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7700000008

第8章 夹缝中生存(1)

朱元璋绝不满足于呆在一个小县城里做草头王,要想得到天下,必须占据一块更大的地盘,这块地盘不仅要大,还必须得有王气,只有这样才能成就霸业。

解决孙德崖

郭子兴死后,他的儿子郭天叙当上大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

换句话说,朱元璋当上了这支军队的老三,但实际上朱元璋是无可替代的老大,其他两个人只是名誉主席。

当时社会上发生了一件大事,红巾军统帅刘福通找到了韩山童儿子韩林儿,将他立为皇帝,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为了契合明教的宗旨,韩林儿又是小明王,身兼皇帝和明王两个职位。找到皇帝后,刘福通还建造了宫殿,并向全国人民发出通告,一定要收复幽燕,重建大宋。虽然刘福通一手扶植了小明王,但是很多人还是拼命打压刘福通,尤其是丞相杜遵道,所以宋政权内部又发生了分裂,刘福通派人暗杀了杜遵道。

朱元璋这支部队从此隶属于小明王,公文一律要用龙凤年号。

朱元璋绝不满足于呆在一个小县城里做草头王,要想得到天下,必须占据一块更大的地盘,这块地方不仅要大,还必须得有王气,只有这样才能成就霸业。

南京就是这么一块地方,它被称为六朝古都,世人称它是藏龙卧虎的地方。元朝时,南京又叫集庆。这块地方不仅风水好,地势好,经济也相当繁荣。在南京周边,有许多重要的粮食产区,加上这里水运方便,南京确实有很高的战略地位。

不过,在朱元璋进攻南京之前还需要解决一个人。

孙德崖。

孙德崖绝对是个麻烦,这个人挂着起义的名,当上元帅的职位,从此作威作福,都快变成老油条了。还没等朱元璋先发制人,孙德崖倒先摆了一道。

孙德崖得知朱元璋取代了郭子兴的位置,非常气愤,朱元璋你他妈的出来混才几年,竟敢和我平起平坐。

怎么干掉朱元璋呢?孙德崖没读过什么书,但鸿门宴还是听说过,便用这个老掉牙的法子吧!

一封信送到和州,朱元璋拿在手里,一眼看出是鸿门宴。

徐达说道:“孙德崖这个人暴躁无赖,估计他是想害元帅,元帅千万不要去。”

朱元璋沉着地说:“鸿门宴上刘邦能够活着出来,我当然也能,只要有合适的人护卫就行了,我去。”

部将吴祯充当樊哙的角色,两人带着一些勇士奔赴濠州。这是相当冒险的,朱元璋为了把风险降到最低,命令徐达和胡大海带领大军驻扎在濠州城外。

酒席之上,孙德崖没有太多客套,让朱元璋交出帅印。朱元璋也不客气,你让我交我就交,这又不是交税,没门。

孙德崖便喊出早已埋伏好的刀斧手,吴祯见机抢先一步劫持孙德崖,孙德崖做了人质,只好跟着朱元璋等人一起出城。出城后,胡大海杀了孙德崖,朱元璋带领大军攻下了濠州。

写到这里我们佩服朱元璋的胆子,有人可能要为朱元璋捏把汗,冒这样的危险值得吗?

值得!为什么?如果朱元璋不敢去赴宴,首先在气势上就输了,这样会降低他在义军中的威信。而且孙德崖可以趁机说他朱元璋做贼心虚,更加强横地要求他交出帅印。朱元璋虽然冒了很大的危险,但在事前他作了充分的准备。在赴宴的过程中随机应变,最终化险为夷,端掉孙德崖。

朱元璋的实力已经不是一般的草头王可以比拟的。

说说元朝的情况,像所有亡国之君一样,元顺帝当上皇帝后,也想励精图治,力挽狂澜。不过,当时元朝的两个权臣搞得他神经很紧张,这两个人是燕帖木儿和伯颜,这两人都是能征善战的大臣。元顺帝也会借刀杀人, 他借伯颜的手杀掉燕帖木儿, 然后重用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脱脱。

