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8700000006

第6章 理论篇(5)

由于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既可以用来表达集合概念,也可以用来表达普遍概念,因此容易产生混淆概念的错误。这种情况相当多,并不是个别的。有的人利用这种情况进行错误的推理,而缺乏逻辑修养的人往往不能发现其错误所在。比如,哈佛大学名誉学员、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过:“时间就是金钱。”由此推理,你占用了我的一分钟时间,你就应该为此向我付出一定的金钱补偿。富兰克林所说的“时间”是集合概念,而我们的每一分钟时间则是普遍概念,这个推理把两个概念混为一谈,是不能成立的。事实上,有些人大多数时间里都在做无意义的事情,根本无法转化为财富。

最后,要说明一点,上文多处把集合概念和普遍概念并提,只是为了便于从避免混淆概念的角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对称的。事实上,正如本文开头所指出的,集合概念是与非集合概念对称的,而普遍概念则是和单独概念对称的。

哈佛大学有位学生问他的老师:“我时常梦到自己已经当上教授了。老师,我要怎样做才能使梦想变成现实?”老师回答说:“少睡觉。”请问,老师与学生的对话是不是所问非所答?老师是否患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提示:少睡觉有两层含义,不仅意味着少做梦,还暗示这位学生要多学习。

LESSON 3

恰当判断:一语成就聪明人

判断是对客观事物情况的断定,是用肯定或否定的形式反映周围现实的一种思维形式。事物的情况多种多样,因此判断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判断中是否含有模态词(可能、必然等)把判断分为模态判断和非模态判断;根据判断中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将其分类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又可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复合判断又可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等。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判断。

看似肯定的否定,大有内涵

世界著名绘画大师毕加索毕生反对侵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入侵法国后,一些德国官兵经常出入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有一次,在艺术馆的出口,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他的名画《格尔尼卡》的复制品,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一个德国盖世太保头目指着画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

毕加索严厉地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毕加索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德国法西斯强烈的愤恨和谴责。盖世太保问的是画,毕加索回答的却是画面上的事实。话虽简短,但显得十分有力。

毕加索的回答,从语言表达上看,是一个否定词和一个感叹句;从逻辑上分析,包含一个否定判断和一个肯定判断。所谓判断,就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人们的思维活动不能仅限于形成概念,还必须把概念联结起来构成判断,才能反映出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对事物的情况作出各种陈述。判断有两个特征:一是有所断定,即肯定或否定;二是必有真假,一个判断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如果判断中所判定的情况与事实相符,就是真判断;如果判断中断定的情况与事实不符,就是假判断。例如说“哈佛大学在美国”、“比尔·克林顿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前一个判断与事实相符,是真判断;后一个判断与事实不符,是假判断。真判断对人类的认识有重要价值,任何一门科学的理论都是由一系列真判断构成。

判断语言形式是有明确断定的语句。判断和语句的关系有以下几点:

1.判断要通过语句来表达,但不是所有语句都表达判断。按照句子的四种类型分别来看:

陈述句是表达判断的,如“他是一个篮球运动员”、“大西洋不是世界最大的洋”等。因为陈述句都是对主语有所陈述的句子,无论是肯定的陈述,还是否定的陈述,都表达判断。

感叹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句中表达了明确的断定,如“这花真美啊!”、“反恐怖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都表达了明确的断定,所以是表达判断的句子;另一种感叹句中没有明确断定,如“好!”、“先生!”等独词句,都没有明确的断定,不表达判断。

祈使句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句中表达了明确的断定,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此路不通”等,表达了明确的断定;另一种是句中没有明确断定,如“请把门关上”、“请您原谅”等,句中表达的某种请求,只是说话人的一种愿望,对方是否把门关上,对方是否能够原谅,都是无法确定的,因此不表达判断。

疑问句不表达判断。如“什么是逻辑学?”“这本书是谁写的?”“你花了多少钱?”等疑问句,都是有疑而问,不表达判断。但是,反问句却不同,如“难道我说的不对吗?”实际是加重语气表达“我说的对”;“你这不是欺负人吗?”实际上是加重语气表达“你就是在欺负人”,这类反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实际是强调表达正面的意思。因此,反问句都有明确的断定,是表达判断的语句。

在实际语言交流中,一个表达判断的语句,往往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有所省略,如毕加索回答盖世太保头目的问话时,开始只说了一个“不”字,实际所表达的是“这不是我的杰作”,给对方以否定的回答,这里毕加索是有意把对方所指的“杰作”改变为画中所表现的事实,然后加以否定,接着就表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肯定——“这是你们的杰作”,表达了画家对法西斯暴行的谴责。

2.同一判断可以表达为不同的语句。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同一判断表达为不同的语言;二是同一语言中,同一判断可表达为不同的句型。如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可以表达为没有物体不是运动的,还可以表达为难道有不运动的物体吗?

