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7600000006

第6章 袁世凯VS日本人(2)

这袁世凯呢,个性张扬,精干的时候非常精干,但有时候也很傻很天真。他最开始尊敬地称呼张謇为“老师”、“先生”,后来混熟之后居然称呼他为“张翁”,到最后自恃自己了不起竟然称呼昔日的老师为“老兄”。张謇比袁世凯大6岁,论年龄,称呼老兄是一点也不错的,但他们之间有师生关系啊!袁世凯不喜欢那些礼仪客套,但张謇在乎这个啊!

张謇联合几个德高望重的老儒联名给袁世凯写了一封公开信,指责袁世凯不学无术,目无尊长,缺乏修养。袁世凯也是牛脾气,看到这份公开信,火冒三丈,当即宣布和张謇绝交。

正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日本政府给清廷施压,认为袁世凯是挑起中日矛盾的祸端,要求对袁世凯进行严惩。那时,清政府办事还行,他们派人到朝鲜调查,袁世凯早已准备好相关的材料,调查团最后认定袁世凯无罪。由于证据确凿,日本方面也无可奈何,接受一些小额赔款了事。这一回合,日本人输得很彻底,袁世凯是赢家。

虽然度过难关,但袁世凯对朝廷和官场都极为失望,那一腔热血沸腾的报国理想现在变得疲软又纠结。就这这时,袁世凯的母亲牛氏听说儿子身在朝鲜处境危险,吓出了大病,要袁世凯赶快回家。此时,袁世凯处于矛盾的漩涡,感觉处处不能自由发挥,也决定回去休养一段时间。

袁世凯向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吴大澄请假,吴大澄知道袁世凯的才干,对他颇为欣赏,送别之时感慨万千。同时丁汝昌临别时夸赞袁世凯:“功成退归,君舍得开,走得出,伟人也!”

朝鲜好友金允植为他作了一首送别诗《送慰亭归河南》:

名高人多嫉,功成众所忌。

此事古今同,处世谅不易。

曩值危急日,人皆敛手避。

黜者怀首鼠,懦夫常惴惴。

事定反觅痹,利口交渐渍。

遂将功为过,摧折丈夫志。

君今浩然归,俯仰无所愧。

天日照孔昭,贤才岂中弃。

相见知不远,努力勉王事。

他办事让人放心

回家之后,袁世凯过了几天轻松自在的生活,在朝鲜的日子太紧张太复杂,好久没有呼吸这么自由的空气。有那么几次,他甚至希望一辈子过这种平淡的生活。

不过,平静的日子注定不属于袁世凯。

时代需要袁世凯,袁世凯也需要时代。中国、日本、朝鲜这三角关系正处于激变中,随时都会火山喷发。

1885年3月,日本大臣伊藤博文来到中国,和李鸿章讨论在朝鲜撤兵的问题。这次谈判持续了20天,最终达成三项协议:中日双方在四个月之内都将军队从朝鲜境内撤回;双方都不能再派军官帮朝鲜训练军队;朝鲜如果发生事变,双方无论是谁要出兵,都得先通个气。

这就是所谓的《天津条约》,这条约一签订,中国等于承认日本在朝鲜和自己平起平坐。老于外交的李鸿章所以签订这个条约,也是从多方面考虑,日本人现在锐气正盛,做一些妥协只是缓兵之计。

日本人对袁世凯恨之入骨,当时还加上一个附带条件:严惩袁世凯。不过,这一点,李鸿章倒是断然拒绝。

清政府的这种软弱姿态,让朝鲜的执政者闵妃产生二心,以前靠着大清这颗大树好乘凉,现在她感觉这大树似乎老了,有些不牢靠了。恰巧这时,俄国趁虚而入,朝鲜方面的态度非常暧昧,俄国俨然成为朝鲜新的主子。

当然,韩王李熙也会做做样子,向李鸿章禀报,问李鸿章应该怎么办。态度是谦恭的,居心却是不良的。朝鲜很显然想用强势的俄国给清政府施压。李鸿章当然恼火,得知闵妃这小妮子居然和俄国人勾搭,他决定给他们一个还击。