脱脱虽然是伯颜的侄子,但有自己的主张,而且为人比较正直,不与伯颜同流。元顺帝将脱脱运用得非常好,顺利地除掉了伯颜。

幸亏出现脱脱,脱脱是汉人的恩人。伯颜是个屠夫式人物,看到各地起义风起云涌,他居然提出要杀光“张、王、刘、赵、李”五个姓氏,还包括他们的亲戚,这几乎占据了当时整个中国人口的一半。

脱脱是坚决反对的,他深受儒家文化洗礼,信奉的是道德,信奉的是管理。他想成为一代名相,而元顺帝也给他这个机会。两人一联手,就把伯颜给搞掉了。

脱脱确实为大元带来了不一样的空气,可惜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再加上元顺帝这个人实在没出息,情况稍微好转一点,他的心思就被女色给迷住了。有野史说元顺帝是宋恭帝的后代,这个无法证实,但他确实挺像宋朝的皇帝。他特别喜欢房中术,特别喜欢看裸体出浴的美女,不仅如此,他还很有超前意识,玩弄一些现代的性游戏。

比如,他命令美女们赤裸身体,头戴高顶黄帽,上面写着“佛”字,手持着念珠,光着屁股在大殿里来回走动念佛。这个变态佬甚至对人说:“太子好可怜啊,不懂秘密佛法,这东西既快活又能延年益寿。”

看到这里,不禁令人感叹,这样的皇帝想不做亡国之君都难啊!自己荒唐不算,还想带坏太子。

南京!南京!

朱元璋的表现跟元顺帝完全不同,他就像一个辛勤的实干家,一点一滴地积累产业,而且尽量避免引起荒淫皇帝元顺帝的注意。这个人虽然腐败,但捏死自己还是轻而易举的。

朱元璋必须变得更强。

此时,冯国用、冯国胜兄弟力挺朱元璋攻打集庆(南京)。集庆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既是水陆路交通的咽喉,又是当时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更重要的是,在迷信的古代,南京是一个王气之都,换句话说这个地方盛产皇帝。

攻打集庆是一个很好的战略,不过朱元璋面临一个致命的缺陷。正如李善长所指出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船只发动进攻,集庆城是攻不下来的。

李善长一提出来,朱元璋就心领神会,其实这也是他一直担心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朱元璋的公司只能小打小闹地发展。然而,天助自助者。

就在朱元璋一筹莫展的时候,运气再一次光顾他,一个人带来了他想要的东西。这个人就是俞通海,人如其名,这人是个江洋大盗,经常在长江上打劫船只。俞通海是红巾军首领李普胜和赵普胜的部下。

事情是这样的,刘福通起义的时候,彭莹玉彭和尚的一个女徒弟金花小姐和赵普胜、李普胜在巢湖起兵响应,俞通海哥三个前去投靠他们。后来,赵普胜、李普胜联合另一支起义军首领廖永安、廖永忠兄弟,进一步扩大义军的势力。与元军激战时,金花小姐战死,赵普胜、李普胜退守巢湖,坐拥一千多艘战船,一万多水兵。

赵普胜等人之后和另一支起义军首领左君弼联合,不过左君弼反反复复,后来投降了元朝。赵普胜非常担心有一天左君弼在元朝的支持下吃掉自己,所以这次朱元璋攻打集庆的元军,他们主动提出支援,也有结盟之意。

俞通海虽然是海盗出身,但朱元璋用人的原则很简单,管你是强盗还是小偷,能用就行。

俞通海确实不简单,一下子就给了朱元璋一个大礼物:上千艘战船,一万水兵,大量的粮食。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大家摩拳擦掌,只等朱元璋一声令下。就连最善于谋断的李善长也认为现在是进攻的最佳时机,大家跃跃欲试的时候,朱元璋却显得异常冷静。

朱元璋做事一向稳重,原来他想先扫除集庆的外围,再顺流攻打集庆。这样想法提出来,大家都很赞同。朱元璋为什么不轻易攻打集庆呢?因为他认为集庆是一个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的地方,元军一定会重点防御,硬攻的话他担心自己吃亏。

碰到决策关头,朱元璋充分发挥自己的稳重特点,和谋士们关着门,经过几天几夜的讨论,才制定出一个作战计划。

朱元璋认为先去掉外围,第一步攻打采石,接着拿下太平,将外围扫干净后,再集中兵力攻打集庆。朱元璋打了一个通俗的比喻:“采石好比一个龟头(乌龟的头,古今意思有别),在大江上突出来,是集庆上游的咽喉,扼住了咽喉,才能够服服帖帖收拾集庆。司马炎灭东吴、侯景灭萧梁、曹彬灭南唐,都是这么做的。”