3.同一语句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词的多义性造成。例如,在五角大楼的门外,一边站着一个警察。可以理解成两边各站着一个警察,也可以理解成只有一边站着一个警察,而另一边没有。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语言层次不同造成两种断定。例如,我们一块儿去看望了患病的老师的父亲。这句话可以有两种不同层次的理解:一是“患病的老师”,一是患病的“老师的父亲”,因此全局包含了两种断定。必须指出,同一语句表达不同判断,实际是包含歧义的句子,在语言表达中,应该避免判断歧义,办法是避免使用多义的词或词组,或者明确语言环境。

一天凌晨3:30分,大侦探福尔摩斯接到警局电话,称发生一起命案,要他先去现场查勘。福尔摩斯立刻出了门,由于外面寒风凛冽,还有厚厚的积雪,30分钟后他才到达现场。命案发生在一户人家,穿着单薄睡衣的女主人向他描述说:“我叫爱丽斯,我和丈夫夜里11点多便休息了,可是当我3:20分醒来时,却发现丈夫已经停止呼吸,我意识到,他已经被人杀死。”

福尔摩斯问:“那你后来干了什么?”

“我立即打电话报警,那时我还看见卧室的窗户大开着。”她用手指着那扇还开着的窗户,猛烈的寒风吹得她连打了几个喷嚏。爱丽斯一边去关窗户,一边说:“凶手一定是从窗户进来,然后又从窗户出去的。你现在是不是应该验尸了?”

福尔摩斯摇了摇头说:“等一会法医来了再验尸吧!不过在他们到达这里之前,你或许乐意把真相告诉我!”福尔摩斯为什么要这样说,他的根据是什么?

提示:爱丽斯声称凶手是从窗户进来的,那么窗户打开至少超过30分钟,她却一直穿着单薄的睡衣,显然与常理不符。

不同的说法,不同的境遇

有一天,皇帝梦见一个人把他的牙都拔光了。皇帝问周围的大臣,谁能解这个梦。丞相解释道:“这个梦预示着陛下全家将比陛下先死。”皇帝听后大怒,要对丞相处以极刑。这时正赶上阿凡提进宫,皇帝就让阿凡提解梦。阿凡提说:“陛下将比您所有的家属长寿。”皇帝听后非常高兴,立刻赠给阿凡提一件棉袍。

这段故事中,阿凡提和丞相都只说了一句话,说法虽然不同,但实际表达的意思却完全一致。结果是丞相要被处死,阿凡提却得到了一件棉袍。从逻辑上分析,这两句话都是表达了关系判断,只是阿凡提巧妙地用另一个关系判断代替了丞相使用的关系判断。

所谓关系判断,就是断定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判断。例如,“一分钟等于六十秒”、“6大于4”、“我认识你”等,都属于关系判断。

关系判断由三部分组成:

1.关系项,即承担一定关系的对象,如上例中的“一分钟”、“六十秒”;“6”、“4”;“我”、“你”等。关系项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如,美国在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其中包含“美国”、“太平洋”、“大西洋”三个关系项。在两项关系中,前边的叫关系前项,后边的叫关系后项。在多项关系中,按次序分别叫做第一关系项、第二关系项、第三关系项。

2.关系,即存在于关系项之间的某种联系,由关系词来表示。如上例中的“等于”、“大于”、“认识”等都是关系词,表示着某种关系。

3.关系量项,即表示关系项数量的概念,也分为单称、特称、全称。单称、全称皆可省略,特称不能省略,如“有些同学比我高”,其中“同学”、“我”是关系项,“……比……高”是关系词,“有些”是关系量项。

以a、b表示关系项,以R表示关系,关系判断的公式为:a R b 或R(a、b)。凡是两项的关系判断,都可以用这个公式表示。

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因而构成关系判断的种类也是很多的。首先应当了解“关系”的性质,然后才能根据其关系性质,形成真的关系判断,进而构成正确的关系推理。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性质有多种多样,我们这里主要介绍两种常见的关系性质——对称性和传递性。