李鸿章对外政策的拿手绝招就是“以夷制夷”,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么一来,李鸿章便将大院君放回朝鲜。大院君是个旧派人物,一向是亲华的,李鸿章觉得扶植他更符合清政府的利益。

闵妃得知大院君回国的消息,居然派人携带重金来到天津北洋大臣衙门,企图行贿李鸿章。结果就不用说了,闵妃很可笑,行贿之前也得先摸清对方的脾气。

护送大院君回国,这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得找一个既可靠又了解朝鲜情况的人。李鸿章看来看去,还是觉得袁世凯最合适。

袁世凯接到李鸿章的电报后,便快马加鞭赶到天津。一见面,李中堂就笑呵呵地对袁世凯说:“现在朝鲜的局势好比一个戏台,观众已经到场了,就等你小子出场了。”袁世凯了解形势后,央求让丁汝昌带着舰队跟自己一起去。

李鸿章摸摸胡子,摇摇头,笑道:“小子,你在朝鲜不是很吃得开吗?哪需要大张旗鼓?朝鲜人民要是知道你去了,还不夹道欢迎?这样吧,你带上几十个随从,我相信你的能力。”

李中堂这么信任自己,当然是好事,但此去袁世凯心里还真没多少底气。不过,李中堂放出话来,就是粪坑也得往下跳啊!这项任务是有很大风险的,闵妃是个疯狂的女人,你送个人来替代她,她会不会拼命还是个未知数。

袁世凯护送大院君回到朝鲜时,朝鲜政府居然没有派一个人来迎接。这个虽然是可以理解的,但袁世凯感觉很没面子,面子对中国人是必须的。

袁世凯火气冲冲地让人去汉城对李熙说:“你这什么国君,老爹回来都不迎接,长这么大都不知道孝顺两个字怎么写的吗?儿子做不好怎么做国王,还不赶快派人来接你亲爹。”

强横有强横的好处,这李熙被骂之后,乖乖派人来接大院君。袁世凯将大院君送回汉城后,又做了一次思想政治工作,当然全都是套话,无非是讲忠孝礼仪,儿子要孝敬老子,媳妇要对公公孝顺,做公公的呢,也要懂得爱护后辈。

任务就这么完成了,没有发生什么意外。袁世凯在朝鲜停留了几天,便回到天津交差。这事袁世凯办的让李鸿章很满意,效率之高让处事一向不急不缓的李鸿章也深感佩服,他觉得袁世凯是个可造之材。

不久,李鸿章便上书老佛爷,高赞袁世凯“血性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说他很有朝鲜工作经验,不如升他为朝鲜公使,处理朝鲜的一切事物,官衔升至三品。李鸿章推荐,自然是非常给力的,老佛爷二话没说:准奏。

1885年11月15日,袁世凯再次奔赴朝鲜。此次赴朝,袁世凯的身价高出了许多,最关键的是他手握一封密函。李鸿章在密函中告诫韩王李熙,今后的内政和外交一定要开诚布公,不准私下里搞小动作,遇到疑难杂症要先和袁世凯“商量”,所谓商量无非就是请示。这一来,袁世凯就成了朝鲜的太上皇。

袁世凯这人有点像“中山狼”,得志后往往自觉不自觉就变得猖狂。他首先正“名分”,强调朝鲜是大清的属邦,这样他就是名正言顺的监国大使,还在汉城开设了府衙,出了状况直接到皇宫里找李熙理论,对朝鲜的文武百官非常傲慢,呼来喝去,独断专横。

日本这条贪吃蛇

袁世凯威风归威风,但朝鲜实在已成为一个危机四伏的是非之地。

闵妃对大院君的仇恨由来已久,清廷送回大院君,无疑让这个权力女人心怀怨恨。李熙自从当上国王,一直活在窝囊中,不在窝囊中爆发,就在窝囊中沉默。这时,李熙要爆发了,他产生了一种现在人称之为“觉醒”的意识,他认为自己是堂堂国王,在别人的腋下过日子是一种耻辱,只有谋求民族独立才是出路。