有历史依据就有说服力,朱元璋这个计划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事实证明,朱元璋不是纸上谈兵。

除了内部发生一些骚乱外,解决外围势力并没有花费太多功夫。攻打采石时,朱元璋约好赵普胜一起。但赵普胜忽然中途反悔,为啥呢?赵普胜资格老,武艺高,双刀耍起来威风凛凛,本是一方头头,现在要听朱元璋的指挥,他不高兴。决定带走自己的部队,不过朱元璋及时发现了他的动向,派人去监视他。

赵普胜见事情败露,只好带着几个亲信,渡江投靠徐寿辉。

夺取王都

朱元璋虽然及时地控制了赵普胜的军队,不过,他很担心军队出现哗变,此时人心不稳。他决定将这支军队带出他们的老巢。

就在朱元璋带着军队从马肠河口出去的时候,一个叫蛮子海牙的元朝官吏堵住了他的出路。朱元璋不敢和蛮子海牙正面交战,随后获悉有一条小河道没有被封锁,只是这条河道特别浅,大船无法行驶。

这下把朱元璋愁死了。活该他是皇帝的命。

一旦遇到绝境,老天总会及时地伸出手。这天晚上,江面上电闪雷鸣,乌云滚滚,突然之间下起了倾盆大雨。那条浅浅的河道,一夜之间,水位暴涨,水涨船高,可以行船了。就这样,朱元璋顺利脱险,同时派俞通海断后,俞通海在水上很凶猛,将追击过来的元兵打得落花流水。

朱元璋把赵普胜的水军转移到和州后,决定先灭掉蛮子海牙,然后考虑渡江作战。廖永安、俞通海表现很好,荣幸地得到水军统帅的职位。

1355年五月中旬,战争开始了。蛮子海牙的战船都是大吨位的,庞大有余,灵活不足。廖永安和俞通海充分发挥小船灵活的优势,无数的轻舟同时出发,在江面上来来回回,将蛮子海牙的阵型冲击得七零八落。无论陆战还是海战,阵型乱了,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往往就是溃败的命运。

这次也没有例外,朱元璋一声令下,主力部队全面进攻。蛮子海牙见状,知道败局已定,不管三七二十一,逃跑为上策。

这一战打得非常漂亮,解决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心执行战略计划了。

在渡江作战前,朱元璋将所有将士的家属全部留在和州,他还表示自己也不带家人出征。那意思是大家放心地打仗,家属们在后方很安全。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如果战争不利,谁有叛逃的想法,那一人逃跑,全家遭殃。

六月,朱元璋带领自己所有的文臣武将渡江,一千多艘战船同时向牛渚矾出发,牛渚矾位于采石镇南部。朱元璋所以决定向这里发动进攻,因为这里的守军最弱,朱元璋喜欢捏软柿子。这次战役中,立功最大的是常遇春,下一节我们会讲到常遇春这个激情蓬勃的传奇人物。

占领采石之后,军队的表现让朱元璋很失望。战士们忍饥受冻这么多天,突然打了胜仗,看到满街上全是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养眼的,哪里还控制得住。大家一窝蜂冲上去,看到牛羊就抢,看到粮食就夺,看到美女就抱,采石城一下子就乱了。

将士们的这些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所谓苦尽甘来,打一次仗不容易,没点好处谁干。这次,朱元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没有追究那些违纪的将士,如果追究的话,全军估计没几个幸免的。但是,朱元璋又很清楚,钱财惑人心,如果大家心里老是挂念的这些钱财,后面的仗没法打。

朱元璋知道许多将士正把抢来的财务装上船,便找来徐达,让他把那些船只的绳索割断,让财物顺流漂走,将士们目瞪口呆。节俭的朱元璋当然不会让这些财物化作流水,他肯定安排人在下游接收这些财物。

朱元璋站出来对大家说:“我们渡江是为了成就大业,绝对不能像强盗一样,前面还有一个太平镇,那里的财富比这里不知多多少。大家应该打过去,到时每个人都有赏。”

