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8300000004

第4章 绪论

天下只有平庸的人才既不会因取得的成就获得世人赞誉,也不会因犯下的过错而遭受世人唾弃。如果一个人全天下的人都在骂他,那是不是就可以说他是非同寻常的奸雄?如果一个人全天下的人都在赞美他,那是不是就可以称他为千古英豪?虽然这么说,但是“天下人”当中,庸常的人总是成百上千,而超乎寻常的人则是千百个人里也找不出一个。如果我们总是从常人的观点和视角来看待和评判那些超乎寻常的人的话,又怎么会是可信的呢?所以,得到全天下人赞誉的人,未必不是一个见识浅陋、胆小无能的伪君子,而受到全天下人唾骂的人,也未必不是一个才识出众、胆识过人的伟人。古语说:“盖棺论定”,但我却发现有不少在“盖棺”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以后,对其功过是非的评价都没有定论的人。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肯定一个人,或者是去否定一个人,说好的还是说好,说坏的还是说坏,评论者又怎么吸纳和借鉴这些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呢?如果说世间有这样一个人,称赞他的成千上万,骂他的人也成千上万;称赞他的人将其称赞到了极点,骂他的人也骂到了极致。现在所被骂的,刚好和之前所被赞美的相抵消;所受到的各种称赞,也足以和受到的痛骂相抵偿。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怎么来评判这个人呢?回答是:这样遭尽天下人赞美和辱骂的人定非常人。先不说这个人究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奸雄还是一个千古英豪,就说他所处的位置和他的行为处事, 就不是世间的平庸之辈的眼光所能洞察到的,也就更谈不上被这些平庸的人所评判了。能够理解这个道理的人,也才可以看我的这本《李鸿章》。

我敬佩李鸿章的才干,惋惜李鸿章的见识和眼光,而怜悯李鸿章的人生际遇。李鸿章曾出访欧洲各国,在德国的时候,他见到了德国的前首相俾斯麦,向其行礼之后,说道:“作为国家的大臣,很想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但是朝廷上下的人的意见都与自己的看法不一致,常常受到牵制,这种情况下还想实现自己心中的志向的话,应该怎么办呢?”俾斯麦回答道:“主要在于得到君王的认可。得到了君王的信任以后,还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呢?”李鸿章说:“假如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君王不分青红皂白,什么人的话都听,而那些位极人臣、身居要位的人和那些近伺左右的人,常常假借君王之威,操纵国家大局。如果处于这样的状况,应该怎么办呢?”俾斯麦迟疑很久之后,说道:“如果作为一国的重臣,以最大的真诚心系国家安定,估计没有不被君主所理解的。只有与妇女和小孩共事的时候,才不知道会怎么样。”(注:这段对话根据西方的报纸而翻译出来。一般登载在日报、周刊上的汉语文章,因为有所忌讳,不敢翻译和摘录。)李鸿章沉默不语。当我看到报纸上的这段记载后,才明白了李鸿章内心里忧愤、牢骚和抑郁,这是旁观的大众所不能理解的。我之所以批评李鸿章,原因正在于此;但我之所以宽恕李鸿章,原因也在于此。

自从李鸿章的名字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以来,世界各国的人士,眼里看到的基本上只有李鸿章,而没有中国。或者一句话概括来说,就是以李鸿章作为中国独一无二的代表人。一般来讲,若让一个国家的人去评论另外一个国家的事,必然不能够了解事件的真相,这其实不需要说。然而李鸿章作为中国历史近四十年来政坛上第一流的关键人物,读中国近代史的人,必然不得不提到李鸿章,读李鸿章传记的人,也必然会看中国近代史,这都是有识之士所共同的看法,所以我的这一本书,就算称之为《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也是可以的。

不光如此,凡是一个国家在当下所呈现出来的现象,必然与这个国家之前的历史传统一脉相承。所以过往的历史,是现今出现的种种现象的原因;而当下的种种,正是历史所造就的。就李鸿章与当今中国来看,他们之间具有如此深厚而密切的关系,以至如果要想要来品评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必须要用极其有洞察力的眼光,来观察中国几千年来政权发展变迁的大势、民族间胜败、兴衰背后的暗流,以及当代中外在外交方面的种种内幕,从而得以判断清楚李鸿章这一个个体在中国社会中的位置。孟子曾经说过:“知人论世。”世,自然并不容易论;人,难道又容易知吗?