李熙的想法得到了一些朝鲜大臣的支持,他们向李熙进言,要想摆脱大清,还必须依靠俄国人的力量。袁世凯过于霸道的做法激起了朝鲜政府的反感,李熙和闵妃与俄国人通气的时候,一个告密者匆匆跑到袁世凯这里,这个人还是闵妃的娘家人。袁世凯接到密报,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即给李鸿章发了个电报,提议废掉李熙,并申请派出北洋舰队来镇住局面。

发完电报后,袁世凯立即召开朝鲜的宰相沈舜泽和副宰相金宏集,让他们交出和俄国人密会的文件。这两人当然矢口否认,袁世凯便吓唬他们说:大清哪点对不起你们?你们背后这么搞,分明是想背叛大清嘛,小心天朝震怒,派来大军镇压你们。

这番威吓多少起点作用,沈舜泽和金宏集屁颠屁颠地跑到俄国使馆装模作样地询问:你们知不知道什么秘密文件?俄国人自然一口否认。袁世凯听到这个消息,还不气得七窍生烟,这帮龟孙子居然敢耍我。他再次给李鸿章发出电报,扬言只要派来五百精兵就能搞定这帮叛徒。

李鸿章的想法跟袁世凯一样,不过他考虑得更多,他担心如果采取强硬手段,势必引起西方国家的不满,说不定日本和俄国会同时发难。李鸿章采取了折中措施,派人去朝鲜调查情况。调查团到了朝鲜,发现连告密者都失踪了,结果自然不了了之。

李鸿章权衡再三,要袁世凯稳住,不得采取过激行动。袁世凯只得照办,但他额外准备了一招。他命令李熙告诉各国公使,今后收到的文件如果只盖有李熙一人的章,无效;必须加盖袁世凯的公印才算合法。

李熙还真的同意的,结局以“双赢”的模式收场。李鸿章得知这个消息,对袁世凯更加刮目相看。

袁世凯并没有作罢,为了从舆论和思想上钳住朝鲜人,一向不会写文章的他在报上发表了一篇长长的论文,论文的名字是《朝鲜大局论》,顾名思义:朝鲜啊,只有顾全大局才是出路。

文中先从历史说起,说朝鲜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给予了朝鲜充分的自主权,现在朝鲜想脱离中国,如同一个孩子想背弃自己的父母,这种做法不仅是忘恩负义的,也是终归要成败的。

这样一来,朝鲜上下都对袁世凯极为反感,回想当初朝鲜人民拥戴他的情景,真是天地之别。袁世凯是个性格相对外向的人,看到朝鲜上下对自己唯唯诺诺,很是得意,还写信给家人吹嘘自己的“文治武功”。结果,李鸿章狠狠地把他批了一顿。

袁世凯虽然有能力,但毕竟经验不足,很容易被表面的成功所迷惑。

同类推荐
  •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著名作家和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本书是一部从历史学的角度解读中国古代二十位帝王的“另类”行为的通俗性读物。在古代中国,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正是种种特权渲染了他们的另类行为。每一位帝王的另类行为背后都有着复杂而真实的历史背景。他们的另类举止,既是荒诞的,也是真实的。帝王的另类举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性丑恶的一面在作怪,没有了约束与抑制,私欲就会迅速膨胀,残暴、虚荣、好奇、猎奇等就会应运而生。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对权力加强监督和约束机制,才能有效地避免权力的滥用,防止私欲的膨胀。这些帝王的人生经历所揭示的历史教训,足以警示后人。
  • 傀儡皇帝:汉献帝