这事之后,朱元璋一边增加巡逻的人数,维持军纪,一边犒劳众将士,让大家吃饱喝足。

下一个目标是太平。太平和采石相距只有二十多里,打起来非常方便,几个小时大军就到了。太平的平章完者不花是个识时务的人,朱元璋还没来,他就已经开溜了。所以,拿下太平的整个过程都比较太平,最不太平的是自己的士兵。

所以,朱元璋让李善长起草了一张张贴,上面写着:敢抢夺财物欺凌百姓者,杀无赦。

有些士兵的手已经伸向了老百姓的钱袋,看到这张布告,只好乖乖把手缩回来。有些士兵已经搂住了花姑娘,听说朱元璋的命令,吓得把花姑娘扔到地上。当然,也有胆子非常大的,这些人可能是投靠朱元璋不久,他们把布告当成广告,老百姓的钱照样抢,老百姓的女儿照样泡。

结果呢,脑袋被朱元璋砍掉。几个脑袋落地以后,太平城真的太平了。

老百姓第一次见到一支不是强盗的军队,纷纷交口称赞。好样的,朱元璋,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不愁打不下集庆,打下集庆以后大家集体欢庆。

1355年的八月和九月,朱元璋连续两次攻打集庆,这两次都失败了。当然,这对朱元璋并不是坏事,一来检测集庆守军的实力,二来郭天叙和张天佑都在战斗中阵亡。朱元璋名正言顺地当上大元帅。郭子兴的三儿子郭天爵不服,暗通郭子兴的一些老部下,企图谋杀朱元璋,朱元璋及时地挫败了以郭天爵为首的反革命集团,干净利落地除掉了郭天爵。

第二年,朱元璋再次对集庆发动进攻,这次兵分三路,只用十天的时间就拿下集庆,南京守军元帅康茂才带领五十五万军民投降朱元璋。

攻下集庆后,朱元璋将其改名为应天城。

朱元璋贫农出身,也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在年纪轻轻的时候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应该说与他的智慧有关。

朱元璋有什么智慧呢?

同类推荐
  • 我就是我:张国荣的音乐人生

    我就是我:张国荣的音乐人生

    本书详尽地记录了张国荣一生的艺术成就,力求还原他的各个艺术创作阶段。越是短暂的越美好,让我们记住张国荣这段躲开了岁月的磨损美好人生,记住他永远站在云水间、迷雾里,魅惑地笑着,带着美好的年华与灿烂的脸庞。四月又如期而至,在这春暖花开的某个时候,希望我们大家依然会记起,当年那个满眼烟火色的哥哥。
  • 英枭双雄:刘邦

    英枭双雄:刘邦

    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帝王。他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终胜西楚霸王项羽成就开国帝业。他是酒肆歌寮里形骸放荡的村痞浪子,他是金戈沙场上运筹帷幄的军事天才,他是捭阖斡旋于天下诸侯的纵横大家,他是知人善任创千秋基业的乱世枭雄,身为汉高祖,刘邦摒弃自身弱点,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与民生息勤俭治国,为后世基业夯定坚固的基础,最终使汉成为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强盛王朝,同时,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本书用通俗灵动的语言,从上面这些知识点深入讲述汉高祖刘邦的传奇人生。
  • 日本首相评传

    日本首相评传

    每一个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本书将为你揭示日本首相的故事。
  • 雄才伟略贤明帝:康熙

    雄才伟略贤明帝:康熙

    顺治十一年(1654年)的初春,江南又染新绿,本应充满生机的季节,却因连年战火,仍是一派肃杀之气。自元旦过后,传入宫廷的消息更难令顺治帝兴奋。南明定西侯张名振,兵部侍郎张煌言率师自长江口溯江而上,入京口,登宝山,望江宁(今南京),逼进明孝陵。
  • 泰戈尔

    泰戈尔

    在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泰戈尔继承了古典和民间文学的优秀传统,吸收了欧洲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丰富营养,在创作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一代文化巨人。泰戈尔一生共创作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种戏剧,还有大量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论著和游记、书简等。此外,他还是位造诣颇深的音乐家和厕家,曾创作2000多首歌曲和1500多幅画,其中歌曲《印度命运的创造者》已被定为印度国歌。一起来翻阅《泰戈尔》吧!
热门推荐
  • 重生职法者:踏遍异世