当今中国一般的评论家,常常把平定太平军、平定捻军叛乱看作是李鸿章的功劳,以多次和他国签订和议看作是李鸿章的罪过。我认为这对他的功与过的评论都不得当。当年俾斯麦还对李鸿章说过:“我们欧洲人认为能抵御外族的人才算是有功绩之人,而杀戮同种族的人以保皇室之人,并不被我们欧洲人所称道。” 平定太平军、平定捻军叛乱,只不过是兄与弟之间在自家争吵,同室操戈。这如果可以算是功绩的话,那么作为兄弟者将在忧惧中度日。如果我国人对近年来国家遭受的种种耻辱而愤慨不已,对与其他国家签订的求和谈判协定痛恨于心,并因此将所有的怨气和诅咒全都倾泻到李鸿章一个人身上,这种情况固然情有可原,然而国人要是能够换位思考,当处在乙未二三月、庚子八九月之交(1895年~1900年)的时候,让这些人处于李鸿章的位置上,那么他们对这些事的处理方式,果真能比李鸿章做得更好吗?由此,我们也就不要和那些嘲讽、咒骂的人一样来随意指责李鸿章,他们只不过是图一时口舌之快。而我所要论述的李鸿章对于中国社会的功过,与这些也都是有区别的。

李鸿章如今已驾鹤西去。国外的评论家们,都视李鸿章为中国社会第一人,而且认为,李的死,对于中国今后全局的发展,必然产生很大的影响。李鸿章是否真的能够称得上是中国社会第一人,我不能够确定,但遍观当今社会五十岁以上的人物,三品、四品以上大员,都找不到一个能够和李鸿章相提并论的人,这一点则我敢断言。李的死,对于中国社会的全局发展是否有重要影响,我不能够确定,但从现在政府失去一个李鸿章的情况来说,就如同老虎失去了充当它帮凶的伥鬼,瞎子失去了辅助他的拐棍一样,前路凶险无比,将遭遇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这一点我也敢断言。不过我希望外国人的评论并不是真的,因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像我们中国如此大的一个国家,却只有李鸿章这么一个人可以依赖,那么我中华还有救吗?

西方哲学家有名言是这样说的:“时势造英雄,而英雄也在造时势。”像李鸿章这样的人,我不能说他不是英雄;虽然这样,他却也是时势所造出的英雄,而不是造时势的英雄。因时势而造就出来的英雄,是一般的英雄。天下如此之大,历史如此之久,在什么时候没有过时势呢?所以读完二十四史会发现,如李鸿章这样的英雄,数不胜数。但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造出时势的英雄豪杰,则浏览千年也找不到一个。这也是我们中国的历史不断循环往复,一直没有机会大放异彩,震动并闪耀世界的原因。我写作此书时,心中对此也感慨不已。

史学家评论霍光的时候,称他是“不学无术”。在我看来,李鸿章之所以无法成为非同一般的英雄豪杰,也就在于这四个字。李鸿章不了解民众的实质,不通晓当今世界发展之大势,不明白政治的根本和起源,在这竞争与发展的十九世纪,只寄希望于修残补漏,求得一时的安稳。不切实增强和提高国民的素养和水平,以图把中国建成威名远扬的强盛之国,而仅仅是去捡一些西方社会的皮毛,热衷于模仿表面,不去深究其内在本质,并满足于这一切。还常耍一些小智谋和小伎俩,想和闻名于世的政治大国相抗争,只不过也是抛掉一些大的、深远的东西,而争一些小的、不起眼的东西罢了。也不能不说他不鞠躬尽瘁,但是他平庸的眼光和视野能有办法弥补吗?孟子说:“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李鸿章晚年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原因都在于此。不过虽然如此,这又何至受到铺天盖地的谴责与谩骂!李鸿章这样一个人,固然不是那种制造时势的英雄豪杰,普通人降生于一个社会当中,往往会受到社会几千年来的思想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法则礼仪的束缚而不能自拔。李鸿章没有出生在欧洲社会,而是生于中国社会;没有出生在现在,而是出生在几十年以前,先于他出生以及与他同时出生的人,也并没有一个能够造时势的英雄豪杰来引导他、帮助他。在那个时期和环境下,所孕育出来的人物,也就只能这样了,所以这也不是李鸿章一个人的过错。况且他在清廷中所遭遇到的障碍,也使得他自己内心的志向不能够完全得以实现。正因为如此,我才说,我敬佩李鸿章的才干,惋惜李鸿章的见识和眼光,而怜悯李鸿章的人生际遇。但是以后还有走李鸿章老路的人吗?时势既然已经发生变化,那么可以算得上是英雄的标准也自然会发生变化,所以不要再用我宽恕李鸿章的理由来宽恕自己。

同类推荐
  • 民国四川第一家:刘湘家族

    民国四川第一家:刘湘家族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混乱的一段时期,随着袁世凯的病逝,中央政府开始失控,封建割据,军阀混战,遍地狼烟。“天府之国”四川省,一个世人瞩目的刘氏家族乘势而起,他们把持四川军政大权数十年,进而利用手中军队与民国中央政府相抗衡,迅速蹿红成为威震一方的军阀和霸主家族史。在刘氏家族的故乡四川军阀史。在刘氏家族的故乡四川省安仁市,流传着“三军九旅十八团”的说法,可见其家族之显赫,实际上远不止这些,据不完全统计,民国时任团长以上的军阀就有50多人……从受人排挤的外来户,到川中第一家族,立体多面地呈现,真实地还原了历史,深深体现了历史的烙印,以及在历史潮流中人的盲动与能动所达到的不同境界。
  •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George Catlett Marshall,1880.12.31~1959.10.16),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于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 梁漱溟传

