯未是殃,长歌笑忘!
  • 御灵师之残叶遮天

    御灵师之残叶遮天

    神迹出世,战火纷飞,硝烟四起,天地悲泣。她是一个微末女子,想着乱世求安逸,却不知从诞生起,注定要踏足灵界,灵御九天,莫恨我不是男儿!冰莲傲世,馥郁芬芳,只为一人绽放……
  • 名门鬼秀

    名门鬼秀

    她是从乱坟堆中爬出的孤魂野鬼。前尘浑噩,诸事皆忘。有人哭哭啼啼地要她为家族报血海深仇,有人幸灾乐祸地看她一朝失势任人践踏,还有人看着她,似鄙夷,又似不甘地反复问,“你当真忘了?”起朱楼,宴宾客,百年钟鼎盛,顷刻烟云散。父亲蒙冤入狱,未婚夫绝情毁婚,萧家长女萧随珠呕血而亡,却在一场盗墓案中离奇地死而复生。现身尘世的,究竟是含恨归来的艳尸,还是一场惊天算计中被人操纵的傀儡?凤凰折翼,明珠蒙尘,她又将如何步步心机,以牙还牙,以情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