    重生职法者:踏遍异世

    小秋香第一次写小说,亲们多多包容呦,君术:“小可爱作我女朋友吧”,“女朋友是森马?”某人装傻的回答,某男忍无可忍“就是扑倒你”,于是某人便被吃干抹尽~
  • 武神浮屠

    武神浮屠

    善战者慷慨生死,嗜杀者天地为狗,重义者义逾千钧,极情者情恒万载
  • 让死人开口说话:名臣问案

    让死人开口说话:名臣问案

    本书主要描写古代冤狱讼案故事,内容包括人命、奸情、抢劫、婚姻、债务、诈伪、雪冤等。案中的人物,既有高官重臣,也有江湖盗贼,书中故事曲折离奇,推理手法睿智而又高明,因而受到历代读者的喜爱。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本身不发达,更不可能像今天一样被广泛运用于刑侦之中。古人侦破案件,主要依赖日常经验的总结、观察的敏锐、以及睿智的推理来复原犯罪的现场,并在问案中加以佐证。这是古人刑侦的特有智慧,而这些智慧之光,在今天的刑侦过程中仍有令人惊讶的闪现。
  • 涅盘再生

    涅盘再生

    十万年前以魔族为首的虚空邪族入侵天苍大陆,鬼族,血族,幽冥族等族相继入侵,天苍大陆一时生灵涂炭,十年后少年古宵崛起带领天苍大陆各大种族,宗派击败虚空邪族成就威名,大陆改名古宵大陆,而在击败域外邪族后古宵突然失去踪迹,一代神功由此断绝,十万年后天地异变,在紫色雷电与黑红火焰和无上血脉之下古宵再次归来。
  • 窃心释缘

    窃心释缘

    万万没有想到把自己从灵吟鬼鸣的古战壕中拉起的人是那鬼门门主,抚摸着她残缺的冰颜,看着她腐烂的身体,欣然地望着她眸中犹如翻江倒海的仇恨在泛滥,口中呢喃着,于是她变成了他的门士,代号“明鬼”,一个江湖处子闻风丧胆的食心魔,即使成为鬼又如何,身为北语婳族大族女,至上的尊贵,却被亲生姐姐陷害流放中原,同胞又如何,害了她,那么就要付出代价。于是为了强势回归她开始了自己的窃心生涯,从此就惹上自己终身的宿敌——所谓的江南神捕,然而命运并非对她如此眷恋,更多的不幸还在等着她,只是不曾想到她窃的第一百零一颗心是他的,他才是自己命中真正的浩劫,一个冰渊里的心也被消磨。不过,明鬼,明鬼,既鬼何来明?不明何以倾许?
  • 如果彩虹开花结果

    如果彩虹开花结果

    那一年的那一天,我拉着你的手,说别走。你最终还是看着我这副寒酸的样子,无情的撒手而去。站在原地看着你的背影,紧紧握着拳头,无奈笑了。如果时间可以重来的话,我想,要等你来爱我。
  • 流失的脚印

    流失的脚印

    这是一个网络相识的恋情,在这个年代,网络已经风靡全球了,网上恋情也是多不甚数。残雪和梦蝶的相识,相知,相爱,都很平淡,不是每一段恋情都是轰轰烈烈的。梦蝶在中国学生都厌恶的学校里为自己那不明确的理想挣扎着,而残雪也在更多的人厌恶的社会上为生计愁着。一年也没有见过几次面,能维持着爱情,是一种奇迹。
  • 盛世钱龙

    盛世钱龙

    盛世之际,魁拔星现。钱龙。不谙世事就已经历天灾为何修真?为了生存何为修真?逆天改命修真修心,快意恩仇。世事无常,我自逍遥。唯有盛世钱龙!---------------------------前文笔误的地方已经修正,多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瓦罗兰之混沌法师

    瓦罗兰之混沌法师

    瓦罗兰,一块被天使之神所祝福的大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之上都蕴含着丰富的魔法能量,人们可以自由地学习它,并且运用它。生活在德玛西亚一个边陲村庄的少年从这里走出,自小沟通混沌魔法的他将会在这个大陆上经历怎样奇妙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