    梁漱溟传

    本书介绍了梁漱溟一生所想、所写、所为的许许多多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 范仲淹(名人传记丛书)

    范仲淹(名人传记丛书)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刻苦自律、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一生数次遭贬却始终不改其为国为民之志。这里从范仲淹的家谱开始讲述他的一生。
  • 战国非常人物:揭开尘封的历史内幕

    战国非常人物:揭开尘封的历史内幕

    本书从赵毋恤写到苏秦,揭示权谋学的三个阶段,揭秘权谋家成功的手段,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景再现战国中、前期群雄逐鹿的大国战略。
热门推荐
  • 修仙域门

    修仙域门

    她——一名流浪女,遇见恶魔这算是人生一件倒霉事,从穿越哪次不是被女人压着,任由那些女人活生生的对待,她实在受够了,兔子不吃窝边草,前世没干出一番大事业,今生必出人头地。他——堂堂影楼楼主,七杀掌门,大秦的战神,世人皆知他无情寒冰,杀人如麻,却为她柔情似水,令可放弃所有夺得她心,为她放弃楼主身份潜入那不入眼的灵墟门,为她可以舍弃自己的性命。爱其实好比毒药,敢喝敢爱,却永远忘不掉~重生遇事贵人多闺中藏有大恶
  • 凰倾苍澜之全能召唤师

    凰倾苍澜之全能召唤师

    五岁前,她是大家族的小公主;五岁后,她成了家族弃子,懂得了强者为尊的道理。不能修习魔法,她就努力成为战师,终于她又得到了家族的重视,可却不知这才是灾难的开始。母亲厌恶算计,父亲不闻不问,她孤立无援。十岁,被废筋脉逐出家族,她对家族彻底失望。浴火重生,召唤开启,她真正踏上了强者之路,自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初见时,一个人破衣染血狼狈至极,一个人红袍如火风华绝代,只因为一个眼神,他救了她,那年她十岁,他十九岁。再见时,她已是大陆第一天才,他仍旧绝色无双,他们彼此吸引,纠缠不休。那年她十五岁,他二十四岁。“我寻遍万千时空,终于找到了你!(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 EXO之人鱼传说

    EXO之人鱼传说

    【花绪】【宁念玖栀】纯美的校园爱情,记忆里的人儿,还在水岸上,唱着歌,我送你的人鱼传说。
  •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一个标准化、规范化、高效率的行政机关需要一套完备而科学的文书系统作支点,因而,规范的文书写作就成为行政机关执行规章制度和步入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依据。本书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讲解力求完备,内容新颖规范,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写法指导,更有范文借鉴,使正在从事或将来有志于投身国家各级政府管理工作及各行各业管理工作的有志之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的放矢,对问题有鲜明、深刻地认识,水到渠成地写出高质量的公文来。
  • 来世让我爱你

    来世让我爱你

    前世与今生的交替纵缠,梦境与现实的交汇......前世的约定与今生的错过。两个同样深情的男子,都爱她入骨。商场的阴谋,现实诡计,人情的冷暖,她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以为是姐妹,到头确是她给她最为深刻的背叛;以为是敌人,到头确是他给了她最为需要的帮助。曾经最忠贞不渝的爱情也输给了现实,曾经最心疼爱护的姐妹也败给了嫉妒......最后剩下的会是什么?且看她在这风云变幻的世界中求得生存,抓住幸福!
  • 地球碰撞

    地球碰撞

    天才少年卷入地球未知风波,迷失在诡异世界中
  • 贺兰界之青帝

    贺兰界之青帝

    在以武为尊的贺兰大陆,无数强者修行各种道法仙术。而少年姬青则通读万千诗书典藏,走上了另一条更强的崛起之路。打开了一扇通往平行世界的大门。遇见了另一个自己·····
  • 斗破苍穹之斗帝路程

    斗破苍穹之斗帝路程

    潇天因某些原因,穿越到了斗破苍穹的世界,等级达到斗帝,才能回到现实生活,他一路披荆斩棘,终于达到了斗帝,回到现实生活。
  • 异空间的浪子

    异空间的浪子

    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到底是否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平行位面?在这糟糟世间,我们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中,是否会存在着原本并不属于这个空间的外来同类?终究是前世今生的轮回流转?还是两个平行位面的奇异相通?他亦是他,他还是他?这是一个拨开人性迷雾,重新找回自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