1.关系的对称性。分为三种: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

对称关系中,a与b有R关系,b与a也有R关系,则R为对称关系。如“汤姆与迪克是同学”,“汤姆”与“迪克”有“同学”关系,同时“迪克”与“汤姆”也有“同学”关系,则“……与……是同学” 这个关系词所表示的关系为对称关系。表示对称关系的词还有“等于”、“相同”、“相似”、“同盟”、“邻居”等。

反对称关系中,a与b有R关系,但b与a没有R关系,则R为反对称关系。如“哈佛大学橄榄球队打败斯坦福大学橄榄球队”,其中“哈佛大学橄榄球队”对“斯坦福大学橄榄球队”有“打败”关系,而“斯坦福大学橄榄球队”对“哈佛大学橄榄球队”没有“打败”关系。则“打败”这个关系词所表示的关系为反对称关系。表示反对称关系的词还有“大于”、“小于”、“在前”、“在后”、“输”、“赢”等。开头讲到阿凡提给皇帝解梦的故事,阿凡提正是利用了关系判断“陛下全家将比陛下先死”中“……比……先死”的反对称关系,推出“陛下将比您所有的家属长寿”。

非对称关系中,a与b有R关系,b与a可以有R关系也可以没有,则R为非对称关系。如“我相信你”,“我”对“你”有“相信”关系,“你”对“我”可能“相信”,也可能“不相信”,则“相信”这个关系词所表示的关系为“非对称关系”。表示非对称关系的关系词还有“认识”、“喜欢”等。

2.关系的传递性。分为三种: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

传递关系中,a与b有R关系,b与c有R关系,a与c也有R关系,则R为传递关系。如“汤姆比迪克大,迪克比哈利大,则汤姆比哈利大”,其中“……比……大”这个关系词则具有传递性。具有传递关系的词还有“大于”、“小于”、“在前”、“在后”、“相等”等。

反传递关系中,a与b有R关系,b与c有R关系,而a与c没有R关系,则R为反传递关系。如“汤姆比迪克大1岁,迪克比哈利大1岁,则汤姆不比哈利大1岁”。其中“……比……大1岁”这个关系词具有反传递性。另外类似“……是……的父亲”、“……比……便宜1元”等,都是具有反传递关系的词。

非传递关系中,a与b有R关系,b与c有R关系,a与c可能有R关系也可能没有,则R为非传递关系。如“我认识你,你认识他,则我未必认识他”。其中“认识”这个关系词则有非传递性。具有非传递关系的词还有“信任”、“批评”、“关心”等。

当爱因斯坦还是一个“无名小卒”的时候,有一次他在大街上遇到一个朋友。见爱因斯坦衣着破旧,朋友便问道:“你怎么穿得这么寒酸?”爱因斯坦笑了笑,回答说:“反正这里也没有人认识我。”

几年后,爱因斯坦因创立“相对论”学说而变成举世瞩目的“大人物”。一天,在纽约街头,他又碰到了这位朋友。朋友看见爱因斯坦,惊奇地问道:“你怎么还穿得这么寒酸?”爱因斯坦毫不在意地说道:“反正这里的人都认识我!”请问,爱因斯坦在不同时期说的两句话能否调换位置。

提示:如果互换位置,那么想要表达的意思就大相径庭了。

听出一句话的两层含义

同类推荐
  •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本书对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研究进行反思和重构,追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理论资源,系统阐释柏拉图、康德、尼采、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构的影响;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进行系统反思,并论及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未来走向问题;对诗学研究的反思主要是从诗学生产的角度出发,论及新时期以来影响深远的10本文学理论教材,对文学理论生产的知识空间、问题意识和现实语境进行反思,从而达成重建本文诗学的目标;最后以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落脚点,阐释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
  • 冥想的力量

    冥想的力量

    本书是目前对印度瑜伽哲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最系统和清晰的论述。该书受到西方瑜伽界的高度肯定和欢迎。自2003年出版以来,已经再版两次。本书内容包括:瑜伽和吠檀多哲学的基本理论、瑜伽冥想的具体方法和技巧、瑜伽锻炼中各种问题之处理、瑜伽锻炼中的各种效果之论述等。
  • 读哲学

    读哲学

    本书是解读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经典力作,内容涵盖中外著名哲学大师的传世力作,所传达的哲学思想和指导意义可谓是最权威、最丰富的。书中以国内外众多哲学家的著作为主,深入分析人性、生活、事业、社会等几方面的意义与精神,本书虽讲哲学,但并不枯燥乏味,书中语言生动质朴,逻辑性极强,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其中的理论指导意义是通俗易懂,很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的。本书可谓是集众家哲学理论为一身,读者每天阅读一篇,久而久之必能获益匪浅。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二)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二)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二主讲中古哲学。
  •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本书结合大量世界文艺作品中的材料,从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逐一剖析爱情问题的各个方面。同时就爱情与责任、爱情与道德、心灵与理智等问题作了详尽阐述。
热门推荐
  • 我们青春都已落幕