    傀儡皇帝:汉献帝

    汉献帝,名刘协,字伯和。汉灵帝第三子,汉少帝弟。少帝被废后,被董卓迎立为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刺死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献帝。后献帝逃出长安,落到了曹手中。献帝在位31年,终被曹丕所废,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禅陵。《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傀儡皇帝(汉献帝)》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汉朝末代皇帝的悲哀一生。
  •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为了实现中国植物学本土化,他的脚印几乎印在了中国的每一片土地,他对中国植物学的研究,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植物学界。着作等身,成果累累,这样的评价对吴征镒来说,是毫不过分的。他用科学的语言抒写着一首植物之诗,科学之诗,也用诗的语言写下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真理,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我愿意默默地深深地崇拜。
  • 朱可夫传

    朱可夫传

    朱可夫出生于沙皇统治末期的一个没有任何显赫背景的普普通通的农家。如果没有战争的发生,朱可夫可能会成为一名毛皮匠,平凡地度过一生,除了家人外,不会被其他人记得。然而,由于沙皇扩军参战,朱可夫不可避免地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朱可夫是军事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仅用了25年的时间就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成长为名垂军史的伟大元帅,走过了光辉的战斗历程,在世界战争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由于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立下显赫战功,朱可夫曾经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两次获得胜利勋章,此外,还获得列宁勋章6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以及多枚外国勋章。
热门推荐
  • 圣银魔血传

    圣银魔血传

    吃饭,睡觉,打怪,找个爸爸怎么这么难……
  • 做大明星的御用厨师30天

    做大明星的御用厨师30天

    离婚后的穆子叶来到帝都散心,一不小心就成了大明星的御用厨师。说好的只做一个礼拜的厨师,结果被骗做了一个月。一个月后,穆子叶想要离开,大明星却把她圈在怀里恶狠狠的说,想走,没那么容易!呜呜,每天和大明星在一起,知道了大明星的太多秘密,会不会被“灭口”啊?
  • 重生之我是食人魔

    重生之我是食人魔

    乾坤大陆,万族相争,每一个种族的崛起,都伴随着血雨腥风,而我们的主人公成了一个食人魔,看他如何带领食人魔崛起
  • 有首歌这样唱

    有首歌这样唱

    她,回国之后遇到了许多温暖的人。一次次失去又重来,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所有答案会因循着爱的轨迹,照亮了整个青春,整个回忆。“对全世界来说,你是一个人,而对我来说,你是全世界。”“深海下面是死亡,而不是花开。”“我希望她爱我。像山间绵长松风,遍野温润绿意,矫饰了仇恨和凶狠,爱成心无芥蒂的样子。”你长大,你疯狂,你悲伤,都是你自己的事情。——顾忱七。
  • 辩意长者子经

    辩意长者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镇魂指环

    镇魂指环

    古剑派弟子林晨,误打误撞之下闯入争夺先天至宝的争斗,被各路高手轰杀至渣,然而先天至宝镇魂指环却在林晨灰飞烟灭前进入了他的身体,本以为已经身死的林晨却发现自己借尸还魂,灵魂穿越附身在一个纨绔少爷的身上,而先天至宝镇魂指环亦进入了他的身体,拥有先天至宝的他将会在异世掀起怎样的狂风暴雨,兄弟,红颜,一个都不能少。
  • 我的极品女房东

    我的极品女房东

    因一次意外,庞学峰可以看到别人的生命,感情,财气,事业四大基础气运。从此,一个小小的送水工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色御姐,萝莉,白领,护士纷至沓来,应接不暇。上斗商界大佬,下踩市井混混,医治军政巨头,结交各路权贵,开创事业,直奔人生巅峰。
  • 超能力女孩

    超能力女孩

    一个女孩经历了什么?让她不再畏惧?什么人给予她如此强大力量?”都给我下地狱吧!“
  • 不死狂君

    不死狂君

    人若无志,便是白活!年少无梦,等同行尸!多年前,因为父辈之过,夜天凌被家族无情的贬为小厮!十数年间,夜天凌受尽凌辱,但他从未放弃过逆袭的念头,不求指天踏地,只求无人可欺!一次偶然,夜天凌得到上古传承,一条争霸天地的至尊路自此展开!
  • 养生秘旨

    养生秘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