    我们青春都已落幕

    我一直坚信,十九岁那年的何烨北,真的很爱我,他为了我放弃了人生第一次高考,满大街地寻找我,疯狂而又热烈。就是因为如此,过去的那段记忆再残酷再黑暗再痛苦,我都无法忘记,哪怕一丁点细节,都不敢遗忘。那里有最真实的我,最真实的何烨北,最真实的小姜,柒柒,陆夏,林志申等等,有所有流经我青春岁月长河里的人们。故事的最后,我们一群人站在柒柒的墓前回忆过去,青春离我们越来越远,唯独柒柒一个人,永远青春美丽。
  • 仙路踏行

    仙路踏行

    这条路不进则灭,除了一直走下去,便没有其他方法
  • 仰望星河

    仰望星河

    仰望星河,看穿那遥远的未来……未来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战争?和平?或者,一切皆无?这是一个发生在遥远未来世界的故事,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这是一本真正的科幻,不是那些披着科幻皮的伪科幻,本书无末世生化、无11、无争霸、无古武、无机甲、无斗气,所以想看古武机甲的同学注定要失望啦!)
  • 喃喃呢语很诱人:重生小天妃

    喃喃呢语很诱人:重生小天妃

    天才特工易荼在执行任务时被爱人出卖,从此遇到敌人的包围而死,当她不再相信爱情时,她穿越了,变成了镜月兮,遇到了千城艤,历经了一片爱恨情仇。“唔,疼......”镜月兮哭着说。“宝贝,乖,朕来好好的疼你。”千城艤含着她的耳垂,含糊不清的说道。热气喷到镜月兮的脸上,让她的目光渐渐迷离。月光撒在他们身上,显得格外的模糊,房内,一片旖旎风光。
  • 火影之血噬天下

    火影之血噬天下

    魔门高手获得弑天系统,重生为宇智波家族的一员,而且还是佐助与鼬神的哥哥,宇智波海。想要改变宇智波家族灭亡的命运,拳打‘晓’,脚踩宇智波斑吗?弑天系统,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我是魔,亦是杀神。一滴血可以增进修为,亦可以杀人于无形。血海滔天,炼尽万物,终极之境,可噬宇宙。手握终极武器,运转绝世功法,脚踩创世神,足踏宇宙之主。且看赵海如何化身血神,称霸宇宙纪元。
  • 曾相爱过你

    曾相爱过你

    青春,从来多少次都会有遗憾…但不会后悔;我能忘记所有讨厌的事,唯独忘不了你是我最独家的记忆,占满了我整个青春,我又曾爱过你;
  • 黑暗血世代

    黑暗血世代

    太阳消失,黑暗初始,进化与杀戮充斥整个世界。。。。。。废墟临世,位面交错,神选之子相互角逐,谁才是真正被命运选中的人?妖兽与进化者的对决!荒古神通与顶尖科技的碰撞!神抵与恶魔之间的博弈!重生而来的冷云,是否能跳出棋局,成为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存在?
  • 云起何时

    云起何时

    九年前的一场意外夺走了她所爱那个男人的生命,此后九年,她提起了精神,努力微笑,却始终浑浑噩噩......在朋友们的促成下,她再次见到儿时的玩伴,也是她所爱的男人的弟弟,那个不停招惹她,却在发生意外后恨上她而离去的男人,他是否能带她走出心中的围城?
  • 至始而终

    至始而终

    一切都在那里,在烟雨楼中那场烟雨中的十面埋伏里,在那一片虞美人的花海里,也或许在七岁的廊桥里,一路风尘仆仆沿着江湖踏着纷扰而来,这一切都是我选的,真好……
  • 火神丹

    火神丹

    传说,天一共分为九层,每层都有着他们的独特与神秘,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每高一层,他们的力量就越强大。而第八层天却发生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三界无人不知。事情大概是一个神秘的大火球从第八层天飞出冲向人间,将地球撞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坑。后来经过相传是第八层天最为神秘的玄天宫内飞出的一个不受控制的强大法宝,名叫‘火神丹’,但经过诸方查探,最终无果,此事也就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